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专题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1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护理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语言能力及综合素养,且课程结构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满足护理专业岗位需求、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逐渐壮大,英语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课程体系研究者们对每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及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基本达到岗位要求,其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研究的目的
如今,护理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许多大型医院或诊所在招聘护理人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护士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英语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英语护理人才成长奠基。由此可见,护理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英语护理工作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语言能力+护理技能。
3 研究的背景
首先,由于高职高专的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 “3+2”模式的中专生,其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英语成绩更是低于其它科目,英语程度不一的问题尤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大幅度上涨,导致英语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这就给原有的教学增添了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学生现有的薄弱基础,他们很难适应较高的英语教学要求,无法与高专英语课程内容接轨。其次,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护理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是很难保证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再次,与护理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护理英语课程起步晚,发展慢,与教学相关的各项规范还处于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特别与国际护士学习的教学标准相距甚远。此外,大多数院校都缺乏为学生营造英语护理工作语言环境的意识。许多学者认为,护理英语教学能否取得明显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置身于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以真实的情境模式学习运用护理英语。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以普遍的视听学习为主,与针对护理英语的专业化的教材极少,难以保证英语护理情境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提高学生英语护理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反映出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4 研究的内容
4.1 护理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课程体系从结构上体现了以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结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英语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并注重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必修课程是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课程,包括护理英语、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写作、语法等。
选修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学有专长的护理人员。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包括英美国家概况及雅思课程等。
实践课程是对学生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是英语护理人员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日后从事英语护理行业的学生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医疗护理行业状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英语护理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护理实践课程一般包括假期国内合资医院护理实习和国外医院护理实习等。此类实践课程由学校自行安排,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
活动课程的开设具有辅助学校教学活动的功能,对于增长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本校的活动课程主要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展示为主要表现方式,并结合综合考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4.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为重点,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大班授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将学生尽可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不但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控,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情境教学也是护理英语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医护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护理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医护行业相关的英语电影作为课后学习材料,督促学生在反复观看的同时记录和学习影片中出现的护理英语表达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英语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护理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4.3 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进展
传统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因此基础英语教学几乎占据了英语课程的各个分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高职高专的护理英语课程中正逐渐增加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及护理专业与语言相结合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英语护理资料的能力及处理与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能力。同时也将基础性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分配及选修课的增设等问题纳入改革过程中。
在教材改革方面,鉴于多年来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种类单一,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等问题,护理英语教材编写者逐步转变理念,在编写过程中从护理工作及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听力及口语材料,增加大量可行性较高的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设计,并提供符合学情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水平的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院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具备高科技的教学设施逐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2.4 课题组师资水平
本校重视教学名师、教师骨干的培养,聘请国内外专家指导教学,加强英语教学团队及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本课题组负责人学识渊博,教学业务水平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致力于教育科研,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及科研成果,并不断致力于教学团队文化和作风的建设,以身作则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曾主持过一项省部级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且均已结题。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治学严谨,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具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均为本校护理专业雅思班授课教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及主观条件。
2.5 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条件
本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础设施较先进。有护理实训基地和口腔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项目及150多个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2013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9443平方米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训基地,是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和专业引领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完成、形象、真实的反映了人体结构的秘密,为医学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场景。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较为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各项护理设备有针对性的完成实训项目。实践教学项目经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其技能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与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相符,每年获取护士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达总数的90%以上。
2.6 招生与就业情况
护理专业近五年连续稳定招生,且招生规模适度,师资占有比率较为合理。新生报到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护理及相关岗位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各医院及相关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较好。其中,部分参加本系雅思培训学习的毕业生中,8名学生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实习,5人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留学,15人在办理到新加坡及沙特工作的手续,初步体现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这一教学理念。
2.7 职业资格水平
本专业学生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约为60%。本专业不断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技能,从理论知识、语言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通过学生护理实习及其他培训学习、完善护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
5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班试验法、比较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
6 研究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逐步发展,为了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完善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并对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估势在必行。
6.1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6.1.1 师资团队创新及科研能力偏低。本系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比重较高,平均年龄32岁。基本职业素质良好,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有所欠缺,年均科研数量及科研项目申报数量有限,科技创新迟滞不前。
6.1.2 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护理英语课程中实践课程比重略低于理论课程,二者之间很难达到恰当的融合。学生在校前期着重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时间较少,导致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而后期一年中主要进行临床实习,又缺乏理论的深入指导。
6.1.3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目前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练习-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6.1.4 教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本校已拥有先进护理实习实训基地本,并通过校内外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额护理实践能力,但语音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图书馆内相关的护理英语资料短缺,英语音像资料及电子期刊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护理英语水平的提高。
6.2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的改善措施
6.2.1 师资团队建设
(1)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标志着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理念,加快职业教育的研究脚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在当前形势下,应完善师资团队建设,吸收大量青年教师,争取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分配师资比例。通过岗前培训和导师制使新教师快速了解护理英语教学,提高职业素养,适应教学要求。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国内外培训、在职进修等机会,组织教学研讨会,使全体教师共同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不断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并逐步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由本系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申报科研课题,制订年度科研工作规划和目标,合理分配科研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调研并不断改进量化考核标准及激励措施,促使教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及教学改革。在课题的参与、逐步展开和阶段性总结直至课题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师资团队建设得以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6.2.2 课程设置
(1)修改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改善课程设置,将英语语言运用于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尽可能保证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突出英语护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调控。
(3)开发校本教材,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材料。选材过程中以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注重护理工作岗位及现实生活情境,提供大量课堂技能练习和语用实践。同时尝试编写突出实践性的校本教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6.2.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上突出护理英语特色。适当使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护理英语授课,注重学生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设国际注册护士课程及涉外护理课程;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长年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教师应通过在职学习及培训等方式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使“一言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根据学情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如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
6.2.4 教学设施建设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语音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开拓多种教学资源,增设语音室及先进设备,为学生创设护理英语学习环境。同时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影音及电子期刊资料的数量,为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供服务并保障教师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专业建设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多在国内合资医院开发实习基地。虽然本校与国外几个医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但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仍是难以克服的客观问题。在学校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基础上,于合资医院学生创设英语护理的实习环境,其可行性更高。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英语语用机会,通过不断的运用英语进行护理实践,提升其护理英语水平可谓事半功倍。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2
关键词: 高职护理专业 实习教育与管理 方案
1.制定详细的临床教学路径表
根据各个实习的不同科室,结合专科特色制订详细的临床教学路径表,以带教内容为横轴,以时间为竖轴,把需进行辅导的理论知识及示范操作项目细化,并对照执行,但未形成明确的实目标。在以前临床教学路径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目标教学管理理念,即明确实习期总目标,将实习目标按层次一一分解:总目标—科目标—周目标—若干小目标,保证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始终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教学路径与目标管理模式相结合,减少实习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明确了学生的实习期总目标及科室阶段性目标,要求带教教师和学生同时掌握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的努力方向,共同完成临床实习,因此临床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促进带教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硬件环境及师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善人文教学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建立不同的临床实习形式
临床护理专业实习以专题报告、小组配合、专项强化、定点考核为主要形式,建立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临床护师参与专业培养计划,承担护理学实践教学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指南。培养具有宽广而深厚的护理学知识,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服务的专门人才。第一阶段:以短期参观、专题报告为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以小组学习为主,参与病房、护理学专业、临床业务学习。第三阶段:以专项训练为主要方式,参与临床护理查房,培养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发现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一种重点疾病,以一名临床护师和一名医师为培训小组,带领临床护理实习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参与医生查房、护理查房、病例讨论、诊疗方案评价监护、护理信息咨询、危重病患抢救等。带教临床护师和医师定期进行病例考核。
3.与实习医院建立紧密良好的管理制度
医院实习管理实行生产实习负责人制,医院设立实习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实习生,并在各科室设定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管理本科室的实习工作,包括分配学生带教护士,考核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管理学生的考勤等。带教护士要求均为护师以上职称或工作三年以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认真带领学生实习。每周进行一次讲座与查房,认真指导学生书写护理病历,出科时每位护理学生必须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例。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放任自流;随时处理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向医院实习管理部门汇报。医院实习管理部门每月要下科室大查一次,查护士的带教情况与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包括专科能力、制度、操作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保证完成实纲要求内容。
4.与实习同学建立定期的联系和纪律检查制度
每个实习医院建立多个实习小组,一个实习单位有一个负责的同学,每个实习小组有一个组长定期向辅导员汇报实习情况和各个实习同学实习考评情况。由于考研、就业、人为等各种原因,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就不能保证生产实习时间及纪律,造成医院实习计划与实习效果相脱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质量。这就要求医院严格管理,制定《实习生管理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由带教老师负责监督,护士长考核,并把平时实习情况作为实习结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用于约束其行为。医院实习管理部门做到随时检查,每月大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他们一些特殊照顾。比如,实习后期面临应聘问题,实习医院给予每位实习生参加两次大型的招聘会的机会,路途远的可以放宽天数,做好人性管理。由于医院对实习生要求严格,又关怀备至,确保了实习护理学生的实习质量。
我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所要注意的要点和方法,使今后的护理专业实习的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和更加全面的管理细则,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杨淑美,梁汉武,潘红,等.根据学生不同实习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18.
[2]张园园,段培蓓,陈璇,等.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下护理本科实习学生满意度比较[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56-258.
[3]倪水芹,李昱.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测评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5):1295-1296.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3
主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加强管理,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不留于形式,切实达到“学有所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2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决定了其社会竞争力
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可以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贯穿其整个执业生涯。要想跟上护理学发展的步伐,使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真正起到补充、更新、拓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的作用,必须使继续医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也需不断地强化组织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知识更新、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地务实、求新。使护理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4护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中,现代护理学中渗透着人文关怀,护理学也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护理学价值。同样,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断注入护理学科学中,护理学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正效应。实现护理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完整结构,促进护理学健康发展。因此,培养护理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又一主要目标。
5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医学的内容
包括本专业的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可以扩充知识,丰富知识结构。要使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时代的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人员最主要的续期再注册教育方式
目前主要的教育形式有专业培训、专题报告、读学位、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及撰写高水平论文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7开放式护理继续教育主要依托远程网络教育来实现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它与传统教育方法的重要区别是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这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提供个性化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需课程和培训方式,形成一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模式。
8护理继续教育资源可以共享
通过搭建平台,给护理人员以施展才华园地,开展学科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信息间交流。同时为创新知识、传播、利用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自主学习人重要模式,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时、学分完成情况是考核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以后,还要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都做不懈努力,探索不同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形式。
9总结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8-01
2005年开始,我院以发展为主题,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扎实开展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 对照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不断查摆问题,找出差距进行整改,保持持续改进。通过全员努力拼搏,2008年,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创建工作促使我院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有力推动了医院管理全面发展,推进了医院与时俱进。
1 创建等级医院,全面提升了医院内涵质量和管理水平
1.1 围绕目标攻坚克难
在创建几年中,我院始终围绕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一主线开展工作,把创建的过程作为推动医院与时俱进的过程、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过程,以全面提升内涵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重点,从细节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基础做起,通过着力营造创建氛围,对照标准细找差距、狠抓重点、层层分解、落实创建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创建责任,完善创建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创建督查力度,认真组织创建自评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2008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厅对我院的现场评审,被省厅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2 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医院等级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创建的过程,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创建材料目录汇编、资料审核与完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技术项目的开展与汇总、基础设施的改造、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相关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流程的优化、就医环境的改善、行风建设的深化、长效管理机制的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达到了通过创建促管理、促改革、促发展的目的。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医院搭建了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1.3 推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前三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年活动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关键举措;召开了推进大会,围绕"重质量、强学科、抓服务、促创建"等四项重点工作,及时将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将管理年活动的有关目标要求融入到创建三甲医院工作中,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在活动过程中,坚持质量取胜,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基础管理的核心内容来抓,不断完善总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方案,确保质量和安全管理有了新突破。
1.4 加大了督查考核力度
通过组织行政查房,开展质量考核、病历质控、病历检查、夜间检查,召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会议、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形势分析会、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会议等,及时总结质量管理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兑现奖惩规定。制定了《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法》,启动了首次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1.5 加大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力度。
先后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儿内科心脏介入治疗术等新技术20多项。我院被卫生部批准为十年百项PCC项目示范点,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爱婴医院”复核检查,临床核医学和放射诊断项目通过省验收。邵仲凡发明的“胸腔镜滑石粉喷洒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1.6加大了平安医院的创建力度
出台了年度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分解,积极探索医院长治久安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年”活动,在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行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消防和内保工作。院保卫处被评为全市2007年度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2 创建等级医院,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更上新台阶
2.1 强化了护理质量管理
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注重发挥科护士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了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与护士长签订了《护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有效地调动了各护理单元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护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抓好环节质量监控,努力减少差错发生。修订了护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和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加大了对专科护理检查考核力度,有效地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高度重视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规范临床护士用药要求,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加大对供应室、产房、ICU、手术室、血透室等内部管理的跟踪检查,使其流程更加科学、功能不断扩展、质量持续提升。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讨论会、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保障了护理安全。
2.2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出进修等途径,从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对护士长进行了强化培训,较好地提升了护理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选派部分专科护理骨干外出参加专题学习班,加强了专科培训。引导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扎实开展新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年轻护士。成立了院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委员会,加大护理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
2.3 强化了温馨服务
通过为出院病人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发放护患连心卡、制作温馨提示牌、强化护患沟通等服务举措,从人性化的护理语言、行为、流程、环境等方面打造了护理服务新品牌,进一步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赢得了病人的广泛赞誉。
3 创建等级医院,推进了“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
3.1 科技工作成果较为丰硕
仅2008年全年申报科研课题107项,获立项科研课题18项,其中《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合理选择分析》课题获省药师协会立项;市科技局科研课题4项;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3项。全年通过科研鉴定24项。全年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获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
3.2 继续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医院一直重视“三基三严”的培训,制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与管理规定。在协助各科做好“三基”培训、考试的同时,科教、医务等部门组织全院医技人员“三基”考试;对科室负责人进行了核心制度、医改政策专题培训、考试;开展临床医师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护理部加大了对全院护理人员“三基”训练与考核力度。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第一批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2008年,我院成功举办了医院技术创新与发展院士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提升学术水平、加快创新型卫生事业建设,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3.3 加快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进度
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崛起实现医院腾飞,大力推进院“1331人才工程”和“322学科建设工程”,组织院内外专家对申报的院级重点学科、重点人才进行了评审,出台了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倾斜政策。改造后的ICU投入使用,成立了血管外科、输血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人才。创建等级医院,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的进度。
4 创建等级医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赞誉度
4.1 行风建设责任制得到了明确
院党委与市卫生局党委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院内召开了党建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行风建设责任状,印发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实施意见》、《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纠风工作考核办法》、《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等,营造出了纠风工作“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4.2 教育活动得到深化
通过自学、上党课、举办专题报告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召开座谈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4.3 热点问题治理得到加强
通过细化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宣传教育和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做好对药品、医疗器械、后勤物资、计算机耗材招标采购和基建等审计监督工作,维护了医院经济利益。积极探索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药占比上限指标控制制度,加大“三合理规范”落实力度,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实行多站点实时监控,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制订并不断完善部分单病种临床路径,推行部分单病种限额收费,缩短平均住院日,实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定期公布、及时上报医疗服务信息,对违规行为明确具体处罚规定,大力发展惠民医疗,对流浪病人、无名氏、醉酒人员、无经济能力病人实行医疗救助,对特困病人、低保对象和优抚对象等继续给予费用减免优惠,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等综合措施,努力遏制看病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4.4 监管力度得到加大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5
钟南山:“医养结合”需要多管齐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理念。他认为,“医养结合”是一个新理念,它的目的旨在给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从健康的角度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医养结合实际上就是办能够让老年人健康养老的事业,这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另外,医养结合要考虑到中国的特点。中国老年人的层次多样,跟全国的经济状况有相似之处,有的老年人经济条件好,有的老年人则需要依靠退休工资生活,因此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这是一个立体的课题。”钟南山院士表示“首先是上有政策。”钟南山举例说,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其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培育支撑医疗、药品、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这显然为“医养结合”提供了政策的支持。
钟南山还指出,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分别位于老年人住院原因的前列。
梁智鸿:香港提倡积极老龄化
“香港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今天男士的平均寿命是82岁,女士是86岁。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是1:7,到2030,比例将会是1:4。”原香港医管局局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名誉院长梁智鸿在分享香港养老服务现状的报告上首先提到了“人口的老龄化”。
“与亚洲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为80岁相比,60岁仍是很年轻。”相比起人们对“老龄化”普遍存在的消极认识,梁智鸿则希望从正面的角度来分析:今天的长者财政独立、教育水平比较高、更健康、更希望继续积极投身社会。“基于以上因素,我们有两个方向:⑴如何确保长者尽可能保持‘独立性’;⑵当他们真正需要‘依赖’别人时,我们如何配合其需要。”梁智鸿介绍,为确保长者尽可能保持“独立性”和增强自信心,香港提倡“积极乐颐年”,即内地提倡的“积极老龄化”:建立长者学苑,通过与小、中、大专生一同上课,鼓励长者参与学习,促进长幼共融沟通;鼓励左邻右里互相合作,“积极”的同辈鼓励“消极”的同辈,发展支援社区的爱老护老网络,推广家庭、亲友融和;提倡有弹性的退休计划,增强长者的生产力,尽量利用长者的经验降低老年抚养比率。此外,香港还为长者提供高水平的公营医疗保健服务和发放医疗券。在2013~2014年度财政预算案中,香港用于长者的预算开支为550亿港元,比上年度增加约115亿港元。
殷大奎:公民亟需提高健康素养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73岁的殷大奎教授认为,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还不够。他在“健康教育”的专题报告中指出,“2008年5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我们公民的健康素养只有6.4%。也就是说,90%以上的人都不具备健康素养。目前,慢性病占了全国人口总死亡率的85%,已经消耗卫生资源的70%,而这些病往往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殷大奎指出,健康教育在养老体系中是防控慢性病的一种社会性综合疫苗。
姚兵:老年建筑需要为老人服务
原国家住建部副部长、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理事长姚兵指出,建筑不能忽视养老,而应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姚兵认为,理想的养老建筑的设计,一要无障碍,人行、轮椅、救护床都应该通行无阻,电梯里轮椅能转弯,床能进。二是厨卫很重要,最好每层楼都有厨房和小餐厅。厕所要大一点,要能转动轮椅,大小便处都要有扶手,尽量减少台阶。浴室要注意防滑,淋浴间最好能两人同时进,因为有的老人需要别人帮忙搓澡。另外,厕浴间的房锁不能用球形的,因为球形容易抓滑,会使老人摔倒,所有的门锁最好都用棍形的。
护理专题报告范文6
一、关爱的理论研究
关爱是自然的人类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联系以及与他们的世界联系的方式 [1]。关爱一词来源于英语Caring,意为照顾、顾及、爱护、帮助、考虑、挂念等,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关怀”或“关心”。从心理层次来分析,关爱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对关爱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难对“关爱”一词下统一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关爱”的重视和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关于关爱的思想较丰富,如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和卢梭的关爱思想、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德育教育模式关于“关爱”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思想。
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关爱在护理上有三层含义[2]。笔者认为,医学关爱可理解为:医院中,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病人的工作中,熟悉患者病情照顾患者,采取适当的医疗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真心实意的、充满感情地给予病人关爱、照顾。
二、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意义
1.实施关爱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医学生教育的时代呼唤
医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对医学生实施关爱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医学人才。实施关爱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关爱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2.实施关爱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爱”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核心地位,我国公民公德教育也是以“爱”为核心的,主要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其实质是关爱。关怀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
我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仁者爱人”,这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本质就是关爱,“术”是指医疗技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实现仁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学会关爱”应当成为医学生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3.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关爱的认识不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关爱情感的缺失,人际的冷漠、责任心和感恩心的缺失,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这是医学宗旨的体现,也是减少或消除医疗实践中普遍情感淡化、医疗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感恩心、丧失精神关怀等“畸形” 现状及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建构关爱教育课程体系
相对于其他职业,医学对人道德素质的要求较高。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医学院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特别是关爱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开展关爱教育,要以培养关爱品质为核心,充分借鉴弗洛姆关于爱的四要素说,即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分阶段制定目标,包括情境体验、价值体验、活动实践三种基本课型的体验式学习为主。关爱教育除了可在专门开设的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外,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日积月累地进行,如人体解剖学、护理学等学科教学,在学习相关知识中产生对自然的感恩、敬畏、关怀之情,实现渗透性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关爱实践活动
活动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结构都是在个体的主体活动中建构的。要形成关爱品质,需要借助相应的关爱活动进行。刘秀娜等在研究护理本科生关怀行为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时发现,护生每学期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与关怀行为的认知呈现显著正相关[8]。
培养医学生关爱能力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如观看影视作品、参观展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献爱心等活动。如我校爱心社组织爱心常规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手语班服务特殊学校,“天使血库”无偿献血活动等。
(三)营造校园关爱文化,提升师生关爱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和维系一种连续性和关爱的气氛。国内外研究发现,学校的关爱环境与护生的关爱能力呈正向相关关系[3]。
如我校爱心文化建设中蕴含着关爱主题教育理念。我校的爱心文化建设是面向全体师生的,在全国率先提出“三为”的育人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平安,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向全体师生提出“四爱”理念:“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人如己”;对医学生提出具体的“五心”培养:“忠心、孝心、诚心、耐心、热心”;在对全体学生普遍关爱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对“厄运”学生的关爱、帮扶。在 “仁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爱心文化活动,如入学及毕业典礼诵读医学生誓词、护士节等仪程,设立爱心日,建立爱心基金等,全方位、多角度夯实关爱主题的爱心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