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环境较差,影响农民工身心健康。一是劳动条件差。绝大多数农民工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工资较低,工作环境多为险、脏、难,且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二是工作时间长。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最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三是居住条件简陋。农民工大多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是临时搭建的工棚,缺乏厨卫设施和必要的卫生设施。

(二)保障条件较差,无法有效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劳动合同或协议签约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为逃避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而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另一方面是有些农民工认为有活干就行,签不签合同关系不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办理社会保险比例较低。一些用人单位除按《__市失业保险办法》和《__市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外,没有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多数用人单位没有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三是缺乏医疗保障。尽管农民工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不能及时就医,小病酿成大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刚刚脱贫或已走上小康之路的农民工“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技能培训少。有不足一半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但大多也只是临时、短期的岗前培训,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则很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三)生活环境压力大,难以保障农民工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难。由于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费用,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只能选择价格低、条件差、师资弱的学校就学,有的甚至辍学。二是报酬被克扣、拖欠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奖金的现象经常发生,其中被拖欠报酬时间短的有1个月,长的达2年以上;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八成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三是职业不固定,失业率高,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农民工多数有过失业经历,近30%的农民工失业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且工种变换频繁,没有长期的固定工作。由于农民工多数是年轻人,有时失业时间比就业时间长,无事可做,可能造成不安定因素。

二、主要原因

(一)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一是费率过高。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4项保险费平均约为工资总额的32.5%,其中个人缴费为11%,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普遍感到负担过重。二是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目前我国的养老、医疗等主要社会保险被分割在多个统筹单位内运行,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按现行规定,职工跨地区流动时只转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转移社会统筹资金,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因此难以落实,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则更为困难,因此农民工在流动时多选择退保,退保使农民工只参保,不受惠,不仅损害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的对等权益,而且反过来又影响用人单位参保的积极性。

(二)制度执行上存在薄弱环节。《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使得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为保住“饭碗”,不敢主张自己的权益。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由于执法力量等原因,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查处无法做到全方位覆盖。

(三)思想观念落后。一些观念认为农民工仍与土地保持着一定的权属关系,农民工在城镇打工是暂时性的,土地可以作为其生存保障的兜底性载体。农民工流动性强,在目前的政策下跨省市就业劳动无法转接保险关系,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实质意义不大。

(四)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都抵制社会保险。作为用人单位一方则因缴纳社会保险增加成本,因而不愿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而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他们担心享受不到缴纳社会保险带来的利益,不参加社会保险可能得到相对较高的工资,因而不愿参加社会保险。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扶持与职业机能培训。加大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力度,组织开展农村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建立健全劳务输入输出工作机构、驻外劳务服务机构和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同时,劳动部门、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等服务,政府对参加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民工给予补贴。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愿;需求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来说,首先在就业意愿上就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打工赚钱、回家盖房、娶亲养老、供养孩子上学等;新生代农民工则完全摆脱了为最基本的生计而外出奔波的宿命,与之替代的是“从学校刚毕业,出来见见世面,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不愿待在农村务农,到城市中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到外面学点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格外强烈。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在2010年6月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就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在建筑业中呈下降的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则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所占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分析

(一)受教育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数据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占到了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段的比例则达到31.1%,远远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就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半文盲、文盲、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而从90年代开始, 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成为最高。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受教育水平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人都已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利用。

(二)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分析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是初中刚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因此,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成为决定他们前途的重要因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了36.9%,高出老一代农民工14个百分点;而对于从农村走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务农这项基本的生活依靠也可以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而调查数据则显示: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从事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从来没有务工的经验。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水平为主、职业技能水平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以高,但是,他们目前的职业技能水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意愿中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导向

(一)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公布的信息数据来分析,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到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而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到30%。同时,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也只有20%左右。所以,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激烈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背景下,知识和技能逐渐取代以简单体力劳动而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标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如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就很难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政策导向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失衡,这就需要相关政策的介入对其实施积极的干预,促使劳动力市场从失衡转变为供求平衡。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主要从技能水平上下功夫,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委托模式,即政府委托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进行常年培训;2.定点模式,即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两地政府牵手,有目的进行培训;3.订单模式和联合模式,即政府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由政府牵线搭桥,对企业用工进行培训。此外,政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回乡创业等。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四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角度出发,对其就业取向、素质技能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导向,有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就业问题。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企业、政府都应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最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

23.8%高中以上学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共4.04亿人,其中农民工占到2.77亿人。然而,如此庞大的劳动群体,在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短板。截至2014年,我国高中及以上学历农民工仅占23.8%。对于低学历的务工群体,在新时代产业结构的要求下,寻求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愈加不易。

70%渴望融城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曾在工作会议中透露,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0%以上。与进城挣钱、回乡生活的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生活,由要求足额支付劳动工资,向要求分享企业和城市发展成果转变。在这些潜移默化的转变中,足以看出其对融入城市的渴望。

2升1降

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建筑业则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占比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占比分别为39.1%、25.5%和17.3%。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的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月薪2609元

收入是最为直观的体现标准,也是农民工最为关注的事情。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达到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同时,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农民工占总量的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必不可少的标签。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4

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调研报告社会对“农民工”一词早已不陌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内部也进行着更新换代,作为当代社会的青年力量之一,“农民工”群体中的80、90后,这个农民工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关系着农村的未来,寒假期间,记者走访了我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辖内的盐亭、××、梓潼三县的部分农村地区。对80、90后青年农民工的情况做了部分调查。一、打工潮的由来出门打工这一说法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农民种田除了缴纳农业税外还需缴纳提留款以及各种集资(包括村社集资、乡镇集资以及市县集资)。各种税费加在一起,农民辛苦一季下来没有什么剩余。××县××镇的一位农户这样告诉记者:“我清楚地记得97年我家油菜籽卖完后除去各种必交的款项,剩下的钱就只给我们娃儿买了个‘冷狗’(当地一种冰激凌,当时售价为一元钱)。“在那个年代,农民手里也真是没什么钱”梓潼县交泰乡政府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下村社收农业税、提留款的时候也闹心,再动员也没用啊,有些农业搞得差的农户手里就确实就拿不出来。大多数农民交上税费后就没什么结余了。”从那时开始,农村很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就出门打了,不愿在家干有苦又累还没什么出路的农业了,打工潮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便是国家后来陆续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从由费改税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大部分打工仔任然不愿回家务农了,出门打工还是现在很多农村青年的首选。二、成长经历及受教育状况当代青年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家乡成长,初中毕业或职中毕业后便进入社会远走他乡开始了打工的生涯,另一种是跟随父母,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学,由于不能在当地上学或是其他原因,大多也初中毕业便和父母一起上班了,不过这类情况较少,由于之前严格的户口受限,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是在家乡长大成人的。记者抽样采访的一百个青年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只有初中学历,占百分之九十一,高中学历的仅为百分之六,剩下三人初中没有毕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完成高中学业的六人中有五人是90后。面对这样的结果,××县塔山中学的龚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孩子读初中后一般都要接着读高中准备考大学的。但是这在以前很少有读完初中再接着读的了,一般都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去了。”三、从事行业及收入状况比起父母辈的农民工,80,90后青年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在外从事一些带有技术性含量的工作,有的经过培训后,甚至登上了数控车床的操作台。从事工作较多的行业多为服务业以及各种工厂。而父母辈农民工曾经很火热的建筑工,家政服务业则少有青年农民工问津。追其原因,曾在北京当建筑力工的老农民工何友聪告诉记者“建筑工、矿工太累,还每天都是一身土一身泥的,这一代的年青人根本吃不消。大多数小伙子都原意进厂,工作轻松而且还干干净净的。”另一位在成都当了多年保姆的农民工史素华则告诉记者家政服务的活挺麻烦的,煮饭、带孩子、打扫卫生,很多年亲姑娘险麻烦都不愿意来,只有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将就干了,当然她们在厂里的做的那些细活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也搞不懂。四、对新潮的了解和其他8090后一样,8090后农民工对时代和潮流也格外关注和了解。他们也会没事叫同伴“你妈回家吃饭”,也会闲着了谈谈哪家专卖店的衣服更好看更实惠,也会闲暇时间去逛逛阿迪耐克,女生去看看完美、欧莱雅,尽管他们很少花钱买。下班后打扑克、上网、逛街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比起在家忙时面朝黄土背朝天,闲时又里里外外忙家务的日子,城市里这样的生活对于月薪通常只有两千左右的他们来说格外惬意与满足。“唯一的渴望可能就是希望工资能再高一点哦!”现在在上海打工的盐亭籍女孩邢晓芳这样告诉记者。五、对未来的打算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年龄稍大已结婚成家的青年农民工(主要是部分80后)的普遍想法是现在只管努力挣钱,其他的到时再考虑了,正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黄绢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想那么细,只想趁年轻多挣些钱。问到是否有在上海买房安家的打算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这一代就算了,还是继续蜗居了,我们也当不起上海的房奴。如果可能,就得看我儿子这一代了。也有一部分年轻农民工准备未来能够留在城市,有钱后在外安家立业。梓潼县交泰乡后山村的史龙飞就是其中之一。才初中毕业的他,打工生涯已走遍了全国好几个省,两年前在浙江打工时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家住浙江萧山的吴珍珍,两人情投意合,最终喜结良缘,夫妻俩现在安家在浙江。谈

 

及未来,史高兴地告诉记者“那边可比我们这山沟里好多了,工作也好找。”对于农村青年的未来,最着急的可能还是他们的父母。修起楼房给儿子娶上媳妇是他们骨子里的观点,而能够让子女跳出农门、过上舒坦日子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在城里打拼多年的何东升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哪能不着急吗?这都那么大了,还没成家呢!”何母焦急的说。而何的回答是“不着急,好的都在后面呢!以后我还不愿回你这沟里呢!”六、对未来农村的影响一代代青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直接影响便是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又会对未来农村走向产生巨大影响。说到外出务工对劳动力流失的影响,在当地农村从事生猪收购多年的何旭东生有感触。“以前下乡收猪一群人围着看,现在去了想找个帮忙抬秤捆猪的人都找不到了。”外出务工让农村劳动力流失,而这个现象在80、90后青年农民工身上又体现得格外强烈,因为80、90后出生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后,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目前的情况是这仅有的一个孩子一般也都外出打工了。那么以后的土地究竟又由谁来种,农村未来的走向又在哪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人大代表、亭县安家镇梓盐村支部书记赵铁军。作为一名在基层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农村基层干部,赵铁军对未来农村走以及青年农民工的发展问题有更贴切的认识。他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市场化经济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外出务工是目前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手段。”他说,“现在的好多青年农民工对农业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外出打工是现在农村青年的一个很好出路”。关于以后的农村走向,赵认为我国的农业将来肯定要走集约化、模化的道路,同时通过机械化来弥补劳动力不足。“农村以后要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赵说,“青年农民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出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出门打工的路会很好走,但是以后农村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管理机制;培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91-02

1 长沙市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现状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会城市,劳务输入是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长沙市先后启动了“阳光工程”培训、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劳务技能培训等工程。但由于培训时间短,知识型、技能型务工人员提升比例不大,大多数经培训后的农民工在企业从事的是简单、粗重、低级的劳动,真正从事技能型、管理型劳动的人员很少。我们分别到国营建筑企业和私营建筑企业(省第六建筑公司和西湖建筑公司)进行了调研,与企业领导层进行了座谈,采用现场问卷方式,对2000余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确保了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及相关资料,长沙市农民工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1 民工性别与年龄结构特点

从性别看,建筑行业工人几乎是男性,且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居多。

1.2 民工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

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更少,只有0.13%,大量农民工没有接受适当的职业技能教育,缺乏一技之长(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165-166)。

调查中发现,长沙市农民工的学历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为主。约70.3%的农民工学历为初中,约23.2%为高中或职高。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数约为9.04年(包括幼儿教育),大多数缺乏专业技术技能。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较少从事脑力劳动,不得不吃“青春饭”。

这些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意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少,且多数从事简单笨重而危险的工作,有的只能机械地重复某种单一的动作,难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提高自己的就业层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或无经济能力参加收费的培训项目,仅有约14%的农民工愿意参加自费的培训,愿意参加的人中约72%的人只愿意承担300元以下的培训费用。

1.3 工作的流动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民工作业流动性大,就业途径向多渠道发展。依靠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找工作仍然是农民工流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其它途径也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人们为了利益,常常几个工地串场和随时变换工种,这种现象很普遍。

另外,劳动工时超长,没有足够的培训时间。约88%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原因和动机是赚钱,因此,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农民工和能获得加班工资的农民工有较强的加班意愿,而且随着加班工资支付的标准越高,农民工加班的意愿越高。高强度、长时间的透支体力工作,对身心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在较少的空余时间里,农民工的培训愿望极低。

1.4 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保障,抵触培训的特点

在一些农民工眼中,外出就业只是“权宜之计”,40岁以上的农民工仅占9.2%,大多数人未等到法定退休年龄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他们对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修养不重视。因此,农民工比较注重近期内的经济收益,较少考虑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未来养老等问题。

2 农民工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城建职校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长沙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培训招生难度大

农民工技能培训虽然开展了好几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宣传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加上交通闭塞,信息传播不到位,致使广大农村大多数的农民不知农民工可以免费培训和免费推荐就业这一惠民政策。有些不规范的劳务技能培训招生既坑害了农民,浪费了国家的资金,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管理难度大。

2.2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管理难度大

每年春节过后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和企业招工的高峰期,因此,春节前后是组织农民工转移培训的最佳时机。然而由于上级培训计划、指标没有下达,大好培训时机就这样白白放过。等三、四月份下达培训任务再组织培训,却赶上建筑工地抢进度时期,就出现了开班难、开课难的矛盾。湖南省建六公司培训学校发动校教职工下乡招农民工进校培训,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佳,过去因培训受骗上当的农民工更是对招生老师冷嘲热讽,起到了反宣传作用。

2.3 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民对技能培训热情不高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落后,行为保守,很容易满足,缺乏远见和开拓意识。“多得不如现得,现得不如就得”的观念深入人心,致使大多数农民工只注重眼前利益,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很多农民工找到出卖体力的工作岗位后就随遇而安,满足于日复一日的简单劳动,把自己定位为机器上日夜工作的零件,根本不想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有的还自鸣得意:“我不参加培训照样能找到工作”。

此外,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技能培训不知道该不该学,学什么,学了以后有什么用。一些农民工对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失去了信心,参训热情不高。

2.4 培训设施欠完菩,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农民工培训不仅要有很好的政策,完善的培训机构,更要有先进的培训设施和高水平的师资。长沙市农民工学校有一百九十多所,但其培训设施除配有几台电脑、电视机的多媒体教室外,几乎没有令人满意的实训设备,虽然工地现场就是农民工教学实习的场所,但极不安全,也不规范。老师中,大多是来自工地的师傅,专业老师少得可怜。教学条件的限制,专业老师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培训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培训的质量。据调查了解,企业培训学校师资大多临时聘请,流动性大,办学欠规范,没有合法的办学资格,很难承担高水平的培训任务。大多数农民工最信赖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不适应。目前开设的培训课程多数以讲授方式为主,课堂上无法实施“手把手”的教学和边学边练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工地上有技能娴熟师傅但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教学:培训学校有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但没有现场经验和实训场地。

2.5 部门间统筹协调难

现在有农民工培训任务的部门多,各部门的培训任务、资金都是由其上级部门对口下达,对培训的管理、资金的报账拨付都不尽相同,自

成体系,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对各部门间的各类培训整合起来难度大,难协调,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培训质量的提高。

3 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农民工家庭的收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委有关部门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培训的观念和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真正实现“让农民工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观念转变。如何改变当前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冷、乱状况,让农民工培训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根据我们长沙市城建职校培训工作的实践,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市级培训基地,实行长效管理机制

农民工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建筑行业工种多。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建委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建设部门负责统筹、培训中心主管的运作机制,实行长效管理模式,打造市级培训基地。要建立培训工作考核机制,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得好的部门,要予以奖励。要调动相关部门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克服工作困难,长抓不懈。要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整顿培训市场,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予以坚决取缔。同时,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规范培训行为,领导小组下设实施机构(培训中心为经纪人),培训任务由培训中心负责完成。

3.2 强化建委各职能部门的培训意识,对培训中心给予政策支持

要大力加强各职能管理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政府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实行资格证与工资挂钩的劳资原则,建立农民工“人才库”,创建网络招聘市场。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培训和考证结合

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季节性,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上授课和课下自学结合,长训和短训结台的办法,分阶段教学,累计学时,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并允许培训学校通过考核将农民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学分,学校可以将这类学分折算成学习的学历学分,凡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只要累计达到所需学时,或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阶段的考试)即可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可联系相关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才能体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3.4 狠抓师资建设,明确培训目标,突出培训特色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交流与合作。师资水平是直接影响农民工技能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培训机构可以按照“能者为师,按需聘用”的原则选聘教师。培训中心对教师合理分流,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对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技工要认真摸底、整合,作为教师资源,建立技能教师“师资库”,发放技能型教师资格证,根据需要予以选聘。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由招工企业选派高水平技师来培训点作对口培训,企业工地作为实习基地,以提高培训的质量。

3.5 免费和收费相结合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只能是针对每个农民工的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另外,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由企业支付培训费。

农民工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整体水准。有关领导层不可不考虑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我们认为,以专业职校作为委托部门,为企业服务,既落实上级部门政策精神,发挥职业教育职能,又为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排忧解难,是双赢的决策。我们充分领悟上级精神,分析城建职校教学培训的职能,凭多年行业培训的经验及实力,特提出“以专业职校为培训基地的‘经纪’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培训基地”一条龙服务的模式,既是一项建筑行业培训的行政管理新尝试,也是一条供政府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农民工工作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0-01

1返乡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1)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综合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劳动部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工大约12亿人;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农民工已达23亿。[1]

(2)思想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85%,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只占052%。2006年我国农村总劳动力资源为531亿人,外出从业132亿人。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2]。

(3)返乡农民工大体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从事建筑业的居多,集中在一些收入少、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得到的收入却最低以体力活为主的领域。

2返乡农民工的特点与培训需求

(1)农民工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大、工作相对不稳定的群体,所从事行业、所在地域随时都有可能会转变,这使得大多数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意识差,安于现状的现象严重。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意识增强,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人数增长迅速,但是和上亿农民工的培训需求相比,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市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经济的增长、新兴产业的兴起等刺激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供给上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术的工人,劳动技能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造成了用工的结构性失衡。城市缺乏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而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却留在农村不能转移出来。

(3)返乡农民工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以及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和技能的不适应性越来越强,加强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在不断提高。

3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的建构

31完善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简化办理程序;对已工作的农民工进行再培训,实现长期或“终身培训”,实现农民工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法律,使农民大胆创新、积极创业,发掘农民工自身的创新优势、普及科技知识、创业致富、招商引资是促进就业最基本的途径;进行政策倾斜,提供创业补贴和资金扶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3)设置法律和权益保障专栏、采取典型事例进行辅导和讲解;建立农村权益保障小组,将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考核作为岗前培训的门槛,对通过的农民工,在就业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者更多就业机会或创业机会。

32建立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制

(1)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制,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领导机制,设立独立合法的监督机构落实经济补贴和援助,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管理经费援助和培训补贴。

(2)发挥返乡农民工主体作用,明确自身定位,改变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关注相关政策,抓住机遇,树立长期培训的观念,做好风险准备,提高风险接受处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学习求职礼仪,了解法律法规及城市生活习惯等。

(3)发挥社会联动作用: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明确市场需求,按需培训;提高师资质量,完善培训的软硬件措施,合理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培训方法;积极接受监督考察,参加培训技术鉴定和审核;树立自身品牌,培训具有特色技能的学员,走创新和特色之路。

(4)发挥企业引擎作用,企业应和农民工确认权责关系;与培训机构签订目标培训合同,对为本企业提供过培训学员的培训机构进行合理的评价,建立意见反馈信息库。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树立品牌意识等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机制

(1)设立培训目标机制:在设立目标之前,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需求调查机制和就业培训专业筛选机制,始终把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与就业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招标与投标机制,始终确保培训市场的竞争性、公平性、透明性。政府制定年度或季度培训计划。

(2)建立培训实施机制,包括岗前培训、培训就业、岗后探讨机制。可借鉴王飞(2012)的就业培训券模式:第一步,地方政府通过调研制定培训方案,制作一定面额的就业培训券,确定培训券的领取条件;第二步,依据标准选定培训机构,把选定的机构名单及信息向社会公布;第三步,政府发放就业培训券,第四步,领取了就业培训券的农民工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第五步,培训机构对报名的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在培训后收取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券以抵作培训学费;第六步,培训机构持就业培训券到政府部门领取培训经费。[3]

(3)完善培训评价机制:①对培训机构的项目设立的合理性、培训目的明确性、培训对象的广泛性进行评估,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设备齐全度、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考核。②农民工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适应和接收的效果、培训方式是否满意、培训教师的素质和技能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③对农民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进行评估的测试机制。

(4)落实培训保障机制:①把农民工纳入补贴范围,均衡城乡间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重点转向农村。②对培训后的农民工给予后期指导和辅助技术真正掌握,实行长期负责制。③一部分培训资金据培训后就业水平及对培训机构的满意程度进行补助,另一部分资金则采取“培训券”或者“教育券”的形式进行直补,提高培训效果。

(5)创新培训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可激发培训中各相关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得培训服务体系日益完善:①对鉴定合格的技能能手给予一次性补贴。②对在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培训补助经费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农民工反馈信息相关联。③据企业农民工所占比例、自主培训成本、农民工福利待遇取得相应比例的援助。

参考文献:

[1]陈佳贵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