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1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教师教育;农村支教

2O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师范生的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高师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

鞍山师范学院作为辽宁省鞍山市的地方性师范院校,承担着鞍山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职责。2OO8年9月,鞍山师范学院正式启动了学院在岫岩农村的支教活动,首批66名师范生赴岫岩14个乡镇进行支教工作。随后,通过对支教实习学生的一系列的跟踪调查和测评,我们对实习支教工作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教育实习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教育实习在各学科教师的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教育实习目的的认识大都局限于实践层面上,即认为教育实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教育技能。我们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66名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不局限于掌握具体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及实际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上,他们更重视的是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教育理论的反思。实习支教的学生都重视实习的双重目的达成。教育实习有双重的目的。教育实习的一个目的是学徒意义上的目的,即通过实习中的师徒关系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使实习生们能有效地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技巧,熟悉或精通教学工作。教育实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实验室式的目的,即教育实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实验室对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所起的作用那样。实习的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获得开展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智力、方法和材料,以使未来的教师能较好地掌握他们正在学习的教材及专业知识和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对实习支教学生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没有局限在仅仅获得教学技能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反思和总结。实习支教学生对于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理论的学习应优先于教育实习。

因为,恰当的理论学习中包含了实践的因素和意义,所以理论学习应优先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基础教育的观察力和解释力,这样就可以把理论学习过渡到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上,学生就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教学。总之,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目的不仅是要获得管理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技巧,而且要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掌握教学和教育的本质。这不是要弱化教育实践的作用,而是强调要在实践~理论一实践的循环过程中,理论的学习是使实践更有效的关键。因此,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是重点,但这种教育理论必须是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必须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学习教育理论还必须强调学习者通过教育实践而进行的反思,必须防止纯理论的灌输。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在评价实习生的教育实践的成果时,不应该将评价只停留在学生对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方面,以及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信念的评价上,还应关注学习生能否有意识地对教育事件进行理论性的反思和评价,并将实习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结果作为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习支教促进了实习支教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所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以实践者的生活史为背景,在其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借助于教育的案例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解决,逐渐积累而成的对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它是教师的观念、才能、直觉与胆略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对不确定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形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特殊性的知识形态。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已逐步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于个体而言,有利于教师胜任教师工作。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实践性知识丰富与否,结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一般通过三个途径来获得:一是来自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转化,二是来自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三是来自于对教师的培训。在这三个途径中,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是主要途径。个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更包括从教以后的大量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对66名学生的调查中,99%的实习生都认为相对于教育见习、微格课堂教学训练等方式,到农村中小学的支教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因而也是更能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支教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了记录教学反思日记的活动。通过对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性的反思,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支教实习中的教学反思成了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除了从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反思中获得实践性知识之外,还从指导教师的经验中直接学得,或是从请教大学指导教师那里得来。但是,由于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问题质疑能力和反思能力等的限制,所以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因此,学生的实践性知识不能完全依靠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的反思而获得,还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大学理论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另外,师徒式的传帮带、对优秀课程的观摩学习、实习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大学指导教师及时地跟进指导等,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三、严格的遴选程序是培养新教师的重要环节

教育实习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地发现和排除实习生中的不能胜任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包括在教师教育中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遴选,必须及时地发现并排除其中的不能胜任者。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都在扩招,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这给优秀师资的选拔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若要到中小学任教,除了要考得教师资格证书外,毕业前还要参加各县市组织的录用考试;不仅要参加笔试,而且还要参加面试,要通过模拟授课等不同形式的考核。韩国对教师的任用也采用的是考试的办法。在韩国,所有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之后,还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公开考试,考试分为笔试、能力实践考试和面试。韩国等一些国家利用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任用制度严格地区分了教师资质养成和教师的就业这两个过程。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种严格的区分。我国的师范院校不仅要负责教师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就业。我国各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充足的来源,也保证了学生所学专业的较强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和面试等方式,可以选拔出个性丰富、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

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的成功开展与支教前的严格的遴选办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鞍山师范学院在启动2008年度的到岫岩农村支教的项目之前,首先就对所有申请参加者进行了必要的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在挑战面前能否坚持原则、有无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是否具备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是否具有坚持不懈地完成使命的迫切感和毅力、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否正直诚实以及是否具有较好的口头沟通的能力等。在遴选的过程中,通过考试、个人面试、集体面试、小组讨论和模拟授课等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品格,是否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在高等师范教育走过了因缺乏师资而加快培养的阶段之后,培养和遴选优秀的师资就应该成现阶段师范院校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从大量的优秀人才之中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师工作,从而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

四、模块化的课程模式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支教工作,鞍山师范学院特地邀请有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共同为支教学生制定了有效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在低收入、贫困和边远地区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2)研读中小学的教材,了解中小学学生及中小学的课程标准;3)研究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及班级事务管理的办法;4)对低于年级水平或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方法。然后,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德育;生活实践;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探讨对儿童入学前的教育教学的一门专业科学。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其教学课程包括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音乐、美术、舞蹈、器乐、手工制作等等,它是从促进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来实施教学计划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却忽略了将专业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并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样,学生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适应,呈现出“纸上谈兵”的状态。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生活相链接”的视角去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与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理论的束缚,踏入生活实践之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生涯和社会生活。

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生活德育

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一批思想道德高尚、专业理论扎实、师德素养优秀的学前教师,再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熏陶去影响下一代、培养广大儿童。如果一名教师专业功夫再扎实,但却缺乏师德,对学生不负责任,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好教师。换句话说,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而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渗透生活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么如何渗透生活德育教育呢?一方面,可以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专门开展一门有关“教师思想道德”的课程,从理论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灌输,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必备和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不断渗透生活德育教育。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歌曲内容中的德育部分进行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素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总之,在专业教学中处处渗透生活德育教学,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养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优秀的师德素养,能引导学生以后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实践。

二、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环节

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实践或实习”的环节,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环节多变成了“走过场”、“流于形式”等,对于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所以,实施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势在必行。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实践实习计划,比如课程实习和教学实践实习的时间、周期、地点的安排,实习内容、任务目标的结果考察与评估等等。然后,对课程实习和教学实践实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课程实习,是指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习演练、模拟。比如学习了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课堂组织理论和原则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现场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强化对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实施教学、如何进行保教等技能的训练。实践实习,则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经过学校或教师的安排、推荐,或者是通过自己联系,找到一些幼儿园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既可以包括对儿童的日常保育工作,也可以是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工作,还可以是声乐、舞蹈、绘画、钢琴、游戏活动等文艺课程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将校园里所学的知识带到实习之中去,并通过实习活动来反思理论知识中的缺陷和不足。最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对实习环节进行评估总结。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师生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达到了一定时间的实习就算完成任务,对于实习过程、实习的效果却关注甚少。评估既包括学校教师的评估,也包括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评估,还包括学生自我的评估。通过评估,学生可以总结出自身的优缺点,并可以针对缺点部分进行加强、弥补。

总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正所谓教育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育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技能练习强化的有效措施。当然,除此之外,在学前教学专业教学中还要与时俱进,培养未来教师的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现代多媒体使用技术等等,促进未来的学前教师变得多才多艺和全面发展。教育强则国家强,学前教育不仅关系着孩子的一生,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发展,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正肩负着一个十分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曾杰.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3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英语需学习技能;培养方法

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专家和领导的关注,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英语学习技能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技能,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英语技能,并就如何切实的做好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英语学习技能

认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英语学习技能不仅能够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证据,而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提高自己英语学习技能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经总结可知,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英语学习技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基础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也就是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只有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有助于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第二,幼儿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也就是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教育幼儿,帮助幼儿懂得英语知识的,所以,学前教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技能,以确保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够传授给学生。第三,学前教育理论与英语知识结合的技能。也就是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统一,以确保日后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和执行。

二、培养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技能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多项基本的英语学习技能,而这就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1.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力度。可以说,幼儿对于英语最直观的感受就死英语的发音。所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首先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能够改变对学生只重视试卷考试成绩的教育理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上;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标准自己的发音,并能够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够有标准的口语发音;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中要多多用英语来交流,以使得自身的口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2.利用模拟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也就是说,在对学前教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可以以课堂模拟的形式来让学生完成一节幼儿英语课的讲授工作,以确保其能够顺利和高效的完成自己日后的教学工作。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让学生观看一些教学示范的视频,掌握基本的流程;第二,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的学习找到一些英语教学方法;第三,学生对找到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并结合自己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的高效教学体系;第四,让学生来开展实际的课堂教授工作;第五,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总结经验。3.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说,为了确保学生的英语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在做好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工作之后,要给予其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等部门的合作力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自行举办一系列涉及到幼儿参加的活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要学会自己寻找机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结语

总的来说,英语学习技能是现阶段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依旧存在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其能够落到实处,就需要广大一线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在实践中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纪游 单位:大连市金州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5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专业中的声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将声乐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声乐技能和声乐技巧的培养,自然无法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生源的选择的方面,不仅学前教学机构会对学生对声乐的乐感和技巧的掌握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学生家长也会针对各个学前教学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为衡量标准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前教学机构自然就无法招录到优质的生源,使得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陷人了恶性的循环当中。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师资水平,充实师资力量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无论是公办性质还是民办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但是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某城市的一个幼儿园里有近50名教职员工,但是具有编制的教师只有6个,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稳定性岌岌可危。

为了能够从源头上提高我国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有效性,就一定要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声乐教师的选用标准,同时争取在较短的市静安内核定学前教育师资编制,在编制规定的额数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学前教学经验的声乐教师,充实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

(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模式

由于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学前声乐教学模式。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实际目标出发,不断地调整自己在声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摆脱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困扰,丰富教学方式,并不断的进行尝试和创新;不能将学前声乐教学的全部重点都放在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记忆程度的掌握方面,而是成为学生在学前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重视学生对声乐技能和声乐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生源的质量,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

学前教育实践总结范文6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和北京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督导和监测制度,正式启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2012年5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委,依据《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试点。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实践中验证督导思想、内容、方法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二是试点先行,为全市各区县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好头,起好步。督导组主要通过深入东城区听取汇报、召开区政府相关部门、教委相关科室、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代表参加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实地考察街道和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看文档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情况。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撰写专项督导反馈报告,最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反馈给东城区政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督导室对东城区学前教育的督导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帮助东城区全面总结了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在服务发展上有实效。首先,区政府将“缓解入园难问题”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和实事项目,并将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职责的情况列入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范围,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第二,区政府在园所建设、资源配置上立足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第三,东城区在学前教育发展上注重提高保教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体系,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是帮助东城区客观分析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建言献策上有实效。针对园所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针对有些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相对薄弱等方面情况,建议区政府继续深化经费投入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街道幼儿园经费投入的力度,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协调发展;针对《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园所建设未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的情况,建议区政府要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三是促进东城区建立边查边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有实效。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东城区建立了由区政府办牵头、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相互配合,教育督导部门发挥督促、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的自查、自评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促进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合力,有效推动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试点,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

在市区两级政府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跟踪督导区县政府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这种过程性督导中,我们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注重督前沟通,形成市区两级督导思想、理念共识,为区县自查、自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注重发挥区县主体作用,着眼于调动区县在自评和督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督导过程中调研,着力在帮助区县总结发现经验,提出有效建议;注重督后及时交流反馈,着力在与区县平等合作,深入研讨,共同谋划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牢固树立为促进区县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教育督导宗旨,把服务发展和合作督导的理念贯彻于督导工作始终。督导对象定位为各区县政府,督导形式定位为专项督导。在设计专项督导的指导思想时,突出以引导区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出发点,以督促、指导区县政府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着力关注发展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的有效实施,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有效缓解,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在专项督导过程中,探索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思想、合作性督导评价模式,突出区县政府在专项督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双方的平等合作,共同研究、分析、寻找区县学前教育新的发展点,为促进区县政府加快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科学监测,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我们制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京教督【2012】3号)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京统函(【2012】73号),通过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年度监测台帐,持续统计分析体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跟踪监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学前教育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同时,运用好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北京市区县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增设学前教育工作的调查指标,及时掌握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区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运用各区县学前教育满意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三是聚焦重点,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内容和导向。在设计专项督导内容时,突出学前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兼顾内涵发展的重点要求。专项督导内容涉及组织领导、园所建设、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六大方面,并细化为32个二级指标。突出重点,结构简明清晰,整个指标体系力求突出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区县政府有效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专项督导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导向:①北京市制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区县的落实情况;②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③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发展的情况;④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⑤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无证幼儿园的分类治理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是着力建设,突出学前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组建了以线联平主任为组长,关国珍副主任为执行组长,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处专兼职督学、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和市人大、市教育学会、市教科院、北师大有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化督导队伍。注重在督导调研、督导文件和工具的研制、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更新督导理念,创新督导方法,提升督导能力,促进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督导试点来检验、完善《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是否科学合理、导向正确;检验测评工具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验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效性强,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与调研相结合,几个需要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的体制与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稳定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依法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不再流失。

第二,需要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系统做好适龄儿童人口现状调查和未来变化预测,尤其是外来适龄儿童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和变化预测;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破解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关注解决办园条件的不均衡问题,促进区域、城乡、园所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三,需要市区两级政府继续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链接 区县学前教育动态

东城区: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东城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缓解“入园难”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园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型园所协调发展的办园格局;积极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该区2011年设立1个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统筹各类型园所发展与建设。根据园所布局制定整体规划,对2011年度7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人员配备及招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增加新生学位700个左右。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扩大学位300个左右,总计增加学位近1000个。2012年,正在继续推进5所改扩建幼儿园建设。

在扩大园所数量的同时,东城区积极探索名园办分园、小幼衔接园、品牌输出园及托管街道园的四元模式,开拓多种形式办园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充分调动各类园所的积极性,稳定非教育部门办园数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011年相继开展了市立园年度综合质量评价、单位园自主发展评价及民办园年度考核工作,促进各类型园所均衡发展;市级立项课题《幼小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中稳步推进;召开6次园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和园本课程实践研讨会,深化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特色,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入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区教委与计生委合作,建构“跨部门联动、多资源整合”早教进社区的新模式。

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高位平台。选派干部赴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首批国家级园长培训、赴新疆支教;开展市区两级幼儿教师“半日评优”活动及市级骨干教师现场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不同层级干部教师的专业培训及研修活动。

丰台区: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破解幼儿入园难题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增加园所数量。根据统计,2011-2013年,丰台区年均达到入园年龄的本市户籍幼儿有8700名左右。区内每年可提供学位约1.2万余个,户籍儿童入园率基本能达到95%。但因外来人口因素,每年尚有部分学位缺口。为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区政府力争未来三年新增25所幼儿园。主要做法:一是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园原则上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各街道建设1所街道中心园,各乡镇建设1-2所乡镇中心园,力争全区公办园数量达到70%以上。二是改建一批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密集地区,通过合并改造学校或改造学校闲置教室,开办优质幼儿园分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缓解特殊地区入园难问题。三是鼓励建设一批优质民办幼儿园,落实北京市有关“小规模办园”政策。2011年以来,共审批3所民办园、3所小规模办园,4所民办幼儿园正在受理审核,积极破解入园难问题。2011年就新增了15所幼儿园。

第二,开展内部挖潜,扩大园所容量。全区现有各级各类独立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园84所占67.2%,民办园41所占30.8%。在园幼儿3万多名,本市户籍幼儿占69.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籍人口、城区外迁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入园压力较大。丰台区坚持整合优化资源,挖掘潜力增加学位,努力解决入园问题:一是采取一园多址方式,通过优质园举办分园,增加园所学位数量,如丰台一幼从一园三址发展到一园五址;二是采取小学办附属园方式,增设了丰台一小远洋分校、王佐学校、南宫中心小学等6所附属学校幼儿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三是通过扩大班级容量,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班级幼儿人数,扩大183个班级学位数量,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第三,健全评价体系,提高总体质量。一是建立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指导网络体系,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服务体系,推动园所优质、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园所视导、管理,以考核、验收、培训、评比为手段,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三是开展优质园创建。鼓励争创优质园,指导4-5所幼儿园所争创市级示范园,培育一级一类幼儿园1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比例突破50%,大力提高办园质量。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扶持部门园、街乡园、企业园、民办园上级上类,逐步提高全区园所整体质量,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石景山区:改革创新,精细管理,

开辟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建立“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模式。2010年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借力高校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用,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团队—核心小组—行动小组”研究机构,33所幼儿园成为绿色教育项目实验园,形成“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共建模式。在7位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引领下,形成5大领域学科研究共同体,通过调研现状、制定方案、组织培训、指导实践等途径,初步形成绿色活动课程框架,促成“品牌园引领—全区域跟进”的发展态势。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园质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办园质量,编写《石景山区幼儿园科学管理手册》。一是运用目标管理手段,引领园所建立明晰的目标体系,制定系统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二是将管理智慧融入制度建设,要求幼儿园在建立17项重点制度外,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促进自主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注重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园长检查工作效益,实施5级24项档案管理。各园所加强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园长检查工作目的明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以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折射管理细节;发挥档案资料信息资源作用,提高收集、分类、目录建立等各环节的科学性,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大兴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根据《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从2011年起,由区财政每学年投入约1800万元承担了公办园合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用和工资补助,实现了合同工工资及待遇问题的突破,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解决了根本问题。严格落实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评机制,促进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更好发展。

二是采用幼师与非幼师相结合的方法补充师资。2011年共招聘了152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6人);2012年共招聘了129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48人)。同时,该区根据公办园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合同工招聘标准及流程,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全区900名和990余名公办园合同工的招聘,及时充实我区公办园保教队伍。

三是不断创新幼儿教师队伍补充与建设机制。该区在招聘指标向幼儿园大幅倾斜的基础上,2011年,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幼教师资培养协议,每年定向培养40名幼儿教师,为本区幼儿园输送专业化教师。

昌平区:典型引路,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昌平区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条主线,按照“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创建一流城市教育”的要求,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促进整体办园水平提升。

一是参加市级示范园评选和上级工作。教工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工业幼儿园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009至2011年,政法大学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加强镇中心园管理,已有91%的镇中心园纳入级类管理,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二是开展“昌平区示范幼儿园”评选活动。北海昌房等16所幼儿园先后被认定为昌平区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