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1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城市工作现状,为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市工作调研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突出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主题,围绕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社区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党建,平安创建,班子建设,公共服务,精神文明,文体事业等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本次城市工作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区城市工作调研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陈明哲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发展计划局、民政局、建设局等单位抽调专人组成。
三、任务分工
(一)围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对社区工作中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梳理,并提出关于加强社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区作风办负责);
(二)围绕城市党建工作,深入分析城市党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加强城市党建工作的对策(区委组织部负责);
(三)围绕城市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分析城市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制定加强社区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的应对措施(区委宣传部负责);
(四)围绕“平安**”创建活动,如何推进“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创造安定、和谐的城市发展环境(区委政法委负责);
(五)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区发展计划局负责);
(六)围绕城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如何繁荣商贸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区经济发展局负责);
(七)围绕社区服务、职能发挥、社区建设、弱势群体帮扶、低保办理、优抚救助等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区民政局负责);
(八)立足于城市服务平台,围绕就业培训,失业登记、社会保障等专题进行深入调研(区人劳局负责);
(九)围绕城市法律知识普及、居民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区司法局负责);
(十)对城市小区物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小区物业管理应对措施(区建设局负责);
(十一)围绕如何丰富城市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等专题进行调研(区文体事业局负责);
(十二)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提高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专题调研(区卫生局负责);
(十三)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如何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进行专题调研(计生局负责调研);
(十四)按照创卫工作要求,如何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专题进行调研(区市容环卫局负责);
(十五)围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就如何推进市区内重点项目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区大项目办负责);
(十六)对城中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旧城改造的可操作性意见(区旧改办负责);
(十七)人民办、西兰办、吴办、古渡办、渭西办、陈杨办等6个办事处围绕办事处、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对策进行专题调研;
(十八)沣东办、钓台办、马泉办结合乡镇与办事处的职能转换,围绕加强和推进城市工作,探索社区建设,建设移民新村,妥善安置拆迁群众等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要求,立即成立专题调研工作组,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深入到社区、辖区企事业单位,及时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落实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干部从事专题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把关,确保此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各单位要把本次调研活动作为本单位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承办人员为具体责任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调研报告的分析汇总工作,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的城市和社区工作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推进城市和社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本次调研活动,全力支持和配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提供调研活动必要的分析资料,安排工作人员协助各成员单位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各成员单位调查研究提供便利条件,确保调研活动顺利进行。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2
整合资源 打造社区科普立体组织网络
科普工作重点在基层,昆明市科协积极打造社区科普的立体网络,由大到小,纵向层层递推,从市到区,从区到街道,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辖区公共单位,科协组织正在一级级地往下渗透,以期更靠近基层民众,更好地为百姓开展科普服务。
五华区华山街道翠湖社区位于昆明市中心,地理环境特殊,社区公共户单位资源丰富。社区因地制宜,由科协牵头,在辖区的公共户单位成立科协组织,充分利用公共单位资源,每月定期轮流“坐庄”开展科普活动,形成社区+公共单位+翠湖周边,“1+2+3”的模式,打造了“翠湖周边科普文化圈”,提升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品质。
官渡区吴井街道为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实现科普工作的长效推进,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书记负责对全街道科普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并组织驻区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及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在社区成立科普协会,为社区百姓提供科普服务。目前,该街道已成立十一个社区科普协会,共有600余名科普志愿者,逐渐形成了以街道科协为龙头、以社区为主体、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科普网络组织体系。2011年8月,吴井街道与昆明市动物研究所合作,在11个社区中开展“濒临灭绝动物的大型图片展”,图片吸引了大量群众观看,收到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建设阵地 创新共享社区大科普环境
社区科普工作有序、长效开展,重要的是有载体、有阵地。固定的场所才能使零散的科普服务汇集整合,从而改变流动、“游击式”的宣传方式,形成规模,保证宣传实效。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是社区科普宣传的主要阵地。目前,昆明已基本实现“站、栏、员”的全覆盖,为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夯实了
基础。
五华区篆塘居委会新北小区是1985年为解决旧城改造居民户的搬迁问题而建盖的老小区,然而走进这个社区,破旧的房屋并没有冲淡这里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篆塘科普社区”几个鲜红的大字,醒目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个社区建设的特色;15块不锈钢架的科普橱窗沿伸道路尽头,给居民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阵地;科普活动站门口,“篆塘社区科普茶苑”和“篆塘社区科普公民学校”两块牌子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休闲、娱乐也不离科学。
五华区科协还与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合作,整合社区科普资源,投资10万元构建社区科普工作硬件体系,如:电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等。聘请社区内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作为科普宣传员,建立科普宣传员、科普家庭、科普志愿者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宣传队伍,开展了一系列设计合理、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动。
盘龙区桃园广场休闲走廊建设的长150米、拥有73个宣传展板的科普宣传长廊美观大方,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大量的科普知识,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欢迎。石井社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社区办公室外墙变为科普宣传栏,按时更新,为居民提供节能减排、养生健康的科普小知识。
除常规的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许多社区创新思路,开辟了拥有社区特色的科普宣传阵地。桃源社区的袖珍科普馆就是结合社区青少年众多的人群特点而特地建设的,该馆全天免费开放,馆内拥有23件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强的科普展品,每天都有专门的科普志愿者讲解,让孩子们不出社区就能边学边玩,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
石井社区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科普服务,积极与辖区内的公共单位联系,利用公共单位现有的科普资源,组织居民前往参观,辖区供电局的“节能减排展览室”就成了社区的科普新阵地,丰富了社区科普资源。
翠湖社区在社区广场开设了一个科普谜语角,谜语角每月更换一期,内容丰富多样,每天都有许多居民聚在谜语角猜谜学知识。铁路新村社区道路两旁新种植了大量树种,但树名却鲜为人知,街道积极与区科协协商,为树“亮牌署名”,树的“身份证”上标注了树名、科属、生态习性、产地分布等信息,科普从细节着手,从居民的身边做起,虽是科普小事,却饱受群众
好评。
强化意识 完善社区科普工作机制
对于社区而言,仅在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以及“三下乡”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科普文化需求,但社区资源有限,怎样才能实现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呢?一项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唯有制度先行,在昆明五华、官渡、盘龙、西山四个主城区内,大部分社区都逐步完善了多项与科普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社区科普岗位目标责任制、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社区科普板报、橱窗管理制度、科普协会工作职责等,以制度管事、管人,使社区的科普工作有章可循,迈入制度化建设进程。
有了硬性制度为基础,还需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科普意识。社区工作分口不分家,社区的科普专干,并非专干科普,只有让科普渗透到社区工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盘龙金实社区、五华翠湖社区、官渡石井社区、西山永昌社区等地,科学普及的想法就时时挂在社区工作人员心头。在社区办公室大厅,长期摆放科普小册子,随时随地为居民宣传科普知识。利用春节、敬老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将科普知识融入文艺表演,并在活动期间穿插知识问答,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记住更多的小知识。
贴近民意 增强社区科普活动吸引力
社区科普与居民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决定着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但系统、严肃地科学知识教育却未必能吸引居民的眼球,社区科普活动的内容必须找准切入点,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随着昆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大面积改造,原来的乡村转型成为社区,失地的农民转型成了城市新居民,在这些新建的“村转居”社区中,失地农民身无所长,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为了让这部分“新市民”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融入城市社区,社区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盘龙宝云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村转居”社区,社区积极组织科学技能培训,今年内已开展了五期共350人的培训,第六期也正在积极的筹备中。培训内容经过市场调研和群众考察,结合民意开设“水电、物管、育婴、园艺”等课程,同时穿插政策法规、面试礼仪等知识,培训纪律严格,并进行专业的结业考试,以期真正提高农民素质,解决“新市民”的再就业难题。
在吴井街道,针对因旧城改造获得大量补偿款而无所事事闲居在家的妇女较多的现实情况,街道积极与昆明锦蝶文化传播公司洽谈合作办科普、文化系列讲坛。同时,2011年3月,创造性地组织了吴井街道第一届“妇女手工作品大赛”,广大妇女群众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颁奖会和展览期间,穿插生活小科普知识交流,利用时机再次点燃她们热爱生活、科学生活的热情。
科普家庭演讲赛、科普摄影比赛、科普电教片、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兴趣小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积极推动着社区居民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列中,营造了浓厚的社区科普氛围。
示范先行 试点带动完善社区科普架构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昆明仅为2.95 %,新昆明的建设需要科普来提升公民素质,社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1年末,昆明市科协由主席带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了认真地调研,形成了《昆明市社区科普工作调研报告》以及《昆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目前《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随后将上报昆明市委、市政府。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3
这次情况通报会,时间虽短,但内容很丰富。会上通报了第二期信息交换平台的运行情况,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管理及相关基础工作进行了培训。大家通过学习、交流、通报工作情况,达到了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和部署作任务的目的。
去年十月份以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开展了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现状调研活动。这是我委专门的工作机构成立以后,首先抓的一件大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省很多地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工作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并不掌握。为此,省里从调查研究入手,于去年11月1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探寻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科学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工作,必须尊重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即,省流动人口管理处会同省流动人口管理站的同志开始调研。他们深入到吉林、延边、松原等地的社区、乡村,通过实地调查、现场座谈等方式,历时2个月,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情况和数据。各地在接到调研通知后,能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填写调研表、撰写调研报告。目前,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已经形成,正在委党组传阅。整个报告问题反映准确,符合基层实际;分析深入,切中问题实质;对今后工作提出了科学并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充分体现了全省同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报告为今后做好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依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是规范和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频繁决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流动人口需求,省人口计生委改变了过去把所有流动人口“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方式,按照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了《婚育证明》管理。明确已婚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经常性、制度化的管理和服务,其他人员作为一般性管理,及时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教育、技术服务等。这样,不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对于没有《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在本地有效的临时《婚育证明》;对婚育信息完整准确的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办理有效期为3年或5年的《婚育证明》,以便建档立册,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减少了漏洞;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流动人口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二是以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主要目的,统一规范了流动人口表、单、卡、册的管理。增加了服务内容,强调了依法维护流出人口合法权益。流出人口因居住、就业等变化频繁,使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到位,违法生育较为突出。在目前,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体制,还未很好建立的情况下,户籍地有必要也有责任加强管理,为现居住地实施管理创造一定的条件。要加强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的管理,并增设“落实奖励优惠政策、金额”等服务项目。要求户籍地村级统一建立基础档案,记载每个流出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外出时间、地点、办证和从业等基本情况,力求做到人头清、婚育清、措施清、去向清的动态管理。
第三,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有新起色。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作为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加快了户籍地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跨省、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流难的问题。去年培训班以来,我省信息平台交换工作有很大起色。2004年12月21日至2005年3月20日,我省共提交信息9216条,反馈率为30.35%。今后,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加强指导、培训和督查工作。
对下一步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今年,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
一、进一步落实省里下发的一系列文件。最近,省里对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下发的文件比较多,但不是文件多了,工作就做好了,关键是落实。一是落实省里于今年2月22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强化领导责任制,密切协作配合,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与相关部门的改革举措结合起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引导和提供服务上,寓管理于服务中,创新综合治理机制。各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综合治理、优质服务”的新理念,如为流动人口搭建发展经济平台,把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和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宽计划生育服务领域,提高办证率。二是落实《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精神,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设备,并要有专人管理网站。各级人口计生委都要建立相应的监控督促制度,每周至少登录一次交换平台,随时了解上级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规定及时处理和交换个案信息,同时各相关处、科、室也应分工负责,做好信息交换的监控和督促工作。市、州每周至少登录平台两次,及时掌握各地个案信息的交换情况,对长时间未发出查询信息和未按时反馈查询信息的县(市、区)进行督促。目前,各地推广使用平台工作发展不平衡。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加强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作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项基础性工作,与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要加快推广应用的步伐,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动态管理水平。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资源、信息共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由战时转入平时,由突击性转入经常性。对我们有的同志来说,信息交换平台是一种新鲜事物,一些基层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在思想上产生了波动,对平台的可靠性、信息的真实性、应用的持久性产生怀疑,对是否能全面推广缺乏信心。因而对在使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对经常性的反复操作产生厌倦情绪,对平台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采取应付态度。仍有少数县(区)工作不落实,与信息交换平台应用有关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或不完整;对流动人口有关情况的询问、核查不认真;上网录入的信息不准确等。这其中除了领导重视不够外,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信息化工作基础较差,设备、网络资源缺乏,缺少具有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反馈信息中"查无此人"的比例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交换信息质量,有的地区“查无此人”率竟高达90.62%。目前,一些地方平台运行的机构尚不健全,平台缺乏良好的运行环境,基础保障急需强化。对此,我省将平台的使用情况纳入了年终计划生育整体目标考核,在今年的考核方案中,明确了信息平台的考核内容和办法。三是明确《吉林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规定》中的新观点、新意见、新规定开展。要将村、社区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为管理对象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省里同志也要积极参与指导各地的培训工作。各地要在5月底前完成培训业务。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4
一是目标要提高。压力催生动力,目标体现差距。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既是办公室工作作风,更是办公室工作的要旨。做好新形式下的办公室工作要以“*”为指导,以服务决策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三个服务”为重点,以优质高效为标准,团结协作,创新奋进,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受梗阻,不让需要办理的事情受延误,不让前来办事人员受冷落,不让办公室的形象受损害,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整体上台阶,真正让领导满意,让机关满意,让基层和群众满意。
二是思路要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推进工作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当前的办公室工作来讲,就是要践行“*”,强化“*”(人本理念、服务理念、实效理念),建设“*”。
1、践行“*”,把握正确方向。“*”重要思想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
武器。只有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县委办公室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重要思想统揽办公室的全部工作,指导县委办公室的各项建设。
2、强化“*”,紧跟时代步伐。强化人本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管理,注重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管理与关心相结合,努力创造灵活的用人机制与宽松和谐的拴心留人环境,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三提高”,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要强化服务理念。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宗旨和灵魂。在工作中要尽心尽力,诚信为本,满腔热情地为领导、为部门、为基层、为方方面面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到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服务让人满意,蠃得各方面信任和支持。强化实效理念就是要在实际工作精通业务知识,提高办事效率,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及时到位、不出差错、快速运转。
3、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学习型办公室要营造利于学习的舆论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选准载体,逗硬奖惩,务求学习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建设奉献型办公室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教育和引导办公室干部职工树立“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他人一时难”的工作理念,热爱办公室、奉献办公室,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摒弃官气和傲气,甘做人民的公仆。建设务实型办公室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注重结果式管理,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办文、办会、办事等诸项服务工作的“零差错”。要力戒形式主义,忌作官样文章,广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力争把最真、最实、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是重点要突出。办公室工作面宽量广,繁杂琐碎。把握轻重缓急,做好统筹兼顾是有序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对于具体工作来讲,所谓的急和重就是加强信息调研,当好参谋决策;搞好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抓好“防邪”,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信息调研,当好决策参谋。就是要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提供决策信息。对上报市以上特别是省以上的信息,做到突出特色,准确反映,提高采用率;对全局性工作,做好经常性的资料储备、数据分析和动态掌握;对突发性事件,做到反应敏捷,上报及时,避免迟报、漏报和瞒报。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杜绝虚假信息。不断拓宽视野,广泛收集县内外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供党委领导参考。始终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和领导决策,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超前性和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提供“了解问题有广度、分析问题有深度、对策措施有力度”的调研报告。完成领导交办的调研课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搞好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就是要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紧贴党委工作思路,把重点放在推进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上。要对党委工作要点进行分解立项,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特别要对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内开放、深化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及时反馈重大决策落实情况,尤其要反馈妨碍决策落实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和完善措施的建议。要认真抓好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并对决策落实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及时作出反馈。根据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和查办内容,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进一步加大领导批、交办事项的查办力度,做到批必查,查必果,果必报。不断加大催办力度,强化查办时效,做到急事急办。要改进方式方法,注重督查实效。把督查工作同目标管理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督查网络,严格规范程序,不断提高督查质量,确保党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抓好“防邪”,维护社会稳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工作“五个必须”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积极作好源头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认真处理重复,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做到政策适用到位、思想疏导到位、解决具体困难到位。及时妥善处置集体上访,做到分工明确、应对有序、措施有效,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党委机关正常工作秩序。要始终紧绷稳定之弦,高度重视防邪工作。重点做好“”顽固分子的转化工作,积极配合公安政法机关做好重要节假日和非常时期的稳定工作,确保“三零”成绩的巩固。
四是运作要规范。办公室是党委的桥梁、纽带和窗口,承担着办文、办会、办事等多种具体事务,只有按照科学、有序、规范的要求运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为党委总揽全局和高效运转提供最优质的综合服务保障。
1、严把办文质量,提高会务水平。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公文处理《条例》和《办法》,坚持文秘人员严格核稿,领导层层把关制度,减少发文数量,提高文件质量。要认真搞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服务工作,做到准备充分,服务周到,记录详实,资料齐全,整个过程要体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总要求,不出任何疏忽和遗漏。
2、加强联系沟通,理顺各种关系。要进一步发挥办公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同省市委办公室的纵向联系和区县委办公室的横向联系。要加强对各乡镇党委办公室的指导和联系乡镇的帮助。要紧密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内与外”、“上与下”、“大与小”、“急与缓”等各方面关系。要加强同“四办”主任的联系和协调,对重要活动实行会商制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综合协调工作。
3、搞好后勤服务,增强保障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精打细算,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使用人才物,确保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4、注重宣传防范,确保秘密安全。要加大保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保密意识。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党政部门、信息网络以及经济、科技、商业秘密的保密指导管理,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确保国家秘密万无一失。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5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从事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的各类岗位。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帮扶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市公益性岗位队伍组建与管理的要求,我区新开发了城市协管员、治安巡防员、文明交通劝导员、社区“两保”工作人员(社保、低保)、人民调解员、合同制消防员等公益性岗位(以下简称“几大员”)。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充分发挥几大员的积极作用,根据区政协常委会议的安排,今年-5月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调研小组,对我区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走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街镇、赴兄弟区县及外省考察学习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对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经区政协第三次主席会议审议,形成此建议案。恳请政府认真研究建议案中所提出的问题,并酌情予以解决,以进一步规范我区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开发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人员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聘请了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从业人员,共计1257人,其中治安巡防员497名,城市协管员232名,“两保”工作人员268名,文明交通劝导员200名,人民调解员20名,合同制消防员40名。以上几类人员中,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中分别有79.67%、86.63%、54.5%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和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进行选拔,相对其他几大员而言,年龄结构偏低、人员素质较高。
(二)资金投入。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的工资为800元/月,人民调解员的工资为850元/月、“两保”工作人员的工资为1000元/月。除城市协管员外,其他几大员均已购买了五项保险(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但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费已落实到个人帐户。以上几大员人员工作经费总计171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58万元,区级财政1361万元。总经费中工资总额为1175万元,服装、装备费为__万元,业务经费为72万元,交通劝导员的保险经费66万元全部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
(三)管理形式。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分别下到街道、社区,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街道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经费由财政局下拨到职能部门,除“两保”工作人员经费由该局按人员编制切块到各街镇外,其余几大员的经费都由职能部门负责经费的开支以及工资的发放。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分别由区交警大队、区消防大队进行统管,经费由财政局直接拔到两个职能部门。
(四)工作成效。几大员上岗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发挥了较好作用,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社区两保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全区可防性案件降为全市最低,社会公众安全感大幅提高,几大员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居民群众的多方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区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公益性岗位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牵头部门。目前几大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负责,有的则由用人单位负责,没有一个牵头主管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现几大员的工作岗位大多在街镇、社区(村),而经费则由区财政局拔至职能部门,街镇、社区没有任何的财权,无法落实奖优罚劣措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只听职能部门的指挥,对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讲价钱、打折扣,管理难以到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几大员没有实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几大员基本按足额工资标准发放,市级规定的200元浮动工资只是流于形式,虽然有个别公益性岗位实行了处罚措施,但由于没有奖励资金,奖惩机制仍难以建立,导致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岗位定位不太明确。一是岗位人员身份定位不明确。几大员就业岗位属于长期性岗位,还是阶段性岗位,都没有定论,人员身份非常尴尬,长此久往,这个庞大的群体势必成为今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社区“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合同制消防员从事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具有实质性、不可替代的职能职责,必须由素质较高、有一定业务技能的人群来承担,因此不应该归类于公益性岗位;三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几大员一岗多用、调派到别的岗位等现象严重;四是基于几大员职能不明确、缺乏执法主体地位或者不被居民群众认同等原因,几大员在执勤过程中被群众误解,甚至被辱骂、挨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工资待遇不太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几大员之间待遇不平衡。几大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福利待遇 不平衡、服装装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有的购买了保险、有的则没有,购买的险种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个别岗位一直未签定劳动合同,由于待遇的不平衡,又没有充分的解释与依据,导致几大员之间相互攀比现象严重。
(五)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市级财政经费未到位。两保人员的市级财政经费缺口为117万元,文明交通劝导员市级应拨经费全部都未到位;二是市级财政经费拨付滞后。城市协管员由于每月五个区都要向市城管局报人员清单,由市城管局核准后才能拨款,由于工作量大、报送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市级财政经费发放不及时,造成了工资支付滞后等问题;三是中央再就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区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66万元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其余几大员可以在再就业资金(来源:文秘站 )中列支的保险还未办理;四是办公经费缺乏。几大员普遍存在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办公经费短缺、服装和器械增补资金缺乏等问题,给工作造成一定困扰;五是未安排人员的福利待遇资金,过年过节的慰问费、防暑防寒费、加班工资、工伤事故费用等都无着落。
(六)从业队伍不够优化。一是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就业困难群众自身年龄偏高、并且缺乏工作技能,导致几大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作形象较差;二是工作积极性不太高。主要表现在:有些从业人员空岗、上班扎堆、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上班打麻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出勤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认为公益性岗位反正是一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只是为了安置他们,做不做事无所谓;三是队伍不够稳定。有些从业人员上岗后,全家的低保都取消,家庭收入比上岗前没有增加,认为还不如在家吃低保;有些素质较高、有专业特长的从业人员,因为工资待遇太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多。
三、建议与对策
我区几大员队伍非常庞大,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并且目前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区公益性岗位,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有限的财力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建议要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督查、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工资待遇、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成立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有公益性岗位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统一领导、分线管理”的领导体制。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总结布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归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进行管理,该中心要配备2-3名专干,以加强公共就业管理工作;二是区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与管理办法》的文件,规范公益性的岗位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程序及有关要求。文件中要明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审批岗位数量、审核从业条件、统一招聘解聘、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统一确定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统一制定合同范本、建立困难就业群众台帐以及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台帐、开展检查与督查等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根据合同范本确定劳动合同、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培训、考核验收工作。各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的管理、考勤、考核、实施奖惩、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反馈人员的使用情况、提出人员进出建议等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合理筹集和调度专项资金,根据经费安排将资金全部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人员进出机制。要规范岗位的招聘条件和审核程序,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就近录用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社区公示、公开招聘、严格把关”的程序,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用人单位联合招考,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资合同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委派合同,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实行劳务派遣。在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前提下,要确保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得到优先帮扶。用人单位要对从业人员的履职情况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不能履行职能职责的要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出解聘建议,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予以解聘。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从业人员上岗前,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作形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各职能部门要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从业人员能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要建立考核机制。各用人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 度,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实施惩优罚劣、严把人员的进退关提供依据;四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各职能部门、各用人单位要筹措奖励资金,对在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充分调动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有编制的岗位,要实行择优纳编,建立正常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加强管理督查。一是要统一事权财权。下到街镇社区工作的岗位,要尽量实现属地管理,要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调配经费”的工作模式来加强管理,做到事权责的高度统一;二是管理与监督要分离。各职能部门要对几大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用人单位,要求其认真整改,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能;三是要整合资源。城市协管员由于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建议由城管执法大队对城市协管员进行统管,在工作中由一名执法队员带领1-2名协管员开展工作,根据街道、社区的区域大小以及繁华程度来配备人员,通过整合达到加强执法力量、强化管理的目的;四是要进行动态管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指导各街镇建立就业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与台帐;要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履职情况档案与台帐,作为公益性岗位统筹规划与管理的依据;五是要加强检查督查。公益性岗位领导小组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要鼓励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监督,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要积极呼吁市级资金足额按时拨付到位,要按预算要求合理筹措区级资金,及时将资金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是要用足再就业资金政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对几大员的身份进行核定,对符合再就业资金使用条件的人员,其保险费用应按程序由再就业资金帐户予以支付;三是为确保几大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要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福利经费和奖励资金;四是要从市级财政、区级财政、用人单位、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等层面筹集互助资金,以用于处理大病、事故等突发事件。
(五)规范工资待遇。要严格按照几大员组建文件的要求,充分发挥浮动工资的激励作用,切实做到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要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城市协管员、治安巡防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建议以社会最低工资为标准,通过合适的比例来确定各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并且每年工资应随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同步增长。人民调解员、社区“两保”工作人员、合同制消防员建议按全年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或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合适比例实施,与社会平均工资实现同步增长。同时,要根据从业年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工资比例,给从业人员以工资增长的预期,不断优化稳定队伍;要按《合同法》的要求,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福利待遇,确定年节的慰问标准以及加班费等各项津补贴,实现人性化的管理;要根据从业人员的个人情况及时地购买五项保险,并将保险资金落实到个人帐户。
关于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6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我局想方设法扩大就业、再就业,通过加强再就业培训和进一步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新机制,使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特别是4月份新的党组到任后,针对就业再就业的复杂形势和就业处的复杂情况,励精图治,加强就业再就业力度,我县就业处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能大大增强。截止6月底,全县新增就业人员6567人,占全年目标的91.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7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5.2%;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112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476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9.5%。
二、社会保障工作
(一)加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我局全力以赴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和扩面工作,继续巩固养老金发放成果。截止6月底,我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有407个,参保总人数达到26709人。缴费职工达到22972人,缴费职工占参保职工比例的86%。1—6月份新增参保人数962人,完成全年扩面目标的65%。1—6月份实征养老保险金2439万元,综合征缴率105%,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62%。全县参保企业共有离退休人员7461人,1—6月份应支基本养老金2342万元,实支基本养老金2342万元。支付率保持在100%,社会化管理覆盖面达100%。
(二)截止6月底,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0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9%,失业保险费征缴245万元,完成全年征缴任务目标的90.7%;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全供事业单位应缴失业保险费足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三)截止6月底,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673人,完成全年扩面任务的99.1%。我局加大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加快对双定单位的联网,认真落实破产企业困难职工参保办法;严格执行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定期到定点医院检查住院人员,防止假住院和冒名顶替现象发生,确保基金安全运转。
(四)截止6月底,全县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有407个,参保人数32983人,完成扩面目标的98.5%;1-6月份实征工伤保险金81万元,支付工伤费用15万元,累计工伤基金结余168万元。
截止6月底实征生育保险金19.65万元,办理生育金支付39人,支付生育费8.27万元,累计生育基金结余20.47万元。
三、劳动管理工作依法按时推进
(一)工伤认定工作:元至6月份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3起,做出工伤认定16起,其中认定以往年度案件9起。应诉工伤争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10起。
(二)劳动仲裁工作:元至6月份受理劳动仲裁案件21起,结案23起,结案的23起中有以往年度受理案件6起。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15余人次,处理劳动案件12起,结案12起。
(三)积极搞好职工退休和职工退休待遇审批工作,1到6月份办理职工退休330人,其殊工种退休103人。
(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积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截止6月底,对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立案10起,结案10起,结案率100%。其中,追讨农民工工资7起,为28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8万元。鉴证劳动合同4872人,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认真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努力。
四、劳务输出工作展开新局面
XX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目标任务是: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2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5万人,就地转移12万,创劳务收入8亿元以上。截止6月底,全县已实现劳动力转移27.3万人,占年总目标的101%,其中劳务输出14.7万人,完成市下达总任务的9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5%,输出人员中男性11.4万人,女性3.3万人。劳动力就地转移12.6万人,占年任务目标的105%。6个月实现劳务输出劳务收入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6.7%。建立和巩固驻外办事处23个,其中今年在上海、山东新建2个。我局和劳务输出基地办事机构加强劳务合作,对外出务工人员加强管理和跟踪服务。强化了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上半年培训各类人员5.1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36%。
我局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劳务输出品牌、促劳务经济发展”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搞好培训,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发展劳务中介机构、培育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扭转群众就业观念;强化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搞好培训和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真正做到了领导到位、宣传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运行良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机关建设和调研工作
(一)为进一步转变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作风和部门行风,进一步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构建五型机关,4月25日至5月25日,我局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以“对人民负责、让群众满意”为主题的工作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整顿中,我局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刻的自查自纠,认真作了整改。通过作风整顿,统一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营造了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建立制度26项,巩固了活动成果。同时,我局纪律作风整顿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构建和谐安阳县相结合,干部职工的宗旨观念和工作作风已大有改进;强化了政务公开,杜绝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积极做好稳定工作,目前没有案件发生。
(二)精神文明创建有声有色。我局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趣为一体的形式,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劳动保障系统的形象内涵。如庆“五一”文艺联欢会、为残疾人捐献爱心活动、庆“七一”书法比赛、庆“七一”体
育比赛、代表安阳县参加了市直工委举办的“庆七一”文艺大奖赛。增强了我局干部职工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增进了我局党组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我局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督查督办和政策研究目标完成情况为:认真搞好上级督查事项办理工作,做到按时处理上报。并结合我县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认真进行了政策调研,完成调研报告6篇。
六、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再就业资金缺口严重,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再就业援助工作进展缓慢;多数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弱,很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公益性岗位开发难度较大,再就业难度依然很大。
(二)多年来遗留问题多,包袱大,耗费很大精力,部门协调存在问题。
(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难度大,社会保险费征收困难。主要是部分私营业主社会保险意识较差,漠视职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千方百计躲避缴费义务,不给职工参保缴费。许多个体私营企业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险之外。老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社会保险费征缴、接续工作阻力重重。
(四)缺乏经费保障,工作陷入被动。社会保障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现代化管理手段和高科技办公设备作支撑,再加上日益繁重的新业务,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已成为制约各项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瓶颈。如车辆年久失修,许多下乡调查及办案工作不能提高效率。
(五)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企业对职工素质要求的提高,职业培训任务加巨。
七、工作打算
XX年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局努力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距离全年目标的完成尚有一定的差距。在此承上启下关键时刻,我局按照中央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争取全面完成XX年度各项目标并取得较大突破。
1、针对部门协调问题、多年来遗留问题,要采取措施逐步逐项解决。
2、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力度,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平台建设,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完善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服务制度;三是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五是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制度;六是实现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七是面向社会服务、动员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以群众满意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标准,实行制度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要完善非正规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对灵活就业的低收入者实行“低进低出”政策;对小时工、阶段性就业者、季节工及收入不稳定的灵活就业者,采取在其有收入时缴费,无收入时断时缴,合并折算缴费年限的办法;要完善个人帐户分帐管理,逐步做实个人帐户;要准确核定缴费基数,合理控制替代水平;要根据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规范自然增长调整机制;要扩大基金来源,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比例;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企业实行补充保险,逐步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个人储蓄保险、商业保险四级保险层次。
医疗保险要完善离休人员、老医疗管理办法,实施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行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鼓励企业开展补充医疗保险、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鼓励职工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逐步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商业大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四级医疗保险层次。
失业保险要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失业职工接收和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要结合社会就业登记制度,及时、准确地接收失业人员,防止和避免冒领失业救济金行为;要探索失业救济和鼓励创业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失业救济金的作用,促进失业人员早日再就业。
工伤保险要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挂钩的办法,探索促进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途径;要规范工伤医疗管理办法,确定工伤医疗定点医院和报销范围,有效使用保险基金。女工生育保险要进一步探索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基金征缴、支付、结存和管理运营实施全程监督,通过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4、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信息网络、培训基地建设,开展职业教育,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展劳务输出渠道,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以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短训班为主渠道,结合初次就业备案、工商营业执照办理、持证上岗监察,使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前得到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