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1
XX年护师的工作总结: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医学`教育网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
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护理人员44人,有6人从事行政工作,实际参加培训38人,年龄38岁~55岁,平均年龄47.36岁,其中38岁~45岁11人(28.95%),46岁~50岁16人(42.10%),51岁~55岁11人(28.95%),均为女性;中专10人,专科8人,本科20人。可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参差不齐,在临床工作中承担责任不一,工作能力强弱不同,不能很好地履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职责。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2008年由护理部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其他建议和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护理新知识、科研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护理管理、人文知识、学历教育6大项12个方面的内容,每项按非常需求、需求、一般需求、无需求分别计6分、4分、2分、0分,求得需求均值。根据需求顺位统计,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和方案。不同年龄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情况见表1。
1.2.2效果评价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护理部针对个人需求,了解她们培训后的情况并进行长达2年的跟踪、指导,尤其在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科研创新、护理论文的撰写、授课技巧、护理管理方面的情况,在分层分级管理中,是否体现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优势及骨干作用。
2结果(见表2)
3讨论
3.1不同年龄段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各有所需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虽然在医院护理人员中所占比例小,但却是重要的中坚力量,她们在临床不同的专业科室,配合相应的医疗技术,其护理涉及不同的领域,并且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少数人有一定的科研、论文书写等能力,但整体水平欠佳。结合专业特点及自身情况,也决定了她们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较高的要求,各有侧重,以满足工作和自身的需要。从表1可以看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护理新知识的培训排在需求顺位的首位,她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掌握护理最新知识、最新的信息,紧跟时代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该专业领域的前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而且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刻不容缓,是当务之急,这种培训学习伴随着职业生涯的终身,故均将其列为培训的重点。排在需求顺位最后一位的是学历教育,由于多种原因,在职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即使有培训,医院选派出去脱产学习者也是凤毛麟角。非脱产的研究生继续教育也因其年龄因素和初始学历较低而使大部分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望而却步,没有选择或极少数人有意向,故此需求顺位排在最后。38岁~45岁年龄段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富力强,需要在护理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完善人生,对所学内容均有需求,愿望强烈。46岁~50岁的护理人员除了在临床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外,更需要经验的总结,需要创新,需要交流及传授,故偏重于教学及科研创新。51岁~55岁护理人员则热衷于教学及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学历教育方面没有纳入培训内容中,这与他们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有关。
3.2因需施教,形式多样,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GillFurze[3]认为,继续教育内容应同时满足个人所需(受教育者感知的需求,即工作经历意识到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教育需求和受教育者真正的需求,即客观缺乏的真正的应满足的教育需求,如病人需求)和组织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医院需求和国家的需求等)。表1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基于此,护理部根据其需求或愿望,完善了培训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因需施教,采取将护理人员送出去、专业教师请进来、院内有专业所长的专家教授授课、短期脱产进修学习、参与学习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讨论会、网络自学等多种培训方式。就某一新业务、新技术能够以脱产和学习班的形式系统学习。参加讨论会和专题讲座时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建立联系,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既能在很短的时间更新知识,并且可很快应用于临床。对带教老师的培训,注重授课技巧的讲授,并进行预讲点评。在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方面,除专题讲座外,以如何撰写护理论文为培训重点,对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护理人员,由专家进行个人辅导。护理部对有在职护理研究生培训意愿的人员,为她们提供有关信息和渠道,鼓励她们参与在职非脱产学习及自学,并了解学习情况及进度,鼓励她们战胜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只有因需施教,不拘泥于形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提升自身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和社会。
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3
【关键词】护理教育研究; 继续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17-02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当今护理学范畴不断扩展,内涵不断加深,并已形成独立的体系[1],并面临着多元化挑战[2]。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护士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需要。护士继续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教育,其对于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有重要作用[3]。因此,我们比较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的三基考试成绩、科内讲课成绩和实际工作成绩,以探索继续教育对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调查对象 对接受继续教育的64名护士进行调查。其全部为女性,年龄23~47岁,平均28岁;工作年限1~25年,平均12.3年;其中内科30人,外科24人,妇产科5人,急诊5人;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占3.13%,中级职称(主管护师)19人,占29.69%,初级职称(护士和护师)43人,占67.19%。
1.2调查方法 比较分析接受继续教育教育的64名护理人员的三基考试成绩、科内讲座成绩、实际工作成绩,并评估三者之间关系。
1.3 各科成绩计算
1.3.1三基考试成绩计算 在结束继续教育1月后,对接受教育的护士进行三基考试,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总分按100分计算,其中选择题80分,简答题20分。
1.3.2 科内讲座成绩计算 在结束继续教育1月后,安排接受继续教育的护士进行科内小讲课,护士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讲课内容,时间在20~30分钟,由8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的考评小组当场进行成绩测评。讲座分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像四部分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讲座内容40分,要求讲座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论点。论据有逻辑性;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讲说,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形象风度20分,要求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综合印象10分,由评委根据护士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素质评分。考评小组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
1.3.3 实际工作成绩计算 由8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的考评小组对接收继续教育的护士在1个月后的实际工作成绩进行考评,总分100分,其中具备执业能力、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职责15分;紧急救护能力15分;提供科学护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15分;保证护理质量,能胜任护理工作,勇于钻研业务技术,保持高水平的护理15分;准确记录临床护理记录,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正确的医疗护理文件书写15分;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对病人从头到脚的身体评估与心理评估15分;和谐的护患关系10分。考评小组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
2 统计学方法与结果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计算三基考试成绩与科内讲座成绩之间、三基考试成绩与实际工作成绩之间, 以及科内讲课成绩与实际工作成绩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三基考试成绩与科内讲座成绩之间、三基考试成绩与实际工作成绩之间、科内讲座成绩与实际工作考核成绩之成正相关。表明在职继续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传统“师徒式”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的职能在拓宽、涵义在延伸,涵盖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因此,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势在必行。本调查显示,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护理教学能力、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其原因是通过紧密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通过狠抓护士继续教育的实践活动,使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明显提高,职业意识、职业信心明显增强,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
4 体会
4.1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继续教育管理小组 为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院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护理工作的院长、医务部部长、总护士长和院内专家教授组成的继续教育指导小组。我院紧紧围绕全年护理工作任务,把促进护士角色职能转变、加强人文知识修养、扎实专业基础和提高综合服务技能作为教育和培训的重点,详细制订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考评细则。
4.2 打牢专业基础,提高服务技能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是护士参与护理实践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条件,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指导并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实践活动。我院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特点,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及专科的技能培训与提高;加强对护理程序的应用、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微机操作和护士礼仪等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加大对各层次护士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季度三基考试;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等10余项常规护理操作分期分批次培训与考核,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的考评小组当场打分。三基考试及技能考试不合格者,限期补考。
4.3 组织科内讲座 科内讲座能力是讲台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洞察能力、知识应用演讲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护理人员的演讲能力尤为重要, 因为她们要和患者沟通, 只有沟通良好, 才能及时了解病情, 有效地实施优质护理, 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4]。因此,我院继续教育管理小组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业务讲课,每月1次。每天有目的地进行危重患者、疑难病例的床边交接班。通过开展科内讲座,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4 加强督导,保证实效 继续教育管理小组不定时随机实地抽查技能考核情况,以促进自学,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并不断总结护理工作缺陷,制订下一步的培训计划。
综上所述,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能明显提高其工作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做一名优秀的护士,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护理新业务、新技术,重视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扩展、加深、提高,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亚丽.从护理学科发展论护生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志,2002,17(8):580.
[2] 姜安丽.21世纪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护理杂志,2004,21(12):1~3.
[3] 王兆霞,李峥.网络教学在国外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A):49~51.
[4] Kruijver IP , Kerkstra A , FranckeAL , et al1Evaluation of communi2cation training programs in nursingcare :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 1Patient Educ Couns , 2000 ,39 (1) : 129
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护理人文教育
近年来,护患纠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与护士职业道德素质、文学艺术修养、法律知识与维权、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管理经验等人文知识的不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针对这些现象,广大的护理管理者经过反思,加大了对临床护士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培养,通过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文关怀等良好的护理工作理念,在护理人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在临床护理队伍中实习的中职护生,也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从护理教育本身来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护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1]。笔者对中职卫校部分已经结束实习的护生就各级医院对其开展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展开调查并分析,以便进一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现介绍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中职卫校部分实习结束的护生,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调查。这部分护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如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公共艺术,同时还学习了与护理人文有关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心理与精神护理等课程。
1.2内容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开展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实习科室或病区开展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带教护士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实习护生对护理人文教育的认知情况。该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
1.3方法
1.3.1调查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在发放问卷前向被调查者讲解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在141名被调查者中,男生5人,女生136人;最小年龄17岁,最大21岁,平均(18.16±2.55)岁;在省级医院实习的18人,市级医院实习的68人,区级医院实习的55人。1.3.2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统计方法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和行×列表的χ2分割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护生在不同级别医院接受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
(见表1表1显示,护生接受省、市、区级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可知,护生接受市、区级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1809,P>0.05),而护生接受省级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优于市、区级医院(P<0.05)。
2.2护生接受不同级别医院的科室、病区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
(见表2)表2显示,护生接受省、市、区级医院的科室、病区护理人文教育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3护生接受不同级别医院带教护士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见表3)表3显示,护生接受省、市、区级医院带教护士护理人文教育的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护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在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明确了护士的法定义务。护士要切实履行义务,不仅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如何改变现今“重专业轻人文”的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有资料报道,中国医护界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2-4]。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具体实施,而人文教育是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是帮助护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条件[5]。由于中职卫校学制与课程设置的局限性,未安排护理心理学、卫生法学、护理管理学等人文课程。同时,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医院教育贴近临床护理一线的专业实际需求,在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上欠缺临床护理真实案例、带教护士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等优势,故笔者认为,承担中职护生实习教育任务的医院应积极肩负起护理人文教育的责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本次调查发现:护生接受市、区级医院的护理人文教育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接受省级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人数比例(94.4%)明显高于市级(58.8%)和区级医院(45.5%)(P<0.05);护生接受不同级别医院的科室或病区、带教护士的护理人文教育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应该将护理专业技能和护理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目前中职实习护生在接受护理人文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及本次调查发现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3.1重视导向作用,加大医院的培训力度
医院培训相对于科室或病区、带教护士的培训具有目标针对性强、专业层次性高、涉及范围广、集中施教、易于管理等优势。因此笔者建议,医院的培训不仅要重视中职实习护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在护理人文教育上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及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把握中职实习护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有目的地集中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科前培训。同时,为科室或病区以及带教护士指明更准确的护理人文教育方向,制订实习护生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层面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人文教育,做到有侧重、不重复、循序渐进地进行。
3.2贴近临床实际,开展多种实用科目
中职实习护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相关的人文教育,但是由于环境的局限性,没有接触病人的机会,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及时与学校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积极了解学校教育的不足,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增设实用的护理人文教育科目。(1)在培训中渗透与护理相关的法学内容,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注重行业维权。(2)增加护理心理学培训内容,使实习护生了解不同疾病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方法,增强其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3)增加人际沟通培训内容,紧贴临床真实案例,引领实习护生深入一线,进一步规范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有的放矢地督促实习护生大胆践行。综上所述,各级医院应及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把握实习护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需求,积极开展护理人文教育培训,引领中职实习护生真正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促进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的有效衔接、整合,在完成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的同时,全面促进护理队伍建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运生.关于护理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4,4(2):26-27.
[2]杨丽.加强护生临床护理观察力的培养[J].现代护理,2004,10(11):1033.
[3]席波,李军,孙付胜.试论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人文素质的要求[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7):446-447.
[4]李雅梅,姚莉娜,洪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况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43-44.
护理教育培训计划范文5
关键词:养老护理人才;养老行业;人才紧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0%[1];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将增加到2.55亿,约占总人口的17.8%;到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28.00%,老年人口将达到4.80亿,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庞大的老年人口带来了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然而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尤其是专业护理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从业人员年龄多为40~50岁,文化水平偏低,且缺乏专业的医护知识和技术。我国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才不到30万,其中持有执业证书的只有4万多人,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老人需要一名专业护理人才的比例,我国老年护理人才需求量在一千万左右,供给与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状态[3]。
1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绝对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开设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约三十余所,中职院校25所,总计划年招生两千五百人左右[4]。据了解,大部分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招生情况不太乐观,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报名的学生很少,有的学生被分到该专业,入学后却要求转专业。老年护理专业虽然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目前吸引力却不大。养老行业的“热”,与人才短缺的“冷”形成鲜明对比。
1.2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认同感低,人才流失严重
社会普遍认为养老护理职业“轻技术、重体力、待遇差、通道窄,上升空间小”,相对于医院护士,社会地位不高,这些因素影响着护理学生的就职意愿,成为制约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要因素。此外,养老护理人才流失严重、各机构之间抢挖人才、人才市场竞争无序混乱等是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
1.3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高级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不多,研究生层次更是凤毛麟角,没有形成成熟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不管是业务运营还是专业护理高级人才都比较缺乏。由于内部培养耗时耗力,大多数养老机构倾向从国内医疗、康复机构以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老照护机构引进人才。
2医学院校的对策探索
2.1医学院校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养老护理人才继续教育培训
一是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抓住国家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的机遇,依托医学院校办学资源全面开展和承担各级医疗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才等的培训;二是主动适应行业需求,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根据养老机构的需求开办一系列培训班,加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三是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养老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慕课、微课等网络学习资源,构建优质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的从业人员通过完成一定的网络课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顺利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
2.2医学院校要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困难的现状
目前许多医院已经开设老年病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35%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立老年病科,鼓励加强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护理等机构。针对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困难的现状,部分院校应及时调整招生策略,在护理专业中开设老年护理方向,培养养老护理人才,这样学生能获取护理执业资格证书,既能在医院工作从事普通护理,又能在养老机构工作从事老年专科护理,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2.3医学院校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积极引导相关专业学生从事养老护理
通过积极宣传国家对养老行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普通护理、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学生进入老年护理行业。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在护理、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开设老年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进入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5];二是注重培养职业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职业道德修养课程、道德讲堂中宣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孝道、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养老事业志愿服务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三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也融入相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是通过宣传政策,如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培养选拔优秀护理员,在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就业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使学生深入了解目前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鼓励学生进入养老行业就业[6]。
2.4政府要搭好平台、优化政策,促进校企之间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一是鼓励校企之间加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开发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指导方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努力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二是鼓励高校与医疗机构开展医疗业务合作,共同建设集医疗、教学、康复、养老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既能有效缓解群众养老难的问题,又能给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还能解决养老医疗机构“用工难”的难题;三是积极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模式,通过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为养老机构定向培养专业养老人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型养老人才教育体系。
2.5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积极申请成立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师资优势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通过常年开展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实现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此外,《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提出,对于已经取得养老服务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可由职业院校按相关规定择优免试录取,经考核合格后获取相应的学历证书。各相关院校可以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方面的学历认证,为养老护理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盛蕾.中国的人口危机与化解对策[J].卷宗,2016,6(1):754-757.
[2]谢虔.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5):87-91.
[3]杜源,班晓娜.我国老年护理人员从业现状及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2014(22):19-21.
[4]孟凡华.职业教育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27):48-50.
[5]叶宝华.在卫生职业院校设置独立养老护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