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范文1

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经历“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对西方文论的引进,近百年已有崭新的发展,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文论,在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文艺理论的引进,更把文学理论奠定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改革开放30年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论,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论,还有从尼采到柏格森、克罗齐等的美学,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到胡塞尔的现象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从卢卡奇的现实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从原型批评、符号学、接受美学到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纷纷被译介到我国,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拓展了我国学者的视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目前,继承中西方文论的积极成果并总结新的文艺实践经验的、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完整体系正在新的探索中形成。在此时刻,王彦霞的新著《文学理论向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问世,应该说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

文学理论的生成,是文学理论话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繁复的生长过程。所谓“向度”,据著者解释说,是指理论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倾向特点等,隐含着理论主体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对文学功能、价值的不同认识,并决定着理论话语产生意义的根本条件。换言之,每个理论家如何根据他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文学观念,确定从什么视角切入文学研究,并把文学现象的哪些部分作为其理论阐述的主要对象,都会对文学理论向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这本著作的贡献在于,它将历史上的种种文学理论按照其向度分为四种,即按研究者对客观世界(生活)、创作主体(作家)、作品(文本)、接受主体(读者)及其相互关系所取的不同视角和不同理论模式,将文学理论向度分为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和文学之外的向度。历史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反映”说、“表现”说、“言志”说、“抒情”说都被归为“载体向度”;而注重文本形式研究的符号学、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则被列为“本体向度”;至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又被看做“读者向度”;文学理论走向对影视、媒体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图像、音响、广告等的研究,则被视为“文学之外的向度”。书中逐一考察了每一向度的中外文论生成的过程和理论观点,不仅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还提出了当今的文学理论研究应博取众长,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道路。

著者的上述基本观点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也是比较正确的。对四种向度的论述都有充分的展开,引证丰富,足可让读者作为文学理论的发展简史来读,清楚地认识到各家文论提出的根据和立足点,以及各家文论的历史进步意义与时代局限。对新的综合研究,书中也提出了比较切实的思路。这本著作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视野开阔,学术含量大,分析也比较细致严密,特别是从向度视角切入文学理论研究,颇具新意,给读者以新的启发,对于把文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应是有帮助的。

文学理论范文2

关键词:文学理论; 理论向度; 元理论; 文化理论

引言

“说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恐怕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新术语、新概念出现得太多、太快,简直叫人应接不暇”,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西方文坛理论更迭相当快,新的流派不断涌现出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世纪学术研究中出现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形,文学越来越多地向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借鉴思维方式乃至术语、概念,于是,新名词、新术语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艰深”( Abrams,2004:1)。也就是说,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领域中,出现了对于文学命题、文学视角、文学思潮探讨的“杂语喧哗”的局面,而其中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构成了关乎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研究向度。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的有效展开文学理论学科的自身构成与自我确立也可能是最有意义的。文学理路的元理论走向与文化理论走向是理论与现实之间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也是理论自身面对现实变化所必须做出的学术选择。当下众多的文学理论话语无疑都可以纳入这一学术视野,对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的充分认识,也将催生文学研究的本体自觉。

一、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

所谓“元理论”就是理论的理论,思维的思维。元理论研究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以最一般的公共概念为研究对象;二是经常思考学术传统中的老问题,从而反思并整合自身。文学理论的元理论问题的产生有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的原因:就理论而言,作为文学理论的理论根据和思维范式的哲学、文化思想变动与多元化,使得文学理论原先的理论基础不在牢固或受到质疑,从而导致原理论问题的产生;就现实而言,社会文化与文学写作的复杂多变,使得文学理论自身的确立方式、存在方式、表述方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的元理论问题凸现出来。在当代,文学理论之为理论的哲学基础变动不居、文学之为文学的现实因素复杂多变,使得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反理论思潮。实际上,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并不只是对于李兴权威与理论思维的批判、限定、贬斥,而更主要的是对新的意指方式与理解方式的诉求。这样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理论本身的性质与意义以及它与现实的关系,尤其需要理解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表意方式与真实意指。这也就是说,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后现论将以一种新的关系与世界相关联,以一种新的方式作用于现实,并从一种新的方向上被理解。西方近几年问世的文学理论著作大多充满着元理论的焦虑和对新的意指方式的探索。

如果仍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去理解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就会将理论撕成碎片,其结果就是不绝如缕地宣称任何理论不再可能的、理论碎片化的解构与后现代论调。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因此可以看做是面对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理论浪潮,文学理论自身在意识层面上的自我激发。因为反理论浪潮的流行与强大,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的自我意识常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与潜意识层面。因此,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常被当做不合时宜的动向加以忽视,在当下理论场景中,也就出现了极度膨胀的理论意识同理论的过度谦卑与不自信并置的古怪状态。元理论思维是理论本身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识,自我论证和自我坚持。对于文学学科的反思,只有保持在一种元理论的层次上才是正当的和有意义的,因为否则就是在拿一些外在的和不相干的东西来苛责文学理论,而对于真正的问题却视而不见。从元理论思维出发,,解释文学理论建立的更为本质的前提和文学理论展开的更加真实的基础,才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学科反思的正途。而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将为我们带来文学理论自身的本体化和寓言化。

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使文学理论脱离其原先依赖的观念体系,以概念的概念作外向运动。依据海德格尔的观点,那些远离起源作外向运动的概念,像“是”(存在,Being)一样成为被发送之物;这个被发送之物是形而上学玄远或渐远的本体,而玄远或渐远的概念化过程就是被概念之物的本体化过程(Heidegger,1959)。因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而致的文学理论本体化就把文学自身的“是”(存在,Being)的问题推到了人们面前,迫使人们正视它自身“是”的问题。文学理论在人们的观念体系里曾不被重视,这与人们期望其对文学和文学现实负责相矛盾。现在文学理论获得了自身的“Being”(存在),它不再单纯地对文学现实负责,也正如文学作品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社会,文学理论可以不经介入文学创作而直接作用于社会。

文学理论获得了自身的“将是”以及“如何是”的存在地位,也因而获得了建构其“是”的肥沃土壤和丰富想象,它所关注的对象也变得无所不包,成为一个极具膨胀的知识体系;同时它也不再对原先依赖的概念体系负责,它冲破了体系所限定的狭小空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驰骋。这就涉及到理论的理论或概念的概念“寓言化”问题。这里的“寓言”不是指作为一种文体的寓言故事,而是后现代主义所阐明的一种意义机制和意义方式:与“隐喻-象征”所代表的某种巨大的意义体系的内在性特征相反,“寓言”突出表明了意义关系与意义线索的独立于任何观念结构与意义体系的外在性特征(基茨泰纳,2003:209-219)。也就是说,在后现代和解构语境下,“寓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语言与现实之间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语言在能指层面上的播撒与延异。文学理论寓言化就是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它打破了在形而上学或其他独断、庞杂观念体系下文学理论与现实的单向度、必然性的意义联系,实现了二者之间双向、多元、超然的意义关联。这是一种新的意义关系、意义方式和意义方向,是超出形而上学之外的关系、方式和方向,是在解构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漩涡中,保证理论之为理论的必要条件。#p#分页标题#e#

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向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使人们无暇顾及过去而专注眼前与未来的当下,有趣的是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试图在深厚、广袤的文化土壤中为新生事物找到最终的根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谈论的话题。我们知道,所谓文化,它是在历史或历史过程中形成,并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作为深深浸濡于文化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也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在新的生活情景中、在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中有小弟解释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文学理论的文化转向就是主要以文化的视野来取代原先占据文学理论中心地位的美学、心理学或语言学的考察方式,社会学、人类学、种族、性别、文化身份、文化政治和文化权力、文化地理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文化研究的维度与方式的引进,大大丰富和扩展了解释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意义空间。近来一个时期在文学领域流行的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就正是文学理论文化转向的具体表现。这种“文化转向”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自我反思和新的层次上重建具有高度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急剧膨胀的世界,这种文化膨胀不仅是文化总量的扩大,更包含着文化本质的“异化”。具体地说,文化异化表现为空前的物质化,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属性的根本叛逆。这里“物质”一词并不是指“自然物”的简单附加或替代,也不是指按照实践主体的精神对自然界的加工、改造后的成果或产品,而是指自然被其弄得面目全非时的掩盖物、否定者,是“异化物”。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后现代之后,文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家园(Heidegger,1999:45),而只是一种异在的、压迫人的“物的异化”。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存在的对话与交往的方式,如果人已经“异化”地存在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即以一种非人的、物化的方式存在,那么存在(Being)只能遭遇抽象化、概念化的命运。以往的时代里,人们在自明或透明文化的规划下生活和思考;而现在,文化自身就问题重重,令人困惑和不可捉摸,成为一个近似于本体论的虚指,即一个可以接近但却无法逼近的“本真”。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无限地接近那个作为“终极”存在的“文化”:文化不是以实体方式存在的文化研究的现成研究对象与关照客体,而是文化研究自身也包含其间的非透明的存在机制与意义机制。因此,文化研究需要超越现存美学与文学理论的本体论预设,同时也要超越现存文化规划,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其对文学理论本体的“筹划”。

文化研究,自诞生之起,就不是对文化——精英文化或者大众文化的学院式研究,而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对文化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某种独有的理论脉络与知识谱系,而是某种社会立场与社会批判的精神,是某种(反)表意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戴锦华,2003)。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注重的就是它所敞开的朝向社会的批判与践行空间:它意味着文学研究将关注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进行文化解读和文化批判。这正是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所强调的文学的政治性。书写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作者以第三世界文化视角深入透视和批判父权社会和殖民帝国的文化压迫和文化侵略。这些作者与其说是在做文化研究毋宁说是一种潜意识的控诉,一种文化的批判,一种自我身份的书写。文化批判和自我身份书写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文学研究的热门。这是文学反思同时也是文化反思内在性的时代表现。

但是文化研究必须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文化研究必须坚持贯彻主体性的维度。对于后现代性的解构主义而言,“主体”被置疑,被解构,成为“碎片”,而主体的这种内在的“破碎性”对主体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整合形成直接的挑战乃至否定。相对于传统而言,这种语境下的主体就被放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使主体失去自我整合的原先熟悉的庞杂的观念体系(形而上学观念体系)。而主体一旦不能自足、完整,相对于这种主体的“自我”的“他者”,此时又何以立足?因此,解构主义对于主体破碎的论述暗示了一条进入文学政治的路径。文学的政治性,体现在它对作为主体的认同与共谋。解构主义对主体性的解构绝对不意味着对主体性的否定和取消,而是从独特的视角提醒我们,避免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曲解围绕着主体性问题而产生的文化思考。事实上,我们无法离开主体性而生活,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我们生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共同生存,而共同生存就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拒绝排斥他人,因为主体不仅是一种生存的力量,更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二是文化研究需要坚持其作为新的知识形态的自觉性。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的概念,而是一种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文学的知识形态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文化场域与相对稳定的学理基础,其核心是文学学科的价值观念、文学理论与文学写作方式的有机结合,源于丰富的学科思想群的支撑与集合。西方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除了始终以其成熟而系统的哲学观念与哲学理论为基础,不断与哲学形态的演变保持同步外,还持续呈现出基本理论构成的自主性建构与发展,既达到了思想取向与理论构成的融合,也达到了哲学观念、学科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内在统一。文化研究本身就是研究视野扩大、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内在性的体现,因此,文学理论的文化取向不仅会大大拓展文学批评的场域,打开文本与文化现象的多元呈现方式与解释向度,而且也会在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意义关联。坚持文学理论的文化向度这一新的知识形态必须努力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和发展,建构起多元、丰富的适合于描述、分析、预见文学学科发展新现实的、与时俱进的文学理论开放体系。

三、结语:文学理论与现实之间#p#分页标题#e#

王一川(2003)在回答“什么是文学理论”时认为:“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辞海》(2003)对理论一词的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中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结论”。但传统的知识体系则习惯于把“有系统的结论”(理论)玄虚化,使理论与现实之间本应有的关系断裂:一方面是理论越来越抽象;另一方面是现实越来越复杂和不为理论所说明。而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和文化理论走向共同揭示了理论和现实之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不再是纯粹透明、高高凌驾于现实之上的万全法则,理论与现实之间不再具有玄远而不可达至的距离。在此,我们不妨借用Anthony Pym(2010)在《翻译理论探讨》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文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每时每刻都在‘理论化’。当发现某个写作问题时,他们往往必须在几种可能的方案中做出选择……。构想这些方案(产生可能的写作策略)并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选择一个最终的作文方法),可能非常困难和复杂,但作者可以在瞬间同时准确地做到。每当作者决定选择这个写法同时排除其它写法时,他们都掺杂了一系列关于文学是什么、该如何写作的看法,他们在进行‘理论化’。 ……理论为文学的生成和选择过程设置了背景。因此,作为写作日常实践的构件,作者经常在进行着‘理论化’。这样一来,理论便被去除了过去具有的那种透明性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性,成为思想中的现实,而现实成为理论最真实的根基和最切实的生长点,二者之间更多地显示出一种相生相成的关系,有些时候,则更是共同处于晦暗不明的含混状态。这种理论与现实的新关系是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和文化理论走向日益彰显的共同原因。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的重新凸显正是现实变化的结果,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走向所需要坚持的主体自觉和新知识形态自觉也是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所需要作出的积极应对和学术选择。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是文学理论在无所适从的合法性艰危中对自身存在根据的有力论证、对思想空间的有效拓展、和对理论生成动力的全面催动;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向度更是直接地转换了理论在现实面前的关注点、观察角度、表意方式与价值坐标。

[参考文献]

[1]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Heidegger, Martin.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c., 1959.

[3]Heidegger, Martin. “Language” 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M]. Albert Hofstadter (tran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1999.

[4]Pym, A.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1.

[5]辞海 [Z].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625.

[6]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代前言)[A].大众文化的神话[M].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文学理论范文3

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创新,有个面向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受到现代意识精神的制约,这是一种具有科学的、进步的促使社会不断前进的理性精神与启蒙精神,一种现代意识精神与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现代意识精神的现代性,应该成为指导我们现代化的主导意识。我们说的现代化,不是别的国家的现代化,而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必须是适合我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外国的现代化有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我们自然应该将自我与他者进行比较,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但不能拿西方的现代化或者后现代化来套我们的现代化的需求。面对一百多年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存处境的变迁,文化精神领域的种种危机,学术的严重滞后,信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本发展对人的挤压与异化,我们应当有所体悟。在当今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后现代现象、后现代意识,它们正是我们生活自身的部分表现,其正负影响都是客观存在:一方面可以激发我们思维的活力,促使我们与时俱进,思索新问题;另一方面则往往使我们以虚无主义的态度消解事物的价值与精神。因此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全盘给以肯定。

作为伴随、指导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其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应当赋予这个矛盾体认识自身内在矛盾并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文化批判的功能,这是极为重要的,这可以使我们的思想真正与时俱进,摆脱理论教条,从而永葆青春活力。在这种现代性意识观照之下的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建设,应当广泛地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传统是我们创新的过去,而创新则是传统的未来,继承传统,不仅是为了保存传统,其更高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以为传统和现代思想不可通约,不承认优秀文化传统中有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和今人相通的成分,将这些成分排除在新的文化、理论创造之外,这将使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变成一句空话。新文化的创造是融会了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发掘,是新的文化创造的积累与准备,但还不能替代整个新文化的创造。同时,现代性是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具有历史指向性的意识,受制于本土化,又是具有国际文化背景与世界进程同步的现代意识精神,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不断冲突而又有融合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独立自主的又富于积极进取精神、善于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主体性意识。

如果在上述问题上,我们十分盲目,对于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新理论没有自己的坚实的立足点,那么难免就要去照抄他国的所谓先进文化,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搬运什么,或是别人有过的我们也一定要有。一些人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思想影响下,对文化、艺术中的负面东西十分宽容。但是,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后面,还有半句话,即凡是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那些消极的生活现象就是如此,它们的出现,固然有其原因与理由,但是这些原因与理由并不就是合理的。我们有时见到,有的媒介就把那些别人的垃圾文化也当作宝贝,加上一些不做真正的引导的“导师”的指点,如所谓“性革命”之类,力图使之流行起来。只满意于性革命如何实现了弗洛伊德的人的性本能的快乐原则,却避而不谈有的国家如美国的性革命不知带来了多少社会问题,以致发展到今天,在这些国家里出现了可以集体交换各自的配偶回家寻欢作乐,定期归还,然后选择时机再来的伦理的彻底解体。

文学理论学科的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理论一样,存在着积极适应当前实践急速变化的迫切需求。今天的文学艺术已非昔比,文学艺术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面貌,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介文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或是说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格局,于是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创新问题就变得极为迫切了,不少同行已经注目于大众文化、媒介文化,他们的论著多有创见,解释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说明了它们如何满足群众的广泛需求,但是作为理论的阐释,还缺少对人的精神的真正需求与提升的关怀,所以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力作。

文学理论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 教学 困境 突围

论文摘要: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本身的概念繁杂,抽象艰涩,教师教学不得法,教材遴选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的困境。本文本着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的梳理,从教师业务水平、教材把关和重视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尝试突围。

1、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1.1文学的边缘化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一大批热血沸腾、好学上进的青年选择去读文学名著,即使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手捧一本小说或文学理论,那时的校园中可谓是无人不读文学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名著和文学理论在大学校园中变得无人问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数同学也只会在考前背一背教科书、习题集,平时对文学专著则毫无热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表达出的正是这种喧嚣时代的精神失落,因为人们似乎一下还不能接受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这一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论的平面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海德格尔、维特格斯坦、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哲学家纷纷举起消解本质主义、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的存在,坚持宏大叙事或元叙事,而后现代却正是解构元叙事的,这种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现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将文学奉为经典,不再对文论顶礼膜拜,认为本质是不值得关心的,而是越来越关心平面化的知识,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以西方的这种先声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1.3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与文学相比,更加抽象和艰涩,更加的玄妙,学生要接受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也会开小差,根本不听老师在讲授什么,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学更为复杂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学校选择的教科书严重的脱离了时代脉搏,或者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要么过于专业,要么不够深刻。此外,一些教师的上课方式相对的落伍,照本宣科或严肃刻板的教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陷入困顿之中。这些实际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会更不愿意涉及文学理论,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突破势在必行。

2、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突围

2.1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解决困境通常为众多的老师所忽视。但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将彻底失去听课的兴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将是空谈,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个课件用了一年又一年,从不变动,严重落后于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比如像《诗学》,像《文心雕龙》等认真阅读,也要时刻关注到前沿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能让自己落伍。只有认真去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只有紧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给学生讲授时不慌乱。同时,教师一定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不要太过于古板,要适当的严肃,适当的幽默风趣,循循诱导,让学生在自然、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2.2教材遴选的把关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上课的凭据,教材的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虽然现在多数学校选择的都是新近一来的文学教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像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王一川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教程》等等,这两本教材,在体式上是不同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比较概论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论教程》则相对有背景分析,个案分析、深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学理论教程》这类的书籍,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涵盖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论教程》这样的书,则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扩展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对于文学理论的兴趣爱好。此外像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对中西文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在遴选教材时,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转贴于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学生在预习或复习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温故知新,教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发挥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3重视文学作品,简化文学理论

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以及教材的重视中,都涉及到学生兴趣的问题,只要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理论是从文学作品中产生出来的,如叙述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撑,很多的文学理论是比较艰涩。教师在讲授某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列出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扩展阅读篇目,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在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领悟和分析中,随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语言的直觉敏感力,篇章结构的把握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会使得他们的将其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或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读出理论的味道,或是带着理论的思维去阅读文学作品,这样对于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讲课中,穿插文学理论阐释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阐释,使得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用处,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却又其用的。

总之,要解决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困境,既需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循循诱导,也需要学生在刻苦能力中培养起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只有如此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范建刚.“话语”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思考,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16卷,第1期.

文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探究式教学模式 实践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各高校纷纷投入到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中,作为理论性学科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学理论对学生的培养有所变化,过去很多定论需要不断学习、深入探索,寻找新途径。因此,应将探究精神与研究成果应用于文学理论教学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设计一个好的情境和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不能“满堂灌”,而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最好是现实的,并从情境中提出引起学生求知欲且能指向目标的、明确的问题。

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提出在学生接受范围内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理论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不仅是为了一个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激烈讨论,确立学生的主体性,确认其个体价值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从多角度切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热情。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更好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提问效果,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算进入“探究”领域,才能提高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不断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教材寻求理解,再感知教材重点,寻求发现和质疑,然后共同释疑、探究,获取新知。教师要不断探讨文学理论教学实践规律与方法,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学理论这门课的重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灵活性,使学习文学理论成为一种享受。

二、问题主导,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被迫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探究式教学理论改变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知理论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提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有了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突破事物的表层与形式。

在文学理论教学实际中,因为理论自身深度和难度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而且,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积极思考过程中,结合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学现象的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入的理性思考。

问题主导式教学均是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热点、关注理论前沿与文学理论教学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可等同。现实中,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理论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理论教学如何通过可操作性的实践设计,将貌似枯燥、教条的理论和生活中的文艺现象联系起来,恢复其本有生命力。要求学生把讨论中的理论要点、基本观点形成文字,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论证结构,并学会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概括和总结。

主动思考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知识。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扭转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真正训练学生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从而使文学理论教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与交流,开放探究环境

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同学之间需要展开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别人意见能力和态度的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既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的人的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文学理论教学不单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基本知识,更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自主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深入学习理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理论分析作品,或者就文学现象对文学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如讲授文学活动时,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学生在具体作品中认识到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这个认识是在就这个问题具体文本讨论过程中清晰起来的。就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及读者的关系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思考的多维度,让学生对问题中彼此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就读者和世界的关系,在读者接受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接受者,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在阐释与批评中理解和诠释读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论学习,不仅是对以往文学认识的梳理和修正,更是对理论思维方式的切身感知,与此同时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本身的理解。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课下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学习团队,针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设计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理论,但是文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文学理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必须让学生清楚明晓文学理论的理论指向和最为合理、最适合的诠释方法。文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在理论视域方面认识到其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浃相洽的思维脉路。文学理论具有广且厚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的界域极宽的潜在理论因素。

要顺利展开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探究”活动,仅靠课堂上三言两语的思考讨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不能将理论深化。因此,注重课外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思考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术前沿,并及时把相关学术观点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理论应有的语境中审视文学现象,如果不站在当下文学发展语境下,那么学生始终都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外人,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发展状况。所有在探究理论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学理论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层层深入,理解理论精髓所在。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逆向体验,增强学生解读文学与理解文学现象的能力。

文学理论范文6

一 从追新逐后到寻求差异

西方是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一个“他者镜像”,只有在这个镜像当中,我们才能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推进到哪一步,学术增长到哪一步,而哪些是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空白。当代文论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中国一个世纪以来不断的“追新逐后”的持续理论热情,这种理论热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尤其是以二十世纪后半叶为重;对这种学术史的清理,在当代成为新的学术思想生长点的关键。

当代文中国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文艺理论思想几乎共时态的涌入,中国的接受语境的复杂化。一般认为,文艺理论包括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作家论如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作品论如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读者论如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社会文化分析新趋势,如西马、女权、解构主义,都不能说太新了,像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思潮,已是明日黄花。而后殖民主义已把后现代主义关于差异性的理论和话语权力理论,应用到国别之间的国际关系文化权力模式研究中,做出了新意。当前,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其实它也仅仅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互动研究。再有就是少数话语,其实也与我们第三世界文学、第三世界身份紧密相关。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快找到最新资料,并且同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这里,我想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最近二十年来西方这些新理论一下子涌入中国,中国知识界接受了什么,已经消化了什么?什么样的东西与我们的肌体产生了一种共振、共鸣,生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哪些东西被我们清除了、排斥了、拒绝了?

事实上,西方文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平台,这个平台足以使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感到自己方法的落后、思想的僵化、和行文话语的边缘化,但是否我们抓住了这些最新话语就可以走向中心,就不再僵化,就可以表现得十分灵动呢?我认为,完全追新可能是一个本体论的误区,它将使我们永远追不上西方,使我们在新世纪还要重复二十世纪的一系列错误。所以,我们的文艺理论不可能完全从西方借鉴,但是不可能不对西方加以观照。在我看来,只能把西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参照,要在本体论上发掘我们的本土资源。毕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的文化方法研究与西方基本同步,像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时还显得很新,但今天女权主义、文化研究在国外刚刚出现一、二年,我们这里已经广泛应用了。既然是基本同步,追新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时学术竞争不以量胜,不以万花筒的不断转动取胜,相反,是一种本质力量的学术较量。我们必须走出赶超心理,深层次地总结自身经验并寻求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东西有可能成为我们新世纪经过拿来主义走向输出主义的主角。我想强调的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应该走出拿来主义模式,走向输出主义。 二 从文化拿来走向文化输出

但是,我们在强调文化输出的时候,首先得弄清楚应如何输出?中国文论有没有这种文化权力机制,它是否处在话语的边缘,因而文化输出只是一种妄想?在我看来,当代中国问题已经在西方引起关注。二十年前从事汉学研究的西方人及日本人、韩国人大抵只研究中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因为他们认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一无所看,一无所得,是一片空白,甚至著《中国文学理论》的刘若愚也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不能称为“中国”文学理论。这种看法在20世纪末已经极大的改变,日本近两届全国性汉学大会,已经将当代中国问题尤其是文化转型问题看成重中之重。

这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21世纪前一、二十年成为西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文化上。这使得我们自己关注中国文化问题将产生一个新的动向,即寻求国际性审美共识框架,装入我们中国本士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中国的东西如果不与国际性统一的审美共识挂钩,中国的东西如果仍是极端本土的,当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寻找审美共识就是要寻找一种共识性的审美形式,这种审美形式负载着中华民族的的审美内涵。

我不赞成一味地对中国传统加以质疑,这只是在后人不太能干时,面对祖父的财产发出的怅叹。我们应当自我反省而不应自嘲自虐。当传统在历史的岁月中已经成为经典时,我们当前遭遇到的是决裂与选择的双重困惑。我们决裂了什么,是决裂祖先吗?我们选择了什么,是选择西方吗?这是一个忽略不得的问题。

三 从文学理论泛化到文化理论

文论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海外汉学家处身性策略左右国内知识界的动向。国外汉学家有可能受到西方某些权力的压制,甚至一些具体细微的生存环境的不顺心,都可能导致其形而上的情绪化反拨。而这种情绪传到国内就可能被人们误以为某种新趋势出现了。同时,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解读往往充满误读或误导。

其实,理论的播撒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中心向边缘的播撒,理论旅行也不是单方面的,即便是一个声波传过来也还会有回声。我们第三世界理论也要向中心播撒,因为理论旅行是互动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在新世纪必得思考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当文化研究达到一个很高水平时,文学理论是否会消失?在我看来,在前现代时期,理论不太重要--它是对经验的总结,经验高于理论;在现代时期,理论与经验并置互动;在后现代时代,理论会在相当程度上超前,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先行建构、先行见到。

上一篇绿色保险

下一篇教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