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村落;街巷;景观改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74

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重点时期,美丽乡村的建设改革直接影响到共同富裕的效率与质量,也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江浙地区,过去,江浙地区的开发由于过度依赖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垦,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更是给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破坏,这是不利于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新树立正确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手去探索一个更加适合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方案。

1 江浙地区美丽乡村改造现状

1.1 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现状

江浙地区位于我国的中南部,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如春,非常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由于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我国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改革的不断落实,江浙地区的农村也相继开始发展各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一些地区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做起了绿色旅游生态环境之旅,打造属于自己的绿色旅游农业,通过品牌效益来提高经济收益,效果显著。一些地区的农业副产品丰富,通过农业产品自产自销等方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之路。当然,也有些地区本身具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当地的旅游相关行业创造了不错的收益。总的来看,我国江浙地区美丽乡村改造中的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可以用蓬勃发展来形容。

1.2 政策扶持与落实情况

有关国家政策的扶持情况,无论是国家的美丽乡村改造的专项基金的扶持还是当地政府的专项基金的扶持情况,整体效果良好。但是由于一些地区没有跟上美丽乡村改造的不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为了解决这部分相对比较落后的村落,希望相关政府能够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坚持人才引进与招商引资,在能够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做好美丽乡村改造的下一步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早日脱离贫困,促进共同富裕。

1.3 美丽乡村改造的发展前景

从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改造现状来看,建设成果颇为显著,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旅游规模的村落,最近几年来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产出与销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前景上来看,许多地区的开发程度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和质量,后期的开发的潜力十分显著,以江苏地区为例,有十几个县市的村落即将或正在走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一部分家庭也开始张罗着办起来农家乐来,接待城市中来乡村旅游游玩的游客,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的周边创造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从国家的角度上来看,通过美丽乡村改造,不但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与建设水平,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经济状况,促进贫困户脱贫,这也是为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 美丽乡村改造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难点

2.1 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高

当前美丽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多,其中基础建设程度不高可以说是当前改造过程中的头等问题。基础建设的水平制约了当地的医疗水平与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不高,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所以必须得到重视。

2.2 村民的整w素质与服务水平不高

村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尽管近些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是距离城市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2.3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差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缺失不但影响到当地人口的生活质量与文化生活水平,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可忽视。

2.4 绿化景观的整体品质较差

尽管农村的生态环境相比城市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许多农村不太重视绿化景观的整体品质,甚至一些地区的农村将生活垃圾随意摆放,不但容易滋生细菌更是造成了疾病的传播,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2.5 原始景观的保留程度不高

原始景观作为许多农村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尽管在这些年已经有所缓解,但是许多地区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破坏行为。一些即将消失的原始景观不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许多对现代的考古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重点保护的内容。

3 美丽乡村改造的思路

3.1 恢复原始景观,统一建筑风格

对于原始景观的保护工作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有必要的话还要对已经遭到破坏的原始景观进行修缮,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好一致性建设,统一建筑风格。

3.2 增强村民的民居空间设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标准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是发展优秀旅游业的前提,也是打造旅游品牌的保障。对于村民的民居的空间设置,要根据当地的政府部门与文化的基本要求进行,尽量统一,这样在后期的旅游发展中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提高游客的认可度,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3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服务意识

强化宣传的力度,要多找寻新的宣传手段,不能拘泥于特定宣传手段,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进行旅游宣传,包括生态农业宣传与特色农家宴宣传等,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一旦村落形成了旅游产业链,每一个村庄的居民都有义务提高服务意识,共同促进村子的健康发展。

3.4 提高景观的一致性,增强环境氛围

景观的一致性不但可以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增强环境的氛围,带给城市游客一种特殊的生态享受,这也是促进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

4 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的美丽乡村改造情况

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政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村和旧村的融合和改造中,当地农民积极响应,根据政府的具体要求,主动实行旧村改造融合,建设起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部分村落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主动发展生态农业与相应的旅游业,特别是在最近两年,既为村子带来了持续的高额收益,又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全村的共同富裕。

5 总结

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和胜利,也存在着些许需要面改进的问题。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也会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希望产业工作者戒骄戒躁,做好风险抵御,提高防范意识,随时做好抓住机遇的准备,为老百姓谋福利,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军奎.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街巷景观改造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2]李越群.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保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新常态;乡村旅游景观;问题;发展路径;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 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 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 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 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 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 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 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 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 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 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 谈超,杨晓,肖艳阳.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建设问题初探[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模式;发展建议;转型模式1乡村旅游简介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项新事物,但它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乡村旅游,即旅游者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的空间环境包括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出的新兴旅游方式。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本文探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如今,我国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个良好发展的新态势。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的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涉及到的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我国“十一五”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过去的五年是一个辉煌的五年,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民生状况的改善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十一五”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①“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旅游方式。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在汶川灾后重建中,这一模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离重灾区映秀只有十公里的三江乡,“农家乐”的数目已发展到300多户,每年可创造上千万的收入,还会吸纳上千人就业,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

②民族风情模式。民族风情模式是少数民族以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为依托,通过改善各项设施,引导少数民族的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为少数民族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收入,同时也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向世人展示了出来。2006年,湖北恩施市政府着力开发枫香坡的侗族文化特色,展示侗族风情,如今当地的农民收入年年递增,也更好的向外界展示了侗族文化。

③度假村模式。度假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场所,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应付客人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等。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团体和会议客人会在度假村的客源中占很大比例。

④休闲农庄模式。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乡村农庄为主体,依托于乡村田园风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服务。休闲农庄给游客们提供了一种大自然的绿色享受,游客可以在那欣赏山村田园风景,还可在农庄内唱歌、跳舞或者打牌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可以使游客放松心情,领悟到田园风光之美。

⑤农园模式。农园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放一些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采摘、欣赏;另一方面是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促进城市人对乡村农业的了解。以上五种模式是我国“十一五”建设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过去五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乡村旅游还会继续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十一五”建设期间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过去五年,乡村旅游发展的传统模式虽取得了较大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继续走向成功。经调查,传统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①管理混乱,缺乏经营理念。过去五年,我国乡村旅游在经营管理与开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经营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比较短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第二,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依然将饭菜质量、味道、价格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没有将一些重要的吸引游客的因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第三,经营者的宣传意识不强,忽视了广告效应,促销手段不多;第四,许多乡村旅游景点缺乏互相合作的意识,各自为政,效益不高;第五,存在重复开发和低层次开发,一些乡村旅游景点过于依赖农业资源,甚至浪费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吸引力不够。要使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乡村旅游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并规范管理体系。政府可组织力量,对经营者进行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及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他们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政府要能够为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创造出优惠条件,在旅游教育培训上也要下工夫。各级政府要坚持特色发展,避免重复开发、避免乡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趋同。在经营方面,针对不同的游客,做到开发差异化产品并打出旅游品牌。建立自己的乡村旅游网,公布旅游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可建立联络机制,在合作中形成有序的竞争。坚持创新经营的理念,一些新的服务、新的景观都可以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国外在乡村旅游方面的一些案例,我们可从网上、外出考察予以了解,并将成功经验整合后运用到我国乡村旅游事业上。

②环境的破坏性较大。乡村旅游要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随着游客的涌入,将会对旅游地的环境造成消极影响,一旦保护措施不完善,当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将遭到破坏。在过去的五年中,一些旅游景点因环境遭到破坏而收到到较大打击,例如桂林山水,由于游客的增多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其生态环境已出现恶化迹象。同时,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也会破坏当地的环境。乡村旅游发展要提高生态文化水平,保持乡土气息、保持乡村的碧水蓝天。对于游客的涌入,各个景区一方面要从自身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一些温馨的提示,使游客也能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在景点的建设中,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古村落;新农村建设;文化遗产;系统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249-03

古村落一般指的是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征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村寨。古村落的系统化保护机制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建立和完善古村落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制度的总称。古村落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美丽家园,亦是我们后代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梦里的“老家”,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古村落系统化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古村落是传统中国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这一方水土中休养生息,辛勤劳作,进行物质创造、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形成了灿烂的村落文化。这其中包括古建筑物、历史遗址、工艺品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传说故事、地方戏曲、舞蹈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江西婺源古村落以传统的徽派民居建筑著称,是乡土建筑的精华,拥有江湾、李坑、汪口、思溪、理坑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这里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等古建筑遍布乡野。同时古村落的居住理念、村镇布局、外形意蕴、三雕艺术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这笔制作精美的建筑遗产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极具研究保护价值及审美价值。

(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古村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蕴藉了和谐文化、重教文化、商贸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以婺源为例,朱子理学思想是婺源村落文化的灵魂,婺源作为朱熹故里,历来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数家村落、必有蒙塾”的优良传统;而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则造就了婺源百姓勤俭持家和艰苦奋斗的风气,特别是婺源徽商更是以勤奋朴素闻名。此外,婺源大多乡村至今还保留有“杀猪封山”、“烧纸养生”的风俗习惯,使得婺源的生态环境得以保存良好。可见,保护古村落传承、保护民族尊严与民族文化的根脉,可以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传承有序、生生不息。

(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以婺源为例,充分利用县内保存完好的生态和古村落资源,依托“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近几年来,婺源旅游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婺源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婺源古村落的知名度,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古村落的保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二、古村落系统化保护的现状

(一)古村落整体景观不协调,古建筑破坏严重

随着古村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古村落整体景观不协调,建设性破坏严重。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在许多古村落的老祠堂、老民居之间,都夹杂着一些新的建筑物;有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把古栈道的路面毁坏而铺成水泥路,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古民居木制房屋构件买卖、交易问题。一些商人看中了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价值,出钱收购这些古民居后迁建到别处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婺源县赋春镇,许多明清古民居被出售,景德镇一老板准备收购古徽派建筑迁建至景德镇开发旅游。

(二)旅游开发过度,商业氛围太浓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被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如婺源秋口镇李坑村,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五六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严重破坏了古村落及其生态环境!我们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开发,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此外,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在许多古村落,家家户户都开起了餐馆、旅馆和小卖部,景区商业味太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与保护

当前古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古村落中很少有人知道本乡本土的历史,很少有人能说出传统的礼仪、风俗,更没有人去关心和继承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等。同时,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也仅仅停留在古村落建筑、乡村自然风光开发上,而对于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的开发较少,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和展示。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乡村景观;转型;营建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advanc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is hot in progress. However,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rural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evolving into another form of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e current rural landscape i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s determined by the attitud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t the land level, and should return to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xistence. Therefore, the method or strategy of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inherent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lif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knowledge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ite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the value of the excav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coordination, from the design vision to re-discover, to transform, with new values and Methodology, and guide the rural landscape in the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landscape ; transformation ;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24(5)

乡村系统不同于城市系统,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乡村在对抗自然的同时表现出对自然极大的依赖性,并不断寻求与自然的平衡。在不同地域的乡村社会中,生产、生活围绕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图景,而乡村景观作为乡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出自我的独特价值,并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乡村景观的概念尚未被统一定义。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是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景观特征上来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的干扰强度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自然环境在景观中占主体。综合来看,乡村景观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联系的“综合体”,二是具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多元价值”[1]。它本质上是融自然、社会、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自然社会综合体[2]。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建立在地方自然环境、经济生产、居住生活三部分有机融合之上的有机体,乡村景观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被更新。在乡村建设中,良性、健康的乡村景观并不仅仅以外在空间与形体美感为表征,也不单是辉煌的经济指数增长,而应是指乡村“地方”或者说“本土”自然环境、经济生产、居住生活三者的有机关联、健康发展而真实呈现出的系统生命活力。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乡村建设正逐步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快速城市化”,曾经的家园之梦、归乡之地以及“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图景正在一点点的被磨灭,“千村一面”的景象比比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成果主要体现在乡村景观上,乡村建设也同时成为改变和塑造乡村景观的主要动力。究其原因,乡村建设中乡村的形态、规模、尺度、关系等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都涉及景观的认知与把握。在乡村建设热潮之下,乡村景观正处于由传统景观向现代景观转变的历史进程中。

1 传统乡村景观的特征

就全国范围来看,传统乡村景观已成碎片化,很难再找寻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乡村。传统乡村景观主要指以传统农耕生产为主体的乡村景观。在传统农耕时代,人们依靠手工劳作,生活节奏缓慢,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人们始终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对环境的改造力度不大,这种“敬畏自然”的观念与“低技术”“手工劳作”的因素,使此时的乡村景观整体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3]。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生态与人文

传统乡村景观是在原有地貌气候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融入人类文化特征后形成的,既是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流的载体,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具有生态与人文的双重特性。作为物质空间,传统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不断寻求和谐共生的结果。村民在聚落的相地选址、规模与布局、农业生产场地及其劳作方式等方面都以顺应自然为前提,通过结合当地气候、发挥生态智慧,采用顺应地形、节约土地、保护并引导水源,并尽可能运用当地材料进行可循环的建造等方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由于较低的技术水平以及手工劳作,人类活动对乡村生态系统干扰程度相对较低,乡村中物种多样、景观丰富,这些都使乡村景观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性。如浙江楠溪江流域的耕读村落,寻山势水系而建,平坦地带种植作物,最大程度利用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广西龙脊梯田的壮族村寨,村寨建于山腰,背山面水,村寨下方是梯田,梯田下方是河谷,这一布局主要是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上部的森林接纳并涵蓄了充分的水资源,为中下部的村寨以及梯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作为人文的载体,传统乡村景观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如村落选址的风水观,村落村口公共空间生产、生活与宗教礼制、诗画意蕴相结合的诗意营建等。随着人类聚居生活的不断成熟,传统乡村景观被打上了深深的人文烙印。

1.2 实用与质朴

传统乡村景观具有在地的实用主义和质朴的审美内涵。它因生存的需求而被营建,这包括了生产、生活两个部分。满足生产的需求,选择可耕之地、可饮之水是乡村景观营建的最初也是最基本要求。如在山地地区人们可用耕地较少,村落主要分布于农田与山体的交界处,既不占用耕地,又可避免水涝;在用地紧张地区,村民则“向山要地”,结合山地等高线来修建梯田。而乡村聚落的选址首先靠近水源,满足农田灌溉、日常使用、消防等生产生活的需要,乡村在建设中有水则引水、理水,无水则要挖渠、打井取水,同时河溪涌渠兼顾排水防涝之用,或挖池塘蓄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还会根据自己生活和居住的需要来建造房屋以及改造环境,故乡村景观与生活需求有密切相关的特性,如房屋的格局布置与宗族观念、生活起居等相一对应;门前屋后的植被多为果树与蔬菜,观赏与食用功能并存;宅院布置与改造也多随日常生活的变化而顺需展开。总的来看,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环境与土地的改造,使乡村景观呈现出朴素、真实的实用性特征。

1.3 小规模与低技术

传统乡村景观营建呈现出小规模、低技术的特征。在手工劳动、步行交通的前提下,传统乡村景观是小规模的。它体现在民居的高度上,一般不超过两层;体现在街巷上,一般宽度较窄,高宽比较大;体现在乡村聚落的整体规模上,以步行可达为标准。所以聚落不突兀,很好的隐在山体的背景、树木的掩映当中,与环境取得一个协调的关系。同时,在技术上,传统乡村采用的是一种低技术,这是低成本和低难度的技术,因此较易被掌握和推而广之。

1.4 相似与差异

相似与差异指统一之中蕴含着的差异性。差异性指事物有差异的、不相同的状态,差异性产生多样性。从聚落生活的角度,差异性本身就是乡村景观中的重要特征。细看任何一个传统村落,民居的朝向有南北有东西,有大大小小的街巷,但是有长有短、有直有折、有些材质也不同,你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同样也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民居与院落、空间节点。也因此,乡村的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你带来丰富的体验感,会引导人不自觉放慢脚步,细心体验。而这些,在城市小区中却很难找到。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生存需求之下景观营建的自发性与随机性带来的结果,带来城市景观的标准化生产所难以企及的魅力。当然,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性是很难被“设计”出来,而是生活出来的。如传统街巷空间的曲折、变化并不是事先“设计”出来,而是人们根据实际用地条件,顺应地势营造房屋而逐渐形成的。

2 当下乡村景观的营建现状

当下人们对乡村景观的理解有一种被有意无意误读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的建设被等同于空间形体、构图、植树造园等视觉美化的对象,表现出人们对景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象的层面。同时,在对速度、指标的过度追求之下,乡村建设中存在着过度设计等诸多建设误区与弊端,将城市景观的设计手法硬套在乡村景观营建上,使原本质朴、多元的乡村景观走向异化,直接影响到乡村景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下乡村景观营建中的表面化和趋同性现象,反映出对于乡村景观内涵、主体的片面认知,也反映出我国乡村建设在制度管理、规划理念与营建方法上的不到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将乡村景观等同于感官审美,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在乡村景观营造上单纯注重视觉形式美感而展开的“化妆运动”,使村落自然景观特色以及原生态的人文景观受到破坏,地域传统文化面临湮没的危险,如江南某些村落景观,刻意追求形象上的“传统”,到处都是整齐划一的白墙黑瓦、披檐、木门窗,使村落整体风貌如“布景”般如出一辙,导致一种“伪真实”。

2.2 乡村景观营建与生态、地域文脉相分离,导致生态退化、文脉消逝

首先表现为大拆大建,超越时空的整体、快速重建模式。传统的乡村聚落沦为整齐划一的单调布局模式,乡村景观的“改头换面”,在自然与时间维度上失去了景观的本真。其次表现为乡村建设的盲目与无序,使乡村发展所依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乡村建设量快速膨胀,许多农田耕地被占用,许多山林水系被阻断,在经济活动尤其是农家乐经营中,村民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任意排放垃圾污水,带来水质污染,空气质量逐年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村落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导致村落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居民点为了商业利用而不断扩张规模,违章搭建,造成对土地的无序开发,以及自然、历史脉络的破坏。

2.3 乡村景观建设与真实生活相分离,乡村缺乏吸引力

由于对景观概念的非充分理解,在建设中只强调景观的某一方面,使景观建设脱离真实的根基,长远看来将导致乡村景观逐步走向异化。比如在旅游建设中将乡村概念直接等同于休闲农场、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的建设方式,在旅游活动中大多只有单一的产业观光与参与体验,将村落本身仅作为服务配套,甚至有些农业园与村落和村民并无任何关系。乡村景观更多体现了管理者或开发者的主观意志,乡村景观的营建更多的体现了直接消费者――游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景观形象追求视觉的“形式、动观、冲击”,乡村空间、设施功能上也主要为游客所服务,而乡村真正的主体――村民及其日常的公共生活受到了忽视或者干扰。以公共空间为例,一些发展旅游业的村落,公共生活开始让位于商业化活动,有限的公共空间被游客、车辆所侵占,不但成为了中心广场,而且连生活性公共交往空间如街巷、院落等均受到挤压;加之车辆的频繁往来,使村民缺乏安全的步行空间与交流环境,日常的活动与邻里交往(尤其是老年人)明显减少,公共生活萎缩,从而导致村落的归属感遗失。另一方面,旅游发展的利益驱动也带来村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所熏陶的村民质朴与勤俭,以及富有人情味的优秀品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一些村民价值观转化,在经济活动中逐利思想严重,出现拉客、抢客、宰客、欺客等背离道德规范现象。

3 当下乡村景观的发展图景

乡村景观有很多子系统,建筑是景观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系统,乡村景观受主体要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主体是村民。在乡村,村民既是景观的使用者、又是创造者,这是乡村景观获得自然、朴实之美的根基。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的经验就告诉我们,乡村建设是一个政府支援下,全民参与、自发、自觉的家乡建设活动[4]。农田、山林、水系、道路、屋舍、植被等都是村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生产、生活是乡村景观的三个向度,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而“道法自然”是基本法则。

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中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型的过渡阶段,如何实现顺利转型,实现当下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1 当下乡村景观的特征

当下的乡村景观呈现如下特征:乡村产业多元转型,产业结构分化明显,土地利用上生产性空间不断增加,村落组团沿交通方向线性蔓延,布局形态单一化趋向,洋房式新农居兴起,村民生活方式向城市靠拢。从营建方法上说,当下的乡村景观主要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模式。其中,“自下而上”指的是村民自发的营建方法,能够回应村民生活的真实需求,景观也因此呈现出多样性与创造性。但在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自下而上”模式亦存在着营建内容单一性、营建过程随机性、山水格局破碎、公共利益的牺牲等问题;“自上而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营建方法,在资源保护、资金组织、营建进程上存在优势,但也带来内容上的片面性、过程上的快速性与封闭性、格局上的主观性、对村民利益的忽视等问题。“自上而下”模式对于受西方现代化教育至深的建筑师而言,熟悉的是与建筑相关的物质形体的层次,而产业、植被仅作为配角出现,且产业性要素很少被纳入景观要素的视野。此外,当前的设计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设计师与使用者的分离,由设计师做设计,然后施工方按图施工。

“自下而上”营建与“自上而下”的营建是当下乡村景观中主要的两条途径,然而偏重于任何一方的做法,认识偏差以及操作方法片面,均带来了许多问题,都不足以实现乡村景观的系统优化。乡村营建中整体性的缺失,使原本完整的乡村景观系统走向拆解,因此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整体性的营建方式。

3.2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的发展趋势

“诗意的栖居”是人们一直以来的理想,而享受山水自然、承载中国传统文明的乡村更有可能成为这一理想的栖居地。在发展定位上,乡村既不能模仿城市的轨迹丧失自身特质,又不能固步自封回避发展。未来的乡村要通过自然、生产、生活的重构实现与城市的资源互补,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良性接轨[4],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如下。

3.2.1 慢生活思想下的聚居地

通过慢生活理念的推广和慢生活空间的营造与保护,乡村可以作为城市快速生活的平衡点。在快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服务于城市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加码,兼具山水自然与城市生活的便利的“慢城”,更多地考虑生态和自然,更多的考虑系统的优化整合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更好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是乡村景观最可能的优化方向。

3.2.2 作为城市之间的生态保障与缓冲

德国的区域公园的模式是将乡村的建设纳入到整个区域的统筹考虑之中,通过建立区域共同的污水管理机构,改善区域公园内部的交通状况、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发市场等措施,给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专门场所,并且积极地拉动了整个区域经济与乡村景观的发展。在风景资源丰富的地区,将沿路、沿河、沿景区的乡村整合起来作为人们的休闲地,也作为城市之间的生态保障与缓冲,均有助于城乡的发展。

3.3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的方法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当下乡村景观营建开始被广泛讨论。景观营建的方法应适用于社会的发展需求。21世纪以来,乡村的产业结构、村庄类型、土地利用以及物质空间、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乡村景观变迁快速而激烈。在新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综合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的要素,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的规划方法,与当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景观的营建方法上一些学者也开始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和概念并付诸于实践,如生态化与文化性、民主化、低碳化等,现简要说明如下。

3.3.1 生态化与文化性方向

生态与文化在乡村景观的架构中是缺一不可的,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中,将乡村景观打满地域文化的烙印,二者相映生辉,使乡村景观呈现出人文化的自然性。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化建设、实现生态平衡的研究在城市与乡村的营建中展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生产逐渐融入乡村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生态建筑、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也逐渐成为乡村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对象。对于受到影响的乡村景观资源,采用生态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生态修复,保证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为了克服传统农业对乡村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农业等一系列现在农业的诞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态化的发展,协调了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乡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乡村景观的生态化趋势逐渐改善着乡村景观以往日益受损的面貌,使景观向着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而乡土文化的复兴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乡土工艺、乡土民俗得到保护和发展,进而催生了乡土性的创意产业。在当下乡村景观的营建中,乡土文化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的乡村景观模式。

3.3.2 民主化方向

民主化方向是以利益的协调共生为目标的整体营建方法。在初期对景观的生态格局关注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乡村归根到底还是村民的乡村,乡村景观远不是一个物质形态是美观还是生态的问题,开始重视利益格局的平衡,多从乡村社会学的角度,对乡村景观的营建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如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辰教授的团队在福建屏南北村推行的乡村复兴计划。南大团队在对北村自然、人文背景持续研究的基础上,与村民共同确定乡村复兴的基本目标,制定总体复兴计划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表,在复兴项目的运行与实施策略上提出3个基本原则,由浅入深地展开各项工作――社会学意义的“村民自主体系”、空间规划和景观学意义的“整体性规划”及建筑设计意义的“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村民与建筑师密切合作,成为乡村建筑与景观营建的核心,取得了示范性成果[5]。

3.3.3 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方向

低碳有别于生态的地方是它更现代,更代表一种经济、生活的方式。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上首次提出“低碳”的概念,并迅速被国际社会倡导与发展。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下,低碳的发展模式探索进入人们视野并成为新的热点。面对当下城市建设的高碳行为向农村的渗透,从“低碳营建”的视角,对乡村建设中的高碳误区进行纠偏,旨在以“低碳社区”为目标,为建立基于“开汇节源”目标下的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提供科学支持,引导社区低碳转型,如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丁金华教授主持的苏州黎里镇朱家湾村乡村景观更新计划。该计划在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方向上做了有益探索。其团队提出在朱家湾村乡村景观营建中,首先要从优化水网体系,完善绿地系统上织补村落破损的景观基底,再造村落的外部自然环境;其次,要重点构建村落的步行体系,倡导慢行模式;再次,完善环保型公共设施,如生态厕所、生态村民活动中心等,最好,加强村民的环保教育,使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景观营造的主体[6]。

4 结语

乡村景观的营建归根结底取决于参与者对土地、及其之上的生产、生活的态度。每一个村庄,从广袤田野到一栋民居、一棵植物,无形中都在反复诉说着彼此之间的关联,这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村景观就是一个生命系统,经过长久的自然演化,有其自身的合理逻辑和严密构造,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当下乡村景观的营建的整体方法并不是发明一套方法或策略,而是倡导向乡村学习,顺应乡村景观生命系统的内在规律与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具体场地的认知与分析、资源的保护、价值的发掘与提升、利益的平衡与协调,以设计的眼光重新去发现、去改造,以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乡村景观在新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健康、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琦,李自若.时代与地域: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反思[J].风景园林, 2013(4):56-60.

[2] 傅伯杰,陈利顶,马杰明,等. 景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孙炜玮. 传统乡村景观的特征与营建方法解析[J]. 建筑与文化, 2016(6):92-93.

[4] 孙炜玮, 贺勇. 国外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模式解析与启示[J]. 建筑与文化, 2016(2):150-151.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6

一、支持乡村建设财政政策的演进

(一)“可居”目标下财政政策特征

我国“十五”规划前,财政政策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呈现出单一特征,其行为逻辑是经济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而基础环境的改善又能引来更多的投资。在这一逻辑下,人居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作为生产条件改善的附属而存在的。同时,人居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好,乡村建设被边缘化。而财政对乡村建设的有限支持也主要投向生产领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建设。“六五”到“九五”期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投资比重只占全国总投资的5%左右,其中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60%左右[1]。在人居生活上,这一时期政策目标主要是解决乡村居民温饱、饮用水困难等基本生活需求。1994年,国务院“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扶贫奋斗目标之一。这一计划目标通过1997年国家出台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得以制度化,该办法明确将修田造地以及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作为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1]。“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财政支持,共安排国债资金117亿元。到1999年年底,解决了占任务数70%以上人口的饮水困难[2]。

二)“安居”目标下财政政策特征

“十五”后国家调整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财政支持乡村发展的政策开始了战略性转变,逐步改变了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政策取向,将乡村公共产品的保障纳入公共财政的考量范围,适用于乡村生活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财政支持。这一时期饮用水安全、交通便捷的乡村生活品质逐渐成为独立的价值取向,乡村公共卫生、乡村饮用水安全、村际之间的公路建设、乡村危房改造等成为公共财政支持乡村建设的着重点。财政支持乡村建设的效果明显,2004年年底我国基本结束了饮用水在乡村严重匮乏的状况。这一时期我国开始重视因水源、供水管理等问题导致的水质较差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国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实际投资达1053亿元,解决了2.18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3]。“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1978亿元,年均递增30%,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km,其中新增农村公路52.7万km[4],财政支持下的乡村道路建设,极大改进了乡村与城市的连接网络,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保障。

(三)“宜居”目标下财政政策特征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与生态文明,开启了“宜居”建设的序幕。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目标由安全、便捷向绿色、生态、舒适转变。与此相应,绿色观念渗入财政决策,绿色财政在财政政策上占有了一席之地。2006年财政部正式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科目,2009年财政部首次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予以单项列支。这一时期,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由宏观进一步深入到微观,财政对乡村发展的支持由面精确到点,由着重对全局性、区域性的县际之间、村际之间建设的财政支持进一步扩大到对“社区性”的村庄内公共事务建设的财政支持。2008年国家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第一次直接将着眼点放在村级公益事业上,填补了公共财政对村级基础设施的投入空白。绿色财政对乡村建设的深入支持成绩显著,截至2013年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95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260多亿元,支持4.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8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5]。村庄环境治理,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带动了乡村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宜居乡村建设对财政政策的挑战

(一)对财政支出科学决策的挑战

与“可居”“安居”相比,“宜居”更加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繁荣的经济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宜居乡村的重要指标。宜居乡村建设促使财政政策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向,由一维的以经济为中心到经济、社会、生态三维共进。然而,由于民生、生态观念渗入财政政策的时间较短,传统财政支出的体制结构还存在路径依赖,在有限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协调三者的关系,是财政支农支出决策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我国财政支持乡村发展的绝对规模在不断增加,然而,相对于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庞大需求,财政支持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45.1%,绿化覆盖率却只有15.4%。全国农村用水普及率达到59.4%,而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仅有9.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也仅仅达到35.9%[6]。加大对宜居乡村建设的支持,是财政支出决策必须面对的考验。同时,自然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也导致乡村建设的区域失衡。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仍然面临着基本生活设施需改进和环境污染需治理问题,从乡村发展阶段来看,大部分乡村仍然处于“可居”和“安居”阶段。我国只有少数经济发达的乡村地区已进入追求“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阶段。乡村建设的阶段性差异导致了村庄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异。财政支出需要在这种动态的不平衡中把握公平,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决策面临新的挑战。

(二)对财政责任合理分配的挑战

保持村庄风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是宜居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宜居乡村建设需要加快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对乡村风貌的整治和乡村环境的美化。因此,宜居乡村建设涵盖的内容多样、类型复杂,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跨区域生态保护、村庄内公共卫生建设、村庄内的道路建设、乡村自来水工程与电信工程建设等。基于公共产品理论,乡村公共产品应由政府财政供给,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供给。在乡村建设中,因建设类型的不同,政府财政的责任边界与责任权重是有差异的。江河治理、跨区域生态保护属于纯公共产品,需要政府高程度投入;村庄环境保护、村庄公共卫生、村庄道路建设,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结合;乡村自来水工程与电信工程建设则更接近于市场,财政政策应发挥辅助引导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财政供给责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存在失衡现象,省以下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并没有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收入与支出关系也存在模糊现象。财政支持乡村发展的实践中,存在财力向上集中而责任向下转移的倾向。尽管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正在逐年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部分地区也在试行“省直管县”以缩短分权过程,但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现象仍然严重,客观抑制了地方政府支持乡村建设的激情。对政府间的财政责任进行合理分配面临新的挑战。

(三)对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挑战

“三农”问题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关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要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公共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执行中的协调运行。由于职能分工的需要,目前与宜居乡村建设相关的财政政策分别由不同部门执行。除了农业部是主管农村建设的专门部门外,有关农村建设的诸多政策事项还分散在发改委、扶贫办、水利部、交通部、卫生部、环保部等部门。这些部门掌控不同的公共扶持资金并分散在财政支出的不同项目中,形成了财政资金运用中的“碎片化”问题。一方面,政策之间相互制约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上又存在某种程度的交叉重复。而分散管理的资金呈现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特点,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财政支持乡村建设的有效性。协调和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政策运行效率面临新的挑战。

三、财政政策转型升级对策

(一)以民生为导向优化财政政策设计

第一,加强对宜居乡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并予以法治化。从社会正义视角透视宜居乡村建设,不难看出乡村建设不仅体现了对乡村居民基本生存权的尊重,也彰显着对乡村居民发展权的尊重。从功利角度透视宜居乡村建设,不难看出宜居乡村建设对乡村发展、农村居民生活、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意义。因此,乡村建设的民生项目应当获得政府大力支持,使公共财政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立民生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体系,提高对乡村建设的支持权重,使其稳定化、制度化,改变财政随机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乡村建设“公共性”程度高的领域,加强立法,确保公共财政支持宜居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二,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支出策略。自然情况和长期的经济积淀决定了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国家公共财政依赖程度低。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建设水平相对较低[7]。因此,需要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投入策略。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是投入资金上的差别对待,而是投入技术上的差别,即根据区域差异,采取差异化的财政支持策略。公共财政在乡村建设中要保障利益均等,这种均等是动态的,形式上的差异是为了保障实质上的正义。

(二)以多元合作为导向改善财政政策主体结构

第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乡村建设中的政府合力。调动地方财政投入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改革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尽管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三农”的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配套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缺乏透明度,转移支付很难克服“粘蝇纸”效应[8],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常常被地方政府截留,改变用途。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能够增强地方财政支持乡村建设的能力,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地方自有资源投入乡村建设。第二,提升受益村民的主体责任和社会力量的伦理责任。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狭义的财政政策主体主要是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而广义的政策主体也包括配合政策执行的社会力量和受益者。宜居农村建设不只是政府的单方责任,也是受益者的责任。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是宜居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财政政策设计上应有激励农村社区参与的制度空间,完善乡村自治组织的议事决策制度,鼓励村民参与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以此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财政政策还要唤醒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开拓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政府应当提供与乡村发展相应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力量介入的赋权性和授能性制度框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以此改善公共财政资金短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