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1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2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耕地抛荒的治理,摸清撂荒地底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有效减少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将撂荒地调查工作列入年度延伸绩效考核,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耕地撂荒调查走过场,没有如实摸清情况的地方进行通报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2
张国勤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运用物联网技术,现在稻田如果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发出的决策指令传输到田间的灌溉控制装置,之后水池内的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以云数据为平台,我们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张国勤说。
“轻点鼠标种庄稼”――张国勤物联网种水稻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体现。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农业互联网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
专家表示,通过互联网与现有科技相结合,新的技术组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过去全凭经验和感觉的传统浇水、施肥、打药方式,如今正向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转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黑龙江等地运用GPS定位的现代化大农机,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播种、收割,通过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
当前,中国农业既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又面临补贴“黄箱”和资源环境“红灯”的双重约束。当务之急则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意见提出,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信息进村入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物联网节本增效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实现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这些都将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融合,构筑农业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陈晓华说。
记者近日在山东等地采访时,听到农民讲述关于互联网+的“新鲜事儿”。在自家80多亩的麦田旁,山东省嘉祥县坑塘村种粮大户韩桂寅说:“2015年用上了‘云农场’,从种到收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不愁了,只要拿出手机‘点几下’就行,就像种地有了一个贴身管家。”
“云农场”是北京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推出的集农资电商、农产品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农资汇、丰收汇、农技通、种地宝、技术包等多种服务,能满足农民种地产前、产中、产后的多种需求。其实质则是“互联网+农业+高科技”。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3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镇农业优势,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现就加快全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家农业改革与发展试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和北部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园区建设、服务平台打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高效农业发展。2014年,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29000亩。其中,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00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500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600亩,生猪养殖6.265万头,家禽、特禽养殖达125.85万羽,生猪、蛋禽、肉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8%、99.5%和96%。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75%以上。新增“三品”认证数10个。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河横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地位。依托农溱线、溱湖大道、娄沈路、沈马路、229省道五条现代农业产业带,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打造优质稻麦种植区、高效特色(设施农业)产业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四大功能区域,建成1个万亩粮食高效增产示范方和4个2000亩以上高效农业特色示范方,完善、提升、打造20个农业项目亮点及5000亩水产养殖区,引进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三资”农业项目15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
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去年4个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整体推进村11个,新建连片100亩农场15个,连片300亩农场5个,全镇每个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5%。
4.产销订单农业生产。出台订单农业激励政策,提高订单农业覆盖面,大力发展合作共赢的产销订单农业。2014年力争实现粮食订单生产达70%以上,畜禽、水产订单生产达80%以上,蔬菜等经济作物订单生产达80%。培养农民经纪人20人以上。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以上。
5.农业服务体系构建。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0家。完成农技服务骨干培训工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员200名以上。每个村培育3—5名粮食、蔬菜、瓜果及家禽、水产养殖等“土专家”、“土秀才”。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推广产品二维码标识。加快推进农机、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规模经营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达90%。
三、工作措施
1.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示范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基础,以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为抓手,以土地集中流转、租赁托管、专业合作为模式,搭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合理把握土地流转价格,原则上控制每亩1000元,做到程序合理、合同规范、手续完备,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化解机制,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加大土地流转政策扶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径,促进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二是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大力推行连片集中种植,稳步发展养殖规模基地,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全程托管服务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生产基地;鼓励支持园区内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和统一服务;鼓励农民投资入股,实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
三是加大整体推进力度。在巩固原有河横、冯庄、联盟、万众等4个整体推进村成效、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的同时,其它村要建立1个以上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培植3个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少于100亩或1个300亩以上的小农场(含连片流转的高效规模设施农业项目),确保到2014年底80%的村达到整体推进目标并通过区验收。
2.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示范区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加快推进省级河横园区建设。结合市北部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建设规划要求,进一步细化省级河横园区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建成开放。高起点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落实用地指标,启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园区5000亩核心区的项目建设,利用河横品牌优势,放大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优势,建好国家和省级展示方,提升园区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档次,促进传统农业向高端农业发展。
二是规划实施四个产业园区发展。
(1)优质稻麦种植区建设。沿沈马路东延(姜溱河向东)至新229省道北延线交汇,区域范围包括河横省级稻麦油展示基地、夹河村、沈高村、华扬村、超幸村、官庄村、后堡村,规划面积1.5万亩。不在规划范围内的村必须要建好1个以家庭小农场为载体、面积不小于200亩的示范方。年内实现水稻单产700公斤/亩,小麦单产500公斤/亩。
(2)特色农业产业区建设。重点围绕沈马路、娄沈路、农溱线、229省道、溱湖大道等“三横两纵”交通沿线规划打造优质果蔬种植和特禽特水养殖两大特色产业。西侧突出沿娄沈路、星马路向北至沈马线东延与229省道交界处,向南至农溱线东延的交汇处。东侧突出沿娄沈线向南打造一条南北通道至229省道。区域范围包括沈马路河横千亩葡萄园、双星村、夏北村、沈高村、夏朱村、联盟村、冯庄村、单塘村、天民村及万众村、官庄村、后堡村229省道两侧,规划建设面积1.5万亩。
着力打造20个种养亮点。在设施种植上重点打造河横葡萄、双禾果蔬,沈高果蔬、单塘果蔬、苏腾绿野、夏朱蔬菜;在特水养殖上重点打造大洋观赏鱼、阿林水产、溱湖龙虾、玉龙河蟹、夹河罗氏虾、官庄长鱼、黄鳝;在畜禽规模养殖上,重点打造河横绿壳草鸡蛋、河横灰天鹅、夹河禽蛋养殖销售、双星野鸭、天民奶牛、联盟猪场;在粮食生产上,重点打造河横省级稻麦油展示基地、联盟农场。在花卉苗木生产上,重点打造沈高、万众、冯庄3个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通过加大装备设施投入,提高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打造成省内有名次、全国有影响的高效设施种养基地。双星、沈高两村2014年新增大棚设施蔬菜种植400亩,其他相关村要根据规划,找准项目定位,新建不低于200亩的高效农业或100亩的设施农业项目。全面推广科技型生态栽培技术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亩平均纯收达8000元以上。
(3)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溱湖大道两侧,区域范围包括冯庄村、单塘村和联盟村。利用现有的养殖基地,规划发展0.5万亩以特水养殖、优质果蔬、花卉苗木等项目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区。利用毗连溱湖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和现有水产养殖基地设施,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与华侨城、溱湖湿地公园相互衬托、互为辉映的旅游风景线。
(4)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北起沈马路(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南侧),南至娄沈路(沈高镇政府北边),东起229省道,西至星马路,规划面积0.3万亩。力争一年拉框架、两年上规模、三年出形象。年内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区详细规划,一期工程配套建设好电力、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项目早引进、早投产、早见效。年内引进2—3个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
3.大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示范区农业现代化保障水平
一是健全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省级河横园区服务中心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技骨干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程专业化服务的“田保姆”培养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逐步扩大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专业化服务的覆盖范围,构建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制。
二是提升服务层次。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搞好产销衔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加强“一村一品”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订单式收购、产业化开发,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农民土地收益,保障规避规模经营主体的各类风险,保障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三是突出服务重点。注重挖掘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机手、农资经营户、种田能手、农技人员的潜力,大力鼓励以病虫害防治、商品化育供秧、机插秧、机条播等为重点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创办和发展。年内,各村要尤其突出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统筹安排农机生产,大力提高机具利用率,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
4.大力实施品牌质量监管,增强示范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放大河横品牌效应。充分利用河横村“全球500佳”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河横”品牌,在现有“河横”牌大米、牛奶、酱菜等系列农产品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注册自主品牌,错位发展,放大“河横”效应,形成品牌合力。
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推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农副产品认证。加快制定本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标准,在切实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注重引导农业企业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认证申报工作,提高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组织推进
1.强化组织,增强行政推动力。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推广双星、河横、沈高模式,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思想合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照目标要求,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工资报酬挂钩,促进各村、农口部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争先、领先、率先。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4
1、基本情况:截止到6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已经组织、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68个。其中,04年新办的7个。如县赵户营蔬菜专业社、县的面粉专业社等。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入社农户373046户,社员股金2384.8万元,带动农户685080户,实现销售收入35334万元,帮助农民增收6043万元。在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绝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是以基层供销社为依托兴办的,大部分专业协会是以供销社直属公司为依托兴办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产销连接型。这种类型是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依托,从对生产和销售环节服务着手,促进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延伸产业连,形成主导产品和拳头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如县城关供销社兴办的出口蔬菜合作社等。二是中介服务型。这种类型是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一头连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村中的种养大户、经营大户和各类经纪人,充分发挥中介服务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开拓城乡市场,助农增产增收。如县大陈养鸡协会等。三是生产加工型。围绕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依托加工型龙头企业兴建相关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基本格局,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富裕农村、致富农民的有效方式。如县供销社以烟叶公司为龙头组建的烟叶专业合作社。四是物资服务型。就是依托基层供销社自身优势,通过为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物资服务,并通过物资服务,与农民紧紧联在一起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农资专业社。
2、取得的主要效果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兴起时间虽然还不长,但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引导广大农民围绕区域特色调整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县的烟叶种植、县的中药材种植等,都是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依托的龙头企业引进或者培育起来的,并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当地的创汇产品,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的重要增收来源,带动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效益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自销代销和自办实体进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把农产生产的农产品有序地引向市场,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科拉含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创办科技示范点(户),示范园,举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发技术资料等方式,及时地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传送给当地农民,加快了农技推广速度,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四是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为会员(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形成了功能较全的服务机制,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通过向社员(会员)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优质高价;二是通过为社员(会员)提供购销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通过兴办经济实体,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业务,将农产品加工或销售增值的部分利润返还给社员(会员);四是利用成员间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系统外兴办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相比,与前几年自身发展的速度相比,近两年我们建设专业社、龙头企业的步伐相对减缓,全系统呈现出数量减少、功能趋弱、带动能力不强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分析全系统专业社、龙头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专业社职能定位不明确。截止到目前,从国家到地方,还没有一部《合作社》法。因此,新建的专业合作社在法律地位、组织形式、运作形式等方面都得不到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二是市场风险比较大。由于入社的大部分农民市场风险意识、合作意识淡薄,普遍存在负盈不负亏思想,因此供销社系统兴办的专业社、龙头企业承担着非常大的市场风险,盈利了好办,亏了钱没有谁负担,只有自己从吃饭的腰包里掏,影响了兴办专业社的积极性。三是资金来源无保证。创办专业合作社,尤其是新建龙头企业成本较高,运作费用较大。而我们供销社就这方面来讲,无论从农口还是从商口都争取不到资金扶持。四是运作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市兴办的大多数专业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可以说是普遍现象,有待于今后工作中逐步强化和完善。五是工作思路有约束。
4、明年打算
(一)兴办各类专业社,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拘一格,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产权为纽带,以社有资产出资或以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无形资产参与方式,同广大农民、农村其他经济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共同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在乳品、果品、畜牧业、蔬菜、花卉及高效农业等方面开辟合作经济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一批流通服务型、技术推广型、综合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等形式多样的新型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社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全国总社《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等文件,规范专业社组织建设,培育和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等方式,抓好蔬菜、棉花、奶牛饲料加工、农资、农产品购销等30个重点专业合作社,促进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到20__年,全系统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70个,带动当地农户达到总农户的30%。
(二)组建合作组织联合会,统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认真吸纳外地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经营、人才和网络优势,引导或联合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孵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20__年前,市社等三分之一的县(市)区社成立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三)创办社区综合服务社,稳定农村基层政权。积极探索在原基层社分社、双代店、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站基础上,通过扩大经营服务范围,规范经营服务标准,增强经营服务功能,改善经营服务设施,将其改造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也可以广泛吸收村委会、农村其他经济组织、农产品经营大户和广大农民出资参与,按照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共同兴办社区综合服务社。20__年前,各县(市)区都要选择有条件的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2-3个试点。社区综合服务社通过为农民社员提供思想教育、科技推广、文体活动、信息服务、医疗卫生、婚丧嫁娶、社会治安、商品流通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标准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供销社成为农村建设“三个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发挥稳定农村基层政权政治作用。
二、协会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截止到6月末,累计组建各类协会58个,其中,上半年新办的2个。其中,经纪人协会3个,农产品协会23个,其他类协会32个;其中,依托市直公司组建的1个,县社或县直公司组建的47个,依托基层供销社组建的10个。入会会员总数7378名,其中,团体会员691名。农产品协会中涉及蔬菜、棉花、中药材、种苗、小杂粮、大枣、食用菌、蜂蜜、养鸡、养猪等10个大类。如县的中药材协会、县的烟叶协会等。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协会已经成为供销社稳定农村社会、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2、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了在农民与政府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农产品协会通过及时了解农民会员的需要,借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力量,为会员排忧解难,做了政府做不了,企业做不好,农民做不到的事情,使政府有了政策、方针的“传言人”,使农民有了表达心愿的“代言人”,在政府与农民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如经纪人协会。二是开辟了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新途径。长期以来,供销社一直在生产经营环节为农民提供服务,由于供销社自身实力的问题,能够涉及到的领域有限,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农产品协会对“三农”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产业内全社会各个涉农资源的整合。也就是说,供销社不一定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但如果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具有这种对资源的整合力,就可以借助外力为我所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就为供销社开辟了一个很宽阔的服务与发展的平台,解决了长期困惑供销社服务无力、服务无门的问题。两年来,供销社创办的农产品协会累计为农民销售农副产品138600万元,实现为农增收9500万元。三是实现了供销社组织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供销社创办农产品协会,带来的一个突出的效果,就是突破了供销社传统的封闭体制,实现了组织体制的创新。通过吸纳产业内的农产品种植、生产、购销、科研等要素,进入农产品协会当中,使供销社的社会性、开放性不断增强,加快了将供销社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步伐。同时,也加快了供销社经营方式的创新步伐。农产品协会的性质虽然带有很强的公益性,但它与国际经济社会接轨,以及对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决定了它在未来农产品市场经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拥有一批当地主导特色产业的农产品协会,为供销社创新农产品经营方式,尽快形成“协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户”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和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存在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挥的作用有限。由于大部分协会依托供销社组建,而供销社自身职能有限。因此,除县烟叶科技协会发挥作用比较全面外。在大部分协会所能发挥的有限作用中,主要还是依托供销社传统业务优势发挥作用。如购销方面、人才方面、信息方面的作用,如中药材协会、的棉花协会等。有一小部分是科技方面的,如种苗协会。也有个别能够做到沟通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作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经纪人协会。至于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还明显不够。二是辐射范围很小。大部分协会辐射、服务的范围在一个乡或几个乡的周边,能够真正辐射全县范围的只是少数。三是管理不够规范。在一些县市区供销社,由于协会知识普及不够,协会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会作用的发挥。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把协会与专业社建设混为一谈的现象,甚至比照专业社规章制度套用在协会的管理上。
4、明年规划。
(一)抓住历史机遇,组建各类农产品协会。继续按照“抢滩占位,先发展后规范”思路,围绕传统主营业务,当地特色农业和主导产品,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及经营服务网络,广泛联合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种企业、组织和个人,在自愿互利前提下,充分发挥供销社组织网络优势,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及其分会,20__年前,供销社牵头兴办协会要基本覆盖区域内、系统内的协会资源,并逐步按单品种、跨区域原则,建设一批实施品牌经营、辐射力强的为农服务协会。市社示范抓好烟叶科技、中药材、棉花、经纪人、大枣协会建设。20__年前,各类协会要逐步实现与系统外同行业和国际协会的对接,不断拓展行业协会发展的空间,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联合会,为各行业协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指导和规划,促进农产品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
(二)按照市场要求,改造和整合现有行业协会。切实转变现有协会体制和机制,吸引行业内优秀人才到协会中工作。面向社会,开放办会,吸纳社会上同行业各类组织加入到协会中来,增强协会的代表性,加快协会的社会化步伐。强化协会的服务功能,提升协会的价值,充实其自律、协调、服务、维权等职能,把现有协会改造成服务三农、企业和政府的社会性行业中介组织。积极协调协会与政府及会员之间的关系,为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大部分依托政府部门领办的协会要与政府逐步脱钩。作为非政府组织,各级供销社要创造条件,伸展能力,逐步把依托政府部门领办的各类农产品协会承接过来,发挥连接政府与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供销社成为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5
1.1促进经济增长
立足于现实条件,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应把握经济变革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效的非农产业,以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1.2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农村平均劳动生产率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应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入手,使每个农村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以增加收入。
1.3产业结构合理化
当前,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充分发挥其资源的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河南经济。
2河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但河南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市场化水平低。在加入WTO后,河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既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同在。
2.1历史机遇
农产品国际贸易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过程。在加入WTO之前,决策者和学术界大多数人士认为,河南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减轻入世对本省农业的冲击,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措施、下发文件、培训干部,响亮地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思路。近两年来,河南省农业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进一步加大,使得河南农村的经济基础得到了加强。
2.1.1有利于增加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第一,食用小麦首次走出国门。
2001年,河南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提高农产品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重点加快优质小麦、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河南新乡市以前就是农业部划定的黄淮海优质小麦区,加入WTO以后,新乡市政府就积极申请建设“优质小麦试验基地”,截至2002年,河南优质粮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万亩,豫麦34、豫麦47、高优503等优质小麦品质已经达到了国外进口小麦的水平。2002年11月,河南的小麦从连云港装船出口到国际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第二,农副产品走向世界。
2002年,在国内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经受住了入世第一年的考验,农产品出口比2001年增长13.2%,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河南是畜禽养殖大省,肉类精深加工能力稳居全国第一。2003年3月,河南省首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通过认定,为河南农产品出口奠定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009年,河南双汇生猪屠宰量世界排行第五,肉制品产量世界排行第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2.1.2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省长期分割城乡体制、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的政策,重工业优先发展工业化战略,农业小规模经营,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滞后,生产手段原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01年统计的数字来看,河南省外出打工者具有初、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上升到了87.7%,出现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升的趋势;另据2004年对伊川县鸣皋乡三个行政村的调查得知,三个村99.5%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的人不再回来。这使我省农业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压力可能变成动力,使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为今后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解放农村劳动力,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其次,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农业发展支持体系。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乡镇现有生产、技术、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第四,要加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统一大市场。
2.2存在的挑战
由于农业和农村基础长期薄弱,农村建设和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发育成熟进步还需要一个过程,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到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初步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实现,存在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挑战。
2.2.1农业结构调整缓慢
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河南的发展并不快,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数量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与财政投入等成为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2.2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不到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仅占45%左右。此外,龙头产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与农户间利益分配问题,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2.2.3劳动力问题突出
我省富余劳动力在全国首屈一指,大量劳动力闲置进而外流,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安置问题,反而导致他们长期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从业场所,收入也是无从保证。这一问题自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更为严重。大量在外省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其就业的工厂倒闭而不得不返乡,但由于家乡并无安置地方而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2.2.4农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地相比少0.47亩,且耕地以每年10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后备资源也十分匮乏。“白色”与“黑色”污染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下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4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水、大气污染严重,省辖水系中,属于严重污染的V类水质河段就达2938.4公里,占36.8%;部分城市出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严重危害农业,直接导致农业歉收。加之,固体废弃物污染、对矿产资源的滥挖乱采和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河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充分挖掘、利用河南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的优势,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坚持以潜在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选择有市场前景、有销路、有效益的产品去发展,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顺应市场,而且要通过人的主管努力去把握市场,拓展市场,挖掘潜在市场,预见未来市场,把握近期市场和瞄准长远市场。
3.2认真做好政策支持和调整规划工作
为了搞好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已经出台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意见》、《河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今后,应根据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发生的新变化,及时修正已有的政策并制定新的更全面有力的政策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3.3应认真做好调整示范带和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工作
具体是以310国道与陇海铁路这一重要通道为中心,建设310国道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另抓好重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以新乡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立以周口、商丘为主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等等。
3.4认真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工作
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发展面粉加工业,提升面粉档次,重点发展高档次专用面粉;其二,要加强食品加工业,要坚持名牌战略,如“莲花”味精、“”、“白象”“三全”、“思念”、“双汇”已经是全国知名品牌,应大力保护、扶持、宣传这些名牌产品,扩大这些名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其三,要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和酿造业;其四,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拉长粮食产业链条,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是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价值体系,对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河南农村产业结构现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进一步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机遇与挑战;河南省
参考文献
[1]200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丁泽勤.河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力的挑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6
全面贯彻党的全会以来关于推进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政策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时期加快陇南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1.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战略重组整合,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我市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市内铅锌、黄金、水电、医药等企业与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联合、兼并及资产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市内国有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继续完善公司厂坝铅锌矿与成州矿业集团公司的资源和资本的整合重组,积极组建铅锌集团上市公司。积极做好宝徽公司等市内其他铅锌企业的资源和资本整合重组工作。
2.着力推进非工业企业改制及其他配套改革。积极稳妥做好全市商贸流通等非工业困难企业的改制和职工安置工作,对具备改制重组条件的,职工安置后重组为民营企业并退出国有企业序列;对不具备改制重组条件的,职工安置后依法破产退出市场。进一步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市场化分离,积极做好林管局、公司厂坝铅锌矿等部分省驻陇南企业所属学校、医院逐步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3.全面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省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开放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市场,实现市政公用项目建设投资多元化,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制。
(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1.认真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3号)及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改进服务方式,规范市场准入,减少前置条件,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强化中小企业项目库作用,对重点扶持企业给予支持。
2.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市、县(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我市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等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3.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及相关产业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步伐。
(三)深入推进涉农领域改革,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1.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债务和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健全乡村两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林改基本方向,实行“按户承包,按人分地,人人有份”,切实做到应改尽改,应分尽分。着重抓好五项制度和一个体系建设(林业双重管护、力争财政扶持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林业、林木采伐管理、林权流转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到户、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立、协调银行以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展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试点。
3.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培育流转主体,规范流转服务。进一步探索推动农民承包土地的合理流转模式,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入股等措施,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
4.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开办农村金融业务,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对此四类机构参照农村信用社的有关优惠政策,在缴费、办公场所、营业用房、人员配置上给予支持。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品种。
5.继续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整体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学习借鉴三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结合实际,选择试点,积极探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的新路子。
6.深入探索小城镇发展改革的有效途径。继续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省委办发〔〕9号),以镇等国家级和省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为依托,针对试点镇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具体情况,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试点镇真正发育转化成为工业经济集中区、现代农业实验区、人口转移集聚区、要素利用集约区和体制机制创新区。
(四)强化投资主体职能,提高投融资保障能力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重大投资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以及后期评价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着力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使用国家投向竞争性领域的政策性补贴资金。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县区两级财政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各种资产、资源和投资要素的汇集,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2.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财预〔〕78号)要求,深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机制,促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进一步巩固“乡财县管”改革成果,加强基础财政和基层财政管理,建立村干部离职养老补贴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管理分离改革,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
3.加快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改革。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现有行业协会、商会在人员、资产和财务等方面与政府管理部门脱钩,实现行业、商会的自主规范管理。加大新型行业协会、商会培育力度,重点在我市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相关领域中,组建和培育一批由骨干企业牵头发起、同业经济组织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规范运作、功能较为健全的新型行业协会、商会。
4.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的作用,规范担保机构设立与经营,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充实担保基金。大力发展融资担保、金融租赁、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全市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银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组织抓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为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1.着力提高资本市场利用水平。按照《省资本市场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成州集团和独一味药业等上市企业的资产重组指导,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强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工作,形成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完善市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面启动债券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各类投资基金。
2.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省委发〔〕119号)确定的15个专项人才配置计划和18项保障措施。继续选拔一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领军人才。加大紧缺人才、重点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设立市内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重点领域专项人才需求目录等办法,积极实施引智入陇工程。
3.继续做好市场服务体系配套改革。认真实施《省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甘政办发〔〕86号),积极推进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依托园区建设平台,着力构建流通网络、流通组织、市场监控、应急储备、物流配送和公共服务等六大体系,提高政府监测和调控市场运行的能力。重点推进核桃、花椒、茶叶、中药材等四大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县域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大型生鲜食品冷链项目建设,改善流通设施条件,提高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大力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4.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通过强化建设用地总量、结构调控和加强规划管理等手段,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建立健全土地市场的监测分析系统,定期公布房地产用地动态信息,不断加强对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严格执行国家《限制供地目录》、《禁止供地目录》,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份额,对限制性产业严把供地关,支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性产业开发供地。
5.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继续推进矿业权市场化建设,除对市内勘查前景较好的区域和大型矿产地、优势矿种以及紧缺、保护性矿种的矿业权进行宏观调控外,其余一律以“招拍挂”的方式公开有偿出让矿业权。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和标准,下放部分采矿权出让审批权限,理顺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规范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巩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工作成果。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进度安排好年内投资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现和回归公益性。启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的新路径。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使三类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积极开展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门诊统筹。
2.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好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14项改革试点项目。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及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定期调整机制,健全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制度。逐步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推进办学投资多元化改革。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甘政发〔〕74号),全面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支持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统筹推进科研单位改革,使科研单位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平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好电影发行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按照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有较强竞争力现代演艺企业的要求,整合演艺资源,全面推进市、县剧团等演艺企业改革。指导市县两级文艺演出院团做好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对暂不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的广电局台分类管理运行体制。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为实现“全省一网”和参与“三网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5.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镇非职工群体和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途径。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城乡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完善工伤保险调剂金制度和预防为先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探索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方式,实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统一参保、分项管理。大力发展补充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6.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19号)和《民政部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民发〔〕170号),进一步抓好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等优惠政策的落实。鼓励和扶持市、县(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探索“虚拟养老院”等新型养老模式。
7.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体制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完善并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户的优惠政策。以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需求为目标,深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七)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1.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切实发挥价格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和调控经济增长中的杠杆作用,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推进水、电、气、热及矿产资源等领域价格改革。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逐步规范价格和收费标准。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和市场价格应急预案,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价格监管,努力保持价格稳定。
2.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按照《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责任,加大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力度。积极做好城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争取和推广应用工作。
3.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配合实施加快陇南跨越式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9号)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发展和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我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继续建设好徽成盆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依托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链条,实施重点支撑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继续推进铅锌、黄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引入清洁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市内各类高能耗型企业提升能源节约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注重建立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机制,着力引导我市经济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八)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外贸促进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优化外贸促进体系。继续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完善进出口激励导向机制,不断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以项目业主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协调、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积极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兴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我市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西成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各类开发区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综合项目,打造主体产业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市企业走出陇门、国门,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参加“兰洽会”、西交会等节会,提高会展水平。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3.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研究提出吸引东部发达地区开发区与我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制定鼓励我市企业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扶持措施。支持我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合作,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布局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我市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九)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巩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与各级政府财力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强化行政问责制,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做好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县(区)两级网络审批系统和政务大厅运行机制。推进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集中统一、合理供给、有效保障的机关事务工作新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全面实施我市规划与推进改革工作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解决和破解改革难题,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改革政策衔接、改革情况通气和改革问题共同分析制度,形成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重大改革问题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改革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年度改革指导意见安排,逐一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牵头单位、责任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组织责任,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工作,齐心协力推动各项改革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年度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查落实,有关重大改革事项和改革动态,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