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分析
一、引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十一五"高分答卷的中国,通胀压力不断凸显,民生难题有待破解,特别是物价上涨问题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而农产品物流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中的价格。其中,渠道不畅、流通成本过高是造成"菜贱伤农"的重要原因。各流通环节成本层层加价,逐渐传至下游终端消费者,最终形成"叠加效应",推升了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因此,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第三利润源。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45.3%的企业面临物流成本过高的压力。济南市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基于此种背景,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的农产品物流成本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二、调研概况
通过调研了解到,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价格涨幅很大。比如:辣椒:农民(3、4毛钱/斤)-- 批发市场(7、8毛钱/斤)-- 超市(1.2元/斤),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菜价上升了3、4倍的价格。总结来看,总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农产品物流环节多成本高
目前济南市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方式还是"农户--批发市场--中间商--零售市场--消费者" 的模式。由于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成本在一级一级的增加。另外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产品季节性强及部分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也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农产品物流信息不畅
信息不灵成为济南市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瓶颈。农产品主要来自农村,一般来讲农村信息比较闭塞,信息来源单一。生产者在缺乏信息或信息被扭曲的条件下盲目进行生产,在生产获利微薄的情况下还要承受销不出去的巨大风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农户很难取得消费者需要的品种规格、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农产品信息也加重了农产品滞销的风险。
3、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技术落后,难以承担起农产品对其较高的需求
在农产品交通运输方面,农产品储存保险方面和农产品流通加工方面与国外存在者很大的差距。
三、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生产环节
生产者没有进入到流通领域并且运销商所占比例太大。中国的一家一户生产,造成生产盲目,运输、采购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仓储环节
损耗不合理,农户对于仓储的损耗和运输过程的损耗,基本看作是合理的损耗,却很少去科学控制这种损耗的发生,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蔬菜损耗的数量可以养活2亿人。另外,由于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这样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5%,而发达国家蔬菜水果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3、运输环节
"最后一公里"是农产品运输的老问题,对农产品搞物流成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结果导致两个终端市场的"极度不平衡":消费者购买高价农产品,广大分散的小规模菜农只能出售低价农产品。
4、销售环节
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中流通环节较多,使成本大幅度增加。由于农产品每经过一个流通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和费用,而且从事流通业务的市场主体也需要获得合理报酬。批发市场正常经营也需要收取费用等。因此,每个流通环节所形成的相应成本就通过层层加价,逐渐传导至下游终端消费者,最终形成"叠加效应",拉升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据商务部数据统计,农产品流通的每一环节至少加价5%到10%,而实际上农产品流通每一环节加价率大概是20%甚至更多。
(二)解决方案
1、从生产环节分析
设立大学生村官为农村首席信息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知识丰富、观念较新、思维活跃、懂电脑操作等优势,帮助农民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同时为农民市场需求信息、就业信息、助农惠农政策等,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增添新的途径,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2、从仓储环节分析
采用就地采购的形式,即企业所在地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形成一定的产业链,采购这种策略可以大大缩小运输费用,并且降低库存量,产销协调就是要求企业的业务部门跟客户之间的沟通要充分和及时,能够为了生产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生产需求,而生产部门为仓储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这样可以大大削减库存量。
3、从运输环节分析
建立配送中心,此处引用美国的配送中心管理理念:为科学合理地提供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 首先为解决信息处理间题, 需建立数字处理中心, 借此与仓库、运输公司、客户直接发生联系, 以了解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其次,技术的要求一是自动化程度高, 节约人力。二是对冷藏保鲜控制温度要求高, 保证商品新鲜。
4、从销售环节分析
积极探索推动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从政府角度分析
强化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1)政府出台指导意见,进行信息和预测,以此来使市场操作更加的顺利,避免浪费,降低成本。(2)实施绿色通道、绿色通行证。加强"绿色通道"的政策宣传, 积极引导农民和运销商合法、诚信运输经营。政府要完善对"绿色通道"服务的配套措施, 使"绿色通道"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运输的多式联运, 提高运输效率扩大"鲜活农产品"产品范围, 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加强对"绿色通道"的监督管理, 保证"通道"畅通。(3)政府要全面统筹,整体布局,设计既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优化增量配置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构建我国运输大通道,合理设立综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
参考文献:
[1]潘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借鉴[J].中国商贸,2011,(6).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2
2013年8月,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调研组一行在辽宁省考察调研了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补助项目落实情况及2013年的进展情况。
2012年,辽宁省13个实施县(市)共完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1473个,其中马铃薯储藏窖538个,果蔬通风库114个,果蔬冷藏库816个,多功能烘干窑5个,可增加储藏量5.8万吨,当年可促进农民增收1.21亿元。
2013年,实施县(市)增加到14个,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申报、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初步统计,纳入程序的项目达1800个左右。预计10月底前建完,12月底前全部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手中。
一、主要做法
(一)下力气抓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打好基础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既是利省利民的好事,也是一件新事难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辽宁省着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全面深入地开展调查摸底,做到胸中有数。二是积极争取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三是联系了省级技术依托单位,为以后有关技术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争得了主动。
(二)严密制定本省实施方案,使全省实施工作有了明确遵循
能否顺利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按照农业部北京会议的部署精神,根据国家《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结合辽宁省调查摸底情况,和省财政厅共同研究,按照力求全面、具体、明确、职责清,可操作性强,能反映辽宁的实际和特色的原则,制定了《2012年辽宁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成为各实施县操作的依据和制定属地方案遵循的蓝本。
(三)充分发挥技术依托单位的积极性,制定好属地化的建设技术标准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对马铃薯、果蔬储藏颇有研究,有一批这方面的专家和成果。该所被确定为省级技术依托单位后,充分发挥其技术方面的专长和积极性,对全省各地马铃薯储藏窖、果蔬储藏库以及烘干设施的建设技术需求、历史发展特点、地区差异进行了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部制定和下发的各类设施的技术建设参数标准和形式,进行了属地化设计,形成《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辽宁省奖补设施建设技术方案和验收标准》和《辽宁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奖补设施建设指导图》,以此作为全省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规范,并编写了相应的培训材料,委托他们开展省级和实施市、县(市)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四)因地制宜,推进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设施建设
辽宁省是水果、蔬菜生产大省,全省水果产量730多万吨,蔬菜产量2700多万吨。其中80%的水果和蔬菜需要贮藏和预冷,而现有的贮藏能力只有20%~30%。因此,辽宁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实施的重点是水果和蔬菜的冷藏库,兼顾马铃薯储藏窖的实施建设。同时按照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分别推进的原则,对13个县(市)选择了不同的建设重点。如在昌图、建昌马铃薯产量大、经济欠发达的县,重点推进10吨、20吨的马铃薯储藏窖建设。昌图富有传统特色的地下小型马铃薯储藏窖建设,造价成本低、不占用土地、储藏效果好,很受小户农民欢迎,并易于联排成片建设。在该县重点建设10吨连片的地下马铃薯储藏窖。该县建设383个设施,其中10吨的地下马铃薯储藏窖就占380个。在大连瓦房店苹果产量大、农户收入高、经济发达的县(市),重点推进50吨、100吨的简易和组装式冷藏库。该市97个设施中,50吨、100吨的冷藏库有91个。在北镇这样的鲜食葡萄集中生产、农户收入较高的县,重点发展50吨的简易冷藏库。该市120个设施,全部是50吨的简易冷藏库。
(五)坚持实施原则,严格检查督察,坚决将部、省精神贯彻到位
2012年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坚决贯彻农业部反复强调的有关精神,坚持实施原则不动摇,并将其贯彻始终。为此抓了5个环节。一是安排部署环节;二是检查督察环节;三是调度环节;四是验收环节;五是抽查环节。
二、取得的成效
截至2012年底,辽宁省13个实施县(市)有11个已全部完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验收完毕,奖补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手中。有两个县只完成部分奖补项目的建设、验收和奖补资金兑放,其余部分延至2013年5月完成。13个县(市)共完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1473个。其中马铃薯储藏窖538个;果蔬通风库114个;简易冷藏库639个;组装式冷藏库177个;多功能烘干窑5个。
辽宁省13个县(市)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马铃薯储藏窖、果蔬储藏库,有效提高了设施水平,减少了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为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13个县(市)建设马铃薯储藏窖538个(规格10~60吨),可增加储藏量12060吨;建设果蔬冷藏、通风库930个(规格10~100吨),可增加储藏量46690吨。从减损增供、延时增效两方面测算,当年可促进农民增收12125万元,成效十分明显。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3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农检站、畜牧局、水产局、果业局、执法大队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县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具体要求和责任人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今年,我局按照省农科院专家来我县调研意见,对检测室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整改。同时,加强专业检测队伍建设,明确专职检测人员。xx月份,我局派了3名人员到永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参加上机操作业务培训,为完成今年检测任务提供技术保障。
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今年,根据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安排,我局积极组织开展农药残留、“瘦肉精”速测,在种养环节对蔬菜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畜禽养殖场等进行抽样检测,目前已完成了检测蔬菜500批次,检测猪尿450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
今年,我局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截止目前,我局已组织了xx县绿丰果业、xx水稻、xx蔬果和xx果蔬4家合作社进行无公害认证,并已邀请市“三品一标”工作机构来我县开展现场检查。同时,我局联系市绿办做好我县xx省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认证后续工作。
五、落实农产品属地管理责任。
今年初,县政府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上与乡镇政府签订下发《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了乡镇政府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要求在规划制订、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六、开展农资市场监管。
按照xx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我局共开展了3次农资打假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20余人次,涉及17个乡镇场、45个村组级集贸市场,查处了未经审定或无引种审批的水稻杂交种子3个品种计300公斤;查处标签不符合法定规范要求的水稻杂交种子14个品种计1600公斤。抽检肥料产品36个品种,查处质量不合格的肥料6个品种计30000公斤,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
七、加强宣传,做好预警监测。
今年,我局通过送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群众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打假维权的积极性,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接受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举报、揭发。同时制定下发了《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措施、健全应急队伍。
八、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专项工作经费不足。目前我县财政仍未落实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无法开展定量检测工作。
2、继续开展农残速测、“瘦肉精”检测,上半年检测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下半年的农残速测工作,按进度xx月底之前应该能够完成所有快速检测任务。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成本;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飞跃式的进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农业生产正趋于先进化、科学化,因此农产品无论按种还是数量来说都在不断攀升。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农产品的使用消费也十分巨大。生产及消费需求促使物流配送平台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物流运输便捷、快速运营的效应。为了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够达到高效运营的目标,首先要做好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工作的选取,筹建过程中还要结合环境、社会及经济等因素,充分考虑物流成本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际的考察以减少物流成本,并降低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总成本,最终实现物流配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目标
1.成本最小化
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建设成本、经营成本及内部固定费用等,这些成本费用都与配送中心位置息息相关。因此,配送中心选址要经过周密详尽的规划设计,重点彰显其核心作用。所以,选取科学合理的配送中心位置是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的必要途径。
2.服务最优化
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要力图服务功能的顺畅运行,因此选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向四周的辐射和覆盖功能,实现物流时效、物流速度的达成,从而确保全面、优质的物流服务。
3.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周期持续时间长、投资规模大,因此要充分考虑物流市场未来发展的需求及潜力,并做好科学的预判与展望规划,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良性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要确保经济性原则,以最低的物流建设及运输成本来满足农产品配送区域的不同需求。
2.适应性原则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要充分解读国家及当地的经济政策,使物流配送地点与农产品配送需求相适应,确保与国家及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3.协调性原则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要顺应物流产业网络发展布局,并结合配送区域农产品供应需求,协调好物流运输内部环节及外部关系。
三、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
配送中心选址规划应充分考虑选址周围的气象、地质、水文、地形等自然条件,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对地址选取的结果影响很大。一旦地址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或者属于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会极大地增加物流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长远发展。
2.经营环境因素
首先,配送中心选址前应做好物流经营环境的预算,尤其对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做好调查分析工作,以确保物流经营的利润空间。其次,要把握好中心选址周围农产品的商品特性及未来发展态势,并根据周围农产品的特点或特性制定相适应的建设、包装、存储、及运输方案。
3.交通环境因素
首先,物流配送离不开发达、便利的交通环境,尤其是当运送一些新鲜的农产品时,对配送的时限有严格要求,所以只有确保配送中心周围具备便利的交通环境,才能确保农产品配送高效速达。
4.供应商和客户因素
物流配送选址前要做好农产品供应商与配送客户之间分布及需求的调查统计,进而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并规划出配送的最佳选址区间。这样既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服务质量,又能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5.当地政策因素
物流配送选址工作要充分解读当地的城市规划和产业优惠政策,一些城市和地区积极制定了鼓励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并在税赋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减免,这就会极大降低物流企业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从而节约物流成本。
四、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
首先要明确农产品的自身特点及物流配送的经营需求,并认真开展相关数据的调研和收集工作,进而建立指标体系。
2.资料收集与整理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准确运行,以筛选出最合适的选址区域。
3.地址筛选
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加工、提炼,进而排除影响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各种不利条件,最终确定最佳候选地址。
4.定量分析
根据调研资料进而对最佳候选地址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选址模型,之后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分析。
5.结果评价
选址模型求解分析之后,再结合当地各种因素的干扰、限制、影响,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检验,以确保选取位置的适宜性和经济性。
6.确定选址结果
在求解与检验评价之后,再通过反复比较和辨析,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且能实现高额效益的地址作为最终选址地点。
总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工作十分复杂,需要方方面面因素和条件的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新鲜、便捷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物流配送中心仍然要发挥其重要的枢纽功能。这就需要物流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力度,通过不断改进并优化原有地址选取及设计方案,进而逐渐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左元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理论、方法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吴翠娥.发展物流配送促进农民增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农副产品流通机制的思考[J].农村天地,2003(04):5-6.
[3]徐杰,郑凯,田源等.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25(5):80-82.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5
为切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保障农业生产工作从组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管理水平、制度和机制创新建设、产业优化调整科学发展、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等方面进行整改落实和比照。根据畹组学[20xx]1号《关于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和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前期学习活动阶段的开展要求,针对督导检查中整改阶段所提出的问题,认真总结,结合**农业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整改落实。现将第三阶段开展整改落实测评工作小结如下:
一、及时召开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根据向多部门领导、党内外人士和离退休干部征求到的意见,我局认真查找问题、组织调研、分析原因、明确方向,深刻评议,并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梳理归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创新科学发展机制、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求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为增强整改的操作性,促进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整改方案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五明确”。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在开展学习活动中,针对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中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本着边学习边整改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解决深层次、群众反响和对农业生产工作制约较大的问题,对具备整改条件的要及时整改,对当前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落实整改责任,努力尽快加以解决。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同时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如下整改: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缺乏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生产粗放、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农业增收潜力不能充分挖掘。
整改情况:在总结多年来**农业发展基本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调研,认真分析,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最新要求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初稿在全局职工会议上讨论后吸收大家合理化建议,现已基本成型,报工管两委审查。编制上报了“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规划,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计划20xx年5月底完成。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严峻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头牵着广大农民群众,一头牵着广大消费者,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农业主管部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和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积极按照上级要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部分违规行为,由于农户法律意识淡薄,整个工作形势严峻。
整改情况:(1)督促并协助饲料生产企业申办《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2)大力抓好屠宰检疫,确保肉食品安全上市;(3)以宣传教育和执法警示的形式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20xx年12月10日对辖区内饲料生产企业(户)、经营店、规模养殖户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并对3家违法经营问题饲料的经营店、生产企业现场出具《责令停止对外经营饲料产品通知书》;20xx年1月9日,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2家农贸市场、化肥农药经营门市部7家、饲料经营4家、种植业基地26家、畜禽养殖18家、水产养殖12家,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车辆3台次,发放宣传材料80份。(4)建立和监督兽药、农药、饲料经营台帐11家。(5)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局各执法中心站所在年初还制定了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计划,各中心站所每年至少进行10次专项执法检查。
3、单位制度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高效管理手段
**农牧局始终坚持执行人事劳动、组织部、纪工委相关管理制度,保证了单位的正常运行和职能切实履行。但从规范职工行为、鼓励职工自觉遵守、对职工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单位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并不理想,需要更完善。
整改情况: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培养和调动职工工作热情具有积极作用,是加强单位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建和谐欢快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职工的创造性思维。我局在坚持执行人事、纪工委、组织部等部门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以民主、科学、高效、和谐为目标,建立并执行《**经济开发区农牧局规章制度》,包含:《工作纪律制度》、《廉洁自律制度》、《政治学习和职工培训制度》、《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奖励制度》、《保密制度》、《传阅文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请销假制度》、《年休假制度》、《工作汇报和监督制度》、《对外宣传制度》。现制度文本初稿已经完成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测评工作开展更 透明、更科学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局领导班子和活动实践领导小组,始终把民主、公开作为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手段。从积极宣传动员到制定活动开展实施方案、调研开展、分析查找问题以及制定整改方案的落实工作,一一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对活动开展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作到透明、科学,民主公开。20xx年1月22日下午,再次对学习活动整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大会通报,重新的对整改梳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待改进、提高等方面作广泛征求意见,并对需要整改落实的各项工作进行满意度的测评,满意度测评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发放问卷41份,收回41份,满意度达100%。整个学习活动过程都是在自觉接受党内、党外的民主监督,充分体现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透明原则。
农产品调研方案范文6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运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已到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建设基础支撑,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是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重大举措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并没有根本上改变,农业工程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较为薄弱和滞后的部分,一方面表现为我国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储藏、运输等基础条件和设施装备落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另一方面,相对于农业技术,农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农业工程建设和工程技术本身的研究不深入,导致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单一、技术落后、标准缺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短板。为此迫切需要构建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当前长远需要,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协调、规范的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
2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是加快现代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世界各地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工程学科起步比较晚,其中为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等服务的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和落后,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程支撑体系将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包括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在内的工程建设人才资源,培养造就支高层次的农业工程研究队伍,这无疑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工程学科的建设与繁荣注入强大的活力。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还将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工程研究的良性互动,繁荣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有利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工程学科的地位和研究水平,促进整个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主要以服务农业产业为目标,以农业工程技术为主体,以集成创新为特色,紧紧围绕农田基础设施与装备工程、农产品生产设施与装备工程、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设施与装备工程、农产品流通设施与装备工程、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设施与装备工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设施与装备工程等六大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工程领域开展系统、集成研究,收集有关基础数据和技术与建设信息,形成有关技术成果、技术方案和模式标准等。
1 农田基础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针对农业部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提出的全国粮食主产区的12个类型区,选择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的3个类型区:东北、华北(含西北)、南方,开展调研工作;在研讨分析农田基础设施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区域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平整与田块集中、坡耕地改造与旱地雨水利用、现代灌溉与排水技术、机井与农电、农业机械化与田间道路设置、农田防护与生态景观建设等工程技术;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理,提出不同区域条件下的工程类型、建设模式、控制指标、建设标准等。
2 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根据全国不同区域和气候对设施农业(含设施园艺、设施养殖)的需求,选择西南、西北、华北3个区域,对设施农业装备与设施工程的现状、发展趋势展开调研,提出3个区域种养装备和设施工程技术集成和模式优化的框架和方法,形成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发展模式,并进行集成试验示范等。
3 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装备与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根据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以及新增1000亿斤粮食规划,在粮油、果蔬主产区各选择2~3个省分别对玉米、马铃薯、花生、香蕉的产地加工储藏装备与设施现状与需求进行调研,研究提出上述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工程装备与设施技术集成和模式优化的框架和方法: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对比试验以及分析筛选,研究提出产地加工储藏工程装备与设施工程的典型集成模式;建立玉米、马铃薯、花生、香蕉产地加工装备与设施工程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的试验示范基地。
4 农产品流通装备与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主要以果蔬、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流通运输技术与装备及产地批发市场有关工艺技术进行集成研究,集成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农产品物流(专用运输车、农产品冷链运输网等)体系建设工程、农产品交易物流质量控制与监测工程和农产品交易物流信息化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形成农产品快捷、高效、安全交易与流通的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建设模式、建设标准与规程规范等。
5 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针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主要针对水、土对种植业产地环境影响)的共性问题及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农业废水与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农药化肥减施工程等方面的调研;建立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技术评价数据库。对主要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开展农业废水和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适宜技术试验验证;筛选、集成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优化技术:形成典型区域的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优化模式;提出标准体系框架。
6 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装备与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
主要建立支撑农田基础、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六大设施与装备工程的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集成农业信息化工程、农业重大疫病防控工程、农业灾害防减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技术,并开展试验示范;开展功能实验室设备配置模式与选型集成研究;提出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装备与设施工程建设的政策建议。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的预期目标
通过涉及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等全过程的六大农业工程技术和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的结合、组装、集成,实现农业工程科技成果的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形成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的基础平台技术体系、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安全储藏的保障平台技术体系和实现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高效益的流通平台技术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化提升,由分散型向系统化整合: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向科学化、机械化、工程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