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工作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工作现状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1

一,年民生工作基本估价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能够方便就医,生活过得满意.调研中各界一致反映,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㈠群众"就业难"得到有效缓解.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举办大型城乡劳动力招聘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就业岗位718个,实现就业再就业3157人.总体来看,全县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形势趋于稳定.

㈡群众"就学难"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开展贫困生就学资助活动,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改建力度,强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和学生上好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㈢群众"就医难"得到有效改善.认真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投资673.5万元对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建村级卫生室39家;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积极引进医技人才,规范医疗队伍管理,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㈣群众"生活难"得到有效保障.强化"五险"扩面,积极落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低保标准,取消低保户大病救助病种限制;完善五保供养体系,稳步推进救灾救济工作,目前"五险"扩面新增参保6563人,全县参保总人数达到10.3万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㈤群众"住房难"得到明显改善.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启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开发商品住房,城乡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二,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民生投入需要县级财力做保障,近年来,虽然我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预算投入,但与当前民生工作的发展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相比,资金投入依然还面临着巨大压力.由于缺资金,教育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办学条件依然艰苦;医疗装备落后,服务能力提速缓慢,公共卫生工作推进难度加大;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以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还很低,覆盖面还很窄.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民生工作的发展进程.

二是服务质量不优.集中体现在教学质量不优,教师力量薄弱,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单一,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学生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幼儿教学亟待加强,缺少教学场所和师资,尤其是乡,村幼儿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医疗骨干缺乏,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亟待提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带动下,我县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层次较低,救助政策比较有限,受资金和指标限制,全县仍有很多困难对象不能及时得到救助;结构性失业矛盾仍然存在,困难群众就业难度大,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住房价格逐年上涨,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无力购房现象普遍存在.

三,年民生工作的基本思考

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五个领域.我们认为,全县民生工作应当立足当前,继续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医疗作为民生之需,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安居作为民生之愿,继续改进和加强民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确保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具体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围绕民生之本,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为载体,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努力在创业中扩大就业.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点发展磷化工,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力争引进更多的企业投资创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实现就业.二是积极挖潜创业项目,推动全民创业.高度重视创业项目库建设,开辟创业信息平台,正确引导创业人员创办适宜经济发展的致富产业,激发全民创业,全民创富活力.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计划,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人员成功创业.三是加快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抢抓省委,省政府扶持发展农村旅游的机遇,规划发展一批以农家特色美食,乡村娱乐休闲,乡村度假养生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认真落实扶持政策,确保每年新发展农家乐250户,带动就业1500人.四是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实行政府购买岗位,扩大岗位数量,强化就业指导,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继续开展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活动,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订单培训,定向输出计划,力争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二,围绕民生之需,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发展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医疗改革,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巩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河西,新街,光千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加大诊疗设备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医疗条件,方便群众就医;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重点抓好村级卫生人员工资保障工作,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二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群众受益面.进一步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降低自费比例,做好在校学生的参保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优化补偿方案,逐步提高补助比例;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逐步建立门诊统筹机制,改变患者只能住院报销的参合模式,让所有参合农民在门诊治疗期间,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报销待遇.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大外派进修人员力度,充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县级医疗骨干人员到基层驻院帮扶,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加大对乡医的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健康服务.认真贯彻新医改方案,逐步建立乡镇集中供药机制,切实监控好药品质量和价格,让广大群众用上放心药,实惠药;全面启动县,乡,村三级区域卫生信息"一卡通"工作,实行电脑联网服务,普及电子病历建设,确保让广大患者充分受益.

三,围绕民生之基,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和"上好学"的问题.一是抓好教育资助工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中职教育学费补贴等帮困助学行动,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助学金等社会资助力度,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上的起学.二是缩小城乡办学差距.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多方筹措资金,扩大校舍面积,消除教育危房;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不配套,村级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加大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实行优质资源共享;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幼儿教学,加大乡镇幼儿园办班力度,规范幼儿教育管理,确保城乡幼儿都能享受到较好的学前教育.三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培训,适当补充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建立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评价办法,实现优绩优酬;积极做好薄弱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2

一、基本情况

城市拆迁安置工作,是引进发展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拆迁规模呈递增趋势,拆迁安置工作总体上进展平稳,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广大拆迁人员居住条件,保障各项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去年以来,先后共实施了四五期、城际铁路等40个项目的拆迁任务,拆迁房屋面积近157.6万平方米,动迁居民6163户,拆迁企业317个,安置被拆迁群众1841户,交付3331套房屋。在3月19日的城建委工作会议上,各位委员对此调查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反映这几年我区拆迁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难度大,为加快我区经济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拆迁安置工作牵涉面广,情况错综复杂,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作保障,工作很难开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拆迁安置工作,为加强领导力量,强化保障措施,实行了区领导分片包干制。区领导挂帅,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对项目的拆迁安置全权负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区机关各部门成立拆迁工作小组进驻现场,积极配合各有关街道,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强化宣传、阳光运作。拆迁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拆迁工作中,我区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做好有关政策法律的宣传工作和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熟悉和把握拆迁安置工作有关政策,强化政策透明和程序公开,坚持规范运作,确保拆迁补偿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合法性。

3、依法拆迁、规范操作。拆迁安置工作事关每一位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我区拆迁工作坚持将依法行政落实到拆迁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抓好拆迁评估各项制度的落实。拆迁部门对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着力提高拆迁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政策水平和服务水平。对外在拆迁工作中实行阳光操作,坚持拆迁补偿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4、妥善安置、善待百姓。近几年来,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拆迁,既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又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依法行政与有情操作相结合。全力促进失地农民安置用地和安置房的落实,主动为困难拆迁群众提供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医等实际问题,切实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近年来全区拆迁任务相当繁重,时间节点和交地时间紧,许多项目穿行,使得宣传攻势有时不能跟上拆迁工作的节奏。一些少数群众对拆迁安置的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透,或者误解了拆迁安置政策,给拆迁工作的稳步推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在拆迁调查工作中,少数个别工作人员对补偿标准的尺度把握不够准,甚至还存在个别讲人情,论亲疏,对拆迁地面积的丈量、拆迁标的物的估价不统一,出现个别超面积丈量、超值估价等问题。

三是拆迁农民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且绝大部分失地农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又无一技之长,较难找到工作。目前又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障,从而造成部分失地农民无地可种,无岗就业。

三、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拆迁安置法律政策宣传的力度。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被拆迁户对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政策了解不多。为此,在进行重点工程拆迁工作的时候,除了开好动员会外,还要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尤其对被拆迁范围内的村组党员和干部进行更深层次安置补偿法律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利用他们的幅射作用,切实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被拆迁户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使被拆迁户由被动拆迁转向主动积极地支持拆迁。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3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妇女工作氛围。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妇女发展取得新成效。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共同发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致富技能培训和“五送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鼓励和扶持妇女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走上增收致富的小康之路。重视并撰写各类妇女工作信息。镇妇联十分重视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认真撰写各类妇女工作的信息,积极向上级妇联等各类网站投稿。按照要求完成了妇女杂志等各类的征订任务。

二是关注妇儿弱势群体,做好妇女维权和贫困妇儿的关爱工作。加强妇女权益保障知识的宣传。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利用妇女自身的网络组织,广泛开展妇女维权宣传,利用各种黑板报、宣传窗、灯箱标语等阵地,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新婚姻法等,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维权意识,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妇女的来信来访工作。积极调处妇女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关心和关爱贫困妇女儿童。做好贫困妇女调查工作,建立贫困妇女档案。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经常给予她们帮助和支持;组织镇、村干部开展贫困儿童结对活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资金,用于贫困妇女儿童的慰问。

三是注重家庭这一主题,开展各类特色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家庭的创建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镇妇联立足家庭,以各项创建为抓手,做实做好“家”字文章。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每年“三八”节,经过各村妇代会的推荐和评比,对全镇在各类创建中涌现出来的 “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平安家庭”、“十佳巾帼创业标兵”进行表彰。

一是党委政府通过完善工作制度,把妇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解决妇女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妇联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指导、搭建平台,使妇女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更有作为。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健全了妇女工作的领导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三是将性别平等意识逐步纳入决策主流,在制定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时,广泛听取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了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竞争和民主管理,从源头上有效地保护了妇女合法权益。四是以党委、人大、政府、换届为契机,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一大批政治坚定、能力较强、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女干部进入镇、村级领导班子,妇女参政议政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颁布实施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明确下阶段妇女儿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将妇女儿童发展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提高妇女地位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能力建设,我镇制定了实施两个规划的具体计划,并努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妇女儿童事业进一步发展。三是加大投入,加强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改善了妇女儿童生存环境。

一是自上而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的支持,协调拨付培训经费、增加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从而为提高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技能。二是妇联组织制定由上而下的统一培训规划。依托妇女教育培训基地,开展思想、素质、技能、礼仪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广大妇女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把妇联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纳入干部总体规划和部署,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方式,有计划选送妇联干部深造,有目的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企业、村、艰苦环境中磨练。改变妇联干部兼职现象,做到妇女工作专职专人。

1、在社会的有些层面对妇女工作重视不够,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认识不到位。某些党政部门的领导虽然思想上有认识,具体工作中却摆不到位置。

2、妇联组织的群众化程度也还有死角,还不能完全脱离机关化工作模式和作风,深入群众了解妇女思想

生活状况还不够,对妇女宣传发动还不够。一些妇女对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态度不积极,“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妇女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而她们正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要加大活动的覆盖面和针对性。特别是农村和城镇贫困妇女健康问题。她们因生活困难导致健康水平下降,更谈不上发展,有的甚至连子女教育都负担不起。这样又造成这些家庭的子女素质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4、妇联组织对于妇女理论研究上不够深入,在关于妇女发展的新问题研究上功夫下的不够大,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还缺少得力的办法和有效的措施。

一是要提高对妇联工作的正确认识。乡镇妇联担负着组织、引导、教育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其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党委、政府分忧,因此,乡镇妇联的工作理应受到重视与支持。乡镇党政领导要从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力军的高度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带头学习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的重视、行动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为妇女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二是要主动关注当前妇女儿童的主要利益需求。进一步加大老年农村妇女养老金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强城乡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强城乡均衡发展力度,尤其对教育、医疗、住房制度进行改革,使制度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更多向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倾斜;加大妇女儿童维权力度。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妇女儿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增设实施项目,以项目实施支撑妇女儿童发展。

三是要注重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在投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中,注重发挥妇女作用。要引导各行各业妇女着眼于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创新工作理念,研究妇女就业创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重点的妇女创业就业服务,促进妇女就业创业;要切实抓好妇女小额贷款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健全机制、简化程序、加强配合、深入调研,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水平、抓出成效;要充分运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和各类教育培训阵地,帮助广大妇女提高素质。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4

一、提升监督思路,大力营造履职氛围

市人大常委会更新监督理念,针对目前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拓展工作思路,依法行使监督权,营造了良好的履职氛围。

一是克服“无欲无求”的观念,树立“有为有位”的意识。在人大工作的老同志比较多,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无欲无求”的消极思想。这些思想缺乏对人大地位、性质的充分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既然人民信任我们,把权力赋予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牢记人民的重托,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公正无私、坦荡豁达的心态,“在其位,谋其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二是克服“自娱自乐”的观念,树立“胸怀全局”的意识。有的同志缺乏全局意识,患得患失,认为“人大不干不好意思、干多了没啥意思、干一点意思意思”,把人大监督工作狭隘地定位于“自娱自乐”。其实,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其它工作紧密联系。抓好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把监督工作放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在议大事、谋全局中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三是克服“虚软指标”的观念,树立“阳光监督”的意识。过去,人民群众很少直接监督人大,人大工作缺少压力,人大监督工作处于“虚软指标”状态。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建立了“三公开”公示制(公开监督计划、监督内容、监督方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通报制(将每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审议发言以简报的形式下发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及公民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每次常委会会议邀请5—7名人大代表和公民列席会议)、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等一系列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二、突出监督重点,全力推进科学发展

人大监督工作线多面广,如果面面俱到,往往会影响监督效果。只有突出重点,才能使监督工作更有深度、更具实效。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调研。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建设中部强市”的目标和“一区两带三极”战略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建议,得到市委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认可。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工委负责人赴广东、广西等地工业园区,就园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学习考察,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名义向市委报送了《打造工业园区新优势,推进园区经济大发展》的调查报告。市委高度重视,整合优势资源,完善配套功能,促进了园区经济大发展。年6月,围绕市委建设新城区的重大部署,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赴江苏昆山、苏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并形成《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市委采纳了其相关建议,积极推进新城区建设。目前,我市新城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已完成,新城区4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围绕国计民生,进行重点监督。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对民生问题的监督,把事关民生的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等作为监督重点,督促政府落实解决。近年来,常委会围绕"水厂建得成、企业管得好、群众用得起"的目标,每年都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对这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市政府广辟融资渠道,创新运行机制,落实优惠政策。近三年,全市共投资2300万元,修建了10座中心水厂,分步解决了2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群众对此十分满意。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性工程。多年来,行路难困扰着农民,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市政府加大投入,建管并举,确保了农村公路"建一条、成一条、养一条、保一条"。近三年来,全市共投资2.5亿元,完成通乡公路建设38.3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885公里、落实专业养护人员90人,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

三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监督。人大监督有许多不是一次视察、检查就能够解决好的,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形式,一抓到底,督促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近年来,水污染防治一度成为全市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年,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水污染治理”确定为重点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五年治理,分步实施,每年都通过深入现场检查、集中力量整治、召开专题会议督办等形式,督促市政府及环保等部门认真落实治污工作。关停了13家污染较大的“五小企业”,投资2亿元建起了2座污水处理厂,督促12家重点企业安装了15套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全市大小河渠的水变清了,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年我市污染物总量减排继续保持双降,经省环保部门认定,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4%、6%。

三、加强预算监督,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预算监督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透明钱柜”,为老百姓管好政府的“钱袋子”,人大常委会责无旁贷。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预算监督的方式方法,预算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全面实现预算监督“三个转变”。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遵循法规、结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原则,修改《市预算监督办法》。修改后的监督办法内容更全面、程序更明确、方式更科学、有“预算才有支出”的原则更突出,使我市预算监督工作实现了实质性的“三个转变”:即在预算编制上,由总预算与部门预算分步编制向总预算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进行了转变;在预算审查上,由“一审”向“四审”转变;在预算执行上,预算的调整和变更由事后批准向事前审批转变。在此基础上,常委会于年、年又分别制定了招商引资等特殊事项借款备案制度和《关于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使用监督办法》,为预算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初步审查,不断提高预算监督的工作实效。常委会破解专业人员缺乏的“瓶颈”,通过聘请专业人员,成立初步审查专班,采取听汇报与查“四表一书”相结合、审查总预算与审查部门预算相结合、全面审查与重点审查相结合、集中审查与进户调查相结合等办法进行初步审查。每次审查出来的问题以初步审查报告的形式向主任会议报告,市政府分管领导及财政部门负责人在主任会议之后7日内将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答复。近几年来,初步审查报告的问题和建议一般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和落实。

三是强化审计支撑,逐步拓展预算审查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常委会始终依托审计部门的力量,一方面把人大的监督重点纳入审计工作的年度计划。如常委会要求市审计局对市四大公司(城司、汇桥担保公司、盛公司、投资公司)的营运、市国资办产权收益专户、国家投资浩口镇等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跟踪审计。常委会在听取审计报告后,形成审议意见交市政府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利用审计成果。审计成果不仅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的重要依托,而且还是跟踪监督,加强整改的重要依据。在预算审查时,初步审查专班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作为初步审查的重要依据之一。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时也要听取审计局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同时,我们还注重利用审计结果进行跟踪监督。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进行了跟踪督办,形成审议意见后转交市政府办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审议意见进行整改后,向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5

一、自然情况及经济发展状况

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辖8个乡镇、82个村,211个自然屯。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截止20__年3月末,全县农村低保户3473户、5379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农村低保边缘户1716户、3260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农村五保户718户、738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0.68%。20__年财政收入__41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20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支出2854元。

二、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自20__年下半年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几年来,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法规,使全县农村低保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20__年,全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04万元,20__年预算资金310万元(县财政匹配67万元)。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谐。

(一)致贫原因分析

农村低保户致贫有以下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年老体弱,二是因病致贫,三是因残致贫,四是因无地(或地少)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依据低保档案和此次抽查情况统计,我县20__年底3610户农村低保户中,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致贫户有1204户,占低保户总数的33.4%;因病致贫的有971户,占低保户总数的26.9%;因残致贫的有606户,占低保户总数的16.8%;因无地(或地少)等其它原因致贫的有829户,占低保户总数的22.9%。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各乡镇、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把农村低保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2、认真调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按照“低标准起步,逐步提高”的原则,经过认真调研,在保证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物价、经济发展水平和县财政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我县农村低保标准为年720元,这个标准符合当时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

3、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一是出台《__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__县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标准》等政策文件,增强了低保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增强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按照农村低保申报审批程序的规定,严格把关,逐项落实,重点把住村委会调查、村民代表评议、乡镇复查、民政局抽查和两次公示五个关键环节,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提高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每年组织乡镇和村屯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年度复查,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电话、临时抽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低保工作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死亡和收入变化人员及时进行清理和调整,做到及时审批、及时调整、及时清除。四是规范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做到审批、发放两条线。低保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社会化发放。五是加强档案管理,按照市局要求一次达标。六是实施“分类施保”,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不同,采取就近靠档的办法,拉开档次,区别管理。

4、开展专项救助,进一步解决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近几年,围绕健全和实施城乡低保制度,县政府开展了农村特困医疗救助、

教育救助、灾害救助、法律援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活动,进一步减轻了低保对象的生活负担,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5、加强宣传,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社会效应。通过印发传单和电视辅导等形式宣传低保政策,不留政策死角。

6、准确核定收入,为确定低保对象提供依据。家庭收入是界定农户入保的基本条件,因为农户居住地域的差别,家庭经济来源的不同,主要成员劳动能力的强弱,土地质量的差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赡养抚(扶)养能力等因素影响,准确地计算贫困户家庭收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根据实际情况,农村低保《细则》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标准》中,对家庭收入计算的内容,赡养抚(扶)养费的计算和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内容做出了原则的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因户制宜,做到既有原则性的计算标准可参照,又不死搬硬套,解决了家庭收入计算难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需要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村低保管理机构,增加管理人员。

(二)亟待需要上级对工作经费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农村低保标准偏低,难以维持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应该进一步调整。

(四)农村独立生活的老人要求低保问题突出。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原本和子女在一个户口的老人为了要低保,把自己的户口单列出来,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耕地过户给子女,要求最低生活保障。

四、提高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建议和意见

(一)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低保对象家庭的生活水平。根据座谈大家认为:确定低保标准应该以农村低保对象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来确定。根据市场菜篮法测算,全县农村居民年最低消费支出1180元,建议农村低保标准定在1200元,平均补差额在750元。这个标准既可以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可以缩小与城镇低保标准的差距。

(二)合理确定农村低收入标准。对农村低保边缘户实施救助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的一项惠民政策,但就我县而言,由本县财政筹集救助金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开展的救助只是发放国家一次性救助金、合作医疗救助、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如果探讨发放救助金标准,可根据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边缘户生活水平而定,我们认为,比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提高200--300元为宜。

(三)合理确定保障面,做到“应保尽保”。按照1200元标准调查测算,我县农村低保人数将达到6040人,保障面为5.6%,该比例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调研工作现状范文6

关键词 就业率 一专业一策 教学教师 素质教师

一、 各专业团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问题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团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1.突出专业特色,如目前嵌入式手机开发的人才。加一些最新的如brew等新的课程而其他学校并未开设,给学生增加就业砝码。

2.注重学生的基础课程教育和学生的素质培养。如大一C语言课程以前不重视,现在派专业骨干教师教授此课程,同时在一些实践课程中反复复习。(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企业对此专业的人才的标准两方面,一方面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表达、写作、团队)另一方面为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性(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3.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在大学四年分阶段指导并通过各种活动、比赛提高综合素养。

4.与企业深入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批量实习就业。大三下学期开始选拔、外派。

(二)软件工程专业团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扩展实习基地的数量,深入合作批量实习就业(如文思60人)。就业尽早启动、争取主动权(大三下学期开始引进企业、外派实习。就业前专业方面与素质方面的双重指导(如笔试题模拟训练,简历的一对一指导、求职礼仪等专业教师与素质教师共同参与指导。

(三)影视动画专业团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指导。专业教师通过毕业年级的压顶石项目,提高技能,并指导毕业生做自己的作品集外派学生参加实习基地的实习。

(四)日语专业团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就业工作早动员、早实施。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如专业教师较年轻发动家属推荐)。通过各种实习促进就业。在毕业年级,论文指导教师作为就业指导教师对毕业生简历、面试进行指导。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排查进行监控。

二、目前各专业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改变就业心态问题。

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意愿不强,等、靠思想严重,对工作的环境、新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强度等挑剔严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的教育、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交流、请企业工作人员作讲座、兼职、顶岗实习等让其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是什么样子的、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是什么。结合素质教育老师的思想工作从大一开始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让期望与能力匹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如嵌入式开展的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专科生的就业能力问题比本科生严重。一方面在校期间尽量强化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要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加重视职业化教育。另一发面多开发一些中、低端适应这部分学生就业的岗位提供给这些毕业生。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特长就业,降低期望、升学或多渠道就业。

(三)各系在校期间出国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2+2等)。

参考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做法,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国内毕业时还未完成国外的学业。这些学生的就业方式为出国。提供当时出国的学院审批表复印件、对方学校录取通知复印件、出国签证复印件这三份作为就业证明。

(四)继续深造,错过就业机会。

一心升学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多,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启动较晚,按往年的情况考上的比例较少,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所报考的学校与自身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报得过高。等到成绩下发的时候好多就业机会已经没有,不好的企业又不愿意去,最终被剩下。一方面对学生指导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准备考研的同时可以适当有选择的参加一些企业的招聘。另一方面在报考院校上做专业的指导,让其调整好心态,报考与之能力匹配的院校,提高录取的成功率。

(五) 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的经费支持与制度保障。

随着省外生源的越来越多,以及部分专业的产业发达地区在省外,各专业在省外建立的实习就业基地越来越多。派去的学生大部分是成批量输送。由于地域环境的不熟悉,学生到企业需要适应期,各系需要派专人到企业管理学生,帮助学生融入企业并定期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等。为保障教师外派到企业不流失,同时鼓励教师在假期期间到企业指导学生,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如在外地指导学生的课时量的计算、外派的补贴(外地生活成本较高)、工作量考核、激励政策等)及相应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