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豫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2.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

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8.6%,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2.6%,这标志着豫东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农业发展路径清晰。

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商丘市委市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1.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

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鼎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2.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

未来10—20年,豫东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豫东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平原广阔、一沃千里的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豫东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豫东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突出特色产业

科学制定生立足豫东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五大经济作物(蔬菜、花生、棉花、油菜、水果)、两大养殖产业(畜牧、水产)、五乡(夏邑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柘城县:中国三尖椒之乡;宁陵县:中国酥梨之乡;民权县:中国河蟹之乡;整个豫东地区:中国泡桐之乡)、三个一(一个主产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一个农产业集团:集公司、农户、基地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科迪集团;一个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10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掘特色农产品优势。在巩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优质粮食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和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正视和解决豫东地区农业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经营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豫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产出,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体系和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优势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加快生态农业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三)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豫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 加大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培养、供给力度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豫东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为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建设的物质、技术、资金、人才保障,以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层次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实现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2

一、我国茶叶行业发展概况

茶叶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农业产业, 2010年全国有20 个省 (区 、 市 ) 生产茶叶 , 从业人员约8000 万人 , 茶 叶 产 业 总 产 值 达558 亿元, 出口总额达 7.84 亿美元。

(一 ) 生产情况 。 2010 年全国茶叶种植面积达195 万公顷, 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2/3, 茶叶产量达 141.3 万吨 ,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分别比 2000 年增长了81%和 107%。 从产品结构看 , 各大茶类的生产结构近5 年来基本稳定, 基本格局是绿茶占73%-75%, 红茶占 6%左右, 乌龙茶占11%-12%, 黑茶占 6%左右, 其他茶类占4%-5%。 从生产区域看 , 茶产区分布辽阔,但生产区域相对集中,浙江、贵州、 江西、 福建、 四川、 云南、 安徽、湖北、 江苏等 15 省 (区) 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98%, 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9% , 产值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98%以上。

(二)销售情况。从2008 年起, 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2010年国内茶叶消费总量达111.06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饮食观念兴起,国内茶叶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特别是中高档茶和品牌茶消费增长更为明显。从消费品种看,绿茶消费仍是主流,特别是名优茶的消费,近年发展很快,市场前景看好;红茶消费在国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但普通红茶、 中低档红茶销售量继续下降;乌龙茶是近几年茶叶消费的热点,保持了增长势头,高档乌龙茶已成为礼品茶的首选;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缓慢恢复性增长,近两年普洱茶价格始终在理性消费水平; 茉莉花茶消费市场总体比较稳定,产销基本平衡。此外,深加工茶和保健茶消费显著提高,快速消费茶尤其是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的消费量均有较大提高。

(三 ) 出口情况 。 2003 年以来 , 我国茶叶出口金额逐年增长, 年增长率基本维持 在10% 以 上 。 2010 年 全 国 茶 叶 出 口30.24 万吨 , 同比持平 ; 出口金额再创新高, 达7.84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11.2%。 茶叶出口产地主要集中于浙江、 安徽 、 湖南、 福建和重庆, 上述 5 省 (市) 茶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近90%;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摩洛哥、 日本、 香港、 美国、 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摩洛哥占比约为20%, 位居第一。 近年来, 茶叶出口品种继续改善, 产品质量有所好转, 茶叶出口量值均稳步小幅增长, 同时茶叶出口价格也基本保持平稳, 略有提升。

二、我国茶叶行业主要风险点与发展趋势

(一 ) 主要风险 。 一是经营风险 。 我国茶叶种植加工管理粗放、 技术水平不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茶叶单产与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茶叶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绝大多数茶叶企业还处于几百万销售额的规模,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茶叶优势品牌缺失,有名茶无名牌的矛盾仍很突出。

二是财务风险。近年来茶叶企业由于技改投入、新产品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导致资金需求大幅增长,行业整体贷款增幅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可能出现融资受限和资金紧张, 造成短期偿债压力加大。茶叶行业基本上属于微利,一般茶叶种植与加工企业利润率都在5%-10% 之间,茶叶出口企业利润率基本在5%以下,且茶叶原材料成本、劳动力工资、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都影响着企业效益。

三是市场风险。目前全国有茶叶种植企业6 万家、 茶叶加工企业 5 万家, 呈现 “小规模、 大群体, 小生产、 大市场” 的格局,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茶制品消费市场需求结构不断变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茶叶企业如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产品销售将受到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各种非关税 “绿色壁垒” 给茶叶出口带来一定难度。

(二 ) 发展趋势 。 一是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 在市场机制作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 政府部门及茶叶行业内部正在加紧整合科研、 生产、 加工、 流通等方面的力量, 逐步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涌现了 一 批 “龙 头 企 业+基 地+农 户 ”、“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 “专业市场+经销户+农户” 等新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 大大提高了产销一体化程度。 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十年来, 通过推广无性系良种、 优质化栽培等技术, 我国茶叶整体品质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通过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茶叶安全质量。三是产业链不断拓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产品成为市场新宠,茶饮料、茶食品、速溶茶以及利用茶叶提取物开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天然药物、健康食品、茶饮料、个人护理品、植物农药、动物保健品等终端产品正在不断发展。 2010年,中国茶叶深加工领域采用不到中国茶叶总产量5%的中低档原料 , 创造了占中国茶叶年总产值1/3 的产值,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进入本世纪后,我国茶叶种植区域结构调整明显加快, “东茶西移”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中西部地区正逐步成为茶叶原料的重要生产基地。 而东部地区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的提升,正逐步转向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的优质茶 、 有机茶种植 ,扩大规模化茶叶示范园区建设, 加强茶叶技术研究和茶叶优质品种培育栽培, 加大发展茶叶深加工、 深度转化以及茶叶出口等产业上。

三、农发行茶叶行业贷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农发行自2006 年开办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以来, 紧紧围绕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 在茶叶领域积极探索了 “政府+农发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 的产业链扶持方式 , 大力支持产业化龙头茶业企业的发展。 在区域选择上, 重点支持具有品牌效应、 规模化经营的特色优势地区的茶叶产业。 在客户的选择上, 突出支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选择带动农户多、 产业链完整、 经营规范的茶叶企业, 较好地推进了茶叶企业的发展。但同时,农发行茶叶行业贷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支持力度不够大。截至2011 年6 月末, 全行支持的茶类产业龙头企业仅71 家, 贷款余额不足 15 亿元, 其中支持的 国 家 级 龙 头 企 业 仅2 家 , 贷 款 余 额3000 万元以上的仅 15 家, 这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以及与我国茶叶行业规模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符。

(二)信贷风险隐患较多。茶叶行业涉及面广,包括种植、加工和流通等各个领域,在生产经营、财务成本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均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尽管茶叶作为人民生活必需品,总体上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当前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仍须高度关注茶叶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 利润率下降和流动性不足等风险。

(三 ) 抵押资源不足 。 茶叶种植企业主要资产为茶叶基地, 但目前农业用地流转不普及、 制度不健全, 因此茶园评估困难、 价值不高; 茶叶加工企业主要资产是茶叶原材料及应收款项等, 房地产相对较少, 加工设备比较简陋 , 实际价值不高 ,造成茶叶企业普遍存在可抵押担保资源不足问题。

(四 ) 贷后管理难度较大 。 茶叶种植企业贷款资金投向主要用于购置种苗、 肥料及工资等, 形成的实物是茶树, 很难测算其实际投入; 茶叶加工企业贷款资金主要投向收购茶叶及结算资金占用, 而茶叶由于品种多、 数量大、 价格杂, 且库存存放不规范, 茶叶存货数量与金额很难准确测算; 同时, 茶叶企业结算资金占用单位较多、 分布范围较广, 特别是出口企业销售对象在国外, 核实难度更大, 因此茶叶企业贷后监管存在较大难度。

四、 农发行茶叶行业信贷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茶叶作为我国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具有绿色、健康、消费、经济等多种属性,有别于一般性的林业、农业种植业与加工业,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持“三农”是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基本职责,农发行应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加大信贷支农、信贷支茶力度,在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是在区域上,优先支持具有历史、气候、环境、生产、销售、品牌等优势的茶叶产业区域,引导茶叶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向优势产区集聚。 二是在产业上, 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中心, 优先支持无公害、 绿色、 有机的茶叶种植业及精深加工业, 支持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市场+经销户+农户 ” 以及 “科技型企业+基地+农户” 等新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 积极支持实施 “ 精品战略 、 名牌战略、 绿色战略和文化战略” 4 大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名优茶二次创业。 三是在客户上, 择优支持具有区域特色、 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 经济效益好、 诚信程度高、 抗风险能力强的或全国行业内百强企业、 全省排名前十位的大中型企业, 着力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 带动力的产销一体化和外向型茶叶龙头企业。 四是在贷款品种上, 稳步发展茶业短期贷款业务, 加大茶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推进优质茶叶基地建设、 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建设,以及大中型茶叶流通市场改扩改项目建设等。

(三)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针对茶叶企业担保资源不足问题,应根据茶叶行业实际情况和特点,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一是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对茶类小额贷款业务,择优选择具有政府背景和有资金实力、诚信度高、管理能力强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长期合作伙伴,特别是优先选择具有农业、林业专业特长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合作对象。二是积极拓展其他资产抵质押贷款方式。积极探索茶园使用权、经营权及林业使用权等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利用茶叶储存期较长优势,开展以茶叶库存第三方监管的存货抵押方式;积极创新茶叶出口信贷业务,拓展出口押汇、出口信用证等业务。三是推广 “互保基金” 信贷模式。 以信用为纽带,以互保、联保为手段,把信贷受益各方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增强茶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破解茶叶企业抵押担保资源不足问题, 满足 “小而散” 的中小茶叶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3

摘要:我国主要存在两大物流领域,一个是企业物流,另一个是社会物流。顾名思义,企业物流主要是研究与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较社会物流而言,是具体的、微观的;而社会物流是指以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为研究对象,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物流的具有宏观性,经常是由专业物流人员来完成。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物流大都指得是后面这种物流,在此,我们以农业为载体,主要分析中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流;社会物流;农业物流;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物流与农业相结合,便形成了农业物流。农业物流,也属于物流的一种,也包括物流的各个内容,从物流的的外延内容来看,农业物流同样包括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以及农业销售物流。其中,农业供应物流是指为了进行农业生产,我们需要采购、运输、调配生产资料以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过程;而农业生产物流是指从事相应农作物劳作,包括作物的耕种、田间管理直到收获农作物等整个过程中,由于要配置、操作和回收各种劳动要素所形成的物流,农业销售物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结束以后,由于生出产的农产品要从地头转换为消费者餐饮消费等商品,整个转换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一系列环节,以及农产品销售环节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采购、运输、储存、装卸装箱、加工、包装、配送等等等等物流活动。这是农业物流所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情形。我们在分析是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下面我们再从农业物流的软件和硬件方面来进行分析。

农业物流基础由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构成,其实也是影响农业物流的两个方面。所谓的硬件基础通常指的是通讯信息、道路交通仓库基础设施等;软件基础包括政府政策、人才环境等。硬件以及软件基础为农业物流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物流也离不开各个参与方,也就是物流主体。而农业物流各个参与者一般包括农民、政府、企业、市场等。这些物流主体都是推动农业物流体系运动必不可少的能动者[1]。

分析了农业物流的基本物流活动内容以及影响物流的几个方面因素,我们就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来分析我国农业物流系统都存在哪些基本问题:

第一: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改变,但其发展的规模亦或速度并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农业物流与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并不相匹配。要发展农业,把新技术、新原料引进来,将农产品引出去,就得重视物流在农业中的作用。今年来,农业物流也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显著的变化,但远远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这会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速度:现有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至今为止,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包括铁路、公路、数量少且交通方式单一,没有有效的将各种交通方式结合,乃至交通尚未形成网状结构,造成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效率低下;(2)有关农业物流的配套设施的标准化程度偏低、设备机械化的自动水平差,总的来说,就是农业物流的基础配套尚不健全。

第二、就物流信息体系建设而言,虽然我国在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发展进步,但农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旧相对落后。现今是信息社会,农业的长足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作为载体,而现在的农业信息,只是人们被动的去接收,而不是主动到去获取。农业物流信息仍旧是依靠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而相对迅捷、方便的网络、媒体等信息的、了解还是不及时。包括农产品现时销售价、原料的购买价、运输成本变动等等了解程度都相对较慢,导致信息相对滞后,造成不必要损失[1]。

虽然部分农村地区有专业性网站相继建成,但辐射范围下对狭窄,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相应农产品信息的获取。总结以上种种因素,我们发现,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我们解决:一是农民主动获取农业物流信息的能力偏弱,并且很难有效的获取双向信息,导致信息的传递速度与传播途径状况不佳,容易造成信息滞后失真;二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网络覆盖不全,导致信息容易断层,有的地方能够及时了解,有的地方却不行,农业物流信息共享度低,造成信息流通不畅。

第三、农业物流体制。现阶段,在农业物流体制管理层面,我国的相应体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主要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虽然都设有相应的农业以及农业物流管理部门,但是,各层级甚至是交叉层级部门之间的农业物流是相互独立的,地区间权利和义务是重复交叉的,导致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农业物流人为的分割开了,从而间接的影响了农业物流的发展,设置了屏障,发展步履维艰。此外,农业物流相关设备、设施、行为等还尚不符合标准,有关农业物流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尤其是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规范制度、工作标准等各项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物流标准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努力提高并完善[2]。

第四、专业型人才损失较严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基,体现在各行各业。农业物流并不仅仅表示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销售、生产等,还需要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相关人才。而现如今,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乃至专业型的农业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高校虽多,但设置关于农业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因此,农业物流人才短缺又成为了农业物流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五、农业物流主体之间分工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过多干预导致主体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主要原因是在于政府在这些环节的缺位,本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而政府又没有做到。第三个表现方面则是因为现今农产品的生产是以个人为单位,相对而言比较散化,导致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较弱,销售能力低下等,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满足市场化要求以及物流的规模效应冲击。

第六、从管理成本角度来看,农业物流管理成本普遍偏高。由于我国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流通不通畅,专业型人才不全面,主体分工不明确,技术不先进等等原因,导致工作错综复杂,难于满足市场一体化的需求,效率低下,促使我们的农业物流成本增加。

以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问题所在,下面我们针对以上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方法措施[3]:

1、完善农业物流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政策。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晚,尤其是农业行业,农民对农业物流意识相对浅薄,国家应该从加强完善有关农业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并进行政策指引,完善相关农业物流体系等方法来引导农民以及人们对农业物流的认识。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物流提供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使其健康有效发展。

2、加大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农业物流迅捷、方便、快速,我们还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网络等建设,提高道路网线的便捷性,从而也可以提高运行速率,节省成本等。确保运输农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道路畅通,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其价值。

3、加快农业物流信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体系。其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流,可以通过网络的全面覆盖来实现信息的及时获取以及信息共享,这样,方便双方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并对其作出反对。并进一步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二是实现规模化效应,借助现有的农村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起连接各单位、各村、各乡镇,组合成为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4、对于缺失专业型人才而言,可以通过设置专业型的人才培训,最好落实到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训再教育,将科技、科学和传统的农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培养农业物流专业型人才。

对于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农业物流中的主导、管理协调作用,并提供教育培训的平台,以促进物流正常有序发展。

发展完善农业物流系统,努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创新观念,正确认识农业物流,还要不断的开发和拓展农业物流需求,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为农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非凡、吴志华.中国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现状与发展.农机化研究.2010.04.01

[2]罗士喜,闫俊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6.11.10

[3]郭黎霞.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物流发展研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05

[4]赵勤.现代农村物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业经济.2006.06.20

(下接第246页)

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发展模式上,随着草原牧区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畜牧业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改变草原畜牧业原始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天然草场实行分级定畜、合理轮牧、季节性禁牧等制度;开辟人工草场、建设饲草、饲料基地,通过引进改良品种、改进饲牧方式等措施,提高单位草场的生产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中针对舍饲圈养及引种入牧的争论还很激烈。钢花(2010)认为生态农牧业,是内蒙古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以引导。

3.2第三产业与工矿业

牧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草原旅游业、草原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特别是内蒙古特色生态旅游尚未形成规模,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沙草产业,构建现代生态服务体系还任重而道远。但可喜的是学者们对这些问题已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成绩斐然。

吕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6博士论文)对草原生态旅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他学者从保护草原生态角度出发对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产品设计、和发展模式展开研究。

有关草产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及社科院的学者从草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出发,分析草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刘志永对内蒙古草业发展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为内蒙古草业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海明从宏观层面上,对草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明确发展思路,与地区整体发展相结合,进一步重申草业重要作用和地位。

对草原牧区工矿业,专家、学者分歧很大,尚无定论: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反对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势必会破坏草原生态。更多专家、学者干部群众支持赞同在草原牧区发展工业,并对如何进行工业化提出了许多细致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3.3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

目前,关于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研究还没系统展开。只有少数学者将产业结构作为影响生态保护的一个影响要素加以论述的。盖志毅在其著作《制度视域下的草原保护》(辽宁出版社,2008)中认为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带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另外靠近城市或有较大工矿企业的旗市二产比重更高一些。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对牧区采取了取多予少和摧毁草原生态环境的产业政策,并认为对牧区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摈弃滥垦的产业政策,摈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慎重地在牧区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牧区绿色环保畜牧业,如游牧业,发展循环草业,重视牧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草原娱乐业和生态旅游业。

王关区指出新世纪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及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绿色食品产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等);同时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及信息化,由粗放型、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型、持续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加文.重视“三牧”问题加快牧区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1(21):9-12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11-03

一、传统农区区域界定

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

“在耕作制度的框架下,由地缘、农作制及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对我国农区进行的最新划分,全国分为十大农作区”,包括“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一熟农林区;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农作区;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丘陵湿润中热水田集约农作区;江南丘陵山地湿润中热水田二三熟农林区;华南湿热双季稻与热作农林区;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兼放牧区;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农作区兼荒漠放牧区;四川盆地湿润中热麦稻二熟集约农区;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熟水旱二熟粗放农林区;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1]

在以上农作区中,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以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定传统农区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东北、华北和黄淮三大平原的全部”(耿明斋,2005)。即主要是东北的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的区域,行政区划上包括黑、吉、辽3省和的一部分以及包括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两部分的,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抵淮河附近的区域,行政区划上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及和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除掉上述区域中的城镇地区,我们仅以次范围作为本研究课题的分析对象。

二、传统农区农业竞争力分类

我国许多传统农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区 ,它们的粮食产量对稳定全国粮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见表1。

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约束之下,传统农区的工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二者的关系。农业竞争力强、粮食产量高、占比大的地区,必须继续巩固农业生产的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同时发展与农业相关度高的工业项目和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农业竞争力较弱、粮食产量低、占比低的地区,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较少受到粮食生产的制约。各地区可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摒弃“小而全”“大而全”,发展特色经济,使经济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通过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交换量,发展市场经济。只有产品交换量增加,才会有初级产品的加工业、流通业的出现,才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传统农区农业竞争力强弱、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大小进行基本分类,采取不同战略。根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SPSS14.0软件对全国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排序和划类的成果, 我们把传统农区各省、市及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划分为三类:

Ⅰ类:竞争力水平较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河南。

Ⅱ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包括黑龙江、内蒙、辽宁、吉林。

Ⅲ类:竞争力较弱,包括安徽。

三、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类模式

在传统农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在各地区农业竞争力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进一步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使不同地区采用区域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1.在农业竞争力较强、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较大的Ⅰ类地区中(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河南),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型区域,制定不同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模式。

A类农区,是临近沿海和经济发达区的传统农区。这类经济区特点是地处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经济地带,周边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位优势明显,资金和技术等比较优势明显。如地处长江三角洲边缘的江苏省部分地区和胶东半岛的山东省部分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渤海湾地区的传统农区。

以山东省西北地区的传统农区为例,这个区域接受京津冀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这些经济区具有人口多、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等特点,是农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而且背依内陆,面向沿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这一区域的传统农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盐碱土低产土壤面积大、水资源条件薄弱、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与农业大区的地位不匹配,“农业大区,经济小区”、“产量大县,财政穷县”的问题突出。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逐渐增多,但土地经营规模并没有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增大,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极为缓慢。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力素质较好、思想意识较为开放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的“外流”,对农业劳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务农劳动力的低素质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该区域可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农业。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紧制订并实施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较为详细的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增强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在建设好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利用周边有利的资金、技术、区位优势,构造以配套产业链为主的其他产业链形态。当产业链基本成型后,可利用通过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产业基础,以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外向型农业和农业加工贸易出口中积累的经验和市场份额及较高水平的劳动力素质为基础,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和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工业,走外生型的新型的工业化之路。

B类农区,是传统粮棉主产且人多地少的农区。这类区域的特点是具有粮、棉、油等大宗产品生产的传统和优势,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基础较好,比如,河南省和山东省、江苏省部分地区。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2008年的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油料产量居全国第1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3位;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 根据河南等地传统农区农业传统历史悠久、农业分工细致、具备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条件的特点,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是:继续稳定提高粮、棉、油等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同时,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中介、流通等组织,拓宽农产品收购、加工、转化、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化经营。由于这类传统粮棉主产区的农耕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所以可通过工业化吸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多余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力资源密集使用的行业和产业。利用农产品深加工所形成的纵向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将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并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知名品牌。在一定的区域内或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地域性的生产系统。这样,可以做到各个配套企业不受区域主导企业的制约影响,利用其技术和产品的市场优势与其他区域的主导企业形成配套关系,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分工与专业化过程,相互结成比较紧密的企业间业务共生关系。

C类农区,是受大城市辐射的传统农区。比如,北京、天津城市周边地区。这类区域的特点是依托城市,区位、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优势明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显著的多功能特征。该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同时,通过承接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涉农产业,来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科技水平,促进转移企业和原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并最终推动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发展。

因大城市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郊区农业必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农业的道路,发展精品绿色农业。另外,在承接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涉农行业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传统农区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产业结构随着技术模仿和技术进步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相应地,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上升,进而实现区域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在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Ⅱ类地区中(包括黑龙江、内蒙、辽宁、吉林),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型区域分别采取不同战略。

D类农区,是农业机械水平较高、人少地多的农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中央地位,与俄罗斯、朝鲜为邻,并且临近日本和韩国。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林副特产资源,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耕地面积达21 526. 2k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16. 55%。东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达到0. 41hm2,远高出全国0. 13hm2的平均水平。 充足的耕地为该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规模化农作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由于东北三省地处内陆,全年降水变化剧烈、分布不均,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较高。而且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和水资源配合不协调,表现为水资源的相对匮乏。水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下的单产不高是导致粮食产量比重和耕地面积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的黑土流失和水资源减少,特别是灌溉水资源的减少,严重影响了东北三省农业生产。

这类地区边贸活跃,所以应尽快达到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由于东北三省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相对较强,所以应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在农区龙头企业内部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合,面向科技前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抓住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等关键环节,提高加工层次和产品档次;坚持自主研发与借力研发相结合,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合资研发,力争在产品研发上有新突破;使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精深加工的产品与营养、绿色、方便、安全的“餐桌食品”对接起来。在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

E类农区,是生态脆弱区。这类区域特点是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水平低、特色农产品多、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渔业的优势明显。如的部分地区。的风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流域附近的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的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但同时,的大部分地区,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针对该区域的特点,应采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方针,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建设的步伐。处理好林牧的关系,积极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做到林业的同步增长,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粮食和作物秸秆资源,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小区养殖。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种植,提高饲料饲草作物产量,实行农牧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多层次地增加附加值。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化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注重利用技术变劣势为优势,发展沙产业,用技术开发和利用沙区资源,发展以甘草、沙棘、沙生野菜、麻黄、沙漠景观、沙漠矿泉、沙漠温泉等为依托的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缺乏农业竞争力的Ⅲ类地区(F类农区),只有安徽一省。综合考虑安徽省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以看出,安徽省除长江流域的东、南部和合肥市周边外,西部和北部均为传统农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大多远离安徽省内工业化城市,依靠城市工业不断向农村地区转移扩散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安徽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等38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煤炭储量近250亿吨,居华东之首。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可以成为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条件。安徽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与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靠近,处于承接东部辐射和产业转移的最前沿。另外,安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状况良好。根据赵旭、吴孟(2007)建立的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我国30个省市2005年城市化与环境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勉强调和型;第二种为不协调型;第三种为调和型,全国仅有云南、海南、安徽三个省份属于这一类型。该类型的特点是,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基本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可见安徽省的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还是具备的,虽然在农业竞争力上安徽省不具有优势,但利用资源和环境优势,安徽可以走出一条少走弯路的工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中艮,贾永飞,黄莉.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价格月刊,2009,(1).

[2] 宋伟.传统农区工业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5).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5

我县的房地产业从19*年开始,受住房体制改革的刺激,市场消费得到实质性的启动。*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旺盛的势头,20*年全县房地产投资2.0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4.7%。房地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现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分析如下: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

(一)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

1、房地产开发企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由于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启动较晚,发展较慢,加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较其它行业高,因此吸引了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大举进入。*年,全县只有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国有企业2家,民营企业4家。到了20*年底已发展成有17家开发企业,其中拥有三级开发资质企业2家,三级资质以下的企业15家;国有企业仅有1家,民营企业16家。20*年,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投资额占开发总投资额的96%。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县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2、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县的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尤其从20*年开始,受城建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及房改房政策的刺激,市场容量大幅增长,房地产业取得了跳跃式发展。20*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757万元,是上年投资额的5倍,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4.5倍;20*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376万元,同比增长1.6倍,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年为3.32%,20*猛增至13.25%,20*年再创新高达为24.71%,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应该说,这几年的投资扩张是市场释放性的增长,不存在投资过热引起的“泡沫”问题。

3、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较大,商品住宅建设投资主体地位突出。

“九五”末期,在国家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指引下,我县的房地产企业加大了普通住宅为主的开发建设力度,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年---20*年,住宅建设投资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70%、67.6%、64.9%;商业营业用房3年来的投资分别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15.86%、29.2%、33.86%。从比重上看,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呈递增趋势,住宅建设投资呈下降趋势,但其主体地位依然突出。

4、土地投放量逐年上升,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近三年来,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房地产交易异常火爆,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投放量逐年上升。*年全县总投放为16亩;20*年总投放为*亩,是上年的6倍;20*年总投放达236亩,同比增长2.2倍。同时,土地投放由原来的单体地块出让逐渐向小区化、规模化、整体化出让转变。*年平均每宗房地产开发出让土地面积为1.36亩,20*年为10.59亩,20*年为21.83亩,房地产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5、房地产开发水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住宅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受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一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以县城为主,县城区与各乡镇间的房地产开发水平差距十分明显。20*年,县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占总投资额的72%,华埠镇约占总开发投资额的22%,其他乡镇约占6%。

因受近几年规划控制的影响,城镇和矿区私人建房投资额年逐年减少。20*年比*下降69.06%,20*年比20*年下降22.55%。私人建房投资的减少,有利于促进住宅商品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6、房地产开发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理想,定金、预付款占投资资金的比重上升。

近几年,一方面由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状况比较理想,房地产资金回笼较快,另一方面也因为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持。我县房地产开发资金的到位情况比较理想,在各类投资中的资金保障程度最高。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定金及预付金是开发资金的全部来源,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从各类资金的动态情况看,国内贷款资金和定额预付金的增速较快,定金及预付金占年度资金来源的比重逐年上升。*年至20*年分别为8.7%、22.37%和42.41%;同期国内货款所占比重分别为2.08%、31.88%、32.39%;而同期自有资金分别为61.95%、38.04%、25.*%。

(二)房地产市场需求状况

1、房地产市场需求趋旺,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销售态势。

近年来,我县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发展,商品房销售态势良好,销售面积逐年增长,预售面积大幅攀升,市场需求趋旺。*年-20*年销售面积分别为32646m2、35362m2、80811m2,同期预售面积分别为31491.52m2、42594.99m2和95377.6m2,从20*年开始,预售面积超过了销售面积。20*年底,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仅1977m2。

在商品房住宅销售调查中,90-110m2户型住宅占销售总额的45.4%,110-130m2户型住宅占销售总面积的30.83%,90m2以下户型占12%,130平方米以上户型占11.74%,明显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销售态势。

2、个人消费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县内需求占商品房销售的全部。

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福利分房制度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个人购房比重大幅上升。20*年,全县个人购房面积达29672.2m2,占销售面积的83.9%;20*年个人购房面积达80628m2,占总销售面积的99.77%,个人已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导因素。目前,个人购买房屋的类型以住宅为主,20*年个人购买住宅面积达70941m2,占个人购房总面积的87.*%。从购买对象和使用上来看,购房的全部是县内居民,基本以自用为主,因而,我县尚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3、商品住宅价格上升较快,相对升幅较大。

因近年来商品房市场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放开,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经济适用房启动较晚,土地实行市场竞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成本。多种因素造成商品房住宅价格上升较快,升幅较大。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20*年商品住宅平均售价约*7元/m2,比上年度上升14.76%,20*年平均售价约1140元/m2,同比上升15.5%。而同期我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升幅为6.48%、10.63%。

4、存量房交易活跃,房改房成为“生力军”。

自1999年房改房上市政策出台后,存量房交易活跃,交易面积逐年“放大”,*年共成交184起,面积16396.17m2,20*年共成交243起,面积204*.54m2,20*年共成交225起,面积21300m2。近三年的交易量中,住宅占总交易起数的96.62%,房改房约占住宅交易起数的62.2%,因而成为存量房交易市场的"生力军"。

房改房的上市,不仅增加了住房市场的供给量,给买房人更多的选择,而且创造了更大的住房需求,让更多的居民成为增量房的消费者。

二、当前我县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市场缺少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没有建立市场的预警、预报机制和城市规划、土地供应、金融信贷方面的宏观调控机制,房地产开发存在一定的无序化和较大的风险性。

(二)市场化运作不规范,政策性的土地协议出让,拖欠土地招标出让金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开发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企业资金实力不足,主要依靠金融贷款和定金、预付金进行开发,加大了投资风险。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不规范,如未取得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及预售、合同不兑现、面积缩水、虚假广告、延期交付、提高容积率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

(五)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商品化程度不高,私人建房依然存在,弱化了房地产市场的高消费群体,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单体的开发仍然存在,清一色的商住楼布局不利于提高城市品位,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

(六)市场配套体系不完善,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

(七)住宅体系不完善,经济适用房投放少,廉租房建设尚未启动。商品住宅价格提升过快,价格偏高。

(八)房地产开发结构不合理,住宅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的增长,商业营业用房比重偏高,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一)行业趋于整合,结构面临调整,价格相对稳定。

1、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趋于整合,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生态城市化建设要求以及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开发的现实需要,商品住宅开发将向小区化、规模化、物业化、品牌化的经营方向发展,这势必加剧企业间资金、规模、管理等各方面的竞争。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房地产货款监管和市场监管,这对我县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考验和挑战。为谋求发展做大做强,我县企业将在政策严管和市场竞争中趋于规范整合,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并形成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一批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将脱颖而出,而一些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2、房地产开发结构将面临调整,低价位商品住宅将成为开发主流。

随着人们居住消费观念的改变,个人住房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原先把住房作为固化资产而想方设法货借资金以求一次性到位的住房消费,将逐步向把住房作为可流通商品量力而行适时换房的观念转变。

我县房地产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前几年住房开发项目针对的大多是收入相对较高的工薪、个私业主群体。这一消费群体的经济相对宽裕,而且换房以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迫切,因而对开发商而言,销售风险较小,且利润空间较大。近年来的开发,已基本消耗了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对他们而言,住房消费是较长一段时间后的第

二、三次换房。

而目前,尚未购房的和大部分房改房住户这些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因供需矛盾仍未能实现改善住房的愿望。尚未购房的群体包括企业未参加房改的职工,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和退休的单职工,估计约有800户左右;全县房改房约有7000多套,1999年以来交易备案的约900套,加上拆迁房约近百套,需换房户按剩下的30%计,将有近*套的消费。激活这群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将给我县房地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影响这一群体住房消费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价格,如何缓解这一供需矛盾呢,我们认为除了政策及金融支持外,开发适合这一群体消费的总价位较低的住宅(如近郊90-110m2户型、城区80-100m2户型)是今后几年的开发主流。

同时,随着商住房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体别墅、联立式住宅等中高档商品房将适量推向市场。政府对“弱势群体”越来越关注,建设“廉租房”,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机制,让所有人都“居有其所”,是政府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

3、供需趋于平衡,价格相对稳定

因前几年对市场释放的需求估计不足,商品住宅的供应不够,造成了供小于求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价格的上升。20*年新开工的面积达188450m2,其中商品住宅1265551m2,营业用房61899m2。2003年的供应量放大较快。据调查显示,11家开发企业到11月底的销售总量为95360m2,空置面积(待售面积)有60077m2,其中住宅25413m2,商业用房34659m2,年度存量较大,这予示着前几年的卖方市场状况将有所改变。

从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上看,20*年为4.94公顷,20*年为14.55公顷(包括南湖地块约9公顷,实施投放量约5.5公顷),2003年11月止约投放2.52公顷,虽然年度投放紧缩较快,但考虑2004年南湖地块一期建设将动工,实际的开发面积将不会减少。另土地储备目前还有岙滩、西入口等总量约910亩的储量,尚较充足,保证了今后几年的土地供应。从需求上看,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较大。随着政策的兑现,开发结构的调整,旧城改造的持续以及人口的集聚,住房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激活,得以更充分地释放,给市场带来持续动力。今后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将趋于平衡。

另据2003年11月对11家开发企业的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商品住宅销售平均价格约为1240元/m2,虽然价格比上年每平方米上升了100元,但较前两年价格的升幅有所回落。随着市场供需日趋平衡,今后几年,商品住宅的价格升幅有限,价格相对稳定。

(二)发展动力十足,发展前景广阔。

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市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以芹南至南湖为城市主中心区,以此为依托在岙滩形成居住区及副中心,围绕花山路、荷花广场形成另一城市副中心区的"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规划布局结构,城市形态由原来的团状发展改变为组团式带状发展。这将有效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速城市化进程。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县城与华埠镇的城市空间、布局不断接近,城华对接形成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可能。加快城市重大设施的配套建设,将带动沿级及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的有效集聚,城市规划与人口发展的购房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规模的预测,规划近期(至20*年)县城城市人口规模将发展到4.6万人,净增近万人,按人均建筑面积30m2计,县城区至20*年因人口增加需求建筑面积达30万m2,集中成片的旧城改造将大大增加了拆迁量,拆迁购置用房每年约需1-2万m2住房;另外还有改善性住房增加的需求量,婚龄青年的购房需求。这些真实的需求给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2、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给房地产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生态立县战略的确立,为我县指明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途径。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全国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更加安全。生态旅游业资源愈显丰富,特色文化愈显深厚。生态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对外大交通构架将打通与周边两省的交通瓶颈,基本形成接轨浙、皖、赣三省的交通网络。钱江源头生态县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和魅力,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向往。

一片“山秀、天蓝、水青”的生态人居环境,将吸引大批向往优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甚至居住,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生态环境的优越,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也赢来了投资者的青睐。万向集团将投巨资打造“浙西硅谷”,万向硅峰公司在近年内计划整体搬搬至硅电子基地,形成硅电子产业的集聚,一个具有相当经营规模、资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将崛起于钱江源头生态县。硅电子基地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城市化发展,也为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加强行业调查分析,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尽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和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通报本县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价格、涨幅、空置数量、投资动向等情况。行业协会和职能部门要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引导开发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购房。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努力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供需平衡。

保持房地产开发的适度规模,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对我县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发挥调控功能,加大调控力度,通过规划、土地、金融三大调控手段的配合作用,保持开发规模与有效需求的同步增长。

规划方面应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城市建设方向和进度的调整,利用房地产开发空间上的拓展和压缩,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通过对居住用地的功能、布局调整,调控商品房的开发结构(如针对目前商业用房供应过多的现状,规划设计条件可以在今后开发地块中明确开发性质为纯住宅,不搞商住楼);有计划地进行旧城改造,以稳定住房需求,防止因改造引起的突发性需求而产生的供需脱节;控制单体开发建设有利于开发的规模化;控制私人建房有利于住宅的商品化。

土地方面要科学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计划,建立结构合理、总量平衡的各类房地产项目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城市闲置土地、政府保留用地或暂不宜进入市场交易地的收购储备,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建设需要逐步投放市场。以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监管力度。加强土地有偿使用力度,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严禁以任何其它方式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

金融方面要控制总量,合理调整信货支持,实行差别政策,以控制房地产开发与住房消费中比重,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和过度超前消费。要积极提供土地收购储备的信用贷款,同时强化货款监控,实行封闭运行。加强对房地产货款的监管,依法依规货款,严格控制经营不规范、信用度低、资产负债率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货款,扩大支持信誉好、资金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开发企业货款,继续加大货款风险小、收益大的个人住房货款,适度增加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信贷支持。

(三)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各职能部门就应严格履行管理职责,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资质管理和注册资金管理,把好“入门关”;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管理,把好“发证关”;加强房地产交易的动态管理,把好“交易关”。加大房地产开发、销售中存在的改变容积率、合同不况现、面积缩水、虚假广告等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能以罚代处,一罚了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四)坚持市场化导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市场化运作。

不论土地投放的方式是单独投放还是捆绑式投放,都应实行公开的市场化运作,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按规定都必须进入市场交易,采取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杜绝协议出让行为,推行“阳光交易”,使更多有实力的开发商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取得土地进行开发。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用房的开发也应推向市场运作,可以采取土地公开拍卖、政府按定价回购或除掉地价和规定费用,适当留有开发微利等方式运作。

(五)加强住房政策性保障,引导商品房结构调整,完善住房供给体系。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政策性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给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又可以起到抑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应科学合理投放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既不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也不能失去政策性的保障作用。根据我县市场较小的实际,经济适用房的投放量宜小不宜大,因为二手房市场尚有较大的消化空间。通过加强中介服务,政策性补贴鼓励中低收入者按实际需求购买二手房,可以进一步活跃存量房市场,促进增量房消费市场的发展。

要加快廉租房建设,建立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据最新统计数字,我县城镇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2400元)有657户,1512人,其他住房困难户154户362人。解决和改善这些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大事。

积极引导和鼓励开发商从市场需求出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和购买能力,开发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商品房,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消费潜力。

(六)加快发展房地产服务业,培育市场潜在消费群体,促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

房地产服务业主要包括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服务两大类。从我县目前情况看,房地产服务业已滞后于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对房屋中介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力度,清除无证、无照中介机构,规范中介市场。其次要积极促进中介机构更新经营观念,提升服务层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诚信创品牌;再者要加大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房地产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要通过落实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建立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贷款担保机制;强化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和运用,加大公积金和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力度;采取购房贷款贴息优惠;合理拆迁补偿等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提高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使潜在的住房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有效扩大市场需求量。

(七)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市场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要一如既往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承接从大、中城市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硅电子基地建设,加速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利用县工业园区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不断推进工业化步伐,从而带动城市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