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1
一、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库存控制缺陷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欠缺整体观念 目前,各个供应链节点的绩效构成了供应链整体绩效,但是每个节点处的部门又都是相互独立的单元。他们拥有独立的目标以及使命,他们的有些目标又与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甚至还有可能是冲突的。
(二)交货状态数据不准确 交货状态数据不准确主要体现在顾客下订单方面,由于顾客一般想要知道商家什么时候能够交货,但是由于很多企业过分强调一次货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及时且准确的把修改过的数据来提供给顾客查询,因此造成了用户的不满。
(三)信息传递系统效率较低 在供应链系统中,库存状态、需求预测以及生产计划等都是在进行供应链节点企业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中,因此,只有实时的传递才能做到有效且快速地响应用户需求的标准。
(四)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货物需求的变化、原料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的时间、订货提前期、运输状况以及运输时间等。
(五)库存控制策略逐渐简化 库存控制在各种性质企业中的应用都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良好运行,还可以使它能够应付各种不确定性需求。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了解并且跟踪不确定的因素;二是利用跟踪而得到的信息来制定库存管理控制策略。由于存在的不确定性始终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二、联合库存(JMI)给企业库存管理带来的比较优势
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不是每一个企业各自去追求最低的库存从而降低成本,主要是用系统优化的思想来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水平,通过这种办法来提高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传统供应链的运行主要涉及两个步骤:首先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然后再由制造商到分销商。这个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单独的库存。即供应商、制造商及分销商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库存,用来储存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这种现象引起了严重的库存浪费,并且增加了供应链整体的库存成本,同时减弱了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
库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思想的出现为库存成本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该思想主要是用于解决供应链系统中所出现的因为各个节点的企业中,因为没有进行良好资源配置以及资源的整合而导致需求放大的现象,所以JMI对于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拥有显著的效果。它主要有四个优点:一是实现了供应链运作的同步化,同时,JMI还为同步化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保证;二是可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减少库存风险,并且解决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三是每个供应商重复建设仓库的成本很高,进行联合管理可以降低这一成本,同时,这一点有利于库存管理的集约化;四是联合库存强调信息的沟通交流,在信息传递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善管理水平。最后,供应链中的问题会通过JMI体现出来,如果合理解决必将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三、企业供应链管理思维与联合库存管理融合研究
(一)引入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的原因 理论上,科斯给出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解释:相同合作效果下,交易的两方或者多方倾向于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契约,这就是合约的制度安排。诺斯认为当交易成本为正的时候,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库存管理的模式不同,参与主体也不同,而且供应链常常是多层级库存,而绝不是简单的单层库存。多级管理就不能单纯地以库存所有者和库存控制等同。在复杂的管理中,重点是供应链的全面、协调、系统。库存管理制度就在这个系统中担当着不可缺少的计划者、协调者角色,即库存管理的复杂性特点产生了对规范性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的需求。
(二)库存管理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库存管理的运行机制在具体运作上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特点,库存管理是供应链中的指导者。一般而言,各方之间的合作是库存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用来协调双方供求的机制就是保证。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运行机制重点应该放在这三个方面:(1)实现供需双方的共同平衡发展。共同的合作目标是合作的前行条件。常见的共同目标有追求利润增加、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等;实施具体方法实现资源优化管理,常见的管理方法有需求方之间库存矛盾协调,库存量的数量控制、安全库存等;构建信息全面沟通渠道或者系统,从而保证需求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在供应链中传递;实现最大化激励可以通过具有公平性和竞争性的利润机制手段来进行刺激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供需机制的协调发展。最后,实现风险分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证企业间的责任分担,风险共享。(2)实现供应链的规范运行。这主要是制度、政策方面的要求。在供应链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者都应该用制度、政策来进行规范。比如交易时规范的合同,管理中信息的共享机制、财务上规范的结算体系等。(3)实现合理有效地绩效管理。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要有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相配套。在评价指标上应多元化,借鉴平衡计分卡方法实现内部流程、外部客户满意度以及财务指标的结合。
(三)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基础 合作是联合库存管理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各个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双赢。该思想主要强调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的管理者要同时参与并且共同协商来制定库存计划等。另外,每个处于供应链节点的管理者都要考虑到各个节点管理者之间相互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节点的库存管理者保持一致的需求预期。协调是实现双方需求统一的最好方法,决不能将各个参与者独立化,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纽带上各方的协调发展。JMI思想中的协调管理主要由上游和下游两方主导,它们实现了供需双方的对接。在事实上,参与各方首先从各自需求出发,积极协调后达成一致,进而一起制定双方满意的库存计划。这样的过程保证了信息流通、风险减低,促进了库存管理的稳定。
四、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企业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一)实施促进供需平衡的管理机制 供需平衡是联合库存管理的基础,实现联合库存中的供需平衡离不开充分的协调。他们既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职责,又要参与到合作中,充分沟通,积极构建协调机制。供需协调机制构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联合库存管理机制的构建,达成共同目标。这是实现双方共同目标的重要力量,只有双方在共同目标上达成了一致,乐意为了互利共赢参与到合作来才能实现共同目标。针对每个参与者各自的需求和供给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而找到双方契合点,共同目标。(2)协调控制机制的构建,实现利益共享。利益永远是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要把供需各方的利益放在制高点,这就需要协调协调控制机制发挥作用。其中,库存优化是有效途径。常见的库存优化措施有库存量大小的控制,安全库存的控制等。(3)信息沟通渠道及机制的构建,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在库存管理中,对信息的要求也很高,要求信息流畅、及时、正确,要减少冗杂的信息,要提高信息的预测能力,实现信息传递的透明化。因此,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是实现供应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4)协调中心的构建,实现有效激励。利益分配及其激励效果的实现需要一个协调中心。协调中心要试图建立公平公正的利润分享机制,加强对供应链中刚刚参与企业的监督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破坏行为,提高整体运行的有效性。
(二)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协同效应 在联合库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资源计划系统,其中产品的协调管理阶段适用于物资资源配送计划(DRP)运用,而原材料的协调管理适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两种系统如何有序、有效运用到整个联合库存管理中是关键。最为成熟的结果就是将两种手段科学合理的结合,同时运用到库存管理中。这样带来的协同效应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势必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三)实现快速响应系统的构建 快速响应系统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是一种使用的供应链管理手段,它可是实现整个供应链中的库存环节和库存时间的减少。这个系统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实现商品的条码化管理;第二阶段实现了内部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功能;第三阶段是采用更有效的企业间的合作。据美国著名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快速响应系统的作用极其重要,它对供应链管理具有很大好处:一方面保证了货源,快速响应系统内很少出现缺货情况,甚至出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协作;另一方面提高了存货的周转率,促进了存货的流动;此外,快速响应系统还有一个有点,就是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快速响应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四)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面向联合库存问题时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法。第三方物流也就是物流活动张的第三方提供者。第三方物流的职责在于为客户提供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从库存到下单、运输。毫无疑问,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出现在于其强大的功能。首先,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减少了企业的工作压力,第三方物流专注于企业的物流活动,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任务,即业务扩展;其次,第三方物流是枢纽,架起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之间的联系;再次,第三方物流系统存在成本优势;最后,企业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总之,从供应链参与的供需双方来看,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了物流传送的灵敏性和活跃性;从客户角度来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可以带来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搞笑的物流速度,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共建供需双方战略愿景 共同的战略愿景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思想,也是实现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思想精髓。在操作中表现在供应双方共同目标的建立,这需要双方站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对方的利益,找到双方的共同契合点,并在不断协商中构建更高层次的共同愿景。
(六)注重利润分配,实施激励机制 合理、科学的分配利润可以直接刺激企业的积极性,而其他配套的激励措施会加强库存管理的协调发展。建立竞争性的利益分享机制是基础,建立有效性的激励机制是重要保证,两者一起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联合库存的前进,减少不必要的机会主义现象,提高联合库存中的协调。
(七)开拓信息沟通渠道 为了实现供应链的稳健运行,避免信息不畅,需要持续开拓有效地信息沟通渠道,提供可靠、透明、及时的信息来源。现代供应链管理应该是信息化、电子化的管理系统,物流企业要跟上时展要求,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特点的物流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来减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
五、结论
随着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更多表现在了供应链上的竞技。因此,如何设置和维持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成为一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建立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的联合库存体系。联合库存是一个集合多方面因素的系统,既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持,即以合作互赢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又需要配套的机制、措施相运行。其中,有效的供需协调机制是基础,资源计划系统的协调实施以及快速响应系统是重要手段。另外,信息机制是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库存管理的必经之路。通过构建联合库存管理体系,实现库存管理中资源配置最优化、利润分配最优化。
参考文献: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2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核心竞争力 伙伴关系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受到国际跨国公司的冲击,企业管理模式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注重企业流程绩效、信息共享、长期合作、全球资源整合与协调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当今的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作为相对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积极参与供应链的动态联盟,使企业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社会经营诚信
供应链是一种合作运行模式,既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秩序,健全的法律制度,公正、严格的执行体系,还需要企业有正确的合作观念和良好的诚信表现。而中小企业的社会经营诚信度普遍较低,其他企业拒绝与之合作,并且中小企业在抵御合作失败和诚信危机方面能力低,缺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意愿和机制的实力。
2.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运作这一管理模式认识不清,认为只是大型企业的事情,只能给大企业带来利益,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态度冷漠。因此。中小企业没有对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而供应链能高效的运作,需要各节点企业以自己擅长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否则,供应链不能高效地运行。
3.无力承受信息化建设方案
供应链管理需要尖端的信息技术支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意识到了竞争压力,想进行投入,但由于其自身资源有限,全面否定现有机构,花费巨大资金添置硬件设备和应用系统时,便感到力不从心。
4.信息共享困难
有效的供应链需要节点企业间相互沟通相关资源,且要求节点企业的各个业务接口密切地结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标准化技术缺乏,不能很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因此,供应链运作时,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分享商务实践的知识和信息。而供应链管理要求各节点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信息能共享,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施起来就困难了。
5.严重缺乏专业人员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新型管理模式,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而且需要既精通供应链管理理论,又熟悉与供应链有关的电子商务技术的复合人才。多数中小企业采用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多,电子商务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小企业的传播和实施。
二、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1.转变观念,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要打破原来的传统观念,走出“小而全”的误区,参与到供应链管理当中,与供应商、中间商乃至顾客建立密切的关系,树立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因此,要与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观念,将有限资源集中于自己的主业中,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因此,中小企业就必须为此注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讲究诚信、提高经营诚信度,才能吸引供应链核心企业吸收中小企业参与自己的供应链动态联盟。
2.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要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吸引供应链联盟伙伴的源泉,是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日益被产业界所采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时,中小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明确自身的核心优势所在,调整自身的业务活动,重点培育,努力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并且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核心能力的巩固、强化、管理和发展。
3.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企业间的互补实现快速开发和制造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要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稀少、技术落后等原因,因此可以通过与高校及相关研究所联合,联系企业实际,进行信息化建设,或者参与企业、政府合作计划,进行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供应链中资源来提升自身实力。
4.建立节点企业间新型伙伴关系
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是基于参与供应链的各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双赢乃至多赢的一种伙伴关系。中小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已越来越困难,只有不断改善组织结构,充分利用合作伙伴企业的资源,同时将自己的资源为其他企业所用的企业,才能更大范围地发挥资源效用,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小企业应与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良好的新型伙伴关系。
5.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研究明显滞后,经济发展与人才短缺矛盾长期存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缺乏既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人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通过对外引进,通过引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有特长的专门人才;二是通过自身队伍素质的提高,尽快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3
关键词:企业 供应链物流管理 核心竞争力 共赢
一、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成员企业缺乏信任与长期合作
供应链是网络结构,涉及企业众多,因此,链上企业的合作对供应链管理效果影响重大。受传统买卖关系,商业模式的影响,目前,中国诸多商业企业依然无法领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缺乏信任,将责任、风险等转移至上游或下游企业,导致短期合作,是我国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耗费成本并制约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2.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发展不协调
信息网络化,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必要手段。为了存活与竞争,中国大多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手段,采取信息系统来进行辅助管理,但大部分企业虽然能够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些信息系统不适合企业的业务流程,严重影响了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果;有些企业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而忽略了数据维护等持续发展,耗费成本却得不偿失。我国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发展不协调,是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需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3.我国企业缺乏基于供应链的竞争战略,效率低下
对于供应链成员间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很多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节节相连、环环相扣。上游企业都是供给者而下游企业都是客户,企业间都是供应和需求关系,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能够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系统。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这是与传统的企业战略关系最大的不同。
4.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适应供应链管理需要
虽然企业竞争理念已从“纵向一体化”转向为“横向一体化”,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大多依然采取传统的“金字塔”型。这种结构下,企业各部门只注重自身利益,缺乏交流,信息沟通容易出现停滞或者误差,这种对市场变化的不敏感大大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果。
做好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关系的管理,不仅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还要对合作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的进行协调。很多企业实行业务流程重组这些变革措施,仅仅局限在本企业内部,而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对供应链的整体组织结构、合作方式等实施变革,这样局部的举措难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二、提高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对策研究
1.精诚合作,加强互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供应链管理网络时,应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仅对产品等硬件方面进行考察,更要对双方的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合作范围、服务支持等进行全面考量。这个过程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供应链网络中的合作伙伴,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为以后企业间更好地合作做好铺垫,一定要慎重选择。
确定合作企业后,要建立互信机制,激励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供应链网络错综复杂,链上的企业依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虽有合同的约束,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使企业必须在相互依赖与各自的独立之间找到平衡。信任是合作的根本,为供应链的长久生存和成员企业的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现在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企业更快的获得新的商机、获取优惠的价格,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合作,更加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网络系统和电子技术这些载体内网与外网的建立,企业更加便捷的获取供应链网络上企业的资源信息。利用MRPII,ERP,JIT管理等软件,不仅使企业内部管理明细,而且可以建立企业外部网,与上下游企业互联,以增强快速沟通、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进信息管理软件时,一定要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供应链软件。一个独立的软件很难能够适合于任何一个企业,或是整个业务。因此缺乏系统的协调性,我们需要一个整体战略管理者如核心企业来协调解决信息化的问题,为整个供应链网络获取利益。
3.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竞争战略
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形成的是竞争协作的战略联盟,通过链中的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等各自发挥特长,发挥各自竞争优势,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通过业务外包合作模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链上合作企业的资源,致力于本企业的核心业务、分散风险,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商品升级换代及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日益明显,竞争的资源从有形至无形,信息、知识和创新能力等都成为竞争对象,因此,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竞争战略至关重要。
4.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管理问题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应用下的物流企业管理问题的分析
我们日常所说的物流金融就是供应链金融,其涉及物流企业、客户、金融机构这三个模块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影响企业物流金融模式正常开展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受到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及其物流企业资金应用环节的限制,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展是比较激烈的。这对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设计环节、仓库配套建设环节、现代化信息管理环节、仓储管理环节、运输配送环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比如我国整体的物流市场环境的影响、物流企业自身资金管理模块、供应模块等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比较落后,难以就物流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市场供求信息模式、业务衔接模式等展开协调,这都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整体体系的健全。有些物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其信息管理模式是传统型的,特别是各个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模式的落后性,直接影响了物流企业对于市场供求信息的反映。有些物流公司的库管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其库存控制模式过于单一,难以就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各个客户信息、供应信息等的协调,进而影响了物流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难以满足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化模式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有些企业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这与其落后的管理思想是分不开的。
在一些国家的物流业务中,针对基础性的物流业务资金贷款,申请企业将其拥有的具有出质资格的动产作为信贷作如仓储、运输配送等,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不断应用,企业利用物流利润来担保,并且利用其抵押物与银行进行合作。受到我国物流企业的自身发展性质影响,其物流管理过程中,融资难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影响这一环节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目前来说,我国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机制是不健全的,特别是不动产抵押贷款方式的应用,我国银行的借款利率都是比较高的,取得贷款后的物流企业容易受到利润的影响,进而改变以签订的贷款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资金用途的改变,甚至出现借款的故意拖欠,出现较多的逃废债务现象。
有些物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由于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也会导致物流企业管理效率、质量等的下降。尤其是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的缺乏,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现阶段物流体系运作过程中,有些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技术设备,导致日常运输过程中的各个麻烦。由于物流管理方案的保守,也难以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的科学决策。
二、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中物流企业管理体系的健全
1.现代化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管理方案的应用
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对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及其物流管理模式的协调,可以确保各个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在物流企业管理过程中,要进行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行产品提供及其运输服务体系的健全,将其用户及其供货商进行物流管理范围的概括。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确保其物流效率的优化。通过对网络信息模式的应用,可以确保物流企业与合作方的工作模式的优化,进行网络化模式、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进行物流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进行物流企业市场需求信息体系的建设,定期展开相关物流人员的技能培训,展开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
在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下,要确保物流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健全,实现合作企业管理环节、供应商管理环节等的协调,进行供应链产品需求的有效预测及其供应,以进行供应链产品设计环节及其制造管理环节的协调,以优化资金管理环节、永华管理环节、跟踪管理环节等。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企业要进行业务流程集成体系的健全,以有效应对当下全球物流竞争的需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确保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更新,针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实现与银
合作方面的协调,确保融资风险的降低,这需要我们进行交易环节中预付款融资业务模式的优化、动产质押物流金融模式的优化,实现应收账款下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块的优化。
2.物流企业供应链下企业管理风险的规避
为了满足当下物流企业的管理需要,进行物流企业管理政策的优化,管理风险的规避是非常必要的。这要针对物流运输及其仓储过程中的相关环节展开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库存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等的健全,进行整体物流方案的设计,确保物流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要进行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方案的优化,避免其粗放型的经营管理,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物流规范体系的应用。
物流企业在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市场商品信息收集体系及其反馈体系的健全,进展产品市场风险的降低。这需要物流企业与银行就某些业务环节展开质押物模块的优化,进行质押率的控制。对质押商品展开积极评估,通过对客户质押货物模式的更新,确保其风险控制模式的正常应用,这需要物流企业与银行进行相关监管程序及其操作程序的协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进行物流供应链关系管理目标的明确,以实现金融投资供应链关系平台的应用,进行银行各个结算渠道及其工具模式的优化,这需要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银行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投资风险管理。
三、结语
通过对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可以实现我国物流建设环境的稳定,随着当代信息技术体系的不断健全,社会对于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引起相关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进行物流流程的优化,实现其内部流程结构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林军.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软肋与对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11).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5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属于管理模式的一种,基于企业发展中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对关系到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将产品从原料、加工及销售各个环节的元素联系在一起,采取集成化管理措施。在供应链管理中,每一个环节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后,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综合而言,企业供应链管理具有战略性、互补性及集成性:(1)战略性。指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资源合作的基础上,通过竞争使合作相互促进。企业通过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提升,使自我不断的完善和提升,避免企业在供应链中被淘汰。(2)互补性。指的是对企业自身运行的不足通过相互合作实现补充,尤其是在市场环境的多元发展中,动态的市场运行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企业间展开合作,能够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实现风险共担,降低损失。为了使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效果实现,企业要从自身的不足入手,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包含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及资金等方面,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升。(3)集成性。指的是对资源的优化整合,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能够将企业松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简化运行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提高了而产生的设计水平及生产水平,在产品创新速度方面也得到了加快,最终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1.合作企业间存在利益冲突
在供应链管理中,利益最大化是合作企业共同的目标。但是,难免会出现企业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出现不合作的倾向。尽管很多企业也参与合作,但这些合作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一旦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会退出供应链。针对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要想获取长期效益,必须要将合作维持下去,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可有效的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2.供应链管理存在缺陷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相应管理技术,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技术不可缺少,另一方面供应链运行技术也非常重要。对于管理技术而言,以整合企业优势资源作为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企业也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企业供应链运行中,尽管很多企业也都处于供应链管理中,但管理的方法依然采用传统方法,合作管理的态度并没有出现,企业之间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在供应链管理中,涉及的资源类型有很多,包含资金、信息、知识、物流等,这些资源或多或少都存在地域跨度、时间差距。因此,需要建立信息链管理平台,而目前因为技术上存在局限性,使得供应链合作中也存在着缺陷。
三、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创新策略
1.建立供应链合作信息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是节点,在企业供应链运行中,企业间一旦出现不信任现象时,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为了防止供应链信息失真对供应链的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对于重装企业而言,必须要建立信任机制,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创新。基于共享信息平台,将供应链信任机制建立起来,企业间能够在平台中对生产、经营、销售等市场信息相关问题充分的进行交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例如,对企业产品市场信息进行交流时,涉及的内容包含产品、市场、销售、售后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准确、全面的获取,必须要有密切的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供应链信任机制,有利于企业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合作,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创新。
2.建立供应链合作动态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在供应链上运行过程中,尽管企业之间都是以合作为主,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个企业都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所以在企业供应链合作中,有必要建立动态监督检查机制。针对供应链中所有的合作企业的运营状态进行监督与检查,包含经营策略、技术措施、进展情况等,都要与合作规范相符。供应链合作中,企业之间都采用的是合同管理方式,按照供应链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管理,对合作企业的状态实施过程性监督,全面管理,防止供应链中某一企业出现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建立供应链合作动态监督检查机制,主要针对的是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监督,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建立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
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范文6
【关键词】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企业竞争 供应链管理优化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为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从而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方式,它连接了“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
1. 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的企业运营中,供销之间是敌对的,互不相干的,整个系统的协调性也很差。不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计划不一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也都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部门利益优于整体利益。在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这样的企业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供应链管理恰好弥补了传统企业运营中的不足,它把从原料,生产到销售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组织起来,并将各环节进行优化,让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经各环节变成增值产品,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从成本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没有将控制成本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运作的各环节来优化企业管理;从存货管理及货物流的角度来看,供应链成员协调各环节,加快货物流动将货物储存量降到最低;从风险与计划角度来看,供应链成员面对竞争共同商讨计划,无论金融危机还是经济低潮都会由供应链成员供同那个承担。可见,供应链管理不但使企业降低成本,减少了社会库存,还使社会资源的到了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的有效连接,供应链管理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更具有活力,更能给供应链各成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更能让企业具有竞争力。
2.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国内现状
优质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竞争性,但并不能盲目的其运用到企业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配送和库存问题,在供应链管理中配送环节非常关键,采用直接转运战略还是经典配送战略?转运过程中需要多少个转运点?这些都要因企业而定,不能盲目跟从。为了最小化库存订购和保管成本,终端渠道要对需求做好预测。其次供应链的集成及战略伙伴,供应链集成的关键是信息共享与作业计划,显然,共享哪些信息,如何共享,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设计与作业,实施什么层次的集成,实施哪些类型的伙伴关系,便成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再次产品设计及信息决策,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效的产品设计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么产品设计的更新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传递什么样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利用数据,网络影响,电子商务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促成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最后顾客价值的衡量,衡量一个企业对社会,对顾客的贡献大小的指标是顾客价值,它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全部货物,服务以及无形的影响来衡量的。
在我国供应链理论引入的时间不长,研究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特别在制造业中,SCM虽然已经得到管理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但是对它的根本认识却很不足,由于SCM和物流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至于很多人简单的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去看待供应链管理。
但值得高兴的事大家对供应链管理都有了认可和初步的探索,尽管付诸实施还要面临很多阻碍,但我们相信供应链管理在中国会有有个光明的未来。
3.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以往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只局限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上,而忽略了其它环节,更少考虑供应链该管理的战略性。实际上要想让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能良好的运作,并对企业产生效益,必须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借鉴优质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深入研究自己的供应链,优化每一个环节,然后将各节点进行整合,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优秀的物流配送系统,畅通便利的运输系统和“统一订货,统一发送”的管理方式使得库存周转率提高和存货成本降低。目前,沃尔玛88%的商品都是由配送中心发货的,而其对手最高只能达到50%的水平。与其行业水平相比,销售成本降低了2%左右。沃尔玛的产销联盟思想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
当然每个企业的供应链不同,它们的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沃尔玛从产销联盟的角度出发;丰田,耐克从网链的角度出发,而利丰的供应链管理优化则基于供应商的整合。无论企业多么的大相径庭,但供应链管理优化上有一个共通点,即:看,想,做。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其次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根据需要制定出适合企业的供应链规划,最后要有敏捷的四肢,能够很快的对规划做出反应,也就是执行。
结论
纵观整个世界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优质的供应链管理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内部,优质的供应链管理以顾客需求带动生产,使物流过程中的库存积压,延期交货,库存与运输的不可控风险大大降低,为企业增加收益。在企业外部,通过供应链协调管理,准确及时的获得信息,迅速沟通,并共享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信息化的今天,供应链的探究是没有终点的,不能因为一个项目见到效果而止步不前。优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要能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高效的供应链不等于一直优秀,一成不变只会导致快速落伍。因此企业需要持续探究供应链管理,不断诊断,优化供应链各环节,只有这样,供应链管理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Harland , C. 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relationship , chains and network. [J ]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British 1995, 25.
[2] Seong Hyun Nama, JohnVitton a, Hisas-
hiKurata. Robust supply base management: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number of suppliers utilized by contractors [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01.
[3] 杨国荣 供应链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06
[4] 田源 供应链发展状况分析 物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