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1

近年来,交际教学法问世并得到业界的认可。该教学法旨在于培养受教者交际能力,只注重受教者的“需要”,彻底抛开以语法等为讲解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而是以功能项目和意念为导向,教学中着重强调以受教者为主体,他们主宰整个课堂;教师则充当引导功能,引导其如何将语言应用自如。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了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类型期望。

一、交际教学法与文化

语言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充当着文化传承的载体,而语言教学法瞬时出现百家争鸣,大概有三种主流方法:其一是强调语言使用方式,其二是强调语言使用的意念,其三是强调交际活动多样性与交际技巧的灵变性,强调强化训练交际策略。交际教学法来源于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他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理论进行了拓展。交际教学法的特殊作用,在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通过“交际”的形式将学习者明示的语言知识隐含化;同时使语言学习者通过面对面接触该国的语言以达到了解和掌握该国的国家价值体系、道德标准等文化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是把学习语言变成一种培养能力,体验一种新文化的手段和方式。

海姆斯(D.H.Hyms)在“交际能力”理论中指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强弱、好坏、高低,不仅在于他是否能够造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更关键在于他有没有或怎样使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有四个主要内容:一是语法的准确性;二是语言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三是语言的得体性;四是辨认惯用语和个人手语的能力。从这四项内容不难看出,在交际教学中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所学习的语言所依附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这就可以理解为,若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交际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就算采用这种教学法进行语言教学也无法将其优点充分发挥至极。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外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形式,更离不开文化教育。交际教学法最大的特点一是本身的文化倾向性,二是互动性。何为互动?互动的基础是什么?首先:要做到互动就必须相互理解,然后彼此反应,而理解又依赖于双方各自的语言系统知识、背景知识和共语篇知识、这统称为“图式知识”。其中语言系统知识在语言教学中一直都处于重点和核心地位;背景知识强调交际时的场景,参与者及其身份等;共语篇知识是指知道交际的整个过程,即刚说什么,正说什么,要说什么。有了这些知识的交流,语言就有了承载文化的内容。如果教者的背景知识和共语篇知识充足,那么他对语言系统知识就依赖得少,反之他就会更多地依赖于本族的系统知识;背景知识和共语篇知识是不能脱离文化内涵而独立生存的。因此教授一门语言既是一个单独的学习事件,又是一种社会经历。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总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而进行教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封闭的“闭电路”,在教学法上主要强调教学结构认知,而交际教学法的不同在于强调语言是社会交际能力和使用功能;这对于从事英语等语言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在教学活动中,“交际”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国家语言教学大纲中早已明确提出:教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和语法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但就现实而言,教师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确注意了调整教育方法,可是交际教学法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原因在于:我们广大的语言教学工作者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文化教学方面仍然不够重视,以至于无法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当前,英语教学大部分都是在仿真语言环境下进行,缺乏对所授语言文化的真实了解,同时教者一般都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语言知识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完全地分开,凡属涉及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通通一笔带过,从而造成对所授语言文化学习的漠视。这样难免造成语用失误。为什么会造成语用失误?其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不重视文化因素教学;也就是说一旦身处交际实践中,书本知识现实实践反差相关甚远,因而难免产生语言休克(languageshock)和文化休克(cultureshock),越是慌张越没有信心;越没信心,交际越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忽视文化因素,交际教学法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将难以充分发挥。甚至说,文化因素是制约我们顺利开展有效交际的拦路虎,它使语言教学形成恶性循环。其后果是我们虽然在课堂内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但学生们仍然还是只能够说一些流行的句子,却说不出得体适宜的句子。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交际角色越发重要,如果交际中我们能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创造一种平等、愉快的交流氛围,那么无论是在政治、商业潮流,还是私人友谊,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反之,轻则造成对方不愉快,交际中断,重则会导致一些重要谈判的失败或关系的决裂。所以,虽然交际教学法是一门独具特色的适合于当前形势的,并能造就满足当前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但是它这种独特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底蕴。

三、文化因素在交际教学法中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政策提倡英语教学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英语交际教学法为我国英语教学者所采用。我国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尤其是听、说方面;这种交际能力以便于口头交际,更能够适应生活和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尽管教者和授者双方都认可交际法是使英语教学产生成果的特效药,但是这种特效药往往很多时候无用武之地。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差,没有语感,另外师资培训缺乏以及课堂人数较多等。学生们自身的条件差异性大,原来的英语教学条件落后,这类学生的外语从一开始就没有经过扎实的训练,却又只注重升学率。此外,在这些地区外语师资培训缺乏,受硬性条件的限制,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另外,从我国的教育实际来看,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在外语教学上普遍采取大班上课,交际教学法在这种场合是很难实施的,班级人数超过四十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可能有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口头交际。这些都是受权力文化因素以及地方经济条件制约的地方文化因素影响造成的。

中国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儒家文化认为:教育在于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这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因此,为什么人要读书?因为读书后有望改变自己人生和社会处境,这种观念成了中国人读书的主要目的和强大推动力。儒家文化的这些特点牵制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如在外语课堂上,始终是由老师主导,学生配合,只要维护良好的秩序就是教学成功;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当众出丑,把面子看成最重要的东西;只学习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填鸭式的应试教学为主,凡属能激发兴趣的活动就会被老师视为浪费时间等等。传统文化影响和拘谨的行为习惯控制着学生的交流思想。另一方面,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自愿发言,更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们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但是传统文化理念认为自愿发言是出风头,就是要被扼杀的苗头,就是打断老师讲课对师者不尊。因此,想自愿发言的学生往往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变得不敢和不为,使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交际难以开展,交际教学法得不到实施。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集中办学;农村教育;现代化

一、集中办学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意味着离这一目标的实现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并非单纯指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还包括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要求。区别于传统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看书识字,而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综合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集中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介于农村教学普遍存在的现状,即教育资源相对分散,师资配备不足,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尤其对于偏于地区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有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每个班甚至只配备一名教师,不仅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全面培训,更接触不到现代化的多媒体,难以享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丰富知识。因此集中办学不仅可以整合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获得同等的教育,也使教育资源的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的缩短和城市教学的差距。2.随着现代化观念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流入大城市进行工作,随之感受到农村与城市巨大的差异,感受到城市教育的优越性。也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集中办学能够改善分散教学的某些弊端。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只有三五名学生,实现现代化教学更是天方夜谭。而集中办学的优势在于即符合现代化的观念,也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标准。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必然实行由农业化大国向工业化转型的这一方向。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科技进步使得城镇化成为一种趋势。落后的分散式教学不仅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和速度,更加拉大了和城市教育的差距。而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农村推进集中办学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最终归属。

二、集体办学带来的新问题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随之带来的影响都是双向的,即有其积极的作用,也有其一定的不足。1.学生受教育成本增加。集中办学的优势固然不可否认,但是由于学校位置的选取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以及办学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取的,因此并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对于一些离家路程相对较远以及交通不便的学生,无疑增加了其上学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住校是唯一的选择,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更是加重了各种负担。2.家长思想观念跟不上。集中办学优势的真正发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对于一些思想观念陈旧的家长而言,学生上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单纯的看书识字,集中教学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是一笔很大的经济开支,实在难以承受。3.学生资源分配不均。对于一些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家长而言,集中办学固然好,但是不如一步到位将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认为城里的教育要比农村学校好的多。基于这类家长的存在,使得农村集中办出现招生困难的现象,最终拉大了城乡教学的差距。

三、针对集中办学产生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首先,集中办学是一种可取的办学方式,并不是必须性的。农村地区的办学要根据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的办学方式,对于一些不适合集中办学的地方,就不能硬性的组织集中办学。对于降低偏远地区学生上学成本上,可以根据季节和农忙时节这种时间段作为节点,采取较为灵活的走读和住宿相结合的办法。在最大程度上平衡学生和家长的困难和忧虑。其次,采取就近入学的方法。行政区域划分是影响集中办学的又一因素,很多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学生入学管制政策,一切以所属区域划分为出发点。而一些学生里其他乡镇学校较近,但是却不能入学,一定要到较远的学校去上学,这一规定明显不科学。因此实行就近入学是最优的选择方式。再者,改善现有的办学条件。虽然近几年农村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各种师资配备、基础设施配备、以及管理理念等仍和城里的办学条件有着很大的出入。因此不仅要从根本上加大对农村办学的经济投入,还要从管理层面入手,使农村学校的管理朝着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方向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集中办学是未来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实现过程中需要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政府作为办学的主导,不仅要从政策上对农村集中办学进行大力支持,更要从经济上给以支持。而学校在办学方面更要全力配合,在建设和管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学生家长更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集中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三方面全力配合,才能将农村教育尽快引导现代化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加强。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中只强调语言教学,忽视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引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如今不少学者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倡导把文化教学引入外语教学。目前,不少英语教师教学时,只停留在语言学习的表面,教授一些未;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语言知识,很少引入文化知识,文化教学并未真正实施。

本文分别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文化教学引入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即母语者和非母语者之间的交流,是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Hymes认为交际能力指如何利用知识规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并运用语言,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了解语法词汇;

2.熟悉说话规则;

3.识别语言功能;

4.正确使用语言。

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包括三方面:

1.态度。它体现了交际参与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为达到交际目的,我们须秉持好奇心,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文化,有意识地捕捉其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2.知识。交际场合所需的社会文化知识有两种:一是个人所具备的社会文化知识;另一种是在实际中根据既定的文化规则控制交际过程。

3.技能。学习者需掌握两种文化技能:一是根据已有社会文化知识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另一种是设法搜索新信息进行交流。

二、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地位不可低估。贾玉新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表明,“文化对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胡文仲,高一虹,1997)。此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文化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重点。目前,尽管许多人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一认识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因此文化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忽视文化教学

大部分教师只关注目标语知识,很少导入文化知识。其实,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教授语言的课程,更是一门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课程。如果忽视文化教学,教师无法将文化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很难实现。

(二)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外语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词汇、语法,忽视文化差异,这是外语教学的一大问题。英语交流中,如果学生对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犯直译的错误。例如“大雨”的正确译法是“heavyrain”而不是“bigrain”。

(三)混淆语言形式和外语

自古以来中国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特别关注分数,误以为“高分就是一切,掌握语言形式便掌握一门语言”。为此,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单词语法,忽视文化知识,进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三、文化教学引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二者目标一致且具有互补性:前者侧重文化背景知识;后者侧重语法词汇等知识。所以,文化教学不能被语言教学取代,否则会引起文化冲突。因此,教师应双管齐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为宗旨。换言之,文化教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途径。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还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在文化作用下,即使是同一个标志,在不同的国家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以手势为例,在多数国家“OK”表示“同意”或“好”,而在巴西,则代表“侮辱”或“偏见”。因此,文化教学能够明显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效避免文化冲突。此外,它能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非目标语文化的适应性。纵观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文化并无好坏之分。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树立全球意识,则极易产生误会。引入文化教学能使学生更为客观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造课堂文化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抓住机会努力营造学习语言的文化氛围。具体建议如下:

1.关注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和文化背景。语言在不同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人们使用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如果学生的文化意识薄弱,无法理解文化背景,很可能会选择不恰当的语体进而导致交流困难。

例一:一个学生告诉我:我曾帮外教打印一份文件,文件交给他的时候还是热的,然后我开玩笑说,“It is hot.”他惊讶地问我:“Why is it hot?”我不知所云。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中药化学;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Application of design experiment in experimental of chemist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en Hong, Chen Weilin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design experiment in experimental of chemist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students are in a given range, they read some literature-assign a topic, design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the teacher counselling guidance,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operation, analyze the results, arrive at a conclusion. The whole process to students is given priority to, supplemented by the teacher.

Key words: chemist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esign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设计性实验是技能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提出选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处理等环节最终得出结论。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性实验一般需经过选题、设计、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和撰写论文几个阶段。一个好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中药化学设计性实验是教师给定范围,学生自行选题,通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整理资料,并根据实验室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独立处理所得实验结果,并给出合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阴性,应分析其出现的可能原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起指导和辅助作用,主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把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实验方案。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中药化学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我院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几年的不断调整、完善和总结,中药化学方面的设计性实验日渐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注重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中药化学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成熟方案的验证性实验和至少一个综合性实验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这两类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只有经历了验证性和综合性试验,熟悉了中药化学实验的大概步骤和操作过程之后,才有可能进行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在开设了“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等多个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了设计性实验。

2 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由多个学生共同协作来完成的,4~6人1组比较合适,教师提前大约一个月时间把作业布置下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文献查阅整理时间,可简单介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鼓励学生打破已知的研究模式或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尝试。课外,同组学生分工合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查阅资料,分析汇总资料,提出比较新颖的实验方法或思路,使其与已学过的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相联系,以理论来指导实验,最后再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领会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整个过程。

学生在查阅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从实验原料的处理、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安装,到各种试剂的选择、配制、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次数及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均由同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同组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最终制订出相对较完善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中药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制订方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思考习惯及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各种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点、用途等。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良好习惯。

3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辅助作用

在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仅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考证,确保在安全、实验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另外,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作较大修改,只是对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方法或新方法,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出比较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实验方案经过前期的反复论证、反复思考之后,具备可行性即可付诸实施。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对在前期没有及时发现的问题,如果能在实验中一点就破,教师还是有必要进行启发式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岗位角色。

4 按方案实施操作,合理处理实验结果

设计方案确定后,学生按照既定的方案一步一步实施操作。设计性实验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并不看重,如果能得到比较满意的预期结果,则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或是失败,则要认真分析,讨论失败原因,看是哪一步没做好或没考虑到,总结教训,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操作,有可能的话可以重新进行实验。

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发言,敢于争辩,认真操作。经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规范操作、缜密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等一系列的学习环节,学生熟知了中药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种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操作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动手、动脑等多种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巧虹,雷海民,张桂燕.中药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3):43-45.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 健康课堂模式 符合学生实际

所谓构建有效的课堂模式,即探求一种较为稳定的、有特色的、易操作的、高效的课堂模式。对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一般没有异议;但对于构建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却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模式也是一种特色,构建一种较稳定的有效教学模式,更便于操作,这本身就是有效教学的一种体现;但也有人担心这样是否与创新相悖,扼杀课堂的灵性和特色,还有人觉得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而已,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在作秀。根据教学体会,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教师定位,要做什么样的人?

试想:一个很阳光、很有魅力的老师,一个很热爱自己工作的老师,一个很幸福的老师,一个很热爱生活的老师,学生会先入为主的喜欢你,进而喜欢你讲的课。也就是说,你的开头已经赢了。如果没有活力,也不修边幅,满脸愁容,学生怎么想去听你的课。

教师不能受情绪的影响,不能老一副严肃的神情,要大气、博爱、有朝气、要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老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状态,来激发学生不断消退的学习兴趣。比如:仪容仪表、语速、音量、音质、节奏、方法、内容等

二、教师心目中的学生定位,你的学生是否有能力提高

90后学生的特点与原先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老师来说,学生会成就你的业绩,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博得老师的青睐,通过一次次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这样,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表现对自己的能力怀疑,进而放弃。对此,我觉得北京十一中的副校长曾军良讲的非常好,学生成绩好坏要决定老师对他的评价。成绩低的我们不能放弃,要鼓励、要相信他们有能力、有实力。我教的一位学生,也是我的科代表,就因为我发现他爱回答问题选他当了,其实,他的入学成绩很低。这样,他觉得自己被重视了,所以,他在化学课上有了兴趣,特别爱学,结果每次考得很好。但令老师们不解的是,别的科很抵触。原因就是他平时听课时的状态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坐老斜坐,并且老师话音刚落爱打岔,其他老师就训他上课故意捣乱,不认真听讲,结果干脆更不想听了。所以教学中的相互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堂气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影响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40分钟,怎样在这40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0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课堂气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影响。

四、模式课有策略的渗透

1、明确课堂所要实现的目标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目标又不要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降低教学的重心。既要避免教师自己因未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产生失落和烦躁的心理,又要避免丧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对教案的实施能力也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设计,不一定就能教得好。很显然,如果你的设计中所创设的环境不能吸引学生,或学生不感兴趣,那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流畅性也很重要,要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实现教学目标是终点。这个实现的过程如何进行是由学生现有知识和兴趣以及教师的实施水平综合决定的,这便需要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对学生还应有比较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如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来。一旦课堂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

3、“讲授”的有效性

符合学科特点、科学严谨的讲述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讲述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充满激情。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注重提问、讨论及课堂活动有效性

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讨论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更要注意有效性,克服随意性。如果课堂提问、讨论及其他课堂活动,我们事先准备不充分、设计不精当,就很容易出现课堂秩序失控、出现随意性,导致无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5、重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绪论课 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难理解,被普遍认为是门难教也难学的课程。课时少的矛盾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许多教师为了用有限的课时讲授更多的正文内容而忽略了绪论的讲授,绪论课通常是一带而过。结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觉得茫然,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我认为物理化学绪论课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整个教学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第三,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就以上几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介绍物理化学概念

很多第一次接触物理化学课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物理化学,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加在一起。在绪论课上,教师首先要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使学生对物理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物理化学不是物理加化学,它是一门学科,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加在一起统称四大化学,是化学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要回答什么是物理化学要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学现象也叫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总是伴随着种种的物理现象,比如在化学反应中会放热或吸热;化学反应的容器会发生温度、压力、体积的变化;再如电池中的反应会放电,等等。物理化学正是从这些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研究化学反应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

2.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对于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首先想了解的是这门学科都包括哪些内容。而在绪论课上把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介绍给学生,并讲明哪些是要重点学习的,哪些是因为课时的限制而不能在课堂上讲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心里有数,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物理化学内容繁多,但是归纳起来应该分为三大块: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问题,重点是热力学的三个定律。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两大支柱,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物质结构研究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由于课时有限,不在课堂重点讨论。

3.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物理化学不仅要学习它的知识性的内容,而且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比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1]。物理化学区别其他三大化学在于它的理论性特别强。物理化学有三大理论基础: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这三大力学都属于物理学范畴,可见要想学好物理化学首先要学好物理。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也是以物理方法为主,物理化学是从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或者说是以物理现象为切入点来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做物理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做的是物理实验,比如在做实验的时候测量的是温度、压力、体积、旋光度、电导率、电动势等物理量。最后说一下物理化学的所用到的数学方法,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化学,理论性强就免不了推式子,物理化学所用到的数学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演绎法就是从一个普遍的命题出发得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规律,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把它应用在特定条件下如恒压、恒容等就会得出在这些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公式,物理化学中的公式之所以条件苛刻,是因为在演绎的过程中加入了特定条件。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要想学习好一门学科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绪论课上,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如为什么自然界中的树木可以长到一百多米?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在干净的毛细管中上升而汞却下降?为什么在做豆腐的时候要用卤水?然后告诉学生学习物理化学之后就可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给学生留下悬念,也让学生觉得物理化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当然学习光有兴趣和热情还不够,还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从高年级的同学那里得知物理化学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所以心里难免有畏难情绪,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没有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在绪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可以举一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如物理化学的创建者之一――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在青年时期就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划时代的重要论文《空间分子结构》,起初不被承认,还受到批判和攻击,但他没有气馁。此后他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狭小、简陋的实验室从事繁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18年之久,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发表了《化学动力学研究》和《稀溶液理论》等巨著[2]。

5.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除了要有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之外,要想学好物理化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要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了解物理化学的特点。物理化学和其他三大化学比它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公式多,而且公式应用的条件苛刻;第二,概念多,而且很多概念不好理解;第三,方法多,物理化学与其他三大化学相比,它是特别讲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性的东西,而且要掌握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某个意义上说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针对这几个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物理化学的学习状态。首先,针对公式多、条件苛刻这一特点,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记公式的同时一定要记住它所使用的条件,如果在使用公式的时候条件不正确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错误的,而且公式不要死记硬背,最好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也容易记忆。其次,针对物理化学概念多,而且很多概念不好理解,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勤于思考,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很多概念不是讲完就能理解的,需要在课后慢慢消化和吸收,所以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再来说说方法多这一特点,物理化学在研究问题时非常讲究方法。例如,科学模型方法的使用,使我们从实际气体中得到理想气体、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热力学可逆过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突出了主要矛盾,排除次要矛盾的干扰。使我们通过对主要矛盾的研究,得到一般规律性结论,再对结论进行修正,就可以得到实际系统的某些特征或近似的规律。[3]再比如,热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状态函数法,该方法用于系统状态函数变的计算时,不关心系统都经历了哪些具体过程,只关心系统的始终态。用该方法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变时,就会把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针对方法多这一特点,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记知识而忽视方法的学习,方法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肖十民,谢家声,谢逢春.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突出科学方法的讲授们.化工高等教育,2003,77,(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