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1
关键词:认知实习;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杨文杰(1982-),男,山西河曲人,陕西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陕西 西安 710021)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3-02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文件别强调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关于高等教育部分也特别提到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生以“工程训练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认知实习作为我校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被坚持实施。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蓝本,分析了认知实习的必要性,并通过介绍我校认知实习的过程及相关工作,探讨了认知实习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兄弟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开展认知实习的必要性
所谓认知实习,是让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阔视野,了解本专业在实践中所需知识与技能,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感受职业特点、工作内容,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
理科信息专业是知识更新、发展较快、对理论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平时理论课较多,学习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知学有何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学习的黄金时间往往过去了,所以认知实习的开展尤其重要。
1.认知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学生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部分。认知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一个“认识”过程,即解决“学什么”;生产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对专业的一个“认同”过程,是解决“怎么学”;毕业实习是学生巩固、深化已学理论,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专业的一个“认真”过程,重点是“学到了什么”。学生将依靠这些知识去找工作,完成工作。可见,认知实习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认知实习是学生规划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率虽然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并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还有部分学生报的是父母的“志愿”。入学后虽然学校会有专业介绍,但仅仅是口头上的介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专业认知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认识专业的一次机会,让他们清楚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我校的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大二时部分学生有选择转专业的机会,所以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
3.认知实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
学习的重要性总是被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学生对此也显得不耐烦。但是,当学生走进企业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接受了企业培训师关于职业方向的讲解及现场工作人员对实际产品和所需知识的表述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学生也会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所远不可及的。再者,当学生看到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优美的办公环境,也一定期望自己将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知实习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方法
认知实习要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机构,听不同类型人物的报告、讲座,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和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可以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可锻炼相互沟通、待人接物的能力。可见,开设认知实习对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5.认识实习是教师提升自己的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更新发展较快,教师长时间呆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多新的技术、产品已经出现,或已用在生产线上,而教材本身的滞后性,造成教学通常难以与时俱进,教师通过带队实习可以及时了解新出现的技术、产品以及企业需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科研、教学和企业、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藉此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大学生。
二、认知实习的组织过程
我校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初进行,为期一周,各学院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交叉进行。实习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制订全校认识实习方案
方案制订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实习科学、规范、系统的前提。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和意义;实习内容及组织;实习考核评定方式;实习报告要求等。
2.联系合作单位
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本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将来可能的就业方向以及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我校理学信息专业以软件为主,包括金融方向,由此我们选择了西安行知汇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北邮3G、西安软件园、华鑫证券四家单位。这四家单位硬件设施、技术实力都完全可以满足实习要求,并能够按校方要求提供相应的讲解和服务。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对专业实际和未来的择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企业通过接待实习,提高了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从而实现双赢。
3.实习前准备工作
由于实习学生人数较多,所以需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通过动员,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和纪律,使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深入人心,不能让实习过程“走马观花”;另一方面,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形成必要的心理预期,为专业认知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
实习正式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和具体实习单位需做好充分的沟通,要让单位知道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现在的情况,然后实习单位安排业务骨干来负责实习。如果校企双方沟通不到位,企业也不知道学生来的目的,只是随便安排参观,这样的实习会毫无意义。
4.实习过程
每天早上,全体实习学生乘坐大巴,在指导教师带领下按时前往实习单位。到实习单位后,指导教师将全程陪同学生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听取单位专家报告,主要包括信息行业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各企业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目前的主流软件技术、产品,行业所需专业知识等;参观企业及其产品。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好笔记,学校带队教师可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维持实习纪律。
5.实习考核、总结
我校目前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考核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习日记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这也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它是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实习报告中应写明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态度,实习表现和主要的实习体会与收获,写出认识及想法,对本次实习提出意见,对今后的实习提出建议。总字数不宜少于3000字。
在实习结束后的一周之内,学生必须整理完成书面实习报告,并连同实习日记交实习指导教师评阅,教务处最终将对全校的报告和日记进行检查。学院通过实习报告信息反馈,进一步深化实习效果,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为下一年级的认知实习积累经验。
此外,学生参加实习时间不足二分之一者,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要进行重修。
三、实习注意事项
1.实习单位的选择
我校这次的实习单位中,有两家为培训学校。目前,我国本科理学信息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培养模式是“厚基础”、“宽口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给社会上诸多培训机构(如软件培训等)提供了生存空间。我们要承认这类培训学校或机构的积极作用,他们为学生和就业单位之间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但这些机构要盈利,水平良莠不齐,选择时要多考察。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是实习成功的重要环节。
2.选派专业素质较高的实习指导教师
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除了承担维护实习纪律、安全等工作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熟悉所带专业学生所学课程,了解学生将来就业行业基本情况,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惑。
3.实习经费
充足的实习经费是实习成功的保证。学生实习的交通费,聘请企业老师讲课、报告的费用,带队教师的实习费用等开支较大,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各方缺乏积极性,实习难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实习经费目前生均200元,基本保证了实习得以较好地进行。
四、总结
一位学生在她的实习报告中用十二个字对认知实习进行了总结:“增见闻、纳收获、重认知、新规划”。可见,认知实习对学生帮助很大,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可以对本专业现状及相关行业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促进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认知实习已成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亦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在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的今天,认知实习也无疑是推进教改有效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蕊,朱江,王岩韬.工程训练框架下开设认知实习课程的尝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6):31-32.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2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专业认识实习被安排在第四学期末,为期两周。专业认识实习是在大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程之后、将要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的一次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集体性参观、模拟演示、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了解所学专业涉及到的行业领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性质,以及要胜任以后的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等。通过专业认识实习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采取提高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科目教学都是一个“教”与“学”的实践过程,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健全符合教学规律的管理机制,是保证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实行了“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即由学院教学院长领导、系主任负责、实习指导教师全面实施、校教务处和教学督导组全程监督,确保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二)做好“四个阶段”的实习工作
1.实习准备实习准备包括编写实习计划、落实实习经费、筛选实习单位、协调实习用车、召开实习动员会等。首先,教师应做到认真编写实习计划,对涉及到的“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实习考核、实习经费、责任人认定”等做出详尽的计划。其次,严格筛选实习单位。在专业认识实习中,选择专业对口、技术水平较高的实习单位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决定学生在实习中是否有可学的专业知识[5]。多年来,我们结合专业课程、毕业生就业去向、校企合作项目等因素筛选实习单位、组建实习基地。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有西安威龙实木家具有限公司、陕西中瑞板式家具有限公司、陕西秦地华美沙发厂、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中联国际家居博览中心、杨凌业之峰装饰有限公司、西安家具/装饰材料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等。因为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企业管理、设计理念和科技水平都比较先进,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了家具与室内设计行业的现代化程度及与国计民生的密切关系,所以激发了学生参加实习和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开好实习动员会也是重要的环节。实习动员会由学院教学办组织、系主任主持、指导教师主讲,始终把握住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动员会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了解实习任务、基本要求、实习方法和考核方式,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专业认识实习,更好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
2.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专业认识实习的主要部分,认识实习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将取决于现场实习的质量[6]。因此,探索现场实习内容、实习方法是改革并提高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核心。首先要改革实习内容。专业认识实习包括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推广设计、设计与文化、行业法规”等5个教学模块。家具设计的实习内容包括企业发展与设计的关系;人类需求与家具类别;各类家具的材料、结构、造型特征以及加工工艺、加工设备、车间布局、质量管理。室内设计的实习内容包括室内活动的功能需求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室内设计风格与设计要素;室内装饰材料;装修工程与质量标准。推广设计的实习内容包括家居商城的管理模式、营销策略;产品展示设计、海报设计与消费者的认知度、购买欲。设计与文化的实习包括地域文化与设计元素的内涵;设计方法、制造技术与家具造型、室内风格的关系。此外,还要了解家具/装饰材料的法规、标准和检测程序与方法等。其次要改革实习方法。学生在专业认识实习中收获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4]。因此,学院配备了责任心强、有经验、善交流的教师指导实习,并注重吸纳年轻教师参加实习工作,利用“传帮带”的方法组建了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内容和实习单位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实习手段。比如,在家具企业负责人和带队教师的带领下,先让学生参观产品展室,再分组进入车间学习,最后让学生和企业相关人员座谈,通过交谈、看录像、拆装样品等方式解惑答疑,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到家居商城实习时,可以先由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到店铺(经店长允许)实习,再让学生带着实习任务参观,最后将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心得。到室内装饰公司实习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取设计师讲座、参观设计案例和装修工地、观看装修工程录像等方法让学生学习室内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3.实习考核建立与实习教学内容相一致、与教学方法相匹配的实习教学成绩评定指标,将有利于促进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7]。基于这种认识,学院通过多年可持续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了一套科学、公开、公平的专业认识实习成绩的考核方法。这套考评办法的特点是:①分项打分,强调了实践教学的侧重点,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②动态考评,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③学生参与成绩评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沟通能力;④多角度、全方位考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实结搞好实结是实现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将完成“调研实习效果、筛选实习单位、撰写实结”等工作。在肯定成绩、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向校方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注重五个工作细节
1.合理安排实习路线由于实习地点比较分散,现场实习的师生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如果实习路线安排不合理,师生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奔波于路途中,从而影响到实习效果。因此,要根据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合理安排好实习路线。
2.做好“大计划、小调整”尽管实习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但在现场实习中还是会充满变数,调整实习计划时有发生。所以,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果断的决策力,应在每天实习前强调当天的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通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3.实习指导工作要“全而细”与校内学习环境相比,实习现场比较嘈杂、烦乱。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还要与实习单位商榷,争取配备扩音器、实行分组实习、准许拍照、放缓实习的节奏等,以保证学生能听清、看懂、有时间笔录。
4.实习管理要充满人性化每年的专业认识实习都安排在炎热的夏季,到了实习后期,总有部分学生因健康等原因而表现不佳。因此,学院建立了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自我约束—舍长考勤—班长协助—教师负责”的管理机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律、督促、交流、充满关爱的实习空间和氛围。
5.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撰写高质量的实习报告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资料整理能力、思辨能力、归纳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专业认识实习是大学生第一次参加专业性较强、较全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所以指导学生撰写好实习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制定了规范,并以此作为评阅实习报告的标准之一。
专业认识实习改革的效果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研究型高校;实践教学;重要性;存在问题;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新时期教学研究型高校实践性教学存在明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表现在实践教学流程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多流于形式,导致实践教学结果不尽人意,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7年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不断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1]
教学研究型大学与研究型综合大学“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的目标有别。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地方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这种人才规格在业务上的要求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它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需够用为度,而不必太高深,着重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运算、实验、制图、测量和工艺操作,具有一定的设计、维修、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能,懂得生产管理业务,了解本专业的新成就、新发展,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从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技术创造能力。[2]因此,新时期教学研究型高校教育单凭传授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来严格训练和培养学生,方能使其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
二、目前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教学研究型高校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资队伍问题
实践性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认知范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全新的教学理念,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课程把握能力。[3]而事实上,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自上世纪末期扩招以来,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剧增,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从事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绝大多数缺乏现场工作经历,实践教学经验普遍不足。虽然学历总体偏高,但其专业实践能力比较匮乏,应需进一步提高。这不仅与选拔教师的相关制度有关,而且也缘于缺乏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实践培训教育,从事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低下必然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2、教学条件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扩张,大多数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实验用房紧张,加上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功能单一、导致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验室的缺点普遍表现为专业面窄,分类过细,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内容与方法问题
由于高校各专业特点、性质不同,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必然会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注重理论运用和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实现师生互动。[4]但实际上,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比较陈旧,社会实践没有严格的组织方案和培训计划。教学方式仍然是以灌输性为主,过于单一。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操作非常机械,只能处于消极的思考。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匮乏,相对固定的较少,大部分是一年一个地方,处于流动式,缺乏长效性,部分学生自己找单位,使得学生的实习过程流于形式。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4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议
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学以致用,使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素养逐渐转化为能力素养的一种教学活动[1].21世纪以来,各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旅游管理专业亦如此.因此,为了适应当下的形势,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慢慢地转化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调查
1.1调查目的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我们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意在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将平时所学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校与社会以及相关行业进一步接轨,加强学生、学校与相关行业的交流,形成良性的“环形”的发展轨迹,推动三方的科学发展.
1.2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了解在校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对学校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的意见与看法.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大二35份,大三35份,大四30份,有效问卷74份(大一在校学生还未参与任何实践教学活动,因此没有参与本次调查),大二33份,大三28份,大四13份(由于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工作较多,因此有效问卷较少).
1.3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人信息分析、在校学生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等的认知及收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这三个部分的调查,探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1.3.1个人信息分析此部分共分为四个调查方向,包括被调查者所属院系、专业、年级以及个人参与过的实践环节.通过这四个调查方向,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1.3.1.1大学生参加实践课程次数统计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活动的实施也会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实践教学要以提升学生技能、创造行业价值为目标.因此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其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也不同,而在校大学生参加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践课程的次数也会不同,其详细情况见图1.1.3.1.2实习环节分布统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也是不固定的.主要包括景区、酒店等.这样多元化的方向也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大学生参与过的酒店实习、景区实训和实地调查相对较多,其具体数据分析见图2.1.3.2在校学生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等的认知及收获分析1.3.2.1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统计旅游管理是属于应用型的,主要方法就是实践.笔者认为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应该推陈出新,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传统思想,与时俱进.而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良好的设施设备等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此次问卷通过四个方面调查了学生的满意度,即课程安排、设施设备、教学效果及实习前的指导.具体情况见图3.1.3.2.2实习中的收获和劣势统计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了解.比如说导游实训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以及处理实践中的突发事件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未来择业之路起到了向导作用.问卷从大学生在实习中的所得来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1.3.3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和意见1.3.3.1毕业实习的有关问题统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是酒店实训.酒店实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沟通技巧、交际技巧、销售技巧,也可以通过这些事情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条件的不足,从而改变自身而有利于长期的发展.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此次问卷从实习的最佳时间和实习时长两个方面来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图5和图6所示.1.3.3.2在校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看法针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反映了自己的问题和意见。大二:(1)多增加校内外的实习机会,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同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贯穿于实践中.(2)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必须增加,例如实习交流会等.(3)实习时间应提早安排.大三:(1)学校基本设施不够完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2)增加外语口语课,提高学生口语技能.(3)实习时间较长,安排不够合理.(4)实习中工资待遇低,实习环境较差.(5)实习后可进行实习报告座谈会,共同分析交流学生在景区和酒店里的实习心得,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大四:(1)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应紧密结合,根据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2)酒店实训中,可以进行岗位交叉培训,同时提高学生实习待遇.(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为考研学生留出充分时间.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实践性比较高,最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同时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2.2旅游管理专业设施设备、教学安排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专业的实训课程(例如导游实训、酒店实训等)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所以专业设施的完善、合理的教学安排等有助于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提高.
2.3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时间长
根据统计结果,在校大学生希望的毕业实习最佳时间以大四上学期的居多,而对于实习时长,大二至大四整体觉得在1~3个月更合适.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为学生考研留出更充分的时间,从而培养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4师生间沟通较少,实习中出现较多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性,其教学计划中安排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及实习安排,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过度依赖于导师,并且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因此导致其出现许多问题.
2.5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弱
学校的毕业实习地点安排在上海、深圳、广东等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内,接触人群较广,但因其口语能力,尤其是外语交流能力弱,使其在实习中遇到不少障碍.
2.6实习环境较差,工资待遇低
部分学生反映其实习单位环境较差,待遇低,其部分实习机构多以牟取暴利为主,不重视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将学生长时间固定于某个岗位,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2.7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考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需要一套完整、有针对性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考评体系来监督管理这一类专业.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3.1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理念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多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因此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应把它看作“辅”的课程来设置,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教学计划要随时代而变,从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2011级与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其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并不相同,2011级毕业实习时间为大三下学期,2012级实习时间为大四学年.且针对2012级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也不同,对于有意向考研的学生,时间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其他同学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根据不同年级,制订符合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同时,根据上一届的实习,找出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加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提高下一届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2012级学生普遍反映其口语交流能力弱,学校可针对此种情况增设多种多样的口语课,并不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介绍或者演讲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3.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管理体制
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老师.而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手段.“走出去”是指可以派教师外出进修,可以派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到南阳市区的中泰豪生、天润富瑞阁等比较知名酒店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规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进来”是指学校可以对外引进专业人士到校内进行座谈或教学.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可以引进中泰豪生等知名酒店或宝天曼等旅游景区的专业人士来校,和学生们进行座谈交流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3.3创新实践环节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旅游学科的应用性强,因此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相辅助.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要形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旅游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塑造在校大学生的旅游职业意识.同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坚持以学生多元能力发展为原则;坚持人才需求的原则,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坚持师生互相交流互动的原则,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坚持实践教学过程连续性的原则,重视实践教学活动.
3.4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校方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习情况,还可以通过电话调查、班级的教学日志等了解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情况,从而达到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
3.5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的结果一般都是人为检验,导致旅游实践教学的考评不全面、不具体,所以应建立符合专业自身实际要求的评估机制.以南阳师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考评具有多样化,学校的教学设置把英语口语、笔试能力、实操水平、实习报告、论文和毕业论文均纳入考评指标中,按重要性划分为专业必修课和公共课,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3.6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学生顺利进行专业实习的重要手段.3.6.1建立专业实验室,进行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会进行导游现场讲解模拟,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现场应变能力,为考取导游资格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方应提供更多更先进的设施设备,以便每位学生上实训课时都能进行实践操作.另外,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积极推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新生校园讲解工作,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专业水平的机会.同时,应继续保持每年一次的导游技能大赛,支持和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使其在大赛中锻炼自己的能力.3.6.2依托旅游业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需要酒店、景区等各个实习基地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提高每个人的水平.比如学校组织大一学生外出进行导游实训,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大四毕业班学生到上海巴黎春天、深圳皇庭等酒店进行酒店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7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纽带.因此,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异常重要.如在学生实习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其导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习前的指导与沟通;实习后可进行实习报告座谈会,师生共同分析交流学生在景区和酒店的实习心得,并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3.8改善实习环境,提高待遇水平
已参与过毕业实习的部分学生反映实习环境较差,各方面待遇不够理想,不适合毕业后继续发展.建议实习单位不应以牟取暴利为主,而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善实习环境,尽量多与实习生进行交流与沟通.4结语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非常的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创新管理理念,跟随时展潮流,培养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并带动旅游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艳平.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文学界,2010(8):282-283.
[2]张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123-125.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5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习;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148-03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尤其文科类毕业生与理工科类学生相比,在实习、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劣势。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即重视学生在学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突显了专业实习的重要性,然而真正提高专业实习效果,还需要在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地完善和探索;通过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实习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高校在专业实习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让学生真正从实践中得到收获。
专业实习是经管类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各高等院校也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论文比较多,涉及到了实习中的各个环节,有关院校还对经管类学生实习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本文通过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学生专业实习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高校在专业实习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专业实习的管理对策,让学生真正从实践中得到收获。
一、调查过程与统计结果
笔者于2013年3-4月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范围涉及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七个专业,发放问卷126份,回收126份,其中合格问卷124份,统计结果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的超过半数,占52.76%,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学校或老师推荐的各占约1/5。说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落实实习单位基本没有困难。
3.选择实习单位与就业意向。学生选择有意向就业的单位作为实习单位超过半数,占54.03%。
4.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所在实习单位为实习生提供培训机会占37.58%,有明确的实习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占29.30%,为实习生配有指导老师的占12.74%,,为实习生提供职业规划、谋求职业发展的占12.10%,对实习生进行定期绩效考核的占8.28%。
5.专业实习对个人就业的影响。认为专业实习对个人就业有帮助的学生占总数的99%。
6.对专业实习评价标准的看法。认为目前的评价标准,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学生实习效果占58.73%,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占23.02%,只反映了报告质量,无法真实反映过程的占18.25%。
7.在专业实习中的收获。认为在专业实习中,职业能力、岗位责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有所提高的学生,所占比重最大,占41.62%。
8.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能够指导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占48.80%;能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实习情况的指导教师占42.40%。
9.实习中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情况。与指导教师偶尔交流的过半(占50.81%),经常交流的占29.84%。
10.实习中获得最大帮助的途径。从工作中同事得到的帮助所占比例最高(占45.86%),其次是实习点指导教师(占28.57%)和本校指导教师(占21.05%)。
11.实习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人际关系占18.98%,工作压力与强度占46.72%,个人心理问题占14.60%,生活问题占11.68%。
12.对专业实习感到不满意的方面。最突出的是待遇低(占43.28%),其次是工作累(占20.90%)和管理不完善(占20.15%),不能真正所学所用占15.67%。
13.对本专业的实习管理制度的了解情况 多数学生了解实习管理制度(占76% 以上),但是还有23.58%的学生不清楚实习管理制度。
14.对专业实习在本科学习重要程度的认识。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占91.87%)。
三、经管类本科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薄弱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专业实习普遍以自主实习方式为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实习单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实习单位,利于自身发展,同时也利于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发展滞后,导致企业对许多经管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实习疏于管理,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企业作为经济人,其发展目标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由于存在毕业生在企业获得培训后跳槽现象,使得企业人才培养成本过大,由此,企业在人才培养基础投入上动力不足。学校虽然一直强调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的限制,许多高校都未能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配备上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大部分普通学校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投入不足,许多青年教师都是直接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在校期间较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目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为学生配备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同时,承担了相当多的理论课教学工作。在调查中得知,仅有42%的教师能够做到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实习情况;仅有13%的学生在专业实习中配有专门的企业指导教师。而且在这些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比重过大,缺乏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
(三)专业实习管理困难
目前许多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实习均为分散型实习,由于专业实习单位分散,实习过程控制较难,在实习单位设立的指导教师队伍不完善,许多管理规定不能严格执行。校内指导教师由于同时担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任务繁重,无法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监管过程控制往往通过手机短信、网络邮箱、上交日志报告等形式,这种方式既不方便而且带有随机性质,缺乏有效管理的制度保证。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
经管类各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实习周志、实习评估报告、专业实习报告等几项指标,缺乏对不同岗位的个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也仅包括指导教师和企业。从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五)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准备不足
从问卷调研中发现,专业实习前的动员不到位。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计划不够了解,甚至根本不清楚实习要求与目的。有近20%的学生认为实习过程中人际关系出现困难,46.7%的学生感觉到实习工作中压力和强度过大,难以承受。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于专业实习认知程度不够,对实习过程中会产生的矛盾和困难估计不足,心里准备不充分。
四、完善专业实习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校企合作和制度建设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共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从了解企业需求入手,利用高校科研理论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让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这样可解决学校与企业对学生专业实习安排与管理的分离与脱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这样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制度建设,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已经与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专业实习的前期管理、过程管理与控制、结果评价与总结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专业实习评价体系
目前经管类学生专业实习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实习报告权重系数过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包括以企业、指导教师、同学为评价主体,以周志制度、中期评价、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指导教师记录、实习报告等多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还要把专业技能、心里承受能力、责任感、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软实力的考核都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三)构建有效的专业实习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专业实习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远程信息交流,进行过程管理与控制。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四)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认知教育
学生在实习前对专业实习认知程度和心理准备是保证专业实习效果的前提,因此,需强化学生专业实习准备过程管理与教育,在专业实习前召开动员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前教育,对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习手册、实习安全规范、实习评价等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真正了解专业实习的预期目标。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挫折教育,让学生对工作中产生的困难有心理准备,遇到问题能及时与教师沟通,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培训,尽量做好事前控制与管理。
总之,专业实习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学生专业实习质量,应逐步加强和改进专业实习各个环节的管理,以制度为保证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胡延华.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80-84.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从事实践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和义务。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既要提升其专业技能,又要受工作环境的熏陶与制约,从而为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心理、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各种准备。因为身份是双重的,所以也必须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
顶岗实习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缩短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重要的教育环节。尽管如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建立起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提高高职院校育人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吻合
近年来,财经院校不断扩招,会计专业更是学生志愿的首选,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顶岗实习单位越来越有限,找到能同时容纳众多学生实习的实习单位非常困难,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使得学校在确定顶岗实习单位时,不得不采取相对集中与个别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因而就会出现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尽管学校为了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不断地想办法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增加校外实训基地,但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以企业为主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多是根据企业需要安排,即依岗设人,再加上任何单位会计岗位都很有限,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会计业务,即便幸运的学生被安置在会计岗位实习,也是被固定在某一岗位,不会被轮岗。因此学生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运用,而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学与所用脱节,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顶岗实习地点分散,学校难以全面监管
学生实习地点分散,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学校由于人力有限,做不到派指导教师长期跟随学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现场指导,只能以远程指导为主,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加以解决,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三)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多数缺少企业的经历。他们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导致他们在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指导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指导效果。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都很繁重,他们精力有限,不能保证指导的时间,再加上很多学校没有对教师顶岗实习指导的成效及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没有经费支持,导致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
(四)顶岗实习制度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基本上处于“两不管”状态。企业不能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也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出现了“高校管不到、单位管不了”的管理盲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没有在校期间紧密,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也很有限。没有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学生会处于一种松散状态,责任心不强的学校指导教师也会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更不能保证每一位实习指导老师都定期与实习学生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
(五)学生身份转变困难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着身份转变、面临着多重心理适应困难的问题。
1.心理不适应。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还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准员工,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工作问题时或出差错时,就会对自己没有信心,产生挫败感。
2.人际关系不顺畅。一些学生因为觉得自己是学生不是企业员工,所以在与单位同事沟通时,觉得自己是外人,没有归属感,造成交流不畅;加之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与在学校时相比反差较大,学生存在适应障碍。
3.实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服从管教,对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不容置疑的刚性管理方式,心存抵触。有些学生认为单位派给的工作繁重琐碎,体现不了自我价值,工作起来没有积极性,有的甚至有逃避实习的念头。
(六)学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企业不愿意配合
学生业务不熟练,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会给企业造成麻烦,企业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有些学生好高鹜远,纪律散漫,为学校以后以后的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七)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不完整,考核流于形式
在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中,考核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至关重要。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的考核方面却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学生在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确定实习成绩,这种考核方法主观性很强,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个别学生可能并未真正去实习或中途已经离岗,却在因为实习报告写得华丽而获得实习高分。
(八)学生安全和权益难以保障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加之学生离开学校后自由活动空间扩大,也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其他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学生因在管理范围内尚好,那些自主实习或中途自行离岗的学生则在学校监控之外,安全隐患更大。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保护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法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仍然是在校大学生,一旦出现安全和薪酬等权益纠纷时,用人单位会认为实习生不是正式员工,并以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为由,拒绝进行工伤保险赔偿,出事学生也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学生自身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多力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更多更好的基地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很多实习基地,但是好多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实习基地仅仅是是为了上报数字、为了宣传而做的表面文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的形式过场,有的高职院校虽然有数十家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但在这些企业里实习的学生却廖廖无几。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增强校企业间的信任,双方可以合作共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高实习的专业对口率,解决学生实习地点分散,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全程跟踪集中指导等问题,确保实习的顺利开展,促使顶岗实习目标的顺利完成。
1.强化政府作用,建立顶岗实习的保障机制。在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保障机制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应从税收、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将校企合作落实到顶岗实习工作上,从而使校企合作有制度保障。
2.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想方设法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方挖掘企业资源,加强企业筛选,选择社会声誉好、经营规范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吸纳实习基地企业人员参与专业(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计划等的制定,使其进一步理解高职教育,配合学校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学生实习的专业指导
1.要想使学生顶岗实习效果显著,指导教师就必须有较高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在制度上鼓励实习指导教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到企业进修,参与企业的培训等等。
2.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考核,保证实习指导工作有效地开展。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评价、可以是企业反馈,还可以是其他的指标,并且要保证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相结合。
3.加强对顶岗学生的巡视力度。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单位,可以按单位安排专职教师,在学生人数较少、较分散的实习单位,可以按区域安排专职教师,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顶岗实习顺利进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4.建立“双师制”。学校除了为学生实习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外,还要与企业协商,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负责。这种双导师制,能够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管理松散的问题,使学生即使不在校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三)完善顶岗实习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实习
高职院校要摒弃以往那种根据顶岗实习报告来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模式,建立科学工作者的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主观笼统,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操作性强。在进行指标设计时,要指标简化,方法简便,数据要取,来源可靠,数据标准规范。要充分发挥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实践老师的双重作用,形成动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实习评价的主观性。同时要引入答辩制度,在顶岗实习结束时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学生做进一步的考评。
(四)建立网络指导平台,进行网络协作式实习指导
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除了传统的实习检查、走访企业、组织学生座谈等形式外,学校可以建立顶岗实习网站,通过开发在线交流和网上答疑等版块,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这样可以在学校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学生普遍分散、指导不便的问题,实现对学生实习的全程控制,提高实习指导效率和效果。
(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日常培养
在校期间,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精神教育,通过诸如主题班会、演讲会和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提高其适应性;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演练帮助学生自我认知,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自我评价,为顶岗实习工作基础。
(六)完善顶岗实习风险控制体系
为有效防范实习风险,学院要成立安全事故处理小组。顶岗实习学生都要应购买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保证安全事故出现后能得到保险补偿,同时动员顶岗实习单位为实习学生购买劳动保险以防意外。同时学院在学生实习前、实习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
总之,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方式,顶岗实习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进行科学设计、规范管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刘志勇.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田穗,严勇,高丹桂.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化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