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1
[关键词]珠三角 要素市场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11-03
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定价。合理统一的生产要素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生产要素消耗,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理论上讲,要素市场一体化既包括不同地区间的要素市场一体化,也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要素市场一体化。政府目前对水、电等生产要素具有定价权,因此,本文重点考察珠三角不同产业间水、电要素市场一体化问题。
一、珠三角水、电生产要素市场分割现状及其依据
珠三角水、电分类定价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商业的分别比工业的高了19%~73%和12%~25%。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国内其他省区市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均存在水、电的商业价格大于工业价格的问题。珠三角和江浙两省的商业电价均高于工业电价;在43个样本城市中,70%的城市商业水价高于工业水价。
政府对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的依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办法》在政府的定价行为中规定,“制定、调整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显然,这个规定并没有明确指出对工商业用水、用电分类定价的依据。但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从5种可能的法定依据中推断出政府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的依据。
社会平均成本不是分类定价的依据。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工商业用电、用水的生产成本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调研中,中山市供电局和中山市供水企业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既然生产成本一样,那么“社会平均成本”就不可能是水、电等销售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的依据。
市场供求状况不是分类定价的依据。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水是稀缺的自然资源,电力等能源不时供不应求。在经济发展中,如何配置这些稀缺资源显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工业用电量要大于商业的用电量,如果按照市场供求状况那么应当是工业电价高于商业的电价,而实际上却是工业对电的需求量大,用电价格反而小。由此可见,“市场供求状况”可能只是水电工商业分类定价的表面依据。
社会承受能力不是分类定价的依据。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早已存在,最初在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时,我国商业发展还比较薄弱,工业的承受能力更强,如果按社会承受能力定价,工业的水电价格应该高于服务业的水电价格,而实际上恰好相反,工业的水电价格反而低于商业的水电价格,这就说明“社会承受能力”并不是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的依据。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不是分类定价的依据。要实现“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技术创新”,直接提高水电价格的效应会更明显,没有必要通过水电价按工商业分类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工业用水、用电量要大于商业用水、用电量,如果要通过价格杠杆来降低资源消耗,那么理论上也应当是工业用水、用电的价格要高,而实际上恰好相反。这就说明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并不是水、电按工商业差别定价的原因。
分类定价根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现象要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全国范围内水、电供应十分紧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是优先保证工业生产,抑制消费需求,为此国家出台了服务行业水、电价格高于工业的政策。由此可见,国家之所以将水、电按工商业分类定价主要是基于当时国家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这种不重视服务业的思维定式由来已久,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高度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许多省份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大部分城市都将工业作为发展的第一支柱,在这种背景下,服务业难免被边缘化。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应该是水、电工商业分类定价的依据。
以上分析表明,水、电价按工商业分类定价由来已久,工商业分类差别定价主要基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即国家要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取向。
二、珠三角水、电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性
当人们开始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时,自然要求水电价格并轨,为商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国家致力于推动水电工商业同网同价。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地区要结合销售电价调整,于2008年底前基本实现商业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用水价格基本实现与工业用水价格同价。”
当前,其他省区市积极推进工商业水价、电价并轨改革,实现水电同网同价。2006年7月1日海南实现了电价的同网同价,2008年7月1日河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甘肃、宁夏、辽宁、天津、山东、山西、云南12个省均进行了工商业电价并轨。由于地方政府有水价定价权,进行水价工商业并轨改革的城市更多。
生产要素价格并轨是珠三角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珠三角目前致力于全面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双轮驱动,这需要一个各产业公平竞争的价格环境,要素价格并轨改革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电、水价格并轨改革有利于节能减排。以中山市为例,2007年中山市工业单位增加值用电量为0.178度,服务业单位增加值用电量为0.06度,工业是服务业的3倍:电价却是商业的比工业的高,显然是“间接鼓励耗电”。水的消耗情况与之类似,2007年中山市工业的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28吨,服务业的则是16吨,工业几乎是服务业的2倍。显然,现有的生产要素定价机制不利于政府采用价格信号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不利于规划纲要中节能减耗目标的实现。
三、全国水、电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实践
目前全国共有13个省区市实现了工商业电价并轨,进行水价工商业并轨改革的城市更多。本文根据17个电价并轨样本和18个城市水价并轨样本考察全国工商业水、电价格的实践。
从调整幅度来看,整体上工商业水电价格均是上升的。其中,工业的水价平均上调17%,服务业的水价平均下调了4%;工业电价平均上调11.4%,商业电价除了山东四个片区外都是下调,平均下调
5.6%。
本文选取的18个样本城市工业水价平均每吨上升了0.424元,平均上调了17%;服务业的水价平均每吨下降了0.21元,平均下调了4%。工业水价上调的幅度要大于服务业水价下调的幅度,整体上水价是上升的。在17个电价并轨样本中,所有样本城市的工业电价均上调,平均变动为0.072元/千瓦时,平均上调11.4%;商业电价除了山东四个片区外都是下调,平均变动为-0.046元,千瓦时,平均下调5.6%。因此,整体而言,工商业电价平均上调0.026元/千瓦时。
我国电价并轨模式目前只有两种:工商业电价都上调和商业下调工业上调,但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商业下调工业上调的并轨模式。具体而言,前者所占比重为2/3;后者为1/3。水价并轨模式目前有四种:工业水价不变商业下调、商业下调工业上调、商业水价不变工业上调和商工业电价都上调。四种并轨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18%、33%、11%和28%。
从并轨模式来看,在国内工商业水电价格并轨的实践中存在两种方式:渐进调整方式和一步到位调整方式。在工商业水价并轨中以徐州市和天津市为代表的一些城市采取的是渐进调整模式,在这些城市中服务业用水的一部分首先与工业用水实现同价,然后服务业用水的其他部分再与工业用水实现同价。以南京市和宁波市为代表的一些城市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调整方式。工商业电价并轨的实施也有一步到位和逐步到位两种模式。前者以海南为代表,一步到位,把销售电价简化为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三大类,提前实现了国家提出的销售电价最终保留三大类的改革目标;后者则可以具体为在空间上逐步实施和在时间上逐步实施,分别以山东和江苏为代表。
总体而言。工商业电、水价格并轨采用最多的方案是,上调工业水电价格下调服务业水电价格实现工商业水电同价;从调整幅度来看,整体上工商业水电价格均是上升的;从并轨模式看,渐进调整和一步到位调整两种方式并存。
四、珠三角水、电要素市场一体化的目标和原则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2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最早出现在1999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余额宝于2013年6月13日在支付宝与天弘基金结合的背景下上线,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存款业务,在金融企业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互联网金融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各金融企业的效率,带动企业更新思想观念,进行体系革新,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化改革有着重要意义[1]。而要素生产率能够反映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大小,以及在商业行业内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商业银行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建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理论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的英文简称为ITFIN,指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结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宽融资渠道,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具有安全性、灵活性、实效性,能为人们提供很大的便利,实现快捷、省时的高效交易,同时也为人们避免了额外的成本消耗[2]。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潮流兴起阶段,在金融业和互联网的结合下,以及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金融改革政策和财税改革政策扶持之下,互联网金融企业朝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中小型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有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全要素生产率概述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指产物的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中包括组织创新、技术进步、生产创新,以及专业化创新等,简称TFP。其中技术进步包括教育、技能培训、管理机制、知识、规模经济等方面的进步。一般可以根据企业内部设备的更新、资本的投入、生产效率等有形生产要素来评判技术进步的大小。全要素就是指全部的生产要素,但其生产率是不能根据总产量来直接计算的。于是,出现了Solow方法,Solow把生产和指数方法相互联系,根据数量来核算增长率,从“余值”的角度来估算生产率。1967年,Girilchcs和Jorgenson在Solow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对数总量生产函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生产率理论。TFP的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增长核算法和经济计量学方法两种[3]。最原始的增长核算法是将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归为技术进步,忽视了技术的效率问题。直到1994年,这种方法演变为注重技术变化、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改变,通过变化指数来估算生产率。间接的估算办法为GY=GA+aGL+bGKgy(GY为经济增长率、GA为Solow余值技术进步率、GL为劳动增加率、GK为资本增长率、a为劳动份额、b为资本份额)[4]。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金融创新决定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金融理论需要不断地创新,要与新的要素结合在一起,丰富金融体系内容,创新融资方式、金融工具和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带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各生产要素的发展。其中,技术的创新推进了商业银行技术的革新,比如自动提款机24h营业,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时间,客户可以随时接受存取款业务服务。此外,网上银行、支付宝转账、微信转账等方便客户进行交易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激发了金融创新活动,刺激技术创新。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要求也随之增大,希望能享受多样化的业务办理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需求推动着金融创新,金融工具变得多样化、金融技术也更加先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将各种经营要素结合起来,创造出综合性更强的服务,以及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因此受到重创,为了实现可持续经营只能被迫革新,这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意义。
西方著名的经济家Alfred Marshall提出了“溢出”这一概念,他认为溢出实际上就是指外不行,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溢出,一般指企业具备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不能获取这一部分的收益,但对其成果接受者有广泛影响[6]。技术溢出的效应发生来源包括示范、传播、模仿,以及竞争。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了市场竞争力的压迫,才能推动各企业加强技术革新,提高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互联网金融便充分体现了技术溢出的重要性,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来进行技术革新,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推动各金融机构不断地学习创新。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吸收能力不同,各金融机构间呈现出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各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学习互联网金融技术来加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经营。
四、政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属于信息革命的伟大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让这些传统商业金融机构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目前,互联网金融能够对繁杂且不对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为融资困难的企业创造出更多融资渠道,带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学习及技术创新,并且需要把学习创新坚持到底,达到提高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此外,商业银行应具备风险意识,提前做好评估并制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拆标、跑路等现象。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机制,为客户消费提供相应的保障,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7]。第二,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吸收,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打破常规,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学会分析局势,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的特征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不能气馁,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走出?l条框框的限制,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综合性,力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商业银行还应具备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善于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如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企业形象、社会评价、客户资源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商业银行应该多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营管理经验,再投入实践,提升银行的综合能力,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第三,我国政府应该多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公关产品,推动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8]。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各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有章可循,达到规范金融行业的目的。
第四,严格要求硬件设施的配备,适当启动政策鼓励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应做好榜样,领头建立骨干网络,确保商业银行互联金融服务的质量,以促进金融行业快速发展。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3
【关键词】零售企业;竞争力;外部环境;内部要素
一、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1.内部竞争力形成要素
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竞争力形成要素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具体来说,主要有人力资源、商誉、商品质量、店铺地理位置、社交资源、基础设施配备、顾客群、供货商渠道等,这些资源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效率,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例如:地理位置作为商业零售企业的重要资源,其目标顾客就来自所属的商圈中,地理位置的不同直接决定了顾客的数量、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等。位于黄金地段的零售企业,顾客数量多,且购买能力强、购买频率高,那么必然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位于冷背地段的零售企业,顾客数量少、购买能力弱、购买频率低,难以取得理想的效益。
零售企业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获利能力等,其最终形成企业的对外辐射影响力和对内的控制力。
零售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不受物质资源的约束,但其本身能转化成物化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包括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
2.外部竞争力影响因素
外部竞争力影响因素可以简单分成微观环境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微观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供应商、竞争者和消费者。商业零售企业的供应商一般是制造企业,这些供应商以其品牌、产品、信誉等优势向销售商争取利于自身的交易条件,给销售商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也有制造企业采取两条腿走路模式,一方面给批发给企业,一方面又形成自身销售网络,参与市场流通,获得利润。供应商的直销行为影响了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自同行业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与替代者日渐增多。由于零售业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者较多,毛利日渐稀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站稳,价格,顾客群,商品质量成为关键点。潜在进入者则是指以新业态进入市场的企业或是新进入者以及外资零售企业,这些竞争者都对零售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影响。替代者则是指以非店铺零售方式出现的竞争者,如:电视购物、网购等,其与传统店铺式零售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决定企业利润的关键要素,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消费者需求结构、购物方式、购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宏观环境要素指的是指给企业发展带来市场机会和造成威胁的社会力量,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变量。
二、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
企业内部环境形成要素中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差异,且能相互转换,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实力,能力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知识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持续的关键。有形资源一般可在市场购买到,而无形资源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一种互动关系,资源促进能力的发挥,而能力又能集聚资源并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重要作用。因此,资源与能力的合理组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商业零售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实现集中购买,实现门店配送,以集团优势获得供应商更大的优惠措施,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现实中零售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中与竞争者抢夺顾客群,还要抢夺供应商资源,形成固定的供应商群体,以自己的信誉赢得供应商商品、货款上的支持,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如:零售企业非常重视信息的获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搜索,能快速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商品货源信息、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等。通过信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在宏观环境要素上,其对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比微观因素相对弱一些,其中,经济环境、政治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国家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结构,从而影响到零售企业的利润;同时,经济环境又决定了零售企业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国家的政治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则影响到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最后,宏观环境因素中的人口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处于不同的阶层,都会对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零售企业的发展。
内部环境形成要素是商业零售企业的基础,外部环境要素通过内部环境要素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故而培育零售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从企业内部着手。构成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部环境形成要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商业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众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运用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胜男.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及演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商业区;景观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landscape system of commercial area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entity, the unific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City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Circle City good growth is inevitable, and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flect re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i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siness district;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于绿色生态环境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区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相互矛盾也愈加突出。总体环境的迅速变化,导致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复杂。原始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自然融释, 即使在城市产生、兴起的农耕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的选择、借用仍能使城市景观很好的融入自然。工业革命之后,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物的因素成为社会主导,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开始割裂,在城市系统内部, 甚至开始在总体景观上呈现与自然的不和谐特征,进入20世纪之后,城市病、环境污染、景观特色消失等问题更是接踵而来。商业区的发展伴随了后现代社会的来临, 其形成及本质, 注定了该区域内经济、文化空间发展与绿色环境生态之间须臾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 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为基点和突破口, 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及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在历史与现实中应该具有典范的意义。
商业区规划建设, 基础于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它广义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狭义指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质空间。商业区的绿色生态环境, 包含了整个区域的内外物质空间、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生态, 并共同物化为景观总体, 而且是在漫长的演化中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逐步由乡村向城市积聚形成的, 实际是自然与人工相叠合的一个生态系统。它的演进, 是在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中, 由历史的合力相互作用形成, 其主体是人。因此,商业区景观表现为社会景观与物质景观的总和,其载体是物质景观, 两者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总体景观。所以, 它不仅仅指商业区的有形表现,还涵盖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有机统一。
商业区的生态景观由自然、社会、人工复合形成, 融会了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在外在表现上, 它占据了一定的环境空间, 拥有特定的生态要素, 综合形成了内在结构复杂、联系密切的整体, 从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区域生态景观模式。
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条块分割, 使同处一个商业区的各城市间缺乏必要沟通, 地区资源缺乏系统高效的整合利用, 甚至还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跨境转移等问题,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削弱。所以, 依托商业区域发展, 促进完善城市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能够成为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要妥善解决现存诸多问题, 必须充分利用、整合商业区域各生态环境要素, 达到可持续与构筑完整绿色生态系统的目标, 亟需以上述关系研究为基础, 而进行的商业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整合研究。面对错综的问题, 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 传统单方面的策略, 如后于用地定性的景观规划设计, 修饰性的一层皮式景观设计, 以及纯视觉美学角度的景观设计等, 在当前都显示出相对整体的局限, 这暗示了观念更新的必要。
二、融合重视人文生态的商业城市区域景观
在景观的涵义中,景是自然及人工景观在客观世界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形象信息,观则指这种信息通过感觉传到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的一种实在的感受或联想、情感。景观包括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是主客观的统一。景观由景观要素组成, 两者关系相对而言。相对大的生存空间环境, 把多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整体看作一个景观, 其中不同类别的城市即为景观要素, 如把城市作为独立景观, 又可把其中各功能区块视为景观要素。
就本质而言, 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 以及奠定在人性的基础上, 才能研究解决人类真正的需求。其实, 设计实际地面向人的全部生活,从根本意义上说, 就是向人类真正的需要和价值的回归。从长远来看, 商业区发展的基点必须占据人文的高度, 重视城市连绵区域的文化建构, 因为文化不仅是城市精神的强力支撑, 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表现, 就景观本体而言, 景观中也必然包含着人的, 也即文化的因素。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 真正合理的、科学的景观设计, 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 同时还应该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 就是注重人的本性, 回归人的本体; 所谓人文化, 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由此来看, 真正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景观设计, 至少还要考虑到,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否过大的搅乱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商业景观的审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生态景观设计首要解决的, 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 把人类的伦理学, 尤其居于其核心地位的人文价值理念, 适度地推广和应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 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建立一种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所以, 在商业景观生态整合设计研究中,以地域文化为基点的商业区人文生态研究, 应该是整个理论建构的基础。
针对商业区的长远发展, 该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以至管理, 都必须有文化的观念, 因为区域总体文化景观是该区域历史发展积累、积淀、更新的表现, 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改造自然的反映, 商业区的发展规划就理应有一个更加宏观、整体的视角。就单一城市而言, 城市文化特色反映了该区域社会行为、观念模式的特点, 是综合反映城市社会活动的文化概念, 表征了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同一商业区中的各城市由于地缘关系, 具备了相同或相近的地域特性及经济发展模式, 并实际形成了互补整合的关系, 它综合反映了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商业区整体的性质、规模, 必然影响到其中各城市的文化形态, 科学精神的拓展与人文底蕴的酝酿, 都会给它嵌入新的时代的烙印, 并进一步促成新的文化特征, 这些综合形成新的商业区域文化生态, 在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生长并与其融合之后, 商业区整体生态景观也得以构筑形成。
在大的区域环境尺度上, 将商业区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 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生态要素。引入生态学概念, 则可以表述为本底(基质)、廊道和斑块。这三个借用的概念中, 本底指范围广、连接度高, 且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的要素, 它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起到重要作用; 廊道是与本底有明显差别的带状景观, 具有分隔与联接不同景观区域的双重功能, 并拥有发散、渗透功能; 斑块作为相对概念, 是与周边地区风貌有所不同的小块非线性生态景观, 它对城市区域微气候调节, 及局部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建立景观的视觉秩序。
商业区域中的非物质人文景观, 是以前述物质景观的三个生态要素为载体, 通过人类活动形成并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 实际是一种高层设计理念, 是使商业区域景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以,商业区区域景观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在保持商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通过对自然、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 赋予商业区以明晰、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种特色应是该区域所独有, 而非与其他商业区所共享的。
商业区文化包括物化在自然, 或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等城市建设活动所表现出来, 并熔化形成的凝固的文化, 以及在城市生活中, 在教育、精神面貌、社会风尚等各个层面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商业文化是不同地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经过多年传统积淀逐步形成的, 其中融入了数千年人类文化传承的基因, 不具备仿效性, 因此, 每个商业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景观生态,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商业区的文化特色就是该区域的景观特色。
三、整合生态文化观念的商业区域景观设计
商业区发展的基础问题, 就是该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建构。在这个系统中, 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都不可或缺。作为自然环境、人文文化两因素在人工整合之后的具体再现, 商业区域生态景观模式在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 把商业区作为完整生态系统来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就相应形成了诸生态景观要素。以下从宏观、微观上分层
次研究区域景观构成。
作为面的景观要素(基质、本底), 商业区景观区域从字面理解大到地域综合体, 即人类文化圈和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小到城市的开放空间、功能区块等。商业区景观区域实质指构成该区域主要景观风貌的各面状大型板块, 它范围广、连接度高, 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 对区域生态系统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它的破坏或突变会引起系统的巨大失衡, 引起景观的不和谐或混乱。
四、结束语
在当代中国, 商业区景观生态的整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促使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及绿色生态系统建构的突破点, 它关系到商业区的本质内涵及未来成长。商业区在我国是新生事物, 从它发展的开始, 就厘清涵义, 借鉴先进经验, 促使其顺利成长并发挥应有作用, 是历史的机遇与责任, 而这些并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分析、战略空间布局规划就能解决的,有些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较好、期望值较高的区域, 在发展中并未如愿以偿, 而有些基础条件一般的区域却出人意料, 这说明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因素,与该区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这也彰显了商业生态景观设计中整合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永鸿.景观设计的生态学理念[J].山西建筑,2006,32(16)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5
一、研究背景
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旅游的回头率,也会对周边的人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首因效应,这都必将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而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除了取决于旅游核心吸引物外,旅游服务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旅游体验的质量高低。因此,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和导游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质量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城市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载体和支撑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基本设施建设的完善,城市兼有双重功能,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地,并出现了城市游憩综合体的发展突出特征。城市RBD是以新的形态将游憩和旅游商业功能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区呈现在城市中。城市RBD在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同时,也向游憩者展现了现代的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生活风采。此外,随着游憩者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游憩休闲活动作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城市RBD因而成为外来游客以及本地居民重要的休闲地。因此,城市RBD的发展也成为打造城市休闲旅游目的一个切入点。消费群体在城市RBD的集聚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游憩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城市居民社会福利、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城市RBD这一新的城市空间要素,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就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国城市RBD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昆明作为著名的休闲城市,城市RBD的建设和开发必须首先满足大众的游憩体验,加大对游览观光、餐饮购物、休憩娱乐等多类型、多方面游憩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和游憩服务质量的提升。因而在旅游体验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发展城市RBD的游憩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城市旅游品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服务感知模型构建
(一)旅游服务感知模型的基本原理
旅游服务质量是指旅游者通过比较其接受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目标得出的对某一特定服务的感知。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通讯和导游服务等。
(二)旅游服务质量单要素感知模型的引入
本文采用李克特5分式量表,根据问卷打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单要素评价模型。
式中,Xj表示第j项服务的评分结果,mi表示该影响因素在李克特量表下的评分(1―5分),n表示选择该评分mi的人数,N表示填写问卷的总人数。
三、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游憩服务质量实证分析
(一)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样本点的选取及问卷发放
本文从城市RBD概念出发,依据城市RBD的功能、分类,选取昆明比较典型的文化巷-文林街、金碧坊-南屏街、昆都3处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几条主要的街区进行本次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分三个时间段(16年3月、16年6月、16年11月),共发放问卷400份,问卷发放途径分为网络问卷(100份)、文化巷-文林街(100份)、金碧坊-南屏街(100份)、昆都(10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88%,其中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81%。利用SPSS18.0、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
(二)游憩服务质量对游憩满意度影响分析
1.游憩服务质量感知单因素分析
根据旅游服务质量单要素感知模型的分量计算公式,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下面游憩服务质量分量均值统计表。
通过对各分项游憩服务质量的总体分析可以看出:购物、娱乐、交通、餐饮、住宿、游憩、通讯各分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值在3分以下,表明现阶段3处样本对象的各项服务质量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憩者对该街区的总体满意度。各项分量的标准差相对较低,也可以说明游憩者对各项服务的感知程度大致趋于一致。
对各个分量进行单独分析:一方面,交通、餐饮、住宿、游憩三项的指标均值较大,证明游憩者对以上三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笔者认为得出以上数据结论的原因是,3处样本对象所处位置在一环以为,离昆明市内主干道东风西路很近,可达交通线路丰富、交通工具多样,并且周边的酒店之中豪华型、经济型等各类酒店体量较大,酒店标准化服务已经形成,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休憩、住宿需求,因此在交通、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7项游憩服务分量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3处样本对象的服务特色并没有发挥出来,游憩服务趋同,差异化很小。
2.游憩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回归分析
对样本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到在购物、娱乐等7项旅游服务质量分量中,物、娱乐、餐饮(0.582、0.532、0.566)三项服务质量与游憩者的总体满意度的相关性较大,并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昆明3处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上7项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影响,尤其是购物、娱乐、餐饮三项服务质量,他们与总体满意度同向变化。为了更好的探寻服务质量感知度对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游憩满意度的影响。我们以满意度为因变量,以7项旅游服务质量分量作为影响满意度的自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向前线性回归分析,购物、餐饮、信息三项的t检验的p值都
四、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游憩服务质量感知分析
根据上文对昆明3处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游憩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分析。
(一)城市游憩功能服务要素不突出
相关性分析中与总体满意度最相关的前三项分别为购物、娱乐、餐饮服务;而在回归分析中,根据向前回归分析,对变量进行剔除后的三项总体满意度解释变量为购物、餐饮、信息服务。通过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购物与餐饮仍是昆明3处游憩商业区的主要功能体现。
一方面说明,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中的商业要素较为完善,购物与餐饮设施发展较为迅速,并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口碑效应,更为游憩消费者所熟知、认可,相关城市规划单位可以继续加强购物与餐饮设施的开发,巩固其现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三处游憩商业区其核心服务功能――游憩服务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3处游憩商业区的发展更多的是侧重现代化都市发展,商业与娱乐、休闲、文化未能协调发展,并未注重深度游憩需求。这也就造成了游憩消费者对几处街区的游憩感知度的评价较低。
(二)服务特色不明显
从游憩服务质量感知单因素模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3处游憩商业区的服务评价均值相差不大,游憩消费者对各项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差很小,感知度趋同。这表明购物等7项游憩服务分量中未能有某项服务质量很好的满足游憩消费者的需求,给游客留下较深的印象。这点在很多的城市RBD都有所体现,大多数城市RBD更多注重基本的餐饮、购物等要素的硬件设施发展,而更多的服务特色及服务的文化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
(三)各要素部门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较高
根据对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价打分,餐饮(4.32)、购物(4.16)、社区(2.87)、信息咨询(3.06)、公共秩序(3.56)可以看出,游憩者对3处游憩商业区的就餐、购物的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评分较高,这说明单从单纯的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上看,3处游憩商业区基本符合大众的要求,远远高于7项总体服务质量。结合上述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游憩者对三处游憩商业区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并不单单是指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二是综合“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的“广义服务质量”,因此,对提升3处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游憩服务质量路径的探索,不能呢个仅仅局限在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的提升,而是从旅游的角度,进行“广义大服务”的整体提升。
五、结语
商业发展的要素范文6
>>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商业模式的成功要素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产业链商业模式结构分析 零售企业实体与网络零售协同下商业模式要素的构成 基于ASP的电信商业模式发展分析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文化企业商业模式构建研究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浅析及创新视角选择 商业模式中的财务要素 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商业模式创建 茶叶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基于锥形价值网络结构的企业商业模式 基于CAS视角的商业模式进化分析:基于IBM的案例研究 古城特色商业街的商业模式分析 SNS商业模式分析 从商业模式的演变窥视基于O2O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分析及构建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电视栏目商业模式分析 创意企业基于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分析研究 基于价值主张多元转向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分析 基于SWOT分析法的B2C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环境与物流企业绩效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1.Stewart DW &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 J Public Policy Mark 2000
22.Timmers, P. 1998.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Electronic Markets, 8(2)
23.Viscio AJ & Pasternack BA. Toward a new business model. Strateg Bus 1996,2(1)
24.Wei W.,Zhu W.& Lin G., “Approaching Business Model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M].Springer-Verlag Berlin and Heidelberg GmbH & Co.K.August 2012
25.Weill,P.& Vitale, M.R,2001,“Place to space: migrating to e-business models”[M].Harvard Business Press
26.Zott, C. & Amit, R.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 , Long Range Planning (2009),doi: 10.1016/j. lrp. 2009. 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