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育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1
一、以美悦情,营造“和谐至美”特色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激活师生的灵感,启迪师生的智慧,一句话,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1.“墙文化”重引领
我校本着“大处大气,小处精致”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建筑墙体,设计高雅活泼的文化墙。学校教学楼大厅醒目的布置了学校办学理念墙和学生发展目标墙,教学楼的楼梯以“三讲、四美加五心教育”和“自编的新三字经”为主题,成为我校师生进行德育的主旋律,东围墙以“心怀祖国”为主题,布置了“祖国山河美――百幅风景画廊”;西围墙以“美在身边,亮彩校园”为主题展示了学生的百幅优秀作品。
2.“室文化”重个性
我校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努力实现:让教室成为散发书香的天地;让教室成为回归生活的家园;让教室成为挑战自我的擂台。同时每个中队都有个性化的名称与班级口号,增强了凝聚力。
3.“廊文化”重教育
连接教学楼的长廊,我校充分利用,设计成“我与文明同行”双语长廊。教学楼、综合楼走廊的每面墙上都以“明德、砺志”为主题,悬挂百幅中外名人像和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并开展“看名人画像、读名人名言、讲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的“四名”活动。
4.“园文化”重情趣
教学楼之间的空地,我校以“琴棋书画”为意象,配以“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精心设计了四个小园,以保证校园绿化与校舍在视觉上的和谐,使师生进入校园有一种心旷神怡、回归自然的感觉。
这样的环境文化布置,真正做到了一草一木皆说话,一景一物均传情,悄无声息地陶冶着学生美的情操,孕育着学生美的心灵。
二、以美促智,构建“和谐至美”特色的课堂文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凡学校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实践中,我们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构建和谐至美的课堂文化。我们力求使所有课堂都尽可能地呈现从“美的刺激”到“美的感悟”到“美的创造”三段式格局。同时不断研究探索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和谐至美”课堂的基本风格,例如语文课的流程可设计为“品味佳句――揣摩语言,诱导学生感受美;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引导学生体验美;图文并茂――写写画画,启发学生表达美;文道结合――学习做人,带领学生领悟美;展开想象――引入意境,激发学生创造美”。
此外,随着艺术课程内容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教学形式与教学策略也逐渐多样化,新的教学模式将更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创设视觉情境,参与实践体验,体现人文精神,艺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开放互动”的模式,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以“美”为境界,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情智互动(情感交流和智力发展)、人际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开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开放;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思、乐中画,在动态的、开放的活动和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参与美、创造美和拓展美。
三、以美导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
学校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实践中,我们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校级艺术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体现和谐至美理念的学校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以此塑造全体师生的人格美。
1.开设“七色光社团”
以“兴趣小组”课外活动为主阵地,组建开放、宽松的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如设立“红黄蓝现代儿童美术实验活动区”“七色光艺术团”“邹小体育俱乐部”等,在活动中培养师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进一步让师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
2.举办校园“美之韵”文化节
通过一年一度的四大文化节――美文读书节、健美体育节、尚美科技节、和美艺术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创新成果的舞台,不断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我校“美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升我校“艺术特色学校”之品位。
3.开展“和谐至美”的班级文化评比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师生共享的幸福校园,每学期学校德育处都会组织开展了以“和谐至美”为主题的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活动中,各班师生的奇思妙想,使教室变成了创意的工作坊:“图书角”“卫生角”“名人名言”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特色版块,如“心灵氧吧”“书法文化”“群艺苑”,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各种“评比栏”和“互动台”,给学生带来蓬勃向上、努力奋发的朝气。
四、以美育人,开发实施“和谐至美”特色的校本课程
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撑学校的文化建设,使“和谐至美”校园文化主题得到更强有力的拓展。我校是常州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也是市首批书法特色学校,艺术氛围很好,因此,我们利用我校的书画特色、音乐特色等,让学生在书画的学习中感受中国艺术之美,并能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并进一步完善我校《书墨童年》《涂抹童年》《诗文童年》校本教材;学校还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艺术团体――尚美小剧社、唯美画社、尽美舞蹈队、尚美合唱团,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师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我校整合全国赫赫有名的邹区灯具城这一资源,对“灯具文化”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度开发,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灯具世界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灯具发展的内涵美,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及在全校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也走进了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名人名言、成语故事到高年级的唐诗、宋词,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早读、校本课时间,饱览古今经典,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进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努力达到和谐至美的境界。
总之,在文化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逐渐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轨道上来。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学生的才能得到施展,能量得到释放,某些情感获得宣泄,而且正是在这种释放中,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2
一、渗透“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之美
传统的教案,其着眼点往往是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自我认知,所以比较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探究能力。而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案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探究、整合知识的组织方案和指导方案,同时更是学生探求知识、追求发展的学习策略。具有集教案与学案一体的特点。更突出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因此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师如何教,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怎样学。所以在设计上要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体现教师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与学生的得,体现在学生的发展。
二、渗透学科实验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之美
科学研究表明,审美情感对科学认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实践也证明,把握好学科之美,进行立美教学,会对学科学习认知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美在于从实验的视角揭开科学的蕴含,用科学的方法改造自然、服务我们的生活。所以揭开未知的谜团是化学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化学导学案应成为充满探究激情,调动学科思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阵地。化学学科正是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求证,通过一代代人为之献身,来彰显其科学的价值。
因此在导学案设计上,要充分重视对实验的考察,特别是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微型实验开发,利用实验所反映的原理、实验过程的设计能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学科能力是极为有效的。同时及时捕捉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和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结合地震,如何防止和解决水体污染以及灾区的消毒、卫生防疫等问题,太湖的蓝藻爆发与治理,临近县市的铅污染事件,弥漫全国的雾霾事件等,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中。以适当的形式将这些事件呈现在导学案中,加强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科学的献身精神有积极意义。
三、渗透过程探究的层次之美
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的过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某种程度上说比结果本身更重要。因为有了科学的过程设计与深入探究,相应会带来科学的结果。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体现这种理念,多增加一些探究性问题和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以及深刻性,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这种意识,对于其终身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曾经在有机物部分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布置这样一道题:
医院里常常需要检查检验病人血糖浓度或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正常,请你与同学一起组成学习小组,走访医院有关科室:①了解正常人这两方面的指标。②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血液和尿液样本的。③检验的结果(化验单)如何表示的。将调查研究结果写成报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道题目,学生不仅接触了社会,增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合作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们不仅仅知道了结果,还联系人体更多的生理指标,开发出了系列研究性课题,编成了学生们自己的校本课程。当然在编制时或设计成课题时,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的层次性和内在逻辑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重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每一位都有完成的成就感。
四、 渗透外在观感和内在激励之美
现代的教材观强调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交互作用。因此教材不仅应该提供静态知识,更应该提供能积极地、主动的发挥作用的东西。教材要具有激发、鼓舞和唤起的力量,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新教材的使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许多资料和图片在突出观赏性、艺术性、启发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让知识融入多样化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 等多角度来理解、构建化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激励学生的意图和作用明显。因此在教学案中加入化学史、化学家事迹、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同时认识到,化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化学家的奋斗,展现他们的追求理想、勤奋探索的精神,必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案实际已经成为知识、艺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
五、渗透总结反思成长之美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深刻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导学案已经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到底导学案对教师和学生的促进如何?这需要应用后在课后反思中总结。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自己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或创造性见解,从而促使自己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而学生也要根据老师的批阅进行反思、总结、提高。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所以导学案已成为师生沟通、互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我想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改进和实践,渗透美育特色的导学案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带动教师善于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构建和谐、有效的化学课堂做出积极贡献,从而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 田晓梅 周青 化学教材中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 12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3
众所周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是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先进方法,这是因为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寓声、光、图形等于一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同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几年来,我们立足初高中化学教学,积极探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一、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上好绪论课。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是学习自觉性的强大动力。上好绪论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内部动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我们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精选了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我国最先进的化学工业、本地区化工工业和化工发展简史,以及对我国和我地区未来化学工业的展望等系列的内容让学生观看,同时教师进行有目有有重点的讲解和引导。这样,学生一般都会被屏幕上丰富的彩色画面和生动的内容所吸引,也会被未来化工的发展远景所激励。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十几分钟,大致介绍本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借助计算机等手段,上好物质性质课。我们知道,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要求我们在讲授物质性质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物质性质、典型反应的基础知识,从理论上和实验的角度,全面了解无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制备等。这种课型可以采用各种直观手段,如挂图、幻灯、投影(胶片和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可将一些反应速度较快,有颜色变化的演示实验,改试管实验为培养皿实验并投影至屏幕上;将一些制备、性质、检验等系列实验,通过制作,利用计算机屏幕表演仪器拆装过程、实验方法和观察现象等。条件不允许的话,则可将系列实验过程制成活动胶片或幻灯片,其它有关实验室规则、安全保护措施、实验注意事项等,则充分运用录像片进行教学。
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理论课。化学理论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质、量的变化。这些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必须充分采用富有形象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教学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化学反应历程和机理等,多采用挂图、投影胶片和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一般将常见的有机物质分子空间立体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结构,制作成挂图,让学生常看常见,渐成习惯,并慢慢建立空间思维方法;还可将系统的轨道理论,制作成系列计算机课件,让学生在教师的简洁、明了的讲解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授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时,我们这样处理:
1.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质量关系,电荷关系。(2)掌握同位素和原子量的概念。(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重点。(1)原子的组成。(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难点。用电子云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教学方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启发研究式教学法。
5.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的应用。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的活动,将微观世界用计算机进行扩大展示,逐步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达到变抽象为实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
(1)自制挂图和挂表。A.原子的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间关系———挂表。B.原子与分子,元素与同位素概念对比—挂表。
(2)自制计算机课件。A.1S、2S、3S电子云图。B.2PX、2PY、2PZ电子云图。C.自编有关习题:(a)题型:简答题和选择题(b)内容: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和平均原子量计算,1S、2S、3S、2P、3P、3D、4D、4个、5个填电子数,判断轨道数,中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等方面习题。起到巩固本学时教学内容以及为下一节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打下基础的作用。
(3)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挂表A和挂图C,是在教师提问、引导、启发,学生看书、看投影逐步小结出来的,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将总结的结果投影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教师的设疑、启发、引导作用下,学生主动研究、解疑,最后探讨出系统化、本质化、简明化的网络化体系。挂表B是通过对比讨论,结合学生初中所学元素概念,深刻理解同位素的概念。克服学生混淆、模糊不清、把握不住等易出现的错误。计算机模型的使用,将微观世界扩大化,通过视觉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了学生想象能力,为后面深入研究微观世界打下坚实基础。习题本身作用是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从另一角度来说,可以缩短教师板书时间,从而增加课容量,此为一举两得的方法。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4
继续教育是我国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继续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参与者的知识素养水平,同时也能在系统化教学活动中,引导参与者形成具体实践技能。本文拟从当前继续教育教学活动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依据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结合茶话会媒介的开展方式和内涵分析,以我校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班教学活动为视角,从而探究茶话会等媒介在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思路。
关键词:
茶话会媒介;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铁路电气化;运用思路
随着教育理念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我们逐渐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客观的说,继续教育体系不仅是当前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解决人们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短板和技能短板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发挥继续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和专业覆盖度,创新继续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极为必要。
1当前继续教育教学活动改革的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如今继续教育活动已经发展成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板块。无论是继续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影响,还是继续教育活动对参与者的提升,都需要我们充分完善实施继续教育活动的具体思路。可以说,经过长期发展,整个继续教育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对继续教育活动开展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继续教育活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制约了整个继续教育的效果。而这正是实施继续教育教学活动改革的基础原因。首先,从内涵上看,当前继续教育缺乏文化内涵理念的有效融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是整个教学活动改革的基础因素。当前一些学校和老师,甚至是学员,在开展和参与继续教育活动时,其只是认为“走过场”,因此整个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和表面。无论是教学的深度,还是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度都不够,这就使得整个继续教育活动很难满足时展要求。因此,随着当前对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和作用认知日益完善,必须对其实施改革。通过创新继续教育形式,从而为其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帮助。其次,从时展趋势上看,随着当前整个时展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教育理念都实现了极大完善。通过对传统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其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不足,由于整个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与时代特点和时代要素的有效融合,而无论是学生的参与度,还是具体效果都较差。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实施继续教育改革,正是优化学生培养效果的具体要求。最后,之所以要实施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当前我们对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定位认知日益全面的重要原因。结合当前整个时展要求,在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充分要求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要求以及综合特征等一系列要素,都需要我们完善开展继续教育改革活动。通过在整个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融入实践应用的具体需要和内涵,从而优化教育效果。以我校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班为例,通过完善开展该教育活动,必然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充分满足我国铁路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能对当前铁路就业人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2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分析
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能够在有效提升参与者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有效培养参与者的实践技能。结合当前时展状况,完善开展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时展过程中的重要要求。继续教育活动的系统化开展能够实现以下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冲击力进一步加深,如今,及时补充自身知识短板已经发展成为整个时代对就业人员的重要要求。因此,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就业人员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和内涵,从而满足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进而使受教育者不被时代所淘汰。客观的讲,我国是人口大国,数量庞大的就业群为就业者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因此对于任何一位就业者来说,都必须时刻注重学习,要将当前整个时展要求融入到自身学习过程中,从而确保其实现顺利就业。而继续教育活动则是在较短时期内,能有效弥补和完善就业者自身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不足的重要途径。此外,通过完善融入继续教育活动,能够让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获得最大展现,所以,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是有效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成熟度看,继续教育活动开展更为便捷,因此,通过结合教育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从而实现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对于我国发展来说,铁路仍然是整个运输体系中的主力,因此,当前整个铁路基建事业实现了迅猛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对铁路电气化人才也有着巨大需求量,所以完善开展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能够有效满足我国铁路电气化人才需要,同时也能对当前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提供有效帮助。
3茶话会媒介的开展方式和内涵分析
事实上,无论是当前继续教育的教学要求,还是开展这一活动的时代要求,都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当前继续教育活动教学的具体形式和开展方法。而融入其他媒介,不仅能够让整个课堂充满新意,同时也能实现对整个教学活动内容和元素的有效丰富。而使用茶话会的形式,不仅是一次尝试,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对茶话会媒介的开展方式和具体内涵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话会在开展过程中,其通过借助喝茶这一方式,来实现谈话目的的活动,当然“茶话会”并不是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会有“喝茶”。之所以叫做喝茶,更多在于讲述该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风格比较随意,并不对具体的内涵和内容做明确规定。同时其氛围也更加轻松。同其他与茶相关的茶文化活动不同,茶话会中没有诸如茶道、茶礼等复杂的规矩要求,其更多倡导参与者能够轻松参加,畅所欲言,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在整个茶话会开展过程中,参与者的地位是一样的,也就是任何人都是课堂的主体,从而摈弃了传统的把控思维。对于继续教育活动来说,其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而成年人的思维通常比较固化,在课堂上既不敢畅所欲言,同时也不敢积极表达观点。而使用茶话会这一形式,将使得其在参与过程中,完全放弃心中压力,尽情讲述问题,从而实现自身思维方式的重构。茶话会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间有着实质性差别。在茶话会举办过程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话题都可以讨论,任何问题都可以自由阐述,这实际上是对当前整个继续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4茶话会等媒介在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思路分析
继续教育做为一种特殊教育形态,通过完善开展这一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参与者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有效提升其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但是目前在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亟待改革创新。
4.1茶话会应用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当前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整个继续教育体制中,存在一系列不足,比如学生之间沟通不足,师生互动不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不充分等等,这些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和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到合适的媒介形式,通过合理应用,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整个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想运用效果。茶话会是一种沟通形式自由,开展方式更松散的集体活动。通过有效应用茶话会形式,能够让参与者畅所欲言,从而实现全面沟通的理想效果。结合我校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班的具体状况,能够为我们开展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取得改革实效提供保障。
4.2继续教育改革体系中运用茶话会的具体思路概述
结合我校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班教学活动而言,在利用茶话会这一媒介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做到:首先,要为整个茶话会开展制定方向,尽管茶话会没有明确的主题,也可以畅所欲言,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一定方向,进而才能实现其应用价值。比如,在讲述我国高铁发展战略时,可以选择其做为茶话会的方向,学生可以围绕这一方向,进行讨论。从而避免活动无重点的问题。其次,要为整个茶话会开展制定系统化的计划和安排,想要实现整个茶话会媒介的最大价值,就不能单次召开,而应该在结合系统化方案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从而实现对整个继续教育活动的有效解放。最后,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三项辅助要求,一是要提前向学生讲述方向,便于学生进行事先思考。二是要注意在茶话会开展过程中,对讨论内容进行有效总结。确保讨论有成效。当然,尽可能将教学活动与其进行结合,从而提升应用效果和价值。三是要鼓励学生在完成继续教育活动之后,对教育内容进行总结,从而确保学生形成独立思维。
5结语
随着当前知识经济时展不断成熟,如今我国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中,正面临改革突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如何在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形式的基础上,实现其理想教学效果,就极其值得研究。茶话会作为一种沟通交流,并且更能方便参与者表达和阐述自身观点的形式,如果能够将其与继续教学活动开展相结合,必然能够为取得继续教育改革的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本文旨在融入铁路电气化继续教育班的教育视角,从而实现对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教学活动优化改革的全面成熟认知。
作者:屈志坚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聂竹明.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5):118-125
[2]张家华.资源依赖论视阈下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成人教育,2014(5):131-135
[3]聂竹明.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关系[J].继续教育,2014(22):232-236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5
一、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其特点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了计算机只能输入输出文字、数据的局限,计算机开始能说会唱起来.
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能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它的综合性,多媒体是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的综合体,信息量大,质量高.二是人机交互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它使人对媒体有更大、更自由的选择权和更多角度的观察点.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
二、化学教学的特点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复杂的微观世界,尤其是它们的动态变化,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如,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的分子等,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抽象概念的理解一目了然,提高学习效果.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如有毒、有污染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实验给学生观看,形象直观.
3.化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它的内容贴近社会、生活.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兴趣,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使用声音、图像、动画等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课件,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学生会感觉新颖直观,理解问题也感觉会比以前简单,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中学化学的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微观知识以简单的图像和动画展示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新知识,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了教师的工作.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某些特殊实验.有些不易观察现象的实验,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将现象放大或实验过程放慢,如物质的溶解等;有些有污染、有毒、有危险的及损害人体健康的实验,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实验,达到消除污染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双重目的.
2.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美育教学计划范文6
【摘要】在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尤其在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更是显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
浅谈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1.能够将更多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化不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极大地增强化学课堂的表现力。例如:粒子运动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粒子运动的特点,以此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具体、微观为“宏观”,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立体的影像,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更能形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从而解决一些在现在条件下很难演示成功的实验,尽可能多地弥补由于教学条件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加课堂信息量,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解决学时不足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直接刺激,开展情景教学,从而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然亲切、和谐的情景中,从而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学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不易疲劳、困倦,能够更好地开发其智力潜能。
3.具有极大的共享性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信息具有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可缩小发达与落后地区的教育基础和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多媒体技术给化学教学带来的结构变化
1.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和讲解同时进行,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老师利用课件分析问题,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入思考;老师利用课件诱导释疑,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微观世界中抽象复杂的化学原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总结科学规律,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通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逐步的提高,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负担将进一步减轻,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将有明显的提高。
2.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改变
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使用多媒体网络辅助化教学,需要使自己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解者”的角色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能促进学生个别化学习合作化学习和竞争性学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误区
1.整节课都应用多媒体
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的树立。如果整节课用大屏幕纵然能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而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则会大打折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从何谈起?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理科教学尤应根据学生理解程度逐步加深,见机行事,适时进行情感教学,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2.演示实验全用多媒体替代
演示实验决不能以多媒体替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替代演示只会降低实验成功率可信度,尤其是一些实验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不该出现的操作失误,恰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很好机会,是断然不该舍弃的。
3.大量选用网上的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