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资源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资源开发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1

关键词: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

引言:农地后备资源开发使补充耕地、增加其他农业地和发展建设用地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农地后备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石家庄于2015年12月进行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首次进行公开拍卖,是我市积极探索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的体现,但是由于农地后备资源多分布于生态脆弱、肥力较低的区域,因此为避免在农地后备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应该积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此实现建设美丽河北的目标。

一、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农地后备资源主要是没有被用作农用地,但是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以转变为农业用途的土地。而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则是在农地后备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当地生态功能和质量造成损害的补偿,其目的就是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生态环境是由大气、水以及生物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任何环节出现变化都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如果农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就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

(1)导致水资源短缺。华北属于缺少地区,尤其是石家庄地区水资源比较紧张,农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土地整合也有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当地水资源分布。同时土地开发也需要完善的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如果水利工程不完善就会影响到后备资源开发的效果。(2)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结构。各种生物资源对环境会有一定的依赖性,后备土地开发就会破坏当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导致生物结构出现变化。其具体体现在:一是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由于土地经过开发之火就会破坏原来的地貌特征,进而使得原来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二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植物群落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动物行动的变化,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会破坏动物现有的食物链,进而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相应的野生动物不得不迁出本区域。(3)加剧当地沙漠化。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必然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造成水土流失,表土的熟化层遭到破坏之后,土壤的流失速度就会加快,从而导致当地出现较大的沙漠化现象。另外土地沙漠化必然会影响当地的空气,大致当地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增加,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

基于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实现美丽河北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农地后备资源开发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1)建立农用后备资源监测体系,降低开发的生态风险。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理进行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可持续社会具有积极地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而选择盲目扩大建设用地的现象,导致农业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农地后备资源监测体系: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本地区农地后备资源信息。2015年出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补充耕地工作的实施意见》(石政发〔2015〕53号)明确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另一方面在进行农地后备资源监测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贯彻“互联网+”行动,借助遥感信息技术,实现对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实时监测,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建立健全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实践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实践操作指明方向:首先我国立法机关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建立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生态补偿法规体系。并且要对相关条款进行详细的解释,保证其具有实践操作性;其次以法律的手段明确和规范生态补偿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农地后备资源开发忽视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的现象层出不穷,之所以会造成此种局面主要是一万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正确评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建立反哺生态环境的补偿费管理体系;最后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大制裁。(3)开展生态补偿宣传,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目前我国对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补偿机制,为此造就了农民对生态补偿、生态危机的认识不高,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首先政府部门要开展生态保护专项教育活动,依托新农村建设等活动深入到农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其次政府要依托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4)建立生态服务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基于工作需要建立生态服务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政府相关部门要提出对补充耕地指标转让资金收缴和拨付的意见,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核算。同时各个地方要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采取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建设,并且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民收入增加等效益,从而达到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民的多方共赢。

结束语:总之,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用地矛盾的关系,保证粮食安全,增强了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了生态绿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2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川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37-02

一、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生态脆弱区的界定

对于生态脆弱区(Ecotone)这一概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Gose.J.R 认为生态脆弱区是指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及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空间可表达为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连接带及地貌板块接触带等[2]。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范围也不完全与生态交错带重合,而是从属于生态交错带,是其中最不稳定而又最敏感的部分[1]。从生态系统的定位角度看,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小的生态环境系统,与Ecotone 所认定的生态交错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2008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纲领性的文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上述概念都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与不稳定性,其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生态环境及资源较易遭受破坏。其二是生态脆弱区内的人地矛盾关系,脆弱生态区与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还反映在脆弱生态区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这一方面,这种支撑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系统的稳定能力、缓冲能力、自然降解能力、抗逆能力和修复能力所能承受的社会经济影响低下[4]。

(二)旅游资源特征

川西生态脆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是中国三级大地形中由二级阶梯向一级阶梯陡起的大转折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地貌构造环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有雪山、奇峰、冰峰等山体景观;有着湖泊、大江、瀑布、温泉等水体景观;有着濒危动植物、孑遗生物、奇花异草等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汉、藏、羌、彝、回等族文化的交汇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多民族长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迷人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神秘的人文现象,如川西高原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经过的地方,在此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遗址[5]。川西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分布集中,区域内景观类型较为多样,景区景点享有盛名。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有黄河第一湾及若尔盖大草原等草甸风光;有贡嘎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多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区;有冰川奇观、举世罕见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有现今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风景名胜等[6]。

二、川西地区旅游资源脆弱性特征表现

(一)对游客的承载能力有限

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极具魅力,但是有具有不可再生性,超出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数量对景区资源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修复的。川西地区的很多旅游景观,例如,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具有明显季节性限制,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给生态旅游系统带来巨大的承载压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直在进行游客数量监测的九寨沟景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由于散客激增导致的游客滞留事件,无疑是对此类生态旅游地区环境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

从构成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来看,其本身就极易遭受破坏。在川西地区的植被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至上依次为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这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有限;川西地区土壤的具有质地松脆,极易风化侵蚀等特点,故水土流失严重;川西地区还缺乏大型水库和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极为受限。但很多游客正是被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许多徒步旅行、骑马、露营等活动在川西地区比较盛行,这些活动对植被的践踏,导致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会降低植被生长量、覆盖的面积。重则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少、品种改变。同时践踏也会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甚至破坏土体中的矿物质,使土壤容易受风、雨水的侵蚀,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

(三)自然灾害对频发

川西地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该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区,是全国暴雨多发区,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45.91%。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很大。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遭受破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年重建也未能恢复如初。再如,海螺沟以奇特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引人注目,但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景区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绿色开发”、循环利用原则,在宏观上制定合适的环境维护、绿色营销、生态技能等制度,从代际公平、区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均衡等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上制定较高的环保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位于川西地区的九寨沟和黄龙两个保护区正式通过了国际级绿色环球21的评审[7]。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进行严格监管,对缺乏科学论证的设备、技术及缺乏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扶持优秀的旅游资源规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和生态环境教育

旅游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生态脆弱区环境破坏较多的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很多生态脆弱区的景区管理者或经营者为吸引或招揽游客,在景区内兴建各类宾馆、饭店、度假村、商店及娱乐场[8]。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本省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生态旅游一般离城镇较远,购物不方便,旅游者在进入生态旅游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通常携带许多软硬纸质、塑料包装及金属易拉罐装等简便食品与饮料,其餐饮后不能理性丢放极易污染水源植被等,再加上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人为造成了固体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置处理。特别是游客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山沟、峡谷、天堑等人们难以清理之处,其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环境影响极大。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款对对生态脆弱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旅游者进行约束是进行可持续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就有专门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景区客流量等方面的条文。给相关的旅游参与者以约束,并引起了国民的重视。今后,在对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中,应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加强环境教育,让经营管理者能理性的利用自然环境,旅游者能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前应先进行保护,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川西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应该认真研究其他生态旅游区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该区域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模式。应该考虑如何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问题,让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成为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借鉴生态学、景观学的方法采取生态工程恢复规划方式[9]。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2):97-105.

[2]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2):1-7.

[3]罗承平,薛纪渝.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带特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C].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一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1-70.

[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1):38-42.

[5]王瑛,李波.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J].生态经济,2004,(11):106-109.

[6]邓清南.川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山地学报,2002,(12):152-155.

[7]宋瑞.关于建立中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4.

[8]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学术月刊,2008,(9):76-78.

[9]田亚丽.中国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3-85.[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08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3

一、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近年来,草原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锡林郭勒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国牧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是,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的特大旱灾,使几十年积累的生态危机集中爆发,草原退化沙化加剧,牧草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华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锡林郭勒盟生态问题引起了举国关注,甚至是举世关注。重灾区牲畜因无草可食而大量死亡,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遭受灾难性损失,多数牧民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济度过难关。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战略任务,但要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必须诊明病因,对症下药。钱正瑛同志在锡林郭勒盟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草原生态恶化既有大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但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针对这一论断,我盟及时对全盟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长期以来,锡林郭勒盟经济以单一的畜牧业为主,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的农牧业经济。而工业经济发展一直非常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木器、银器、铁器、皮毛等手工作坊和小煤窑,生产规模和能力很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微不足道,同时也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之后,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得以壮大,但总量仍相对偏小,1978年全盟工业总产值仅为21661万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在50%以上。之后几年随着经济总量的逐年扩张,全盟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由1978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半调整为2000年的三次产业平分秋色,基本上三次产业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但即使这样,到2000年全盟工业增加值仅为19亿元,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承载的工业增加值为0.93亿元,不足全国水平的3.7%,特别是生态最为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当时没有任何工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曾经为锡林郭勒盟争得了一些美誉,如“牧业大盟”、“大牧区”等等。1947年农牧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8%,1977年农牧业总产值仍占75%的比例,直至20世纪末期农牧业主导经济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1949年锡林郭勒盟牲畜头数为164万头(只)。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牲畜头数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我盟牲畜头数实现超千万n989年、后连年较快增长,牧区人均占有牲畜数量、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路领先,到1999年发展到1810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草原生态恶化也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1999年与1949年相比,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口增加了3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0倍,每只牲畜平均占有的草场面积由170亩减少到14.6亩。草地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典型草原的载畜能力从不到10亩/羊单位下降到大于20亩/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区的畜群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草地基本得不到陈草落地所形成的腐殖质补偿,正常年景牧草基本被“啃光剃净”,完不成生长发育周期,营养物质的输出长期大于输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干旱、风蚀、鼠虫灾害日趋频繁,草原退化沙化趋势不断加剧。进一步追根溯源,草原长期超载过牧是由于地方经济结构单一,人的生存与发展过度依赖于对草原的直接索取,而有限的草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对比长期以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畜牧业的基本情况,可以充分说明草原生态状况与工业发展、资源开发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而与牲畜头数增长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定论为,在造成草原生态恶化人的因素中,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而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或直接原因,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关系,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经济科学发展

不可否认,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必然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开发矿产资源不能说对草原生态没有影响,但是只要按照有关规定,对采区进行复垦,对生态的影响是很小的,相对于天然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来说,更是小得微乎其微。只要把保护生态与推进工业化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来支持生态保护,就可以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解决草原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看待,并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关键是要把牧区过多的人口转移出来,把超载的牲畜压下来,减轻草原负荷。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按照这一思路,2001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和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并已初见效果。草原负荷明显减轻,加之一些工程措施效果的显现,草原植被覆盖度比2000年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和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既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保障,也需要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不断提高对农牧业的反哺能力和对转移人口的产业支撑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锡林郭勒盟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4

关键词:现代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带动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整体性及综合性特征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旅游资源所构建的区域旅游系统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即开发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已迫在眉睫。因此,相关人员很有必要对于现代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况进行研究,以便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为我国旅游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1.生态旅游发展的速度较快

在过去,我国发展旅游业,基本是以对于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换取经济效益的模式为主,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和质量的下降。随着生态旅游概念和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弥补了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的现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植和群众的积极响应。人们对于回归大自然和绿色旅游的诉求十分高涨,使得生态旅游在提出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产值的提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2.生态资源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尽管生态旅游主要强调的是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毕竟生态资源的保有量是有限的,而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不能够长时间的过度开发,因此目前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趋向于饱和状态,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短时间内不能够再持续地开发,应该将开发的重点转移到现在还未进行过开发的区域,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3.未形成成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转型期,既要求发展,又要求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也再为这个目标的实现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旅游资源本身存在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特点,及时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还是不能够合理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予补偿,其补偿机制显现作用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相关政府没有制定系统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于生态破坏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制约,从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

二、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紧张,总量少,而开发需求大,并且面临着后续资源不足、浪费严重的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探讨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1.提高生态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

在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生态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加大对于传统技术的改造力度。通常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在现有情况下弥补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一种有效措施,科学技术进步既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但能够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研制新材料和材料使用技术,探寻新的勘探技术,寻找替代产品,这对解决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提高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还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承载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循环利用资源的模式,尽量减少经济开发中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资源浪费,从源头解决和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此同时,需要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为现代生态旅游资源保驾护航。

3.引导旅游消费模式的改变

现代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全社会对于这个问题予以关注和行动上的支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旅游资源开发过渡、破坏严重的问题。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引导人们转变思想,改变旅游消费模式,珍惜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旅游,开展与可持续经济相对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子孙后代造福。

4.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在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要起到指挥和引导的作用。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政府是唯一能够合法调动和支配全社会的公共资源以应对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组织机构。这就要求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担任更大的责任。政府职能要逐渐从市场的组织者变为市场的协调者,做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纽带,促进三者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与当地的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冲突,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政府、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三管齐下,使得资源开发能够更有效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还要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强效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开发中的损坏率,加大力度开发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紧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洪守礼,王万英,等.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草海的战略和实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光,赵农.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5

【关键词】水利风景 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一、前言

在我国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只是对水资源进行了综合的利用,在风景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水库是一种介于江河和湖泊之间的半自然、半人工水体,是建筑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复合体,主要由水体、水生生物、库岸和水库相关建筑物构成。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库区的景色一般都独具特色,与市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运行功能的枢纽工程,再加上周边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都赋予了水库极高的旅游潜质。在北方干旱地区,水库水源及其涵养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若在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造成本地区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动物、植物死亡。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物候季相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

二、 水利风景资源开发规制机制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在分权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与水资源规制机构存在目标取向和行动上的差异,受到多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使得政府很难再单方面地通过监管或简单的权利收放来解决水资源环境问题,为了避免水利风景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应该通过规制机制创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寻求责任和利益的整合,在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互动的规制机制。根据前面博弈分析的四个结论,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法律约束、道德规范的原则,构建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规制机制。

(一)法律机制建设。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机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由于水利风景资源边界的模糊性,很难出台专门针对水利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立法建设上,应针对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水利旅游项目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明确水利旅游项目规制机构设置、职能和执法队伍等,制定较严格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违规处罚标准,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水利旅游项目监管的执法力度,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威,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

(二)利益机制建设。环保型涉水旅游设施成本或者是水污染的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意愿降低。为了提高旅游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相关的资金、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来帮助旅游企业降低环保成本。增加水利风景资源规制机构与地方政府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目标上的趋同度,推进地方政府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道德机制建设。首先,让旅游企业认识到环保投入会得到社会的回报。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对于资源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保型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提升和政府的鼓励;其次,通过宣传教育让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旅游企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向公众宣传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对水利风景区建设

(一)进行科学规划。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 且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要考虑水利设施功能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根据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点,做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同时还须兼顾社区居民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以发挥水利风景区的扶贫功能。

(二)切实保护环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风景区前期工作、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防治,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同时要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推进水文化建设。

(三)深化理论研究。要开展相关科技专题研究, 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以指导水利风景区发展实践。同时,水利风景区涉及诸多的利益相关者,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大多也受制于地方各有关部门管理的束缚,要探索、创新有利于水利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时跟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评估工作, 以确保其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四)弘扬水生态文化。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也就是人水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人水观”内涵得以提升,强调人水和谐相处, 因而水生态文化成为水文化的主导,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水和谐 ”的水生态文化 ,是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弘扬水生态文化, 实践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四、正确处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关系

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关系到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协调、指导、服务和督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必然要求。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建立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

(二)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水利风景区的物种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修复将十分困难。

(三)保护应纳人开发目标,开发应考虑综合利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势必会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应该对当地原始背景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程度经过分析与相互对比,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变化趋势的正确预测。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观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水利风景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资源开发范文6

关键词: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低碳 循环 模式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如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粗放式开采等,这些行为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及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较少的人为干预,使民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原生态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地区,边缘的环境、封闭的交通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少民族地区把旅游开发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

其一,地理区位的边缘性。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几个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属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类型的边缘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其二,社会经济的边缘化。由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市场效应等的衰减,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缓慢,教育水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落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生态脆弱区涵盖了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我国少数民族大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回报,而忽视了资源耗损和破坏,开发和运营环节能耗和水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社会交易率低而交易成本较高。其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民族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活环境,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其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许多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十分普遍,严重破坏环境;许多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及经典案例比较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既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和社会团结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概述

学术界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表1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由此可知,多种模式的出现归根于理念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归类出的是多种类型的模式。其中有些模式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但其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真正主导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经典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1.传统+生态开发方式。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直到2000年,凤凰旅游业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政府对于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基本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景点的可进入性差。2001年,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等8大景区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凤凰模式”。在引入社区参与的基础上,2007年来凤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程,实施“生态旅游”项目。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引入的生态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绩效。凤凰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态旅游加强了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民族文化得以传衍;第二,生态旅游较之传统旅游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第三,生态旅游强调民族本土居民的利益,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居民意见,注重居民满意度。

2.生态+循环开发方式。云南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循环旅游的探索,其中西双版纳的循环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出现成效,主要采用生态型旅游村寨模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模式、绿色旅游城市模式。西双版纳循环模式的特点:第一,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第二,促进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旅游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而从诸多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低碳旅游开发理念。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之后逐渐成为旅游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通过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低碳旅游景区是台湾地区的坪林景区,它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1997年,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设立共乘前往、交通管制、低碳换乘的低碳交通,建设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此外还有导游在导游讲解中宣传低碳意识和碳汇理念。低碳旅游为景区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低碳效益。

低碳理念的特点:第一,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免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越来越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评定。低碳旅游的可量化的实施标准和对全过程旅游、多方位参与者的低碳要求可以突破生态旅游规模的限制;第二,注重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低碳住宿餐饮等低碳或无碳方式;第三,注重加强旅游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促进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由此可知,三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各自强调了不同的发展重点(见表2),但三种模式各自的目标不是彼此独立与矛盾的。生态旅游侧重以小规模旅游来强调对于民族旅游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强调社区参与,关注民族居民的利益和旅游惠及民生的价值体现,这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旅游都必须遵循的理念。但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以及生态旅游本身关于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等问题的模糊化,生态旅游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低碳理念和循环理念的提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低碳化、高效率以及再循环、再利用,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脆弱和保护的矛盾。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该在前面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具有综合优势的开发模式。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低碳为先导,以循环经济为补救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关注旅游惠民的生态旅游开发复合模式(见图1)。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生态、低碳、循环的依承关系

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强调社区参与,重视生态环境的补偿,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注重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协调。

严格的生态旅游为了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过分地限制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而泛化的生态旅游则存在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的诸多质疑,生态旅游试图追求“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实现。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在生态旅游的理念基础上,低碳旅游使得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循环应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能源的低消耗、旅游污染物的低排放、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旅游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特征,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二)模式的实施路径

1.四轮驱动构筑核心。旅游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开发方式策划低碳型民族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规划生态交通方式、新型能源供应设施、循环性卫生设施,打造低碳型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憩,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等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旅游者: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碳足迹最低化的旅游线路;尽量选用本地的绿色食物,减少食物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尽量选择民族地区的家庭式旅馆、乡村酒店、民族村寨等住宿方式,减少了因大量建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又惠及了当地居民;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植树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培养“碳补偿”或“碳中和”的消费方式。

政府管理:制定低碳标准,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推行旅游碳汇机制,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社区居民:在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既节能减碳又健体强身;能源利用方面,尽量使用天然气、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社区家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节能减碳。

2.变资源-生产的单向过程为循环过程(见图2)。其一,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制定民族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减量化、清洁化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坚持容量控制原则,在旅游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建立环境补偿制度,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设定固定的产出-补偿资金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节能设备的采购、环保技术的推广、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其二,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环节,倡导低碳化的企业经营,建立绿色化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环节;倡导民族居民低碳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民族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采取经济林果、蔬菜、家禽养殖、花卉养殖等现代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推出民族村寨与田园观光休闲;鼓励旅游者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视废物处理,采用生态化、景观化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尽量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量使废弃物资源化;对于无法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焚烧或掩埋。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减小环境污染。

3.责任与利益共生。近年来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强调居民的参与以及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反馈,但是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所占的GDP上升了,而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上升幅度却远远不够。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鼓励村民以资金、手工艺、民居、自留土地等方式参与到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来;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反馈于当地居民,着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水平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三)模式的支撑保障系统

宏观层面。一是加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导。围绕建设民族旅游开发、推进低碳旅游、推动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当逐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低碳标准,制定推动民族旅游发展激励政策。二是建立先进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在民族居民社区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基础上推进循环开发。三是构建生态伦理理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和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民族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应该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的道德观念。

微观层面。一是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产业体系。以低碳和循环理念为指导,在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和惠民需求,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从单一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产业联动低碳发展,到产业的惠民、富民的有机联动。二是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惠及民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评价涉及到经济效益,惠民效果,对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开发过程中是否已达到生态旅游、低碳和循环理念的要求。在旅游开发模式系统中,应提炼出评估因子,建立定量化评价模型。三是构建预警模型,建立生态保护协同行动模式。碳足迹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计算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构建预警模型,以此来衡量低碳、循环理念的推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薛梅.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8(3)

3.麻学峰.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

4.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5.蔡萌.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