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1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3
[摘要] 推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省市正在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引起了公众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积极反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经验,找出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家庭医生服务的情况下,总结目前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好处和弊端,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关键词 ] 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式服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065-03
家庭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的新型医生;家庭医生是指具有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能提供及时的、有效的服务,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极端热情的新型医疗顾问和健康管理者。担任家庭医生的核心者是全科大夫,其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您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在新医改的政策下,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家庭医生式团队服务模式更好地应用到社区医院,为市民构架能提供全天候医疗健康咨询和转诊联络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与很多因素有关,诸如相关的卫生法律政策、社区居民医疗卫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等,现将家庭医生责任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和困难以及相关的政策分析如下。
1 发展优势
1.1 家庭医生团队模式构建
家庭医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在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下,由团队成员负责为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签约,签约后这些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家庭与签约的医生将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家庭医生以及团队成员负责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管理服务。目前,海淀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各异,每个社区医院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辖区的服务模式,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医改的政策下,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每个团队由健康管理师统筹规划,由全科医生负责整体工作,由社区护士协管,预防保健医生参与,按照居民的居住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医师,医生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被动坐等”变为“主动联系”。每个团队里的医生都配备了专门的“健康通”号码,24小时为辖区居民服务。将各个团队的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做成联系卡,为辖区内的居民进行发放。通过这种服务模式,引导居民有健康问题先找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负责诊治或根据病情实施转诊,可以降低公共资源和个人医疗费用。
1.2 签约式服务
签约式服务能让医生的服务更具针对性和长期的依存性,避免了病人每次就诊是不同的医生的弊病。长期的由一个医生进行诊治和服务,能够对慢性病人的病情起到更好的控制作用。通过这种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实施,畅通社区医生与居民联络渠道,建立稳定的、信任的服务关系,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是免费的,这也奠定了社区医院的公益性质。在签约以后,通过定期地对慢性病人进行随访,能够及时地掌握其病情发展的情况,根据病情对病人的用药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也能密切的观察病人的并发症发展情况,能够及时地给予定向转诊建议,避免病人病情的恶化。同时在签约后,通过与病人及家庭建立的长期的、稳定的联系,也便于团队服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与家庭成员共同讨论的方式,了解其生活习惯,帮助或教育家庭成员及患者改变了不适当的生活行为和角色。与病人的家庭成员一起制定防治计划,扩大家庭内部和周围资源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了患者的健康问题,同时提高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加健康行为。在本次研究中,就可以初见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效果。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五余年,防、治、保、康、教、计等“六位”工作都具有一定实践的经验,而且与周边居民户也建立了稳固、良好的医患关系。它的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也经历了从摸索到成熟的过程,首先是通过团队服务人员不断的宣传,让辖区居民更深刻地了解到“签约”的重要性,其次是通过全科医生日常门诊工作服务的“慢性疾病病人”,对其进行宣教,从知、信、行和生活质量等各方面进行提高。再次是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通过与小区居委会及街道服务人员的联系,组织一些免费的义诊和咨询活动,让小区的居民能够更加信任团队的服务成员,放心地把自己的健康交到签约医生的手中,让团队服务人员做好自己健康的“守门人”。
对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病人进行的调研中显示,高血压病人不仅将血压控制的良好,并发症发生的较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家庭医生服务人员的健康宣教,改正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之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对医生的依存性进一步加强,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家庭医生及家庭其它成员共同参与慢病管理的效果。
1.3 电子家庭医生
新加坡作为拥有自己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国家,他们拥有全国的电子病历系统。我国在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模式下,通过签约和“一户一医”的健康责任制,为辖区居民建立专属于自己的电子病历,不仅能够不断地延伸入户服务的项目和范围,例如入户诊疗、家庭预约式服务、预约门诊、无障碍转诊上级医院等,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群众。
2 存在困难
2.1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
2.1.1 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师组织共同指出:在新世纪中,平均每2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师 ,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目前我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 000 多个,拥有10万社区医生。但经过正规培训的家庭医生只有几千人,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家庭医生的严重不足[1]。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有30000多常住人口,而且目前负责家庭医生的每个基层医务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地负责着门诊及日常的常规工作,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经历及实践投入较少。
2.1.2 家庭医生培养制度不健全,导致人员结构不合理 ,医疗服务水平差 全科医学把患者及健康看成一个整体。它的涉及面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内外妇儿等专科医学,还涉及到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等科学领域。但是目前社区医院的医疗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对于社会医学和行为医学等学科的知识掌握的还不完全,经过正规家庭医生培训或正在接受家庭医生培训的医师只占 10.0%~22.4%[2];经调查发现,目前就职的家庭医生在培养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工作量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时间较短、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重点不突出、培训内容缺乏新进展等[3],众多原因导致家庭医生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社区医疗技术水平普遍偏差,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和认同[4]。
2.2 传统医疗服务观念根深蒂固
在我国目前现有的医疗大背景下,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对于一级医院的改革还仅仅是存留在名称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变,但是对于它的功能的转变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到。尤其是真正惠及居民的项目利用率明显低于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一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的重点在于内涵的建设,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公益性的家庭医生服务,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为社区居民构建一个健康平台。在对深圳市的某社区居民的调查中发现[2],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项目中,购买药品的最多,主要服务人群为60岁以上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人;其次是0~6岁的婴幼儿童,主要服务内容为免疫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其他的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主要是为孕产妇建立档案、中医诊疗、康复门诊诊疗、口腔门诊诊疗等。
由于社区卫生机构的设备不足,科室设置较少,当出现一些“大病”时,社区卫生机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更多的病人会选择二级及三级医院进行诊疗。再者,由于一级医院的药物品种并不完备,所以很多病人有在一级医院购买药品的愿望并不能如愿实现。目前的社区卫生机构包含的其它服务,诸如: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精神保健等工作并没有更多的创新,经典的发展模式还未形成。
2.3 上级部门对一级医院的投入不够
从政府及上级机构的角度来讲,目前对社区医院的投入不够大。二三级医院拥有世界顶级的医疗设备、知识及经验完备的医生、优质高效的药品,这与政府长期的投入是分不开的。社区卫生医院却相对的缺乏这些设备、人才及药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没有经费,医院买不到好设备,难以给病人做比较高级的检查,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直接导致了病人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
3 对策及建议
3.1 上级卫生部门增加对一级医院的投入
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机构加大对社区医院的资金投入,每年固定的给予其一部分的资金或补助,用于购买设备、培养人才、增加公益资金投入,例如健康教育的免费宣传品等。降低社区医院药物的准入门槛,尽量减少对社区医院药物的限制,配备高、中、低档药物,给予病人更多的选择。社区医院作为一级医院,它的主体功效是负责辖区居民的健康,是公益性的,那么在公益性的背后,必须有资金的支持。资金的不到位,往往会造成居民及病人对社区服务的不满意,社区医院的服务人员对自身工作价值不认可等。
3.2 加强上级医院的引导作用
目前海淀区的社区医院已经都与相应的二级或三级医院建立了对应的单向转诊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辖区的居民。作为上级医院,有着门诊量大,经验丰富的先天优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定期地到一级医院开设门诊,不仅能够带动社区医院的门诊量,还能给予社区医院的医生一定的专业上的指导。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上不尽合理,更好的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生素质和就医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社区医院虽然在医疗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其具有贴近老百姓的特点,能够更快更直接的接触到辖区居民,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多给予社区医院的医生一些到三级医院学习进修的机会,便能够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服务[5]。
3.3 通过第三方监管,建立客观,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管,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给予可行的改正建议和方案。首先是由上级机构参与平时的督导和检查,主要由各区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协同监管,负责自己本专业工作项目的督导;其次是由服务对象进行监管和督导,通过第三方测评,对各辖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得到具体的评价结果,根据服务辖区居民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整体修整,真正的做到客观和公正[6]。
3.4 加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宣传,改变传统医疗观念
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伴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改变,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也亟待我们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每个新观念的诞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一些传统的阻力,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让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能惠及越来越多的人群。北京作为流动人口极多的城市,要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做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不断地培养全科性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快速发展下人们日益膨胀的健康需求。
4 今后的发展探索
①从未来的3~5年来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确定重点服务人群,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孕产妇、精神卫生病人等;②拓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提升家庭医生服务人员的资质,培养一批优秀的健康管理师,做好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③建立完备的家庭医生工作信息平台,与上级医院联网、满足资源共享以及双向转诊,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效率;④家庭医生的管理和考核。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应对施行家庭医生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根据其服务内容和服务人数,并结合其服务的质量,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
[
参考文献]
[1] 马金姝.我国社区首诊的研究现状[J].预防医学论坛,2010,12(2):151-154.
[2] 尹呈良,于倩倩.社区首诊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22(3):230-232.
[3] 詹志强,方华贵,何振彬,等.深圳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26-27.
[4] 何钦成,马亚楠.社区首诊制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8):47.
[5] 杜远鸿,赵建莉.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探索[J].兵团医学,2013,35(1):62-63.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2
关键词:社区护理;患者;投诉;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61-02
1 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自2011.1-2011.12发生的22例投诉(n=2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具体事例寻找投诉的原因,总结处理投诉的经验,提出防范措施。
2 投诉原因分析
2.1 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导致误解或利益受损进行投诉5例。例:某男,60岁,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后遵医嘱给5%葡萄糖加硫酸阿奇霉素,生理盐水加二羟丙茶碱等药物治疗。患者家属非常愤怒的到护士站质问:“怎么给我们输葡萄糖,输出糖尿病来怎么办?”护士很镇静、和蔼的请家属坐下慢慢说。原来患者家人有熟人住院时输注葡萄糖,后来的了糖尿病,所以家属看到患者也输注葡萄糖,担心患者会被输出糖尿病。护士给家属讲解了糖尿病的原因,同时提醒主管医生尽量少用葡萄糖。患者家属理解糖尿病的原因后,消除误解,很不好意思表达了歉意。碰巧医院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家属对工作人员赞不绝口,出院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表示感谢。
2.2 患者家属对住院收费不了解引起误解或对医院不信任,担心乱收费、过度检查等问题投诉4例。患者自费时家人对收费比较敏感。为了有时间核对各个项目明细准确无误,微机程序设置为患者入院第二天开始收费,医嘱下明日出院,患者认为自己就住到今天,明日结账会多产生一天费用,工作人员给予解释,家属不理解,到处找人投诉,直至找到院长。院长立即联系主管医生和值班护士,反复给患者解释并保证费用不会多收。出院结账时会有费用明细,家属才安心。
2.3 患者及家属认为住院后至输液时间太长进行投诉3例。大部分患者认为住院是为了输液治疗,希望入院后能尽早输上液体。对入院后给予常规生命体征测量、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甚至抗生素皮试需要等待等不理解。特别是脾气急躁的老年患者觉得自己被怠慢,就会去投诉。经反复解释:做检查是为了能找出确切的病因,只有对症,治疗效果才会好,等,患者基本满意。
2.4 工作人员态度急躁、不耐心导致投诉3例。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流行期间或天气变化的季节,流感病人突增,有时病房仅新入院患者就多达十几人。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忙不过来,就有可能对患者的询问不够耐心。经工作人员的诚恳的道歉及对现实状况的解释。患者也予以谅解。
2.5 社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患者转诊时的急救措施不到位或职责不了解受到投诉2例。随着社区医院的发展,社区住院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病情出现急剧变化或病情危重时,患者会要求转院。社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急救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被投诉。
2.6 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有关事情不满导致投诉2例。如:配药时,非常细小的橡皮塞会掉进输液瓶里,被非常细心的患者家属发现。诚恳的道歉和耐心地解释是消除患者怒气的唯一途径。
3 防范投诉的措施
3.1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社区医院的住院人群主要是老年慢性病人,疾病知识相对缺乏甚至偏差,容易误解。在注重医疗服务的同时,应加强社区医院“六位一体”其他功能的实现,特别是社区健康教育。既有利于患者维护健康,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健康教育需通俗易懂,反复进行。
3.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包括技术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及相关知识、人际沟通能力等。强全科医师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获得患者认可的前提。护士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的基础。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患者的投诉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
3.3 社区医院有关制度的制定及完善,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学习。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医护人员的服务范围也拓宽了,可是有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制定或不完善。
3.4 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获得良好的人际服务是患者的基本需要,而且全科医学更应侧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对患者的尊重是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基础。医院领导经常强调:“病人总是对的,不管他们说什么都不可顶撞。”所以各级人员在遇到患者投诉时都以谦和的态度,积极有效的处置措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卫生服务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要先“换位思考”。
3.5 实行弹性排班。病房实在忙不过来时打电话请待命的护士来值班。改进工作流程,尽量缩短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减少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的疏忽及烦躁情绪。
3.6 请有关人员及时根据需要改进微机收费系统的功能,使其更加方便于工作。
3.7 化验单给病人时,需要空腹的折在一起,反复给患者讲清楚,实在是记不住的,就给他在化验单上标注明确。嘱咐他去化验室时可以全部拿给相关人员看清楚,防止出现漏掉的情况。
4 讨论
本研究与其最大的区别是服务态度方面没有发生直接的投诉。原因与院领导在每周一晨会上都会严肃的强调每个职工都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有关,其余项目一致。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其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使得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完善。使居民在就医看病时,能得到相应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治疗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也是社区医疗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综述文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5)中指出,国家将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使更多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指出,推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肩负全民保健的重任。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3],护士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人力保障,但目前社区护士配置不足[4]。因此,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是当今高校护理教育面临的任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是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5],虽然社区护理学已作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其实践教学(包括实训课、见习、实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借国家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契机,笔者系统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总结我国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进展如下。
1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的作用,指导教学内容的设定。但李焕等[6]调查国内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发现,培养目标存在笼统、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提到本科《社区护理学》教学目标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阶段的临床实践后,学生能够进行社区评估和家庭健康评估,参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该实习目标较具体,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但是未提及实训和见习的教学目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指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因此,《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应为通过系列的实训、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完成上述11个项目中的护士角色工作内容的能力。关于实践教学内容,《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要求实习的内容应包括参与社区评估、家庭访视、社区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社区健康教育5个项目各至少1次。然而这些实习内容相较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11项内容存在不一致。笔者认为实习内容应囊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1个项目,使学生基本具备完成上述11个项目的能力。而关于实训和见习的教学内容,我国尚无统一的文件或教材给出具体的意见[8],教学内容多为教师根据现有客观条件、技能项目的重要性自行决定,主要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预防接种。因此,相关教育者有必要编写一部符合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要求,并配套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社区护理实践教材,为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因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社区护理学实践课课时普遍较少,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护理学实训学时为8学时(社区护理学总学时为36学时)[9]。《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给出的参考学时是实践教学最低6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最高27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习1~4周。而西方国家院校的社区护理实践学时往往与理论学时相当[10-11]。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深入了解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郑桃云等[12]研究比较了传统的28个理论学时加2个实践学时的对照组与10个理论学时加20个实践学时的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孔令磷等[13]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增加实践学时。因此,多位学者呼吁增加社区护理实践课学时[9-12]。
2教学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者已开展较多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教学做模式、多位一体模式。
2.1教学做模式
教学做模式即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学生确定具体项目、自主学习,再行实践。有2项研究探讨了该教学模式[14-15],认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如针对“健康教育”这一技能,教师经理论授课后,在缩减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健康教育的主题,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校园同学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行分解任务、查找资料,确定讲稿,然后开展实际的健康教育活动,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学做模式对学时、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文献检索能力、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学”、“做”,另外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时,否则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会影响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此外,在开展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做”环节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践条件,如与实践基地协商准备。
2.2多位一体模式
多位一体模式即对学习、实践、科研、服务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连贯的训练获取技能。多所院校实施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16-17]。学习-实践-科研-服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为:学生在校内接受必要的理论和实训学习,然后去社区教学基地见习,再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进行科研训练,并以志愿者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学校、养老结构为不同人群服务。田玉梅等[17]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由4个实践平台,即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福利机构,以及4大实践模块,包括校内实训、校外见习、社区实习及社会服务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四位一体”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等社区护理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弥补传统单一的见习模式固定时间段、对社区了解不深入的缺点,有助于完善社区护理教学体系。林梅[8]也指出学校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有助于造就贴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多位一体教学模式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成熟的实践基地,能够提供给所有学生充分的见习机会和进行科研调查、志愿服务的社区人群。另外,对教师的能力和数量要求也较高,在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提供辅导。此外,该模式需要教师设计出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之配套。
3实践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按照教学内容,教师限定主题,给出案例,让学生设计剧本并扮演。期间,学生需要翻阅教材、文献或网络资源,组内探讨后形成剧本,间接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操练了技能[18-19]。卢小春[20]研究表明,在社区实践基地条件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可以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社区服务项目,但对学时要求高。
3.2任务驱动教学法
王娟等[21]在其社区护理见习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分步骤完成教学。第一步,教师给出总任务和要求;第二步,教师设置不同情境,要求学生完成子任务,如为完成“掌握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这个子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医院预防接种室的真实情景现场观察;第三步,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总结点评。研究显示该方法学生认可度高,知识掌握程度好。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不同的任务或目标去实践,学习目标明确,节省时间,可应用于见习和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任务不同,其实践学习的重点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学生会仅局限于学会自己的小任务,而对其他的内容不甚了解。因此,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在最后的总结中,强调让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任务汇报,保证所有学生掌握所有的实践内容。
3.3体验式教学法
李玉霞等[22]介绍了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感知阶段、体验阶段、分享交流阶段、整合阶段、实践与应用阶段,其中,感知阶段为理论学习,体验阶段是让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在节假日对朋友的家庭进行一次规范的访视。韩爱敏等[23]进行了社区护士岗位体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方法中“体验阶段”是关键,而为了保证学生“体验”顺利,教师应提前审核学生的“体验”计划,或者在学生“体验阶段”有教师随从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4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部分教师也将其引入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但陈晓容等[24]总结在实施社区护理的PBL教学中,案例应该贴合教学内容、贴合实际,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教师除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外,还应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巧妙引导学生的能力。另外,开展PBL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室。
3.5“标准化病人、标准化家庭”教学法
路陶生等[25]培训学生为“标准化病人”,用于社区护理实习教学,对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和技能考核提供了支持和便利。培训“标准化病人”、在社区家庭中建立“标准化家庭”,如新生儿家庭、慢性病患者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将极大便利于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开展[26]。但是建立这些“标准化家庭”仅靠教师的力量不够,实施起来可能会存在居民不愿配合的困难,需要学校层面和社区层面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多类“标准化家庭”。
3.6反思性教学法
侯睿等[27]在社区医院实习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法,护生每周记录1件最有感触的事,并分析自己的得失对错,每周末带教老师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发现,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该方法对教师的带教水平,尤其是总结、点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学生记录的1周内最有感触的事,应提前予以限定为与社区护理专业技能相关,否则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另外,此种教学方法虽已普遍应用,但尚缺乏可量化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需要教师应用此法前进行设计。
4实践教学基地及带教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必须开辟多类型的实践基地。国外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囊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中心、各级学校或企业的医务室、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可以满足各类实践教学需要。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多为单一的社区医院,因此积极构建多类型的社区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是教育者的工作方向之一。社区实践基地的带教管理对保证教学质量同样重要。韦秋燕等[28]介绍其所在社区医院的带教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专人负责实习生的接收分配、遴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灵活实施教学和阶段性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些带教管理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社区实践教学。但汤丰榕等[29]指出社区护理实习中存在教学计划执行不充分、其他部门配合不佳、带教教师教学经验欠缺等问题。分析原因,一方面,社区护理实习管理未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相应的人财物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社区带教老师虽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相对低,教学能力较弱。因此可多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加强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5社区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
评估教学效果、督促师生学习,考核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向燕卿等[30]引入发展性评价,即针对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分别采用试卷和技能评分标准量化评分,其他方面均采用5等级评价,然后量化;评价者由带教老师、社区人群代表、学生自己组成,评价时间为每个月1次(实习时间不详)。此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同行借鉴。孔令磷等[13]在其教改项目中缩减《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至16学时,实践能力评价由学校教师和社区带教教师共同完成,对每名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表现、书面作业质量三方面给予评分,比例为1∶5∶4。实践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沟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面作业包括幻灯片、实验报告、健康教育计划书、居民健康档案。此评价方法也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考核还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发展性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并对其量化,但过程略繁杂,如果学生数量大,实施起来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6小结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4
关键词:社区居民 医学生 健康教育 普及程度 调查
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家庭,社会的责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未来的医疗保健着重强调自身负责、自身预防和自身保健” 【2】。在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社会,亚健康变成一种新的流行。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3】。针对辖区内开展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4】。 新世纪的健康观念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安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6】。本文通过温州鹿城区120名进行了健康知识,医疗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和保健知识的实施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唤起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寻求社区健康教育的正确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4月对温州鹿城区120名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知识的调查。
1.2 方法 选取温州鹿城区不同年龄段的120人,每人单独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1)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是否使人对医疗保健知识的态度有所不同(2)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知识的了解,危害健康因素的了解(3)对保健知识的态度:保健知识的来源渠道,对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对社区定时定点健康知识教育的支持程度(4)行为:是否有常备药箱,有意识的搜集医疗知识
2 结果
2.1家庭背景使人对医疗保健知识的态度有所不同
在受调查的120人中有14人本人或家人中有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占被调查人数的11.6%,相比较而言这些有医疗背景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健康意识比普通居民强。
2.2 保健知识的来源情况 在120名社区居民中,多数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取健康方面知识。电视为54人,占45%,网络为55人,占45.8%,报纸为40人,占33.3%,医院为34人,占28.3%,社区宣传栏为14人,占11.6%。
2.3 健康意识 在120名社区居民中只有16人有订阅医学报刊或医疗保健方面的杂志,仅占总人数的13.3%。在调查家中是否有家庭药箱时,有专门的药箱仅10人,占8.3%,零散有一些常用药的有74人,占61.6%,没有药箱的有28人,高达23.3%。
2.4 社区宣传,社区防护方面 在被调查的120人中有60人表示社区没有举办过有些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占50%,有28人表示不清楚,占23.3%,仅有32人表示有举办过讲座,占26.7%。
2.5 对疾病的态度 在受调查的120位居民中,有52人反映没有定期体检,占总人数的43.3%,有68人定期体检,占总人数的56.7%,反映出鹿城区居民对定期体检的意识还不强。而在定期体检的68人中,25人完全出自个人,占36.8%;有19人是有单位负责定期体检,占总人数的27.9%;仅7人是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占10.3%;另有17人,选择其他,说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居民定期体检,自我保健上宣传力度不强,在调查中也有居民反映有些调查反馈工作做得不到位,居民无从得知调查结果,社区在体检方面做得不够任需努力。
在受调查的120中只有68人有定期体检的习惯,52人没有定期体检,占总数的42%。在调查到平时体检的组织机构,完全出自个人有44人,工作单位有32人,而来自社区居委会仅12人,更有数人弃权。表示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意识不够,对疾病意识不强。
2.6 对医疗保险知识的了解 在被调查的120人中有45人对温州社保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所了解,仅占37.5%,多数不知道。有48人知道温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三级,占40%,有43人知道2011年度的温州市区城镇居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占35.8%。表示温州鹿城区社区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医学生下社区与社区健康教育
3.改进
3.1 医学生下社区暑期实践与社区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温州医学院组织09级,10级,11级学生进行1个月的社会实践和社区见习志愿活动,通过去医院,下社区,提前接触医疗方面的知识和社区,医院的人事。最后所见习的相关单位进行评价并撰写相应报告。每年由学校或各大社团通过招募从中优选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到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中组织暑期实践队进社区义诊,向过往群众发放医疗保健传单、向周围居民发放免费的防暑药品、向广大群众宣传义务献血的好处。
3.2 医院和医学生合理组合,组建健康志愿团队。此健康志愿团队是一个有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团队,定时为社区居民服务,团队各组成员发挥自身的学科特长,以社区居民,病人为核心相互协作,同时行使各方面的,重叠的职责,从而形成一个紧密,高效的多学科协作链。支援团队的人才资源和培训条件依托于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专家。培训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慢性病防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服务学习、沟通技巧等。每次活动结束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分享彼此志愿活动的经验和体会。
4建议
4.1 合理的健康知识来源 建议定一些可信的健康报刊,定时参加医院、社区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对于电视,网络的宣传理性对待,目前有不少“专家”、“秘方”,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再做选择。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运动,提高免疫力,调节心身,缓解工作压力,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
4.2 开展各项活动 1)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材料报纸杂志,健康门诊咨询,切实地讲多发病,常见病,流行病,正确引导社区居民自己关心、自己学习、自己保健的意识产生,2)政府努力建设社区医院,便利居民,从调查的数据看,社区医院大有发展空间。3)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开展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使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诊断结果落实到居民,逐步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的社区保健。
4.3 专家咨询制 1)每个社区可长期邀请1-2位社区医生定时定点给社区居民讲座,解答疑问。2)居民可以尝试私人医生,专人 负责,了解病史,有利于长期观察病情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建章. 医学社会学[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530
2 H.恰范特,蔡勇美,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0.
3 孟祥臻,觑庆峰,刘晓冬,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93-795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5
一、社区内涵建设,年年必上新台阶
1月~10月,我们重点抓了社区内涵建设的薄弱环节。①首先,我们建国社区重点抓了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采取与办事处多方协作、携手走街入户,对未在体检的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梳理通知,于7月份正式进行体检。截止今日,全社区的4080名65岁以上老人中我们已体检3468人,体检完成率85%以上,剩余部份经调查,均不在本地居住。此次体检应视为100%完成任务。②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高一定的高度,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自年初起,我们就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印刷健康档案到组织人员在各社区的配合下入户建档,付出了辛苦,终于在10月1日前完成建档。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7000份(28000人)健康档案。截止今日,我们的累计建档人数已达40800人,建档率达90%以上,已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数。其它指标也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规定,并已接受了半年考核,且成绩优异。例如:妇保、儿保、计划免疫等工作,多次代表区、市接受省及国家级的检查。,经多方努力,我们建国社区康复科已正式运营,每月都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社区的康复指导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填补了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不足,现每月康复工作量已呈逐渐上升的态势。
二、创特色发展是社区工作必须改革之路
社区的卫生工作遵循紧紧围绕创和谐社会、为社区居民服好务的理念去进行。①我们建国中心在开展康复托老的道路上已走过了3年的里程,从创新的角度,多次被省、市领导及媒体的认可。此次创星级医院,经专家组充分论证,认为此项工作在我市仍保持创新项目。不足之处就是我们开展的是为社区居民中的孤寡老人、低保、贫困老人,收费标准过低,政府补贴不到位,托老所连年亏损,方向是正确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我们将继续克服困难,为创和谐社区做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有的贡献,为政府在民生问题上减轻了社会负担。我们真诚希望得到政府的更进一步的物力、财力支持。②,由我们建国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社区主任例会制,每月集中各社区主任到我们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一次例会。内容:总结上个月的社区各项协同卫生工作,布置下月要在社区开展的工作。对社区主任接受新工作进行培训,互相沟通、传递医疗信息。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们在完成社区各项任务上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体系及保障。经总结,确认这确属我们所创的一条创新之路。
三、迎检优秀就是硬道理
社区卫生工作十分繁重,各项工作任务都具有艰难性和挑战性。任务一:药品改革是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从3月15日起,我们就响应上级指令对药品进行改革,首先是整理、清点现有库存药品,然后与药商洽谈药改之政策,随时准备网上招标采购,随着道里卫生局与哈药集团签订了购药合同,我们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按程序从网上招标采购,通过网上订购哈药集团供药,截止9月1日,其它药品一律下架,部份返回商家,而日常用药极少部份药品是网上采购招标药品,绝大部份是零差价药品。于9月17日代表道里区接受省联合药改专家组检查。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从药改的角度上看,已走在其它区的前面。任务二:创建星级医院。道里区卫生局对建国社区下达的是创三星级社区医院指标,经过不懈的努力,于8月21日接受了专家评定,除因老城区旧规格房屋形成的使用面各不足造成的硬件部份有缺陷外,从软件建设上体现的工作业绩,受到几位专家的好评,即使是从硬件上提出批评的专家,最后总结也从内涵建设上给予表扬。任务三:代表全区接受市审计局审计。5月,因抽签迎来了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市审计局审计,审计组十分认真地对全院的工作进行全面审计,从经济支出到上岗人员工资,从有无非法经营到固定资产核查,方方面面地审计,时间长达2周多。我们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严格按上级指示守法经营,依法执业的,所以,我们经受了考验,没给上级领导摸黑。下一步,我们的任务是举全院之力,认真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年初下达的指示,创中医示范区,迎接区卫生局的年终考核,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向领导汇报。
四、医院必须平安稳步前进
,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创平安医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加强了四防安全、医疗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大力加强了院内感染责任制,消除不安全因素,全年医院未产生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全院无上访事件发生。为保障和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稳定职工队伍,,我们将职工的工资发放比例由原来的老工资的80%,普升到新工资全部的85%,年底有望提升到90%,。因保留10%作绩效工资。且年节我们还均给职工搞一部份小的福利,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工作呈现出空前、稳定向上的局面。我们有信心在卫生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把社区卫生工作越办越好。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我们要乘医改、药改的强劲东风,大力地推进社区工作,巩固现有的成果,开拓社区卫生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将主要做好3件事。
一、全面发展中医特色
2011年在现有的中医基础上开展中医理疗工作,开展中医足疗方式,开展中药熏、洗、泡脚项目,从健康教育入手开展中医中药保健及食疗宣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中医康复的新理念,探索中医手段治疗及康复小儿脑瘫等项目。
二、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竟聘上岗
社区医院实践总结范文6
昌邑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综合医疗机构、潍坊医学院教学医院。设医院本部、城东分院、下营分院、皮防站、卫生学校以及都昌、奎聚、双台、李家埠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建立集团化的卫生服务网络
2009年,昌邑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市卫生资源整合的决定,整个城区除妇保院以外的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划归昌邑市人民医院。根据市委、市政府整合方案,将昌邑城区的市中医院、皮防站、职工医院、卫校及城区周边4处街道卫生院划并到我院后,我院及时进行了规划调整。将4处街道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9个村卫生室,建立起市、乡、村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在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医院根据各社区医院专业特点进行业务重组,在奎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糖尿病足治疗专科;在都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中医康复专科;在李家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烧伤治疗专科;医院眼科与奎聚社区的眼科合并,提高了专科服务能力;医院皮肤科与皮防站合为一体;医院中医科定点帮扶双台社区医院;将“职工医院”建成为“城东分院”并设立了120急救分站和肛肠病治疗专科。在财力、技术、管理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标准化改造、配置。去年市政府又将下营卫生院交付我院托管经营,除了从医院本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下乡医疗队驻点帮扶以外,还探索开展了院本部科室与下营卫生院科室之间的点对点帮扶,技术资源以一种新的途径下沉到了北部沿海开发区。这些措施,有效地扭转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存在的“服务能力弱、人员思想散、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局面,提高了基层服务保障能力;理顺了双向转诊制度,建立起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形成了“十分钟”就医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和逐步满足了群众医疗保健需求。
二、明确社区工作任务,社区工作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昌邑市人民医院关于重新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域划分的决定》重新划分了区域。至此,我市城区形成了二个街办、六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格局。制定了《昌邑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内涵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我院实际,对本院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社区服务中心做为一级医疗机构,在承担社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公共社区卫生服务任务。对此,我院为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绩效考评指标时,除了效率与效益、质量管理、社会评价与医患关系、学习与发展、民主评价、一票否决项指标外,还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公共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特点,把社区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率、辖区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等指标纳入绩效管理考核体系。
1.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1)效率与效益
为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病人的效率,缓解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据此我院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项工作效率指标,纳入绩效管理,以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需求。
(2)质量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此我院制定了《昌邑市人民医院社区中心、分院、站、诊所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考核指标包括:依法依规执业、科室质控体系、科室档案、工作报表、质量与安全目标、规范诊疗、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病历质量、规范检查、合理用药、纠纷投诉、重点工作、围手术期管理等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医院相关职能科室采取定期考核和动态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管理,用以评价各社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水平。
(3)社会评价与医患关系
我院从社会及患者需求角度,结合360度反馈法,建立了社会评价与医患关系指标体系。
关注患者需求指标3项:出院病人信息反馈满意率、回访病人满意率、医疗纠纷与投诉。
社会评价与医患关系指标的确立,使各社区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注重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权益,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感,构建医院与患者、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
(4)学习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专业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院建立了学习成长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人均著作、开展新技术项目与重点开展项目、科研成果及本行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业务学习考试成绩、技术竞赛、学科建设等。每月对年轻医师、护士组织医疗技能实践操作考核,医疗专业知识考试,每年组织各专业医疗技术竞赛活动,确保医务人员的学习成长及技术的创新。
(5)民主评议
分领导评议、科室评议2项。
(6)一票否决
我院确立未完成上级指令性工作任务、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及投诉、行业作风、安全生产、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发生较大问题、新闻媒体反面报道重大医疗服务过失行为等6项做为一票否决项指标。
(7)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及乡村一体化管理指标
包括:社区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率、辖区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双向转诊率等指标。
2.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
为全面了解各社区的工作情况,客观公正的评价社区工作绩效,保持医院各项工作过程的动态化管理,我院采取多种形式,与各社区进行沟通,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1)社区服务中心采用书面报告、电话沟通、口头请示汇报等方式,向医院管理层及时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信息。
(2)医院定期召开院周会、院长办公会,不定期召开职能科室会,医院分管领导及职能科室不定期参加各社区周会、病例讨论会、大查房等,与各社区进行医院管理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3.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持续改进
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根据质量管理PDCA循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持续改进。根据阶段性绩效考核结果,制定每季度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考核项目,并以文件形式书面,从而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2)绩效工资的分配
通过绩效考核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工作人员实施分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及人员聘用的重要依据。社区中心薪酬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的原则,实行档案工资与岗位工资分轨制,按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考核奖励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