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1

一、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尝试

探究学习往往可以理解为关注全体学生,重视教学事件,合理运用探究活动进行交流。学生的探究学习处于多元变化之中,随时都有可能产生不同于预设的情景和问题。学生的动态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比较多,这时,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完善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人格培养。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例题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如:二年级3班总共有50名学生,共同到图书馆进行借阅,共借书150本,每位同学平均借书多少本?在进行尝试――分享――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索。比如教师还可以这样设计:三年6班有52名学生,为了庆祝儿童节制作了156条不同颜色的彩带,平均每位同学制作了多少条彩带?为了进一步扩展探究,教师还可以对上述探究题进行进一步的转化,如:156条彩带中52条为蓝色,其余为红色和黄色,且红黄彩带数量相同,问:两种彩带各几条?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让知识的习得变得更加丰满、充实。

二、在交流学习中分享成果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进行交换,最后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此时我们进行交换,我们各人拥有的将是两种思想。可见,分享多么的重要。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时,学生应该学会在合作中交流、分享,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能把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以及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也有利于实现学习上的共赢。例如教师设计的尝试题:56条彩带中52条为蓝色,其余为红色和黄色,且红黄彩带数量相同,问两种彩带各几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分组,小组成员之间开始展开了合作学习、交流探讨,有的小组画,有的小组摆,都忙得不亦乐乎,学习也非常积极。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完毕后,老师让学生小组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小组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这就是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这也是分享成果的魅力。老师巧妙利用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然后再利用汇报交流、共享的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在分享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快乐。

三、在分享课程内容知识后进行导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尝试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可以有效增加学习趣味,活跃课堂氛围,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创设出来的尝试题:156条彩带中52条为蓝色,其余为红色和黄色,且红黄彩带数量相同,问:两种彩带各几条?这个尝试题在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学习并分享成果后,老师应该加以综合,顺水推舟地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课程知识进行深入导学,成功将该课程知识进行讲授。通过这样的尝试――分享――导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常常处于发现、探索的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乐趣,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同时使小学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不再是枯燥、无味。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知识本位;培育应用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应用并不是固定在某个阶段的,而是贯穿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而小学阶段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已经,但是还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虽然新课程不断改革,但是行动远远跟不上。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应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关键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与灌输,学生逐渐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2)分散教学原来程序化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结构是由一系列的程序化环节联系起来的,每个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打破这种传统。(3)改善重视教学结果的弊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单纯地去死记硬背所考的知识点,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在解决问题时,也锻炼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筛选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最后的交流讨论阶段,学生相互交流,互换想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自己的语言表_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应用

在小学时期,学生刚刚步入智力发育的初级阶段,因此抽象能力比较弱,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略有不足,不能清晰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诉求,因而教师不能彻底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应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从实际出发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具有自主能力去研究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作为辅助,通过个人的表现情况,不断地将教学问题进行延伸,从而达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例如在学习“问题解决”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实例,例如苹果个数的加减,公交车上人数的多少等等,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应用题;在学习“认识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他们感兴趣的小物品,加深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

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学生可以在钻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思维的散发。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数学概念时,会涉及“厘米、分米和米”的教学,为了贯彻直观性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长度分别为1米、1分米和1厘米的小木棒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直观感受这些长度究竟为多少,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触摸来理解厘米、分米和米的不同,对长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分米的小木棒去与一米的木棒进行比较,看一米能够包含几个一分米。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小学数学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好奇心比较强烈,学生才可能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4.加大题目开放性的力度

数学教师应当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开放性数学题目,这种题目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还有看问题的多维角度。例如,五年级上册数学的课外习题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从4根5厘米、4根3厘米和4根1厘米长的小棒中,选出若干根,并使它们首尾相接,能够摆出几种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动员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在操作的过程中,开发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最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排列方法。

5.开发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开发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当今比较盛行的翻转课堂和微课,这种方式的教学流程更加灵活,形式更加个性。学生通过教学视频与资料可以反复地学习基础知识,在学习时间上灵活可控,还可以随时倒回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中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可以针对作业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获得针对性指导,对于知识点比较零散的小学数学来说,这种教学形式十分有效。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应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开发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并且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教师发展;反思意识;专业素养

中外无数数学名师的经验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自我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因此,要想在新课改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自我发展观念,培养自己的专业性,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点,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终身学习要求自己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知识生产速度日益加快、质量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授好课,必须紧随时代进步潮流,在数学素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能力和技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校内外培训资源短缺,这都制约着教师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在这个情况下,除了校方、社会层次的培训外,教师要克服各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自己职业、身份的热爱和感情,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一是可以每天抽半小时浏览各种教育类书籍,尤其是期刊,接受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技巧的熏陶。二是可以接受函授、在线培训等系统性培训,将自己的知识整体化、查缺补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综合能力。总之,就是要抓住各种机会,加强能力培养和学习,以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自己。

二、训练教学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授课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这和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要求也是契合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再将自己简单定位为一个授课者,还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教育研究者。只有加强研究尤其是反思,才能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寻找更好更多的解决办法,才能融课程、教学和研究于一体,提高自己的专业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体会小学数学的核心教育理念,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从而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等。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不完全具备这些能力和素养,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1.提高数学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

首先,要精通小学数学授课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只有精通才能将这些知识熟练灵活地应用到授课活动中去,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赋予灵性,从而让小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其次,要发展自己的数学智能和思维,具备较高的数学教育素养,从而能够达到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水准。这都要求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和自我提高,坚持学习系统的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教育教学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素养。

2.要不断锻炼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

笔者认为,莱特伍德提出的六种教师专业技能能够很好地概括教师能力的发展层次发展生存的技能、胜任教学的基本技能、扩展教学的适应性、获得教育上的专业指导、促成同事专业的成长、训练领导及参与决断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最终培养自己具备较好的教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以新课改目标为标准,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步蓉.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几种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1(1).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4

一、营造数学氛围,培养科学兴趣

数学知识涉及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较为枯燥,小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因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导学案、微课等方式,引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中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通过播放复杂的图像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图中出现的图形,由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科学兴趣。同样,在教“圆”一课的内容时,数学教师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向他们介绍祖冲之将圆周率估算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告诉学生记住圆周率的大小在“3.14”,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科学学习的有趣性,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不是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认识和经验,所以不仅是数学逻辑思维,还涉及对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掌握科学知识。当前数学教师通过实践教学法、合作互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通过合作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思考“我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等问题。其次,教师通过板书,教会学生掌握方位和参照物的关系。最后,教师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丰富科学知识。另外,通过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45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掌握较丰富的课外知识。

三、通过数学实践,传递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同数学具有相同的基础,即在于两者都以逻辑思维为主导,对世界展开实事求是的解读和认知。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传递科学实践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某小学在学习“角的度量”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如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一些绘画了奇怪形状的图片等到课堂中。另外,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把量角尺。在上课时,教师在进行角的定义的解说后将教学工具下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要求一部分学生估算图中的角度大小,并动手画出自己估算的角度。另外要求另一部分学生通过科学的工具进行角度测量。通过对比两组图形,让学生了解到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学生解决问题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

四、实施开放教学,提高科学精神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备课;目标导向;全面发展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备课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基本前提,加强教学,首要目标是加强备课。在现实生活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继而影响了后续教学实效。核心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义务阶段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目标导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应首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深入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及需求,根据进展时段的不同,进行课前、课始、课中、课终几方面的备课,明确其中重点与难点,从而启示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备课,深入挖掘,理解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作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是指導教学实施的纲常性文件。具体而言,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关于内容设置,则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着重强调了数学实践活动,并借此确定了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感以及推理能力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课前备课阶段,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于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有意渗透,引导学生正确地感悟和运用数学特有思维方式,如抽象思维、推理思维、模型思维等,以此深化他们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建立学生系统的知识架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度研析课程标准,明确阶段性目标,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以及自身实际等,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科学安排教学总时数、周时数、单元进度等,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实践相关的活动,理性评述和总结学生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备课及实施做准备。如:在《找规律》的教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用一块正方形的纸代表一块手帕,在“手帕”上设计出你喜爱的,并且是你认为有规律的图案。学生回家后,纷纷找来家里的手帕或兼有其他图案的物品做参考,请来家长做指导,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起来。学生在亲手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结果在正式上《找规律》这一课时,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他们还向我提出了许多有关设计、排版等方面的知识,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的思路更广阔了,他们非常投入,热情高涨,学起来特别轻松。综合来讲,课前备课是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梳理,应清晰思路,明确目标。

二、课始备课,创设情境,以问题引领学习

基于上述课前备课的系列准备活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课始备课,要注重情景创设,以问题引领学习。以在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为例,它着重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信息导入,有机地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关联在一起,并具体、直观、形象地将知识点呈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基于此优势条件,情景与问题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其根基是数学内容的本质。同时,新教材还十分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探索、尝试,着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正所谓,“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一个情景是否合适取决于所提出的问题能否揭示数学的本质。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跟学生讲授课本中的例题,而是向他们提出了一个生活问题:“六一”节快到了,相信你们今年会过个难忘而快乐的节日!但为了你们的节日,老师却感到烦恼,因为我要为大家准备一些水果,又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情境中的问题是开放的,也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所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多角度思考,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三、课中备课,给学生探索、体验的空间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的讨论与反思,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对其日后数学学习意义重大。基于良好的情景问题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并内化成个人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时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了解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掌握其基本优势功能,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适当地加以应用。在小学数学课中备课阶段,教师首要对教材知识重难点了然于心,借助网络公众平台,搜集更多的生活素材,并在一定的情景设计下,引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讨论解决,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单位”的教学,小学阶段“单位”的重心在理解和具体感受单位的实际意义,像掂一掂500克一袋的盐有多重,摸一摸0.4平方米的桌面有多大,量一量自己有多高等等,这些看上去没什么“数学味儿”的举动,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时不可或缺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单位本身是规定的结果。对学生来说,这里有很大的讨论、活动和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上下点功夫,能帮助学生认识单位的标准作用和平台作用,知道如何在估计与精确之间做出选择,逐步认识到数学为什么需要抽象等,这都有助于学生接近和发现数学的本质,并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课终备课,建立關联,关注整体设计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课终备课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其重点在于建立关联,关注整体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一节一节的课时教学中跳脱出来,了解数学教学的系统化特性,把一些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点融为一体进行整体设计,如此才能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认真思考数学的本质,体现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学《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小结的: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收获,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生1:我打10分,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生2:我打9分,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没有感觉累和乏味。生3:我也打9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我想再学下去,但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有遗憾。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让你在“平均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你会怎么说?生1:有趣的平均数。生2:善变的平均数。生3:神奇的平均数。

……师: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可以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给课堂学习情况打分并估计平均数,一方面巩固了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提练和升华,这样的结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以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来看,其设置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任何一个环节的数学教学既是个体,又相互关联,有机地将之串联在一起,对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作用显著。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备课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教师而言,有效备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本身需加强对教学备课的认知,提升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改革,并应用于实践。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所以,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备课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显.教师备课中的“备己”策略[J].山东高等教育,2014,2(02):57-62.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科书 应用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这标志着几经艰难的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标志着教师们将成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改变教师们长期形成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材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时至今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一年的风雨历程,在课改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真正完成课改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改革也经历了十余年的路程,随着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不断改革,呈现出一些特点,笔者在此以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出的特点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阐述。

一、教科书的编写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笔者在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中发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也受到了城市化进行的影响,呈现出于城市化进程相一致的特点。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共有六套,但是这六套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体系上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对教科书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出现了诸如“农民工”之类的词语和问题。这样的词汇并不是只有一两个,也并不是偶然,而是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相符合的,也体现了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受到社会的影响不断深入。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应用

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教学课程改革,但是小学数学教材在实际应用中与新课程改革中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1. 生搬硬套

长期以来,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头脑中始终有这样一个观念:小学数学教科书是课程专家编制的课程“产品”,是小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范本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它所呈现的每一个知识每一种解答方法都是最准确的,具有示范作用。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所谓的“教书匠”照本宣科、完全照搬的现象。例如,教材中有些习题所选取的情境或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为例。教材中的练习是让学生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估测一捆铁丝的长度,但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几乎没有亲身体验,于是学生在理解题意上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凭直觉估测一捆铁丝的长度,直接用卷尺先测出一圈的长度,再数一数一捆有多少圈就行了,而没有必要通过称质量来测出。

2. 完全抛弃

新课改让教材走下了神坛,教材不再“神圣”而不可侵犯,教师的义务也不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然而,一些教师刚刚摆脱了“圣经式”教材观影响的同时,又不免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新课改解放了教师的手脚,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教材进行盲目地改编,出现了“非此即彼”的倾向,导致预定目标无法实现,甚至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相背离。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否则数学材料就缺乏真实感和亲切感。一味地追求改动教材,以至于舍本逐末,往往会把教材中很好的内容处理得支离破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钻研课标,认真审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既尊重 理解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根据学生、教材、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 误读教材

小学数学教科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其中设置了多种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栏目,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如果缺乏对教材的研读,就可能限制教材作用的发挥 例如,小学数学教科书取消了复习环节,而是以主题图、情境图、表格、图片等形式出现,直接从问题开始进入新知识探究。一些教师就认为复习环节不重要了,忽略了该环节,殊不知教科书编写者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大思维空间,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应用小学数学教材的建议

1. 改变观念,正确对待教材

伴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启动,教材制度随从“一纲一本”转向“一标多本”,为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考试考教材“的传统模式铺平了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及时转变教材观念。

2. 综合掌握教材,提升教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挖掘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价值。作为数学的灵魂、精髓和核心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课改已经明确把数学思想方法列入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阶段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深刻地理解,同时还要对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予以了解,这样才能使得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目标中明晰,在知识形成中落实,在训练中巩固,在概括总结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