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数学;改革;现状
一、当前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高等数学知识枯燥无味,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十分密切,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学生更愿意把较多的精力花在与未来就业关联度相对较高的课程的学习上,而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性、根基性作用认识不清,存在一些“临时抱佛脚”的思想,认为即使当时没有学好高等数学,也可以在学习其他学科需要高等数学知识时,再及时进行补课,这种思想导致高等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导致高等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路、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很难适应学生素质下滑、对高等数学要求标准高的新形势的要求。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依然采用“黑板+粉笔”“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旧模式,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也仅仅满足于能够考试过关,影响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有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内容抽象、高度概括、逻辑推理要求高,而失去学习高等数学的自信心,不敢去J真面对高等数学。导致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总是主观上认为高等数学学习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事实上,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型和发散型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引领学生的学习。
二、改进和创新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以实用、够用为度整合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们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内容的整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①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高等数学基本理论体系与阐述方式。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计算与基本证明;削弱以往数学过分注重严谨性和严格证明(如极限的定义),对学生学起来艰涩难懂的一些理论,只介绍条件与结论,重在理解与应用。②强调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理论体系,围绕“微分、积分以及微分和积分的矛盾关系”总线索展开知识内容,精于局部细节的分析。又不陷于细节而忽略整体。③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发展史、数学哲学、数学美学、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等内容,弘扬数学人文精神的教化作用,寓育人于课堂教学。④增加数学建模等实践内容,加强数学建模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优化数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适应2l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法并用提高课鼋教学效果。我们除了使用系统讲授这一常规教学方法外,还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比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①比较教学法,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一元微积分和多元微积分中相对应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如导数与偏导数定义、定积分与重积分定义等;将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区别与联系。如一致连续与非一致连续等,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②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倡导学生要不畏权威,大胆地向教材质疑、向专家质疑,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得出结论”,使“问题意识”成为激活课堂的催化剂。③讨论教学法,就是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④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跃而可获”的原则,配置具有一定梯度的习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通过计算机编程,动画直观地表达数学现象。更形象地再现数学过程,更方便地演示数据变化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增强了具体的表现力。我们在传统的“粉笔+黑板”基础上,开展网络教学,以图解惑,以动释疑,运用学校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利用一些优秀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建立了资源丰富的数学分析课程网站和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快捷的平台和环境,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利用有关数学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求函数值、导数、定积分等数值计算,绘制一些重要而又较难绘制的函数图像及曲面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教学信息容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直观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探索和完善。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际,努力在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2
作者:张峰 单位:汉源二中
地理新课程有一个新的理念: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都将给中学教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而适应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则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从观念到认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应当对固有的学习观念予以变革,树立一种建立在知识与信息基础上的学习观。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只有那些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的社会成员,才同时具备了在未来社会生存、求知与发展自我的基础和条件。利用无所不至的国际互联网,地球似乎成了一个小村落。
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进行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获取各种免费资源,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便捷的联系等。在这种局面下,我们至少面临两种选择:或对信息网络这样的现实无动于衷,固守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或认真思考网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动来使自己居于时代的潮头。后者恰恰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学习观。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单有观念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化观念为具体的行动。为此,我们创建了地理学习平台———汉源二中地理网站,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指导下,师生共同搭建网络平台,老师是工程师,负责规划、审核网站的内容,搭建、维护网站;学生则是网站建设的主力军,选择自己喜爱的题目,自己收集资料,利用电脑整理、编辑、制作完成题目,再通过QQ传给老师,或通过邮件发给老师,或用U盘交给老师,他们在参与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学会了浏览网页,搜索、下载资料,学会了文字的输入、排版,图形的扫描、编辑处理,素材的组合搭配,动画的制作,文档的传输,邮件的收发,等等,长期的过程,逐步培养起他们的一种学习的模式: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让网络为我服务,为我所用。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他打破了“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学生被动接受,勾书———背书———题海训练的学习方式,构建了新型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获得了在信息社会中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站运行一年下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浓厚通过调查,96%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叹:地理知识原来如此有趣,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如此贴近,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挺有用处的呢!2、改变了对网络的态度通过调查,92%的同学说,原来网络的天地如此广阔,资源如此丰富,我们只见到了冰山的一角!3、部分学生认识了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有60%的同学说,原来学习是如此的轻松愉快!我们可以合作学习!我要主动学习!要利用网络学习!4、学习成绩明显提高随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提高,学习方式的改变,从成绩分析对比来看,各班的优生率、及格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5、学生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三群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6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内容,大量的在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各类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的关键因素。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1]。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方法,探索知识,培养人才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中的特定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2]。因此,高等数学的改革就应以实现数学的应用性作为切入口,而数学建模就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联系数学和实际问题的桥梁。
数学建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计算机为工具,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应用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并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由于数学建模的开放性,使得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合作式学习。
1 数学建模创新教学的构建思路
1.1 高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许多学校,数学建模教学仍然在沿袭老师上课灌输学生知识,学生在不断记笔记的方式。这样只能把学生的思维定在记笔记上而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更谈不上协作创新意识的培养[3]。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过分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素质能力培养,
其次,课时量不足。随着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转变,对基础课的课时有了严格的限制。对于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21 世纪人才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我们整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 Based Studying,PBS)和合作学习模式(Cooperation Studying,CS)两种教学模式为一体,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合作式学习”(Problem Based and Cooperation Studying,PBCS),进行建模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1.2 PBCS教学模式的主体设计(见图1)
PBCS中教师并不以演讲者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只有在整合自我建构与他人建构的基础上,才可能超越自己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2 基于PBCS的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
题目:人口增长预测分析[4-5]
实施过程如下:
2.1 成立合作小组
教师将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 3~5人一组(擅长数学或计算机编程或写作的),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2.2 教师精心设计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每一个任务中,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在本例模型中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1)预测的一般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Malthus模型?(3)如何预测模型?如何求解微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用PSC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巧妙地将这些枯燥的理论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克服了对本模型的“畏惧”心理。
2.3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在课堂上,由不同组的人进行总结。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人,又是学习的合作者。
2.4 展示成果,进行交流
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协作、交流、碰撞,各小组将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交流建模思想,互评建模论文,达到资源共享。
2.5 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主要是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自我评价。评价人向学习集体报告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根据报告内容进行自由提问,报告人和其组员对这些提问进行答辩。教师作为一名听众,与其他同学一样不时提出疑问。
3 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模式
数学建模的强大功能已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认同,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建模方面的模式。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需进行整体设计,因此我们还需从组织形式和开展模式上进行新的设计。
3.1 组织形式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采用“三群体”的组织形式。首先组建“数学建模协会”这一学生社团组织。协会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自己的网站,采用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进行学校数学建模活动的普及性工作。其次,在协会的基础上组建数学建模初高级班,最后选拔参赛队员,逐次递进,形成三群体交集的组织形式,确保数学建模的有效实施
3.2 开展模式
我们这里采用“三段递进”的开展模式。
第一阶段:招新培训。数学建模协会于每年的10月份招收新会员,协会开展建模专题系列讲座、模拟练习、经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第二阶段:参赛队员集训。由指导教师进行实战模拟练习。为了弥补高职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以及其他领域知识尚未完善的不足,要补充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语言,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第三阶段:参加竞赛。为期三天的竞赛对学生不仅是知识上的考验,也是毅力的考验。
3.3 实践平台
我们的建模实验室长期为协会成员开放,以方便学生查阅资料,上机演练。
4 建模活动成效
4.1 建模成绩
从我校的数学建模活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来,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己经硕果累累,总计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4项,陕西省各类奖数项。期间我校共培训学生500余人,参加工作的学生在单位普遍受到欢迎。正因为如此,数学建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2 数学建模创新活动带来的成效
4.2.1 校企合作
学生在定岗实习后,回到校内学习,带着在企业遇到的问题,由教师与企业合作达成技术项目,由同学们成立创新兴趣小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构思、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从而形成设计结果、通过制造则可将其物化为产品。我校建模协会的学生在去年也为西安某公司解决了4D电影的数据处理问题,即培养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目标。
4.2.2 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合作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问题式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建模活动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总之,新的教学模式下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5 结语
实践证明,我们的培养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成果,从实施效果来看,我们基本达到了方案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并且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数学,并自觉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意识培养起来后,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并在专业课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探索数学建模活动模式是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基础课的改革这就要将高数和数学建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高数的改革上,我们应该把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使更多的学生收益。
参考文献
[1] 何文阁.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 凌巍炜.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学研究,2007(12): 34-35.
[3] 付军.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7(4):93-95.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4
关键词:特殊群体 大学生 心理教育模式
一、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课程化
心理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让特 殊群体学生单纯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而是帮助其完善自我意识和人格,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及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心理健康的维护包括学习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包括学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身心疾病、问题;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二)心理测验、讲座、辅导、咨询和训练
心理测验、讲座、辅导、咨询、心理和训练是目前高校心理教育中的基本技术手段。首先,采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准确无误的了解其心理特点和动态。其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重点放在提升自信心、理性思考、情绪调节和挫折教育上,帮助其学会正向思维和提高挫折承受力。第三,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特殊群体学生,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重点是预防未来心理问题的发生,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水平。对于那些遭遇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的学生应进行心理咨询。其重点是发展,根本目标是改善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四,开展心理训练活动。通过演讲、游戏、郊游、社会实践等方式,设计特定的情景并使特殊群体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其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最终 使特殊群体学生改变心理面貌,形成教育者预期的心理行为模 式 ,促进人格全面发展。
(三)建立心理教育网络
特殊群体学生与非特殊群体学生相比,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很少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从周围同学和朋友中寻求帮助和安慰,也 不 善 于 通 过 娱 乐 或 其 他 活 动 来 缓 解 内 心 的 压 力 。 所 以 高 校 可 以 通 过 设 置 心 理 测 验 、心 理 知 识 讲 座 、 心 灵 对 话 、网 络 咨 询 等 栏 目 , 让 特 殊 群 体 学 生 在 网 上 与 教 师 和 同 学 进 行 互 动 与 交 流 ,这样既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又使教师能够更多地了解和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给予经济、物质或行为上的帮扶或援助
特殊群体学生主要是指贫困生、生理缺陷学生、环境适应困难、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违纪学生、家庭结构复杂的学生及民族预科生和心理弱势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其不足和困难的方面进行帮扶。如,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高校在利用“奖、贷、助、补、减”的同时,可以积极寻求社会资助,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了解和资助贫困群体,调动非政府组织(NGO)资助积极性。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可建立起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大学各年级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内容涵盖政策指导、形势指导、信息指导、心理指导以及相关服务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具体的专业辅导,并对其学习态度、方法、动机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其学会科学、正确、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网络
欲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家庭应与学校积极配合、优势互补。引导和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鼓励子女自强自立,勇敢自信。从学校角度看 ,学校应当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 心 理 和 行为救援机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规定,注重人性化的 管 理 和柔性管理。积极开 展 校 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 文 化 活动和良好的人 际 氛 围 中 受 到 激励,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的能力。同时,作为社会人,是逃不开社会风气、社会现象的影响的。所以,要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净 化 大 学 生 的 生 活 环 境 ,有 效 控 制 渲 染 厌 世 情 绪 的 大 众 传 媒 ,并 以 正 确 的 价 值 导 向 和 社 会 舆 论 营 造 健 康 的 社 会 大 环 境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高 校 教 育 、社 会 教 育 、 家 庭 教 育 相 结 合 、 相 促 进 , 才 能 实 现 心 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鼓励特殊群体大学生自强自立
要把特殊群体学生培养 成 为 具 有 人 文 精 神 的 社会主体,首先应培养他们自 强 自 立 的 精神。自强与自立,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一种独立生活的意蕴,更 深 刻 的 含 义 在 于 他 们 可 以 正 确 对 待 挫 折 经 历 的 考 验 。首 先,鼓 励 其 勤 奋 学 习 。第二,鼓 励 其 热 爱 生 活 。第 三 , 鼓 励 其 理 性 思 维 。 第 四 , 鼓 励 其 自 我 教 育 完善 。 第 五 , 鼓 励 其 多 参 与 多 锻 炼 , 开 放 自 我 , 投入 到 集 体 活 动 中 去 。班级应多组织一些大家喜欢的课余活动,吸引特殊群体学生到集体活动中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扩大交往面,还可以增强心理适应性,培养良好性格。学校还应鼓励特殊群体学生积极投 身 社 会 实 践 , 提 高 其 实 践 能 力 。特殊群体学生可到养老院、特殊儿童学校、农村、工厂,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爱的感受力和执行力,锻炼自己与人交往、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
五、科学合理的管理教育
首先,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各年级辅导员、各班级班主任要秉着对特殊 群 体 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档案查询、座谈和意见征询,深入班级宿舍,将 学 生 的 基 本 情况、问题成因、教育措施、教育过程、教育效果 等 详 细 记 录 在 档 案 库 , 同 时 注 意 保 密 性 。随着对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管 理 的 逐 步 深 入 , 要 及 时 更 新 和 充实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内容。每学期初进 行 各 类 特 殊 群 体 学生的情况排查,确定、调整跟踪服务对象,及 时 调 整 特 殊 群 体 档 案 ,实 施 科 学 的 教 育 和 动 态 的 管 理 , 以 确 保 对 其 教 育 管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第二,进行赏识教育。对于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对他们的良好表现应给予及时真诚的肯定,使其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班级归属感。并提出新的期望,使其摆脱心理困惑,增强自信心,逐渐融入到正常的大学生活。其次,教师应善于发现特殊群体学生的长处,为其提供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的机会,使其加强自我认同感和顺利完成学业的自信心。第三,特殊样体学生一般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尊重和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
第三,健全朋辈帮扶制度。学校可选派优秀学生如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与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实行一助一帮扶,开展“朋辈教育”。例如,对于心理障碍群体,班级心理委员应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由于朋辈之间年龄、经历的相似性会缩短心灵的距离,咨询效果也相对较好。高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责任岗位制,每位学生干部负责一个或几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第四,建立特殊群体学 生 心 理 状 况 的 预 警 与 干 预 体 系 。 这 个 体 系 包 括 相 应 的 机 构 设 置 、人 员 组 成 、运 作 程 序 。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咨询叫师、心理医生,制定科学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救援程序。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干预系统,将问题的危害减到最小化。
课题项目:“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项目(NGJGH2010016)。
参考文献:
[1] 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教育管理.第24期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5
关键词:美术鉴赏 建构 美术综合课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思路编写的,因此我认为,《美术鉴赏》的教学也应该本着“建构”主义的思路进行。为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将其称为“建构型”美术课。
1.“建构”与不“建构”的不同之处
传统的美术学科教学设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既通过美术鉴赏培养学生发现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分析学生的年龄及专业特征,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制作教具。
(3)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过程。
(4) 制定教学策略。
(5)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6) 进行教学评价,并根据评价所得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作出修改或调整。
建构型美术综合课设计要考虑情境如何创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问题,怎样进行评价。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确定如何创设情境。
(2)根据主题设计问题。
(3)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学生用资料。
(4)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5)自我教学评价,修改或调整。
传统艺术教育,由于开设的是单一的欣赏课或技能课,一般也象其他科目教学一样,复习、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总结、课后作业。课堂是教师在展现自己的多才多艺,没有让学生思考。
建构型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呈现情境、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同样一节课,建构型的课堂可以设计成这样: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时期作者的《最后的晚餐》作品,提出如下问题:(1)请对比这些同名作品,分析达芬奇的作品好在哪里。(2)请用各学科知识解释达芬奇作品中耶酥为什么会如此突出,即是我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又是最后目光停留的地方。(3)用你学过的物理、化学和美术知识相结合分析作品的颜色为什么脱落这样严重。(4)如果你表现这段故事,你将怎样做,提出你的设想或做出来。(5)请大家分组进入角色表演这幅作品。这种教学过程体现了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
2.“建构“的好处
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的功能在过去传统美术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基础上扩大为培养学生终身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灵活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培养自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比起传统的美术课具有很大优势:
(1)有助于教师的创新教学。为适应新课程,教师要发展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动脑筋策划出各种丰富的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呈现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内容设计、课件制作、活动设计等方面都要创新,有了这种理解,教师就不会局限于教材,相反会积极开发,以求质量上有所保证。
(2)建构主义提倡的合作学习,有利于高中年龄阶段的男女生在讨论中和操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建构型”美术课会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促进其长远发展。即不会因其他科目学习的紧张和本科目的学习发生冲突也不会产生倦殆感。
(4)“建构型”美术综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5)“建构型”学习有效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在“建构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积极地把新概念或规律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相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地唤起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概念与新感知的概念一起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和深化,总结出共同因素,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6)促进学生自主将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建构型美术课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动态综合的过程,学生在自身发展现状基础上,在智能、体能、美感等方面自主综合同时对各种相关知识也能自主进行综合。
(7)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主义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能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是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之一。
(8)构造新的评价体系,增加学生的自信。建构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
(9)有助于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和发展。艺术在任何时候都与人的生活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的课堂上要建立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学科四种关联。更能有效的促进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
3.做“建构型”教师
“建构型”教师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而且要思维敏捷,善于找出学生思想中的关键点来启发诱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善于在评价中激励学生进步,善于开发有意义的素材,将有意义的内容自然贴切的综合。艺术教师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加强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本身要在内容上努力创新,开发能够有利于学生创造的主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创造的同时就建构了新知识。在美术课上必须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对于一幅作品的理解允许学生穿越时空界限,允许学生用其他科目的内容来解释本学科。学生可以用科学、社会、物理、化学、艺术等来解释对一幅作品的理解,因此我们本身也应该能灵活运用主题知识。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6
(海原县第三小学,宁夏 海原755200)
【摘 要】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而且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新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使课堂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龙活虎。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影响日益加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应用为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而在新课改的教育模式下,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都是教育的范畴之内,数学“美”的教育也就必不可少的要溶于数学教学之中。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现森林中的小猪、小狗、小兔、小熊等小动物分别骑着装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精彩的画面,一下把学生吸住了。赛跑比赛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猜小狗会得第一。比赛开始了,音乐声中,小狗骑得又快又稳,得了第一,小猪、小兔、小熊虽奋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学生们情绪高涨,事实果然与猜想一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稳?”等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奥妙的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关圆的知识的学习中来。
2 主体探索,协作释疑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协作,最终解决疑问。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作为长期不懈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 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情景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有时还可以课堂达标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从中暴露出的缺陷和错误及时矫正,还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它学科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比如,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得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又有何应用价值等,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中得到巩固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3.1 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辅助工具的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是多媒体教室环境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和讲解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或者借助简单的课件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强化练习。例如:教学《连加》这一课时,我把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又跑来1只小鸡”的动画。有了这个课件学生就能从实际情景中抽象理解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小学数学教学素材意义;学生对这喜闻乐见的动画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3.2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和建构工具的整合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是教师围绕学习中心内容提出问题,并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问题情境,学生以教师抛出的“锚”或搭建的“支架”为出发点,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能够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和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合作和交流中形成对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3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整合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先把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提供相应文件夹或者是一些网址、搜索引擎,教师通过指导,组织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搜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在学生理解“时间、速度、路程”这三个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要出游上海、北京或昆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这三个城市的地图、景点等图片文字资料,制成网页,网页上提供其它相应的资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点击,理解这三个城市的概况。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去上海、北京、昆明各有多远?”、“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或者是轮船?”、“车票是多少?”、“路上需要多长时间?”等等问题。确定研究问题后,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有的负责查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网站,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比较结果,制定出游方案。在这个案例中,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又通过交流、协作等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充分表现出学习者的主动性,此时学生已成了认知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和建构者。
4 问题解决,拓展实践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学生成果汇报的基础上,经历了疑问、辨析、释疑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老师合理选择和设计相应的练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梳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力的目的。
这一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是作为教师辅助教学工具出现的,作为老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学校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常用的一种模式,虽然它没有做到人机互动,但也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教师们感受到了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课堂,具有直观明了,学生易懂的特点,同时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轻松,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秀琪,徐红彩.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1,5.
[2]姜圣华.谈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4.
[3]傅得荣,周丽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