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1

【关键词】物流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009-02

一、加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行业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物流促进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物流业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物流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应提升物流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物流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和创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

二、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将理论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习环节基本包括认识实习、课内实训、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各专业公共性的实践项目如军训、社会调查等集中性的实践环节。这种项目设置表现为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和要求不明确,没有从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虽然实习环节内容较多,但是没有自成体系。这样的指导思想势必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使高职教育偏离了办学初衷。

2.实训室设施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新建了物流实训室,但校内实训室受投资和场地限制,一般为普通计算机机房,再配备相关模拟软件,如果条件允许会配备一些物流设施和设备。许多高校对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也尚处于摸索阶段,购买的软件的种类较少,对物流业务操作的设计不能扩展。实训室的设计主要是以课程为目标,并没有从实际岗位的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设计。此外,某些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验实训开出率较低。因此,借助此实训室培养的学生无法真正提升职业技能,实训室的整体效益相对较低。再者,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尚有欠缺。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在大部分职业院校里,年轻教师占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科研实践,加之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没有时间去企业挂职锻炼,无法积累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任课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使其无法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学校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也没有制定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法和标准,通常只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有的学生常常不按要求实习,实习报告及毕业论文往往通过抄袭别人的资料来应付,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三、改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1.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改革物流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必须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开始,整合专业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实践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50%。在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课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为物流认知阶段,可通过到各类物流企业参观、访问专家、专题讲座、现场调研等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和熟悉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际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为专项能力培养阶段,包括课内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物流管理各要素的主要内容及其实际运作,注重学生单项专业技能的训练。第三阶段是综合能力培养训练阶段。通过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行业的实际工作,提升物流管理的综合技能。

2.贴近企业实际,建立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物流实训室。

物流实训室是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通过实训,让学生将所学的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实训室建设方案时应考虑设备、流程与企业接轨,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综合利用,具备一定柔性,可以实现尽量多的实训方案。在实训过程中,以企业实际流程设计实训方案,加强学生的多角色操作,同时还应注重实训系统内操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在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

3.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要具有实践工作的经验,这样才能适应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培养专职物流教师,经常组织物流专业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派出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以掌握物流专业技能,完善物流专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通过聘任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来扩大专职物流教师队伍,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物流工作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物流专业的兼职实训教师。

4.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要改革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新型考核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可采用实际操作、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种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例如,操作的准确性、参与程度、能力的展示和提高、性格特征,合作、协调的团队精神、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综合分析报告的逻辑性等评定学生的成绩。学校还要根据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适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5.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与物流企业经营的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能使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和企业联系起来,有利于学校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与物流相关、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的当地企事业单位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通过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事业单位技术研发或组织管理,加强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联系,为学生在企业中更好地完成实习实践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凤霞.经管类专业校企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3):153~155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2

企业在自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一

在参观__物流配送中心之前,接待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占地面积、员工人数等企业概况。当学生列队有序进入仓库时,最吸引人的是“细节决定成败”这六个大字,从这可以看出__仓储企业员工文化,领导文化等,用细节来证明一切,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共赢。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其企业的一整套系统都是按照严格的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管理流程进行,即进货,对此进行进货检查和入库作业,及清单的核对;分类,对货物的摆放区域,相互影响货物的分类等过程;储存,将货品放入相应库位号(每一货架上都有相应编号),进行库存管理;订单处理,根据各配点订货需求,对物品的数量,品种进行总和;配货,拣货员根据每一订货点的需求进行货物拣选,并确保拣货的准确性;分放,将每一点的物品进行不同区域储存(必须放在指定位置);补货,将有破损等现象的货品剔除,放在相应的回收物流区,然后进行补充;送货,根据货物多少,企业分派不同型号车辆,对各门点送货,确保送货及时性,安全性。

在参观时,同学们也不甘落后,他们陆续提出,“高货架上的货物是怎样从上取下的;硬条形码和软条形码的区别等”,看到这些好学学子,接待人员也耐心的一一给了我们答案。走进物流,实践物流”,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了解企业,学会沟通,交流,学会观察事物,让理论变为实际,为物流的学习奠定雄厚的基石。切身体验物流,取得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在网上我们了解到的知识相对于实际中要多,像: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物流经营方式的分类,它可分为功能物流经营方式和集成物流经营方式。所谓功能物流经营方式是指构造适应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物流体系,对企业物流经营活动中功能,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多种形式在市场范围进行物流资源配置,以建立一个功能健全,环节配套的物流运作系统的基本方式。它一般注重物流运作中各种基本功能要素的管理,强调物流经营过程中物流功能系统优化和高效运作。集成物流经营方式就是将企业各种物流资源,各种物流活动以及各种相互关系用供应链方法事例,集成起来形成统一高效的物流运作体系的基本方式。

经营过程物流经营方式包括连锁物流经营方式和物流经营方式。连锁物流经营方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物流服务的优势,采取连锁形式开展物流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式。它需要注意连锁经营的地域范围,经营实力,服务水平以及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等。物流经营方式就是为各种新兴商务活动提供而开展的物流经营方式。它一般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决定物流经营项目和市场范围,同时注意选择合理的方式和兼顾委托方的利益。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企业现代物流增效的途径,物流公司的管理模式等。不过也有一些地方令我们觉得有些许失望,在工贸家电的仓库内,我们没有找到用来保证空气流通的通风换气扇等设备,也没有比较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只有几个消防器在墙边放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与不足。

在走访的两家物流公司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武汉很多物流公司内几乎无专业的物流工作人员,而且在所接受的业务范围都局限于百货,业务范围受到限制,那公司还怎样发展?

优势:企业在自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

劣势: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员工人数过于庞大,影响企业效益;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货仓的出租形式过于单一,死板,租金较高。

机遇:中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但是运输、库存,包装加工,库存等好多环节由于成本高,利润低,而且资金回收的慢给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的跨国厂商商品的周转必定要依托本地的物流企业。

挑战: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优化自身的作业流程,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设施降低成本。企业仍然依照老旧的仓库出租模式收取租金,以至于使得仓库的利用率浪费。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二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认知物流,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我选择了当前物流行业中的佼佼者__物流去实习,从宏观和微观上去感受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同时对物流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

为了了解物流在现代经济行业中的作用,了解物流在现在工商企业中的运作模式,增强对专业的认知感。实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库管理

第二阶段:在库管理

第三阶段:出库管理

第三阶段:信息管理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实习掌握了仓库的整个运作流程,了解了物流的基本特点、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将书本上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探求物流行业的本质和规律。

三、实习单位概要

__物流__基地:____

1、基本概况

__基地位于__市经济开发区__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规划总建筑面积约____平方米,具备供应链一体化、产品展示交易、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基地为现代物流仓储中心,该仓库于20__年_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现有的运作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分拣、配送、加工、包装、订单处理、库存控制、分销覆盖、交叉理货、信息处理等综合物流服务。

2、主要设备

高位立体货架;电动升降平台:__扇电动升降门;__台前移式高位叉车、_台平衡重低位叉车、__台电动托盘车、__台手动液压车强弱电控制的温度均衡设备;安全保障系统:24小时全方位的监控系统、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全钢管货架防护架、自动报警系统。

3、功能概况

仓库占地____平方米,空间高度___米,托盘位___个,储存吨位;科学的仓门设计可同时满足多种运输工具进行货物装卸。科学的仓储运作制度和流程、品牌的叉车、一流的WMS系统提供优质高效仓储运作;分销及交叉理货依托公司各平台和运作网络及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在全面订单管理系统和运输业务流程下,实现优质高效的运输业务操作;物流一体化服务:公司除正常仓储还提供一系列运输和信息服务外包装、再包装、刷唛、二次打码、分拣、回收等物注一体化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基地利用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运输业务系统、全程订单管理系统对客户各个物流环节进行即时采集、分析和传递,为客户业务发展有力的保障。

四、实习感想

刚到__时脑海中的物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对于现实中的物流不够感性。对于物流我只知道他是集: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这样的模式,但是当真来操作时发现没那么简单。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掌握了该仓库的所有流程,同时发现这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差多了,当然这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息息相关,这是无尽切肤之痛。作为物流人深感当前的物流行业生存方式举步维艰。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三

一、实训目的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14-18周的周五上午,由学校安排在实训计算机试进行物流上机实操。在这期间里我们能够经过使用物流管理软件来学习、掌握整个物流管理作业的基本环节及流程。这让我们学到了物流管理作业流程的新知识,让我们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

掌握仓库、库区、库位、收货人、货物、地点、车辆、驾驶员、业务员等基本信息输入操作方法;掌握收入合同与支出合同操作;掌握收获订单制作、查询、打印等操作;掌握库位调整和计量单位、产品等级转换的操作;掌握发货订单的处理;掌握车辆日常管理操作;掌握运输费用结算和仓库费用结算操作等。

三、实训感想

在没有实训之前,我们仅仅从课本上了解了一些关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并没有对其有很深印象,至于物流管理作业的基本环节及流程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自从上了实训课,我就深刻地认识到物流管理实际上是一门实操行性很大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它就是实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利用这次实操机会真正掌握物流作业流程的具体操作,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提高我们实际操作本事。

在这次实训中,我学到了仓库、库位、库区基本信息的查询、新增和修改;客户、受货人货物基本信息的查询、新增和修改;收入支出合同受理的流程;库位调整、产品等级转换和计量单位转换等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理论的最终价值是要在实践中体现。从这次实践中,我更深刻地体会了物流管理作业流程的价值及意义,加深了对物流管理的理解。

本以为仅仅是照着书上写的流程一步一步操作下去就行了,谁知实际操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是按部就班,其中还是出现许多问题。由于流程是一步一步来的,所以只要其中错了一步就做不下去。有时因为几个步骤影响了接连几个相关联的流程。就比如在操作到库位分配与预入库清单打印这一系列流程时,在库位分配这边遇到了问题,有可能缺少一些关键数据,就无法做这一流程,就连接下来的一系列关于预入库的流程也无法做下去。可我们并不懂这些流程到底哪里出错,问教师也找不出答案。此时我想,学校应当再配备一个专业的物流管理实操的教师给我们,让我们在实训时遇到的问题能够一一解决,增大我们的实训效果。

四、实训提议

1、提高学生操作的进取性。因为只是按课本操作流程是比较无聊的,学生可能开始时操作了一会就不想操作了。

2、安排一个专业的物流管理实训教师,解决我们在实训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五、总结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要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和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现代物流业,为物流服务企业培养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可以胜任报检员、跟单员、计划员、配送员、仓管员、信息管理员、理货员、仓储主管、物流部主管以及部门经理等工作。本文重点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一、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实验是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学生依照实习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种能力是被当作技能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实习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理工科类专业情况相对较好,如数控、模具、建筑技术等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多数情况下以认识实习为主,以课堂教学写实习的感想、见闻、体会,完成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体现技能培训的教学方式明显削弱。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性认识的验证。二是实践教学既需要教材,又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因此,实习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2)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教师结构不合理。对待实践环节的管理、政策缺乏专项政策鼓励和激励机制。当前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学工作量也增加,以致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缺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的动力。专职实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力军。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对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实训能力要求不高。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多,而实训技术人员机会较少,导致总体素质较差,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矛盾。毕业顶岗实习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在毕业论文进行的同时学生忙于查询人才供求信息、参加供需见面会、签约、面试等各种就业活动。学生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毕业论文质量降低。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能力递进规律为依据,确定物流业务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核心能力、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非专业能力等。图1为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2.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

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三、四学期):此阶段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技能和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的业务技能。课程设置包括:贸易通用能力训练、商业岗位体验、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等。岗位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商业岗位体验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服务业岗位的公共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学管理采用学分制,教学方式采用“网络课程+技能训练”,考核方式采用“技能鉴定”,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就业岗位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劳动观念、职业道德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设计完成,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为主,所有教学活动都在网络化物流业务平台和仿真实训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生按照业务流程,在软件平台上进行原始票据的信息处理,同时结合仿真实训环境、设备演示、知识讲解等学训一体方式学习知识和增强职业技能。

第二阶段(第五学期):以培养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物流企业部门设置和运作模式开展岗位综合模拟,强化物流业务基本技能、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按照物流业务,组建不同的部门工作团队,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开展综合模拟,以仿真物流公司为实训环境,教学实施在物流业务平台和仿真实训的教学情境中开展。

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企业顶岗实习,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劳动观念为主。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物流实训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在顶岗工作中培养物流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职业习惯、熟练岗位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管理、考核评价,形成制度文件和规范。

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1.课堂教学环节改革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的断层问题。

(1)采购典型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系统平台和仿真实训环境依照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集成,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原始票据,形成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实施“案例驱动、原始单据流转、场景模拟、软件操作、信息处理、技能训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如何工作。

(2)假期社会实践安排。第一、二假期安排专业认知实践,采用专题调研形式;第三、四假期安排技能实践和职业素质训练,可安排仓储配送教学实践、物流运输教学实践、国际货运教学实践,可采用师傅带徒弟熟悉物流业务操作模式;第五假期安排企业顶岗实习。

2.企业实习环节

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建立顶岗实习企业资源库,从第五个学期寒假开始,安排学生到有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校内学习与未来就业相衔接,在学生和员工角色互换中进一步提升胜任就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3.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模式

根据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图2所示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闭环系统。通过进一步深化“四位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使职业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相互链接。

4.实践教学环境改革

(1)建立仿真物流公司。根据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软件、环境、岗位职责等要求购置设备和管理软件、制作实训沙盘、配套企业文化环境等,把实训室建成具备专项技能培训、岗位综合模拟、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的实训环境。

(2)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物流企业为依托,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四、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和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都离不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应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重点。不断研究实践教学规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和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既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玉新.基于实践教学的高职课程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10-12.

[2] 刘华,肖俭伟.高职旅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9,(1):55-56.

[3] 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5,(18):14-161.

[4] 张小军.高职教育和谐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5):24-25.

[5] 李淑华.构建实验室培养物流人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2):46-47.

[6] 莫高兴,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5):205-207.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建立起来,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物流专业的人才,因此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拥有十分广阔的就业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从这些现状出发提出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希望可以为提高当前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带来帮助。

关键词:

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就业前景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物流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等滞后因素,所以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大。一方面,国家对老储运企业进行改造、重组,以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我国也在积极建设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业化程度低,管理体制和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商贸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使物流资源分散化,物流企业效率低;每个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制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导致企业间运行不通,整体的运作效率低下,运作成本上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合理、不科学并且投入不足。特别是自动化信息设备方面,对客户不能提供咨询、跟踪服务。许多物流的环节都没有做到合理化,特别是运输、装卸搬运。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货物的损坏、丢失,严重影响物流质量。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的各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更加促进了物流的发展;而中西部是在东部的带动下发展的,没有自己的理念和先进思想,在加上经济欠发达,因此物流的发展很坎坷。对于我们中西部的大学生来说,这又是制约我们就业的因素。

3.信息技术水平较落后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在诸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2010年9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约70.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仓储管理(WMS)、运输管理(TMS)、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些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占70%。那么,如何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亟待解决。

4.物流管理人才短缺

我国物流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25%。但是具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却很匮乏。

二、如何帮助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1.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通过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实践环节。具体地说,就是在校内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和各种模拟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成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节,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与本地区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观、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最后毕业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因择业而不实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合理、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法”即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课堂内小组模拟游戏,案例项目讨论。三是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通过对仿真模拟实验软件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

3.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专兼职“双师”素质与结构的师资团队,鼓动和支持现有专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每年送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一线的操作经验补充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实务)聘请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员来作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聘请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做实习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与物流企业共同构建物流实习基地,建立分布于货运基地、仓储配送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上岗实践,通过企业上岗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首先把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请入学校,为广大师生讲学,通过由专业教师或外请专家举办有关物流管理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跟踪到物流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而增强他们的专业信心。其次,可以带领同学们到社会实际工作部门中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提高了同学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通过确立科研项目为对方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都比较薄弱。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培养应用型、职业性以及开放式物流管理人才,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校企协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产业。

作者:张洁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5

关键词:技能教学改革;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项技能和重复性技能人才适应性较差,跨学科、跨技术、创造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鱼得水,技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力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技能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体现技工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2. 专业实训场所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现代技能教育要适应市场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配置实验、实习设备。但是如果按每个专业的要求来配置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又会造成学校过重负担,而且市场发生变化,会造成设备和资金的闲置浪费,使学校处于窘地。一般技工学校在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上都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配置骨干专业的实验、实习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

3. 专业师资配备不合理

目前技工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极少,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专业面也较窄,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像物流这种新兴专业,实践技能的人员乐于从事技工学校教师工作的不多,这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技工学校技能教育的水平。

4. 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

技工学校管理类专业的学习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通过率作为评价的参数,造成技工学校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理论会考,注重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对学生技术能力的系统培训力度不够,技能考证有名无实。

二、技能教学改革可选择的教学模式

1. 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在理货员的学习中可以实行社会实践训练模式:一年级在学校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学校的实训场地熟悉理货操作流程,为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年级进行理货员技能等级证的考证,巩固理论与实操知识,获取专业技术资格;三年级到港口或物流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升华。

2. 利用模拟实训软件进行教育

模拟实训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等,进行模拟生产和教学训练的一项综合技术。先在软件平台上训练,再到实物现场或台架上操作,能够克服实习实训设备的不足,减少实习实训设备和材料的损耗,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物流管理课程中的计算机模拟运输、仓储、配送操作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模拟实训,以及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仓储中心仿真模拟实训就是利用了这种教学模式。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直观、动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 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强化训练

技校生通常在校学习两年,为了尽快使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适应工作角色,技工学校应该强化实训教学,让学生第三年到企事业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学生身份逐渐淡化,他们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交给员工的任务。学生做到在厂中教,在教中学,为将来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明显提高。

三、技能教学改革的措施

1. 调整课程结构

技工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必须贯彻“实际、实用、实践”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同时兼顾终身教育的需要。学校的教学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个岗位的技能都熟练掌握,但通过学校的教学应该能熟练掌握某项专业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通用的技能,如现代物流专业的仓储、运输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营销专业的接待与推销岗位等。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成知识模块,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并注意及时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纳入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体系

学生实习的目标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规范校内外实训与实习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个人印象及考勤进行粗放式的结果评价,需要建立合理量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在注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分阶段、分任务的过程考核。

实训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监督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需要认真严肃对待,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开展多样化技能教学

不同的专业对技能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丰富和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组织缺乏专业认识的技校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进行认知实习。如组织物流专业的学生到物流公司了解物流基本运作过程,利用综合设计的方法,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地解决某种或某个实践问题。采用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物流生产管理的学习,请多年在物流工作一线的人员讲授,实践出来的认知往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很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4.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对专业建设、技能教学等进行论证规划,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和教学见习基地,不仅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且可以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只有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如企业在学校开办企业冠名班,企业得到了合格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就业保障,而学校则在专业建设方面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三赢”。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用法。只要坚持改革,搞好改革,技工学校管理类课程的技能教学就能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山.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

践[J].物流技术,2005(10).

[2]邢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

物流实习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仓储类课程 教学改革 实训 实践基地 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主要分为本科层次、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研究生以上层次较少,而大专层次大部分出自各类职业院校,属于应用型人才层面。与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贴近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物流人才需求面最广、量最大的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层次的需求。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而仓储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仓储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仓储类课程的特点

从许多案例来看,仓储管理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最大的差别就体现在库存环节上。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人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仓储类课程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明确仓储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理解仓储的涵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仓储类课程,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强调理论知识与不断革新的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问题

针对物流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改革核心课程仓储类课程现有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

目前,有些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上海商学院,有上海百联集团这样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作为办学背景,实训室的设置和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他们的连锁经营实训就是在校园超市内完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实验实训室和机房的条件所限,实训课的开展存在场所与时间限制。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就缺乏行业背景,目前在教学中这种需要配合的环节很多是脱节的,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图片、视频演示,通过仓储模拟操作系统软件对课本内容粗浅了解,无法增加实训内容,这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

首先,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晚,资历浅,往往存在行业背景不足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很好的渠道来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尤其是和大企业,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吃苦精神和竞争力相比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欠缺的情况。当用人单位可以有所选择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往往难以承担学生集体实习的高昂的费用支出。最后,学生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活动的打扰、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安全问题也是实习单位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由于上述等原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往往只能开展参观、短期见习等实践形式。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企业需求以及物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相关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改革,使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对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加以修订,设置相应的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进行物流管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为方便进行相应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实训,应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内进行。物流综合实训室内除了配备用以锻陈学生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的配送中心立体仓库、贯通式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等设备外,还要配备用以锻炼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领会与强化训练。采用物流管理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仓储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连接方式、方法,熟悉货运的业务操作流程。

此外,应建立仓储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真实的仓储环境来布置。并添置高层货架、堆垛机控制柜、电子拣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满足仓储课程教学中各种实训项目。

2、教、学、练相结合

一是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应结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突出加大实训、实务内容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加强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证结合,使教、学、练相结合,增强学生实务能力。

二是课程教学与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及课外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案例分析及小组课外作业,由浅入深,由单元至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提高专业素质。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仓储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仓储合同管理、入库作业、货物储存保管、库存控制、流通加工、仓库安全及环境管理、绩效考核及CCXT软件操作九大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设计17个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达到仓储合同拟定、验收、库存控制、出库作业以及CCXT软件件操作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现场操作仓储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锻炼仓储业务信息处理和流程管理的动手能力。

再如“仓库布局规划”章节内容要求,给出一个具体仓库,要求学生进行规划,并说明理由,考核时采用提问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规划,结合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可小组讨论

后派代表回答,然后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和点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模拟演练、调查报告、操作总结、案例分析、设计策划、实践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

3、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受社会欢迎的应用性人才,必须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选择某公司货场作为仓储类课程的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基地。例如铁路货场是办理货物整车到发、仓库和场地贮存,并提供运输等服务的综合性货场。货场以铁路、公路、码头运营为主,交织着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式;除营运车辆外,还拥有各类装卸搬运设备,具有货运交通优势,拥有自己的运营车队和众多客户。有一个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运营作业码头,是运输、仓储、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较理想的场地选择。

其次,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与学习,使学生了解仓储功能的一般业务流程,了解典型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掌握基本的物流仓储运作的技能。由企业专业人士就运输、仓储等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在学生参观企业时承担运输业务流程讲解及货场参观指导任务。学生参观了铁路线、火车货物装卸区、仓库、集装箱堆场、码头区装卸作业等,并到控制室观看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等的演示,通过这类活动,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相关业务的实际运作,开拓视野,加深对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实地参观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实际岗位需求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