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教学计划

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文1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由各部门行政人员具体参与,各学科教研组和班主任在领导小组安排下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活动。围绕这项工作,学校应制定详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积极利用周边环境优势,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生态文明,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二、立足课堂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有机渗透

为真正搞好生态文明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抓好一支“绿色园丁”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增强学科渗透的意识;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让大家走向自然,感受绿色,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让老师们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而且,还可以将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列入各类考核之中,以此督促教师自觉实行低碳生活。二是对各学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所涉及到的生态文明知识要讲全、讲透,联系实际,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的。每学期举行一次生态文明知识有机渗透学科教学的研讨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们提高绿色教育水平。三是用好环境教育教材,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制订好教学计划,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而且,我们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从而增长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解决环境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环保知识更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强化学生环境意识,丰富环保知识教学形式和内容。五是建立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道德素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绿色生态文明在他们心里烙下印迹。

三、开展各类活动,拓宽生态文明的教育渠道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班会、团队等活动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对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下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屏、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校报、校园网站等媒体加大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生态文明知识,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可以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禁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多项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三是通过主题班会、团队会等活动深化创建工作。可以定期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团队会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环保意识和现状调查,开展保护“母亲河”宣传活动,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等,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清理居住小区和校园周围的杂草杂物包括废塑料袋、碎纸片等;清理和洗涮不规范张贴物,使校园及周边环境清洁、优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生态文明知识播向周边的每个人。

四、注重环境建设,增强生态文明的育人效果

环境氛围是一门潜在的隐性课程,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校园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教育的教材。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强育人效果。

一是加强校园绿化工作。绿化建设常抓不懈,合理布置校园绿化带、绿化地,聘请优秀花木工,培植护理学校花卉、草坪、树木,并设置宣传标语牌,使校园内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呈现一幅美丽的花园景色,陶冶师生的情操。二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张贴名人名言等宣传标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还可以通过定期刊出黑板报、宣传窗,墙面等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得绿色文化氛围愈来愈浓厚。三是加强学校环境管理工作。在学生中,提出“自主教育”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开展“爱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学生”、“告别陋习,与文明握手”大讨论等活动,实行绿地认养制、公共场所包干负责制、班级规范化管理,德育处成立文明监督岗,让学生自己体会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体会管理工作的艰辛,从而提高遵守各项制度、维护校园环境整洁的自觉性。

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都将影响到祖国的发展,他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将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实地调研报告里,却频频反映出现在的高等院校里,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现状不容乐观的事实,因而,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缺乏

许多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学生人文教育不足,缺乏自觉主动的生态伦理教育,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缺乏,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等基本常识,获得知识的途经有限,常常借助视频、杂志等媒体得到相关零碎知识,很少从书籍和课堂讲座中获得。在当今社会,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对环境伦理教育的认识却难如人意,许多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也渗透了大学生生态伦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考过四、六级更能让她们关注,在这种功利性的就业导向下,不少大学生对生态伦理普遍重视不够,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也没能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导致缺少生态道德行为,造成校园的环境恶化、水电浪费、白色污染等等现象。

2.生态伦理教育活动参与性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生态教育活动方面表现的热情度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虽然不少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识,但常常不论是对生态教育还是对环保宣传活动的参与上都缺乏主动性,会选择在不损害自己时间精力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到生态伦理的相关实践中来。还有的大学生对选修有关生态环保方面课程的教育不感兴趣,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关环保实践活动方面的学生社团,没有主动的将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的自觉,缺乏了解生态环境、增加生态常识、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的主动性。

3.生态伦理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无论从教材的编写、教学规划、师资的配置等方面来看,都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据统计,目前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中,开设与生态有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1]。在高校的教学中,相关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穿插在某知识点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全国没有有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编写权威的专门教材,学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各行其是,从而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对那些已经开设一些选修课的学校来说,由于受课程类别、课时的限制,教师也仅限于简单介绍一些生态伦理的基础知识,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来强化学生的理解,授课方式单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从师资力量看,许多高校也没有从事生态伦理教育的专门队伍,往往都是教授自然科学方面的老师兼任,缺少了人文关怀的视角,难以找到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切入点,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原因分析

1.高校对生态伦理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不够

当前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趋向于开展就业前景广泛,有明显利益效果的热门专业,普遍存在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教育的倾向。缺乏对生态伦理教育应有的重视,强调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在道德上不仅要关爱他人和社会,而且要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物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不能任意践踏和破坏自然[2]。这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片面性,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地区差异、专业差异,但总的来说,与国外的高校相比较,大多数高校还是缺乏对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视,从而导致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的安排上出现滞后,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还存在意识比较淡薄、对开设环境保护课程重视不够等问题,导致不少大学生没有全面系统地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机会,因而,只有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教育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学校高度重视,才能使生态伦理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大多数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仅仅是渗透式的教育,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方式上很大程度上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多进行“美德袋式”的灌输教育,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学方法单一,创设情景不足,大学生虽然会从中学到许多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及时有效的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2.忽视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

在生态伦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中,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忽视了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一些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活动多是运动性的,没有成为经常性的活动,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践行生态伦理道德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而生态伦理起源于社会现实的发展,所以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践行,通过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对于生态伦理的直观感受。但这种实践能力的养成,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理论灌输就可以实现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育的课时安排、经费来源和评价方式等都限制了高校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3.缺少社会合力系统

毋庸置疑,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过程和效果都会受到其周围所处环境的巨大影响。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4]因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深刻影响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但就目前看来,政府、大众传媒等对生态伦理道德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充分,电视、网络、广播、移动终端等载体是现在大学生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媒介,但其中涉及生态伦理宣传的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也比较缺乏,没有形成社会的合力系统。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但现实中社会和家庭的生态伦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并没有形成,有的甚至阻碍了大学生正确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如有的家长经常出现浪费水电、随意吐痰、乱丢垃圾等不良的破坏生态的行为,这些家长自身不良生态伦理道德的反面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1.增加生态实践环节,培养生态实践能力

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整个过程一定要坚持实践原则,使生态伦理教育回归生活,接轨现实,“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5]。因而,可以开展校外生态调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同当地相关环保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回收废物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绿色旅游,参观游览名胜古迹、风景区、生态保护区等,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倾听自然、热爱自然;同时,还可以通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相关讲座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支持学生参加野外实习等,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最后还应该将生态伦理规范纳入学生日常道德实践之中,在注重日常养成教育的同时,要将生态伦理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行为习惯。

2.加强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影响生态理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生态伦理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高校师资力量还相当薄弱,有的甚至缺乏生态伦理教育的专职教师,而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态伦理知识的掌握。因而,首先要配备好高校生态伦理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他们加强专业培训,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访学、出国研修等,以不断更新、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对现有各学科教师开展生态伦理系统理论的培训,高校许多学科中都渗透着与生态相关的知识,如教授传统文化课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传递给大学生;教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和学生探讨和谐观念,引导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各学科老师都能成为生态伦理教育的代言人,使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从全方位得到贯彻落实。

3.完善课堂教学

生态伦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因而,要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教学体系,完善生态伦理课堂教学,高校应将生态伦理教育归入高校德育之中,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并将生态伦理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强化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的选修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三管齐下、共同发力。在教学模式上,既将生态伦理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的教育理念,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看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把握学科之间生态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伦理观。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校园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生态伦理的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要素,结合我国国情,在传授生态伦理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4.构建生态校园环境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使人精神愉悦、身心健康,而环境优美的校园正是生态道德观念形成的催化剂,学校的规模、环境、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加大环保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生态伦理观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做好校园环境保护和绿化覆盖,对校园教学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构建优美的生态校园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专业理论教育与生态伦理教育结合起来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团、院团作用,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建立校园环保宣传社团、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报刊等媒介、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建生态伦理氛围,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遵守生态伦理规范,使学生主动去保护环境,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美好的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的舒适,进而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84.

[2]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54-55.

[3]于海量.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87-02

一、文明及文明行为的内涵

“文明”词义丰富,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国家。这里讨论的文明是指一切符合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具体文明行为。文明行为是人类行为中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要求,也是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具体表现。

在现代社会,具体的文明行为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文明、宴请文明、乘车文明、观众文明、旅游文明、卫生文明、购物文明、走路行车文明、爱护公物文明、待客文明、民俗文明、公共活动文明、安全文明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上。

思想意识指导和决定具体行为,具体行为是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那么,文明意识指导着文明行为,文明行为是文明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外在表现。个人文明行为不仅体现个人文明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涵养,也是国民整体素养的一个缩影。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道德教育的成效。为此,高校规范学生行为应从增强其文明意识入手,树立文明行为标杆,对学生文明行为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二、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现状

笔者为了解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现状,以问卷形式,随机抽查了本校102名在读留学生;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留学生在公共场所的个人文明行为得当性及个人对文明行为教育的看法。

问卷按个人文明行为影响范围将问题进行分类,分别调查留学生在宿舍里、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文明行为情况。所调查的留学生不文明行为中,在宿舍里,8%的学生曾在他人休息或学习时高声说话或大声放音乐等, 14%和22%的学生分别有过浪费水电和食物的行为,4%的学生在宿舍养宠物,8%的学生曾高空置物;在校内20%的学生有过开会、上课或参加集体活动迟到的行为,4%的学生曾有过不与教师打招呼的行为,13%的学生上课接听手机或大声喧哗, 8%的学生在图书馆穿拖鞋;在校外,9%的学生有过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9%的学生曾电动车超速行驶,15%的学生曾闯红灯或逆行,5%的学生曾乱停乱放车辆,4%的学生曾随地吐痰,6%的学生曾乱扔垃圾,4%的学生曾随地大小便,4%的学生曾乱贴广告、乱涂乱画,6%的学生曾插队,30%的学生曾公车上不让座,9%的学生曾捡到他人物品不归还,13%的学生曾不经他人同意拍照,7%的学生曾攀爬栏杆和树木,1%的学生曾破坏公共设施,4%的学生曾破坏花草树木和在禁烟区吸烟,21%的学生曾不帮助老弱病残孕等不方便人士。

每项调查内容里,留学生或多或少都曾经有过不文明行为。

三、来华留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归因分析

(一)来华留学生自身的原因

其一,有的留学生在本国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来到中国后仍然我行我素,保持原有的不良言行习惯;其二,有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无人管束,不能自我约束,随心所欲;其三,由于文化差异,有的留学生崇尚个人自由,缺乏集体观念等。以上留学生自身的各种问题都会暴露在他们日常的言行中,出现各种不文明行为。

(二)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榜样”作用

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少高校和家长崇尚成绩第一,忽视道德教育,使中国学生无法意识到自身的不文明言行,像浪费水电、纸张和粮食,随地吐痰的情况随处可见,甚至有的教师也存在不文明行为,而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但给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为留学生树立了不良的榜样。

(三)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在文明行为方面的缺失,处罚不文明行为力度不强,导致公共场所有不少不文明行为存在,如随地扔垃圾、禁烟区吸烟及闯红灯等。社会风气及传媒舆论潜移默化影响着城市里所居住的人,留学生难免会效仿城市里的所见所闻,成为所谓的“中国通”。

(四)留学生的文明意识与行为教育缺失

接受调查的留学生中,63%的留学生承认在母语国常被教育要讲礼貌和注意自身的言行,71%的留学生觉得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只有46%的留学生来中国以后受到过文明行为教育并觉得有用,有一半以上的留学生来中国后并未受到文明行为教育同时觉得文明行为教育无实际意义。留学生在母语国虽然受到了文明行为教育,但是如果中国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如下课不随手关灯关空调等,留学生平时又受到不同于中国学生的贵宾待遇,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不注意自身行为了。

四、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的意义

(一)校园维稳的需要

文明言行是人际关系的剂,缺乏了这种剂可能就会因不礼貌的言行而激起矛盾。如本校一名泰国学生因想阻止一名中国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行为,而被一个中国学生暴打,造成一起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又如,同寝室的两个留学生,一个在休息,另一个大声放音乐,两人争执不下,导致发生口角。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各自习惯可能大相径庭,如果不学会礼让、包容及交际技巧,像以上这样的摩擦随时都会发生,无疑会破坏校园和谐、团结气氛,不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利于校园的稳定。

(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市民的文明言行是城市文明的基石,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每个市民在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的监督和制约下,注意自身的言行是否合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否则每个人因只顾自身的方便而给他人造成了影响,无法与他人友善相处,进而有碍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试想,市民不讲卫生,随地扔垃圾、吐痰,即使满大街的清洁员不分昼夜地工作也难以维护城市的清洁形象;同样,来华留学生在校内外的公共场合里大声喧哗、破坏公共设施等也会成为创建文明城市中不和谐的行为,这既影响他人,也有损于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形象。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化对本科人才教育改革,强调全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又有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还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教[1998]2号)。教育部针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是中国学生应该加强的方面,同时也适用于来华留学生管理及人才培养。留学生没有健全的心理和良好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再高也不能服务于国人。留学生教育越是重视文明修养,越能提高其行为的文明性,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克服在人际交往中排斥外来文化、无法融入集体、无法入乡随俗等问题,增强国际合作交流观念。

(四) 持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民所应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一个留学生走到任一国家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资源都不是哪个国家的,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因此,保护地球资源是任何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培养来华留学生自觉节约水电、保护动植物、保护文物,营造人与自然和谐氛围。

(五)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个人行为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高校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培养的留学生将来应是他们国家的栋梁,综合素养在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影响深远。培养留学生综合素养从规范他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言行开始,逐步习惯于文明言行。

(六)来华留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决定

大部分来华学习专业的留学生年龄在17―24岁,正值青年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树立的关键阶段。尽管他们有不同的信仰,但是应有对人类共同面对环境问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会以中庸之道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尤其是不同文化间的沟通。高校应在这个年龄阶段,对留学生加强道德教育,规范其文明行为,这会对他们今后的意识和行为影响深远。

五、加强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道德文明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留学生在入学时,高校可以整理中国和地方道德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告知他们,尤其是与其生活学习相关的文明行为规范;通过在校内粘贴的图册、宣传画,留学生能经常耳染目睹;还可以通过文明行为评选,在全校师生中树立校园文明行为榜样;同时也要曝光各类不文明行为,留学生能从中学会尊重他人,增强荣辱感。

(二)利用网络宣传与交流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作用,组织关于文明行为的评选、演讲等各种践行活动;留学生辅导员也可以在网上了解留学生思想动向,与个体或群体进行互动交流,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完善国家和地方立法

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规范中国公民出游行为,重视个人或国家在他人或他国的形象。国家2012年首次在《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此后各地都出台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社会文明行为的规范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在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过程中,逐步规范市民行为。留学生在就读的城市里感受到市民的文明举止,也会自觉遵守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来华留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应重视其践行的有效性,文明行为应成为留学生们的自觉习惯。高校能教育出德才兼备的优秀留学生,在国际上传播文明有礼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刘红.高职学院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研究[D].昆明:云南

师范大学,2009.

[2]徐鹏程.大学生不文明现象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09.

[3]闫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13,(8).

[4]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J].教育探索,2008,(6).

[5]田爱民,胡滨,董伟英.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宋正富.大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原因及对策探析[J].长

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7]杜钢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研究[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3,(8).

[8]吴亚君,辛瑟・克拉克,付伟等.高校护生不文明行为及

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

生态文明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工作 耦合机制

[作者简介]祝胜男(1976- ),女,黑龙江铁力人,东北林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宋惠东(1963-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耦合机制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DL10cc68)及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53xs4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53-02

“耦”古义为二人并肩耕作,即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进步。“耦合”来源于物理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而最终实现联合。总体上讲,“耦合”是指不同对象为同一目标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过程,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中实现双赢或多赢。而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耦合要素,随着两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者之间必然呈现出相互影响、彼此联合的趋势。

一、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条件探析

(一)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相符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方面,其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高等教育来讲,对学生政治态度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是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追求。关注大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形态和社会思想的认识状况,引导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正确的政治取向,进而为社会培养品格高尚、行为规范、思想合格、政治过硬的优秀人才是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对于企业来讲,其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应当具有良好的个人品格和正确的政治取向,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胜任其工作岗位,并通过个人奋斗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具有帮助大学生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问题的作用,能使学生形成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态度,进而使其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因此可以说,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方面具有一致性,因而二者的耦合具有实际意义。

(二)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合辙

社会实践性是高校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性,只有在自身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当中,大学生才能有效地接受政治教育和先进思想的影响,进而形成积极的政治情感和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其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当前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日趋社会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日趋实用化,高等院校开始逐步侧重于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频繁、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更加密切,由此其便会更多地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因而高校今后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具体认知需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的思想引导。这种引导更加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力图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说,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未来实践服务的,从这一角度看,校企合作教育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层面合辙,这也是二者耦合的一大条件。

(三)所处的教育境遇与面临的教育问题相通

高校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和所处的境遇具有相似性。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果,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这对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社会公德的维护、政治取向的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必须承认,近年来学校与社会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校企合作使得其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多,而学校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限,实施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出于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被及时重视,会对学生的求学之路以及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企合作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境遇来看,二者具有耦合的必要性。

二、目前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一)教育者发生了变化

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派遣专门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完成理论方面的教学与考核。而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由学校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企业安排的生产实践操作教师共同承担。然而,由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与企业安排的生产实践操作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内容、时间、形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致使很多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一些学生出现一系列的思想异常、心理焦虑、心理逆反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重困难。

(二)受教育者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之中,教育对象的身份只是单一的学生,教育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下,教育对象的身份发生了本质变化,除学生身份之外,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普通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使大学生一方面接受学校中较为集中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适应企业相对分散的管理,而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文化制度、教学要求、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学习的变化。而企业中的一些负面思想观念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进而引发多种问题。

(三)教学情境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在学校教室内完成,而在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学的情境变为了复杂的企业车间。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操作技能,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便会认为学习与专业知识和未来就业无直接关联的思想政治理论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在企业的教育培养内容往往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会相互冲突。因此,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会由于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紧张、逃避等不良心理,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培养双双失去应有的效果。

三、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途径探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下,应当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首先,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学生生产实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关注每一个细节的完成,而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看做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第二,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明确规定企业方面应当承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便做到在合作中权责分明。第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具体来讲,应当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理论教学由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完成,实践教学由带队实训教师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完成。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

(二)改革教育方法,构架开放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企业在学生培养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一责任不仅包括对学生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校应当及时吸纳企业人员动态参与到教育工作之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易于和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交流并受到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因而其思想会更趋复杂、多元,也更贴近社会和现实生活。这便要求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由单一教育转变为多样教育、由封闭教育转变为开放教育。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引导企业方面利用工人、管理者的积极思想教育学生,利用工厂、车间里的真实事例教育学生,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积极情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以此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耦合。

(三)优化教育内容,根据学生职业需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课程建构。具体来讲,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社会公德、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纪律等。对一年级学生,学校应当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道德意识;对二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其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拓展;对三年级学生,要着眼于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对大四毕业生,则要着力开展学生的求职培训。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学校应对繁杂的理论知识进行压缩和提炼,选择那些真正适合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教授。此外,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际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采取“教育导师制”即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一名专业技术导师和一名思想政治导师。专业技术导师由企业人员担任,思想政治导师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通过导师制,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时时抓、事事抓,以此协调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校企合作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二者的耦合能够使大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又具有正确的政治取向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企业应当加强联系,从实际出发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以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耦合,为国家培养更为全面、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校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李雪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李贞.校企合作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