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1

关键词:专职教师;绩效考核;博弈分析;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O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43-02

高校专职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对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以至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专职教师的绩效考核也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马志强[1]等人从高校是否应该实行考评的角度,指出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是教师绩效考评的前提和基础。司林波[2]等人进行了高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李华东[3]、陈杰[4]等人则通过建立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的委托模型,对高校教师从教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杨雪滢[5]等人从博弈论的角度对高校教学的督导效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唐仁春等人构建了社会、高校和学生三者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高校教育质量管理进行博弈分析。本文拟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的理论和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督导组与专职教师之间的博弈关系,以期为科学、合理地进行高校专职教师绩效考核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模型描述

高校专职教师绩效考核的过程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动态重复博弈的过程。评价对象系指学校的专职教师,评价主体通常包括督导组、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等四个方面。高校专职教师绩效考核过程涉及到的参与者众多,关系复杂。本文主要考虑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博弈,通过对双方博弈行为和策略的分析,寻找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

1.博弈的要素。①参与者,博弈的双方分别是督导组和专职教师。督导组代表了校方的总体利益。专职教师则代表了个人利益。②策略,督导组对专职教师的评价有客观评价、主观好评、主观差评三种行为选择;而专职教师在督导组做出评价之后,有努力工作、不努力工作和消极怠工三种行为选择。③信息,在博弈中,行动的顺序、行动空间以及在每种策略组合下博弈双方的收益都是督导组和教师的共同知识。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博弈属于完全信息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④收益,假定教师付出努力的成本为e;教师不努力工作付出的成本为0;教师消极怠工时候可以获得的额外收入为s。督导组代表学校的利益,在教师努力、不努力及怠工的情况下,督导组获得的收益分别是:R(e)、R(0)、R(s),并且,R(e)>R(0)>R(s)>0。督导组做出客观评价需要支付的成本(比如:监督费用等)为C。督导组主观评价则不需要支付任何评价成本。督导组代表校方做出主观好评,则需要支付给教师的奖金为B;做出主观差评,则教师会被处以罚金F。如果督导组做出客观评价,则会根据教师努力、不努力和怠工的行为情况分别给予奖金B(e)、B(0)、B(s),并且,B(e)=B,B(0)=0,B(s)=-F。

2.博弈模型构建。假定初始自然状态,专职教师的教学表现为工作业绩一般,即处于不努力工作状态。据此,可以建立高校专职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博弈树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参与者1代表督导组,参与者2代表教师)。

二、单次或有限次重复博弈分析

1.单次博弈分析。如果高校的绩效考核仅进行一次,即督导组和教师之间进行的是单次博弈。由图1可知,当督导组选择客观评价时,由于B(0)+s>B(0)>B(0)-e,教师会选择消极怠工。当督导组选择主观好评时候,由于B+s>B>B-e,教师会选择消极怠工。当督导组选择主观差评时,由于-F+s>-F>-F-e,教师仍然会选择消极怠工。在单次博弈中,无论督导组给出怎样的评价,教师都会选择消极怠工。当然,代表校方利益的督导组也会选择以最小的成本付出,即选择主观差评。督导组选择主观差评、教师选择消极怠工分别是博弈双方的严格占优策略。由逆向归纳法知,此博弈具有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即:督导组给出主观差评,然后教师选择消极怠工。博弈的结果是,双方所得的效用为(R(s)+F,-F+s)。显然,在单次博弈中所得到的纳什均衡并非原博弈的帕累托效率意义最佳策略组合。

2.有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如果阶段博弈G有唯一的纳什均衡,则对任意有限的T,重复博弈G(T)有唯一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其结果就是阶段博弈G纳什均衡重复T次。如前所述,在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阶段博弈过程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因此,如果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博弈重复T次,由于前面T-1次博弈的结果已经成既定事实,无论前面阶段博弈的结果如何,最后一阶段(第T阶段)博弈结果都是唯一纳什均衡(主观差评,消极怠工)。按照逆向归纳法的思路,在有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唯一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就是阶段纳什均衡(主观差评,消极怠工)重复了T次。督导组和教师在这T次重复博弈过程的总收益分别为:(R(s)+F)·■,(-F+s)·■(δ为贴现因子)。

三、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

当绩效考核被作为一种制度纳入常规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时,该博弈则成为无限次重复博弈。设Ei表示第i阶段教师的行为选择,并且,Ei={e,0,s}。第i阶段,在督导组进行客观评价时,应该支出的奖金为B(Ei-1)={B(e),B(0),B(s)}={B,0,-F}。δ为贴现因子。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督导组和教师之间的博弈树模型如图2所示。

设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采取如下战略组合:

督导组采取策略s1:在第一阶段采取客观评价,在第i阶段,如果前面i-1阶段的结果都是(客观评价,努力工作),则继续选择客观评价,否则选择主观差评;如果督导组在某阶段选择主观差评,则以后都选择主观差评。专职教师采取策略s2:在第一阶段选择努力工作,在第i阶段,如果前面i-1阶段的结果都是(客观评价,努力工作),并且在当前阶段,督导组选择客观评价,则继续选择努力工作,否则选择消极怠工;如果教师在某阶段选择消极怠工,则以后都选择消极怠工。

1.证明该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设教师选择策略s2。则,督导组选择客观评价,且教师努力工作时,督导组获得的效用为:u1(1)=R(e)-C+δ(R(e)-B-C)+δ2(R(e)-B-C)+δ2[B(e)-e]∧。如果督导组在第i阶段首先选择主观差评,则教师从第i阶段开始,以后会选择消极怠工。督导组从i+1阶段往后,如果选择主观差评,获得的效用是R(s)+F,而选择其他战略,它在以后任何阶段的利润都不会大于R(s)+F。因此,督导组以后都会选择主观差评。其效用为:u1(1)=R(e)-C+δ(R(e)-B-C)+∧+δi-1·[(R(s)+F)+δi·[R(s)+F]+∧。当u1(1)≥u1(2)时,督导组会选择给出客观评价,并且只要教师在第i阶段选择努力工作,督导组在第i+1阶段会继续选择客观评价。令u1(1)≥u1(2),得:R(e)-B-C≥R(s)+F。由此可知,如果教师努力工作时,校方获得的收益扣除发给教师的奖金和客观评价付出的成本花费之后的剩余收益不小于教师怠工时校方获得的收益与从教师身上获取的罚金之和,那么,督导组的最优策略为s1。设督导组选择策略s1。则,教师选择努力工作时,教师可以获得的效用为:u2(1)=B(0)-e+δ[(B(e)-e)]+δ2[B(e)-e]+∧。如果教师在第i阶段首先偏离合作状态,即在督导组客观评价下,教师选择消极怠工,则从第i+1阶段开始往后,督导组都会采取主观差评。因此,教师以后也会选择消极怠工。则教师所获得的效用为:u2(2)=B(0)-e+δ[(B(e)-e)+∧+δi-1[B(e)+S]+δi(-F+s)+δi+1(-F+s)+∧。当u2(1)≥u2(2)时,教师会选择努力工作,并且只要督导组在第i阶段选择客观评价,教师在i阶段及以后都会继续选择努力工作。令u2(1)≥u2(2),得:δ≥■。当δ≥■时,教师的最优策略为s2。贴现系数δ越大,则说明未来利益比较重要,而教师的未来利益取决于现阶段的表现和督导组的评价方式。因此,只要督导组采取客观评价,教师的最优反应策略就是选择努力工作。综上所述,当R(e)-B-C≥R(s)+F,并且δ≥■同时成立时,上述策略组合(s1,s2)是督导组与教师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

2.证明该策略组合是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在督导组和教师之间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中,子博弈可以分为如下两类:①始于督导组选择评价方式的子博弈。如果到达督导组信息集的直接前列集中教师的策略是选择努力工作,则该子博弈就等同于原博弈,那么,(s1,s2)是该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如果到达督导组信息集的直接前列集中教师选择的行为是不努力工作或消极怠工,则督导组将选择主观差评,而教师以后将选择消极怠工,那么,策略组合(s1,s2)同样是该子博弈的纳什均衡。②始于教师选择行为的子博弈。如果到达教师信息集的直接前列集是督导组进行客观评价,则该子博弈同样等同于原博弈。如果到达教师信息集的直接前列集是督导组以随机概率或个人偏好选择主观好评或主观差评,则在这个子博弈中教师将一直选择消极怠工,而督导组将选择主观差评。因此,策略组合(s1,s2)仍然是该子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综上所述,当R(e)-B-C≥R(s)+F,并且δ≥■同时成立时,策略组合(s1,s2)是督导组与教师之间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3.该策略组合的现实解释。在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博弈中,如果督导组将教师的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教学制度实施,在考核过程中认真、客观地收集教师教学评估的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那么,教师将会选择努力工作。教师努力工作后,在督导组的客观评价下,又会获得相应的奖金作为努力工作付出的回报。此时,高校督导组和教师之间是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双方达到双赢的结果。但是,在现实诸多高校的专职教师绩效考核中,当高校进行客观评价时,仍然存在教师选择不努力工作或者消极怠工的风险。一旦教师选择不努力工作或消极怠工,高校进行客观评价就会支出考核成本,因此,高校会采取主观评价,使得整个考核过程流于形式。此时,就会进入一种非合作状态的博弈结果,呈现出高校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而专职教师也不努力工作甚至消极怠工的局面。

四、结论及展望

通过对督导组和教师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1.高校绩效考核应该作为一种长期的教学活动展开。只有当绩效考核成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时,高校的绩效考核才能达到高校与教师的双赢。

2.高校绩效考核应该努力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当督导组选择客观评价时,专职教师才会选择努力工作。

3.规范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激励和开发功能。在督导组和教师进行长期博弈过程中,达到(客观评价,努力工作)纳什均衡的基本前提是,在客观评价下,教师努力工作可以获得的奖励为B,教师不努力工作则不会获得奖励,如果怠工则会被处以罚金F。

4.促进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同时降低高校在评价过程的考核成本。博弈分析的结果表明,督导组进行客观评价付出的成本越低,督导组选择客观评价的可能性越大。

本文通过建立督导组与教师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高校绩效考核中督导组和教师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为了达到以督导组为代表的高校和专职教师的双赢状态,督导组应该公正、客观地执行长期制度化的绩效考核,并且规范和落实奖惩制度,提升绩效考核效果。

参考文献:

[1]司林波,赵晓冬.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8):150-152.

[2]李华东.高校教师从教行为激励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8,26(7):92-96.

[3]杨雪滢,张恩忠.基于博弈论的高校教学督导效能经济学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04):126-129.

[4]李光久.博弈论基础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2

【关键词】重庆高校;体育;就业;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健康重庆”逐步实施进程中,重庆市各中小学面向社会通过招考引进了大量体育教师,给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机会,但仍解决不了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一是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性格特点辅助其制定职业规划,实现人尽其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出口问题。根据近年来重庆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及衡量人才标准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为: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公务员、警察、报考研究生、自主创业、企业员工。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分类指导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共同职业倾向的学生相对集中,有组织有计划分类别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培训,将学生的职业定位与社会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市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体育院系学工部及200名2010届毕业生和200名2011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18项,经专家审查筛选12项指标为问卷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向2010届毕业生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1%;向2011届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3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6.5%。

2.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分析

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渠道分析,学生就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完全按照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足完成培养学生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必须开设和举办能胜任其他工种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出口的质量问题(见表1)。

从表1中显示,以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就业的渠道为体育教师、考研和体育指导员。近3年所占总比例分别为40.38%、49.8%和49.22%。数据显示,近50%的毕业生须跨专业求职,这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接受相应工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训将是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

2.2 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情况

根据走访调查显示,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几乎没有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大多开展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没有形成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如此一来,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形成只能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系统的思想洗礼,得不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和机制,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可预知,这就严重背离了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

2.3 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在岗的182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岗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从事体育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岗位的满意度比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满意度高出将近45个百分点。究其根本原因,说明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不是主动就业,在校期间缺乏对相关职业的了解及知识能力上的储备,无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与社会接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导致对当前岗位的不适应。

2.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途径分析

对2011届的193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途径呈现多元化,没有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线的现状,反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之外的途径居多。不难看出学校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教育上不成系统,还是按照单一的培养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后果是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指导和培养,在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时,就业方向盲目,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择业时就很少考虑自身能否胜任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入到陌生的工作岗位上。

3.结论与建议

3.1 围绕就业工作全程教育规划,探索一种新的班级学生管理模式

即将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实行学生管理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的全程就业教育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的形成,使得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工作形成了一种持续的内在推动力,也使得在就业工作中学生参与就业能力训练的主动性更强,同时,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3.2 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构建

图1

3.2.1 按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是学生实现自我评价阶段,如图1所示。即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实行宏观层面的就业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心理测试以及相关活动,使学生正确客观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学识、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3.2.2 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分类确立职业规划目标,如图1二所示。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择业倾向和就业目标分类形成四个小班。分类的依据是以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导向,以学生初步职业定位为前提。因此,分类的目标为:将就业志向指向公务员、警察和村官的学生分类为行政管理班;将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分类为考研班;将就业志向指向个人创业和企业的学生分类为创业班;将立志本专业学学校教师、社会指导员及健身教练的学生分类为教育班。

3.2.3 分类制定学生系统职业发展规划,强化落实分类干预措施,如图1三所示。各班学生根据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各项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第二、第三课堂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自己就业方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学院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渗透到二、三、四年级的辅助教学活动中,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培训计划进度,负责组织落实相应的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

3.2.4 关注分类个体的发展情况,建立系统的效果评价体系。在实施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各项措施具有阶段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培训及实践中能否得到提高,除了具有科学系统的干预体系外,配套的信息反馈机制必不可少。

3.2.4.1 定期开展理论及实践能力测试。根据不同的培训和实践内容,制定测试方案,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分析学生测试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信息,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3.2.4.2 坚持以赛代练的培训策略。在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有效推行竞争机制,每一次培训和实践训练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枯燥性。

3.2.4.3 注重反馈就业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及人才标准。采用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典型事例教育、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强化学生在分类指导中的定位及角色意识。

4.结束语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标准,要改变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质量差”的局面,高校应在建立“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紧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以系统的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培养体系为主线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铭,张俊涛.从高等教育看大学生就业[J].消费导刊,2008,12:152-154.

[2]梁文芳.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9(5).

[3]刘胜,王超英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1(3):84-87.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3

[关键词] 中医院校,实践教学,多维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b)-0147-03

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强,在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阶段必须重点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1],中医学尤其如此。然而,高考应试教育和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模式,使中医院校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随着本科教育逐年扩招,生师比不断升高,教师负担日益加重,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指导,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需要一个多方参与、机制灵活的多维指导体系构架来支撑。本课题提出的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多维实践教学指导体系的新思路,对于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指导体系、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扩招背景下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大众化教育的需求

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各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张,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却严重滞后,生师比持续攀升,学生扩招与师资配备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随着授课班级规模的增大,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越来越少,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过重,大部分根本无暇接触学生以及指导学生,甚至无暇自我学习和提高,这些必然会对本科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

1.2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都围绕“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进行,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弱化了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疲于应付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而当前社会却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一矛盾严重制约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2]。

1.3 高等教育普及化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要

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然而所有学生都围绕专业基础学习,教师在教学上往往采用“一刀切”和“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忽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突出的特殊能力,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低下,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要。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与各类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供需矛盾和不一致现象,成为社会转型期人才成长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3]。

2 新形势下实践教学多维指导体系构建探析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实践教学各种指导模式的探索,但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由模式组成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多维实践教学指导体系的新思路,以期通过整合、集成各类教学指导资源,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指导体系,发挥合力作用、产生综合效应。多维指导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模式:

2.1 教师指导与朋辈指导相结合模式

教师指导是高校教学力量的主流。教师指导除了来自于课堂任课老师外,也可以来自于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是在尊重师生双方意愿的前提下,由品德高尚、专业优秀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从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等方面对该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4]。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实施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其优越性和作用已经在教学等方面突显。由于有导师的参与和指导,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多导师少,导师制难以覆盖所有本科生。大部分导师对导师制工作大多碍于组织安排、迫于无奈,导师制多流于形式。在高水平教师资源极其拮据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切实的帮助,这是大多数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5]。

为有效缓解生师比居高不下给实践教学教师带来的压力,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推行朋辈指导,不失为加强实践教学力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所谓朋辈指导就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6]。以往,朋辈指导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其实,朋辈之间在学习上的交流和互助同样值得利用。并且,朋辈指导不应局限于本科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还应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纵向交互,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朋辈指导者又称为朋辈导师,一般由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习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班干部担当。朋辈导师通过定期面谈或约见、电话、E-mail、手机飞信、QQ、信函等多种方式,与被指导者进行及时的联系和沟通。

2.2 专业导师与医院、企业导师相结合模式

本科生专业导师一般由学校内专业优秀的教师担任,主要给予学生在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改变专业导师的单一指导模式,采用“请进来”的办法,积极聘请医院和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或工程师来学校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通过大力发展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指导专家库,充分利用校外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医院、企业导师通过学术讲座与短期实习等方式,把他们在医疗和生产一线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经过专业导师与医院、企业导师的交叉培养,使学生能有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提高过程[2,7]。

2.3 校内指导与校外指导相结合模式

中医药具有理论体系独特、实践性很强的特色。封闭的学校教育很难体现这一特色,而医院、企业“真刀真枪”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则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体现中医教育的鲜明特色。因此,必须突破学校封闭培养的模式,采用“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入医疗和生产第一线,利用医院和企业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和氛围,通过校外指导教师面对面、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中医经典和临床课程的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和临床、生产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经典理论的理解,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临床和企业氛围,加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中医思维,医患沟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非常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2.4 个人指导与团队指导相结合模式

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通常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团队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因此,在指导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个人指导,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注意进行团队指导。每个团队一般人数在3~5名,可以实施1名导师指导1个团队,也可以几个导师联合负责数个团队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团队协作沟通、应用及创新能力[2]。同时,也可以由3~5名教师组成本科生导师组,1个导师组带几个学生,发挥导师组团队精神,利用各自所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8]。

2.5 课堂指导与课外指导相结合模式

课堂指导虽然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和场地的限制,还需要各种形式的课外指导进行补充。尤其中医药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课外实践和课外指导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尤为重要。我校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名师面对面。杏林大讲堂”和综合素质讲座,以及开展英语角、中药野外实习、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活动中延伸校内外教师的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2.6 人工指导与计算机指导相结合模式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爆炸和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人工指导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计算机和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我校已建立“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面向全校教师和学生免费开放,该平台主要用于展现学校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平台,已建设整合包括精品课程、视听教材、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名医名师、学生作品和素材资源等700多项教学资源。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加快信息和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的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7 直属临床医学院与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相结合模式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扩招的形势,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效益,在附属医院的数量和床位不能满足教学规模的情况下,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中建设临床医学院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争取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是指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经省(市)级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承担临床课程全程教学任务的三级甲等医院。其在体制上不同于附属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不存在隶属关系;在功能上又不同于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承担了临床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9]。

中医院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建立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高校争取办学资源和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中医人才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探索的中医教育新模式。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建立临床医学院的新模式,目前我校已与附属深圳中医院联合建立了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为学校医学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8 临床实训与临床模拟训练相结合模式。

临床实训可以提供“真刀真枪”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国内医学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医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一方面承担临床实训的教学医院无法提供相应数量的经典病例和规范性操作训练机会,另一方面,病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医患关系愈加紧张,相当一部分病人都不愿意配合医学生完成临床技能操作。在此情况下,医学模拟训练以其模拟真实、病案多样、条件可控,操作安全和可反复操作等优势,成为弥补临床实训不足的最佳选择,它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提高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习科室的负担和压力[10]。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等中医院校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形式多样的立体指导体系,构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特点,能满足新形势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多维指导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琳,房春燕,张秀荣.加强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87-188.

[2] 雷文,赵攀,魏正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8-10.

[3] 于传海.社会转型期多样性人才需求与多元化教育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2011,(10):9-11.

[4] 占小红.高等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度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6-8.

[5] 王光,王利华,潘庆杰,等.本科生导师的困惑及职责[J].高教论坛,2008,(3):35-36.

[6] 朱小茼,刘楠,陈晓美.高校开展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2011,(2):40-41.

[7] 高宇,游涛,阮积晨,等.临床医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实践与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7):57-58

[8] 韩运侠,郭保中.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实施及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36.

[9] 许劲松,沈胜娟,戴伯军,等.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76-78.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4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者共同体” 高校 英语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60一03

[作者简介]关晶,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22);徐德斌,长春大学理学院副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从关注物质、能源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关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知识社会。相应地,仅仅作为语言知识承载者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创建“学习者共同体”,改革传统教学工厂式组织形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学习者共同体”中,无论专家、课程开发者,还是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学习者,所有学习者都以协同性活动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某一方为中心。这将从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教学模式的双重超越,完成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过渡。因此,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应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完善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学习者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他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和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发展,指出学生个体学习知识不仅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在社会背景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人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种共同活动,这种社会性的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的完善,因为社会互动是信息传递的桥梁,知识就是在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的。

1989年,美国学者布朗(Brown,J.S.)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广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建构,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与同伴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交流。他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这一概念。“学习者共同体”或译为“学习者社区”,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强调人际心理沟通与相容,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文化,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崭新的、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知识结构:变“惰性知识”为“生产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需要反复运用、不断建构和生成,在无数次实践中得到矫正和完善的过程。概念性知识就如同是一套工具,不仅在运用中被充分理解、实现其存在价值,而且还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人类的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惰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惰性知识”是指贮存于人类大脑之中,很少或很难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们通常来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头脑中也会积累很多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生产性知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难以解决而被刻意回避。这一现象在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早起晚睡,忙于背单词、短语,但仍然无法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量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而成为了“惰性知识”。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者共同体”的优势,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头脑中的“惰性空间”,实现“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化。

(二)转变思维模式: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

“学习者共同体”不仅为激活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平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外部世界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因而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和可传达性的特征。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知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的、完全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环境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可以在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参与合作、协商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他知识的建构更加科学、系统。

(三)转变教育观念:变课堂学习为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拓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共同体”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鼓励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文化。在“共同体”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化,不再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应该以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组建真正的“学习者共同体”,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吸纳者和学习者。社会要发展,学习者就必须树立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学生要勤于钻研,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在学术问题上积极探索、兼收并蓄,既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学习者共同体”无疑为这种超越和挑战提供了极佳的土壤。

三、“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导思想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规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建构英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共同体”实现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探求知识建构和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场地,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资源(书籍、报刊、Internet资源等)创设学习情境,以最大的效力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建构。第三,以协作学习为载体。通过包括师生、专家等在内的礼会性因素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既有自己对英语知识建构的心得,也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对英语知识的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提供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知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用生动形象、鲜活可靠的信息手段(如录像、PPT等)向学生展示该知识点学习前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该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考虑学生能力不同、性别搭配、人数不定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要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析该知识点的深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精心布置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语音语调比赛等符合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中进行讨论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共同讨论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步,同专家合作并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网上交流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不足,继续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分组讨论、发言及与专家学者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教学效果

1.提出有吸引力的英语知识点背景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完成“对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抽象以及对内在知识的重组和具体化”。

2.鼓励学生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可以创造“学习者其同体”载体,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帮助、提高,在共享集体心得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学习英语知识点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促进了高校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存储,推动该知识点在教学情景中转移。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应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时,通过论坛或E—mail方式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将相关英语知识点学习得更透彻、更深入,解决方案也更完善、更合理。

3.精心设计教学背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共同体”的本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即学生是主体,教师者辅助。

4.同专家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仪器使用、方法、学识、眼界等的局限性,增长才干,积累相关知识。在同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实际上已经形成“网络共同体”,它是“学习者共同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在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中,师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共同体”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通过修改完善来提升“学习者共同体”的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动、应用语言知识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事项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生不是只简单地对英语知识进行输入、存储,而是对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建构;英语教师不只是英语知识的呈现者和主导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再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垄断者而是促进者、支持者;英语知识教授不再是单向地从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双向地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协调的传递。因此,英语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地使学习任务服务于现实世界,避免空洞无实;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效果跟踪时,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5

[关键词]法律援助;实训课程;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法律援助与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融合问题,理论界早已有所阐述,部分高校法学院系也已经开始建立法律援助学生实训基地,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法律援助学生实训项目在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肯定。[1]然而,在法律援助实训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缺乏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以致学生参与办理的部分案件质量不高,案件处理程序不是很规范,部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维护。(2)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盲目设立实训基地,案件数量少,法律援助项目徒有虚名。学生名为参与法律援助,实际上并无案件可供办理。(3)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惯性思维仍发挥作用,致使部分教师和学生并未对法律援助实训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缺乏,也使学生群体缺乏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热情。[2](4)相当数量的法学本科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事务性法律援助工作,而其能力又不足以直接胜任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基于以上问题,应探索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与微观设计,即课程具体内容与环节的构建,并分析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下文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教学经验,从课程整体设计与具体操作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

(一)将法律援助实训项目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当前各高校法律院系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实践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往往与“12•4普法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同时进行。[3]援助形式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文书等。二是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本科生毕业实习基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将作为其本科毕业实习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方式各有其弊端:前者组织松散,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且伴随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开展,难免有流于形式之弊;后者由于法律援助机构并非唯一的毕业实习基地,故而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法律援助活动中,其参与对象过于狭窄。据此,笔者认为,将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是有必要的,至少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将法律援助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而非学生的课余活动,不仅能引起参与援助师生的重视,更能建立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与考评机制,保证项目开展的长效性。第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于第四至第六学期开设为宜,并非强迫所有学生修读,而是鼓励学有余力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高年级法科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保障援助质量,又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三,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经过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也能提升其参与本科毕业实习的学习效率。(二)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中,通常确定一名或数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法律援助案件种类繁多,往往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个部门法学,甚至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而一名或数名教师限于其专业背景与精力,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杂的案件往往力不从心,难从兼顾学生的指导,从而难以保障援助质量与实训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自愿的前提下,宜尝试建立由该法律院系的全部具有执业律师资格的教师共同参与法律援助指导的模式,可以依据不同案件类型与教师的专业背景采用分组形式,如婚姻家庭案件组、工伤案件组、刑事组等。这种方案既能保障充足的办案人员,又可以兼顾各个领域。当然,有条件的院系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资深实务工作者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三)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部分高校并未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而是自行开设法律援助基地,独立开展业务。虽然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笔者认为此法仍不足取。普通高校毕竟是教育机构而非实务单位,教师与学生只能以教学为中心,并不宜从事几乎专职的法律援助工作,而且高校自行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案件相对较少,学生难以获得实践机会。因慕虚名而本末倒置,殊不必要。高校可以采取与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不仅能获得相对充裕的案源,而且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国家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训课程的设立成本。

三、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微观设计

(一)概述依前文所述,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主要开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高校法律院系与专业法律援助机构订立援助协议的基础上,由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高校教师担任援助义务人,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法律援助事务性工作与专业性工作的过程。由此,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可以分为事务性援助工作与专业性援助工作两类。事务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与法学专业知识无关或关联度较低,即无需具备法学专业教育背景即可以完成的工作,例如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值班、作咨询记录以及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收发文书、装订卷宗等。这一类工作虽然并不直接运用法律知识,但却能充分反映出法科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因为如果事务性援助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会影响法律援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甚至耽搁具体案件的进程,损害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专业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必须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或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够处理的工作。这类事务主要体现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如立案、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也包括日常性援助项目,如法律咨询、撰写法律文书等。这一类事务的办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案件判决结果,学生参与此类事务必须经过相应培训,且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才能开展。(二)事务性援助工作1.值班与接待工作各级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通常都设有专门的接待(咨询)室,可以将学生分为二至四人的接待小组,派驻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窗口值班,小组值班时间为一个工作日或半个工作日。最好设置排班表,尽量避免与其他课程冲突。值班或接待的主要工作职责:接待来访当事人(做好接待记录);引导来访当事人到援助律师处进行法律咨询;在援助律师与受援人交谈的过程中,旁听咨询并做好咨询笔录等。值班与接待工作主要锻炼学生与不同阶层的受援人进行基本沟通的能力,在旁听咨询与做咨询笔录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一些法律咨询的方式与技巧。[4]2.收发法律文书收发法律文书是指学生在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签收与签发部分法律文书的事务性工作,包括领取应诉通知书、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各类诉讼文书,向法庭提交各类书状、证据复印件等。这类事务性工作虽然并不需要专业知识背景,却能直接影响案件的进程,指导教师应随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部分法律文书的收发应有受援人的书面授权,此类法律文书的收发工作原则上不得由学生独立完成。3.装订卷宗装订卷宗是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结束后,对案卷进行分类归档的过程,案卷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援助协议、诉讼文书(书状)、证据材料复印件、各类笔录、法院裁判文书等。装订卷宗的工作可以在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应注意保管卷宗材料,以免遗失。(三)专业性援助工作1.实训小组大部分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都需要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完成,学生参与的基本模式如下:教师接受法律援助指派后,应成立由二至四名学生组成的实训小组。小组成员应由办案教师指定(可以在参与同案法律咨询的学生中择优选择),参与案件办理的学生在案件办理结束前原则上不得参与其他案件的办理(即同一学生原则上不得同时承办两个法律援助案件)。实训小组在指导(办案)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案件的办理过程。2.法律咨询对于一些法律关系清楚、案情较为简单的案件,可以由学生直接承担咨询工作(至少两人,一人负责咨询,另一人负责记录)。法律咨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及临场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参与实训学生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如果咨询有误,也可能导致受援人对案件产生错误的判断与预期。因此学生承担法律咨询工作应注意下述问题:(1)在实训课程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法律咨询方面的培训。(2)学生现场咨询时,原则上应有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如果发现学生不能胜任咨询任务或咨询出现明显错误,可能影响受援人利益的,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停止学生咨询,转由法律援助律师承担咨询工作。(3)咨询笔录应由咨询人、记录人和受援人签章,存留法律援助中心备查。3.案情讨论与庭审演练指导教师接受指派并组建实训小组后,应组织学生对案件进行讨论。在讨论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案情有基本的掌握并形成处理意见。在讨论中,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展开探讨,而非泛泛而谈。如果在案件讨论中出现不同意见,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组织模拟庭审,即让学生二人一组分别代表原、被告进行模拟辩论。在正式庭审开始前,实训小组的全部学生都应独立撰写该案件的(辩护)意见,供指导教师参考。如果学生的意见被指导教师采纳,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使学生获得办理实务案件的成就感。4.旁听庭审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实训小组的学生原则上应参与旁听庭审,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交代庭审纪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旁听庭审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真实诉讼的过程。庭审结束后,实训小组学生应撰写书面体会,作为课程结束后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实训开始前进行相关培训参加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生毕竟长期处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法律实践的经验与基本技能,所以在正式实训课程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1.实训技能培训,包括法律咨询及与受援人沟通技巧、法律文书撰写的方法与格式等;2.业务培训,包括法律援助的基本业务流程、各类诉讼的基本程序等;3.职业道德与纪律培训;4.安全培训。未经上述培训的学生不能修读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二)学生参与办案应征得受援人同意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承办教师是法律援助案件的援助义务人,而学生并无资格以诉讼人的身份参与案件办理,仅能以律师助理的形式出现,因此,征得受援人同意可以尽量减少学生办案可能存在的风险。指导教师在接受指派后,应就学生参与办案问题向受援人征询意见。征得同意后,应由受援人签署书面意见并存档备查;受援人不同意学生参与办理案件的,无需陈明理由,学生则不得参与该案件的办理工作。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学生承担收发部分法律文件工作的,应由受援人另行出具书面授权。对于案件,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学生不得参与办理。(三)采取灵活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法律援助实训课程基于其实践性教学的性质,不应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而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对学生参与实训的综合表现进行衡量。应参考以下因素评定学生的成绩:考勤情况,参与案件讨论与模拟庭审的情况,实训期间撰写的法律文书、书面体会,实训小组指导教师的评语等。

参考文献:

[1]伍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北法学,2006(7).

[2]田宏伟.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实践课改革新尝试———美国法律实践教学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3]杨佶.法学专业社会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社会法律援助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4).

[4]周寅,刘莉.法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探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9).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6

关键词 就业能力 民办高校 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1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随意。尽管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对课程开设的时间、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没有具体的要求。时间安排上,多数民办高校是在每个学期集中安排若干学时,并且多数安排在晚上,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授课内容上,侧重于对就业政策的介绍和求职技巧的指导,就业指导变成了单纯的应试指导,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授课方式上,多数是大班、合班授课,学生人数在百人以上,难以开展实践实训。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导致无法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使就业指导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2)教学管理松散。首先课程归属不一,有些由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有些由学生处和教务处共同管理,有些由院系直接管理,并非所有民办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相关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许多民办高校还没有对就业指导课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和有效的质量反馈体系,表现在没有适用的教学大纲、规范的讲义或学习指南、完整的授课计划、详尽的教案等。教学管理的松散和不到位导直致就业指导课缺乏严格的监督,使得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师资队伍贫弱。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①而当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明显不足,且就业指导教师多是由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政治辅导员和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书记兼职担任。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1.2 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诸多民办高校的种种做法表明,就业指导教学存在功利化倾向。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理念侧重于安置性就业和就业率的提高,缺乏从教育培养层面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诚然“出口畅,才能进口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民办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但就业率仅仅是表征,就业能力才是根本,就业能力才是大学生赢得就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就业指导课不单单是民办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更是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开发适用民办高校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2 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2.1 课程价值取向

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厘清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指明了思路。究其本质,就业指导是一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观的课程。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先生也曾这样剖析就业指导内涵:为欲使“个人”得就最适当的职业所行之研究、教育及实际上的事业。②为此,民办高校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树立人本化的教育价值观,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将课程发展的社会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人目标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甚至将学生发展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国家需要有机结合,意识到就业指导不再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具体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问题。

2.2 课程结构设计

2.2.1 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

就业指导课应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注重与生涯教育理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知自己、认知职业,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以增强学生竞争的综合能力;注重与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注重与思政教育理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形势,帮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以本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为例,详见表1。

2.2.2 课程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综合课程。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应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在遵循课堂体系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以主体参与式教学为中心,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市场调查、参观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如图1)。如大一,让学生参观实习基地并自主展开调查,了解所学专业概况、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职业就业特点。大二,推行职业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培养就业自助意识和自强精神;大三,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丰富创业知识,完善创业想法,鼓励大学生创业;组织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创业热情,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大四,引用求职经典案例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模拟招聘会现场,进行面试实训,切实提升学生的求职技巧。

2.2.3 课程评价:多元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一是对学生考核,应从教学目标出发,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的方式,建立每年级学生的成长档案。理论部分采取考试形式进行量化考核,能力部分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及师生言谈进行定性考核。每个教学模块可根据教学重点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折算出总学分完成学业考核;二是对教师考核,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课堂听课、备课教案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调查结果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地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襄樊学院为例,其制订就业指导教师手册为就业指导教师量身订制量化标准,建立了包括学生意见反馈、学生学习成绩、教研室评价在内的三模块评价体系。③

2.3 课程保障

师资素质是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④为此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成为重中之重。这支队伍应结构合(下转第241页)(上接第237页)理、层次分明、整体优化:一是骨干力量。鉴于就业指导学科背景的综合性,选用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能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完成职业定位,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基本力量。选用各系部对本专业职业现状及就业发展趋势有研究的专业课老师担任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能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与相关职业、行业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及诉求,为将来步入职场做好充足的准备;三是辅助力量。鉴于就业指导的实践性特点,可聘请人力资源专家作为就业指导顾问。他们可以现身说法为学生传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讲解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为学生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此外,民办高校还应注重完善就业指导教师的聘任、科研、培训、考核、资格认证、职称评定等工作机制,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体系,发挥就业指导合力,以确保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性。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YB2012216)

注释

①④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 18号)[Z].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