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信息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40-01

数学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它涉及到许多其他的一些理工学科。而函数又是实践数学非常重要且基本的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所涉及到的函数知识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在中考中占据着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函数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从数量的角度进行考虑,充分利用函数来表达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对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1.信息化技术对于数学函数教学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教学环境进行了改良。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新技术、新设备来创造新的学习模式,营造新的学习氛围,通过大量生动有趣、色彩鲜明的画面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数学函数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互联网的加际化属性,将互联网引入英语课堂中,实现数学课堂的国际化,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将课堂打造成知识的海洋,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信息化环境下的一次函数教学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表达现实世界变量关系的模数模式,教学人员要从实例再发,通过多多媒体设备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可以用一次函数来进行解释的具体事物,比如匀速行进中的汽车等,细致地描绘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实用,引出新的函数概念。精心准备一些新颖的函数例题来引导学生总结并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内含与一般特征。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采用习题解答的方式向学生表达一次函数的形式特征,使学生明确一次函数的区分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图像的深化表现出一次函数的基本共性,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有关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合适的事例并以此为出发点将函数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展现给学生,同时重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画图与读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3.信息化环境下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实质上是通过形和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优势的集中体现,利用具体的图像来表达抽象的函数问题。数形结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函数解题方式。图像的直观性与可以清晰地显示客观现象的本质属性,合理地利用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可以将所涉及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形象且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与印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函数图像能够将变化规律、变量取值范围形象且直接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与理解函数性质。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合理地利用函数图像进行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学生日后的数学成绩提高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图像教学涉及到函数课堂教学的各种方面,任课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分析图象和解读图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图象时采取正确的思路,带动学生亲手动笔制作图象,独立完成图象的绘制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函数的掌握和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通过绘制图象的方式对函数问题进行解答的能力。此外,任课老师可以利用视频或多媒体动画等工具来对函数图象平移进行演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函数图象随着变量的改动作做出的变化,深入理解函数的相关特点,帮助学生加强对函数图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特定的软件来建立目标函数模型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函数模型可以方便学生在解题时合理地建立函数方程。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展示出来的数学模型可以十分完整地展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有关现象。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所涉及到的函数知识作分类处理,比如,利润最大化、最短路程、最低费用等问题可以将其归类为最大最小值问题。对于有代表性的应用题型,任课教师可以建立一些常用的函数模型,确定条件和变量,结合问题实际情况,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对数学模型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函数在数学领域和重要性与实用性。

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信息化环境下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情境,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乐趣,情境教学通常由直接且具体的,对象、电影、幻灯、图片等组成,改善学生们的现实观感,通过直观的多媒体信息来加深学生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学习与认知为中心,调整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充分发挥课堂环境对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情境教堂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听觉以及视觉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无论是情景创造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形象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堂内容的理解,起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堂活动中,任课教师需要围绕教堂内容来对函数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实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情景故事中引出有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堂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教堂内容。

信息化环境下参与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不仅要学习相应的软件操作知识,还要继续发挥好教学过程中的带头人的作用,在为学生设计好学习方向的同时适当减少对学生的直接控制程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答,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函数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晓军.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11(14):92-93.

[2]邱艳文.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实现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7(03):39-40.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在改变以往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该教学方式致力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与探索,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则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并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指路人。该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初中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牢固,这对初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是,该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的创新亦会有质的突破。

就目前而言,“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课程正式被引入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也纷纷探索并完善该教学理念,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方案

1.在牢固掌握数学中的各项定理、法则中进行研究、学习

虽然本文研究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但这并不代表初中学生可以忽略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是前人对于数学规律、数学奥秘总结的结晶,是方便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有力帮助。因此,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很多数学公式、法则以及定理等都是陌生及具有挑战性的,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吸收过程,更是一种知识的再造与创新的过程。由此可知,初中学生在数学规律、法则的学习中,数学教师不应采取直接传授学生法则的方式,而应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让初中学生根据现有的数学知识再加上他们的创造力,顺着前人的思想,在作出充分的观察、分析、交流后得出结论。再与前人的结晶相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最适合自身的数学法则。

2.在对例题及课外练习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中进行研究、学习

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提高、探索潜能的激发,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是无法达到的,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习题练习而达到。此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因此,针对该原因,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或是习题解析之前,应尽量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研究时间,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试着解决问题。其次,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见解、辩驳见解、完善结论、最终得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再听数学教师分析这些习题,并将其解决方案与学生得出的解决方案相对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考的死角。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拓展思考范围。

3.在实际生活应用中进行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应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多向初中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若干课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研究。如一些交通道路车流量研究问题、银行贷款利息研究问题、产品销售量研究问题、办厂亏盈问题等。以上经济问题均可让学生分组讨论。

4.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余,重视实践的应用

初中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同时,不应只注重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或是习题的解答,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本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合适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例如,最经典的教学问题:三角形的相关问题。在数学课本中,相信初中学生很容易掌握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等相关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一根竹竿的高度来测量一幢高楼的高度;或是根据阳光的角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这些问题提出后,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到现场进行实际考察,并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制订不同的测量方案,最终运用测量工具以及相关数学知识得出测量结论。在学生的测量结束后,数学教师还可以把各小组的报告加以总结,并将成功的方案与全班分享。

这种学以致用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开展以及理念的探讨,不仅是时代对教学发展更新的需要,其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主导地位,转变传统“要我学”的错误思想,形成“我要学”的积极思想,帮助学生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对其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真正完成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不仅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更是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理念改革更新方面的一次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李三平,李传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4(03).

[2]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3

有效教学是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与课堂教学与“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高效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备好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了如指掌,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升入初中后,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还保持着“管着学”的习惯,从而越来越跟不上队伍,成为落伍者,造成两极分化。对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不懂预习,不会看书,不会复习。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课下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长此以往,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许多小学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初中后却沦为失败者,尤其到初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结果使一大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影响了学业和前途。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分层次,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科学的学法指导,同时优化教学方法学习成功的学生一般做好了下面五个方面:(1)坚持预习。(2)专心听讲。(3)课后复习。(4)做好作业。(5)认真总结。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刚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什么地方该详听,什么地方该略听,该记的地方记下来,而不是把教师所说的话全听一遍,把教师的板书全抄全录。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对所学知识由“懂”到“会”。独立完成作业,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一部分学生没有经过认真复习立即写作业,一边查书一边对照例题格式,后果是既费时又费力。有一部分学生干脆不写作业,这样就掩盖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失去了作业的真正作用。这样就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达到由“会”到“用”的程度。系统小结是现在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欠缺的一个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和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学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数学方案是指在实际生产或理论研究中产生的数学疑问,在解答疑问的时候所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手段、工具、方式等。数学逻辑和方案关系密切。数学逻辑与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他们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数学逻辑与方案归于基本知识的范畴,不但能够深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能够反映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时,通过数形结合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全面的思考问题,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解决数学中抽象难懂的问题,也可把明了的几何图形关系用数学关系来表述。比如说在学习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时,都会用同一个图形来表述,即数轴。数轴时通过数形结合所得到的,在学习有理数时,可以借助数轴来强化所学的内容,这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有如函数有图像法、解析式法、列表法等三种表达方式,其有从数的方面来描述函数的特点,也有从形的方面来来说明函数的特性,这就是在“数”“形”两个方面来体现一个问题两个变量关系的数学逻辑与方案。

四、思想与方法相结合

关于初中数学中总结出的数学逻辑和解决问题方案的真谛,当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中,数学逻辑和方法是近似相同的,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交叉。只是,方案是逻辑的具体表现,是将数学逻辑付诸实践的科学工具,然而,逻辑却很抽象,属于数学观念之类的概念则是属于数学观念的类别。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化学生对数学方案的掌握和使用,以至于能很好地认识数学逻辑,这样可以使数学逻辑与方案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时,可以学习基本的数学方法,让学生慢慢掌握数学思想中所含的方法,与此同时,也可借助于数学思想的指引,来加强数学方法的使用。因此,使方法与思想更容易掌握,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所谓范例教学,就是借助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激发性的例题来讲解。要注重选则一些具有研究性的而且可以在其中能够得到某些重要的规律的范例,在剖析范例的过程中要体现数逻辑与方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引言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小学相比较有大跨越的发展,需要更丰富更有深度的良性刺激,因此对数学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初中学生的课程丰富多样,而数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让学生学好数学并爱上数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最大化得传授知识,并同时锻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这是当代初中数学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

一、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还需要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数学额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还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初步的有创新意识和实事求的科学态度。然而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尚有一段距离。

首先,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强导致学习兴趣欠缺。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把知识讲出来,而不是如何针对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造成老师费力的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的在讲台下听。没有针对自己的需求,需要重点讲解的地方老师一笔带过,已经理解的内容却必须听老师多次的讲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其次,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导致学习难度较大。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难懂,需要老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共同工作进行理解。例如代数内容与几何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就不同,几何需要更多的形象思维。

第三,注重知识讲解忽视思维能力培养。许多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习题讲解来代替学生能力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注重的是老师如何组织课堂呈现知识,而不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授之于鱼”而非“授之于渔”。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假设本市某体育馆准备承办某大歌星的演唱会,邀请本校学生负责票务工作。已知门票的总预算,明星的出场费,以及灯光舞美舞台设计等成本费用,请同学们设计各个片区的门票定价,估算如何定价才能让承包商收回成本,定价之后又该如何售出等。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凭一己之力,学生难以出色的完成。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可以讨论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开放性问题的情境,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案,只有合适和更合理的方案。但学生可以在解决这样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实际问题中,学习建模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分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独立研究难题:确立假设,查找资料,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整个过程由学生主动得去完成,老师的角色只是在必要时给予指引。研究课题一旦完成,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就会大大提升;不断成功和探索的过程会诱发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提高考试成绩、让自己有面子等等,而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科学难题等;形成假设、实践、形成结论、反馈总结经验,周而复始,加以老师的适当指引,学生逐渐会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实践经验,这极大地有利于科学的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的形成。

(三)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优于成年人。也许在教师还不明白如何使用新科技技术的时候,学生已经使用娴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已经运用广泛,其优势一目了然。若教师还拘泥于陈旧的表现形式,就会让课堂缺乏活力,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这样的课程模式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包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对有关问题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数学概念及方法的理解。如在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C的大小与三边长度的关系充分地显示在屏幕上,学生通过观察对于a、b、c三个不同的数值,只有当a、b、c满足a2b2=c2时,∠C才会是90°。再如,学习立体图形时,学生可能一时难以将平面几何的视角转化成为立体几何,教学难度大增。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立体图形,并让学生自己用鼠标操作图形的旋转翻转等,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变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提高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感性的习得并记忆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三、结论

数学相对抽象晦涩,但若对其理解并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之后又变得简单易懂了。所以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钻研数学问题的精神,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父引进门”,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修行靠个人”了。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老师从繁重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节省出来大量的时间陪伴学生成长,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以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韩李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2]吴王蛟.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01)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5

福建中考改革目标

——继续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制度。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继续推行由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计划编制、考试报名、招生录取,招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有力。

——2021年的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并

1.考试性质与功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实施,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保障义务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

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2.考试科目与内容。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下同)、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以下简称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过早过度偏科,确保达到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英语口语考试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制定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用于指导教师开展日常教学与复习备考,提供考试命题与教学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要求实施测试。

考试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两考合一”考试定位,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

3.考试方式与组织。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统筹管理,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考试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福建中考录取总分提至800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重要参考

1.科学使用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以下简称中招录取)的基本依据,原则上采取考试分数与相应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初中学习数学方案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64-01

1 引言

初中数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不断变化。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施教的关键手段[1,2]。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做出了研究和剖析,主要集中在有效教学探讨、教学方法提出,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张余斌对初中数学如何达到高效课堂做出了探讨,并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思考―实践等模式作为解决方案[3]。王中仙也探讨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4]。相似地,陈燕提出了教学四种指导方法,强调了四种方法的重要性[5];高卫卫也讨论了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并对教学前后各个环节的落实提出了建议[6]。黄文雅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存在的优缺点,并针对该模式给出了优化方案[7]。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赘述[8-10]。

其他的研究还有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设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例如孙崴等人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课堂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基于该设施的互动反馈课堂的建立方法[11]。

这些研究和剖析立意新颖,具有很高的理论或实践价值,但是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而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手段做出探讨,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精心布置作业等实际教学案例,对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过程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环节提供参考。

2 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针对这三个部分,分别设计培养方案并做出说明。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一)预习开路,培养自主

在上节课结束后,教师出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布置由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自主预习本课内容,找出学习中的疑难和重点知识点,并在小组内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部分疑难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开路。

(二)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本环节在热身和导入之后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本课的课文及重点知识。通过预习解决疑难。然后通过教师对本课重点的讲解,领悟学习重点,解决基本疑难问题。

(三)巩固拓展,提高能力

1、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有几种形式,具体应用哪一种形式,根据所学内容而定。

(1)通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完成知识的初步输出。(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小组完成。)

(2)通过完成随堂练习来巩固知识。(一般由个人完成,小组可以互助检查。)

2、拓展练习

(1)教师设计任务,由小组共同组织完成,在活动中完成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教师设计的任务,需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要侧重小组中的全员参与。)

(2)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由组织活动(如创编新题等)然后由各小组展示。这可以使他们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以探究者的姿态投入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小组完成)

注:在本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努力解决问题,勇于冒险,探索规律等,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布置作业,信息反馈

作业的布置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小组或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的,内容可以是教材题、创编题、参考书题目、练习册题目等诸多方面,重点突出,规律性要强,便于信息反馈,纠正错误。

案例:讲到分式有意义一节,新课结束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节,分析何时分式值为零,并且留一些有梯度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解题思路,较难的问题(分式的值为0前提条件是分式有意义即分母不为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最后找到规律,布置相应作业。

3 总结

学生的自主、合作、综合探究能力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大胆想象、通过合作,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开启心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伍春兰,朱维宗,万雅奇,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04):第42-45页.

[3] 张余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4.

[4] 王中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观察.2015,4(30):106-108.

[5] 陈燕.初中数学教学四种指导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3.

[6] 高卫卫.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

[7] 王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1-44.

[8] 孟凤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美育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6.

[9] 张瑞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6(2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