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1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如今面临巨大的需求、挑战和机会。劳动力市场正在快速变化,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面临的众多紧迫问题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会隔阂。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满足从减贫、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到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多种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问题。

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机会,要求改善教育培训与工作领域的相关性。自营职业需要有创业技能,并且雇主所要求技术和能力的范围与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备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尽管在全民教育(EFA)运动范围内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能够学习掌握当今不断变化的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技能、技术和态度的青年和成年人简直太少了。此外,所提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联系不紧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方面所做的贡献不及预期的大。尽管目的是支持社会流动,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度和方案局限了学生未来的前景,强化了社会不平等。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大会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年)规划的教科文组织一项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世界趋势与问题的初步研究结论为基础撰写的。其目的是为大会各次会议的讨论提供信息资料,引发批判性思考,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未来发展。

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深入考察了自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国际大会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发展。这项工作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分析自第二届国际大会以来在更广泛的发展趋势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世界趋势;其次是促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辩论和政策辩论,以应对各种长期挑战,向未来领域迈进。

这项研究评估了现状,并探讨如今在这经济不稳定时期,可以采取什么政策措施以利于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和提高技能。

尽管1999年以来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及其政策和改善协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研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可用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办法不足以应对目前和未来的挑战。直到现在始终有一种倾向,就是只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政策的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进行片面分析。

鉴于技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技能要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研究认为各国有必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技能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过,研究认为,单纯通过扩大现有模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来惠及更多青年和成年人并非解决之道。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化、管理、供资和组织必须发生深刻变革,使个人和社会为未来做好准备。

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审查了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很多国家的证据,目的是查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和政策选择方面的趋势。研究将这些发展变化置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来看,从而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以及对政策倡议如何能够更好地让个人和社会为未来做好准备,做出有充分依据的评估。这项工作的主要附加值在于,倡导以一种更加一体化和注重发展的分析方法来考虑各国特有的国情。研究赞成更多地关注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劳动力市场、教育和环境有关的政策以及能够共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相关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引起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要性的关注,还能够让人领悟到这一改革对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可能意味着什么。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地区和国际议程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随着2015年这个全民教育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预定实现日期的临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际上受到极大关注。教科文组织目前正在研究该领域两项准则性文书的前途,即《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1989年)和《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1年)。2012年,同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和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趋势与问题的研究一样,《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也在研究技能培养方案如何能增加青年人获得体面工作和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很有希望在2015年之后的国际教育和发展议程中占据突出位置。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教育和培训理念以及工作安排的很大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多种多样,国与国之间差异巨大。本研究涵盖在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等多种环境中向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学习机会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范围多样化的后果之一。是难以收集和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数据,难以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本研究并不试图总结或推荐现成的解决办法,而是要为关于如何顺利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为更广泛的发展重点做出贡献的辩论提供依据。

教科文组织的这项研究旨在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教科文组织会员国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全貌。本文件以及文件所基于的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全球发展及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该部分查明并分析了自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以来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产生影响的一些重大发展变化。其中包括人口趋势、劳动力市场趋势、技术创新、全球化的影响、教育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和平与安全考量。

研究认为,这些发展趋势正在影响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形成和实施的环境,并且将影响到它们的成功与否。虽然这些趋势中的一些在1999年已经很明显,但在那以后形成了新的特征,并且出现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因素。研究考虑了这些发展变化可能对工作领域的影响以及对技能需求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透镜、政策领域、挑战和新领域的开拓。该部分首先详细阐述了将三个透镜相结合的创新分析方法,这三个透镜是:经济透镜、公平透镜和改革透镜。这些透镜同时使用,能够帮助人们对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有一个“盘点似的”认识,对于改革、未来的政策选项和可能性而言,也许需要考虑这些方面。本研究这样做有助于为一种新的、更加全面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分析和改革方法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伙伴关系。该部分以第二部分所述的盘点工作为基础,认为有必要改变现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的远景与核心特征,以便扩大对青年和成年人既实用又有吸引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机会。第三部分强调改革可能要靠国家自主决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和战略,以及在更广泛的发展远景内的新型伙伴关系。关键的必要条件可能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多方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国内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建设、强大的知识基础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作用。

第一部分:

全球发展及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

第一部分回顾了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有重大影响的全球发展变化。其中包括人口趋势、劳动力市场趋势、技术变革、全球化、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和平与安全考量。所有这些都值得在制定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中加以考虑。

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早就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潜力,教科文组织在这一领域有两项准则性文书就是证明。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与会者们指出,21世纪将以知识、信息和传播为特征,并且强调需要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这是全球化与信息和传播技术(ICD)革命的结果。大会强调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和平文化、性别包容、无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公民意识方面的作用。2004年《关于学习促进工作、公民意识和可持续性的波恩宣言》进一步阐明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展思想要求解决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所受到的压力问题,还要求有能力解决和应对人口、社会经济、就业和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改变,以及技术变革、全球化及和平与安全之类的其他因素导致的新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如今正在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长期结构性政策环境,并对其做出适应性和创新性响应的能力构成挑战。能否更好地了解今天和未来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并确保以切实有效和公平的方式教授和学习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种技能,将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长期贡献的大小。现在将依次考虑全球各种重大的发展变化。

1.1 人口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过去10年里人口继续快速增长,14岁以下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速。随着几乎所有地方的生育率下降以及世界大多数地区的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现象正在成为今后数十年的一个巨大挑战,尽管其影响在各个地区将参差不一。

据联合国称,在当前10年期间,全球工作年龄人口将增加大约6亿。最不发达国家(LDC)中预计增加的人数最多,到2020年将比2011年增加近4.6亿工作年龄人口。不过,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工作年龄人口将减少近1700万。

这些人口变化以不同方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发达地区,老龄人口将继续对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财政构成压力。这导致制定旨在推迟退休年龄的新福利政策,从而充分利用年龄偏大但身体较健康人口的生产潜力。各国政府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实施促进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有效立法、制度和供资安排;鼓励(例如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提高技能,包括对以往学习经历的认证;并且利用适当的终身职业指导和咨询方法。在欠发达地区,人口趋势将迫使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为不断增多的受过较好教育的劳动力提供体面工作。从技能培养的角度看,这需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给青年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增加学习机会还需要改进创新供资机制以及公共、私人和民间社会利益相关方之间在所有层面的新型伙伴关系、网络和联盟。

由于上文提到的不断加大的人口差距、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政治和经济新动态、技术革命以及社会网络的扩展,国际移徙的规模和复杂性都有可能继续增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历证明的国家特性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期望资历证明能体现其地区和国际价值。另外,在外国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与资历证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承认资历的问题上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与对话能促进技能的流动。

1.2 劳动力市场趋势

过去10年中,青年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不久的将来情况大有改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失业率上升是一个较长期的趋势。例如,1999至200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7%,但全球失业率仅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6.4%降至5.7%。国际劳工组织(OLO)和国际劳工研究所(NLS)的预测显示——即使是在乐观分析的情况下——根据目前的增长估计,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增长预计至少在2016年以前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2012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世界将来面临着在接下来的lO年中创造6亿个生产性岗位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维持社会和谐的“紧迫挑战”。

政策制定者们常常强调技能的供求不匹配是青年人失业率高和从学校出来后难以找到工作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技能的供求两方面,各国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高失业率与严重的技能短缺并存,在另一些国家,有技能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掌握了更实用技能的人,这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技能不匹配问题的政策考量。例如,2000年以来世界银行在大约90个国家开展的企业调查——其中几个国家接受了重复调查——表明,技能上的制约对公司取得业绩是一种阻碍,尤其是在蓬勃发展的环境中。

在非正规部门也存在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如缺乏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更广泛的生活技能、职业和创业技能以及公民技能。此外,还缺乏劳动权利,童工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1.3 技术变革

在技术进化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波波以某些能源和某种发明为基础的创新浪潮。尽管各国受到的影响不同,但每一波创新浪潮(如,蒸汽机、电)都会对社会创造财富的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也能提高生活水平。

创新浪潮一波接一波,时间序列显示其相关持续时间变短了。换言之,从新技术出现、普及到被更新的技术取代,这一期间正在变短,陈旧技术过时的速度超过以往出现创新浪潮时的速度。

这一快速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力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快速适应新兴技术所需的通用技能。

1.4 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化

预计将发生新一波全球化,体现出多极世界的新秩序。与此同时,持续的经济波动以及对债务、货币和失业的担忧将继续扰动全球经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仍将极不均衡。

鉴于技能在决定一个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的能力中具有核心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在帮助各经济体突破低技能平衡方面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参与有可能对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起到支持作用,这样的全球化能让更多个人和社会受益。

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变化的技能需求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又能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如今有更多国家需要训练有素的并且持续更新仅通过基础教育无法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劳动力。

1.5 教育改革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资能否成功地转化为有价值的技能受到以前的教育程度的影响。

正如教科文组织《2011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所指出,基础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大量儿童失学令全民教育运动的成果黯然失色。教育程度低的儿童会越来越多地面对影响其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学习的障碍。

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2011年全球教育摘要》强调全世界对中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该报告指出,2009年有88%入读小学的儿童达到了这一教育等级的最后一个年级,而1999年只有81%。由于中等教育入学人数必然增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也可能扩大和变化,这取决于政治抉择。在许多国家,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发生变化并变得模糊不清,导致了某些形式的“杂交”,这会弱化基础理论课程与针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课程之间的传统二分法。

在普及中等教育方面取得的进展引出了增加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会的问题。作为扩大了的中等后教育与扩大并深化了的工作领域之间的衔接,包括学生、雇主和出资人在内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要求提高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这又导致教育系统和机构努力证明现有学习方案与工作领域之间的关联,尤其是通过中等后教育的不同形式职业化。

1.6 可持续发展问题

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所承受的压力,必须从高耗能和高排放型经济向节能清洁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变。经济的绿化意味着技能需求将改变,因为不仅会出现新的产业和职业,而且在现有职业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技能组合,影响到培训的需求与提供。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和新的经济和社会需求,通过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所有青年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根据即将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会议20周年峰会)的网站,“可持续发展强调对各级决策采取全面、公平和有远见的办法。它强调的不仅仅是强劲的经济表现,而且也强调代内和代际公平。它取决于对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进行统一和平衡的考虑。”

在这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特别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以及“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的概念。

1.7 和平与安全考量

和平与安全考量以多种方式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战略,在政策领域日益凸显出来。研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冲突后重建中,包括在前战斗人员重新融入社会以及受影响人的社会一经济复原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是通过促进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和公民意识来预防冲突的一种手段。然而,在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非总是发挥团结的作用,这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提供按性别、社会阶层、语言、文化或宗教划分时最为明显。在一些历史上出现过分裂的社会,设法通过合并以前各自为政的公共机构和系统来支持重建与和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家建设、和平与安全的考量可以从政治上有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

1.8 结论

显然,这些发展趋势错综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的方式显现。每种趋势对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技能培养的影响,在国与国之间有所不同。因此,该研究提醒人们,不要从讨论发展趋势直接转到讨论相关政策选项。评论认为,应更加注重那种进一步聚焦于环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发展目标之间关联的全面分析方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发挥创造性和创新性,借鉴并超越以往的经验。

第二部分:

分析透镜、政策领域、挑战和新领域的开拓

第二部分研究政策制定者如何才能通过将三个连锁的分析透镜,即经济、公平和改革透镜应用于经过彻底审查国际经验确定的10个政策领域。来改进和改革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第二部分还进一步探讨各种长期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将各种议题引入全球辩论来开拓新领域。

2.1 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透镜

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改革必然触及多个错综复杂的政策领域。可以从其对解决一些相互关联问题的潜在贡献和实际贡献方面了解这方面政策。从观察来看,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办法不足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为了全面勾勒和审查各个政策领域,研究采用了下列透镜。

1.经济透镜:用于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效率和成效,以及其问责制、响应力和吸引力。

2.公平透镜:用于考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技能的获得、公平和包容的程度,以及了解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所有人的影响。

3.改革透镜:用于从终身学习的角度考察经过改革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各种可能性,更加注重具体环境,更加侧重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1.1 经济透镜

经济透镜用于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支持已工作学生取得有利结果方面的效率和成效,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在什么程度上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为了达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经济目的,还有必要考虑问责制、响应力和吸引力问题。

加强问责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设法使各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更加负责是一个重大挑战。在这方面,提高政策制定者、系统、机构和办学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回应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呼声,并且在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他们的意见,这一点至关重要。近年来,为在教育系统与地方、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反应更灵敏的关系作了许多尝试。各项改革也强调了需要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有可能参与的学习者、其社区和雇主的吸引力。

2.1.2 公平透镜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技能,不论男女,不论阶层、种族、年龄、残疾与否或者其他社会属性如何。要想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中有效促进公平,就必须从入学和结果两方面考虑公平问题。

在考虑入学的公平问题时,重要的是重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入学方面的不公平也是高度结构性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入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他特征,是对那些已经拥有相对优势的人的奖赏。女性,尤其是那些带小孩儿的妇女、少数群体以及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入学机会常常少于其他人。

公平透镜主要聚焦于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能力,以应对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中扩大入学机会、增进公平和包容的挑战,不论是在正规方案中还是在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2.1.3 改革透镜

改革透镜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和政策的分析,对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法能否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了疑问,同时也探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改革透镜帮助利益相关方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对环境因素和长期发展趋势作出更加敏感的反应。改革透镜拓宽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使其涵盖“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以及更传统一些的“学会求知”和“学会做事”。

2.1.4 结论

这些透镜中的每一个都能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成、调整和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不同情况下对各个透镜的重视程度应不同,这取决于做出的选择以及当地环境、文化和价值观。在此要指出的是,这三个视角需要相结合,尽管根据具体环境,结合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如何使用这三个透镜并且给予每一个透镜不同程度的重视,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对话的问题。这些透镜同时使用,就能结合为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进行相关学习提供便利方面的挑战,考虑有关远景与使命、入学机会与包容、质量与相关性以及提供能力等方方面面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这些透镜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角度审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本身,纳入多种不同环境下通过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进行的多样化学习。

过去,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辩论主要涉及经济和公平考量,这有其局限性。增加改革透镜有助于拟定更全面的分析工具,以关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选项。

2.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领域

本节将上文介绍的分析方法应用于10个政策领域:①管理;②需求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③社会目标;④包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⑤增强学生的能力;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现代化;⑦改善以就业为基础的学习;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⑩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在每个领域,研究都考虑了一些重要挑战和问题,并随后大致列出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政策选项,这些政策选项本身显示出了某种局限性。然后,应用该分析方法来揭示政策制定者根据本地情况可以考虑的前进道路。

2.2.1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

善治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成功进行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尤其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有关方面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这在过去十年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帮助办学者设计与工作领域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审查自己的作用,它们不是自己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而是成为促进者,通过一系列立法和财政机制,引导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协调机构的成立是某些国家的政府让经济部门领导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监督和战略的一种方式。

在一些国家,有关利益相关方零星参与和参与水平低的情况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可归咎于办学方面的不协调以及中央官僚机构刻板僵化。在其他一些国家,收集和分析制定相关优先事项所需数据的能力不强。

审查确定了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其中包括:

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

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

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

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

开发质量保障程序;

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

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尽管对经济、公平和改革方面的强调程度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环境不同而不同,但现代、共有的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伙伴关系以及在利益相关方中就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优先事项达成广泛共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能力建设、信息、知识和可靠证据是必需的。

2.2.2 需求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从经济视角看,维持并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供求一致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仍是一个挑战。在大部分国家,公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仍然主要由供应驱动。许多国家采取了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改革。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更加关注学生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更加关注获得能力而不是证书的等级或类型,或者培训时间的长短。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基于能力的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的特征是,它们是按照已查明的工作领域对技能的需求开发的。它们的开发是在各个部门组织、协会、商会、雇主协会以及卫生部等代表雇主的政府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在国际上,利益相关方开始联手查明提高特定经济部门业绩所需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圆桌会议和职业研究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有些国家设法创立了结构完善的机构(部门和,或国家的),专门负责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要求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努力引导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关注技能需求中,各国已经:

执行提高人们可带给劳动力市场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等)的政策;

减少劳动力供求方面的技能不匹配,设法查明和预测复杂的劳动力市场中现有的技能需求,不论是正规还是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

查明学生应与专业技能一起学习掌握的各种可转移技能,并随后决定如何更好地实施一项新的技能培养办法;

支持改进各种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供求关系的改革。

需求驱动的办法有时侧重于教青年和成年人如何应付眼前的就业需要,而不是经济和社会的长期需求。在运用公平和改革透镜进行分析时,比较容易以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方式理解“需求”。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是,除了工作方面的特殊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可转移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3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社会目标

1999年首尔大会以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有助于克服劣势和实现社会及经济目标,已成为相关政策辩论的一大特点和改革措施的要素。

按照这种思路,各国政府可以选择采取多项政策,其中包括:

结合当地具体环境和战略,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迫切的社会目标;

设法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和学习,以便对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健康和福祉产生积极影响;

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尊重并滋养当地文化,但同时也能够应对更具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挑战和议程。

社会问题必然折射出当地背景和变数,例如城乡差异。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触及多种广泛的社会问题。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与社会政策联系起来,是在政策和服务提供领域确保效率、避免重复、弥补空白的关键。此外,利用改革透镜能够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办法,例如通过社会创业精神。另一个例子是文化产业技能的发展,这些产业尊重并珍视当地技能,支持可持续的谋生办法。

2.2.4 具有包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要消除多种形式的劣势、打破阻碍人们进入职场、谋求晋升和深造的各种壁垒,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工作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认识到并清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现存的障碍。

诚然,某些群体如要谋求深造,会比其他人遭遇更多障碍。例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消除歧视,促进包容,特别是针对女童和妇女。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促使公立及私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更加包容,更加公平。这一过程首先需要了解更加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同雇主合作,能够为弱势学生从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走向职场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支持。通过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方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方可以成为消除歧视和促进包容的重要合作伙伴。

通过公平透镜可以确定有多项政策能协助克服妨碍个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障碍,其中包括:

确定优先关注群体,以及可以最有效地扶助这些群体的政策办法;

设法增强公立及私立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包容性;

帮助最弱势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向职场;

与雇主合作,完善在职培训,营造包容性工作场所;

确保采取协作方式,以便实现上述目标。

一个更加包容的学习系统,是实现“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关键要素。在此利用经济透镜和改革透镜,可使人们注意必须确保目标受益者的经验能够改善劳动力市场,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提升生活前景。

2.2.5 增强学生的能力

专注于学生,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必须学会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便吸引各种学生,并且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在以下双方之间建立起了动态关系,一方是政策关注的更广泛、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一方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的更具体、更具地方特色的层面。

支持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断深造、进入职场和谋求晋升的政策内容包括:

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或入学同掌握基本技能和生活技能结合起来;

适时创造更加灵活的学习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提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要鼓励他们获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资历证明。

在这个政策领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成为个人成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能力固然符合改革观点,但还需要确保对于个人的潜在裨益同样能够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裨益。

2.2.6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现代化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在决定学生的成绩和机会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鉴于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的发展和改革在近十年来受到政策的高度关注。各国极为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并密切关注某些学校比其他学校更有成效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诸多机构内部因素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成果,例如领导水平、教职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教学的组织安排、如何开展课程,以及校方和家庭及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学习质量和学业成果对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及其吸引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部门,有两个关键因素有助于推动人们再次强调需要更新公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方的管理和文化,它们是:向某种形式权力下放和自的转变,以及加强公立机构的效率、成效和问责制的呼声。

由于发展历程和政策选择的不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表现参差不齐,这其中包括:

确定最适合开展机构改革的政策;

决定如何以最佳方式制订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院校的管理办法;

确定如何充分利用教师的职业贡献;

开发并改革课程;

模糊不同学习方案之问的分界线,允许更多的重叠与杂交;

确定中学后教育在顺应这些趋势当中的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中学后教育之间建立起适当的关联。

着眼于效率和问责,同时通过竞争获取资源,意味着实现办学现代化未必总是有助于公平。用公平和改革透镜来分析这一政策领域,可以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需要在现代化议程和当地发展的需求问题上达成平衡。

2.2.7 改善在职学习

工作场所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成人学习地点。然而,公司内部培训在很多部门和很多国家充其量往往也只涉及最基本内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为数众多的工人获取技能和找到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此类教育与培训往往质量不高,一直以来较少受到政策关注。

某些国家将在职学习作为青年和成年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方式。学徒制正在世界各地复兴,而且这股趋势看来还将持续下去。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部门技能理事会正在努力在工作场所推动初级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为提高非正规经济部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质量,一些政府正在开办语文和数学扫盲方案,为技艺高超的手工艺者开办技术升级课程,其中包括教学技能,并为潜在的学徒提供关于技能需求情况的信息。

有多个政策选项可供政府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用于改善在职学习,这其中包括:

制定国家战略,建立联盟,在工作场所继续推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重新审查正规经济部门的学徒制;

扩大部门及其组织在管理和举办培训方面的作用;

支持需要较高技能的工作场所;

调整公立及私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向,更好地为非正规经济部门培养学生;

改良非正规经济部门的现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法;

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工人继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调整针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之间的关系。

主要挑战依然是确保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政策能够反映出工作场所学习的终身性质。同样重要的是,需要认识到工作场所的学习需求,并将其作为国家创新和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进行规划。

2.2.8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宗旨和改革措施往往需要改善针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培训工作,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学的职业地位不高、缺乏培训,往往都是障碍。此外,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属于多样化的、分散的职业群体,可是人们却往往期望他们拿出针对更加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成功的新型课程方案。几乎世界各地都面临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继续发展不足的问题:他们如何保持“合格”,如何实现职业进步,这些问题极少受到关注。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学习、技能和职业发展的问题上,决策者可以采取的政策选项包括:

研究适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能力说明和框架;

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职前教育;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职业持续发展。

教师培训政策应考虑到妨碍教师积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阻碍教师参与并投入终身学习的各项障碍。奖励教师和培训师的直接措施在短期内或许有效,然而,从改革透镜来看,还是建议推动教师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完善职业管理,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2.9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

信息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给力图顺应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新机会的规划者和办学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全体规划者和办学方完全应该研究并响应全体学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这同时涉及职业需求以及更广泛的公民素质和教育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和克服预算及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

各个部门的大量工人在工作中都需要用到信息和传播技术。他们需要接受初级培训和升级培训,以便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这些领域的学都是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的。在机构和系统层面有计划地满足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好准备:战略、教学方法、组织和技术。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规划者和办学方可以采用的某些政策选项包括:

充分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带来的机会和当前的发展,同时注意到相关阻碍;

满足工作场所的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既作为一项普遍技能,同时也针对信息和传播技术专业人才;

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在工作场所开展学习;

制订一种兼具效率和成效、同时有助于应对数字鸿沟的方式,将信息和传播技术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

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显然能够为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效率和公平性创造出重要的新机会。人们往往有力地指出,通过社会网络、电子学习、利用开放的教育资源等方式,采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工作场所通往创新和终身学习的另一条途径。

2.2.10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

1999年首尔大会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资金来源多样化,以及切实开展高效的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各界关切的主要问题。各国的经验表明,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对于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顺利衔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公共预算承担的部分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的部分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是一项政策重点。事实上,这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形势和政府的优先要务,另一方面还要看投资刺激措施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预期惠益。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的主要责任应由国家承担,但在很多国家,这方面的主要潜在资金来源是官方发展援助(0DA)。近10年来,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大多数发展援助都是针对上述10个政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系统建设工作,而非前几个阶段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支。

以切实有效的方式高效率地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是将制定政策与长期成功执行政策结合起来的必要因素。提高筹资效率和成效的政策方法包括:

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战略性目标;

设法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尽可能调动潜在的财政资源,包括国际捐助方和此类教育受益者的捐助:

在特定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机制的效率、成效、相关性和问责制。

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惠及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就需要大幅增加现有资金。由于外部供资不可靠,各国必须自行决定如何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投资的轻重缓急。

鉴于人口趋势及其他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可能会进一步贴近终身学习层面,这一特点在很多国家目前还不明显。由此,我们有理由制订创新的筹资机制,优化开支,同企业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同个人共同分担开支。

2.2.11 结论

近10年来,这10个政策领域的多项工作,包括具体政策选项的出现,主要受到经济和公平考量的影响。这些考量有其局限性并导致政策工作的局限性。对可持续发展理想或许有了一定认识,但很少有国家将可持续发展问题充分纳入本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战略。公平和经济考量依然是现实问题,但该研究从分析角度阐述了增加改革考量的益处,这样可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制定同背景、更广泛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本报告第二部分利用三个透镜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经验以及在国家层面最常见的某些政策选项。至关重要的是,由此可以找到扎实的办法,用以评估当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成绩、潜力和不足。在具体国家背景下采用这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新的政策选项和新的考量因素组合。然而,该研究在审视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时,发现可以用作分析基础的国家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评估研究、相关经验性数据或其他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方面的不足是下文将探讨的长期挑战之一。

2.3 长期挑战

上文分析了重点政策领域,从中可以明显看出6项长期挑战,包括:促进青年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确保人人享有职业技术与培训的机会;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和质量;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加强创新和研究;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挑战在各国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当地具体环境和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各种各样具体需求及其复杂性。

2.3.1 促进青年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

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青年高失业率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结构性问题。高失业率剥夺了成百万青年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和谐形成威胁,青年进入劳动市场的困难是人类发展的损失。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一项长期挑战是协助青年成功地从学习阶段转入工作阶段。

让青年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其关键在于我们的决策过程要对相关技能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各利益相关方,包括青年。重视早期技能需求分析和预测对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企业和个人需求做出更加敏感反应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民间社会组织密切合作,推动促进青年就业的相关计划和行动。

2.3.2 确保人人享有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会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各种需求、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敦促决策者努力让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历来与相对狭窄的职业范围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如今有了变化。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包括捐助方)需要认识到在教育与培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以及在工作、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式等不同背景下,正在开展着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一旦更好地了解了现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就有可能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公平的政策。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之一是必须消除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隔阂。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机会、入学和升学方面存在众多障碍,应逐一找出这些障碍,决策者应确保消除或尽量降低这些障碍。通常需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改善信息、咨询和指导工作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承认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应该等同于听任某些学生继续留在办学质量低下的相关教育与培训机构当中,使其在教育与培训的升学或是向着能提供深造机会的体面工作过渡方面没有任何积极的、实际可行的机会。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任务是认真研究多种政策选项,以便创造出在学生、雇主和广大公众看来是有价值和有吸引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机会。

在很多国家,为职业地位较低和正规资历较少的工人提供在职学习机会是一项特殊的挑战,而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一贯受到排挤的妇女,以及为缺乏基本技能,或完成了基础教育但基本无望找到体面工作的为数众多的青年人提供培训机会同样也是一项特殊挑战。

2.3.3 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和质量

在终身学习的问题上努力采取更加协调的工作方法,以及在制定政策时着重关注学生,是有助于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重点和概念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个重要方面是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教学成果,以及更加重视教育机构和培训办学方的效率和成效。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形象,至少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改善教学过程;其次,促进升学深造;第三,改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果。

需要努力提升各种类型以及在多种背景下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质量也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个人以及更广泛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的贡献。

2.3.4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

鉴于对技能培养的要求程度,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入学人数的可能增加,以及由此给公共预算和私人开支造成的预期影响,资金是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捐助方)的一项重要挑战。至少需要解决两类政策问题。第一,应探索如何确保为在各种背景下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各个人生阶段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二,应研究政府、其他利益相关方和受益者的作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及扩大其学习机会目前给财政造成了新的重大影响,政府、捐助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2.3.5 加强创新和研究

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做到顺应要求,还应做到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非总是全面参与重大的技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变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需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包括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确定如何扶助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弱势群体,并为其开办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还需要完善知识和信息。但是,正如上文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领域的分析所指出,在很多国家以及在国际上,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数据和研究非常有限,并非都有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信息系统。某些系统甚至不能提供基本的相关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一些国家没有能力按目标群体将数据分类、比较公立和私立职业技术办学、或是做出任何预测。对于国家系统来说,此类数据对于提高决策的循证性质至关重要。

2.3.6 促进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转化,因而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多个交集。人们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处理紧急的可持续性问题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能源、水和粮食安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活动和绿色技术需要具备与改变职业要求和发展新兴职业有关的技能,受其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然而,在为特定“绿色工作”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普遍特性和通用技能来作为补充,从综合角度来看,这些构成负责任、重环保的公民素质的基础。

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便更好地协助学生提高能力,创造、参与、支持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在各个层面改变现行的资历标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方案、师资培训和教学环境。

2.4 开拓新领域:2015年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审查国际经验和分析政策领域时从长期改革和扩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角度考虑,有助于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不同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可以成为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前途的全球辩论的主要议题:

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和概念——可能需要完善和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

应对不确定性,增强抵御能力——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环境问题以及政治和社会变革提出的重大挑战,都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规划需要兼具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

尽可能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终身学习机会——2015年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满足不同年龄组的终身学习具体需求方面,有望起到重要作用。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历来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往往服从经济和公平前景。

然而近年来,对于机会均等、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突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对此作出响应。

强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涉及教师、培训师和导师的职业发展。

以学生作为核心——当前,大部分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都旨在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随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扩展,以往重视机构办学的传统做法可能会减弱。

重新审查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公共政策——筹划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该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员的思想、网络和活动都会产生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议程是通过这项教育来改革和扩大学习机会,从而培养技能。

通过新的管理方式增进多方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采取多方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意味着政府接受参与式管理办法以及同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伙伴缔结新型伙伴关系。

可持续性和绿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完全有理由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塑造成为关于环境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创新场所,这既符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同时也作为其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和平与安全的更广泛承诺的一部分。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基础,包括技能预测——为政策制定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已经成为一项普遍改革措施,但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做得还不够。

第三部分: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伙伴关系

第三部分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需要国家在广泛的伙伴关系推动下自主决定。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认为国家层面的伙伴关系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未来转型和发展中可以起到核心作用,同时也呼吁加强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伙伴关系与合作问题。

政策能力固然重要,但未来将出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自主决定权的更广泛的社会分布。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辩论大多着重关注国家与企业,特别是与私营部门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问题。这显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考虑到私营部门本身是多样化的,包含众多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其规模、地点,以及经济和社会关注点也千差万别。

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还要求人们重视为该领域的政策制定工作建立知识基础。这就需要收集整理政策制定者、社会合作伙伴和民间社会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作经验和共同经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三项重要内容:坚实的的证据基础,包括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和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监测和评估证据;以及提高分析能力,既包括政策研究,也包括纯学术性工作。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在支持国家进程和各国间对话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机构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小组,教科文组织、劳工组织、经合组织、欧洲培训基金会、世界银行及其他各方正在通力合作。这个机构间小组的宗旨是改善致力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协调。

2009年,教科文组织同包括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内的广泛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磋商与合作,制定了—项具备三个核心行动领域的战略,用以在三个双年度(2010~2015年)内支持会员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的第一个核心领域,教科文组织同这方面的专家及政策制定者合作,开展能力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支持。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的第二个核心领域包括协助解释概念、制定标准,以及改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该战略的第三个核心领域,教科文组织力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思想实验室和信息交流中心。本组织积极支持收集和传播政策及改革经验,以便进一步推动全球辩论。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借助其出版物、虚拟平台以及所属多家中心构成的广阔网络,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促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方面起到了战略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审查、机构间合作、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以及后续活动都可以说明教科文组织促进国际合作的方式。

结论

这份文件探讨了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当展趋势,利用经济、公平和改革透镜制订了分析方法,并对一次国际经验审查中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10个关键政策领域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每一政策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阐述了1999年以来采用的某些政策选项及其局限性。

经济和公平视角固然正确,但目前看来,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从主要满足某些群体的眼前需求转而应对所有青年、成人及今后世代的长期技能需求的这一过程中,改革视角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至关重要。改革视角有助于制订注重本地情况的政策措施。

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当中,个人有权为变革做好准备、公平地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让这段学习经历得到其他人的承认。应利用当前这个机会来重新界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宗旨、范围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着信任和开放的精神,加强所有合作伙伴之间的对话,能够在各个层面巩固网络、新的伙伴关系与合作。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与会者能够协助各界设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以最佳方式响应当展趋势和长期挑战,如何推动未来的各项工作。有了坚定的政治承诺和财政支持,就能够改革和扩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让当前和今后的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够受益于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当今世界深受社会不平等问题、青年高失业率和经济动荡的困扰,在此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成为政治议程的重中之重。各方期望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重需求。青年本身也要求自己的学习更加贴近工作和生活。然而,发展适应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帮助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取得学习和技能的进步,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正需要我们总结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变化与趋势,推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辩论和政策辩论。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大会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年)规划的教科文组织一项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世界趋势与问题的初步研究结论为基础撰写的。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2

关键词:综合实践 探究 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型产物,它与其他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目前对综合实践课程在理论定位与研究取向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澄清,还要进一步探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达到什么目标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来讲,要达到以下五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定的研究领域要干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它超越了严密的学科界限,走向生活世界,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主张学生的“在场”与“亲历”行为,它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强调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实践,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研究领域比较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1981年4月,中央教育部《关于全日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观念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劳动与技术教育走向异化,在劳动取向的统治下,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就被冠冕堂皇剥夺了独立和自由,只能依附于劳动,做劳动的奴隶。这次课程改革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三个领域整合在一起,这不但从制度和实践上为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从而更为人们接纳和认可,这项内容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4.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四个研究领域之间的整合线索是什么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这四个研究领域在本质上来说不是课程内容,而是学生活动的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研究领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如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污染(如水污染、垃圾污染、白色污染、噪音污染等)的研究时,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了解有关环境污染的现状、表现、原因、治理方法等的知识,得出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案与建议。在此过程中,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得到运用;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可以发挥它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丰富且来源多样的长处,实现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便捷地展示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提出的建议或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作一些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活动。这样,四个领域就可以得到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可以发挥合力的整体。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方式应突出那几个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怎样实施?这个问题涉及到实践方式问题。通过这三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实践方式上应“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以生活背景为场景,以教师的参与合作和指导帮助为支撑”。

1、以主题为线索。主题本身有一定的综合性,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四个研究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只要教师善于分析主题的性质,选择好主题的大小(切合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找准主题的切入口,完全可以以主题所侧重的四大领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以活动为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就是“实践活动”,其独特的价值只有通过师生的实践探索才能获得,因此在课程实践中,要摒弃“授受式”教育方式,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用”、“在做中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以生活背景为场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当坚持“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和“为了生活”的原则,以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统一。“源于生活”是指活动主题来源于真实地、鲜活的生活经验领域。“在生活中”是指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为了生活”是指活动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将实践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学、所见、所悟同现代的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获得更有意义的体验经历和学习能力。

4、以教师的参与合作和指导帮助为支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帮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就活动过程而言,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拓宽学生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指导合作方式,提供技术支持,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分工;启发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评价。

(2)就指导的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力度都应有所不同。年级越低,指导力度越大、越强;年级越高,指导力度越小、越弱。

(3)就指导的方法而言,应当详尽、具体,包括: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本身的优缺点,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方法实施中的具体注意事项等。当下,教师方法指导的着力点应放在:①如何让学生运用基本研究方法来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②如何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案;③如何搜集和处理各类信息资料;④如何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⑤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相关活动;⑥如何撰写活动小结和报告等等。注意的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出一定的层级和梯度。同时,要强化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和对方法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3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外趋势

2000年,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之内容》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技术教育首次被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该书提出:“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熟悉技术的人”的愿景,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指导学生为技术世界做好准备。在该书中,“设计”被看作是“在技术上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将小学阶段的“工程设计”表述为“明确问题、构造思路、筛选解决办法、检验解决方案、制作实体模型、对之评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V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也非常强调“设计”在该课程中的重要,并在课程分目标中将“初步设计”描述为“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总目标,“设计”是三大要素之一。《标准》中对于小学阶段的“能设计”表述为“能识读一些简单的图样”“产生技术需求”“制订出一个设计草案”“对设想或作品进行描述或介绍”“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估”等。浙江省的新版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一个显著的改变就在每个主题中加重了“技术设计”的比重。在小学劳技课开始的年级――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设计方案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一般包括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构思方案、试验调整、修正方案等环节”的表述。

由此可见,技术素养是一个人应对技术世界的重要素养,而设计是技术素养的基础。目前,浙江省以及大部分省份的技术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小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学科以及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学科就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而言,设计草图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它将为初中的劳技乃至高中的通用技术徒手绘制设计草图能力打下基础。

2.相关概念

(1)设计表达

设计表达是技术设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设计表达介于“产品构思”与“产品制作”之间,主要包含语言表达、图面表达和实物表达等形式。

(2)设计草图

设计草图也就是设计表达中的图画表达,一般是指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雏形,以线为主,多是思考性质的,一般较潦草,多是为记录设计的灵感与原始意念,不追求效果和准确性,可分为设计概念草图、解释性草图、结构草图、效果式草图等。也有学者认为“草图也叫方案草图或设计速写,是设计者将构思或灵感即时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草图是将头脑中的抽象构思或者灵感转化为具体的、显性实物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为,小学生的设计草图与以上表述有所不同,小学生所画的草图不能太抽象,要比较具体、相对准确,多为结构性草图,包含平面图、立体图、细节图等,以铅笔手绘为主,可以不考虑色彩等因素。

3.小学生设计草图表达的现状

小学生的作图基础主要来自于美术课的学习,美术课教学主要是涉及造型、想象和色彩等要素。三年级(劳技课初始年级)学生的图画表达能力是有一定基础的,但要将美术课中的画图转化成为设计草图的表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草图的线条不够明晰、有的线条直线不像直线、有的线条若有若无、有的线条虚实线不分等;没有在草图上标明各部位尺寸的习惯,依图制作时无法判断部件之间的尺寸以及选择材料的尺寸;想象的因素偏多,画出的草图有个性、很花俏,但往往无法制作(工艺或材料本身无法满足)。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设计草图与实际制作脱离,不利于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

4.小学生应掌握的设计草图表达

对于小学生3~6年级学生而言,设计草图表达是第一步,是培养良好技术素养的初始。小学段的学生设计草图表达不需要很精准、很规范,但笔者以为至少需要达到三方面的基本要求:线明晰、有尺寸、可操作。简而言之,就是力求他人拿到设计草图后也能根据图来制作产品。

二、培养策略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小学生绘制设计草图的能力应该在明确三大要素(线明晰、有尺寸、可操作)的前提下,根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从模仿到创作,从读图到画图,从纯图到图文结合,从辅助到独立,从平面到立体,从整体到细节,从初稿到修正稿等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制设计草图的能力。

1.照图画图

小学生在劳技课中接触到的第一个设计草图是浙教版的《劳动与技术》(本文中所涉及的教材均为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劳动与技术》教材,以下简称为“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主题二《漂亮的相框》,课文中出现了设计草图的范本,(如图一和图二)。我们看到设计草图的基本要素“线明晰”“有尺寸”“可操作”已经为学生作出范例了。笔者让学生照样画草图相框的外轮廓,内框大小、形状可以根据照片及框内景物的大小而改变,但要特别强调画草图要将线条画明晰、要在图上标出大小、长短的尺寸。需要组合的部件(相框和支架)之间的尺寸搭配要合理(相框支架要高于相框的一半才稳定)(如图三)。经过初次练习,学生对设计草图的概念基本理解,所画的设计草图也基本包含设计要素,部件搭配(相框与支架)基本合理。

2.学会读图

读懂图纸的符号也是培养学生画设计草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主题一《巧折纸盒》就比较完整地向学生展现了折纸符号和图解(如图四)。学生熟悉线条或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对于画图的规范性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这之前,学生作图时,常常遇到折线不知道怎样表达、不能区分外形线与剪切线等问题,经过读图及训练,学生也基本能够在画设计草图时用上一些线条符号,使设计图更加规范,也更好理解。

3.添加标注

在画设计草图时,笔者要求采用同桌交换设计图读图来检查画图是否符合要求。在多次交换读图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些部位读图的学生看不懂,不知道是画上去的装饰图案还是镂空的图案。的确,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再加之低年级学生画图时喜欢画一些精美的图案(如图五)。如果这些图案是需要剪出来或刻出来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三大要素之一的要“可操作”。但如果这些图的内容只是用笔画上去用于装饰的,那既美观、操作又简单。那设计图纸上到底是哪个方案呢?这就需要在设计草图的相应部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也就是要有标注。图纸当中的装饰画、镂空、粘贴等部位都需要文字标注,这样就能够方便他人读图,并可以依图来制作产品。

4.工具辅助

设计草图有的可以是简单的示意图,只要标明尺寸,但并不需要和所制作的产品同尺寸,但也有的设计草图需要与所制作的产品具有同尺寸,如,教材三年级下册主题五的《活动小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一课。课中所涉及的平面图部件较多,有屋顶、前后山墙、左右山墙等,学生至少需要画出五个部件的平面图,而且要求把平面图画准确,直接用复写纸把图纸复描到KT板上。原本学生还只是初步画设计草图,一下要提升到要画与制作部件相符、部件数量多且尺寸要求精确的设计草图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觉得需要寻找工具来辅助画图。经多种工具的尝试,最终确定选用标准计算纸来作为画图的辅助(如图六)。标准计算纸的特点是在整张A3左右大小的纸上布满细线方格(最小是0.1平方厘米的小格子),方格最外框每隔5厘米有一个尺寸标注。使用标准计算纸辅助画图至少能帮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长的直线也能画直;量尺寸非常精确,误差不会超出0.1厘米,点与点之间连线不会走斜;节约大量画图时间。使用后,笔者发现学生在标准计算纸上所画的设计草图质量大有提升,能够直接用复印纸复描到KT板上制作小屋的部件。当然,用于辅助画图的工具还有很多,本文之前所涉及的设计相框的内框图样可以用事先裁剪好的模型卡当模板,设计桌椅可以用圆角卡片当模板,确保四个桌角或凳脚的弧度一致等。

5.立体展示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所涉及的设计草图大多为平面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产品的复杂性的增加,设计草图也涉及立体图。立体草图的绘制更能反映学生对所需要设计的产品的理解的程度。笔者曾经在诺基亚手机的总部所在国――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所小学的课堂上看到大约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所画的“手机座”的设计草图(如图七)。这些设计图的表现形式与笔者所探索的培养途径基本一致,线明晰、有尺寸、可操作。唯一不同的是侧面图。也许,能设计并制造出这样经典的诺基亚品牌手机的国家,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他们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基于这样的一些参考,笔者在小学教材中高段的设计草图纸张中同时使用平面图与立体图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构想用图纸表达出来,为创新打下基础。由于平面图标注的尺寸更合适,立体图就不需要标注尺寸,只要适当引导学生注意透视的表现手法即可(如图八)。

6.细节表现

细节是判断设计对象具体化、可操作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设计草图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相连接的部位需要细节图来表现。比如,教材中《简易木桌椅的设计与制作》中桌脚与桌面的拼接方式,《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中桥墩与桥身的拼接方式等设计草图都需要在平面图与立体图外增加细节图,以明确被遮挡部位及重要部位的连接方式。如果需要,还要用文字加以标注注释(如图九)。如果说平面图与立体图能够较好地表现学生所构思展现的产品,那恰当地绘制细节设计草图就是设计图面表达能力趋于成熟的标志。

7.修正图纸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4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各个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所以,职教工作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关系,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的含义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简言之,工学结合就是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有效实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工学结合导向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而校企合作又是实现工学结合导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路径。所谓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就是校企双方围绕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部分,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内容的合作活动。

二、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的特点

(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一体化。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基础就是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是有衔接点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近期的或者远期的、明显的或者潜在的利益,否则企业是不会与学校合作的。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如果校企合作不利于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话,那么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所以,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的任务就是要寻找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之间的重叠部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体化。比如,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向企业提供解决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等的方法,而企业又可以给学校提供实训的基地、实训的师资、实训的设备等等。

(2)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与企业的工作业务流程一体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需要将传统的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将人才的培养过程要细化,而这样的细化过程正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一个工作业务流程。所以,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流程,是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业务流程的有机统一,两者是互补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去企业工作实践,实现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相互促进。

(3)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工作岗位需要一体化。学生的就业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校的教学就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因此,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就需要做到工作岗位需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应该突出与强化某一职业、某一工种、某一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完成企业向学校提出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其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也能有效的防止学校按专业、按班级批量生产人才的弊端;同时,也可以使学校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需要,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4)学校的人才培养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需要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过程具体化成各项目标明确的任务,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好自己即将工作的情况和实际。比如,教师编写的职业技能课程教材、讲义、教案可以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与过程和对口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实现相互促进的目的。

总之,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现场工作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于仕斌,走校企合作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2:68-70

劳动技术教育方案范文6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15-05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1],备受各国重视,也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特别关注。长期以来,UNESCO通过一系列行动建议、标准规范、国际会议、合作网络以及公共出版物等推动职业技术教育走向合作、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

2016年,随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UNESCO职业技术教育战略的关注点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其于2009年制定的《支持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战略(2010―2015年)》(Strategy for Support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 in 2010-2015)将焦点集中在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从概念上澄清技术发展并促进信息交流,通告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争论点[3]。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UNESCO于2015年制定了后续的战略计划《UNESCO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2016―2021年)》(UNESCO TVET Strategy 2016―2021,简称《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旨在重新探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在一个更为全球化世界中的角色,包括其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扩大全民终身学习机会[4]。

一、 《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背景分析

(一)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国际经济格局也不断调整,世界经济体系也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导致就业增长率变低、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和就业形势脆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这一情形在一定程度表明了教育、培训和就业之间的匹配失衡。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劳动力市场对新的专业技能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对新的专业和技能的需求预测变得日益困难。如何调整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增强多样化和灵活性,以便培养出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是摆在当今全球教育界面前的问题。

(二) 终身教育思想的驱动

终身教育思想起源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它是在对成人教育不断反思中完善起来的[5]。20世纪6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在联合国的倡导下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要求从最初的学校教育开始,且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努力培养人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终身教育打破了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加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间的联系,开辟了各种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形式,为人们一生的不间断学习提供可能,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UNESCO通过各种行动推动和加强终身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如1999年UNESCO在韩国召开的第二节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会议指出加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其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6]。2006年NESCO-UNEVOC 与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IVETA)在俄罗斯莫斯科组织召开了题为“终身学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会议[2]。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针对青年,同时也对任职的或失业的成年人开放。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专注于初始和持续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来扩大全民的终身学习机会始终是UNSCO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议题。

(三) 可持续发展教育趋势的推动

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同时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破坏了社会融合,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5]。仅仅依靠技术革新、政治调控或经济手段都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各个发展阶段和社会背景下优质的教育和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助于我们建设性和创造性地解决现阶段的全球问题并迎接将来的全球挑战,创造可持续和有弹性的社会[7]。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中强调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所有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中[4]。为此,可持续发展教育逐渐成为UNESCO的重要议},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思想被融入到职业技术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限定为经济发展或工作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和培训,它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纳入其各个阶段中,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等。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动下,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15年8月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成果文件,文件中的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以及目标8“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8],更是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如何在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是UNESCO-UNEVOC制定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战略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对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差距的反思

职业技术教育对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提供教育和培训来促进人们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生产率的提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技术教育并没有产生预期结果。如职业技术教育对个人、企业、政府所做的回报远没有达到预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仍然低于普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4]。职业技术教育的潜在价值和它的实际表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最大可能发挥出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二、 《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体系分析

在上述背景下,201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UNESCO-UNEVOC)召开了此次会议。来自57个国家的165名成员就UNESCO职业技术教育新战略的制定和发展、未来五年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构建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总结性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职业教育培训战略(2016―2021年)》。

(一)制定者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的制定者,UNESCO对自身在实施职业技术教育战略中角色的正确定位是保障该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由于独天得厚的优势,UNSCO在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加强各国各地区间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及推动学术交流和争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设定议程。UNESCO在各国间和国际上的领导力和召集力使其能够召开职业技术教育会议,特别是国际层面的会议,以此提升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价值的认可,引领职业技术教育战略计划的制定。

二是建立UNESCO网络,推动国际合作、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卓越实践经验的共享。具体表现如促进更大的产业合作和企业参与,推进义务教育后续培训(Post Compulsory Education/Training)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建立跨国间对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格认证;收集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探讨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输出来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

(二)目标和指导原则

该战略的目标是在提升就业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其他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如品格教育、发展动机、积极的价值观以及拥有明智的判断力。职业技术教育旨在通过提供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及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个体和社会(A More Balanced Individual and Society)。

围绕此目标,该战略制定了四项指导原则: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会来帮助人提升职业技能和获得资格认证,从而得到体面工作;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利益者应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缩小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差距;推动终身教育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强具体职业技能和其他技能的培养。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领域

围绕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问题,该战略总结了六项职业技术教育关键领域。

1.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数量,同时推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为女性群体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二是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得到提升,这需要保证更多的学习者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项目,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应该覆盖各个年龄段,为需要的人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2.把握经济环境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首先,收集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职业技能需求、职业发展趋势,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匹配度,帮助职业技术教育明确优先发展项目。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和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以此确保项目的有效运作。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只有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才能得到有效发展。第三,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的适切性,通过了解劳动者的个人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培训项目。

3.注重相关利益者的参与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各相关利益者的合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之间的衔接,满足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包括三方,即政府、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及企业。一方面,作为政策引领者,政府应制定政策提升各方对职业技术教育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同时,作为信息服务者, 政府建立有效网络,以供各方共享和交流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该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和实践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其培养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

4.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这是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输入和产出之间平衡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包括标准设置、基准测试、教育和培训的内容、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选拔和专业发展、机构的管理和组织建设等方面。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质量保障机制。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健全国家职业标准,设置职业认证框架,包括职业培训项目的审核和认证、培训后的个人资格认证。第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生活技能和公民素质(包含环保意识),相关必需技能,如表达和写作能力[4]。第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体系,即建立一个明确职责和权限、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第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的绩效评估,在有效评估的基础上改进和提升项目的实施质量。

5.严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质量关

教师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个体层面看,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质量是提供高质量、有效、适切教学的保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整个体系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质量的提升能够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的整体发展,如教师参与项目的管理、提供有效合理的政策建议、发挥卓越的领导力等[4]。为保障教师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师资的初始和继续教育与培训,需要提升教师两个方面的能力,即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职业实际技能的发展。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的质量,还需要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选拔标准和建立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

6.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设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内部建设,建立各种水平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根据不同背景、不同条件设置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整体的一部分,还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外部普通教育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大众化高等教育对职业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技术教育向着更高层次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变得更为联系密切。而且高等教育的职业化也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

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特点分析

(一)《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顺势而生,契合当下教育发展要求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教育理念和实践也随之不断调整以适应发展要求,2009年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已经很难再用来指导全球职业技术教育的推进;特别是2015年全民教育(EFA)运动告一段落,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2030愿景的诞生等教育界重大活动与变革,不可能不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首先,职业技术教育不再只单纯地关注技术,还重视与品格教育以及资格认证等的关联性,避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断裂性,这种整体性认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进步,为获取体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可以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了教育的广度;其次,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就业,但不再只单纯地关注当下就业,而是在终身发展理念下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也应贯穿一个人发展全过程,可以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延伸了教育的长度;第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但也不排斥与学术教育的关联性,强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度。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在逐渐凸显“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这是契合当下教育发展要求而做出的科学合理的转变,相信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二)《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全方位指导,但尊重每个国家的国情

《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坚持“可持续、绿色、公平”的理念,聚焦“入学、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治理、私人部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及资金”等问题。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入学方面关注学生数量增长和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效率问题;教育质量涉及保障机制、教师招聘与发展以及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等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治理关注供需平衡问题;私人部门参与涉及商业案例和工厂参与,为毕业生能够获取体面的工作奠定基础;职教机构再次强调了职业技术教育效果与劳动力市场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多样化途径筹措资金,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效益。上述问题覆盖面广,可以说涉及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强调,每个国家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为此,非盟制定了《非洲大陆职业技术与培训战略》[9],南非制定了《2016年度职业院校行动方案》等,这些大洲级或者国家级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分别根据各自情况从愿景、任务、范式转变、以及治理和财政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指导本区域或本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回避的重要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宣讲的宏大理念过多,但有些切中要害不够;归结了存在的问题,但却并未给出较为满意的答案。不可否认,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也不可能通过一项战略的制定就能得到明确的解答,但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总是顺应大的教育趋势而不断消蚀自身的特色,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长远发展不见得十分有利。《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讨论了“职业教育悖论”――职业技术教育富有潜能但却从未见到激发出来的效果,导致职业技术教育长期沦为教育体系的“穷亲戚”,不断地遭到边缘化,甚至连其自身拥有的价值也被低估。面对这种长期存在的困境,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教育质量和市场接轨问题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备受诟病,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招不到,毕业生掌握的技术用不到,亦或职业技术人员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提出要加强师资建设和能力建设,但并未从源头上考察职业技术人才质量问题。生源是质量的保障,全球许多国家都是被筛选下来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他们首先缺乏自信,同时也缺乏社会的信任,再加上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深造受阻,社会声望自然不高。其实,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悖论还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问题,都源于人们的理念和认识,教科文组织需要倡导和引导大众发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学习职业技术,培养既掌握普通知识又具备职业素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方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EB/OL].[2014-06-25].http://.cn/zgks/2014-06-25/151042

5370.shtml.

[2]李玉静,陈衍.为了可持续发展与工作世界的教育:UNESCO职教思想与发展战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2(6):26-45.

[3]UNESCO.UNESCO’s TVET Strategy(2010-2015).[EB/OL].[2016-04-21].http:///new/en/education/themes/education-building-blocks/technical-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tvet/strategy/.

[4]UNESCO.UNESCO TVET Strategy 2016-2021[EB/OL].[2016-06-27].http:///images/002

4/002439/243932e.pdf.

[5]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72.

[6]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节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总结报告(摘录)[J].教育发展研究,1999(7):47-50.

[7]UNESCO.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16-06-25].http:///themes/educ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8]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16-06-27].http:///ga/search/view_doc.asp?symbol=A/69/L.85&refer

er=http:///sustainabledevelopment/&L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