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功能更新更强的计算机工具软件不断涌现,学习和使用这些工具软件不但可以提高操作计算机的效率,还可以充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趋势。《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是我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款工具软件的功能、使用技巧,以及对功能相似软件进行横向对比,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并能应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涉及系统工具软件、网络工具软件、娱乐工具软件、图文工具软件等上百款软件。

本课程实践性强,学生上机是在网络机房,100台计算机组成局域网,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为使学生学以致用,所学能与现实应用接轨,我们没有采取把理论课所讲授的工具软件事先由教师安装到计算机中学生上机时直接打开使用的方案。而是要求学生上机时,对课堂上学习的软件在Internet上搜索、下载、安装、使用。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某些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对遇到问题的解决也增强了他们实际操控计算机的能力。但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效率非常高,而有的一节课只安装了一款软件。另一方面校园网不稳定,导致学生搜索、下载软件的效率较低。还由于Internet上同一款软件版本较多,对于这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找到一款合适的软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上几方面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师生共同探索并结合教材上讲到的下载、上传内容,我们设计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 FTP服务器的搭建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选择一台电脑作为教师机,在教师机上架设FTP服务器,学生在客户端可以方便地下载FTP服务器上的资源。在不改变教师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功能强大又易安装使用的Serv-U来架设FTP服务器。

Serv-U是一款被广泛使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支持所有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设定多个FTP服务器,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目录及服务器空间大小等。

下面以Serv-U汉化版为例,介绍架设FTP服务器的具体方案。

首先下载安装Serv-U,出现“设置向导”窗口,随着这个向导的指引,一步步进行操作。

(1)设置Serv-U的IP地址

一路单击“下一步”跳过系统提示信息,来到“您的IP地址”窗口,这里要求输入本机的IP地址。如果你的电脑有固定IP地址,那就直接输入(如211.65.11.1);如果只有动态IP地址,该处留空。

下一步,进行“域名”设定。比如输入“ftp.guanli”。

接下来的“系统服务”选项选“是”,这样当你的电脑一启动,FTP服务器会跟着运行。

(2)设置匿名登录

匿名访问就是允许用户以Anonymous为用户名,无需特定密码即可连接服务器并拷贝文件。我们建立此FTP服务器的目的就是方便学生,所以选择“是”。

接着为匿名账户指定FTP上传或下载的主目录,这是匿名用户登录到FTP服务器后看到的目录。设定后,向导会询问是否将匿名用户锁定于此目录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选“是”。这样匿名登录的用户将只能访问指定的主目录及以下的各级子目录,而不能访问上级目录,便于保证硬盘上其他文件的安全。

(3)创建新账号

除了匿名用户,一般还需要建立有密码的专用账号,这样可以让指定用户以专门的账号和密码访问FTP服务器。在“命名的账号”窗口中将“创建命名的账号吗”选为“是”,进入“账号名称”设置,填入你设定的账号名称(如teachers),而后在“账号密码”窗口输入该账号的密码。

单击“下一步”,要求指定FTP主目录,并询问是否将用户锁定于主目录中,选“是”,作用与匿名账户设定基本相同。

至此,我们拥有了一个域(ftp.guanli)及两个用户(Anonymous和teachers)。点击“完成”。稍等片刻Serv-U主界面自动弹出,还要进行一些管理员设置。

(4)管理员设置

每个Serv-U引擎都能运行多个虚拟的FTP服务器,而虚拟的FTP服务器就称为“域”。

对FTP服务器来说,建立多个域是非常有用的,每个域都有各自的用户、组和相关的设置。下面简要介绍管理员界面上必要的各项设置。

①首先点击窗体左方的“本地服务器”,勾选右边的“自动开始(系统服务)”。

②选择左方的“域活动”,这里记载了该域下所有用户的活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监控数据。

③“域组” :在此可自建一些用户组,把各类用户归到相应的组中,便于管理。

④“域用户” :这里有我们刚建立的两个账号,其中的细节设置十分重要。

至此,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就搭建好了。不过还要测试一下能否成功地下载和上传。

(5)FTP服务器的测试

FTP服务器设置好后,可以在FTP服务器或客户机中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测试。如使用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ftp://IP地址即可。

3 局域网内文件下载、上传的实现

一般的FTP服务器常采用IP地址组织URL,此类URL在输入时必须加上完整的FTP协议类型,不能省略;否则系统按http 协议去查找会出错。

如登录IP地址为211.65.11.1的FTP服务器,过程如下:

①在地址栏输入ftp://211.65.11.1 ,按回车,则自动跳转到FTP服务器主页面。

② 用户看到的是一个和本机资源完全相同的界面,按照操作本机资源的方式操作即可。在此可以把FTP服务器资源复制到本机磁盘上,即实现了局域网内文件的高速下载。

把学生学习用的软件放在FTP服务器主目录下,学生上机时只要在地址栏输入ftp://IP地址,可随时匿名登录。以匿名方式登录FTP服务器后,看到的是设定的存放工具软件的主目录,在此目录下找到所需的工具软件,采用“复制” “粘贴”的方式即可将所需的软件“下载”到学生机上。如果给学生向服务器“写”的权限,学生也可以把电子作业、试卷上传至FTP服务器。

上面论述了用Serv-U在局域网实现下载、上传的简便方法,还有其它使用Serv-U下载和上传的方法。Serv-U和FTP客户端软件结合起来使用也是非常简单完善的方案。常用的FTP客户端软件(支持上传)有CuteFTP、FlashFXP等。对于它们的具体使用,这里就不详述了。基本上只要在这些软件的“主机名”处填入FTP服务器的IP地址,而后依次填入用户名、密码和端口号(一般为21),点击连接,只要能看到设定的主目录并成功实现文件的下载和上传,就说明这个用Serv-U建立起来的FTP服务器能正常使用了。客户端通过CuteFTP等软件,不仅可以从FTP服务器上下载文件,还可以实现文件上传到FTP服务器。学生的电子档作业或试卷,就可以利用CuteFTP软件上传到教师机(FTP服务器)的指定目录。

4 结束语

利用Serv-U,我们非常方便地在教师机上搭建了FTP服务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其下载,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与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学以致用,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接轨,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预约式”自助教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44-03

一、“预约式”自助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缘起

学习者的需求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核心追求。许多基层电大,甚至许多远程教育,如网络教育,都面临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些现实中有需求,但是其背景行业又过于窄的专业,或者是一些随着时展正在衰减的专业,其背景行业也在转型中,这些专业有一些需求者,但不会太多,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远程教育领域,移入西山落日。这的确使人伤感,但不能不面对。再以2012年东城电大春季招生为例,专科类学前教育招生7人、广告学7人、商务英语9人、会计学9人;本科类法学10人、英语7人、建筑施工与管理8人、工程造价管理9人、社会工作7人。既要满足需求,又要降低成本,而且质量不能降低。专业小,没有规模,但教学投入不能少,教学质量不能低,教学支持服务要高质量。在实践中,许多学员还会缺勤,即使资源丰富,网上教学安排也合理,学习者的缺位是实实在在的。那些同一单位或从事同类型工作的学习者,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时间内,也会因为各种理由无法参加面授导学或者网上教学互动,即使对原来有效的学习小组,在这个时候也无法发挥作用,不管线下、线上,不管导学、面授。办法产生于困惑,许多基层电大针对这些选择了小专业的学习者,摸索着创造出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预约式”自助教学应运而生。

(二)界定

“预约式”自助教学是指在基层电大的指导下,对于不便于统一安排面授辅导的小专业课程,课程教师根据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自主设计网上教学与面授教学的内容与比例,同学生协商面授课事宜,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预约式”自助教学的基础是课程教师设置完备的教学计划、任务安排并将其分解在每一教学周中,并在网上学习平台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完成学习任务;“预约式”自助教学的亮点是摆脱传统的面授形式,师生自主约定面授辅导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以保障面授课程效果的最大化;“预约式”自助教学的保障是依托网上学习平台、课程论坛、电子邮件、移动聊天工具、电话、短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师生的随时交互,把握教学进度与学习效果。

(三)意义

为确保远程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已有的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基于小专业这样一个现实,本着对学习者负责的态度和对教育公益价值的捍卫。“预约式”自助教学有助于小专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护理专业随着各种中专层次、大专层次卫校的关停,撤并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但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护理专业似乎又获得了新生。因此,“预约式”自助教学对一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有一定的价值的。“预约式”自助教学是基于远程开放教育长期以来对质量关注的现实基础之上的,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生于斯,长于斯,这种基于实践的质量探索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整个开放教育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方面也具有探索意义。

二、“预约式”自助教学的实践探索

东城电大制定了《东城分校个性化辅导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定了个性化辅导实施对象、对实施教师的要求、工作量计算、质量监控、激励办法等。《方案》对做好“预约式”自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实施做了充分的规划,明确了实施过程,是做好“预约式”自助教学的制度保障。

(一)准备阶段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准备

教师是远程教育教学实施的关键,更是“预约式”自助教学中链接教与学的纽带,这就要严把教师质量关。东城电大要求教师具备“预约式”自助教学需要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远程教学组织与一体化设计能力。教师在一体化设计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制作“预约式”自助教学需要的个性化课程多媒体,建立“预约式”自助教学资源库,并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分类管理,能够让参加“预约式”自助教学的学生一进入资源库,就能快速便捷地找到需要的内容,并顺利地引导学生运用课程论坛、电子邮件、移动聊天工具、电话、短信等技术手段,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讨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预约式”自助教学成功的关键。

2.完善的教学方案准备

课程教师在深入领会课程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适应“预约式”自助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面授教学计划和自主学习计划两部分。面授教学计划主要介绍面授课的授课内容、学习形式、授课次数、作业布置,以及对疑难问题解析安排。如“中国古代史”课程就制定了“个性化导学进程表”、“导学进程记录表”、“名词解释示范举例”等,对“预约式”自助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学生制订自主学习计划

课程教师还会指导学生根据该课程“预约式”自助教学实施方案,结合学生自己实际制订一个自主学习计划。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是“预约式”自助教学的关键部分,是自助学习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交互的起点。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是课程教师在认真领会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学习需求、工作特点、时间安排等个性化差异而设计的。同时,自主学习计划又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在自主学习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要根据“预约式”课程的特点,制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相结合,终极目标与阶段性成果相兼顾的自主学习具体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在自主学习计划中,要体现阶段性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并体现阶段性学习成效的检查方式。对阶段性学习目标的检验与监控,可采用阶段性作业布置与交缴的形式进行,也可采取其他方式。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共有10门课程参与了“预约式”自助教学,收到学生自主学习计划70份。10门课程全部完成了“预约式”自助教学学习任务。

4.细致的支持服务

在“预约式”自助教学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师生的日常联系方式,如电话、E-mail、网上聊天方式等,以建立并巩固师生联系、解答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每门课程都建立了课程QQ群作为教和学的平台,教学过程涉及的教师全部加入该群,包括课程教师、导学教师、教学管理教师、支持服务教师。此外,学校对“预约式”自助教学课程的平台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更加醒目。

5.质量监督部门的审核

参加“预约式”自助教学的课程,课程教师必须在开学前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上交学校教学部。教学部审查的重点是课程实施方案的针对性,是否突出课程重点难点,是否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避免烦琐或流于形式。之后教学部签署意见,学校再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批准教学经费、资源建设经费等。教学部再根据学校审查的意见进行班级分配、机房调整、教室调配等准备工作。

(二)实施过程

1.开展面授导学课

课程责任教师根据一体化设计方案,公布精心设计的面授导学计划,精心组织好首次面授导学课。面授导学课将帮助学生了解该“预约式”课程的特点,包括导学计划、资源到位情况、平台使用方法、学习特点等,帮助学生尽快做好学习准备。以“中国古代史”面授导学课为例,课程教师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课程特点、支持服务、教学资源,公布课程的面授导学计划,并要求学生根据导学计划和自己的情况完成自主学习计划的制订。

2.落实约课制度

“约课制度”是师生根据课程实施方案,预约面授导学的时间、地点和学习形式,也包括BBS实时答疑的预约,它是“预约式”自助教学的灵魂。以面授导学课预约为例,课程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学生在教学QQ群里共同约定下次面授导学课的诸项事宜,完成约课任务。约课制度的人性化体现在,时间上符合所有人的要求;地点上按照就近原则,可以是教室、教师办公室、实施方案要求的实践基地,也可以是师生均方便的某一场所,如果学生是同一单位员工,教师还可以选择送教下单位。约课落实后,课程教师需将后续面授课安排上报教学部备案待查,并将面授课记录以教学日志和影像资料的形式反馈教学部。约课制度既保证了出勤率,也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人性化,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服务理念。

3.重视自主学习过程

东城电大“预约式”自助教学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其中包括自我监控和外部监控两个层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行自我监控,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审视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做出奖惩,使其好的学习习惯、方式得以继续维持或促进,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外部监控中,电话答疑与网上交互是有效形式,并对学生学习活动提出量和质的要求。课程教师或导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计划和学生已有水平,对每位学生与教师的电话答疑和电子邮件、BBS、QQ交流做一个最低限量的次数规定,同时规定若干封电子邮件必须是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总结,要求有阶段性学习的心得、体味、疑难等内容。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置于教师的质量监控之下。自主学习过程的质量监控,在不同阶段、不同课程还可使用学习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等监控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接受监控的积极性,使质量监控真正起到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作用,所有阶段和课程的监控都要和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挂钩,将课程考核成绩中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量化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并制定各阶段相应的得分标准。

(三)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教师在“预约式”自助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不是新瓶装旧酒。东城电大采取多项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比如,教材创新、教学过程创新、作业设计创新方面。特别是北京电大自开课程,东城电大“预约式”自助教学的课程责任教师都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广泛收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创新。比如,在有限的面授导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作业设计创新是为巩固教学成果,更好地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创新后的作业形式应具有更强的概括性、更广的拓展性,尽可能是教师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出来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保障“预约式”自助教学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必要的约束机制,而课程终结性考核便是检测导学过程质量和自主学习过程质量的关键一环。严把考试关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但这是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为前提的,基层电大应该利用严格的考试制度来促进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预约式”自助教学中,采取课程终结性考核通过率与教师课酬相挂钩的方式,具体说来,该课程最终通过率如达到或超过中央电大(必修课)、省级电大(选修课)的平均通过率,教师可以拿到该课程除去教学必须成本后的所有费用,学校不留任何收益;通过率达到100%,教师还可受到一定奖励,但反之将会受到相应的扣减,严重时课酬将寥寥无几。所以,对课程终结性考核通过率的监控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保障了“预约式”自助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更有利于其他监控措施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探索学习者积极参与的方式

“预约式”自助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导学模式,通过个性化的小组形式,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习者养成自主学习学习习惯,并最终内化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还不够。课程后期,个别学习者有无奈和应付心态,自主学习习惯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行为并不主动,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预约式”自助教学的探索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学习者参与度、积极性和自觉性,应成为“预约式”自助教学探索的重点。

(三)进一步加强规律性、可行性的探索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3

2020年春天这个开学季,是特别不同寻常的季节,前所未有。举国上下,因为疫情都在群策群力,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国家陷入最危难的时刻。作为教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报效祖国。按照区教育局“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学校展开了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各位老师在家进行精心备课,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线上答疑的过程中,也时刻关注着学生们居家防疫的心理状态,安排了学生进行居家强身健体活动、亲子阅读活动、家务小能手活动等。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线上德育教育培训会。有幸聆听了各位老师和专家的经验介绍,感觉受益匪浅,让我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齐市富区长青乡海格小学校焦忠宇老师的——让“爱”之花在乡村家庭阅读中绽放,拓展了我的思路。我们的学生虽然已经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可以写出从书中学到了什么,但随着家长们的复工,也出现了有些是爷爷奶奶在带孩子,有些是家长们白天工作,晚上再与学生进行阅读情况。而焦老师的三层处理法,让我找到了新的解决方向。

身为教师,我想在疫情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人,责无旁贷。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4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会更为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诗教美育思想、谦德思想、义利观等,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发掘经典蕴涵的巨大价值,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崇敬心理和高度认同感,并以此方式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显然,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前提就是学生要阅读经典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典籍的载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古至今,主要的载体形式包括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和电子。在当代社会中,文献的载体形式以纸张和电子两种为主。纸张,物美价廉,是文献载体的主导形式。电子,作为文献载体与其它载体最大的不同就是“无形”,需要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的运行和转换来实现阅读。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各有优长,特别是新兴的电子文献以其存储量大、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特点在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于文献典籍的阅读、使用、收藏方式。怎样使日渐习惯于“读屏”的学生们自觉亲近那古韵幽香的历代文献典籍呢?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顺时而为,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的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献阅读并体悟其中的精神内涵。第一,课内纸质文献为主与课外电子文献延伸。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仍是纸质文献。它们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虽然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会有所区别,但仅就某一学校而言,师生会共同使用同一作者、同一版本的纸质教材和作品选。这种同一性使教师的传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权威的、指定的纸质文献教材与新兴的、尚在逐步发展的电子文献相比更为准确,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规范化知识体系。电子文献具有的便捷性则提供了阅读的广泛性与丰富性,使学生能在课堂以外依据教师的指导、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阅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能保证学生获得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一方面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第二,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仍具有网络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的学识见解、人生阅历、个性特点、教学风格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在每次课内讲授时会因时地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与学生互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精彩。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内引导学生对经典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将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人生经验融入到对经典的讲解当中,学术前沿性与人文精神合而为一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典籍文献的深刻理解。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碎片化阅读,丰富阅读内容。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的阅读方式,将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数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经典文献。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经典诵读实践活动。除了探索新的阅读方式以外,还要注重突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3]这一指导思想在强调经典诵读工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尤为重视突出活动的“实践性”。2019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下发了关于举办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4]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在课内教学中进一步灵活地开展以诵读、书写、讲解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自觉亲近中华经典、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合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为先秦至“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学,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同时,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某一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那么选修课则更易于通过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解析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3]通过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这种公选课既是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深入浅出的国学知识普及课。以《左传人物选讲》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在选读《左传》原典、分析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人生的体悟,对学生进行别有特色的学习指导,使其能更为自觉、更为深刻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九重三殿君王事、衣香鬓影女人心、乱世之臣自枯荣、人间悲喜众生相。从君王、女性、臣子、小人物四个视角去分析《左传》中各个阶层形形的人物,观照众生百态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左传》中所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第二,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加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材、读本等基础资源建设,便于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学习领悟中华经典精髓;重视对中华经典的研究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中华经典的内容和传播方式。”[3]在选修课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积极开发中华经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使令人心生敬畏的经典作品以平易近人的面目生机勃勃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结合时展、现实人生对中华经典进行研究阐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得到进一步挖掘诠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华经典精髓的同时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的《﹤论语﹥人生课堂》为例。《论语》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典籍,孔子则是万世师表。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论语》中的男主角孔子,既是令人敬仰的“圣人”,又是熟悉的“陌生人”。主讲教师刘冬颖在讲解中跨越了《论语》的篇章限制,将教学内容分为10个部分:孔子的相貌气质、孔子的家世渊源、孔子的求学经历、“圣人”的成长之路、孔子重视服饰礼仪、孔子的饮食之道、孔子的教育智慧、孔门弟子的成材路、孔子的生态理念、孔子的音乐观,突破了语录体散文逻辑性匮乏的缺陷,采取“一以贯之”的方法,把孔子的思想整合起来,重新做了系统性编排和创新性的阐释。作者以《论语》这部经典为基础,并与古今相关文献相互印证,结合经典与考证,还原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魅力孔子,使《论语》的智慧不仅是在文化典籍中熠熠生辉,还成为我们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最佳指引。这样生动的阐释更容易唤起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从而起到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普及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5

摘 要:介绍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SPOC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即时通讯工具配合课堂教学、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通过对比成绩说明实施效果,对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与总结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SPOC

0 引 言

大学计算机教育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现有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上,而后续专业课却要求学生使用C语言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如何跨越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应用的鸿沟,如何在知识和思维之间搭起桥梁,如何夯实基本功,培养和应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这些是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力破解,一是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寻求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能拓展应用能力的关键知识点;二是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验证是否可以利用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破解这样的矛盾[1]。

1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放模式,有着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将学习过程、进度、参与讨论等情况保存下来,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现教学过程化的电子管理,但MOOC也有缺陷,如居高不下的退课率、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习题甚至是考试都无法确保是否学生本人完成。如何充分利用MOOC优质共享资源并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是MOOC的一个分支,规模一般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MOOC+SPOC是指各学校基于同一门MOOC课程建设的专有的特色化在线开放课程。SPOC分同步SPOC和异步SPOC,同步SPOC是指SPOC和MOOC同时进行,学生不但可以得到MOOC团队的在线辅导,而且可申请到结业证书;而异步SPOC是由本校教师独立MOOC资源,根据学校定位、专业以及入学基础的差异,教师可以对MOOC资源如短视频、教学课件、测试题、期末考试题及讨论话题进行增加或删除,建设高于或低于MOOC标杆性课程内容,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SPOC课程资源。

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本校或MOOC教师)“线上”提供教学视频、话题讨论、测试题等教学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教师根据线上数据的反馈从而决定线下课堂内容,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传统课堂的教与学翻转成为线上的教与学,线下则以讨论和答疑为主,从而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2.1 进行SPOC资源建设

2016年春,我们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SPOC课程,该课程同步李凤霞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上的MOOC课程。由于李凤霞教授实验用到的编译环境是Dec C++,而我们要求的编译环境是Visual C++6.0,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了私有SPOC资源,包括录制Visual C++6.0环境中程序的运行、出错类型和程序调试方法的视频,建设延展思维、拓展应用、单元测试等富文本配套资源并上传至中国大学MOOC的SPOC平台,如图1所示。

2.2 实施翻转课堂方案

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二章C语言基础知识和第三章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合线上MOOC学习,而实验内容适合线下以任务、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按照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主题为“计算环境与程序的编写及运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见表1。

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可和自主输出,从而支撑与教师的互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不适合整门课程使用,仅适合对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且仅适合作为课堂局部教学使用。

2.3 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的群功能

由于QQ普遍使用,可利用QQ群功能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和问题答疑。渐进式信息可刺激学生递进阶梯式思考,为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

(1)课前:将单元测试内容到课程QQ群,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测试题目,将答案直接写在纸上;教师在课程QQ群公布答案,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阅试卷。

(2)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和学生课上反应程度,每隔一段时间在课程QQ群里实验题目、实验要求、问题描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提示代码和程序代码;学生将问题或答案第一时间上传到群里,教师答疑和点评,学生分享互相学习,见表2。

(3)课后:学生将上机未完成的作业,包括编译未通过的源程序代码上传至课程QQ群,学生及师生间可协助共同调试,通过加分、红包、点赞、表情包、书面评语等方式进行鼓励。

2.4 利用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

碎片化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反复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充分和有力的补充。每段3~8min的视频讲述一个完整知识点,学生可将视频资源下载到手机,随时随地对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使学习变得随心所欲。碎片化也有不足,如零散知识点和分散知识块不利于学生知识整体框架的搭建,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弥补这一缺陷,每章设计的知识结构导图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化引导,学生则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巩固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点得以重组及系统化。某章的知识结构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2.5 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学习程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融合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员可通过分析问题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完成数值和函数的学习后,给出问题:编程实现通讯录,要求能按照不同方式录入、查询和修改联系人信息,并能对联系人分组和按姓名进行排序。首先,讲解如何将已知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即问题的表示;其次,分析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输出的结果;最后,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算法,编写代码并调试执行。

通过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锻炼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分组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从问题描述、模块化划分、数据类型定义和程序关键代码注释这几方面解决本领域某一专业问题。从学习知识时的思考和实践到讲解知识时的分析和领悟,角色的互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落脚点。

3 实施效果及评价

3.1 线上线下成绩对比

我们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随机挑选3个班12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采用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专业的其他普通班级采用传统模式。

线上MOOC成绩是单元测试、作业、讨论和期末测试成绩的加权,最终取得MOOC有效成绩的人数为91人,其中优秀32人,合格51人,不合格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5.2%、56.0%和8.8%。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MOOC学人数是8 103人,其中2 927人优秀,2 552人合格,2 624人不合格,分别占选修课程的36.1%、31.5%和32.4%。较高的退课率是MOOC的常见现象,但太原科技大学学生的优秀率和MOOC整体持平,合格率远高于MOOC整体水平,说明学生整体水平高于MOOC课程教学要求。

线下成绩比对的数据来自于某教师同时授课的普通班和实验班。我们分别从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3方面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班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均高于普通班,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率和优秀率。

3.2 调查与评价

我们对MOOC+SPOC平台、资源使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无纸化考试等多众多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4 工作展望

教改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名校的MOOC资源并不完全适合地方院校的教学需求,如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课程的编译环境是Dev C++,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小红课程的编译环境是Code:Blocks,而大部分地方院校采用的是Visual C++6.0,教学过程中运行环境的来回切换、程序调试方法的差异等都给初学者带来困扰,因此建设符合地方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类MOOC资源势在必行。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忻州师范学院和吕梁学院实现协同创新[2]共建共享,联合建设MOOC资源,实现定制化SPOC和个性化SPOC,并按照32学时、48学时和64学时打包成不同类的课程,从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入手,师生联合录制适合不同学科门类体现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从而满足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需求。

5 结 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担负起培养作为科学思维三大支柱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主要任务,将为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好必要的知R和应用能力铺垫,将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熟悉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社会公民[3]。

MOOC的兴起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不仅对于促进大学高水平课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借助MOOC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实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助MOOC平台开设高水平、体现改革方向的课程,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惠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建设”(1-3);山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6069);校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201520)。

第一作者简介:胡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智能计算和计算机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战德臣, 聂兰顺, 张丽杰, 等. 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8): 29-33.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职教改革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直接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滞后性,强调了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职教改革刻不容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

一、何谓1+X证书制度

“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可以说“X”是“1”里面没有的、作为补充强化的内容。X证书就像英语四六级,社会对英语四六级的认可度非常高,在应届生招聘会上我们能看到不少企业把英语四六级作为一个筛选人才的门槛,X证书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个被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认可的、能够体现学生职业水平的证书。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X证书包括网店运营推广、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等证书。是否只有电商专业的学生才能考取这些证书呢?“职教20条”明确告诉了我们,不是。学生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考取不同的X证书,而由于一个X证书适合于多个行业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考取X证书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那么X证书都适合哪些专业的学生考取呢?举个例子,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合什么专业的学生考取呢?按照商品售卖渠道的划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按照售卖产品不同的划分,汽车营销、旅游管理、医药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按照售卖对象不同的划分,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考取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由于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合于多个行业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上岗前在院校内获得的,是学习结果的凭证,也是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凭证。而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后在院校外获得的,是某个行业的准入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上盖的是行政主管部门的章,是由各个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如:注册会计师(实施部门为财政部)、教师资格证书(实施部门为教育部)等。近几年不断取消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未来将只有39个左右。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上盖的是企业(X证书对应的培训评价组织)的章,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机制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三大主体:政府、培训评价组织、院校。政府负责筛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企业作为培训评价组织,同时要切实做到“放管服”。培训评价组织的性质是行业组织、教育机构、评价机构,负责制定标准、与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组织师资培训、组织考试、颁发证书等,要注意的是培训评价组织不能直接培训学生,只能进行师资培训。院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在培训学生的同时也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书证融通,进行评价模式改革、学分制改革、弹性学制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评主要包括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门考试,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百分制),两门考试都合格方能获得证书。初级和中级证书可直接考取,高级证书则需要获得中级证书之后方能考取。

四、1+X证书制度将破解的职教难题

(一)落实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1+X证书制度的最终目标,通过1+X证书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教材上将理论性强的教材科普化,将行业内的一线工作流程、职业标准、新技术新知识、碎片化的和未成体系的知识等进行整合打造成工作手册式活页教材。在教法上实现教师示范和师生互动答疑,这对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教师团队上打造出自身能够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同时能在对口企业上岗的双师团队。

(二)全日制向弹性学制的转变

所谓弹性学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学校给出一个最迟毕业年限,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安排在规定年限内修够学分即可,如果学生提前修完则可提前毕业。目前境外许多高校都采取了弹性学制。弹性学制这样的模式更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虽然目前国内依然是全日制为主的学制模式,但1+X证书制度必将带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模块化教学、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制度必将在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

(三)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传统的学历教育更倾向于获取文凭,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对职业领域的探索不够深入。针对这样的情况,“职教20条”中明确指出X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1+X证书制度带来的改革旨在让学生了解专业技能知识、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是终身受用的知识。

(四)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

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偏向计划机制,由国家统一计划和调度,缺乏市场竞争活力。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并将引导院校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此外,中央财政还建立了奖补机制,对各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给予奖补,无论是院校还是培训机构,谁能帮助学生拿到证书,谁就能获得奖补资金。

五、落实1+X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盲目考证

1+X证书制度其宗旨是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进而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然而,目前盲目考证的现象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考证最后容易造成“多而不精”的结果,学校应当注重结合专业和行业领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同时,老师应当有指导性地向学生讲解适合考哪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何适合考这些证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辅助参考意见。

(二)师生需要适应专业交叉学习

以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运营方向为例,如果想开好一个网店,不但要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对市场营销、商务数据分析等专业的知识也要能够融会贯通,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需求考取网店运营推广、商务数据分析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交叉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有目的有条理地去学习。但对于一些院校来说,专业交叉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师生都要去适应专业交叉学习,还涉及整合各专业资源、教师团队升级、管理机制的变革等诸多方面。

(三)部分学校师资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的1+X师资培训的整体情况是,各院校选派几位老师到试点院校由培训评价组织进行统一培训(或以线上授课的方式),老师回校后再培训校内老师,进一步培训校内学生。然而,由于对证书考试平台的不熟悉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在师资培训过程中问题重重,尤其是跨专业参加X证书培训的老师非常吃力,此外还存在部分老师无法自己通过培训考试的情况。在师资培训方面还应给予更充分的重视,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教学管理改革

为实现1+X证书制度的落地,需要从学习时间、选课制度、学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改革,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进行跨界学习,并在教学管理、成绩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和体系化,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不影响本专业学习的同时,达到提升“一专多能”的目的。如果想实现1+X证书制度的落地,还需学校自上而下地进行整体变革。

六、结语

1+X证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线教学中要落实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需要结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三主体,改革专业标准和考核机制,督促全国职业院校在标准的考核机制下提升教学质量,在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

[2]王兴,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