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建设;对策
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中国社会,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就是建设美丽中国。而建设“美丽中国”自然不能缺少“美丽乡村”。如何针对农村生态文明现状,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到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需要解决的重要之点。
1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有两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物质成果是人们通过生态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可持续的资源环境;精神成果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绿色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化学科的崛起,以及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只有界定好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着实有效,才会有目标可寻。农村生态文明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有意识地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村生态思想观念的增强、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农村精神面貌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达到农村生态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双丰收。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生态意识的欠缺
人们的生态意识直接指导和制约着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行为活动,是操控人们对待生态环境行为的内在动因。农民生态意识的良好程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并直接作用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态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民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农村长期以来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水平有限,致使农民只看到眼前的发展,而忽视长远的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农村教育的不完善,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的力度不够,而农民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途径又少,没有形成对农民进行全面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体系。
2.2基础设施的薄弱
在我国的农村,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局限,资金流动相对缓慢,政府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相关的基础设施无法顺利实施,后勤保障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现代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废弃物逐渐被塑料、电子产品、农药化肥等取代。这些新的废弃物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来处理。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带来的生态问题,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相应的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适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3环保体制的缺失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农村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要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符合农村生态现状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层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同时又受政绩利益的诱惑,促使政府官员滋生了超越法律效力之外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权责不明确,对行政主体的问责持轻视的态度,而重视追究企业和个人的生态环境责任,这种双重标准,导致在解决农村文明建设问题上政府威信衰减,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法律规范不具体,法律责任不明确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障碍。
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对策
3.1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农民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要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向农民进行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生态文明知识,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来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正确、全面的生态道德意识,合理有序地促进生态文明在农村的发展。要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学校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加强农村社区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的思想传播到各个农村。学校教育和社区宣传教育相互影响,让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到每个农民家庭,使农民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培养自觉的生态意识,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助力。
3.2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国家需要适度增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财政拨款中的比重,对农村财政拨款实行优先政策,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的农村以及较偏远易忽视的农村多给与其经济上的扶持帮助。当地的政府应该重视起来,每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不可割裂的存在。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优先解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在一些有独特资源的城市,可以大力开发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风景区,拉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资源和经济两者的双赢。
3.3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土地规划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s optimizing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land restoration ecology strategic measures, the rationality, scientific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and renovation planning ideas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through to the various tasks of land reclam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cientific land planning,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of land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role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 reclamation; lan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上升到政府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后,党的十报告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要求,而这些举措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治理国土的作用,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是规划工作者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2 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以后,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也是立足于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
3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土地整治是一个由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的典型复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1]。土地整理的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依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和科技进步的可能,对人地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党的十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署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条措施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1 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
基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而我国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质量和生态上来,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生态文明新要求的提出,将使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尤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
3.2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
我国十余年来的土地整治历程证明,土地整治单纯追求面积增加,缺乏对生态因素的重视和考虑,不注重生态保护,将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只为生产目的进行土地整治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土地整治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路途上的工程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在生态环境容许限度内进行操作,将追求生态文明作为终极目标。在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始终,从生产能力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工程设计合理性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性等方面对土地整治进行全面评价。
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关键要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规划上加以落实。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不仅要包括结构调整和空间形态布局的规划,更要重视形态层面以外的软性规划;还应当体现当地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有机融合的布局特点。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又要统筹兼顾,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三方面: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的农用地整治,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和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改造[3]。围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4.1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统筹全域土地整治。
把生态景观因素引入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土地整治规划开展并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坚持整体论、系统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区域整体、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发挥土地整治整合资源、整合部门的优势,整体推进土地整治,将土地整治的范围向全域转变[4]。
4.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用地整治。
规划的大尺度注重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中尺度强调景观多样性保护,小尺度加强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提升。做好主体功能区、林业和农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注重耕地、草地、天然林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在土地整治过程融入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将景观生态、生态美学与土地整治原理与方法相渗透[5-8]。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将土地整治的重点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达到提高农地永久持续生产能力、优化农地生态结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的目标。探索农用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新机制,坚持保护耕地红线,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资源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加强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建立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等农副产品基地,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新农村。
4.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工矿用地整治。
以旧村庄、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等低效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化整合利用为重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土地、水和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按照不同国土空间的特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利用河流、山体等自然形态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构建山水相容的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9]。充分挖掘现有工业用地潜力,促进产业更新升级,引导工业集聚发展,突出特色项目的生态产业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推进绿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合理安排各行各业用地。
5 结语
土地整治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让土地整治行为进一步明晰方向、理清思路,落实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真正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过程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韩霁昌.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 中国土地.2012,4:46-47.
[2] 姜广辉,张凤荣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0-65.
[3] 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 中国土地.2012,4:12-14.
[4] 李晓兵.转变利用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J]. 中国土地.2010,11:19-20.
[5]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33.
[6] 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2008,5:261-269.
[7] 吴克宁,郑信伟,吕巧灵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12:300-302
[8] 安晨,刘世梁,李新举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68-7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与建设
曾经震惊世界的“莱茵河臭水沟”和“伦敦烟雾”事件都是工业发展对生态的损害造成的,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走国际经济强国“后治理,先污染”的老路,我国的农村主要存在结构单位便是乡镇,乡镇比较贴近自然生态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村镇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建设主体,因此在村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规划中起到主要作用。
1村镇规划和建设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建设方向和目标
(一)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时代村镇建设及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保护环境作为目前村镇建设的首要方向和目标而存在,从古至今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经历了非常复杂、易变的过程。纵观历史会发现在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内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是主要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中,往往先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破坏力环境,在环境逐步恶化后带给人类一系列灾难和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和大自然之间处于对抗关系时容易给经济和环境带来恶性循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只有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采取新的方法技术和先进理念才能够保持我国高量、高效而又不破坏环境的经济生产。因此,保护村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
(二)居民的生活风俗是村镇建设规划在生态文明时代需要尊重的前提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不同的地域的村镇和不同民族所在的乡镇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城市生活和乡镇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应该以所要改造和建设的乡镇实际情况为依据,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意见征求,可能会给当地乡镇居民的生活带来短期内的不适,任何不科学和不明智的措施都会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进。
(三)基础设施的跟进是村正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的保证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准确区分“原始”和“自然”的含义,自然并不能等同于原始,在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含有较高的科技成分。在具体实施乡镇生态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项高新科技来支持。乡镇的基础设施是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的重点内容,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有利于实现乡镇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时代村镇建设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地区资源浪费流失和城市环境破坏恶化严重
良好的环境是村镇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建设的载体和基础。但是当前我国村镇规划和建设却面临着资源流失浪费和环境破坏恶化严重的情形。例如目前有很多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大大小小的矿洞和井坑代替了本应该紧密覆盖在地表的植被,这样直接造成了地表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等。以上这些自然情况说明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程度十分的复杂而且问题数量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不仅给村镇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在破坏程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也逐渐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周期长度。
(二)已经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村镇采用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的村镇为了积极响应归家大力倡导和发展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一时間全国出现了很多“生态文明”村镇。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其中很多村镇的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例如在很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村镇中都打出了“农家乐”和“生态体验村”的雷同标签,这些村镇的支柱性发展产业便是旅游,当旅游成为主要的竞争产业后不仅影响生态文明村镇综合能力的发展,还容易导致临近区域的村镇形成恶性竞争。
(三)部分地区“生态文明”村镇徒有虚名
在行政部门和法律监管不到位的区域,由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炒作兴起了一大批生态文明村镇,但是事实上这些村镇由于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因此空有虚名。另外很多村镇打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号,却依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有害发展之路,者需要行政监督和法律监督加强相关监控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正轨。
3加强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想全面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首要工作便是要积极地做好全面了解村镇的基本发展情况,每一个村镇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加强村镇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更加科学及合理的制定建设计划。在不同特点的村庄之内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明确制定村镇的生态文明发展计划和方案,例如地处坡地的村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壤分布较为贫瘠的村镇要加强土壤营养成分的合理调整等等。这样十分有利于我国村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高度重视村镇保护性建设
加强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有利于真正掌握我国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同时做出科学、严谨的数据测评上报相关部门,力求改变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轻视状况。由于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不计后果,因此出现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局面。在我国村镇生态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三)逐渐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做好我国现阶段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加入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及促进经济水平发展,又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地方政府和村镇领导要积极地实施民意调查以及村镇实地情况的考察,对已经取得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成功的村镇要积极吸取经验,确定村镇未来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和加强村镇建设步伐,最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结语
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应该仅仅追求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腾飞带给社会的GDP数字,一旦人类的破坏超过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便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和后果,当人们想要采取修补措施时便会难上加难,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做好村镇规划和建设工作,将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静.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及其建设[J].农家参谋,2017,(1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4
1山区乡村承包地块小、量多、分散,传统耕种模式与现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不相匹配。山区村民分配的责任田和承包地数量多,地块小,分布散,难以集中耕种,虽然村民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但最终收益低下,摆脱不了穷根。村民种植作物类型散,形不成规模,劳作模式传统,灌溉效率较低,与现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脱贫致富步伐缓慢。
2山区贫困村地处偏远、地域广阔,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近年,虽然国家在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上投入巨资,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生态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工程项目,成效明显,但是山区条件决定了山区水利发展投资需求大,目前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3极端恶劣天气事件频发也对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构成较大威胁。山村应对突发暴雨灾害能力较低,山谷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还不够完善;山区水土保持建设还存在不足,山洪灾害防治和监测预报等非工程措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季节性抗旱防洪防台风任务艰巨,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冰雹和霜雪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巨大威胁。
二、扎实推进贫困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碧水乡村
淄博市水利部门在帮扶支持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实施河道生态治理,改善山村水生态环境。安平村内的安平河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内沙质优良,乱采滥挖现象突出,给雨季防洪带来巨大威胁。通过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总投资80余万元,对河道进行了清理平整,修建了梯级拦河坝,拦蓄河水进行灌溉;修建了0.6km的沿河生产路,兼做防汛管理道路,安平河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明显提升,成为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实施引河蓄湖工程,发展休闲渔业。山区河水清澈纯净,水质优良,是发展渔业养殖的天然水源。结合整修河道,沿河修建了长160m、宽80m的人工湖,在湖中帮扶放养了价值万余元的锦鲤、鲢鱼等鱼种,安排渔业专家定期为村民培训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在湖边修建了休闲凉亭和垂钓长廊,铺上花砖,栽上花卉,建起了秋千等娱乐设施,为安平村打造了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景点。
3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山区缺水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建设小农水工程是推动沂蒙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实施了山区打井找水工程。聘请水利专家通过反复勘测计算,在安平村山腰打出一口深158m、出水量80m3/h的水井,打破了历史上在此区域打不出水井的成例,保障了饮水和灌溉用水需求。二是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投资80余万元,在山地高处修筑一座60m3蓄水池,在河道旁修葺大口井,进一步完善了电灌站,实现引水上山灌溉耕地。三是实施雨水集蓄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了数十处小水池、小水窖、小堤坝等工程,充分利用雨水抗旱保收。小农水项目实施后,坡耕地小麦及玉米亩产由150kg提高到了350kg,萝卜种子亩产达50kg,经济果林品质也明显提升,山区农民初步实现了增产增收,为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
4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山区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土壤含水层减少和山石松散裸露现象,雨季更易形成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现象。水利部门把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作为保障水生态系统完整和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的安全屏障。本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抓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了安平村青石山1.5km2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在青石山小流域整修生产路,整理荒坡荒地,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开发果树采摘园区和家禽生态养殖园区,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青石山小流域已经成为当地日益有名的生态特色旅游景区。
5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基础管网建设。在帮扶安平村成功打出深水井的同时,水利部门投资配套了供水设施设备,对村内自来水管网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建设,让符合饮水标准的深井水自流到每户村民家中,彻底解决了山村吃水难的问题。同时,及时对村内主干路进行整修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建起了篮球场、健身器材场和文化广场,扩建了村委小院,配套建起学习室和绿色书屋等场地,丰富了文化娱乐生活,为打造碧水乡村鼓舞了信心。
6构建起安平村生态特色旅游产业,走山区绿色发展之路。水利部门与安平村委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构建起山村生态特色旅游产业。位于安平村南的栖真观始建于元代,观内的千年银杏古树和元代二十八星宿壁画是镇观之宝,道观香火旺盛,已成为道观祈福养生文化景区;安平村东南山沟中的青山古村,小河绕村,青石铺路,古宅石屋,生活古朴,开辟成原生态古村落景区;青石山松涛、仙姑峪美丽传说和特色农业园区开辟成为青石山旅游观光景区。这四大景区构成了安平村生态特色旅游的支柱,也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资源。
三、对贫困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帮扶的建议
几年的贫困村帮扶行动使我们认识到:
1应重视顶层规划设计,增强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要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强顶层设计,逐步缩小贫困山区和城乡之间的水利发展差距,从整体上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让水生态文明建设激发山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水利更好地支撑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2要因地制宜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这是推进贫困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应大力发展山区小微水利工程,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在保障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对持续建设山区水生态文明具有关键的影响力。
3突出抓好山区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继续加强对山区生态保护区和水源地的保护;通过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生态护岸等措施,推进水生态修复。同时应加大现代水网建设力度,巩固河道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引水工程、山区灌溉配套设施建设成果,大力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碧水乡村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5
1.农村生态体育文明概述
1.1生态体育概念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始,我国就已经对生态体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相关领域学者针对生态体育的概念给出了释义,但总体来看尚未形成一致看法。从进人新世纪以来的现有研究成果看,徐传宝(2001)在“体育生态学—生态体育的理论基础”中,给出的定义如下:生态体育指的是人们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以现有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丰富的休闲锻炼方式来进行体育会动;郑晓祥(2005)在“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中,针对生态体育给出的定义为:指的是人类与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为基础,打造出的共生共融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生态与社会自然环境来开展体育运动;胡晓明(2005)在“生态体育”中,针对生态体育给出的定义为:借助自然的活动方式,基于现有的自然环境下,依照生物发育规律来实现体育运动的开展;龚建林(2008)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体育”中,给出的释义如下:指的是基于生态文明观下,融人了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一种全新体育概念,强调的是生态意识与思维,注重实现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总结而言,所谓的农村生态体育指的是: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指导思想,将农村人口作为体育参与的对象,借助对现有各种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利用,促使农村居民与体育、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1.2农村生态体育特点
1.2.1自然性。基于生物进化论观点能够追寻到体育活动的生态本源,即一种生命体的生态调试形态,能够通过对人类身心的调试来确保人类的生命健康,并在实现修身养性的同时,促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户外体育活动回归自然,从本质上所展现的是体育对生态生命的内在追求,自然性特点随之凸显;
1.2.2文化性。指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信仰、道德、法律等都在其中,是社会共有价值观的外显。生态体育与所提倡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借助精神文化内涵的外显来强调和谐文化体系的打造,而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下,体育文化凸显出了人文生态性;
1.2.3社会性。体育与生态间呈现出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竞争压力的加大促使人们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饮食作息不规律以及运动时间的降低,使得人们陷人健康危机中,而体育对社会的适应性则表现在促使人与环境的相适应,在此过程中,生态体育的社会性特点随之呈现;
1.2.4持续性。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所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愿景,借助体育全球化的实现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体育下相应和谐与发展主题所展现出的已不再是竞技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而是促使人类能够树立全新的理念,以实现生态和谐且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管理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2.1建设管理现状
从目前农村生态体育内容建设的现状看,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在打造农村生态体育的过程中,并未对这些优势生态自然条件进行充分利用,在现有的体育活动中,一般都是些较为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单双杠以及跑步等,而农民自身选择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多为一些健身性与适用性的内容,并未借助当地的优势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来实现特色生态体育项目的充分开发。
从参与的人员现状看,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农村青壮年群体都选择到城市打工,加上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也都逐渐在城市安家,进而促使农村剩余人口与老人与小孩为主,所以这一部分人群在参与生态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并接收新事物。
从生态体育活动的现有形式看,一般都是一些当地传统农耕的体育项目,且对器材要求不高,在国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人力度的过程中,一些新的体育器材设备在农村落地,但是在投人力度上凸显不足,加上宣传力度较弱,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不好,进而致使体育运动形式难以实现创新。
在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地点上,一方面,农村居民只有在农闲的时间有精力参与到其中,加上意识理念的束缚,无法实现对时间的利一学、合理安排,致使体育活动难以起到健体强身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的地点上,简单的体育项目与内容一般在田间地头就能够开展,而新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必要的场所,加行农村居民收人等的限制,致使生态体育的发展步伐受阻。
2.2发展农村体育生态建设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对农村体育生态建设现状的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农村生态体育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制约农村生态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经费、管理以及文化三个方面:
2.2.1经费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国家加大了农村建设的投人力度,相应的在体育建设方面的投人随之增加,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之需。而经费投人的不足,使得农村先有的体育活动场地不足且体育器材设备缺乏,进而制约了农村生态体育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2.2.2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有相关管理体制的弊端随之凸显,难以适应农村体育事业的实际发展之需。具体而言,当前农村尚未针对生态体育建设发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与管理组织体系,进而制约了农村体育作用的发挥。从目前农村现有的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看,缺乏诸如健身俱乐部等固定且完善的体育锻炼场所,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一般都是在大型的节庆活动中,通过民间自发组织的形式来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而实现休闲锻炼。在此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是以自身的主观意识为主,随意性极大,难以在先有的活动中切实实现体育锻炼的作用。也正是基于管理的缺位,使得当前农村体育资源无法实现因地制宜的整合,在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场地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不足,进而阻碍了农村生态体育建设与发展步伐。
2.2.3文化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居民体育意识理念十分淡薄,缺乏健康观念,很多农村都将劳作当作一种身体锻炼,而所谓的体育健身等内容都归纳到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范畴中,认为是有钱人的事,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在建设农村生态体育的过程中,项目开发思维陈旧,并未将体育文化的打造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进而也就无法走进农民的内心。加上在开展相应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形式化问题凸显,农民在无法理解农村生态体育文化内涵的背景下,自然无法摆脱陈旧理念,进而使得农村生态体育发展步伐受阻
2.3健全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的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得出:当前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还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现有的建设成果下,一系列问题的呈现,都意味着当前在建设农村生态体育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相应管理制度模式的完善,进而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支撑,从宏观上明确建设管理目标,并借助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村生态体育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实现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具体措施如下:
2.3.1明确指导思想并实现管理目标的利一学定位
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匿乏已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挑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日益加剧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受阻。而生态体育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则需要始终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原则,在建设农村生态体育项目的过程中,相应的管理部门则要借助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基于因地制宜原则打造特色生态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则需要实现管理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基于农村实际并实现农村特色生态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以此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具体而言,则需要确保生态体育活动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加大公益性体育场所的打造,并完善基础设备设施,同时,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生态资源,并将人文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结合当地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赋予其生态体育理念。此外,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积极体育旅游项目,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3.2明确定位管理内容并创新管理方法
在农村生态体育管理内容上,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借助电视、网络等全新的渠道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产生全新意识,提高农民健康意识。第二,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支撑,在建设农村生态体育的过程中,要组建专业的体育活动指导队伍,并加大对相应的指导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更好的服务于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第三,实现资金筹集渠道的开辟,相应管理部门要在进一步争取政府财政拨款投人力度的基础,积极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来打开筹资融资渠道,进而为农村生态体育的发展提供持续资金支撑。在管理方法上,要在进一步健全相应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全民参与,通过统筹规划来实现生态体育资源的充分挖掘与优化配置,并要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生态体育旅游项目,同时,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并促使农民在参与生态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并以相互监督为约束,来改善并维护好农村生态体育发展环境。
2.3.3搭建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
①针对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则需要以利一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搭建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要针对生态体育进行明确定位,并结合农村特点,实现对农村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为农村生态体育发展开辟途径。②要强化对生态体育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开展开展管理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在相应的体育活动中,促使农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理念,针对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监管,并要实现对生态体育资源的保护。
2.3.4搭建利一学且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
在搭建相应管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把握体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兼顾人们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各领域的改革创新,同时,要针对是否符合农民生产与生活实际进行利一学评价,促使相应的生态体育内容与形式等能够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此外,还需要针对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评价。在这三个评价指标下,实现对各评价指标的细化,进而为实现利一学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实现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行提供保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海南农村;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03-02
由于独特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鼓励的影响,海南农村经济在海南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海南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这就导致了海南农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对于海南农村的生态发展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为了坚持海南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海南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农村经济结构上的问题等,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能够直接开采的资源正在急速减少,并且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从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上来说,海南处于“南荒地带”,和大陆的长时间脱离,导致了其余大陆其他地区相比,生态环境系统更加的脆弱,经济发展也长期处于发展不快的情况。而且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特殊,导致其文化传播和大陆其他省份有着较大的差距,导致了海南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不当,目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乱开乱采的现象,也就致使海南部分农村的自然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速度较快。
第二,由于海南农村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的基础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也就导致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南农村发展的脚步,同时也造成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缓慢。由于农村的基础建设跟不上,所以道路、水利等设施都不达标,在台风和暴雨天气的侵袭之后,土路被冲毁,田地受到侵害。
第三,主人翁意识的缺失。在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当中,海南农村群众没有认识到自己主人翁的角色。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着总人口约四分之三的比例,农村的群众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直接的关系到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于海南来说,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素质水平直接的关系到了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进程。由于海南的独特地理环境,再加上城乡之间的差距,海南人口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就更加低了。
二、当前海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分析
(一)缺乏农村环境立法理念
当前,我国的环境立法还是以城市为主,也就是说环境立法首先应该将目光聚焦在工业污染的治理上,而后再去考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城市和农村的立法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因为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导致环境立法在农村中比较缺失。由于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方面,所以没有体现城市和农村的平等重视,经常是在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来改善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导致了农村无法得到生态效益的有效补偿,最终使得农村环境更加恶化。在生态环境的相关立法当中,缺乏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我国的农村环境改善不利,而且也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
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于《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是对农村环境保护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条令。在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前,我国没有过任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任何政策。在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当中,也有一些法律法规是缺乏原则和系统性的,也对农村的实践情况有所脱离,导致了法律法规没有可行性。例如在《环境保护法》的第三十三条中提到了保护农村环境,要推动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第五十五条当中虽然对各级政府安排资金对农村饮用水和污染防治等治理工作进行了规定,但是没有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规定;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中,农村生活污染垃圾的防止具体方法有地方性法规进行规定,但是海南省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在农业法的第八章当中对农村环境保护仅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进行具体的配套措施规定。可以说当前我国环境法大多都是针对城市制定的,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
(三)农村环境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海南省的农村环境问题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海南省的环保部门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前海南的环保部门设置只达到了县区级,而没有覆盖乡镇级,而县区级的环保部门重点是城市环境问题和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变成了环保工作的盲区。第二,当前我国实行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和分部门合作的方式,除了环保部门,水利、农业等部门掌握了农村环境的执法权,由于执法主体多,导致了权责不明,权利分散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第三,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缺失,当前政府为了经济的发展,对一些环保评价不过关的项目进行批准,法律的执行不到位,尤其是一些环境污染严重、但是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政府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这样做的后果严重的损害了环境保护。
(四)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2009年设立农村环保专项基金前,我国的环保投资几乎只用于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的治理过程,而且一般只作为环保专项资金的排污费。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农村的治理,治理城市的过程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村环保设施落后,在海南,很多农村没有建立起排污系统,产生的污水何垃圾等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了环境中,严重的破坏了农村环境。
另外,由于农村的检测站设备落后,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农村环境的情况无法被真实的反应,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十分困难。
(五)农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由于当前收到了经济和生活习惯的限制,海南的农村群众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当前海南的农业技术并不发达,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群众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落后生产行为会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农村的法律教育比较落后,导致了农民的法律观念不强,维权意识也比较差,在环境污染行为的面前,鲜少有人会进行法律维权。在环保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认识到,农民才是环境保护的主人翁。对于农村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必须要提升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三、生态文明建设下海南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动相关立法
要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支持,完善立法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只重视城市环境的保护,忽视了农村。就我国目前农村环境十分恶劣的现状,必须要加强农村环保立法,改变立法过程当中边缘化农村立法的现状。以《立法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应当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立法的基础。《环境法》提出了以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农村环保立法的过程当汇总,要以环境法确立的原则和理念为基础,摒弃立法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老旧观念,将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提升到城市环保立法的同等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很多条款和制度都是基于城市、工业环保的要求的,并不能够适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由于农村的环境保护油这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应当从立法的层面上给予农村特别的关注。立法机关应当加强农村环保立法的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农村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吧农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染等问题作为重点的防范对象。并且将《农村环境保护法》提上日程,将其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可以说,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但是当前海南对于土壤污染的相关防治条例却稀缺。当前应当转进对土壤和畜禽养殖污染进行保护立法,才能够弥补空白。
(三)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农村环保执法,首先要建立起农村环保执法的机构。根据当前海南盛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笔者认为应当在乡镇设置环保局的派出机构,派遣专门的环保人员,依法对农村的环保行为进行管理。此外,在农村,居民的自治组织在日常食物的管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可以考虑给予这些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协同管理。其次,要明确环保部门的职责,明确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分工。在环保的过程当汇总,应当以环保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同管理的方式。同时,也要明确环保法执法的程序和责任,加大执法的力度。最后,要完善政府在环保过程当中的责任。由于环保法当中对于地方政府的责任规定的十分笼统,没有具体的规定乡镇政府的环保职责。现阶段,海南的农村环保工作一定程度上,仍然以来政府的行政力量,因此,要对环保考核体系加以重视,早日建立起完善的环保考核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引导全体农民对于环保的重视。对于由于政府不作为导致的环保问题,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四、总结
海南是我国的“四季生态花园岛”,并且可以向世界亮出中国的生态名片。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海南十分重要的使命。所以当前海南农村环保建设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海南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建设,推动海南新农村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的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推动海南经济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臧成.论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109-114.
〔2〕刘昕蕾,刘悦.分析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纵览月刊,2015,(4).
〔3〕夏青.绿色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化路径研究[J].科学导报,2014,(6).
〔4〕赵凤琴,蒋欣阳,邢巧,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保护机制创新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1):383-386.
〔5〕李知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