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县纪委派驻社保局纪检组长
近年来,随着全民参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面参保,截止9月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已参保8194人,因无编制待参保的还有1748人,其中已经领取养老金的是2024人。企业参保7627人,其中领养老金的是1666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基金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各地基金监管部门的头等大事之一,作为设在社保局的纪检组基金监管也是重点之一,近年来根据全国各地开展的经办风险专项检查,也体现出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昨天省上发来的一个文件就是专门就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安排即自查和交叉检查的安排。如何作好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我经过调研和结合我县的基金运行情况分析自己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想法:
1,冒领养老金:由于现在的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全国各地都有,部分离退休人员在死亡或丧失享受养老金资格后仍然继续领取养老金,死亡家属不报或者漏报,社保部门在生存认证过程中予以掩盖或者利用相似的人顶替认证等,都会造成基金损失。
2,违规办理提前退休.补缴:如果某一个人利用虚假材料如;伪造病历,特殊工种证明,利用工作人员修改档案年龄等方式办理提前退休也会造成基金损失,一是减少基金收入,二是增加基金资出。
3.单位虚报缴费基数:个别企业为减少负担,少报,瞒报漏报缴费基数导致少交社保费,一是损害了职工利益,二是减少了社保基金收入。
4,重复享受待遇:目前全国各省份之间养老金是分别开展的,信息不互通,参保人员流动大,当一个人在两个省份参保满15年后可同时在两个省份领取养老金。
5.经办过程中的风险点:由于经办人员不足,一人兼办两个人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风险点,也给基金监管带来了难度。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风险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一.优化经办规程:严格流程控制,严格线上发放,严禁线下操作。禁止手工办理和现金收付业务,完善认证方式,通过大数据对比,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包括原单位及居住地乡镇和社区,远程认证等,严格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核查。全面实现服务信息及时告知和便捷查询,方便参保人员监督,协同推进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切实管控服务风险。
二,健全内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岗位人员,落实岗位相互监督;业务环节互相制衡机制,执行五个不兼任:即业务和财务岗位不兼任;业务和信息岗位不兼任;会计和出纳岗位不兼任;稽核和业务不兼任;票据和印鉴岗位五个不兼任。待遇的调整和发放责任到人,并落实初审.复审.终审制度,确保授权管理落到实处。待遇发放.基金会计等高风险岗位必须使用正式工作人员,且连续任职不能超过五年。
三,严格财务管理:降低社保基金风险。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制定严格的基金稽核制度和生存认证制度。落实基金收支分线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加强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严禁基金账户对私转账行为。严格审核大额待遇支出;系统控制单笔超过一定额度的待遇支付,未经复核不得发放。建立财务对接制度;每月财务与业务.银行.税务等进行对账,确保账证相符,帐帐相符,业务流与资金流相匹配。
四,对于跨省参保的问题;积极呼吁,待高层解决。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四、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二元经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323.6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以改变就业形式、改善收入状况等为导向的一种跨地域流动行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国家,劳动力流动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根据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农村就业劳动力达到1.5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65万人,增长率为5.2%①。另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达到1.59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高达44.2%②;2012年进城农民工数量则高达1.63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达到44.0%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现象。我国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流动人口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我国的人口流动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 ”③。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沿革
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不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的严格限制流动阶段。在1978年之前,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对劳动力流动严格控制,对劳动力实行有计划的流动,不在计划之内的流动被称为“盲流”。在城乡严重分割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的途径很少,只能通过城镇企业有计划的招工、子女上大学、部队干部转业等途径来实现迁移。
第二阶段,1980年以后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进入允许迁移阶段。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乡镇企业流动。而且从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村居民自带口粮、自筹资金进城务工经商,这个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劳动力的流动,此时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张晓建(1997)估计,1980年代末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1500多万人④。
第三阶段,1990年代进入跨区域流动阶段。进入1990年代,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时期,主要是由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跨区域流动频繁。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出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大约为2500~2800万人⑤。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的大规模流动阶段。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迁移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对农民工进城的不合理限制,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这些鼓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002年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就突破1亿人,达到1.05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高达42.3%⑥;此后一直到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一路攀升,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流动的过程。近年来,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引起了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③。仲小敏(2000)估计,全国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1995年为3600万,1996年为4000万,1997年达到4600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京、津、沪三地的流动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0%~25%,广州市甚至达到38%,这些流动人口50%以上是由农村迁移出来的。⑦《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4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492万人,增长率为3.5%⑧。另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0%上升到2010年的35.90%,2010年上海市该比重甚至达到39%⑨。
根据198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应年份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其它资料整理出了我国1983-2012年的进城农民工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数据,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其中1984-1989年的数据缺失。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变化趋势,图1给出了它们的变化曲线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1983-2012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1983-1994年处于快速上升时期,主要原因是从1980年开始国家开始允许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且到了1990年代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高涨时期;1995-1997年处于下降阶段,原因是这段时间进城农民工由于在城镇受到歧视等因素影响,部分劳动力开始回流到农村;1997年之后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的加强以及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意愿和动力增强,进城农民工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从图1也可以看出,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44.0%,其变化的趋势及阶段性特征与进城农民工数量相类似,即“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后进城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回乡现象,但由于受国家实施的经济刺激和就业调整政策影响,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农村外出就业人口逐渐恢复常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进城农民工数量的增长量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2008年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导致能够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有学者估算表明,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之前所想的那么大。蔡昉、王美艳(2007)利用反设事实法,通过估算农业中种植业和饲养业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不同转移规模,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的三种不同情形,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比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且农村剩余劳动力50%左右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⑩。另据估算,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9000万人左右,与本世纪初相比大约减少了6000万人,而且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剩余时间的形式存在的,绝对意义上的剩余人口并没有这么多!。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特征
对我国来说,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指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以招工形式为主的有计划的转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管理的松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式转变为以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为主的转移形式。所谓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本地县城的转移,即乡外县内的流动。这种转移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副业、乡镇企业以及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所谓跨地区转移,顾名思义,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广义上的跨地区转移还包括跨县流动,即县外省内的流动。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虽然开始时间较短,但已经成为当前或许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形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达到2613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达到3996万人,跨地区转移$达到22143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人口的17.27%和84.71%。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就地转移人口和跨地区转移人口分别增长了71.37%%和82.89%⑨。另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11年农村外出就业人口中,跨省就业比重达到47.1%,比上一年提高8个百分点;县外省内就业比重为32.7%,比上一年上升了3.4个百分点;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2%,比上一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2012年跨省就业比重为46.8%,县外省内就业比重33.2%,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增减趋势与2011年基本一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占总劳动力流动的比重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形式。本文所说的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更准确地说是指劳动力跨地区的乡城流动。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有:
1.以男性为主
Zhao(1999)根据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男性占迁移人口的72%,而农村非迁移人口中男性只占49.6%,且作者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劳动力迁移的概率低4.7%&。根据2006年《我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男性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体的66.3%,而女性只占33.7%*。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男性所占的比重为64.6%,比上一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流动以男性为主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在,2012年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男性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
2.以青壮年为主,且年龄有提高趋势
Zhao(1999)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迁移人口的年龄比非迁移人口将近小10岁,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迁移的概率降低&。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在全国12个省份所做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比城镇人口年龄将近小6岁) 。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_平均年龄只有28.6岁,其中,16~20岁的农民工占18.3%,21~25岁占27.1%,26~30岁占15.9%,31~40岁占23.2%,40岁以上占15.5%+。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8岁,其中,16~20岁占6.5%,21~30岁占35.9%,31~40岁占23.5%,41~50岁占21.2%,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2.9%1。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7.3岁,其中,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值得注意的是,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有了提高(2006年为28.6岁,2010年为33.8岁,2012年为37.3岁),且青壮年(21~40岁)所占的比重也在下降(2006年为66.2%,2010为59.4%,2012年为54.4%),这意味着40岁以上的外出农民工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下降(2012年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且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2012年东、中、西部农民工月收入分别为2286元、2257元、2226元^),青壮年农民工由于其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自己家乡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同性价比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而且城市的工作有较高的替代性。
3.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非流动人口
Zhao(1999)使用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表明,迁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为7.56年:6.24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迁移,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最高的那部分人除外,这些人并不是选择外出务工,而是就地占据基层资源,比如担任村干部等职能岗位&。根据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比重达到81.6%,比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2。2012年的数据也是如此:外出农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6.5%,农村非流动人口只占10.9%^。
4.劳动力流动的区域间不平衡
Cai & Wang(2003)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在2000年,东部地区有65%的跨省劳动力迁移是发生在地区内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4%和68%的跨省劳动力迁移到东部地区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在增加,而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所占的比重在下降4,这反映了我国的人口流动是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迁移过程。此外,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Raa & Pan(2005)根据1992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西部和中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的是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本较高的人员,而东部地区流动到中部的是非技术人员,很少有流动到西部地区的5。另据《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分别为17%和20.2%⑧。2012年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区域不平衡现象: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占42.6%,中部地区占31.4%,西部地区占26.0%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2012年仍占42.6%,但与2009年(62.5%)相比该数据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在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有了较快的提高。原因不外乎是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增加了。
5.社保参保率低于城镇居民
由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大都是非正式职业,且有一半以上的未签订就业劳动合同6,从而导致外出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参与水平。图2反映了2012年城镇居民和外出农民工社保参保率的差异。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2年“五险”中,除了工伤保险外出农民工比城镇居民参保率略高以外,其他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均比农民工高很多。至于外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为什么要比城镇居民高,原因显而易见,跟农民工从事的高风险行业密切相关。有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有60.7%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也高达73.5%^。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根据劳动力迁移的经典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的预期纯收入
农村居民在决定是否向城镇迁移时考虑的不仅是在城镇就业的预期收入,还要考虑城镇生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所谓货币成本是指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所花费的交通费用、找工作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等;心理成本是指远离亲人,适应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如果预期收入与生活成本的净值大于零,则选择迁移,否则不迁移。
2.户籍制度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迁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制度,迁入地的户籍管理越松或户籍限制越少,劳动力流向该地的可能性越大。
3.迁移距离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迁移距离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移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迁移者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成本、回家乡往返交通成本、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成本。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呈现出就近区域上的聚集性。例如,安徽、江西等地的外出劳动力大多流向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多流向广东,河南、河北大多流向北京等地。
4.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影响我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乡城流动的重要因素。例如,沿海发达地区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劳动力就较少;而内陆中、西部地区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较小;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
5.年龄因素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为主,这与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的是“3D(Dirty, Dangerous and Demeaning7)职业”,这些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且大多是建筑、制造等行业,年龄成为从事这些职业的必需条件。另外,年龄越轻的人,迁移的心理成本越小,而且迁移收益的回收期更长,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的现值也越大。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6~2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0%左右,16~3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3/48。
6.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子女上学、家庭赡养老人等问题,这些也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Mincer(1978)的研究发现,未婚人员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妻子的工作服从于家庭的迁移,家庭中存在学龄孩子会降低迁移的可能性9。另外,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迁移的潜在成本会成倍地增加。
7.受教育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越高,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越高。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生活的追求越高,改变现状的动力和愿望也越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既受经济方面因素如农民工在城镇的预期收入等的影响,又受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因素如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在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现象和典型特征。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既要增加农民工收入,又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不平等,而农民工在城镇的收入水平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影响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受歧视性因素的影响(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两大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本世纪初的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部分省市仅仅是统一了城乡户口称谓,城乡户口所携带的实际差别并没有消失0。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城乡歧视性政策和一系列隐利,统筹城乡居民的迁徙权-(陈光普,2013)。户籍上所附加的各种福利政策人为地加大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要剥离与户籍捆绑的社会福利,关键在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户籍观念。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离不开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可携带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镇和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那些有能力转变为城镇“市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而这些人的收入比城镇居民的收入要低很多。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全国12个省份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小时工资只有城镇人口的61.67%),但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很多。虽然这些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会降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但在边际上降低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幅度会更大,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比原来的更大。因此,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丁守海(2006)通过测算认为,当前的农民工工资要提高1/3左右才是合理的=。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措施包括消除农民工在城镇所受到的就业、工资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歧视;增加他们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等。
(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前文的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重要影响,越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流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仍然很低。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不仅能矫正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还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促进劳动力流动就要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最主要表现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具有城市户籍的本地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外来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就业岗位大多数是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它城乡分割制度,如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这些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就业部门的自由转移。户籍制度一方面使得城镇劳动者优先获得就业机会,而农村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镇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福利制度的机会。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由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的自由流动,首要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此外,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制度,包括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工种方面所受到的不合理限制以及对劳动者的身份歧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行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相互衔接,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和转换。政府部门还应该把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点从户籍制度改革向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转变,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所受到的各种政策、制度因素的限制,以此来促进和吸引农村劳动力从流动状态向城镇永久性居民转变。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还离不开劳动力市场制度、各种规制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如加快劳动立法、加强工会作用、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等等。此外,政府职能要从以经济干预为主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保护劳动者权益、降低劳动者所承受的就业风险,加大政府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力度,同时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建立、健全旨在保护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护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来源于2010年12月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②来源于2011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③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④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⑤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
⑥进城农民工数据来源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城镇就业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⑦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1期,第38~42页。
⑧参见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
⑨来源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⑩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第4~12页。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指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指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计算得来的。
^来源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Yaohui Zhao. “Labor Mobility and Earnings Difference: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7, 1999, p. 767~78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来源于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vol. 2, 2007, p.8~16.
_指调查年度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来源于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3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February2003,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4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5Thijs ten Raa and Haoran Pan.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35, 2005, p.671~699.
6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43.9%。
7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Beijing, 2006 August.
8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9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6, 1978, p.749~775.
0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第35~40页。
-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经济师》2013年第3期,第38页。
=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第56~62页。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12.
[4]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J].经济师,2013(3):38.
[6]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4):56-62.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8]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 (1):35-40.
[9]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
[10]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00(1):38-42.
[11]Cai Fang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J].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3(2).
[12]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2):8-16.
[13]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749-775.
[14]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C].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2006.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4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市“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后,乡人大高度重视,按照市、区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把“代表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及时研究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会议,成立了以区人大代表、乡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区人大代表、乡人大主席,乡人大代表、副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代表行动”领导小组,并督促各代表小组成立了“代表行动”工作小组,迅速启动“代表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保障到位
为在全乡营造大力支持“代表行动”的浓厚舆论氛围,乡人大通过标语、横幅、悬挂过路标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加强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将开展“代表行动”的有关情况及时在上级媒体或万州电视台、三峡都市报等本地媒体进行报道、在区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通讯》上进行转发和摘编,做到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极大地激发了区、乡人大代表参与“代表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乡人大还成立了“代表行动”工作办公室,充实了工作人员,乡财政专门拨出活动经费,做到了各项保障到位。
三、精心组织,效果显著
乡人大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区、乡人大代表开展有影响力的视察活动、富有实效的监督工作、有一定见地的专题调研工作,并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五个重庆”建设、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民生大事提供了智力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援助,收到明显成效。
一是抓视察,助推民主法制建设。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乡人大主席团制定了定期组织区乡两级人大代表视察民主制度建设的制度,规定主席团每季度组织一次视察,通过视察,达到了强化监督,抓好典型,有力的推进了村级民主法制的建设。为扎实推进“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争创“普法示范乡镇”,乡人大组织了40多名区乡人大代表对辖区内7个民主法制示范点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各村支部书记对该村民主法制建设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重点对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得到了人大代表的好评。
二是抓监督,助推行风评议工作。乡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区代表、乡代表参加有关执法活动,督促政府把“五大工程”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乡人大为了进一步了解乡行风评议工作开展情况,更好的行使人大监督作用,组织人口计生办、财政所、农服中心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前段时间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对所查找出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乡人大对前段时间各部门的行风评议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行评工作实施方案,抓好后阶段的整改验收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评议的步骤不走过场把行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
年工作回顾
年是极具挑战、极为艰辛、极富成就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负重加压,真抓实干,成绩斐然。
一、业务工作情况
(一)大力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年度,预计我区可完成财政总收入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可完成3436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8.43%,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7.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0.92%,财政总收入可按目标要求实现全年均衡入库。
截至到11月30日,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2378万元,为年计划的99.3%,同比增长34.2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481万元,为年计划的100.38%,同比增长38.28%。截至到11月底,我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6991万元,为年初计划的86.3%。针对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在预算执行中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我区财政支出结构。
(二)积极促进民生财政建设。一是我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已及时足额将14752万元各项经费拨付到位,其中:公共医疗、医改1051万元、就业救助650万元、民政事业1709万元、新农合630万元、新农保335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700万元、机关和劳动养老7677万元,全年未出现因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到位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发生;二是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编制上报社保基金预决算,强化执行力度,严格基金管理,规避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封闭、高效运行;三是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深入贯彻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精神,切实推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努力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按政策要求落实农村转移支付和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竭尽全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年为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确定了为12所学校的合格学校建设项目投入3080万元;四是把计划生育的投入提到落实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充分保障经费投入。年计育经费标准按11.5元/人拨付,比规定增加1.5元/人,全年共拨付347万元,较上年增加47万元。
(三)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打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严格执行年初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方案,控制公用经费支出;二是以保人员经费、基本运转为核心,重点保障教育、医疗、社保和重点项目等民生支出;三是加强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节约财政资金。目前,我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项目95个,送审金额11389.4万元,审定金额9327.8万元,审减金额2061.6万元,核减率达18.1%;年,我局预计执行政府采购预算4654万元,预计完成政府采购4158万元,资金综合节约率约为10%。
(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实施“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杜绝单位截留收入,保证非税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1-11月,我区完成非税收入10350万元,同比增长26%,占年计划的104%,提前超额完成年初预算任务;二是根据省、市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乡镇财政预算编制、乡镇财政日常监管、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惠农补贴发放、乡村债权债务管理、村帐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等七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三是狠抓了全区重点工程建设的财务工作,会计局增设了基建核算专柜,安排专人负责基建工程的财务核算,既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质量,又及时掌握财务信息,确保重点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四是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年度,我局组织举办了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村级财务人员培训班、非税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教育培训,通过集中时间授课和考试等方式,及时贯彻了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严格执行内部监督制度。今年来,我局通过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各股室台账来提高内部监督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把机关文明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财政部门重点工作来抓。在今年的各级审计及财务监督检查中,我局未出现一例违纪违规问题,全体机关干部也均未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廉洁、高效、精确的服务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六)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我局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切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通过创建标准化财政所、推行精细化管理和强农惠农资金实行网络信息化发放等乡镇财政改革办法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全年通过“一卡通”向全区2.3万户农户发放强农惠农资金补贴11项近800万元;二是通过向攸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实地学习、实施公务卡试点扩面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三是通过建立财政支出评价体系,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方法,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扶植企业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七)不断加强财政宣传力度。我局一贯重视财政宣传工作,坚决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通过采取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重视和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等宣传措施,在省厅及市局网站、《市财经天地》杂志和区政府门户网共计发表信息46篇,调研报告4篇,新闻稿3件,让广大城乡居民及时了解财政政策和方针。
二、自身建设情况
(一)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年,我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方案。按照“爱岗敬业、依法理财、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质量方针,结合新“三定”方案,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对照财政工作目标考核文件要求,制定的有关服务规范、程序文件等,对权力事项进行梳理,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风险点的控制,明晰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和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编写完成各股室(单位)职能、工作规则、权力运行流程表和绘制流程图等制度文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今年以来,我局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加强教育入手,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公文督办制、一次性告知制、效能告诫制、责任追究制和绩效考核制九项制度,增强大家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不断完善作风建设责任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作风促服务,靠作风助优化,推动财政事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局始终按照围绕中心、强化教育、落实责任、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有:一是抓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并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书》、《内部资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抓责任考核,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财政目标考核内容,做到奖惩分明;三是加大了落实责任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时进行局机关和各乡办财政所的内部监督检查,全系统未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四)创新机关文化建设。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建设积极向上的财政文化,这是局班子推进机关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为此,局机关成立了登山、排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在在美丽的仙庾岭,留下了我局全体机关干部矫健的身影;在各室内羽毛球馆中,洒下了我局羽毛球爱好者奋勇拼搏的汗水……丰富的机关文化生活,将干部职工彻底从牌桌、酒桌上“解放”出来,局机关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五)推进财政信息化进程。根据省财政厅在邵阳召开的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我局在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安排预算近200万元建设了视频会议室,同时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平台、乡财信息化网络和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推行了公文电子传输和办公自动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信息安全,为下一步推行国库管理改革、公务卡试点扩面以及财政精细化管理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六)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与百姓贴心,为百姓解难”大走访活动的精神,我局分步骤、有计划的落实“大走访”活动各项工作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分三个小组采取“公开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入户走访”等方式方法,先后多次走访宋办芙蓉社区、仙庾镇樟桥村、戴家岭小学、八达小学、东流村和千金药业等责任点,共计走访基层干部和群众180多人,就摸排上来的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64个,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七)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我局在今年的工作中,在全力开展财政本职工作外,在创交模、创环模、创文明单位、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中,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执行长效管理机制,以实际行动向创建标准看齐,以创建活动促进本职工作开展,实现了中心工作和机关自身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机关效能、服务水平、队伍建设和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均有显著提高。
年工作计划
年,我们将在总结分析今年以来工作成效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保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为中心,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狠抓财政收入,积极挖掘财源,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切实加强财政监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为我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增收节支、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预算指导方针,把“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作为支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培植壮大财源、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支持重点项目、深化财政改革,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根据市、区工作计划和市政府对区级财政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财税部门对年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确保完成年度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确保区级机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围绕“建设生态大东城,打造宜居新区”的工作任务,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和对财政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主动履行好财政职能,统筹安排和执行好年度预算,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财政监管,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团结、奋进、高效、廉洁的财政队伍。
三、工作措施
坚持提质增量,牢牢抓住收入核心,在增加可用财力上实现突破。继续强化财税部门收入征管工作协调机制,深挖税源,实行重点税源动态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加大财政监督与检查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突破。继续加大投入,增强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事业和事关发展稳定大局的支出力度。
坚持突出重点,落实优惠政策方针,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实现突破。倾力支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加强政企、银企合作,拓展政策性担保业务,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打造新型政府融资平台。
乡镇社保工作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结构;退耕还草;增收
中图分类号:U4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白彦花镇农牧民职业与收入现状原因分析
白彦花镇工资性收入比重相对快速攀升,二者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但家庭性收入仍然占有重要比重的原因:
1.当地所处种植带为一年一季,热量条件不足,秋末、冬季和初春处于农闲时期,农户大多到旗县、乡镇餐厅、商场等打零工获取工资性收入。
2.旗县地区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乡村,工资标准也相对较高,使得工资性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
3.农户由于房屋、土地等都在农村,以及老人孩子的抚养,不能够完全脱离农村进入旗县进行完全的务工收入。
4.旗县地区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冬季前后处于旺盛状况,使得临时性就业机会增加,夏季处于消费淡季,使得可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5.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不足20%,但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平均收入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6.部分农牧民通过响应国家退耕等生态政策,获得生态补偿款项,并且能够长期分离土地,获得外出务工性收入,使得农村居民整体的工资性收入得到增长。
二、退耕还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对策及建议
退耕还草工程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会产生深刻影响。退耕地区农民失去土地,如何实现农牧民再就业、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保障当地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显得极为重要,这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当地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合理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确保农牧民经济利益
通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退耕地区布局;落实合理、公平、透明的退耕补偿政策,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高效使用财政资金,真正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优化退耕补助期限,使退耕还草的经济偿政策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工程实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只有充分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才能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打下坚实的微观基础。保障退耕还林政策后续补贴的持续性,完善退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合理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退耕户的收入。一方面,可以在退耕还林地区发展养殖业,养殖羊、牛等草食畜;其次,在退耕还林地区可以间作中药材种植,如甘草等;再次,可以发展草原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通过完善当地产业结构,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当地农户从单纯的粮食种植转到种树、养殖、加工、劳务输出及社会化服务等行业,增加农牧民收入,避免退耕地农牧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培育起林副产品加工、制药、乳品加工、经济林果、生态旅游等一批龙头企业,使土地绿起来,农民富起来。
(三)合理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非农就业和自主创业
充分发展当地就业市场,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方面,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和能力的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提供相关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形成“农民创业不离土、就业不离村”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四)合理规划生态移民,实现新农村建设
在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实施人民整体搬迁。生态移民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退耕还草还林政策,促进实现规模化治理和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方便退耕农牧民的生活和工作,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由于生态移民整体涉及面广,当地政府需慎重决策,稳妥安顿,多渠道安置移民,确保不损害生态移民群众切身利益,尽可能不违背移民的合理意愿,保障移民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曹艳杰.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5).
[2]赵德起.中国农村让渡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3]郑小华.农民增收问题的深层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