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1

一、经济危机理论

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展开大量的经济研究,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问题也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一)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社会处于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她积极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有效的消除非自愿失业。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文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化大工业迅速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有资本家们控制,工人和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们所掠夺。随着社会化的程度越大,它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激烈,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几个阶段,危机和高涨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进入到21世纪,美国的经济未能及时的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动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促进消费,美联储大胆的进行了各种创新,尤其是在住房按揭贷款上面。2004年开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加速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各种骤然的政策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从而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而此 次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但实际上却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端也有益处。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处于其中的一员,无法躲避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大量的外国投资从中国撤资,致使国内吸收的国外投资减少,各国经济萎靡不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贸易受挫,出口贸易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出口国外受挫,但是国内确是未完全开采的大市场,而且也为国家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危机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力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机会,要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富裕。促进经济增长就要注重自身经济结构合理化,资本有机构成既符合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又立足本国国情,满足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合理规划国内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标。如果为生产而生产,那必定造成供给的过度,出现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把投资放在需求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以需求带动投资,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合理搭配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2

所谓企业家型资本主义,其核心内涵是创新型的企业家们开办的小型企业,在经济中起主要作用。与此相对应,大企业家型资本主义的主体是,在经济中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的巨型企业。国家导向型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赢家”(pick the winner);寡头型资本主义中政府也干预经济,但目的是促进那些掌握着财富和权利的少数人和家族的利益。

为什么企业家型和大企业型体制的某种结合,就是“好的”资本主义呢?作者认为,这样的体制最有利于创新,从而也最有利于经济增长。作者这里所谓的企业家,是指开办创新型企业的人。之所以需要企业家型与大企业型的某种混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型体制,原因在于创新型企业家推出的新的产品、服务或生产方式,如不能“被加工到可以在市场上以大部分人或企业能够付得起的价格出售的地步,它们将极少能够成为市场的现实”。所以,概括而言,作者所谓“好的”资本主义,其实就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市场经济体制。

“对号入座”,中国目前的体制自然属于作者所说的“国家导向型”。书中也确实是这样归类的。我们现在的体制,不仅具有东亚式国家导向型体制的特点,还叠加了苏联式计划体制的遗产。政府的作用远不只是“指挥交通”“选择赢家”。通过各个职能部门、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政府事实上掌握着整个经济中诸如土地、能源、自然资源、信贷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权。各级地方政府,从省到市甚至到区县乡镇,无一例外地致力于规划本地经济的结构,并拥有实现其意图所必需的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中国的地方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经济”。因此,对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的一大价值,就是帮助思考这种国家导向型体制的未来。

刚刚过去的2008年,使这一点变得尤其重要。这一年,无论是中国政府的出色表现,还是西方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政府的重要。有不少人甚至断言,这次危机颠覆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标志着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终结。而且,中国是否还要继续沿着选定的方向,加强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的作用,弱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似乎已经不再那么明确了。

然而,本书有助于我们看得更远。按照作者的分析,国家导向型体制确实具有某些优势,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距离国际技术前沿还比较远时,更是如此。但当其逐步接近国际技术前沿、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再那么清楚明白时,“低处的果实”就摘完了。这时,政府要继续正确地“选择赢家”就更加困难。此外,国家导向型体制更容易为腐败所困。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形成,要想“拔掉插头”,停止向这些利益集团输送公共资源,会非常困难。因此,这样的体制也更容易滑入寡头型资本主义的陷阱。

更重要的是,国家导向型体制较之于鲍莫尔等推荐的体制,创新性更弱。创新当然需要政府的参与。在很多方面,政府职能的到位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甚至非常关键,例如教育。但是,创新的本源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新知识或新“主意”(idea),因而本质上必然是一种民间活动。一个国家只有赋予其公民以足够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自由,才能营造出千军万马谋创新的局面,才有可能在众多的失败之后,迎来难得的成功。强大的公共权力深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势必诱导民众和企业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冒险精神,更多地投入到非生产性的用途,例如,直接掌握和运用公共权力,寻求公共权力的庇护以谋求私利。

因此,我们的前途在于逐步放弃国家导向型的体制,转换到一种更有利于创新的企业家型和大企业型相结合的体制。这样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弱化公共权力。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是一个强大而谦卑的公共权力――在“搭台”方面很强大,在“唱戏”方面很谦卑。只有这样,民间的创新活力才能形成喷涌而出的源头活水,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江河奔流不息。■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体制 会计模式 经济基础环境

会计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具体指特定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包含诸多复杂因素,其中经济基础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形成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然而经济基础环境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包括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管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内容。本文从经济基础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进行分类比较,以期为我国会计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借鉴。

一、会计模式的界定分类比较分析

(一)会计模式界定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模式的概念及内容进行研究的主要观点有:会计模式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其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可以包括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会计的组织和管理体制等(常勋等,1999)。会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由于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以及由此决定会计方法、程序组织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杨纪琬、娄尔行,1991)。会计模式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如何管理、如何运作的方式,是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会计实践活动本质特征的基本概括,它具有客观性、抽象性、综合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朱小平,2003)。会计模式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工作标准形态(于玉林,1994)。笔者认为,会计模式是指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特征的综合性概括和描述,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个层面。理论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实务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职业修养等。不同会计模式下的相同要素存在差异,应对其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二)会计模式分类当前理论界对会计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按会计模式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管理体制)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基本目标划分、按会计活动的构成要素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历史时期划分等。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并具有不同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分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代表国家和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按照各国具体市场经济体制类型的不同,可将会计模式相应地分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

(三)会计模式理论层面的比较分析理论层面主要因素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目标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目标往往作为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然而会计目标在很大程度受会计环境特别是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比较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常都确立了明确的会计目标,即通常以维护私人或企业利益为主要目标,这是与其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会计目标也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会计目标研究和建设取得的重要进步,同时也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日趋成熟,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日益紧密。

(2)会计法规是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国会计立法的完善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立法比较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计法规相对比较完备。多数国家的会计立法受本国商法、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我国尚未有商业法典从整体上规范和约束错综复杂的经济行为,使得我国的会计法规缺乏完备的立法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企业有关的经济活动也日益繁杂多变。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新的经济业务,会计法规必须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及内容反映了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才能保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的必然介入以保证其权威性外,还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适当介入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准则比较如(表4)所示。从(表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大多都有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介入,保证了其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从而得到社会的公认和遵守,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如(表5)所示。从(表5)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阶段,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属于一般原则的一部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等原则。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一般原则”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代之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作为基本准则中独立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与我国会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而做出的调整。新准则的规定是对原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会计模式实务层面比较分析实务层面主要因素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

(1)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不同会计模式下财务报告内容的比较如(表6)所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会计目标明确合理,因此其财务报告的内容比较完备和详尽。虽然法国和德国的会计目标

不尽相同,但其财务报告均着重体现真实和公允的原则,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或企业的利益。日本会计受德国会计和美国会计的共同影响,财务报告不但要为维护私人利益服务,而且还要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经济信息。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够完备,且主要以资金管理为导向。财务报告的提供着眼于国家宏观管理,强调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注重受托关系和经管责任,忽视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服务。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确定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一变化决定了我国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表明我国在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2)有关不同会计模式下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的比较笔者依据美国会计学家弗雷德里克・D.S.乔伊等人采用的比较方式,选取不同会计模式下的重要会计实务事项进行比较,具体内容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实务中重要事项的处理基本与国际接轨,但许多事项的处理方式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加以规定,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融资租赁的处理方式等。但随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发展,许多国际公认的会计原则正在发生变化,如资产计价的历史成本原则正受到公允价值原则的冲击。因此,我国在完成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任务之后,必须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为实现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作出一定的贡献。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4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价值保障。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让市场经济初试锋芒,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此不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像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多么地不公平,但整个社会的财富毕竟增加了,尽管个人分配相对不公平,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毕竟是进步了。30年前短缺经济的状况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计划经济把我们带入了普遍贫穷的死胡同。而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后,社会财富就像喷泉一样涌现出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之间经济上的收入差距的确拉大了,但无法否认的是机会均等却大大加强了。一个基本事实是,计划经济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民与城镇职工这两个社会阶层的身份不平等及与之相伴的全面的机会不均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主要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参与竞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机会均等意味着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富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更多注意的只是财富的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这意味着一部分人“富”了,另外的人就一定“穷”。因此,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不和谐是不可调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主要不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的创造,创造财富是人类对来自制度的鼓励和刺激的一种反应,某种制度越是能提供对人类创造力的刺激,这个社会创造的成果、财富也就越多。在这一制度下,人类创造的财富会不断增长,社会分配就是对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分配。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生产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自愿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诚信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基石,法律则是维持这种关系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为取得某种权利而必须付出的一种义务,它是参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必要品格。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而这正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完善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市场经济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这是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必然反映,有其客观规律性,也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解决这样的问题,缓和经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如何也不能克服由基本矛盾造成的单个或局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追逐超额利润的破坏性后果和根本局限。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双重体制并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仍是框架式的,存在不少的漏洞;我国的体制改革虽然减少了资源行政性的配置,但仍存在“双轨”,行政性垄断权力直接介入市场,资源行政性配置产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少数政府部门或官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侵占社会财富,削弱了社会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窄,农村社会保障普遍缺失,导致大量的社会成员甚至作为社会主体的工人、农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

可见,仅靠市场本身不仅无法实现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要价值,也难以解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带来的缺陷。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3.1民主法治的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有关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完善法治,法治和民主政治也是很有关联的,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平等、正义和公平的价值判断,民主是完善法治的重要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3.2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标准是最多被用来问责市场经济的,而市场经济实际上蕴涵并强调公平,这种公平是一种过程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民法和经济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3.3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是市场制度中市场文化内涵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又作为社会契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市场制度的构建而存在着,它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遵守诚信原则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信用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力,品牌的力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完善的市场规则包含诚信友爱原则,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增强了社会的诚信友爱。

3.4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市场机制是最具活力的机制,单个人、单个组织分散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会在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目标。因而增进社会活力的改革应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3.5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但安定有序的社会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的经济。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交换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价格形成是均衡的结果,均衡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理想的市场体制最终能够达到稳定有序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经济学所称作的经济的核。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3.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和拓展的重要方面,也即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是目标同一的过程。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是目标同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劳动能力;教育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社会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而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而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能够促进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平等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利用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争能够形成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局面。

一、平等的劳动能力决定平等的社会关系

关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实践也证明,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活动,那么劳动能力就最准确地反映了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而劳动也必然反映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进一步说,不但人的发展本质上是其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各种交换形式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劳动能力的交换本质。既然交换的原则是等价,那么劳动能力平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之间自然就形成不了平等的社会关系。所以,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平等以人们的能力平等为其基础。

天赋和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关于天赋,哈耶克说:“不论环境如何重要,我们都不应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但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也就是说,教育比天赋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罗尔斯说:“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特定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机器取代了偏重体力的传统劳动技能,信息化带来了劳动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劳动能力的差别就主要是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脑力劳动的特征是创造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判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没有劳动能力差别的人,只是这种能力差别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的劳动能力是相同的;而在形式上,却各具特色。这些本质相同却形式多样的劳动能力共同形成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人类能力体系,每个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能享受到自己生命自由存在的乐趣。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收入分配必然以劳动者作为尺度,而不再以劳动作为尺度。所以,社会主义必须找到普遍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途径。今天,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且有望消除人类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通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深化逐步抵达按需分配的目标,最终实现由“先富”向“共富”发展的理想。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理想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社会成员由地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他们说:“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7]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必然导致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标志着市场在初始阶段所创造的平等竞争的局面被破坏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劳动者在商品生产的初始阶段拥有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但随着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者减少甚至失去占有权的时候,劳动能力强的人就有可能把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通过购买、使用劳动力,最终导致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而普遍雇佣劳动的出现就表明平等竞争局面的结束。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能够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平等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定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劳动能力生产方面不但存在着因每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被动地听命于物质生产需要的问题。那么,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够使得劳动能力生 产既显示出高效率也能体现出公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势相对公平地分配个人的消费资料,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平等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市场经济因为竞争机制有可能产生贫富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利用公有制发展平等教育又缩小了劳动能力及收入的差距,直至完全平等。

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使得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区别了劳动者的能力,而社会主义制度趋近了劳动者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类对市场经济的利用到达了新的阶段,公有制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而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促使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比任何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地推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上,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提升能力,不断进取,这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在形式上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公平的,人们在市场中能够感受到相对客观的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是典型的以货币为尺度的交换关系,人生的价值往往通过货币来表现。

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完成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任务,就要重视教育,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恩格斯说:“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只有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够推动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进而形成平等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不但具有自发性,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支出在教育上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有条件快速发展,因为公有制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力生产提供平等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了教育,人们的劳动能力水平就有可能趋同。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就会使得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5]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92号天成大厦1306房  邮编:510630

---------------

------------------------------------------------------------

---------------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机制;改革红利;规则秩序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03-03

近年来,提升软实力成为学界、政界及社会热点话题。软实力的核心体现乃制度。制度软实力的提升与体制改革分不开。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农村联产承包、企业责任承包、零售商业自由化、外贸权力下放、外资开放、金融多元化,以及中央地方财税包干等等改革举措,让我们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靠拢,从而使得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得以逐步培育和发挥功效,由此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所谓改革红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近20年来我国在改革方面进展迟缓,一度丰厚的改革红利已坐吃山空,经济发展遭遇严重瓶颈。当然从正面意义上讲,这表明未来尚有很大的改革红利潜能可待挖掘。十报告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国下一步谋求的新一轮制度改革,必须继续紧抓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放松,培育、发挥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并与国际主流经济制度接轨,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我国从来在市场经济制度领域根浅苗稀、遭遇坎坷。市场经济制度一度在中国大陆掘地三尺、根除净尽。尽管几经波折,我们将“市场经济体制”请进了改革目标模式,但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依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扭曲、误解、怀疑乃至敌意,以至于我们的改革常常方向模糊、步子摇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深对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的认识,能帮助我们擦亮眼睛,辨明、把握今后改革的方向,避免误入歧途,并洞察现存体制的缺陷而有的放矢对症施治,以使我们尽快扭转改革与发展困局,谋取改革新红利。

为此,笔者试图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内涵,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动力机制

能否保护、培育、焕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是制度软实力的主要体现。

正如爱因斯坦揭示了自然界神奇力量蕴藏在构成每一物质的原子内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深藏在每一个个人的里面——个人的需求、欲望,说白了就是人的私利。人们为满足自身多样化的需求而付出努力所结出的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私利、自利,乃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无可置疑、难以违逆的“自然律”。

近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率先揭示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人的自利动机与行为是如何与社会公共福利相洽,从而使得个人追逐财富的自利行为得以合理化而畅行无阻的。下面是他的经典表述:

“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于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的仁慈心,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我们不依赖于他们的仁慈,而是诉诸于他们的自利之心,我们从来不向他们谈论自己的需求,而是谈论他们自己的利益。”

“很多时候,一个人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使对方知道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市场经济制度里面有一只“化腐朽为神奇”的“无形之手”将人固有的自利心与公共福利调和起来,并使个人的自利行为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私有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与根基,它为经济发展原动力提供坚强的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风可进,雨可进,国王的军队不可以进。”

经济发展原动力理论有一个重要推论:经济是私人、民间的事务,而非公共事务,非政府的本职。政府的本职乃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与人身安全,或承担一定的仲裁职责。政府干预经济越深,对经济伤害越大。

二、价值评价(实现)机制

劳动、价值能否得到合理评价与实现,这是经济制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前资本主义的强权、威权社会,劳动的价值评判与分配,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的评判和分配体系,上层统治者把持着话语权,价值评判与分配难以合理化。

在所谓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下,名义上高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所谓“一般人类劳动”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评判劳动与价值,但是,由于劳动是如此复杂多样、变动不居,要找到当下的社会必要时间这个“一般人类劳动”的标准衡量单位是不可能的,于是马克思构想的所谓客观价值评判标准无法落实,最后只得退回到前资本主义制度即威权社会的老招数——由上层领导说了算,最后变成劳动好,不如(与领导)关系好。“关系就是生产力”!劳动价值评判、分配体系沦为当权者玩弄的把戏,成为扼杀劳动积极性、窒息经济活力的桎梏。

而市场制度巧妙解决了这个难题。买卖、交易这一看似短暂、简单的过程实则几乎蕴涵了价值形成、市场运行的所有奥秘。市场经济秩序下,价值评判分散在万千个别交易之中,供方、需方都是价值的评判官,参与价值评价与实现过程。交易中,参与交易各方是权力平等、自由自愿的,没有其他人迫使他们接受一个什么客观的价值标准。他们之所以最后能达成交易——即价值(比价)评价上的共识,乃完全出于他们自己的“主观”认定。交易之前,他们手中的物品对于他们并无价值,不然他们干吗要竭力拿出去交换呢?他们之所以会给交易之前的物品“定价”,乃是他们对该物品在交易之后能够实现的价值的预期。只要这物品仍在他们自己手里,便永远没有价值。交易之后,交易双方均获得超乎原物对于他们各自的价值的价值。故此,是交易,给交易者带来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产生(创造)价值的说法比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更符合事实。而且,“超价交易”比“等价交换”的说法更恰当,因为每一次交易,都令交易双方获得价值增加。

成功完成的个别交易(价值评判契约或协议),对于第三方或整个市场来说是一个客观事实,可以成为类似交易的“客观”参考。无数的基于主观价值评价的个别交易,汇聚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给交易者们以“客观”参考的价格现象。而这给交易者以“客观”参考的价格现象,并没有废弃市场交易中价值评判的主观性原则。

市场制度提供的这种主观价值评价机制,既公平(不公平的话,个别交易就不可能达成)又高效,可谓举重若轻,的确鬼斧神工。难怪亚当·斯密惊叹为“看不见的手”或“上帝之手”!因为这种价值机制绝非人的理性能够设计、构建出来的。

三、资源配置机制

能否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让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益,使人、物发挥最大效用,获得最大产出,产生最大价值,是经济制度软实力的又一重要体现。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方式与效果不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是迄今最便利高效的。

前市场经济制度下,高高在上的君王、领主利用不受约束的强权,干预民间经济资源的配置,以服从其利益,背离资源配置的价值导向原则、伤害实际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而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一切资源更被集中统一占有、配置,配置者与生产、劳动者同样脱节,受少数所谓精英(权贵)之知识信息、私利自然律的制约,也很难做到资源配置效益优化。

而在市场制度下,在微观领域,私有制确保生产经营者与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有比较紧密、稳定的结合,确保了生产经营者知识、能力的积累并发挥功效。李嘉图揭示了专业分工合作产生的比较利益具有普遍性,分工具有强劲的扩展力。劳动分工、专业分工、知识分工日益精细,人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力,提升劳动特长与效率。包括企业、公司、银行等各形式的经济资源、要素组合型态,乃是各资源、要素所有人之间平等互惠的合作。一项资源、要素合作协议的达成,融入了合作各方的利益考量、相关知识信息交汇、观念个性的碰撞、信用责任的建立等各种因素,具有相当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市场制度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天然的方向标和衡量尺度——价格和利润。经济学家巴斯巴德说:“利润是一个指标,证明经济失调(即对资源的低效利用)正被创造利润的企业家所发现并制止。”另一位经济学家柯兰纳说:“企业家寻求利润实际上是在搜寻资源被错误配置的状况。”萨伊揭示的“供给创造需求”律以及李嘉图揭示的储蓄等于投资法则,则表明市场制度具备使宏观经济自动趋于平衡的功效。

四、社会公共治理机制

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始自于公共治理机制的革命。17世纪后期英国“光荣革命”,国会权力战胜皇权,法律超越王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其权力基础由国王转到平民的公共治理机制转轨。这一新的公共治理机制即民主。只有在新的公共治理模式下,近现代市场制度才能够生根、开花、结果。反过来说,没有公共治理机制的如此转轨,市场制度则难以起步,更无法修成正果。可以说民主乃市场制度之应有之义。

民主的公共治理机制乃是这样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集权系统被自下而上、平等分散的民权系统替代,君权神授的公共治理观念被契约委托式公共治理观念替代,不可挑战之绝对权威政府被“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的受制衡的有限政府所取代。法治、全民选举制、多党竞争制、三权分立制、议会代表制、自由舆论制等为其主要内容。

市场制度下公共治理模式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作为公共治理架构之基础的市民社会之形成。政府绝对权威以及等级制度废除之后,普遍平等的民权方得以确立。政府作为一个公共的强制性机构被宪法法律严格限制在规定范围内行事,再也不能用集体、国家、民族的名义任意干涉私人、民间生活。集体主义让位于个人主义,确保了每一个个人在社会上自行活动的广阔空间。如此,以平等自愿契约、民间自治为主要特征的自组织民间社会便形成壮大起来,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运行模式得以形成,社会的稳定和谐有了坚实基础。

而反观我们一度泥沼深陷、如今正挣扎摆脱的所谓传统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之公共治理模式,则与上述这一公共治理文明背道而驰。资源、权力高度集中毫无制约,法治废弛人治横行,自组织的公民社会被铲除净尽,公民权力、自由无法体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理性没有节制的群氓运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良性发展造成极大伤害。当下我们锁定的市场制度转轨,若不配套以公共治理模式的转轨,完成以民主为核心的内容的社会治理机制近现代化,必将盲人瞎马、不得其门、缘木求鱼、枉费工夫。

五、制度演进机制

制度本身是否具有自我演进、改良的内在机制与活力,这又是制度软实力另一个重要体现。

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生生不息活力不竭,其重要原因是它内含一个良性的制度演进机制。对此,发源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制度经济学派贡献良多、成果瞩目,从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到米塞斯的人类行为研究,再到哈耶克的“规则秩序”(“自生秩序”或“扩展秩序”),对市场经济体制软实力做了令人信服的揭示。

哈耶克将人类社会的秩序分为两类:规则秩序(nomocracy)和目标秩序(telecracy)。

规则秩序,也可称为自生秩序或扩展秩序,是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无目标(即不服从于、不受制于人的目标)自在秩序,或自组织系统,其形成及演进并非人的理性设计创造的结果,而是人必须通过学习、体验、适应,才能对之有所了解、把握,故哈耶克又认为是逐步习成的。这类秩序包括道德伦理、语言文字、货币、价格等等,是社会基础秩序。它似乎是无所不在,自在永在,不可或缺。它持续不断地在发挥着功效,以所谓“看不见的手”的隐而不显(所谓“盲目地”)却一视同仁毫不妥协的方式规范着人类行为。这种秩序迫使人们被动地去认识、接纳、适应它。人们常常对它无知又无奈,甚至反感、抵触、敌视,因为它跟人的所谓“本能”的性向不一致,也往往跟人的意志、愿望、目标乃至“理性”不一致。

目标秩序是由人的目标、利益所控制、左右的较为封闭的制度安排或组织,此类制度安排或机构组织一般都是人所建立并能够被人改造、重构甚至取缔的,如社团、企业、政府机构等的内部秩序。这种秩序一般是局部、封闭性的,并常常因着人的意志、目标、理性、喜好而调整。这是人类比较熟习、且往往只认识或只接受的秩序形式。

规则秩序为本、为主,目标秩序是末、是次。规则秩序一如自然规律,其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目标秩序的样式而更改。目标秩序必须服从规则秩序。规则秩序可以以目标秩序来体现。规则秩序犹如规律、真理一样,是外在于人的,不是人设计的,也不可被人废除、重构。它自行其是,规范、左右、利用着人类的目标秩序。

人们对社会的两种秩序的性质、功能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由此导致人们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探寻、选择也是逐步进化的。人们对这两种秩序的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对这两种秩序自觉不自觉的对待、处理的方式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社会运行模式或社会治理模式。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对规则秩序(自生秩序)并不认识,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目标秩序成为那时期社会制度、人类组织的指导原则,人类按照理性构建的目标秩序与规则秩序渐行渐远,规则秩序与目标秩序之间的冲突常常难以调和,社会制度变迁常常以非和平方式达成,以至于造成社会灾难人间悲剧。而一度自诩超越资本主义的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则属于目标秩序登峰造极的形式,是企图将目标秩序全然替代规则秩序的人类理性的致命自负。最终,规则秩序必然为自己开辟道路,令人类的目标秩序臣服于己。人类为学会、接纳、利用规则秩序,而付出了极其昂贵的学费。

由自治市民社会和以民主公共治理架构两个层面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运行模式是迄今为止规则秩序与目标秩序之间最为协调的一种制度模式。此乃得益于人们对这种超乎人类理性、意志至上的规则秩序(自生秩序)的认识与接纳。人们逐步学会了如何适应“上帝之手”(规则秩序)的调节,而将“人类之手”(目标秩序——法治、政府作为、企业组织、社团机构、群体行动等等)置于“上帝之手”这一基础规则的指导之下。

作为社会秩序之基础的市民自治秩序最能体现规则秩序(自生秩序)之原则。市民自治秩序乃是基于每一个公民个人的意愿、意志、偏好、利益,通过自由民之间的互动、磋商、认可、合作以及连续不断的试错行为,逐渐形成。他们自愿达成协议、组织安排或交往模式,仅仅是出于各自利益,并非刻意要为整个社会或他人设计、建立一个通用、普适的制度、组织架构或交往范式。他们并不在乎其个别的、局部的协议、组织、交往模式到底能否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首肯、审批,也不在意在何种程度上能被他人接纳、效仿,他们归根结底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在其中的体现。同样,他们也决不希望外人、政府的插手、干预(当然政府、他人也无权插手)。这种市民自治秩序,反对自上而下的强行推广,反对政府、精英人士对市民生活作出安排。而主张每个人都有权、有必要自己选择生活方式,只要他的行为不危及他人的自由(法律的宗旨乃保障这种个人自由)。

市民社会自治秩序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创新性。事实上,我们也看到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蓬勃不息的演进、改良,往往是从个别、局部、小范围的行动开始,逐步展开,最后成为流行的惯例通则。泰罗制、流水线、责任公司、股份制等生产组织管理创新,股市债市期货期指基金保险等花样翻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中介服务,工会、慈善、福利、NGO等各种民间或半官方组织、协会、机构,乃至国际性的制度安排如WTO等,无一不是从个别、局部开始的,逐步成为市场惯例。市场经济体制内涵的制度演进机制不仅具有蓬勃的内在活力、创造力,还具有和平、稳定的特性,基本上避免了以往社会形态存在的制度变迁、演进之激烈冲突。

参考文献:

[1] 大卫 鲍兹.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本[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2] 亚当 斯密.国富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