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1

一、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研究。

1.继续在全区信息技术教师中开展学习教育理论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区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与信息化水平。

本学期我区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以《走进新课改》为内容,学习课改精神和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燥情绪,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具体活动]:7月份对全区教师进行程序设计的培训。

2.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集备、教研的实效性。

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以科学的态度,潜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法与学法。每月的第一周为各片集备时间,由各片长组织实施,另三个周组织全区集体教研,教研组摒弃以往那种你说我听、你说我记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问题,依照“回顾——学习——设想——交流”的过程开展教研。

3.积极探索网上教研活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

并且通过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带动全区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推动我区的信息技术应用。尝试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双语”教学。确立实验学校教师,制定实验教学方案及实施措施。

4.抓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检测

根据课改新理念,倡导信息技术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抓好开课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各单元小测试,学期期末集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5.做好学生上机考核工作,重点抓好各种竞赛活动

今年的上机考核由网络考试代替单机考试,上机考核时间全市统一于5月上旬考试,各校教师要明确网络考试的意义,学校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我区网络考核的成功。

要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电脑作品制作、机器人制作和程序设计竞赛工作,在全区学校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定期对骨干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各校要成立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三定”:定学生、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各校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借用外部力量,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优势,努力提高我区学生的竞争能力与水平,争取在市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具体活动]:

①4月份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竞赛

②5月份教师、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二、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于学科的整合。

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开展课题研究,除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例外,重点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将学生引入到学生学的过程,如何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形成一些能体现课改新理念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2

本学年期我担任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开机、关机、鼠标使用、键盘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悬殊很大,优等生操作计算机运用自如,潜能生害怕动手操作电脑。潜能生成因分析:潜能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不加强巩固,有的甚至放弃操作练习。

教者本人计算机知识能胜任教学工作,但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教学的探索还任重道远,当不断努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两个单元,主要内容是Windows系统的操作,认识windows窗口组成,掌握了对文件、文件夹的一般操作方法,以及电子邮箱的管理。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Windows系统,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能够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熟练的管理自己的邮件。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概念,Windows、文件、文件夹及Windows资源管理器、压缩文件等概念;第二单元:掌握网上交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网络有关的文化、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潜能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内容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潜能生,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化;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83-02

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高中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在计算机逐渐应用在教学上以后,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化教学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网络化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知识,主动构建所学知识。网络化教学能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资源实现共享,由于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各有差异,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状况也差异很大,就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之前就已经在家中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了解,并且操作熟练;有的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对于基本的知识比较欠缺,这就使学生发生严重的分层,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拘泥于教材,而教材的编写需要较长的时间,然后还要经过校方的遴选和订购,等买好的教材发到学生的手上,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所以教材的知识往往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这就使学生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的应用相接轨。

2 网络化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平台分为学生课堂、公共学习区、管理区、教师课堂四个部分,用户通过注册后才可以访问该系统,不同的用户能够使用不同的功能,公共学习区是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区域。网络化教学为每一位学生都单独构建了个性化网页,学生输入学号登录网络化教学系统,可以在课程公告中找到任课教师的课程通知,了解由教师的有关本课程的具体情况。学生还可以从资料模块中查找认可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课程讨论模块上与在相同课堂上的其他学生讨论,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与本课堂的任课教师直接沟通交流。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利用作业提交板块,将做好的作业通过客户端提交到服务器端,并且可以灵活地对其进行处理,还能够查看自己作业的成绩。

在教师课堂这一部分,教师可以登录到系统上,通过网络把教学工作最大程度地延伸。利用资料管理板块,教师可以上传和删除有关的教学资料;利用作业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删除作业,;利用在线答疑模块,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管理和处理学生的作业情况和班级的通知。

管理区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区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标准化管理,将教学资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资源,另一部分是分班资源,方便管理学生的学习。

公共学习区是系统设置的为每一位注册用户提供的区域。在学习资料模块中,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其中的资源,学习交流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3 网络化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

网上授课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是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书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文本、声音、图像、图画、动画等多方面的信息整合到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亲切活泼的教学环境,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网络授课,及时地答疑和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的工作也很繁忙,很少有时间安排固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做出针对每一位学生问题的解答,而且由于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教师安排答疑时间也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而且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有疑问,如果不能及时解答,很有可能使问题积累,影响学生的下一步学习。网上答疑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BBS和E-mail与教师进行沟通,将自己想要提的问题发给教师,就能够及时便捷地得到解答。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在网上完成,并及时从网上上传给教师批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方便了教师批改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措施。教师还能在网上上传正确的答案,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大多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功课,但是计算机的学习逐渐深入,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有所增加。在高中阶段各方面压力都充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将信息技术的知识深入全面地讲授给学生,而且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很难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网络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学环境,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自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料,比如CAI课件、教学计划、电子教室、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等,通过网络化教学的自学功能,可以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在网络化教学系统上上传各门功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需的资料,还应适当地上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

网络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展开项目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由教师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和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思考,并且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练习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锻炼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结语

网络化教学是适合信息技术基础讲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化的教学,获取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所需的知识,锻炼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基于Big6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5-56.

[2]张外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35):145.

[3]马苑.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课”正名[J].中小学电教,2009(1):28.

[4]刘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做到“四个注重”[J].教书育人,2009(S4):70-71.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小学教育专业;优化设置;协同创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为湖南省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1]。这是对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师范生培养模式是国内首创,由于其生源特点,现有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不能较好地适用于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而我省原有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学科课程的整合不够,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2]。现有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与协同创新能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业务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新一轮互联网发展热潮推动下,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范围、方式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将向网络化、集成化、共享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实现战略性转移,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协同创新的新时代[3]。为此,应以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六年制师范生源特点,探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开展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师范院校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

课程优化设置的意义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也成为我院一个富有特色的专业,此培养工作2010年已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是对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简介培养目标:为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新时代的基本要求。人们的信息素质急需提高。为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首先必须加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探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开展以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实施组织和保障体系。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应“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培养、培训适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指出应普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相关公共课。

1.2国家卓越教师培养与教育信息化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要求。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主席在2015年5月22日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更是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4]。

1.3信息时代对人类的客观要求

教育要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出反应,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现在,信息素养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而存在。而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这个目标不单是个人的能力要求,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随着信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的提高,提高国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而且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未来教育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置原则

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特点和未来的就业岗位,以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将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基层顶岗实习融合,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两方面的课程。着重在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与优化。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全省小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1)根据我省小学教师发展规划需要和“为农村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的六年制师范生总体教育目标,结合信息时代对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确定校内外协同创新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2)根据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培养学生知识、情感、技能协同创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形成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3)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全面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与协同创新能力,确定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科研型的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

3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置内涵

以协同创新培养总体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就业和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信息技术能力的具体内涵以及掌握相应能力所必需的知识点要求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形成新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然后在新的课程体系条件下,各核心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根据各自的特点,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下,进行以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并进行实践。如果检验结果发现教学效果欠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若为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则需要考虑重组课程体系,若为教学方法问题,则考虑进一步协同各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如果检验结果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存在缺陷,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重新调研并再次进行能力内涵分析、知识点分析和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的协同改革。最后全面分析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各核心课程的改革实践效果,进一步协同修正和完善各课程的改革措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教学新方案,为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力和一定协同创新能力的小学教师服务。在指导思想上,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吸取总结各师范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生源和学生就业的特点,以信息时代卓越教师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研究,注重新计算模式下信息技术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协同,探索适应信息时展需求的,多学科协同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深化改革,吸取传统教学方式优点,引入多学科协同教学方式,以启发式、讨论式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独立思考和解决多学科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不仅要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互协同进行理论教学,而且要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需要,到教学实践单位进行讲解,实现校内外协同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诠释与把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信息时代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要求和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求,进一步拓宽和整合信息技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一套适合六年制师范生特点及需求的,职前职后协同一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4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1)进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知识关节点”分析。综合分析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信息技术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研究各课程的理论教学“知识点”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动手能力的关系,找出理论与信息技术工程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系统组织好教学实习单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实践。(2)协同创新视阈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根据“以小学教师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参照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提出跨学科协作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大纲”。(3)跨媒体协同视角下课件的建设与管理分析,实现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协同共享。全面分析整理现有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完善各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条件和相关资料,加强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其他辅助教学工具的制作与调试,实现跨媒体可移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共享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4)校内外多方协同创新的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与完善校内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需要,开辟更加有利于培养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学生、教学实习单位和学校多方协同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模式。(5)协同创新与教育一体视域下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材建设。分析六年制师范生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卓越教师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一体化要求,编写有利于培养协同创新人才的补充教材或讲义。根据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编写出具有多学科协同创新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指导教材。(6)协同创新视角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信息时代新计算模式发展需求,多学科、多途径协作健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创新相协作,创新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杨恒伏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茂平,刘志敏.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特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29-32.

[2]顾富民.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2):71-74.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英语写作;现代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326-03

英语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检验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戴炜栋等指出,过去二十年的中国英语教学强调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当今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主将是中国英语教学的下一个主要目标[1],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不断的积累与训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下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英语写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英语写作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纸质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的结合,强调过程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指出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代教育技术下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1.学术研究报告。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网络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章进行了检索,从1984年以来,检索到1 324篇有关“网络英语学习“研究的文章,在外语类核心刊物(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有149篇。查阅这些研究报告,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网络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网络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网络教学下师生的角色定位、网络英语教学的质量监控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我们在自己研究的项目中少走弯路,构建一个以云南农业大学实际情况相符的英语写作立体化教学模式。

2.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国内外网络英语写作教学的网站。综观国内外各高校网络英语教学的情况,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建立依托于校园网的英语学习网站。如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园网上设有供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学习的中心。国外最著名的“英语写作网上实验室”是Purdue University OWL (http://owl.english.purdue.edu)。(2)利用“Blackboard”这一强大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依托于校园网,开设各种英语网络课程教学。”Blackboard”是美国各高校使用最多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该系统于2002年开始由北京赛尔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现全国已有近150所高校使用,其中也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3)经教育部批准各高校成立的“网络学院”,主要用于成人远程教育。如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4)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等创作设计的“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5)一些英语教师建立了自己的英语学习网站。教师们利用E-mail、Chatroom、博客、ICQ、 Yahoo Messenger和 MSN Messenger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二、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英语写作需求调查与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近年来逐步受到中国外语教学界的认同[2]。为更好地设计出能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写作课程和学习内容,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一个大学英语教学班(98人)、一个英语专业教学班(116人)、一个硕士研究生班(120人)和一个博士研究生班(25人)进行了需求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本科学生对英语写作内容的需求是: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作文的分数,并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硕士生和博士生强调想学习雅思作文考试,更多的学生想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发表文章。

被调查的学生对网络英语学习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苦于没有电脑和上网的条件,教师网络指导学习不充分,希望学校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机房的有效利用与管理。

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英语写作立体化教学模式

1.英语写作教学内容立体化:利用学校课程建设网,完成了“云南农业大学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的建设。我们将英语写作系列课程开设为两门课程:基础英语写作和高级英语写作,利用云南农业大学课程建设网,将所有教学文件和资源上传,为学生搭建一个英语写作学习网络平台。

“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的相关教学文件包括:(1)基础英语写作: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网上资源、特色项目(雅思写作考试)。(2)高级英语写作: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网上资源、特色项目(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学生只要进入云南农业大学主页,点击课程建设网—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课—英语写作系列课程,就可学习所有写作教学内容。

2.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立体化:传统课堂写作教学与网络课堂写作指导相结合。我们在外语学院2004级与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和2007级与2008级博士研究生写作课中进行了尝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项目建设的基于学校课程网的“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的资料,同时采用过程写作法,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的全部过程,即准备阶段、草稿阶段、修改阶段和分享阶段[3],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交流工作,如Email、QQ 等,促进师生交流,享受写作的乐趣,从而达到真正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学生自主学习性差,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和网络学习科学化的监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自主学习性差,导致上网都忙于“打游戏”或“聊天”,没有明确地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他们说,虽然老师也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水平,但面对无限的网络资源,不知如何开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指学习者为了成功掌握一种语言(特别是外语),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 、有效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4]。Oxford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六小类[5]。两大类为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ies)和间接策略(indirect strategies)。直接策略用于处理新的语言材料,在特定的任务和情况下与语言本身发生的直接关系,包括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三个小类。间接策略用于处理宏观的学习管理上的事物,包括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和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三个小类。从Oxford的学习策略分类中不难看出,要想取得语言学习的成功,两大类语言学习策略缺一不可。学习者不仅需要有能直接用于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即掌握语言学习的直接策略,而且需要来自外界的保障,以确保语言学习的顺利开展,即具备语言学习的间接策略。只有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让学习者获得语言学习的最终成功。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采用“WebQuest” 这一网络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网络探究式的学习。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两位教授Bernie Dodge 和Tom March在1995年首创的,是以网络为协作平台,基于探究的专题学习模式,因而它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合作活动[6]。WebQuest 由六大模块组成: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和结论(Conclusion)。利用WebQuest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实施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程网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国内外许多大学已建立了网上写作实验室(Online Writing Lab,OWL)或称网上写作中心(Online Writing Center,OWC),用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而我们所建成的课程网还缺少师生互动,按照“网上英语写作实验室”的定义,一个优秀的英语写作课程网站应包括[7]:(1)关于写作中心的介绍:如时间、地点、教师和服务。(2)信息快递: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等主要英语考试的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3)资料(写作课件展示):讲解写作的基本知识,如语法、写作技巧,相当于一本电子写作书。(4)写作辅导:写作辅导有多种形式。一是通过BBS的形式。学生将问题粘贴在布告牌上,教师或其他学生将自己的答案或间接粘贴上去。学生也可将自己的作文粘贴上去,等待大家评论。二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OWL中师生之间交流一个常见手段。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想教师提问或提交文章,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回答问题,评论文章,提出修改意见。或通过博客或WebQuest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可通过预约,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辅导。(5)在线练习和测试:提供写作练习,如每周一练和解析(6)范文:一些优秀的作文和佳作欣赏。(7)相关链接:提供与网上其他写作资源的接入口。因此,我们所建设的“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还需继续完善,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并建成“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上写作实验室”。

五、结语

因特网的出现以及电脑技术的普及为英语教与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网络英语教学的研究经验,以当今外语教学理念为指导,整合英语写作教学的两种教学法: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将传统的课堂写作教学与网络写作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依托于校园网,适合于云南农业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立体化的“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在课外进行更多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写作课程网的建设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英语写作能力训练的平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与新尝试,势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外语界,2006,(4):2-12.

[2]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3] 胡新颖.过程写作法及其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59-60.

[4]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Oxford,R.L.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 [J].System.

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技术;中学教育;思想品德教学

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当前教学的最主要发展趋势,思想品德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方式,将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高效的信息教学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上提供更完备的基础和条件,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教学价值,从根本上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和思想品德素养。

一、信息化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非常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教学改变的过程中也不同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目前阶段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上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的视频演示上,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预先编排好的,将计算机作为一个视频播放器,这种教学手段不仅没有达到运用信息化技术应当发挥的效用,甚至还是去了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沟通,甚至很多学生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产生了和课堂无关的心理活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教学功能。

2.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普遍比较大,所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内容传授效率的同时,在单位时间内传授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但是这加剧了学生思维的紧绷性,使得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一段时间内学生会产生疲劳感,使得课堂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信息的来源提供的资料在质量上也良莠不齐,非常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无法认真地集中地锁定到学习内容中来,这对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3.思想品德教学方面的课件制作不完善,很多教师不注重思想品德教学课件的开发,只是将已经制作好的课件直接拿来使用,很多情况下课件内容和课堂内容不完全匹配,这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应用在思想品德教学方面相对较晚,能够直接用于教学的高质量教学资源比较短缺;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主观原因,很多教师因为年龄比较大,因此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课件创新。

与之相对的是,很多年轻教师为了充分落实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没有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使用信息技术,甚至完全用信息技术取代了自身的教育功能,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以一种媒介将需要教学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对于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信息教学技术,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课件的双重性。信息化课件辅助教学只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择思想品德教学课件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课件能够应用在教学方面,这不仅考验了课件制作者的水平,还考验了教师对课件的选择能力以及对预定课件内容之外的延伸和联系课本知识的能力。其次要突出课件的使用便捷性,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作为一门文科,文字内容相对较多,传统教学进行教学内容演示困难较大,但通过课件等应用软件进行教学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教学资源,这就要求了教学课件在操作和内容理解上一定要简单易懂,否则就失去了使用课件的意义。最后是要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在经历了多媒体仅为演示方式到教学方式的阶段后,逐步开始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方面延伸,逐步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教学难点方面以及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方面,这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有所帮助,更为将来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和完整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学软件的实用性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思想品德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给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给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将思想品德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素养三个方面以教学为媒介进行准确的衔接,从而实现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其次,信息化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的“信息爆炸”同样给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很大挑战,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要在课程教学计划中熟悉基本教学内容,对党和国家的思想品德理论和思想品德动向有更深的了解,避免在教学中受到其他思想的干扰,同时在教学课件的选择和制作上要做到简明易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现出国内和国际方面的政治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心政治事务。最后要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软件的使用能力,很多年纪较大的思想品德老师无法适应信息化教学手段,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仅仅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视频或幻灯片放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了教师要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应用能力,应能充分利用软件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功能,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既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由于网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除加强管理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不仅要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上进行最大程度的丰富,以信息网络中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案例,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实现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积极做好从方式和内容两方面的思想品德教学信息化革新。只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到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才能全面提升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罗咏然.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成功教学.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