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艺术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艺术的好处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初一 数学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0-01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性格变化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他们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关键一年里,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学生今后学好数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使其认识到,不管自己原来的数学学习底子怎么样,从现在开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会有很多的收获,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一、关于看书习惯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不能离开阅读,尤其需要高质量的阅读。

(一)要培养认真细致的看书习惯。数学语言精练、语句严谨、符号多,所以,阅读时要求做到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二)要培养勤思多想的看书习惯。数学语言抽象、逻辑性强,前言后语联系强,具有“言必有据”的特点。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三)要培养读写结合的看书习惯。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公式等都要求记忆,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

二、关于上课习惯

(一)要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就初一学生来说,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三)要养成边学边记的习惯。上课时,桌子上应准备好四样东西:课本、教学稿、练习本、笔。笔随时在自己的手里,用于记录老师或同学们讲得精彩的语言,或勾画你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在等别人发完言之后,再提出你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帮助解决你的问题;练习本用于随时做老师讲过新课举的例题,或随堂练习,或同学们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四)要养成边学边想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学习方法,交流思想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其次,要为学生创设合作情境,给学生合作的机会;第三,给学生正确的合作交流引导。

(五)要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既关联实际,又易于混淆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并适时地让学生争论,激发求知热情。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三、关于作业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是对上课内容进行扎实复习的重要方式,把握好这个环节对于巩固所学知识点非常重要。

(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表现教育的结果。

(二)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确保做题正确的前提。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2

关键词:学习方法;对比法;学习习惯;兴趣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一,生理、心理和环境等的改变,使他们觉得很不适应,比如科目增多,作业量变大,需要理解的内容增多;以前都是小学教师面面俱到地帮助学生学,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而到初中让学生自己学,课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支配课余时间。这使在小学阶段一些懒惰、毅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

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打好基础,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学生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学生是很容易适应的。因此,学好初一数学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学好初一数学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

课前预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带着问题听讲,高质量的听课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课后复结是学习过程的升华,认真完成作业是它的重要体现,不要忽视课下作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落实好前面的学习任务,加之以一颗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才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对数学公式及定理的理解,要做到会举一反三

初一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公式及定理,这些知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要重视。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学生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初中数学中相似的公式定理单独记忆一是数量多,二是不容易记混,好的方法是用对比法把类似的公式或定理放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对比记忆,就不容易混淆了。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得一团糟。因此,通过总结归纳将知识越学越少是最好的办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要对知识活学活用,如有一道试题:一根绳子对折三次,从中间剪断,共有几段?很多学生首先是努力想象一根绳子对折后的情况,很抽象,容易出错,实际上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从草稿纸上撕下一条纸,对折三次,从中间撕开,数一数答案就出来了。

一些学生习惯多做题,盲目地多做题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种不良习惯在平时要注意纠正。做题不在多贵在精。学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各种层次、类型的习题,可向老师请教,请老师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解题再反馈,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每道题都要彻底弄懂弄透,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四、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应用题,会觉得很难。因为应用题中有许多文字表述,学生可能会读不懂,继而找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扩大阅读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学生可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开阔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因为少了两个括号而把题做错,否则会很可惜。做完后检查一下,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五、收集自己的典型错题整理成册

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用“错题本”随时收录一些做错的包括马虎的以及不会做的题目,随时有目的地经常翻阅,时间长了毛病就解决了,错误也就改正了,学习会有飞速的提高。

六、多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076-02

一、自身调控的学习习惯

1.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空间。教师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掌握时间的分配,自己设计研究方法,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着,斯得知。”以往的学校教育,正是缺失了这种让学生“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一批但求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不敢力排众议的随波逐流之徒。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广阔的舞台,充分的表演时间,让其尽情表演。学生可能演得很好,也可能演得不好,但是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一天又一天的表演落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天中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小事沉淀下来,审视自我的表演,判断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逐步认识到愿学、会学、乐学、自醒、自励、自控的可贵,以此为目标,努力不已,逐步养成自我监控的习惯。

2.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不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下培养的学生思维呆板,没有创造性。教师不要过于追求习题的“量”,而要关心习题的“质”,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好题精讲精练,给学生通过一道题领悟一类题的机会,给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的时间,给学生反思解题过程的时间,这对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极有好处。

二、正确预习的学习习惯

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太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上课时针对这些疑问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得到很好的掌握。

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第三阶段: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和参考材料学习课程,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番预习。当然,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做预习笔记,将新知识、重点、难点、体会等分门别类整理出来,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巩固预习成果,又可以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课堂参与合作的习惯

1.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农村中学学生水平不一、纪律差,课堂应组织学生专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过程,不分神、不做小动作、不做一切与课堂无关事情,专心听讲,专心思考,随着课堂教学步骤走。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学会听课对初中生学习尤为重要。在听课方法上要特别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L},注意:(1)听清每节课的要求;(2)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难点要在听课中弄明白;(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后要做好小结。当然,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方法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掌握讲授新知识的最佳时间,使学生听后有效,达到听课的根本目的。“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发动起来,在思维方法上,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2)深思,即追根溯源,大胆提出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才会“学”。“记”是指学生做课堂笔记。初中生一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同学笔记虽全,但收效甚微。因此:(1)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3)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记”是为了“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境界。

2.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做题马虎、错误率高;有的学生作业不规范、格式不按要求;有的学生对作业不及时的订正,没有反思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习惯。因此要求学生在数学作业方面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预习时应要做到:首先粗读,先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抓住本节知识的概况。其次细读,对重要的公式、定理、法则要反复阅读理解,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可以先列预习题纲,使预习有目标,有重点。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坚持整理独一无二“错题集”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是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这道题看着很熟悉,自己好像遇到过,当时还做错了,或者老师还讲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结果又做错了。这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者说没有掌握得足够牢固,面对一张讲过的试卷,学生有把握能拿满分吗?人总是能从自己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故要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4

现在中考网的初二学员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希望参加我们的辅导班来弥补的。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我们这里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那怎样才能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品质 培养 教学 学生

数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功不可没,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人格整合的重要阶段,也是良好品质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高度重视,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一、学习品质的相关概述

初中学生学习品质就是一种“学习商数”,是学生的智能素质、非智能素质的均衡发展及其优势组合的结晶。学习品质是能力,有好坏之分。优秀的学习品质体现在学生个体上是:愿学,能学,会学,以学为乐,学有所获。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稳定的学习情绪、较高的学习动机、恰当的学习自信心、认真负责细心求真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归因,善于分辨纷繁复杂的知识,能把握重点,寻找学习的突破点,能掌握学习最佳策略和技能,善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看作是快乐的事,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首先,学生的学习品质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善,获得提升。学习品质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个性风格,学习品质也有好坏之分。一方面,学习品质表现为个体对学习的热爱与否,是否能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从事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灵活机智、开拓创新、科学高效、全面发展等;另一方面,学习品质也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态是否符合社会的规范,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学习品质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得以发展的,它的实质是人的非智力人格因素特征和智力因素统一在学习上的反映。它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完善和提升。

其次,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需要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升学习品质,有多种途径,需要内外兼顾。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氛围的营造,学校制度的设置等等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在于师生的教与学的策略,这是提升学习品质的落脚点,是主阵地,也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最后,关注学习品质,就是关注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发展表现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结果性目标,过程与方法—程序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在课堂的实现和课后的延续;其核心是学习品质,特别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掌握和持续学习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表现为教学行为的改变,学会教学、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为师。因此关注学习品质的提升,其实就是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轨迹和憧憬。

二、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策略试探

1、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激发兴趣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如背景引入、制造悬念、利用趣味实验等。

2、注重方法点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授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点拨思维方法。随着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要更多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能培养学生有规律地探究解题思路,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疑难问题明了化,思考问题证明书写有条理,层次分明;二是教会学生解题技巧。随着学习的发展数学知识的增加。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学生遇到问题不知搬什么知识或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技巧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准确地选择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技巧教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

3、养成学生自学习惯,巩固良好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何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这是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总之,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发挥预习作用。有些章节可要求学生预习,布置难度适当的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他就必须认真地看书。有些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公式得逐字逐句领会思索、想象,牵扯到与旧知识的联系,如果忘记和模糊要查找、复习、以求贯通。其二是疏通知识脉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是靠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为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学完一节、一章、一册都要让学生归纳总结。学完各册进行总复习时就要让学生先系统整理,教师补充完善。

4、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及时纠错

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整理改错的习惯,让学生对解题活动进行回顾、整理、思考、总结、评价、调节,对经验与教训进行反思。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节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技巧,这对发现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也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因此,解题后反思一下有无其它解法,可使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结束语

俗话说:“播种好的行为,收获好的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需要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学艺术的好处范文6

一、初一新生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 从教材内容来看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规计算,题型少而简单;初中数学学习一般、抽象的字母或含字母的代数式,以及定理、公理、概念较复杂,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综合程度较高,难度相对加大,解题方法更灵活,造成部分学生不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2. 从教学角度来看

小学生往往习惯于机械记忆,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小学时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 而进入初中后,记忆和思维就不能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直观形象思维上,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从学习方法来看

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学习,完成教师布置作业就好了,不预习也不复习. 由于小学学习内容浅,尽管学习方法不得法,只要用功,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初中后,学生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习惯,不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拓展和深化. 导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思维常受阻,解题速度慢,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4. 从学生心理素质来看

对初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些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不很理想,成绩相对小学时落差很大就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初中数学课程一开始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一些同学遇到难题就头痛,不知如何下手,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学习之中,以后每次遇到难题都没有勇气去做,因此没有兴趣学数学,这些原因都严重影响了初一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5. 从课时的变化来看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 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课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 上课时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部分初一新生开始不适应初中学习,同时影响数学的学习成绩.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 随着教学内容的扩充、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一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 我们应该针对数学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关注数学衔接教学,做好初一学生的引路人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初中的学习对初一新生来说具有新鲜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上进的愿望,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强,面子又薄,更需要肯定. 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要再现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初一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 教师应培养学生上课时要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记,做到耳、脑、手并用,立体吸收教学信息,从而紧密配合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听课要听思路,听重点、难点分析,了解、学习教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虽然书上只有6道不同类型的例题,但其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这6道题,而是通过这些例题的分析、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应着重指导学生在听课时要听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注重教师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初一学生还需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脑子灵、记忆力强,但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根据艾宾浩斯提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对当天功课及时复习的习惯,要改变初一学生不复习就做作业的坏毛病,单元结束时要让学生及时对一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最后,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总复习,改掉为考试而复习的坏习惯. 复习不应是机械的重复知识,而是对旧知识再学习、再加工的过程.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觉自律意识,使学生能正确地顺利地解决一个个习题和对概念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深入全面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 针对学生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充分揭示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在联系,使每一个新知识,特别是上面提到的这些难点都有旧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已学知识的扩大与延伸. 这样学习起来既感到有新意又不感到陌生与困难,学生易接受.

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学习就应该是“双基”与“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数学的丰富内涵. 基本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