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1
为进一步推进我旗城乡垃圾的分类处置能力,我局就我旗城乡垃圾分类处置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研究已有资料、开展实地调查走访、外出考察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旗城乡垃圾分类处置现状
(一)垃圾产生量的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旗范围内城乡垃圾产生量较大,并呈现逐年攀升趋势。据调查,目前我旗城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为76.8吨,全旗年垃圾产生量2.8万多吨。
(二)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城市居民一般都有把垃圾投入垃圾收容器内的意识,但是一般都以方便为主,并没有把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意识;而乡镇因为垃圾收容器等设施相对较少造成居民投放垃圾不便,以及部分人投放垃圾意识较差,因此推进垃圾分类更加无法提上日程。所以,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完全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三)垃圾收运管理情况。对于城乡垃圾的处理通常包括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最终处置三个环节。目前各乡镇区域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混合、容器分散的随时投放方式收集。小区居民的生活垃圾袋装后就近投放到住宅区内的垃圾容器内;公共场所、街道垃圾用果壳箱和垃圾桶收集。随后,各收集点垃圾由垃圾收运车辆封闭清运至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经过机械推平、压实、再消杀,最后覆土,实现卫生填埋处理。
二、推进我旗城乡垃圾分类处置面临的突出困难
(一)城乡垃圾尚处于混合型处理阶段。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据测算1吨生活垃圾从热值衡量相当于0.35吨煤,还有大量可供再生利用的塑料、纸张、金属等。目前全旗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处于混合处理阶段,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不能进行回收在利用。
(二)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较差。城乡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都相对较为淡薄,即使国家和地方对于垃圾分类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方针,但明显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据调查显示,除少部分居民将可回收废品例如废纸、空瓶等收集起来卖与废品收购站,其余垃圾一律不予分类。 (三)政府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进展缓慢。政府和各机构由于平常工作繁忙琐碎,对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较少,即使一些居民根据垃圾收容器的标识意识到垃圾应当分类投放,但是由于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知之较少,最后也都将不了了之。其次居民对于垃圾应当分类处置的意识匮乏,即使相关机构或部门有意识的进行一些宣教活动,居民也会以为内容枯燥乏味而缺乏了解的积极性。
(四)城乡垃圾分类处置体制不完善。我旗对与城乡垃圾的分类处置有着基本的划分标准,也有一些与我旗现状相适应的政策与方案,但随着人们需求多样性的变化,垃圾种类在不断增多,垃圾分类标准无法跟上垃圾种类的增加与垃圾材料变化的速度涵盖所有垃圾,现有的政策不能与当代社会的垃圾状况相适应。
同时,已经出台的政策在对垃圾分类方面的要求也并不严格,对于未按标准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并没有惩处措施,除非未按照标准分类处置垃圾造成重大特大或严重后果,否则只是以建议或方案的形式进行约束。
三、我旗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成本高。我旗目前有生活垃圾点一千两百多个,由于镇区没有垃圾中转站,3辆垃圾运输车全城流动收集清运,无形中造成燃油费、车辆保养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而如若再增加垃圾分类处置这样一道流程,则需要支付出更多的财政费用予以支撑。
(二)镇区缺少垃圾分类中转站。镇区没有设立分类处理中转站,清运车辆还需要全城流动收集清运,不但清运不及时,运输困难,更无力分类收集,而垃圾总处理厂垃圾堆放量大,无法进行垃圾分类堆放这道工序,如果设立垃圾中转站,再强行增设了分类堆放流程,运往垃圾处理场,则中转站堆放占地面积则更大,且难于有效填埋,每年需投入更大量资金来支持运转和清理大面积的垃圾处理场才能保障连续填埋。
(三)废弃设施缺乏治理,垃圾回收不彻底。我旗目前建设的垃圾填埋及技术设施设备还并不十分完备,易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加上镇区垃圾收集不够彻底,还有不少垃圾被居民露天置于路边、田间地头,严重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并产生生物性污染。回收问题都未完全有效解决,分类回收问题都无法提上日程。
(四)宣传教育措施进展艰难。政府单位及有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大,创新意识不足,人力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宣教。例如运用当前关注度较为多的两微一端进行消息推送;同时,我旗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置关注度不高,配合度较低,导致政府宣传教育措施进展缓慢,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置进展缓慢。
四、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置的对策建议
城乡生活垃圾要想做到分类处置,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加强宣教,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污染。一是在社区和乡镇大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大力开展“变废为宝”的绿色环保行动,鼓励城乡居民将可回收垃圾分拣后卖给废品收购站。重点推进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废电池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鼓励城乡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逐步建立有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资源的回收,利用网络,切实做到物流渠道畅通。重点是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选择部分小区与村镇进行上门分类收集和设点定时分类收集试点,加强分类收集、运输配套设施的建设。三是以垃圾中转站为依托,加快机械分类点建设。通过机械分类方法,提高作业效率,直接回收废旧原料,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置,降低垃圾分类处理成本。可以借鉴其他先进地区机械分类试点经验,加大扶持力度,重点予以推广。四是可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栏、两微一端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开设环卫常识课,大力宣传科学的进行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宣传垃圾污染的危害性,宣倡导移风易俗,引导、促进广大农民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污染。
(二)解决好“管制”的问题——着眼长效,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全旗垃圾处理日常保洁、清运和管理等制度与流程。制定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政策和工程验收标准。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严格考核验收。重点完善乡村垃圾分类回收立法与制度。处理乡村产生的垃圾。解决乡村的垃圾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种手段,但总的来说,立法与规制途径是高效处理乡村垃圾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前提。乡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乡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乡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针对乡村垃圾处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乡村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有利于推动我旗城乡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的早日解决。
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2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07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河水库前期工作
(1)*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08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08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08—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06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06]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08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07〕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3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为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有效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事业沿着健康方向科学有序发展,带着农村公路养护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这一课题,我们调研组于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分别深入实地对文山、砚山、广南等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是县、乡对农村公路管养的政策、措施、乡(镇)交通管理机构的建设发展,农村公路的管养方式等,通过3天的调查了解,现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州乡道村道养护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全州农村公路管养里程共 21801.822公里(其中10967.106公里未纳入省统计里程),其中省道68公里、县道3677.67公里、乡道5400.191公里、村道12138.34公里、专用道517.621公里。
(二)现阶段养护方式
1. 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我州共设置农村公路管养部门一处八段,即文山州地方公路管理处,文山县、砚山县、丘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地方公路管理段。长期以来,我州的农村公路养护一直沿袭以县农村公路管理段为养护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的管养体制。
2. 养护补助标准
20xx年以前,省下拨养护补助资金一直按云南省交通厅云交计[1996]135号文件执行(20xx年两个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除外)。即省道1400元/年公里;重点县道1200元/年公里;一般县道1000元/年公里;乡道只有905.2公里有养路费,为300元/年公里;村道没有养路费。20xx年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省补养护标准为: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3. 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入使用情况
一直以来,我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和收缴的拖拉机养路费。由于我州财政困难,地方财政补助极为有限。加之农村公路建设大都属于以工代赈项目,属补质所建,修建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进行过大中修,抗灾能力弱,导致历年水毁较多,养护成本不断加大,所以长期以来都存在养护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
投入使用情况为:20xx年以前,州地方公路管理处给各县的养护补助费是按各县的县道里程和部分乡道里程下达,未下达到具体路线。20xx年开始,省公路局把农村公路纳入了考核范围。20xx年初云南省公路局与州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州交通局与各县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管理责任书,确定养护管理指标,明确责任。按省州县签订责任书的要求,我州县乡公路养护按各县各条线路的交通量、经济地位,分为重点养护、一般养护、突击性养护三个层次进行考核管理。养护补助经费根据划分的三个层次,按线路、里程及工作内容、工程数量下达指标,按季度核拨到各县,实行养护管理工程费用制,并进行考核。
二、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养护体制改革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这在责任划分的定位上是一个重大转变,但目前我州机制还未理顺,主体责任还未落实。
(二)管养分离不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对养护机构及职能进行了调整,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只承担管理职能,而不具体实施养护。以前的管理养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职能要求,所以必须顺应改革发展需要,探寻新的管养方式,真正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责任主体。
(三)未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养护方式单一,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依靠地方公路管理段来实施养护这一单一方式,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还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管理上难以面面俱到,造成管理“盲区”。同时“一刀切”的养护资金拨付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养护积极性,并容易造成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养护资金虽然投入但养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四)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导致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实施有效养护。虽然养护体制改革明确的“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养护资金省补标准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如果不能从其他渠道筹措小修保养资金,省补资金就难以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从而影响到我州农村公路改造进程和路况质量,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我州有11250.718公里的村道没有纳入省统计里程,没有省补养路费(“7,3.5,1”工程以省统计里程为准),造成养护资金缺口较大。
(五)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村公路养护自我意识缺乏。县乡两级政府 未认真理解“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真正含义,总认为公路的管养是交通部门的事,当地政府只是配合而已。加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调动群众养护参与性,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较差,这对乡道、村道的养护极为不利。
三、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几点思考
面对我州农村公路管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落实地方政府管养主体责任,把养护引入激励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和管养激励机制,以及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以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参与诸多积极因素,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中,有效破解“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难题,我认为当务之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是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都明确了“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与、协助交通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工作及农村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农村公路管养中,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尚未落到实处,养护资金筹措基本为零,整个管养工作依然如故。基本上都是由县级交通部门地方公路管理段承担,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不明晰、不统一,五花八门,且作用发展不明显。因此,全州各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引起高度重视,把抓农村公路的管养与抓其他经济工作并驾齐驱,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目标。另外,在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职能规范上,经调研后认为,应主要涵盖的内容是:一是宣传交通政策、法规;二是制定辖区交通规划;三是负责辖区道路交通建、管、养、绿、安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管;四是维护路产路权;五是抢险保通;六是发动群众;七是信息采集报送;八是交通站点建设。通过对乡(镇)交通管理所职责职能规范明确,并切实履行,农村公路管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推行一个责任目标考核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内在动力。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内在需要。至20xx年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后,各县在落实县乡养护主体责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多是表现在形式上、面上,以责任目标考核落实下来的很少。这次我们在对广南的调研中了解到,广南县对农村交通工作高度重视,与其他经济工作并重,在全州率先把乡(镇)交通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综合考核范围,县乡(镇)签订了交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年末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客运站点建设分别占40分、40分和20分,年末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广南县的这一做法,初步实现了县乡养护责任主体的落实,显现了交通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为推动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按照国务院和省州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并进行目标考核是农村公路建管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若各县都能把交通工作责任目标量化考核推行到县、乡(镇)、村,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落实就能覆盖全州,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化,有路必养才会得到落实。
(三)建立稳定的管养资金来源渠道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保障。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形成一个高效的机制,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条件,而其能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还要看有无适量的资本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保障,国家和省已明确了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定额补助标准,而州县两级的管养资金补助,在州人民政府印发的《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是这样明确的:“州人民政府应随着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逐年增加而适当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县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负责筹措解决日常小修保养和水毁工程等专项经费”。但从我州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情况看,全州养护资金补助实给几乎为零,这就形成了农村公路长期带病运行的现状,特别是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严重匮缺,养护“盲区”大量存在,晴通雨阻、断桥断路普遍发生,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要得以逐步解决,仅靠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无济于事的,而治理良药只能是州、县、乡三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州人民政府《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政发〔20xx〕69号)中所明确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要求,适当给予养护资金补助,加上省上的定额补助资金和社会参与成分,逐年投入到全州农村公路养护中,只有这样上述提到的疑难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破解。
(四)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管养激励机制,是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有效途径。针对落实管养责任主体,转变地方公路管养机构职能,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作用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有效整合农村公路养护资源等的工作要求,通过调研,我认为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特别是乡村公路管养上,应一改长期以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完全包揽农村公路管养的单一方式,遵循“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新的管养原则,除县道由县公路养护机构管养外,乡、村公路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进行管养,真正把权、责落实到乡、到村、到人。
1.“以奖代补”主要内容:“以奖代补”,顾名思义就是把现有的定额补助变为灵活的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利用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规范养护模式,以多层次、多元化的养护方式代替单一的一家包揽的养护模式,充分发挥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确保管养目标的实现。
2. 运行方式:
(1)资金来源:主要以省补资金和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为主。省补资金为“7,3.5,1”工程的20%,县财政配套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仅依靠省补小修保养资金难以运作“以奖代补”方式,加之还要填补未纳入养护里程10967.106公里村道的养护资金缺口。因此财政配套资金对“以奖代补”方式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资金使用管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以纳入省统计管养里程的乡道村道里程为标准,按“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以奖代补”资金划拨到乡(镇)交通管理所。
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4
一、我州乡道村道养护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__年底,全州农村公路管养里程共 21801.822公里(其中10967.106公里未纳入省统计里程),其中省道68公里、县道3677.67公里、乡道5400.191公里、村道12138.34公里、专用道517.621公里。
(二)现阶段养护方式
1. 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我州共设置农村公路管养部门一处八段,即__州地方公路管理处,__县、砚山县、丘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地方公路管理段。长期以来,我州的农村公路养护一直沿袭以县农村公路管理段为养护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的管养体制。
2. 养护补助标准
20__年以前,省下拨养护补助资金一直按云南省交通厅云交计[1996]135号文件执行(20__年两个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除外)。即省道1400元/年公里;重点县道1200元/年公里;一般县道1000元/年公里;乡道只有905.2公里有养路费,为300元/年公里;村道没有养路费。20__年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省补养护标准为: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3. 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入使用情况
一直以来,我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和收缴的拖拉机养路费。由于我州财政困难,地方财政补助极为有限。加之农村公路建设大都属于以工代赈项目,属补质所建,修建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进行过大中修,抗灾能力弱,导致历年水毁较多,养护成本不断加大,所以长期以来都存在养护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
投入使用情况为:20__年以前,州地方公路管理处给各县的养护补助费是按各县的县道里程和部分乡道里程下达,未下达到具体路线。20__年开始,省公路局把农村公路纳入了考核范围。20__年初云南省公路局与州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州交通局与各县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管理责任书,确定养护管理指标,明确责任。按省州县签订责任书的要求,我州县乡公路养护按各县各条线路的交通量、经济地位,分为重点养护、一般养护、突击性养护三个层次进行考核管理。养护补助经费根据划分的三个层次,按线路、里程及工作内容、工程数量下达指标,按季度核拨到各县,实行养护管理工程费用制,并进行考核。
二、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养护体制改革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这在责任划分的定位上是一个重大转变,但目前我州机制还未理顺,主体责任还未落实。
(二)管养分离不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对养护机构及职能进行了调整,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只承担管理职能,而不具体实施养护。以前的管理养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职能要求,所以必须顺应改革发展需要,探寻新的管养方式,真正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责任主体。
(三)未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养护方式单一,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依靠地方公路管理段来实施养护这一单一方式,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还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管理上难以面面俱到,造成管理“盲区”。同时“一刀切”的养护资金拨付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养护积极性,并容易造成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养护资金虽然投入但养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四)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导致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实施有效养护。虽然养护体制改革明确的“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养护资金省补标准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如果不能从其他渠道筹措小修保养资金,省补资金就难以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从而影响到我州农村公路改造进程和路况质量,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我州有11250.718公里的村道没有纳入省统计里程,没有省补养路费(“7,3.5,1”工程以省统计里程为准),造成养护资金缺口较大。
(五)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村公路养护自我意识缺乏。县乡两级政府未认真理解“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真正含义,总认为公路的管养是交通部门的事,当地政府只是配合而已。加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调动群众养护参与性,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较差,这对乡道、村道的养护极为不利。
三、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几点思考
面对我州农村公路管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落实地方政府管养主体责任,把养护引入激励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和管养激励机制,以及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以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参与诸多积极因素,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中,有效破解“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难题,我认为当务之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是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都明确了“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与、协助交通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工作及农村公路的道路
交通安全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农村公路管养中,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尚未落到实处,养护资金筹措基本为零,整个管养工作依然如故。基本上都是由县级交通部门地方公路管理段承担,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不明晰、不统一,五花八门,且作用发展不明显。因此,全州各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引起高度重视,把抓农村公路的管养与抓其他经济工作并驾齐驱,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目标。另外,在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职能规范上,经调研后认为,应主要涵盖的内容是:一是宣传交通政策、法规;二是制定辖区交通规划;三是负责辖区道路交通建、管、养、绿、安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管;四是维护路产路权;五是抢险保通;六是发动群众;七是信息采集报送;八是交通站点建设。通过对乡(镇)交通管理所职责职能规范明确,并切实履行,农村公路管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推行一个责任目标考核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内在动力。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内在需要。至20__年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后,各县在落实县乡养护主体责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多是表现在形式上、面上,以责任目标考核落实下来的很少。这次我们在对广南的调研中了解到,广南县对农村交通工作高度重视,与其他经济工作并重,在全州率先把乡(镇)交通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综合考核范围,县乡(镇)签订了交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年末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客运站点建设分别占40分、40分和20分,年末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广南县的这一做法,初步实现了县乡养护责任主体的落实,显现了交通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为推动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按照国务院和省州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并进行目标考核是农村公路建管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若各县都能把交通工作责任目标量化考核推行到县、乡(镇)、村,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落实就能覆盖全州,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化,有路必养才会得到落实。
(三)建立稳定的管养资金来源渠道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保障。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形成一个高效的机制,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条件,而其能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还要看有无适量的资本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保障,国家和省已明确了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定额补助标准,而州县两级的管养资金补助,在州人民政府印发的《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是这样明确的:“州人民政府应随着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逐年增加而适当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县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负责筹措解决日常小修保养和水毁工程等专项经费”。但从我州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情况看,全州养护资金补助实给几乎为零,这就形成了农村公路长期带病运行的现状,特别是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严重匮缺,养护“盲区”大量存在,晴通雨阻、断桥断路普遍发生,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要得以逐步解决,仅靠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无济于事的,而治理良药只能是州、县、乡三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州人民政府《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政发〔20__〕69号)中所明确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要求,适当给予养护资金补助,加上省上的定额补助资金和社会参与成分,逐年投入到全州农村公路养护中,只有这样上述提到的疑难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破解。
(四)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管养激励机制,是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有效途径。针对落实管养责任主体,转变地方公路管养机构职能,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作用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有效整合农村公路养护资源等的工作要求,通过调研,我认为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特别是乡村公路管养上,应一改长期以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完全包揽农村公路管养的单一方式,遵循“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新的管养原则,除县道由县公路养护机构管养外,乡、村公路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进行管养,真正把权、责落实到乡、到村、到人。
1.“以奖代补”主要内容:“以奖代补”,顾名思义就是把现有的定额补助变为灵活的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利用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规范养护模式,以多层次、多元化的养护方式代替单一的一家包揽的养护模式,充分发挥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确保管养目标的实现。
2. 运行方式:
(1)资金来源:主要以省补资金和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为主。省补资金为“7,3.5,1”工程的20%,县财政配套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仅依靠省补小修保养资金难以运作“以奖代补”方式,加之还要填补未纳入养护里程10967.106公里村道的养护资金缺口。因此财政配套资金对“以奖代补”方式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资金使用管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以纳入省统计管养里程的乡道村道里程为标准,按“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以奖代补”资金划拨到乡(镇)交通管理所。
(3)具体做法: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将辖区内乡道、村道采取竞争性分段承包养护的形式,承包给有养护能力的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进行养护,并签订养护承包合同,或发动沿线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养护。由县交通局组织,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实施检查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具体奖励措施为:乡道以每公里5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200元,良等级路加奖10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100元,差等级路扣200 元;村道以每公里1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40元,良等级路加奖2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20元,差等级路扣40元。其中,奖励资金的20%作为对乡(镇)交通管理所的奖励。实施项目若出现失养、重大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取消 “以奖代补”资格。
总之,我认为,如果我州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中,在上述四个方面有突破,切实抓好落实,将会在农村公路管养中收到明显的效果,产生新的亮点。
加强节能减排 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州交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
报告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世坤
(20__年4月27日)
根据州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和局党组的安排,20__年4月20日—23日,州交通局第3调研组就“做好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上有新突破”课题深入部分县交通局、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国家燃油税费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这次专题调研的重点是全州交通系统和有关交通运输企业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的情况,淘汰高耗能交通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的情况,机关节电、节水、节油等节能措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州确定的“十一五”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7%,交通系统“十一五”期末营业性公路运输载客、载货汽车汽、柴油综合燃料单耗下降到每百吨公里8公升;营业性内河运输船舶燃料单耗下降到每千吨公里35公斤;公务车、教练车、城市的士、单机单台燃料消耗比上一年度下降3%。
(一)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一是20__年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纳入节能统计的有营业性客车2623辆,营业性货车175辆,其他车辆2辆,合计2800辆。全年营业性公路载客、货汽车综合汽、柴油燃料单耗为平均每百吨公里7.80公升。二是20__年全州交通行业纳入非运输车辆节能统计的有客车1871辆,货车108辆,合计1979辆。全年非运输车辆综合汽、柴油燃料单耗为平均每百车公里7.64公升。
(二)原因分析:全州交通行业节能统计单位较多,由于车辆经营方式不同,对部分承包车辆的油耗难以统计,导致在节能减排统计上不够准确,在上报统计报表时还存在重复统计、漏统等误差,综合平均每百吨、车公里油耗控制在8升以内主要是全州部分微型客车及出租车、教练车等油耗较低,部分工程机械、货车及公务用车节能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国家、省、州有关节能减排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一是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通知》(文交办〔20__〕39号)和《__州交通局关于调整充实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事机构的通知》(文交办〔20__〕10号),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科室、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州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每年召开的全州交通工作会议上均专题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先后下发了《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关于转发交通部节能减排工作有关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文交办〔20__〕19号)、《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交办〔20__〕21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督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18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相关文件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21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__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5号)和《__州交通局转发关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相关文件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7号)等节能文件,明确了交通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即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能耗管理,加快运营车辆结构调整,加大淘汰高耗能汽车的力度,鼓励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动力汽车。加快建设营运车辆调度系统,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降低车辆空驶率,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三是完善相关制度。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制定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填报节能降耗相关报表的通知》(文交办〔20__〕9号)、《__州交通局节能减排工作行政问责实施意见》(文交办发〔20__〕11号)、《__州交通局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和《__州交通局节能奖励办法》(文交办发〔20__〕12号),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以20__年为基数,力争到20__年实现机关节电20%、节水20%两项指标。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好节能减排责任考核任务,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单位、各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层层签定责任书,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单位,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惩办法,建立节能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节能工作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利用街天、节假日,组织人员到街上摆摊设点,运用标语、广播、播放光碟、口头讲解,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形式,认真宣传《节约能源法》及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以及重要意义。20__年以来先后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各种宣传画50张,悬挂标语10幅(条),接受驾驶员、工程一线工人、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四是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精神,为普及和提高广大职工节能环保知识,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于20__年3月组织全司职工参加“全国职工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收回答卷1130份,参与率达90%以上。五是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于20__年6月24日举办节能减排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使全司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重点节能工作完成情况
1. 加快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和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保障车辆经济运行速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公路通行效率。一是20__年以来,衡昆高速公路__州境内303.8公里全部建成通
车;丘广125公里三级油路建成通车;普炭60.8公里、总投资14.65亿元的一级公路正式开工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通乡油路656公里、通达工程项目1180公里,通乡油路项目建设进度快于往年、通达工程项目建设当年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5.59亿元。全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极大的便利了交通出行,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能源消耗。二是在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能耗管理和节能监督,要求在确保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把合理减少用能、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优化公路设计方案,减少大填大挖,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美化绿化,建设生态路、环保路、景观路。三是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合理安排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大、中修,加强对大、中修工程施工中节能的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严格养护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现象,降低沥青、碎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损耗。2. 加快全州客货运车辆结构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加强营运车辆管理。一是为优化运力结构,淘汰老旧车型,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共报废老旧车辆112辆,投资5129万元更新、新增客、货车163辆,根据公交优先的原则,为解决人民群众短途乘车难的问题,新增公交车93辆。同时公司将原来经营__至富宁的26辆车型老旧、高能耗的19座小型中级客车更新为13辆19座大型高一级客车。通过更新,提高了车辆档次和日行程,减少了燃料消耗。经跟踪核算,车辆行驶一个单程所需燃油由原来的32公升降低到28公升,每辆车一个单程可节油4公升。二是为积极响应和维护国家环保政策,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严格控制车辆采购标准,20__年7月1日以后,达不到国ш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准购入。三是运管部门充分运用__州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设施设备对定期进行车辆等级评定和二级维护的营运车辆进行检测,杜绝运行时间长、车辆状况差、安全系数低和燃油消耗高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四是集团公司西畴分公司为提高公交车的实载率,增加公交车收入,在确保城区公交满足的情况下,将富余运力调整到乡镇经营。既解决了乡镇群众乘车问题,又提高了公交车收入,同时也起到了降低油耗的效果。五是汽车修理驾驶培训学校通过不断总结教练车的油耗管理,20__年以来,在保证学员教练学时的前提下,推行按学员数核发油料,实行超支自负、节约归己的奖惩办法,大大降低了车辆油耗。经统计,实行新的油料管理后,每月比原来节约油料1000公升左右。六是加快全州营运车辆gps调度系统的建设,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对车辆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由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的转变。目前,已有1587辆客、货运车安装了gps监控系统。
3. 做好机关节能工作,发挥表率作用。行政机关节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做好机关节能工作,我局专门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成立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交办发〔20__〕1号)和《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有关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6号)等机关节能文件,要求机关和局属各企事业单位带头节能。一是根据工作特点办理加油卡,实行机关公务用车“一车一卡”,每月做好公务车辆出勤统计和油量管理,调动驾驶员节能积极性,从源头上控制燃油消耗。二是机关推广办公绿色照明,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降低办公设备待机能耗,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各方面厉行节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州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职工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有人停留于“用的是公家的,节约又不是自己的”的意识中,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全州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额外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老化等原因,交通堵塞现象频繁发生,如富宁县高邦至那坡公路经常发生堵车现象,严重影响道路通过效率。乡村、村村公路大多是等外公路,晴通雨阻现象十分普遍,节能与发展矛盾突出。三是20__年以来全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通达通畅工程全面铺开建设,工地点多面广,工程机械燃油消耗较大,交通建设与耗能矛盾突出。四是淘汰高能耗、排放超标的老式车型还需要一个过程。五是节能报表统计上还存在一定误差,有待在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六是清洁能源推广缓慢,替代能源总量投入不足,目前我州还未推广使用天然气、燃料乙醇、电能等替代能源。
乡村治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5
一、对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状的客观评价
(一)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共建站点146个,其中村级站点115个,31个乡镇全部建有站点,11个乡镇建成了扩展型站点,21个乡镇、1个村站点(零阳镇永安村)配备了投影仪。今年8月以来,我们采取实地检查的方式,对全县146个站点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有零阳镇石马村、白坡村等17个站点设备存在故障;有通津铺镇通津铺村、二坊坪乡二坊坪村、零阳镇白沙井居委会、苗市镇白龙村4个站点因新建村部或房屋装修已将设备撤下来;有零阳镇白洋村、陈家山村的设备因特殊原因还未安装。调查中我们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要求17个有故障的站点及时报修,据目前反馈的信息这些站点的故障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二)管理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管理员配备较齐、素质较高。我们给各终端站点下发了管理员情况摸底表,摸底显示我县每个乡镇都选配了2名以上专(兼)职远程教育管理员,全部由乡镇分管组织的领导和1到2名电脑水平相对较高的干部担任。建在行政村的站点配备了1名管理员。目前,全县共配备管理员200名,其中村级站点管理员115名。乡镇85名管理员全部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村级站点管理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0人(其中小学文化1人),占总人数的3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72人,占总人数的63%,大专文化程度3人,占总人数的3%。二是管理员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通过和管理员交谈,我们发现多数管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自学,有什么问题会及时向乡镇政府或县远教中心工作人员请教,涌现出了一批业务能手。我们在对管理员进行操作考核时,有零阳镇幸福村管理员尹安民、仁和村管理员朱柏庆、广福桥乌龙岗村管理员曾小平、江垭镇岩板田村管理员杜国勇等,他们不仅能熟练操作远程教育软件,还学会使用百度等搜索网站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站点学习使用逐步规范。一是大部分站点认真开展了教学培训活动,部分站点学用效果明显。通过查看学习记录登记薄和实地询问,我们发现,大部分站点都有组织党员群众培训学习,基本保证一个月学习一次。以零阳镇仁和村最为典型,每个月平均都在两次以上,多的每月达到了4次。统计结果表明,截止今年9月,全县已开展柑橘种植、苎麻栽培、烤烟、茶叶生产、牲猪养殖等各类学习培训700余次,培训人数达5万余人。有象市镇政府、广福桥镇乌龙岗村等站点学用效果明显。象市镇党委把远程教育的室内培训与室外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向外推广镇蔬菜茶叶水果协会主办的茶厂,其生产的姊妹牌茶叶在2005年底通过了全省工商局的无公害认证,今年发展茶叶3000亩,销售网络遍布全省名地,价格较之以前翻了几番,茶农人均收入过万元。广福桥镇乌龙岗村是全县柑橘种植示范村,村支部书记兼站点管理员曾小平带领村民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在村里成立了柑橘协会,要求户户加入协会,平时组织会员收看石门柑橘网中的柑橘种植技术,特别是药物防治,每个月该看什么,该干什么都清清楚楚,由于药物防治比较到位,今年柑橘挂果比往年要好,销售十分抢手。二是远程教育实用技术培训试点基地初显成效。年初,县远教中心在许家坊乡政府、东岳观镇政府、二坊坪乡政府、象市镇政府、通津铺镇的长峪铺村、高峰土家族乡郑坪村、广福桥镇的井岗村建立了7个远程教育实用技术培训试点基地。试点基地采用“党委(村支部)+协会+农户”的工作模式:即党委(村支部)提供场所,搞好服务,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负责现场农业技术辅导。此次调查,我们对这七个基地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重点摸底,有东岳观镇的青蒿种植和许家坊乡的贮麻种植已初显规模,发挥出应有的科技效益。东岳观镇的青蒿种植协会,多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组织群众学习青蒿种植技术,利用远程教育“引来”吉首制药厂保价收购青蒿,解决农户种植青蒿的后顾之忧,全镇发展青蒿800亩,种植户达900余户,全年创收90余万元,总收入和亩产值均高于其它农作物,增收效果明显。**年全镇计划发展青蒿2000亩。该镇跑马村也是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之一,通过镇青蒿种植协会的培训学习,村支部书记卓志雄带领村民在全村发展青蒿种植。他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找来很多青蒿种植的相关知识,组织村民多次培训,全村发展青蒿150亩,成为全镇青蒿种植的示范村。许家坊乡苎麻协会组织苎麻种植大户观看网站信息,了解苎麻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聘请湖南农大专家讲解苎麻种植和增效技术,从桃源县聘请品改技术员,引进了“多倍体1号”等优良品种,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措施,加大品改力度,全乡计划在近几年内完成15000亩苎麻品改任务,品改后,产麻量可达300公斤/亩(原产110公斤/亩),全乡苎麻生产收入将达3800万元。
二、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深入推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因为没有制度约束,在下面基层领导的心目中,远程教育属于可有可无的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乡村领导干部认为远教工作太超前,抓远教工作没有多大意义。金坪乡渠溶村、三官寺乡双坪村远教设备在我们检查时都没有接通电源。
(二)管理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管理员身兼数职,无力应付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乡镇85名管理员全部由乡镇分管组织的领导和党政办秘书等一般干部兼职。村级管理员中,村干部兼职的99人(其中由村支书担任的59人),占总人数的86%,其他人员担任的16人,仅占总人数的14%。兼职人员从事工作太多,对远程教育也就是检查时走走过场。二是部分管理员责任心不强。设备损坏后部分管理员不报修,17个故障站点中有10个站点是在我们进行调查时才报修的。个别管理员对设备看守不严,导致整套远教设备被盗。三是部分管理员业务水平不高。在平时的使用中不注重自学,仅靠县远教中心组织的几次培训,操作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如只会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电视节目,不知道使用资源管理软件收看节目,不知道更新天网节目,一收看就是几个旧节目等。
(三)部分站点教学培训活动不规范。一是有的站点仅仅把远程教育做为一种学习政治理论的工具。因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影响,也就是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活动中组织党员学习一些政策法规或典型经验,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致富的载体。二是教学培训活动流于形式。虽然开展了教学活动,但要求不严格、态度不认真,收看的节目没有针对性。如调查时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站点都组织学习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但真正想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村几乎没有一家。相反群众急需的柑橘种植、烤烟生产技术等技术又没有组织学习。三是少数站点没有按规定次数正常开展教学培训。如零阳镇铁桥村三个月没打开放有远程教育设备的房门,调查时发现房子里面已布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四)站点配套建设跟不上进度。一是缺乏适合**县情的教学资源。村级站点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节目,大都是从天网上下载,这些资源适用性不强,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党员群众需要。二是缺少一支对各站点进行维护的技术队伍。乡镇和村级站点管理员大多只会电脑的使用,不懂电脑的维护。很多站点因为误操作或病毒的原因导致电脑系统出现问题后,管理员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只有请求县远教中心解决。县远教中心人手少,终端站点电脑出现软故障后,往往不能及时去解决。三是多数乡镇还缺少远程教育用的电脑。除11个配有扩展型站点的乡镇外,其余20个乡镇普遍反映,配备了投影仪但没有专门的电脑使用,需要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就用别的电脑替代。因为没有专用的电脑,很多乡镇政府还没有真正将多媒体使用起来,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2003年县委组织部为乡镇配备的方正计算机硬盘容量太小,远远不能满足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的需求。
(五)经费短缺,村级站点运行困难。国家减免农业税后,因为没有集体企业,我县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没有什么收入,远教设备要运行,离不开电费、上网费、设备维护费、组织教学培训活动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加起来有上千元到几千元不等,是村级财政的一笔大负担。上级拨给村级站点的运行维护费用还没有及时到位。据我们了解,为节约电费,一些站点除开展教学培训外,连管理员都不能使用电脑;为节约上网费用,有条件上网的站点也不上互联网。有一些村组织党员开会还需要给参会人员发补助,为了节约本来就不充裕的经费,便没有组织学习活动或压减学习次数。朝阳乡双垭村支部书记兼站点管理员组织党员学习西瓜种植、柑橘种植技术,准备购置打印机将这些技术打印成册发放到农户手中,但因为没有经费而搁浅。
三、确保远程教育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策和思考
我县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时间还不是很长,诸多问题将不断涌现出来,为不断提高我县各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学用水平,挖掘远程教育应有的生命力,使我县远程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还需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站点管理制度。一是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乡镇党建工作考核体系,落实乡村领导责任。二是完善管理员考评制度,明确管理员责任,按照工作开展的好坏对管理员进行奖惩,定期对操作员进行考核,对操作能力差、态度不认真,不能很好履行管理和学用工作的管理员进行更换。三是完善设备故障报修制度。实行有故障日报制,即自发现故障起24小时之内及时报修,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村级站点上报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上报县远程办;零故障月报制,即如站点运行无故障每月定期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对瞒报、不报的,一经查实,予以惩罚。四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站点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学习,条件好的2—3次,每次两个小时以上,并按要求详细填写学习记录,在学习后适当组织讨论,并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二)进一步加大管理员培训力度。一是坚持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每年里对所有站点操作员进行一次论训,对合格的操作员发放操作员证。在平时的检查中,对操作不当的管理员进行个别指导,教会其正确使用设备的方法。二是实行管理员分级管理,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建议县远教中心在各乡镇明确一名素质较高的管理员经过培训后负责指导本乡镇里有站点的村级管理员的技术培训,对村级站点的远教设备进行维护。县远教中心负责乡镇管理员的技术培训,负责对乡镇远教站点的设备进行维护。
(三)进一步加强对远程教育试点基地和学用示范点的指导管理。远程教育试点基地和学用示范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初显成效。试点基地采用“党委(村支部)+协会+农户”的工作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值得各终端站点学习和推广。部分站点学用工作走在全县远教工作的前列,有很多的典型可以挖掘。我们应通过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这些试点基地和学用示范点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这些站点或其它站点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好做法,进行正面引导,做到家喻户晓,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