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1
关键词: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86-02
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的国家,被誉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客观原因是澳洲地广人稀,环境自净能力很强,环境容量很大,但其环境的可持续性更得益于澳大利亚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公园、自然保护区、企业和社区教育中,形成了完善的、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生的课程教学中
澳大利亚于1989年了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并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的课程教学及大纲中。如科学课的内容都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了解维持生命的过程,并以尊重的态度看待大气、海洋、土壤、农业、林业、城市等;地理课教给学生理解自然方面的知识及价值观,包括自然结构,土地结构特征,全球及各地区系统、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方面如何互相作用形成了地球及我们生活的地区。地理课还能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某种族生活在某一地区并繁荣发展,而有些种族生活在某地区却生活困苦,甚至面临灭绝;数学课教给学生各种量度,数学模型,收集数据,表示法及分析能力,学会审计,度量,使用测量仪器,理解收据及帐单上的数字(如电费单),数学能帮助学生解释并表示各种模式,各种数字之间的关系及其展现的图象;文艺是人类进行反思的镜子,使人类思考自我,自身的行为,行为的原因,富有创造力的文艺表现方式也同时给人类极大的精神及情绪的愉悦和满足。许多艺术家都从自然中得到灵感,许许多多自然的画面出现在绘画、音乐、舞蹈及戏剧作品中,所有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的,人为的还是想象的,都是人类灵感的来源,以展示艺术家对于所处世界的想法和感受。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更是通过演讲、调查实践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如通过学校和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让学生懂得节水节能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亲手种植植物和调查动物种类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澳大利亚的中学环境教育还强调人类对大自然所承担的保护责任,环境教育的目标拓展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单单限于本国的水危机、森林大火、物种的减少这样的环境危机。
二、高校课程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澳大利亚大学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了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悉尼大学就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选修课,比如自然环境方面的课程有气候与环境、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系统、植物及环境、环境水质量等;生物学方面的课程有保护生物学及应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家生态原则、生态系统方法等。悉尼大学还有环境教育研究生课程:如环境研究项目、环境化学入门、环境的社会科学、环境模拟模式等。此外,悉尼大学还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是由悉尼大学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院及业内专业人士共同合作设置,内容包括能源、金融、规划、法律及卫生等。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还有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墨尔本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分为环境模型、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循序渐进,不同方向的学生一方面需要学习某些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模块中深入钻研某一模块。此外,澳大利亚的许多高校加入多个大型的国内、国际宣言项目,如托罗瑞思(Talloires)宣言、哈利发克斯(Halifax)宣言等。
三、澳大利亚的户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澳大利亚不仅重视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注重学生进行户外体验。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等都有环境教育基地。这些基地会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组织各种各样的野外活动,例如,废品回收、垃圾分类、雨水收集利用、无脊椎动物的认识、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学生每年要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教育中心实习至少两个星期。教育中心组织户外活动的同时,会通过电影、幻灯、标本、模型、挂图、讲课、游戏、实验等直观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环保知识的乐趣,从各方面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同时,环境教育基地还经常组织学校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植物园教育基地培训教师种植植物的技能,自然保护区教育基地培训教师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教师再在课堂和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四、澳大利亚的社区及非政府组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
澳大利亚社区也积极参与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来。例如,社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植树活动、灌木林复垦、社区自行车棚建造、雨水和生物多样性参观、回买冰箱项目等,还会对可持续性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如雨水污染、雨水收集、水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盐碱滩修复土生土长的灌木林和生物栖息地调查等,通过参观、讨论和讲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找到解决方案。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成立于1975的“保持美丽的澳大利亚”就是一个非政府环境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保护完善新州独特及多样化的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城镇、清理沙滩、清除涂鸦行动日、废弃物监督者等活动,活动中通过讨论、海报分析、角色扮演、填词练习、对错小测验等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澳大利亚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澳大利亚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得益于澳洲有健全的环保机构和法规政策,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及政府、企业、公民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就在题为《现在塑造将来》的官方报告中提出:环境教育要使全居民关心了解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性;环境教育要使每个人有机会学习环保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环境教育要培养每个人、每个团体和全社会要有爱护和改善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正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澳大利亚的全方位的环境教育体系得以有效实施。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律健全、环保执法十分严格。在澳大利亚,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澳大利亚是一个缺水型的国家,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健全的法律约束是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六、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国环境教育的启示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给我们的启示:第一,要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大纲中,将基础环保教育的系统性和生态理念列入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教学体系中,组织形式多样的环境教学和户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尊重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在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的课程中建构系统和完整的环境知识系统性和框架,在环境有关的专业开设必修课程,与地方联合开进行环保项目研究;在全校开设环境保护的选修课程,同时在高校组织形式多样的环保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第三,我们的政府改变教育理念,建立相应机构负责环境教育的推行,主导建立多种多样的校外教育基地,让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企业都具有教育功能,让学生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第四,加强环境执法、强化全民环境意识,强化环境制约措施,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每个人的环境行为,以此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环保法律,如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教育做了原则上的规定,但全民环境意识不强,政府仍需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全方位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真正从法律上保证环境教育的贯彻落实。第五,非政府组织、企业应转变观念,顺应绿色营销观的时代潮流,参与环境教育,提供教育基地,在我国环境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环境资源大量需求的时期,环境的保护格外重要。这就要学习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要有确立环境优先的现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教育蕴涵着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必将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点和依据。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2
把学生拘囿于学校这个“象牙塔”,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和头脑,泯灭了他们的创造天性,“高分低能”、“韭菜、麦子不分”种种理论知识和实践层面严重脱节的教育笑话不断上演。如何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实“逼迫”着我们不得不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空间,给他们提供与社会接触、交流、学习的机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综合实践课程应运而生。纵观我校近几年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也暴露出了比如实践主题肤浅、持效性欠缺等问题。为将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做到有效持久,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方案培养目标
(一)增强同学们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加大社会适应性和多层次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二)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正确趋向性发展;
(三) 与潍坊市教育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合,侧重同学们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使其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
(四)了解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激发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一)基础优势
学校现有在校生684人,专任教师38人,教学设施及配套设备达6000余台(套),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器材达1500余件(套)。现有综合实践活动室、手工编织俱乐部、生活体验中心、红领巾种植基地各一处,总面积约500平方米,为同学们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立了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种子市场、新世纪种苗公司、长安民俗村、晨鸣集团、畜牧养殖小区等6处综合实践基地。基本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层面,实践主题明确,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二)师资优势
1.在学校专任教师38人中,有7人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种植管理经验,建有温室大棚4个,为同学们开展“亲近自然”、“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社区内人才济济: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覆盖的10个社区中有乡村艺人10名,“农技土专家”、厂矿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多达50多名。其中30人被学校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客座教授”。半年来,为同学们开展科技报告或活动指导20多次,受益学生达千余人次。
四、建立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团队
成立以教学处为主体,年级组长为引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团队。以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应用为主线,进一步明确活动育人的主题思想,以校内活动室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落脚点有计划的开展系列活动。学校确定一名副校长具体包靠,定期调度,每名成员细化分工,明确自己的实践指导主题,做到既分工又合作。遵循不同年级同学们的认知规律,在学期初制定详实活动计划,期末及时搞好总结和经验推广。学校已先后为潍坊市综合实践活动暨课程整合研讨会和寿光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提供观摩现场。并在寿光市级及以上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2次。
五、具体活动内容
时间
参与年级
活动主题
地 点
科技指导
2010年9月
三年级
了解现代育苗流程
新世纪种苗公司
桑庆红(种苗公司负责人)
2010年10月
四五年级
知晓农产品的配送过程
农产品物流园
张洪伟(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
2010年11月
五六年级
明晰造纸工艺,增进环保意识
晨鸣集团
涂布纸车间
庞伟(涂布纸车间主任)
2010年12月
三五年级
找寻消失的民俗
长安民俗村
桑庆德(民俗村长)
2011年1、2月
三四年级
了解畜牧养殖知识
北付村养殖小区
张群桂(社区教育北付片区负责人)
2011年3月
三四五六年级
走进春天
社区、田野、种植基地
各科任教师
六、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做到主题实践活动在广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避免走过场;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敏锐,有激情、有朝气,他们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有必要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提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生态文明的实质及目标。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态学原理,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态教育的显性材料,特别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这些都为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可能性。为搭建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平台,结合福州格致中学校内外资源条件和学生需求,笔者对开发设计“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做出初步探索和实践。
1 课程开发
1.1 开发目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仍十分严峻,加强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开发“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重要实践。
(2)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生物学教学的创新与突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
1.2 可行性分析
福建省早在2002年就提出“生态省”建设,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为63.1%,居全国第一,生态环境水平良好,具有丰富的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如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九大森林公园之一,免费开放的AAAA级旅游景区,融科学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里面的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和鸟语林等是参观、教学的良好去处。
福州格致中学始建于1846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学校位于福州于山北麓。校园墙外的于山是福州市区的著名景点,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同样是开展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去处。校内有绿地面积3830m2,占校园面积的11.2%,环境优美,也具有开展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条件。
通过结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开发“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生物教学和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1.3 开发理念
(1)因地制宜:课程开发时,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并拓展发挥运用学校周边的可用资源。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同时,将地方公共资源融入到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开发中,以经济的手段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课程开发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安排的诉求。
(3)互动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
(4)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摆脱刻板的课本教学,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增加印象,增强效果。
(5)利用网络等现代工具: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公共检测服务结构的现代化检测工具等资源,提供多渠道的知识来源,丰富教学内容。
1.4 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并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中。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观察、学习、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在生活中发现不环保的行为习惯,并加以改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课程实践锻炼,形成初步的策划、组织能力和群策群力的做事方法。
(4)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5)提高教师的科研改革能力,使学校课程实施多样化、特色化,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
1.5 课程内容
“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校本课程内容见表1。
说明: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也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低碳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词汇。
1.6 教学方式
(1)专题讲座法。
教师开设相关专题,要求相关专家就专题内容开设讲座,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和专家互动交流。如,邀请省观鸟协会成员结合PPT图文展示,给大家讲授福建省常见鸟类、迁徙规律、如何观测和保护等。
(2)实际调查法。
教师安排学生设计一个实际调查方案,并展开调查,获得调查结果,如福州内河水污染状况调查、于山生物多样性调查等。
(3)实验教学法。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相关主题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实验结果,如植物生长素影响实验。
(4)综合教学法。
教师综合应用讲座、调查、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7 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统一课程的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因此评价没必要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来进行。针对该课程的要求与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更注重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了学分制的评价方式。操作要点主要根据以下3个方面内容:
(1)学生的出勤情况:满勤满分,缺勤酌情扣分,此项占总学分的30%。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等,此项占总学分的40%。
(3)期末学生呈现的学习成果,如笔试、课题结题报告、小论文等,此项占总学分的30%。
2 课程实践举例
课程实践举例:福州水资源环境保护专题之福州主要内河水污染状况的调查。
治理水环境,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属于校本课程的一个内容,它将地理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用生物实验的方法间接说明水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学情分析:高中生已具备较好的网络能力、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较清晰的思维能力,能够较好应用三种研究方法:查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有利于他们更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水环境情况。
(2)通过实地调查,关注福州市水资源现状。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4)让学生关注水污染状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设计思路:教师开题后由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活动成果,最后再由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见表2。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教室中无法完成的,它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花一定时间、精力上网、上路、上实验室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已准备好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和协作学习,把课堂交还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1)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更新部分陈旧的仪器设备,添加常用的研究仪器,如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等,开辟教学实践基地。
(2)多安排一些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可拓展到校外领域,充分利用校外公共资源,有条件的可联合省环保志愿者协会、观鸟协会等社团一起开展植树、观鸟等相关活动。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统一的平台;数字林业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7204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是一个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利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及整合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资源,实现自然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良性互动,并结合现代自然保护区管理理论,通过各类直观、便捷、智能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过程[1]。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响应国家“数字林业”战略与“数字保护区”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区发展大趋势的必然产物,更是保护区事业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必然结果。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可以有效降低保护区信息业务需求成本;有利于个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提高决策水平。
2 象头山保护区概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总面积10696.9 hm2,是北回归线上难得的一片绿洲。随着国家、省市对保护区投入的加大,以及人大议案的实施,保护区硬件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保护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象头山保护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保护区根据业务应用的需要完成了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并开发了信息门户网站等应用系统,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1年起,象头山保护区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保护区核心业务为依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结合保护区管理特点与专业知识,建立了保护区各类资源数据信息化管理、统计分析、视频、防火监控与监测分析为主要目标的[2],互通、高效、集成、一体化的信息化保护区管理系统,加快了保护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共享化,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3 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架构
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是以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数据信息交互服务,将各类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业务与系统信息,通过合约接口,为信息化平台的各个应用层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数据中心还为智能巡护移动采集系统、样地数据采集系统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整合服务并传送到信息化平台;最终信息化平台的内容通过PC、浏览器、平板、手机等各种设备来展示,为用户提供便利。
4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4.1 硬件平台与运行环境、数据库建设
(1)搭建软硬件环境,如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数据库系统、工作电脑、监控中心装修、办公附件等设施。
(2)对保护区现有积累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整理、数字化,并建立集卫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保护区专题数据等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
4.2 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应用的集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监测管理、生态监测管理、科研监测管理、办公管理等为主要应用的子系统管理。
(1)地理信息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管理的基础应用,由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它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将保护区地理位置、森林资源直观、便捷地集成,有利于高效管理信息资源,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3]。
(2)资源管理子系统是保护区的数据基础,主要对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动植物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同时还可展示一些保护区专题用图,做到数据资源共享。
(3)巡护监测子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巡护数据,对巡护人员及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提供巡护工作中的运行轨迹、巡护状态查看,以及巡护工作质量的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展示护林员的巡护路线、巡护计划、巡护事件等,可有效提高保护区对巡护管理工作的效率。
(4)生态监测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也是最为直观的展现。主要是通过网络(有线、无线)将保护区建设的视频监测点、样地调查点、防火监测点、气象监测点、红外相机监测点等地的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与平台系统数据对接,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采集资源的整理、统计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展示保护区信息化监测的成果。
(5)科研监测子系统主要用于对保护区科研活动情况的展示,能直观的反应保护区的科研水平。如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主要将保护区日常制作的蜡叶标本通过电子标本的形式保存;保护区科研项目情况的展示,主要是体现保护区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汇报等等。
(6)办公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保护区日常办公的电子化功能,包括保护区办公、车辆使用、物品使用、文档管理、公章使用等无纸化管理,可有效的提高保护区日常办公效率。
(7)系统设置子系统包括部门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参数维护等后台设置功能,方便日常系统平台维护。
4.3 信息化平台硬件建设
(1)根据象头山保护区的地形特点,在保护区核心区周边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搭建数字无线传输方式的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至管理监控中心。
(2)建设保护区常规地面气象站,并完成相关仪器设备安装与调试。
(3)建设保护区在线巡护系统,实时保护区巡护监测任务,指导护林员开展巡护工作,提高管护监测水平。
(4)建设森林防火专用报警监测视频装置,利用红外热像仪和高清可见光摄像机对野外火源和烟气进行热成像分析,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及视频监测管理系统相结合,提供烟雾及火焰识别,实时报警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以短信的形式传送至保护区相关人员。
5 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及发展趋势
通过数字化工程的建设,象头山保护区已建立起完善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护区资源管理信息取得了更直观的展示效果;建立起对内各业务部门的协同作业;建立起覆盖保护区70%以上范围的防火视频监测点;完善了保护区巡护管理系统;扩大了保护区样地监测的范围;汇总了保护区科研建设的成果;保护区的数字化管理逐渐步入正轨。
象头山保护区后期的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主要有:①严格遵守“全省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与建设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数字化体系建设;②按照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为提供基础数据与服务而建设全省统一的保护区数据体系,加快业务系统应用开发和信息共享;③在“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平台”统一平台框架下,实现保护区业务应用基础功能的共享,促进省、国家平台和各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6 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1)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标准做指导,前期对数字化的定位不够清晰,对平台内容的需求不太明确,实施方案缺乏论证,前期的规划方向存在一定的缺陷。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永远都是在进行中,而没有真正完成的时候,所以对于它的建设步伐值得好好地研究一下。
(2)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环境非常复杂,对平台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牵涉到很多方面,如:硬件、软件、数据、工程实施等多个方面;而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受地形、气象、雷电、电源不稳定等环境影响较大,导致设备使用不稳定、寿命短、维护困难的情况较多;同时数字化平台建设由于刚起步,缺乏建设和管理经验。因此,目前数字平台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功能有待完善。
(3)数字化建设的标准还未统一,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由于数字化制度建设之后的管理和技术规范缺乏,很难达到各方都满意的效果。数字化的后续运营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长效的数字化能力与使用的考评机制,使用的普及度不高。
(4)后期维护难。由于数字化平台涉及面比较广,不仅需要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熟知各工程方面的安装人员来维护,更需要对保护区管理有一定了解的人员,因此对于它的维护存在一定的难度。
(5)保护区人员一时难以接受信息化的东西,平台应用普及度不高。
7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难点和问题,可制定如下解决方案。
(1)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全国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实行统一标准,防止出现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应用等问题,为资源整合和协同作业打下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性、公共性的项目,由国家林业局统筹资金安排,统一研发,为全国林业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保障。对地方个性化的信息化系统,由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统一规划与标准,分别负责建设实施。
(2)以保护区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不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应该以保护区实际情况及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
(3)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省份和单位先行试点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实行推广应用。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科学的技术路线,积累经验,指导全国,少走弯路,减少风险,提高效率。
(4)加强保护区信息化业务培训,指定专人负责跟进项目的进展以及日常的维护,提升保护区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
(5)将保护区的日常办公业务逐步迁移到信息化平台中来,有效的提升平台的使用率。
8 结语
信息化平台可以运用到象头山保护区的日常办公、科研管理、保护管理等各项业务中来。随着保护区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工作[4]。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目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状,必须贯彻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杨 芳,邝奕轩.浅论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5(2):50~52.
[2]张丹华.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3S数字化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218~220.
[3]何祥博,刘雪华,刘新玉,等.3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8,6(2):328.
[4]郭 明,袁朝晖,袁 B.数字化平台在示范保护区建设的应用[J/OL].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9,7(3):398. http:///wenzhang/209019.pdf.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5
1主要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成员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2]关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理论,有学者归纳了四条:(1)重视以“趣”导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2)创设“问题”空间,激励“合作交流”。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必要提示、引导下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并结合“问题”展开讨论、探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交流切磋,学习的动机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3)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尝谓教学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则能自动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4)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中的作用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才能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3]
2影响科技实践活动的成效性的诸因素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在开展科技活动上存在的问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重视还不够;对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与质量均不符合要求;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活动正常开展,影响科技馆(站)建立。”[4]
2.1存在的问题
科技实践活动符合综合实践课的本意,指导老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这一“法定”时间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有的学校严格执行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并积极开展包括科学实践活动在内的其他实践活动,有的还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也纳入校本课程,让每一届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但还存在一些不利科技实践活动成效性提高的现象。有的学校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名无实,任意挤占课程时间;或仅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作为门面的点缀,缺乏对其注入科技探究内涵;或者以外出“安全”为由,不予组织,省事省心;有的干脆把综合实践课用来培优补差。
2.2问题主要成因的分析
显然,不少人受“中考、高考出成绩才是硬道理”观念的影响较深,他们的思想认识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点上。其影响因素主要反映在:
(1)认识上的滞后通常科技实践活动除了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外,只能利用课外时间,寒暑假成了可利用的最大时间段。很多学校都没有对教师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类活动做合理规定,有的是学校领导对夏令营活动“寓教于乐”作用缺乏认识,简单地理解“寒暑假休息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不应作硬性规定”,殊不知由此而使学生失去了集体外出活动开拓视野的机会。其实,大多数夏(冬)令营活动并不会把时间拖得很长,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活动时间,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操作上的无序对开展活动的无目的性导致活动操作上的无序性,从而降低了活动的成效性。虽然主观上想搞好活动,但客观上由于缺少经验和对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研究,使得活动成效大打折扣。以课题形式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以项目带知识”的学习活动,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这里的“项目”指的是科技创新作品的研发,活动的过程就是作品的研发过程,也即围绕着作品开展的学习过程,这种活动形式我们称之为“项目带知识”。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成探究小组,教师既起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小组成员,与学生交流互学,围绕课题开展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受到指导老师指导能力、实验条件、经费、工作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诸制约因素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能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它是由指导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素质,所收集掌握的与研究项目相关的知识、研究方法,所了解的该项目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项目的最新研究动态所决定的。指导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让学生通过项目的探究更加热爱科学。活动设计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为了达到活动成效的最大化,需要对整个活动作认真研究和周密安排。活动设计包括活动阶段设计和课题设计。阶段设计是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课题设计则是提供给学生什么问题研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去开展课题研究是活动成效性的关键。资源包括活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诚然,指导老师也是活动资源!把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与地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加以发挥和利用,获得两者优势的最佳组合,为活动成效的最大化奠定了基础,为课题最佳设计奠定了基础。
3关于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课题
科技实践活动一般表现为群体性。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又在主题框架下开展的课题或项目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启迪探究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索的习惯,引导正确的方法,获得探究的体会和快乐。科技实践活动与其他任何活动一样都有自己的主题,围绕主题可以展开很多的课题或项目实践活动。那么什么是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课题呢?它们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笔者认为,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不管从理论层面讲,还是从操作层面讲都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把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课题或项目也看作是作品的话(实际上它们也被这样称呼),那么,这些作品也必定有自己的主题。《辞海》对“主题”的解释是“主题思想”。主题的概念出自对文艺作品内涵的定义。将其推而广之,某个领域以及属于某个领域的某个子领域都有自己的“作品”,所以这些领域和子领域也就有自己作品的主题。例如,2011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这一大赛包括了发明创造及工程设计作品、科技小论文、科幻画、科技实践活动共四项内容。四项内容都体现这个大主题。其中,科技实践活动又有子主题,但它们都服从和服务于大主题。例如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以保护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夏令营实践活动,以保护海洋为主题的海洋生物环境考察活动,等等。课题就是需要研究、讨论或者解决的问题。顾名思义,科技实践活动课题就是与科学技术有相关的、人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讨论或解决的问题。课题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确定课题至关重要。正是科学上一个个课题得到解决,才有人类从远古愚昧走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才有日新月异的缤纷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上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如果没有课题,学生不知道去考察什么、探究什么。但有课题不一定就有成效。确定课题切忌好高骛远,题目过大,不切实际。要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环境条件、活动器材等因素,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做到着笔于小,于小见大。活动主题体现的是方向性,课题体现的是目标性,目标不离方向,课题服从于主题;主题是宏观的,课题是具体的,所以只有主题而无课题的活动是无目标的活动,绝对不是成功的活动。
4提高科技实践活动成效性的实施策略
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评价研究》,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正确认识学科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科技活动的氛围;推动科技教育研究;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提高科技实践活动的成效性需要把握好活动的管理层面和活动的操作层面。
4.1在活动管理层面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得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同学科课程教学一样有法可依,以形成一套有效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管理机制
(1)保证活动时间。综合实践课时应确定为“法定”课时,不能被“借用”,使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制度保证。同时鼓励各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夏(冬)令营活动,条件成熟时可把这些活动定为校本课程。
(2)制定计算指导老师工作量制度。规定各校建立计算指导老师工作量制度,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3)开放设施设备使用制度。鼓励各校开放功能室等活动场所,诸如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理化生功能室、语音室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喜爱的活动。
(4)制定检查与评价制度。要求各校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既对学生学习与活动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实行学分制;又对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纳入年终考核。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成果展示评比。通过这些评价方式获得评价信息,对学生的活动状况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中检查教师的指导工作。
(5)制定激励和奖励制度。对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激励和奖励,激励和奖励方式采取物质和精神两种形式。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采取大会报告、喜报张榜等形式,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典型;在物质奖励方面,按照学生获奖等级对教师提供报酬奖励。
(6)制定校外活动制度。校外有丰富的资源,这在校内是不可及的。让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开拓视野,接收更多的科技信息。但外出活动,最关切的还是安全问题。规定学校对利用课余和假日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的科技活动,应建立申报、审批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外出活动师生的安全。
(7)举行活动经验交流会。有综合实践课经验交流会、夏令营总结汇报会和成果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论坛等,以营造青少年全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
(8)科技活动方案建档制度。建立由各校教学处负责执行的综合实践课教案和校外各类活动方案呈报、归档制度,这一方面有利于监督教师的备课情况,另一方面为开发校本课程积累原始素材。
(9)岗位再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及考察活动,提高科技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当今科技新动态,注重培养年富力强、热爱科技教育工作的教师。
4.2在活动操作层面上,设计、实施主题思想指导下的科技实践活动课题
4.2.1课题的设计
活动不等于课题。如果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某个143问题,那么课题就是它本身。例如,科技创新大赛工程类作品就是研发的课题,或者某项科学实验探索活动也是课题。另外一种是一个活动包含若干个课题。设计多个课题可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例如,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XX生态考察夏令营就可以设计多个课题,水源、岩石、植物、鱼虫鸟兽、气候,当地经济作物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还可以将课题拓展到当地社会人文领域,风土人情、民族宗教、经济发展等等。总之,尽可能地将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与当地社会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题选择,使活动成效最大化。实施跨学科考察,把文化与生态、人文与科学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融合,充分高效地利用考察资源,实现多学科考察活动内容的整合。
4.2.2课题的实施
把整个活动作为一个总目标,把总目标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实施,分步完成。做好活动阶段设计,明确阶段任务,使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培训阶段、考察阶段和成果展示与总结交流阶段。下面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评价研究》的研究案例———“南岭生态之旅夏令营”科技实践活动为例,分析说明三个阶段的实施要领。
(1)培训阶段培训阶段是向学生交代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确定课题,组成小组,讲授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若是野外考察活动,还需讲授摄影要领以及野外考察安全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