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引导
大学生微博是指以网页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所发起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①。
针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要注意保护大学生的网络自由权利,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个性。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管、卡、压”,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需要认识三个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部门全面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
网络自组织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从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从目前来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高校管理系统和德育部门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意识和态度,基本的做法是“放羊”,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私人空间和“课余活动”,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和德育职责范畴之内,故而理所当然地对其放任自流。第二,从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认为无法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缺乏介入的即时性设备、手段和制度,而如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势必增加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的工作量。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实效应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意识,从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代际隔阂,没有认识到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其他代际人群无法想象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首先,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必须管。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网络自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QQ群和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等新的网络自组织产品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人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这些要重大。
网络自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生活平台,应当成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广交好友、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应当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人际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和社会考察新一代大学生的好镜子。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②然而从现状来看,网络自组织有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传统的观念与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还在建立当中,这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生活中。而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的监管很多时候是缺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则循于旧例,固步自封,缺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必要机制,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处于道德荒漠化状态,这是让人十分担忧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核心人物影响甚大,特定条件下一些自组织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存在。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其次,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必须管。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人—机—人相结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它不仅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系统,也是社会与人文容纳其中的精神—心理系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社会关系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这就使网络自组织呈现发散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进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因应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应该予以重视,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能不能管?
首先,从技术手段等客观条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信息咨询型自组织、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和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这是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结果,不一而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尽管都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三种类型仅仅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逻辑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但在现实的网络自组织生活中它们并非是截然相分的,而是更多地呈现交集现象,体现了网络自组织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按照网络平台的技术载体将今天流行与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分为: 群—即以MSN、QQ、Fetion 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客—以Web2. 0、Blog 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吧—以BBS 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各种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等等。
以上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和平台,同时也是大众化的网络信息流通、人际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参与性极强的平台。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相同年龄段、相同兴趣领域等“靠近”因素,也存在着非相同年龄段、非相同兴趣领域等其他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中都有教师、班主任等代表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力量的因素存在,甚至团委、学生处也建有满员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技术的角度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完全可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管,而是愿意不愿意管。
其次,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原来,自组织是系统自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或现象,依据的是成员间的相互默契与协同工作、各尽其责,组分的行动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和流动性,但在整体上能够形成、维持和发展整体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点上,微博等网络自组织区别于一般的“他组织”,但也有共通之处。自组织和他组织一样有组织者,但是自组织中的组织者并非来自外部系统,它的演化动力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外在的组织者。组织者管理、控制系统,系统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发展,达到预定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形式,具有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不能完全离开来自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和组织形式。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来看,QQ群、微博、bbs等组织形式中均缺乏外在的权威性的组织者,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外在的他组织形式。但更深入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立和形成、维持尽管建立在大学生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学习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指向学习型的QQ群)、课余生活的需要(如各种课外社团的网络组织)、个性发展和交友的需要,等等,但是从根本的角度看,它还是在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备、图书资料、观念熏陶,等等。因此,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看,作为他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如学生会、团委、思政部(社科部)等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
此外,Web2.0的多种应用形式如博客、微博、WIKI等网路用户互动平台也容易形成信息咨询自组织。就Wiki来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大学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网络内容以及修改编辑网络内容,其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跟进修改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一些公认的、共通的Wiki内容,并以其质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网络声望”③。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权威”和“秩序”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来自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既是可能的,也是受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欢迎的。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如何管?
1、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以网络诚信为重点,加强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要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
2、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课制,这些制度都是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范,但客观地看它们都还不完善,高校中的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所开展的活动较少,形式过于简单、内容不活泼,很多时候带有政治色彩和任务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吸引力。正是在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缺乏厚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遍地开花的重要背景,也是今后高校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一个着力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存在于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高校的生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推动力、生产力,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品质,能对大学生的言行、性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高校文化会形成不断扩大的集体积极参与,是赢得大学生的理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昂扬的激情鼓舞人,以丰富活泼的活动吸引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应以团委、学生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助理,多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价值拍卖”、道德模拟实验等,突出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知识性,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功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换位思考,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受到自身目标变化、社会时尚的引导和变迁等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而采取尽可能规避其中的不合理需求,引导其需求向合理的、高一层次的需求提高,尽可能满足其中的合理需求,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客观条件。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引发、导向和激励他们使自身利益与高校整体利益相契合,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高校发展融为一体。学习激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第二课堂、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如开展团校、党校、三下乡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始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注释]
①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②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③关于网络声望的解释,见王京山著《自组织的网络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物理 教学方法 记忆能力 智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25-02
以后,我国国务院及教育部对高校的扩招做出了响应,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府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紧随其后,我国教育部又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把高等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号召,我国在二零零四年统计得出各个地方的高校明显增多,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如今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高校中展开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物理作为理工科必修的一门学科,其难度远远高于其他学科。教师们对关于物理的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怎样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成了教育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物理教学方法的现状
物理随着课程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它作为一门大学理工科的必修课来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学生的素质明显降低,而书本上的内容也与实际联系不到一起,老师讲,同学不听或听不懂,造成了如今物理教学困难的局面,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利用物理来激发学生的智力,成为了现今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1.1学生的基本知识薄弱
随着我国大学门槛的降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只要想上大学就都可以进入高等学府念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有些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最后造成学生厌学的状态。有些高校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物理这一学科,导致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
1.2学习方法不正确
大学物理与我们高中的物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之前我们所学习的物理是反复的去讲一个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会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但大学的物理是一个知识点极其冗杂、信息量特别大的一门学科,如果单纯的靠以前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大学物理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习方法还停留在高中阶段,那么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就会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二、物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所有经历过大学的人都说大学是人这一生之中最轻松的几年,每天的课程安排都比较宽松,而留给物理这一门学科的课时也是少之又少,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每位同学都提问到,老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给学生,整节课没有和同学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加了对物理的抵触心理。
三、如何根据目前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改进
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应放到日程中来,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方法:
3.1提高大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的具体意义在哪里,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将课堂上所要讲的内容呈现出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发现只有对某一样东西产生兴趣了,才会更认真地去想把它学会,因此,兴趣在工作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今天所讲的内容,用实例来讲出来,这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3.2老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在各个高校的走访调查我们应让学生理解地去记某一个知识点,只有理解地记住了,才能更灵活地应用于任何一个大框架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老师要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课后安排适当的小实验,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好的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3.3改变在物理教学中死板的教学手段
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重要,这两个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东西。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教育部提出要转换原有的教学手法,应利用的现代科技的教学技术和设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并将其充分吸收。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方法。
3.3.1讲授法
这个方法在高等教育中最常见且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将知识点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学生。但在应用此教学方法时应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动地位,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讲课的效率。还应注意,在此种教学方法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及思维能力。
3.3.2实验法
实验法是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变化得出结果,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3.3.3讨论法
在现在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一场大型的讨论会的开展是困难的,因此讨论法在教学方法中一直占领着比较主要的位置。讨论法不仅可以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总结:
我们在大环境下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水平,对大学物理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通过调查得出以上方法对学生学好大学物理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只要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前景充满希望,在不断地摸索中一定会大大提升物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迅速,iResearch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截止2013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达到6720万,其中职业在线教育用户占到了38.6%[1]。在经历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之后,在线课程又遇到MOOC的冲击。MOOC吸引了学习者、教师、教育决策者、企业等各方人士的关注。
一、在线课程研究的发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分析工具分析了从2005年到2014年间国内研究者对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MOOC等在线课程的学术关注度趋势(图1)和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以上课程的用户关注度趋势(图2)。
从图l可以看出,伴随着2012年“慕课”概念引入国内教育领域,其学术关注度在今年已经超过了其他三类课程,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从图2可以看出,近一年来MOOC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三类课程,关注度基本呈上升趋势,可以看出研究者注意力的转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伴随着“慕课”进入国内教育领域,其受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MOOC对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两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目前研究者对在线课程方面的研究兴趣。
二、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及其特点
1.MOOC的起源与发展
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其发展和起源受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2]焦建利将其译为“慕课”。2011年,斯坦福大学推出的“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6万人注册。目前国内外主流的MOOC平台主要有Coursera、edX、Udacity、Udemy、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慕课网等。
2.MOOC特点
MOOC主要有两种形式:基于联通主义的cMOOC以及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的xMOOC。其中cMOOC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创造,而xMOOC主要以知识的转移为中心(如Coursera,edX等)。[3]
根据MOOC开展学习的方式,MOOC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规模大:MOOC的课程数量、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者。数量都具有大规模性。MOOC可以根据平台环境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参与课程的学习者尢地域、学历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选修。例如Coursera日前为止已开设了844门课程[4],课程报名人数突破150万人。此外,MOOC为每个学习者提供资源、测评、评价和认证等大规模学习支持服务。
⑦开放:课程内容开放共享、用户开放注册。
③在线:MOOC平台的课程是在线的。学习者可以随叫‘随地的在平台中进行学习,促进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
④课程:MOOC以课程为核心组织知识资源内容,延续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结构,提高了学习者对MOOC的接受性。
⑤高端前沿知识共享、引入课程认证和学分制:MOOC中课程是经过严格审核的名校名师课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最为优质的学习体验。MOOC通过引入课程证书认证,以证明用户最终合格的完成了MOOC课程学习。此外,课程允许引入学分制,如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球校区学生在学习并通过Udacity提供的考试后可获得本校学分。[5]
⑥严谨的课程体系结构:MOOC的课程结构设计合理,为用户提供课程指引、学习指导、教学视频、笔记、互动测评、评价以及学习资源等学习支持服务,注重用户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强交互性和强用户体验。
与国内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相比,MOOC强调的是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的评估认证[6],具有符合网络学习者学习规律的学习计划[6],而前者的本质是资源的建设,强凋资源的共享共建,建设者不组织教学,也不提供教学评价。MOOC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聚集,更是一种通过共同课程地学习将教帅和学习者连接起来的方式。[7]
三、高等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的现状
从2003年开始建设的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这种自上而下建设的网络课程并没有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各校在线课程点击率和访问率较低,学生参与度和完成度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在2011年对2003年至2010年高职高专学校1012门课程网站运行状况进行的跟踪监测表明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运行令人担忧[8],精品课程变成了学术、项目成果的展示。此外,精品课程在建设计中存在突击建设、注重形式、忽略内容、建而不用[9]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在课程建设方面,首先,网络课程设计不合理,结构死板,缺乏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平台本身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其次,在线课程成为资源的堆砌,强调以资源为中心;第三,在线课程内容更新率低,平台维护差,多数精品课程建而不用;另外,精品课程建设多是在行政号令与国家投入情形I、‘进行的,缺乏投资机制和商业模式,长效持续优化机制缺乏。[10]把MOOC引入到高职教育中可以成为改变此现状的一个途径。
四、高职教育中MOOC的应用前景分析
1.MOOC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拓展课程教学
广东省教育厅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表明:高校应健全学生校外选修课程制度,鼓励学生在外校或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选修课程。[11]未来高校将探索对MOOC等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学分互认,同时探索校外选课,区域内高校联合开课。由于MOOC体系化、结构化,具有严谨的课程结构和学分认证,高校对MOOC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将会成为趋势。
高职院校引入名校名师MOOC实现本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并通过承认学生获得的课程认证证书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和师资不足的困境。每个专业相关的课程非常多,而受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能开设部分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借助于MOOC,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专业相关的校外课程和拓展课程。通过MOOC选修课程并获得相应的知识和学分。通过MOOC能够实现高职院校课程资源互通,实现跨校、跨地区课程学习和认证,避免了教师重复而又独立的授课模式。教师也可以通过MOOC来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2.MOOC引入课外选修课程教育
在许多学校的选修课程教学中,如果某一门选修课的参选学生少于预定人数,那么学生必须放弃该课程,重新选择其他课程。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学校的工作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引入MOOC中的选修课程,来实现本校选修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课程认证和学校组织的考试获得相应学分。
3.MOOC作为辅助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泛在学习、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等教与学的方式需要实时的获取优质的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时,MOOC可以作为良好的辅助资源,在课前利用MOOC中的专业课程进行预习,并通过测评练习来预估自己的水平;在课后可以利用MOOC课程来复习课程内容。
4.升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进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
MOOC与正在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极为相近,l91都旨在通过建设具有完善教学结构的在线课程资源,促进资源共建共享,融合互通,通过网络将优秀教学资源推向校际,或是走向大众。MOOC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建设方式多元化,鼓励商业运作;优化教学行为,课程设计灵活多变;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新型课程共享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6]
5.促进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辅助学生实习实训
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必修课。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在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技能实操学习,脱离了课堂和教材。在实习实训的空隙,学生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通过MOOC平台或者MOOC APP应用访问在线课程,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及时解决技术技能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实现无缝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五、MOOC高职教育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
MOOC在教学应用中被诟病的方面主要有三个: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同伴互评、学习效果[12]。这是MOOC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对于高职教育领域MOOC的应用而言,同样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适用性问题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技能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实训教学,轻理论和学术教育。比如机械制造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还要学会数控机床的操作。类似于数控机床等实际操作的课程难以用MOOC来实现,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能够利用屏幕抓取、虚拟平台等方式构建MOOC来实现在线教学。
2平台的低利用率和学习者的高退出率
如何提高在线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和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深度学习和完成率是MOOC面临的关键问题。比如,edX的第一门课程“电路与电子器件”学习时间为14周,统计数据显示该门课程注册选课人数为155000人,最终获得课程认证的人数为7100人,通过率仅为4.5%。[13]与传统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线学习中,学习者难以保证持续性的学习时间,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复杂的网络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有些学习者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往往学习效果不佳,缺乏有深度的学习和自我创造,陷入浅层次的学习。此外,在MOOC学习中缺乏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监督和导向,难以实现学习的自我调控。
利用HTML5等技术构建富媒体、高交互性的MOOC平台,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使用兴趣;通过高交互性使得学生的网络学习从单向变为双向,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开放课程结构,给予学生自主构建、设计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利用用户学习行为产生的大数据分析MOOC使用效果,优化课程设计,提高平台利用率和用户完成率。
3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和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MOOC的建设可以升级已有的精品课程,也可以搭建新平台,但是无论哪种建设方式都面临大量的技术、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缺乏的问题。如果每个学校独立建设MOOC平台,各自为政,不仪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也不是单个学校和学校教师能够承担的。因此,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构建MOOC共建共享机制,联盟院校、兄弟院校之间相互联合共同建设、共同使用,不仅能够减轻资金、人力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院校之间优质资源和师资的互通,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区域联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真正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开放在线课程。
MOOC是开放的在线课程平台,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学习评价和学习反馈,但是没有为整个用户群体和某一特定群体(如某一院校)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导致线下后续教育缺乏指导,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断层。因此,在MOOC设计之初应该综合考虑用户属性的设置,融合基于学习行为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利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产生的大数据对学生个体和学生整体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教师开展线下教学提供指导。
4.完善教学评价,构建个性化学习辅导
MOOC学习评价包括自动测评和同伴评价。自动测评给予了用户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但是如何实施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以及保证同伴评价的质量、有效性,为学习者提供更直观、可视化的评价结果仍是存在的问题。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学者Cooper[14]认为学习分析可以解答学习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问题,即:发生什么了?正在发生什么?趋势、走向如何?并进一步的解释分析这些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可以采取的最好措施是什么?呵能发生什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分析,最终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学习过程评价和监控,构建个性化的辅导。
六、结语
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在线课程学习方式,MOOC在推广和应用实践中必定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且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仍然无法回避。但是,MOOC给予了高职在线教育新发展和新变化的一种可能,利用其优势,充分促进优质资源的互通、院校之间的交流,甚至是院校之间的合作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research艾瑞咨殉.2015-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R].2014.
[2]郑旭东,陈琳,陈耀华,等.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
[3] 唐九阳,周广新,郑龙,等.MOOC:军事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9-11.
[4] Coursera.https:∥/
[5]CoIo.State University Global Campus offers credit for Udacityclass [EBlOLl.http:∥/2012/09/colo-state-universityglobal-campus. html, 2013-06-27.
[6] Waters A.Top ed-tech trends of 2012: MOOCs[2].20J2
[7]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 5,(4):67-75
[8]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http:∥newsjingpinkecom/center.工作简报,2011,(1-7).http:∥tech /web/articleview.aspx? id=201 109051 55652889& cata_id=N003[Z/OL].
[9] 董洪日.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兼谈精品资源享课建设[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 27(6):17-22.
[1O]高文杰,面向MOOC的高职教育机遇与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4,(7):52-57.
[11]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2014.
[12]焦建利.关于慕课的五大误解[J].中国远程教育,2014,(2): 89-90.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倾向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表现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幼儿当成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具体表现为: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小学化问题
依据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启蒙性、趣味性、活动性,贴近生活又要使幼儿感兴趣,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而一些幼儿园则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过早地对幼儿进行读、写、算训练。
(二)幼儿园教育形式的小学化问题
游戏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园某些课程中教学的形式则完全小学化,简单刻板的问答,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甚至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在大班这种问题更为突出,教师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幼儿,要求幼儿对老师绝对服从。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社会竞争压力
现今的幼儿教育之所以存在的“小学化”、“功利性”的倾向,就客观原因来讲,是由于整个社会竞争机制的日益激烈,使得家长们过于强调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竞争“压力”已经影响到幼儿园教育的实施。
一些小学在学生入学时,会进行一些读写算方面的考核,于是幼儿园不得不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要求,加强对幼儿读写算方面的训练,超前的识字、计算、书写训练,“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也剥夺了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曾经在观察中听到两个孩子在教室一角的对话:“今天的阳光真好!我们好久没有出去玩了。”“好想出去玩啊……”孩子稚嫩的话语表达的是怎样的心声。
(二)主观因素——落后的儿童观、教育观
在观念层面,落后的儿童观、教育观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轻视,儿童对成人必须顺从。所以,从家长的观念出发,当然是知识学得越多越深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精越好。孩子进入了幼儿园,幼儿教师就替代了家长的权威的角色,“在幼儿园里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许多幼儿教师也有着这种传统的儿童观,小孩子是“淘气的”、“不规矩的”、“需要被管教的”。儿童只有乖乖地听话,即使反抗,也不会起什么作用。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也必然会受到这种守旧、落后的儿童观影响。
(三)政府监管层面的缺失
在实践操作层面,主要是现在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力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法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多元化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基本上是自发状态,某些幼儿教育机构根本没有办园办班的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这些幼教机构根本没有遵循幼儿的教育规律,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尽管有些幼教机构想按照幼儿教育规律来办,但为了生源,为了幼儿园的生存,这些幼儿教育机构迫不得已迎合家长的小学化要求。
(四)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与幼儿教师自身的教育素质也有着较大的相关性。教师缺乏应用于实践的教育技能、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也就很就容易出现“小学化”的倾向。有一些私立幼儿园还存在聘用一些不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人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问题,更无法保障教育质量。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
人们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应该明确的态度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有质的差异。每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恰恰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它是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它更多地关注那些外显的短期效果,忽视那些内在的,使幼儿具有发展潜力的素质的培养,使快乐的童年生活人为地被增添紧张和压抑,扼制幼儿潜能的自由充分发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教育者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儿童观和教育观两方面内容。现代儿童观认为幼儿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而不能把幼儿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幼儿。儿童期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做准备。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育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幼儿的发展,而且在于幼儿的欢乐幸福。教育者应该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落后教育观念中的急功近利,忽视儿童自身发展要求的错误思想。
(三)正确认识幼小衔接问题
做好幼小衔接,应该是做好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面准备,而不是指读写算的提早训练准备,关心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应关心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与性格的形成,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并保护其求知欲,使其有上学的愿望和心理准备。所以,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也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在整个学前阶段都应以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发展智力、获得初步的自然和社会经验、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及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等为目标,促进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即将入小学需要进行一些专门技能、经验的培养,主要是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方面。学习适应性方面包括: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书面语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记忆能力;初步的数的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等。社会适应性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入学意识;规则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自主能力等。
(四)政府部门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2011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制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然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这一定程度地说明在国家政策的执行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监督、指导和管理,还要健全、规范各级幼儿教育领导机构。幼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当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加强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业务加以指导,建立督导和评估监测制度,做好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五)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因为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理论、教育计划的实行者,却普遍缺乏具体的教育实践方法。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必须使教育的要求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幼儿自己行动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促进幼儿的内部学习活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做好幼儿教师职前、在职教育工作,提升幼儿教师队伍职业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素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幼儿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努力探索能够应用于实践的适宜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少儿出版社,1995.7.
[2]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9).
[3]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1.
[4]刘晓东.救救孩子救救教育.教育导刊,2002.7.
[5]孙丽丽.她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幼儿教育,2004.(2).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国务院,2010-11-21.
[7]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11.4.
[8]陈玉英.对幼儿教学小学化问题的反思.新课程(教师版),2010.12.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爱心;帮助;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缺乏家庭教育支持
大部分孩子的成绩都处于中档水平,平时学习用功程度只是基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后很少有重新复习的。平时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时,如果自己上面有哥哥姐姐的还好可以辅导,如果没有的话,就无法解决。
当我们问及他们现在对目前的学习状况满意的时候,他们表示比较满意。他们住在农村,很少接触到外界的新鲜的科技潮流,对于一些时事热点也知之甚少,逐渐地他们就变得安于现状,认为这样生活地也挺好。这样的学习状态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城区里的孩子们。同时孩子们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更多的学习资料,以及能够得到更多的辅导指点,但是由于种种制约,使孩子们的愿望不能达成,以至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全社会要以爱相待
我们要多一些关爱和鼓励,唤醒他们幼小的自尊,磨练出他们的意志。抓住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我们所需要进行的安全方面、生活方面的、行为养成方面的教育也应该因人而异,不应一概而论。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能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特别的关爱,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后进生,和那写孤独,自卑的留守孩子们,思想工作不容忽视。让我们用爱心引导他们自主、自强、勤奋学习,让他们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心怀感恩,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关爱留守儿童,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多一些亲切的问候,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曾被吐界遗弃,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努力有人关注着;多一些帮助,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业,心理方面的。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孤身奋战,有那么关爱他们的人得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挫折。
2.成立更多帮助留守儿童的爱心团体
众人拾柴才火焰高。仅仅一个人,几十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深入内因,真正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基地的留守儿童的人数比较有针对性地派相关有经验的志愿者――辅导和相关心理纾解。譬如以结对的形式。我们可以号召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些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中来,可以让他们进行爱心捐助,也可以是身体力行的亲身参与等等形式让他们了解到社会还存在这个特殊群体急需要他们的爱心和帮助。譬如我们可以建一些农民子弟的学校,赋予孩子在父母身边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享受所在地学生就读的待遇,让农民工子女能在地域上灵活入学,以受到更好的、更方便的教育。
3.学校应成为联系留守儿童家庭的主体
教育学生是一个艰苦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这样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行为习惯办而更容易产生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紧密联系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拥有更大的耐心,投入更多的热情。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上课回答问题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教师硬挨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求自己的不良行为。总之,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当前,如何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良好愿望,将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http://baike.省略/View/109106,htm陈恩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范先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3]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08
[4]梁平:《西部科教论坛》来源:第12期供稿文,2009-2-16
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报告范文6
一、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追问
关于中小学生“减负”,人们已从多视角或多维度展开分析探究。在此,我们暂不论“减负”的目的、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而是要审慎地追问如下问题:
其一,“减负”是“减少”还是“减掉”?抑或兼而有之?这决非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直接反映出人们如何认识“减负”以及如何开展“减负”等关键问题。如“作业量过多过重”,有些地方采取“减少”的方式,包括课堂作业、课余和家庭作业等都适量“减少”,而有些地方则采用“减掉”的方式,如强制性地规定不允许布置课外或家庭作业或规定所有作业都要求在课堂内完成等。虽然这两种方式都具有“减负”的效果,但体现出的政策价值及所造成的教育影响等方面还是存在诸多差异的。如对那些没必要重复的或完全是无效重复的课余或家庭作业,就应“减掉”,但决不能理解为禁止或不允许布置课余或家庭作业!实际上,课余或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组织方式。而“作业量过多过重”,其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布置课余或家庭作业,而在于如何布置和如何让学生在这些作业方式中学会“如何学习”。所以,“减少”还是“减掉”,需应审慎地分析决策。
其二,“减负”减多少是适宜的或不需要再减了?其实这是自“减负”以来一直困惑和纠结的问题。“多”了就减!可以说是人们对待“减负”所持的较普遍的观点和态度,但问题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多”在哪儿?“多”了多少?如何衡量或判断?等等。这些直接关涉“减负”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问题,却一直被“悬置”或“有意模糊”,所以,“减负”减了这么多年,至今仍难以确定究竟“减”多少是适宜的。而值得惊异的是,在缺乏“减”多少是适宜的衡量标准或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减负却开展得“轰轰烈烈”。这种情形,我们不得不追问,“减负”是否需要可以衡量或判断的指标体系?如果不需要,又是如何判断减多少是适宜的?主观的定性判断还是经验性地认定?上述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确实难以顺利推进“减负”,当然也难以获得实际成效!
其三,所有中小学生都“超负”还是部分或个别的中小学生“超负”?这是我们分析和认识“减负”不得不追问的问题。从政策意义上讲,“减负”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而提出的,具有概括性、普适性和原则性等特征,难以具体地区分指向哪类或哪些学生;但从实践意义上讲,“减负”政策必须转化为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因而,必须在观念上清晰如下问题:①如果所有中小学生都“超负”了,那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②假如所有中小学生都“超负”了,是否存在群体间的差异?如“学业不良学生或待优生”与“学业优良或优秀学生”之间是否存在群体差异?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或个体差异?等等。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上述诸问题,就容易把“减负”简单“划一”,“减负”就缺失了差异性和公平性等原则要求。虽然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尚不能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但在决策“减负”的相关政策时,决不应忽视学生群体、性别以及个体间的差异,否则,“减负”极易被概念化、口号化,缺乏必需的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差异性。
二、关于中小学生“减负”遇到的困难及其归因的再认识
从收集到的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文献来看,人们对“减负”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作出了多维度的解释。但这些困难与“减负”之间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人们如何认识所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对产生这些困难进行归因的?这些归因是否合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主要对如下方面展开反思性的分析和再认识:
其一,过分追求升学率。人们所以把“过分追求升学率”视为“减负”遇到的困难,其原因在于:①虽然许多研究者及教育者都强烈地批评“过分追求升学率”,但“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却是社会及家长衡量或判断学校办学“质量”优劣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这种观点及标准内在地确立了“减负”必须遵从的准则:“减负”不能降低升学率。如果学校因“减负”而降低升学率,不仅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和指责,也会受到社会的质疑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问责”。②虽然“择校”问题表面上是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但实质上体现的是消费主义教育观以及对“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追求左右着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选择。如果学校升学率低,学校就会在“择校”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等。所以,哪个学校都不敢随意地拿“升学率”开玩笑。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改革考试制度,还是难以解决“过分追求升学率”问题,“减负”不仅难以顺利实施,也难以获得实际成效。这种认识在逻辑上具有其合理性,但我们是否还应对如下问题审慎地分析和思考:①如果人们不再把基础教育的价值依附于高一级的教育,或家长、社会及学校不再盲目地追求升学率,而是把基础教育的价值回归于育人、回归于素质教育,那么,“减负”是否就能顺利实施并能够取得实际成效?②如果取消了考试制度,特别是中考和高考,而且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那么,“减负”是否就可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际成效?生源竞争以及“择校”问题是否就可以随之而解了?如此看来,对于“减负”与追求升学率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是需要理性地、多维度地思考和分析。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高期望以及“升上好学校才能考上好大学”的功利性诉求,普遍强化了家长对“分数是硬道理”以及“熟能生巧”等观念的实利性认知。所以,对孩子抱有高期望值的家长,“口头”上虽然也在抱怨孩子课业负担过重“痛”在心上,但对孩子能否获得高分数却都有着较强的焦虑性期盼和担忧。正是这种心理上和认知上的矛盾纠结以及功利性诉求的高期望,致使很多家长加大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投入”,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特长斑、兴趣班或奥数班等,以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功夫没下到”上等。家长们所表达出的这种“亲情式”的高期望以及因对“分数”高焦虑性担忧而在经济上的“投入”等,都极大地加重中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这种归因,确实能在很强程度上揭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减负”的顺利推行,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下问题:①如果家长都认为孩子接受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那么,“减负”是否就能够顺利推行并取得实际成效?②如果家长不认为孩子接受是最优质的教育,那么,用何种办法或策略能够降低或减弱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或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减负”?③如果家长不再为孩子的未来职业和生活担忧,而是考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减负”是否就可以顺利推行并获得实际成效?等等。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视角地分析“减负”与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之间的关系问题,切忌简单“归因”。
其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沿袭传统,缺乏改革和创新。许多研究者认为,“减负”所以困难重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虽然在基础教育领域倡导课堂教学方法及组织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但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强调“多讲、多记、多练、多重复”,仍然相信“题海战术”以及时间上多投入的功效。这种“过度赘述”、“过度练习”、“过度记忆”的教学,其结果是学生投入时间过多但学习效率偏低,而且还极易造成中小学生厌学,缺乏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机等诸多方面的弊端。
现实地讲,如果教师还是沿袭过去那种“多讲多练”或“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或者还是仅仅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累积式记忆等,那么,“减负”实际上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及组织方式是提升“减负”的有效方法或策略。但我们是否还应思考和分析如下的问题:①过于强调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或组织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否一定能够有效推进“减负”并取得实际成效?是否会出现“即时效应”或为“创新”而刻意“标新立异”却忽视课堂教学的长期有效性问题?②是否会出现以“技术”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减负”问题的“技术决定论”?③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情境下,是否会出现“减负”越减越多的“奇怪”现象?上述诸问题,确实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关于有效推进中小学生“减负”的策略建议
基于上述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追问以及人们对“减负”所遇困难及其原因解释的再认识,我们主要从如下方面讨论有效推进中小学生“减负”的策略建议:
其一,转变行政化“减负”,重构“减负”中的权责关系
行政化“减负”,简要地讲是指教育主管部门以行政方式和手段强势推行中小学生“减负”。这种行政化“减负”,一方面体现出教育主管部门在“减负”中的“权力中心”地位,即教育主管部门“统辖管制”中小学生“减负”的所有事务;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减负”中的权责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下达“减负”目标和任务,学校忠实执行并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绩效”验收。所以,在中小学生“减负”中,学校虽是“减负”的“主场”,但实际上仅享有实施“减负”的做事权以及承担能否达成“减负”目标的责任权。这种权责分离,其实是中小学生“减负”的内在阻力和障碍,直接制约“减负”的有效推进。
转变这种行政化“减负”,一方面就是让教育主管部门“放权赋能”,把“减负”的权责归还学校;另一方面,就是要重构“减负”中的权责关系,让学校充分发挥“减负”的“主场”地位和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则以政策供应、组织保障、方向指导等方式和途径,发挥其在中小学生“减负”中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其二,创建多主体参与的审议制度,共议可行的“减负”方案
所谓审议,简要地讲是指审查讨论①。我们提议创建多主体参与的审议制度,一方面就是要转变过去那种单一的集权化决策模式,把决策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的权力移交到学校,创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减负”中不可或缺的责任及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审议制度,即通过多主体参与来研究、审查和共议“减负”的实施方案,体现出方案制定的民主性、广泛参与性和权力共享性;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吸纳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减负”中多主体参与,不仅有利于吸取关于“减什么?怎么减?以及减多少是适宜的?”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而且也有利于人们对“减负”实施方案的较为广泛地认可和接受,减少人们在心理上的矛盾纠结。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广泛地多主体参与“减负”方案的审议,本身就也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宣传。所以,创建“减负”中多主体参与的审议制度,才可能出现“共议”可行的“减负”方案的可能,也才能顺利推进“减负”并取得实际成效!
其三,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减负”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从前文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追问和对减负所遇困难及其归因的再认识中可以看出,在中小学生“减负”推行过程中,一直缺少两个前提性和基础性的条件:一是缺乏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调查研究。如关于中小学生“超负”现象和“减负”的省域、市域、县域等区域性和不同学校的调查研究;不同学科“超负”现象以及“减负”的调查研究;不同性别、群体学生间“超负”和“减负”问题的差异性调查研究;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者、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不同主体关于“超负”和“减负”问题认识及态度的调查等。二是缺乏“减负”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如是所有中小学生都超负了?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究竟超了多少?“减”多少是适宜的?等等。由于缺乏这两个前提醒和基础性条件,致使在中小学“减负”中产生诸多困难以及矛盾和纠结的现实问题。对于上述诸问题,我们并不反对定性描述或判断,但缺乏“量”的依据或量化的指标体系,就会直接导致“减负”中目标模糊、原则混乱以及过于主观经验等诸多弊端。可以肯定地讲,立足于学校展开关于“减负”的调查研究,是科学地设计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和制定“减负”可量化的指标体系等关键问题的现实基础,也是顺利推进“减负”的基本前提和产生社会广泛影响力的基本条件。
其四,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升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
从目前中小学生“减负”的现实来看,课程多、书本多、内容多、课时多、作业多等现象,可以说是“减负”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提升中小学生“减负”的整体效能和效果,我们建议首先要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前提条件,也是有效的策略和途径。
我们提议提升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就是要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在“减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减负”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身份,主动研究分析本学科“减负”的内容并积极寻求衡量的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减负”。简言之,就是想办法让中小学教师把“减负”扛在自己的肩上,通过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师领导力,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减负”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庆环.聚焦教育问题:中小学生“减负”为何越减越重.光明日报,2011-8-12.
[2] 靳晓燕.择校热,如何破解?——一个屡屡说起的话题.光明日报,2011-11-9.
[3] 刘磊,杨几.家校之间:发展中的“边界困境”.中国教育报,2011-12-4.
[4] 田华.中小学生“减负”策略研究报告.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