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需求;支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73 — 02

一、 调研概述

(一)调研目的

了解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重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历时一年,共分为前期准备阶段、中期调研阶段、后期回访阶段、报告形成阶段四个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共向贵州省和河南省的二十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共收回870份问卷,有效问卷620份。

二、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图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现状及需求进行描述分析,进而找出留守儿童问题,找到留守儿童需求。

(一)生活现状及需求

1.被调查样本总体中49.75%为男生,50.25%为女生,其中留守儿童为77.36%,非留守儿童为22.64%;在留守儿童中男生占50.43%,女生占49.57%,比例基本一致。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民族分布中,汉族占60%,苗族占17%,布依族占16%,彝族占3%,其他民族占4%。

2.留守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62.5%是打工,46%是务农,只有1%是经商,2%是其他;对于监护类型来说,单亲监护比例占17.5%,隔代监护比例占46.5%,其他监护比例占33.5%,独立生活比例占2.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很大的,家庭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二)学习现状及需求

大部分孩子都是想上大学的,不想上大学经济条件不是主要限制因素,主要是成绩过低和信心不足,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适当表扬或奖励,这样孩子的自信会慢慢树立的。

(三)心理现状及需求

1.支教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评价的描述统计中,外向开朗仅占4.76%,内向腼腆38.10%,孤僻占47.62%,暴躁占9.52%,这反映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因缺少与父母和他人的沟通交流,性格自我封闭,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开导。

2.在留守儿童回答怎样最快乐时,43%的答案是父母留在身边最快乐,30%答案是学习成绩好时最快乐,19%的答案是有很多知心朋友最快乐,5%的答案是天天不用干农活最快乐,3%的答案是有足够的钱花时最快乐。孩子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大部分孩子需要精神富足,希望学习好知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三、 发现问题

(一)生活方面

1. 饮食结构单一,营养无法达标

留守儿童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多数孩子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身高体重都达不到平均标准,而且患有多种急病,这与他们不注重卫生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饮水方面,孩子们一般从外面的水龙头打开对嘴就喝,没有个人专用的瓶或杯,而水笼头里的水是水箱中储存很久的,直接喝生水非常不卫生。

2. 生活压力大,生活条件简陋

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一般较大,尽管年龄较小但是肩上负担很重。留守儿童中有63.82%反映经常帮助抚养者干家务活,34.47%偶尔干一些,只有3%的学生是不做家务的。几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就自己做饭,干家务,大一点的会经常去割猪草和去田里干农活,自立能力特别强。

3. 缺乏生理知识指导,卫生观念较差

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留守儿童的生理卫生观念较差,冬夏的衣服全部搭在绳子上,而且很久才会换洗一次,女生能稍比男生强一点。

4. 交通闭塞,安全难保障

在我们支教走访过程中,发现山路崎岖,下雨道路泥泞、湿滑,经常有小面积山体滑坡出现,交通极为不便而且危险系数很高,孩子们上学要跋山涉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二)学习方面

1. 学习环境简陋

⑴ 硬件设施不完备。教室陈旧,学校简陋,教学设备缺乏,学生的音体美器材严重不足,一些教学器具因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部分学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⑵ 软件师资不到位。教学科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校缺少对教师的管理力度,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泊,经常给孩子们放假去种田。多数是民办老师而且薪酬待遇特别低,导致老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1〕。

2.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⑴ 厌学情绪严重,教学难度较大。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数学普遍较差,语文上拼音较差,汉字书写的十分不规范,一般没有英语基础。

⑵ 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目标模糊。多数留守儿童在上课时经常溜号、走神或不认真听课,经常不能及时上交作业,学习习惯散慢落后,学习目标不明确〔2〕。有少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读书无用论,认为农民的孩子就做农民。

⑶ 自卑忌妒心理严重,学习上缺乏沟通请教。遇到难题就会畏惧,会羞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有时认为自己就是笨,会选择主动放弃学业。

⑷ 传统观念错位引导,辅导方式单一。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监护人多是一些老人,他们年龄偏大, 身体状况差, 文化素质低,不能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学校很少有家长会或心理辅导培训讲座,对学生的关注偏向成绩高低,对心理成长方面关心不到位〔3〕。

(三)心理方面

1. 性格行为表现怪异

⑴ 自身性格弱点众多,自我矛盾突出。通常表现为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冲动易怒、感情脆弱、焦虑多疑、悲观消极,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自卑自闭等,但自尊心理表现极强。

⑵ 自我封闭,缺少沟通交流。多数孩子反映他们没有朋友或是朋友很少,无倾诉对象,个别孩子漠视亲情,但对友情却极其渴望,重视朋友间的真诚。

⑶ 传统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学生早恋现象已有体现。一般在家中男孩都很受宠爱,女孩要干很多家务,部分留守儿童父母辈离婚、重婚、再婚、离家出走等现象给孩子们形成一种错位导,使孩子们婚姻观念早熟,时有早恋现象发生〔4〕。

2.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心理压力大,恐惧亲情缺失。在重新组建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复杂,兄弟姐妹众多。留守儿童不但要干很多的活,有时还会受到言语刺激甚至体罚,根本没有时间学习。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有些孩子很担心自己会被送人。

四、 建议对策

(一)完善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体系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享受与当地市民同等优待,在城市制定对特殊群体的救助和保护的政策,针对农村子弟学生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等方法,帮助农民工减轻负担〔5〕;第二,在农村建立并普及寄宿制学校〔6〕,对留守儿童形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与辅导,这样既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能满足其人际交往需求;第三,健全政策监督体系,确保有利政策高效实施。

(二)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

第一,营造良好学习成长氛围,农村要加大教育投入,适时维修教学设施,添置教学器材,适当扩充师资队伍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为老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在教学方面,加大对教师的监督管理力度,丰富学生文化课程,确保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记不可忽视在法律安全、生理卫生、思想教育、人际沟通、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工作;第三,在人格塑造方面,老师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指导,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第四,关于课程内容方面,建议给留守儿童多开设国学课程,增加一些与法律安全、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并相应增加一些兴趣特长类的活动竞赛等;第五,关于视野开拓方面,可为学校创办小型图书馆,积极开拓学生视野,给学生增加图书阅读量,让学生从书中认识外面世界。

(三)制定亲情陪伴课程培训方案

第一,督促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监护人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应及早对其进行教育并适时向其父母和学校老师反映,定期督促外出务工父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第二,强化家长家庭教育责任,留守儿童父母要增加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第三,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主动学习,热爱生活,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明确理想目标,坚定人生信念;第四,建立地方监护管理委员会,村委会、学校、派出所等相关地方部门都要积极配合, 整合农村的人力,充分利用富余资源,建立地方监护管理小组;第五,当地政府依法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文化成长环境,加强留守儿童自身法律安全意识,全面保护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四)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环境

第一,生理卫生安全方面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要十分重视。针对山区特殊情况提早为孩子开设法律安全和生理卫生课程,教孩子学会自救。在思想上开导孩子,提高警惕性,增强安全意识。第二,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走好农村脱贫致富之路。第三,对于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平均每家都有几十颗梨树,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这些梨子根本无法运出大山,政府部门可为农民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在当地建厂,就地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带。

(五)呼吁社会大众关爱留守儿童

第一,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社会关爱,摒弃嘲笑的态度,摘掉有色眼镜;第二,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监管机构,形成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进行研究,形成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立留守儿童爱心机构,开展爱心行动,打造爱心工程,组建关爱家庭,为留守儿童送去物质帮助和精神关爱,从而形成长期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荣红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0,(01): 60-61.

〔2〕 任相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01): 68,75.

〔3〕 张艳,何成森.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的心理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1): 49-51.

〔4〕 江立华.以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简的困境〔J〕.江海学报,2011(04):108-114,138,239.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2

一、项目背景

1、留守儿童的原因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因此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他们也被冠上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现状

二、项目意义

因此,面对这些需要关爱的幼小留守身影,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漠视,而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呼吁社会各界帮助他们,在“让你不再孤单——一对一帮助计划” 中,我们选择xx市留守问题突出的几个地点:满城县、顺平县、清苑县进行定点开展一对一帮助计划。

今天的留守儿童问题就是明天的农村社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让你不再孤单——一对一帮助计划”呼吁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各界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孩子,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还给他们一个幸福阳光的童年。

团队相关经历

2012年曾以学院为单位去养老院进行爱老关怀。

2012年合作机构xx市妇联开展“河北省百场留守流动儿童公益讲座”活动。

2012年5月30日,团队成员组织策划“一帮一”阳光助学活动。活动通过发动各院班级捐助资金,以一个班帮助一名留守儿童儿童的形式开展,这次活动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xx年合作机构xx市妇联举行了善美天使工程•中国xx留守儿童素质拓展学校启动仪式。

相关经历的总结与经验

一、经验与教训

(1)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并制定详细周全的执行计划。

(2)项目在创新中应与实际结合,紧扣主题,以便更好地开展项目。

(3)稳妥地落实好每一步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4)支教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团队的管理、与当地村民沟通等。

二、大赛项目的创新

(1)项目形式创新:本项目以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实施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这样将更加有效而且可推广性强。

(2)团队组成创新:本项目召集了更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成员及志愿者,还邀请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同时与校内外影响力大的媒体机构合作,提高了开展项目的可行性。

三、大赛资金将会带来的附加值

(1)在大赛提供的资金帮助下可以解决之前因资金不足等原因的制约,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2)使项目影响范围和受益人群更广,扩大社会影响。

公益目标

1、受益群体:留守儿童方面

预期成果:使留守儿童体验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去欢乐

2、受益群体: 团队成员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前期的组织安排及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家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3、受益群体:大学生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招募志愿者,安排他们下乡深入当地群众,帮助留守儿童,增强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更多的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4、受益群体:非留守儿童方面及当地人民

预期成果:引起当地学生的积极响应,使他们踊跃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提高当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5、受益群体:城乡教育方面

预期成果:对农村的一些落后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带给他们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新精神

6、受益群体:社会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博客、网站、下乡实践等活动形式,有效宣传益暖中华的公益理念,使更多的人参加到爱心公益行列中来,增强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更多的关注

项目活动实施地区

河北省x市

项目活动具体实施地点:河北省xx市下属x县、x县、x县。

活动实施地点概况:

(1)以上三县地处太行xx麓,属于半山区县,受经济条件影响,百姓生活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照顾。

(2)以上三县离xx市区都很近,最远仅有45分钟车程,且交通便利,便于实施时具体调控以及设备租借和物资运输。

(3)我们团队已经对上述三县进行了相关调研,充分了解了当地常年在外务工的家庭和留守儿童的的具体情况。

(4)在项目后期,我们会根据项目进行中的实际情况,以上述三县为典型,将活动的经验和成果推广到xx全市范围。

项目团队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4人:帮助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

队长1人:团队总负责人,统筹团队工作,协调全队之间的关系并与指导老师紧密联系

策划组2人:拟定实施及应急方案,完善方案,编写并协助宣传项目公益理念

技术组2人:设计logo、宣传资料,管理博客,摄影、制作影片等

财务组2人:制定团队财务计划,负责预算,分配资金及记录

外联组2人:负责与合作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后勤组2人:负责项目所需物资的筹备及补给采购,把握全队的工作动态和身心状况

团队所有成员,都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

团队优势

1、4名指导老师,经常指导并参与实践,他们可以在实践中给予我们更多更专业的指导。

2、成员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且均在学校及院系担任部长、班长等职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保证项目的实施。 富有协作精神且团队成员多次参与公益活动。

3、团队成员大部分居住在xx周边地区,对xx市的基本情况熟悉,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志愿者招募计划

本次活动志愿者招募在河北大学展开,河北大学有着良好的志愿传统,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我校学生的志愿工作。 2012年春节期间我校志愿者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因此我校有着很好的志愿氛围。

本次活动计划招募志愿者一百二十人。招募方案如下:

1.五月份开始做前期宣传。包括制作海报、展板、公开演讲。

2.五月中旬在校园设报名现场进行报名,报名者填写个人资料。

3.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性格乐观、开朗;有爱心,有责任心;

4.选拔方式:初试+复试(均为面试)

5.5月20日进行初试。需要报名者进行演讲(内容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参加此次活动自身的优势、以往志愿经历、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建议等)

6.5月25日进行复试。向参加复试者提问活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法案。

7. 对通过选拔的志愿者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培训(详见补充信息)和安排任务。

前期调研和准备 (已完成工作)

前期调研:

1、网上数据调查(xx市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情况)

根据xx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约有580所,我们已经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75所小学,每一个县15所,并且和所抽取的学校取得联系,目前基本已经沟通完毕。

2、2012年1月4日至7日,团队志愿者赴xx市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开展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

3、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家庭情况及心理状态,能够做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为暑期活动的开展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奠定了基础。

目前已完成的准备工作:

1、邀请辅导员,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赛程指导并帮助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辅导员为学院领导级别的教授,实践能力强,已经对参赛团队每3—5天进行一次培训和指导。

2、选拔在校学生成为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学生均为社团、学生会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团队成员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永久镇;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47-02

吉林省松原市永久镇全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人口密度、受教育水平、医疗保障覆盖水平等多项平均指标及变动趋势均与吉林省总体水平接近,基本反映了吉林省农村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针对实际问题,对其进行为期两年的专项调研,并以长春为中心向周边城镇发送了近3000份调查问卷,回收26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符合问卷调查分析要求。此外,本文的分析还结合了近七年来笔者所在专业团队的农村调研数据。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儿童阶段的孩子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对亲人及周边人的模仿,父母的言传身教起到关键作用,老师的行为教导也对儿童影响较大。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既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外界帮扶,又没有相应的给以辅助,留守儿童大多感到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父母外出前对父母依赖度越高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后,其感情波动越大,孤独感越强,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即以三年级为出发点,之前孩子差距较少,随着学业难度增加任务加重,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父母在身边辅导的孩子成绩较好,留守儿童出现了普遍的成绩下降(见图1、表1)。

2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2.1 家庭教育问题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受监护人教育水平制约。吉林省农村儿童留守有三种主要监护类型:一种是单亲照顾,即父母有一方留下来照顾孩子;一种是由亲戚朋友、老师等监护;还有一种是隔代照顾,由父辈的老人照顾。这三种方式中,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留给父辈老人,即隔代监护。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传统教育体系失去其了基础,孩子人格发展出现不健全,孤僻、叛逆甚至有严重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严峻。

2.2 学校教育问题严重

学校教育体制扭曲,观念落后,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及方案。教师本身的素质有限,致使他们没有办法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单一的教学,损伤了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障碍重重。由于吉林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比例超过了1/3[ZW(]据吉林省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适龄儿童中,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义务阶段在校生37.27%。[ZW)],这一庞大的群体,需要规模适中的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没有跟上,其服务也欠缺:学校跟家长的联系较少,没有及时反馈孩子在平日里的生活学习情况,没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更没有考虑到儿童需要的特殊照顾。总之,学校教育严重与现实情况脱节,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

2.3 制度保障力度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及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形成制度。同样,吉林省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相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强大的制度。城乡经济的差异,使得流入城市的劳动力生活门槛变高,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条件下,没有过多的资金供孩子使用,孩子在城市中的生活就学都是其负担;外加财政方面资金补贴不足,学校的运转及作为辅助的社区运转都存在困难,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受教育阻碍重重。

3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3.1 家庭环境影响

吉林省农村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父母打短工,离土不离乡,大部分父母可以常常回到家中。但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差异,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受到制约。调查显示,永久镇的劳动力中监护人中88%的监护人只具有高中以下文化,本身对教育的认识不够。在对监护人的调查中发现,63.05%是留守儿童的祖辈,文化素质较低。而农民的消耗仍停留在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导的层面。农民普遍仍不敢也没有能力去投资,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发展,更没有能力改变孩子的教育现状提供较好的教育机会。

3.2 学校无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吉林省农村办学条件目前在逐步改善,但整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经费紧张制约了学校的规模发展。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ZW(]到2011年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49.41万人,乡镇人口占53.4%达1468.19万人,乡村人口占46.6%达1281.22万人。[ZW)],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多,留守儿童也容易大规模存在,本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方便学校对留守儿童统一的教育,这样孩子间还不容易出现心理偏差,更容易融入社会生活。但是,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学校没有办法扩张自己的教学规模,再加上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大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教育意识偏颇,艰苦的办学条件让农村院校留不住素质较高的老师,等等因素进一步影响办学的质量,低下的教育能力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新形势,学校发展受限。

3.3 社会大环境作用

就吉林省实际而言,政府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经费问题,没有财政的后援,缺乏专项资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显。农村基层政府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上缺乏认识,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的社会机构太少,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外在环境空间狭小,大多受周围亲朋的影响。而农村大多老弱妇孺难以从事繁重农活,就靠打牌消遣时间。留守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在没有丰富多样的诸如文化宫、图书馆等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娱乐设施的情况下,容易沉迷电子游戏、网吧。久而久之,一些孩子甚至染上恶习,赌博、打架、闹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 解决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主导,保障制度环境

吉林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留守儿童的领导部署工作,确实保障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正常展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资金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帮助,同时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资助制度,使各级单位在行使权力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大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的投入,并以村民自愿捐献援助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献援助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金,使得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能够维持资金的运转;政府还应加快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就业环境的平稳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繁荣,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后续保障。

4.2 发挥社区功能

建立并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及监护体系,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吉林省的农村,社区间的邻居都有很多年交情,亲密的邻里关系,让社区对管辖范围内的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及其父母情况都很了解,为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奠定基础。根据实际,可以发动当地农村的共青团、妇联等政府部门整合乡镇、村庄的资源,推动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号召社会群众、志愿者担当“监护人”,还可以开展一些集体娱乐活动,如带领留守儿童一起,孤寡老人,帮居民做些农活等。

4.3 学校教育多方面入手

吉林省是一个教育大省,农村院校应向城市院校多多学习,借鉴经验共享城市资源,摆脱以往的旧理念,以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不论是学校大环境,还是老师对其的教育关怀都应具有针对性,加大关怀力度。学校还需要结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对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经营场所进行监控,让不法经营者没有空子可钻。在学校周围设定点交通岗,与派出所及社区联合,学生上下课及交通高峰期进行维护交通秩序,避免意外的发生,保障校园周围安全。

4.4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应积极配合学校,主动与老师沟通,保障孩子的教育质量,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技巧;也应多与学校沟通、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在外家长沟通;而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使得农民外出打工不会离家太远,父母常回家陪陪孩子才是根本,可以设置城镇直通车,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回家的便利,让家长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互动。

5 结 论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父母在“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下仍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本文剖析了该现象及其他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保障制度环境,加大政府关注的力度;发挥社会功能,提升留守儿童素质;加强交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配合学校教育等。希望通过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的合力,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回归,有效地解决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科恩.教育经济学[M].王玉昆,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黄祖辉,许昆鹏.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15.

[3]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5):73-74.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近视; 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7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082-02

近视是全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已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有逐渐发展加重的趋势。视力不良在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近视[1]。据调查我国学生近视率平均高达60.00%,且每年平均以100度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2位,患病人数达6千万[2]。四川省南充市是农业大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大。为了解留守儿童的近视情况,笔者所在科室抽调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2年9月-2014年1月对南充市高坪区部分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查了南充市高坪区小学4所,共调查小学3~6年级学生476名。其中,男生264名,女生212名。年龄为9~12岁。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分为留守儿童组218名,与非留守儿童组258名。

1.2 内容与方法

根据《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规定[3]。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学生进行视力测定。未散瞳下进行手持式电脑验光仪检查屈光度。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配镜,父母是否近视,是否为留守儿童,饮食,睡眠,受健康教育情况等。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视力检查现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1.3 诊断标准

近视的判断:只要1只眼远视力低于5.0,近视力正常的;或者已经佩戴了近视眼镜的。屈光度≤-3.00D为低度近视,

-3.00D~-6.00D为中度近视,≥-6.00D为高度近视。

1.4 质量控制

检查人员为笔者所在医院的眼科医生1名,眼科护士2名,均为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电脑验光仪检查由经过校准的手持式电脑验光仪,问卷调查部分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建立数据库,数据输入Excel,按性别、年龄学习阶段、视力情况、屈光度,父母是否近视,是否为留守儿童,饮食,睡眠,是否戴镜等进行分类,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3 讨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据统计,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0%,占全国儿童21.88%[4]。目前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主要关注在教育安全等方面,对健康尤其是视力健康的关注较少。

3.1 南充市高坪区部分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对南充市4所学校的小学生的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24.78%,显著高于谢红莉等[5]的小学生近视率为13.70%的报道[4-5]。其中,男生近视率为24.24%,女生近视率为25.47%。女生的近视率略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性格喜静有关。南充市高坪区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农村学生为主。尽管有报道说农村学生近视发生率低于城市学生,但是本次视力调查发现,农村学生的视力不良的发生率并不低。而留守儿童组的近视率为34.86%。又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组。

3.2 留守儿童近视率高的原因分析

3.2.1 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视频的不节制的使用 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交由文化较低的祖辈。父母的关爱及监管缺失,导致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视频的不节制的使用。在农村,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的高速发展,对儿童的诱惑加大,容易沉迷于网络。儿童视力发育尚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长期接触这些视频终端易导致视力下降。儿童眼睛的调节力很强,眼球组织娇嫩,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近距离使用视频终端时,为了看清楚物体,调节不断加强,若没有节制长期调节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引起紧张和痉挛,不能灵活伸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就形成了近视眼。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的荧光屏的辐射也危害着儿童的眼睛。屏幕上急速变化的画面,闪烁的色彩都在无形中增加了眼睛的负担,导致视疲劳,久之视力下降。

3.2.2 留守儿童的照顾者知识缺乏 家长掌握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并重视儿童的视力保健,就能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生活,从而使儿童的视力得到更好的保护[6]。而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教育照顾孩子的大多为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只能顾及孩子的温饱。不能进行用眼习惯的指导,孩子看书学习姿势不规范。一旦孩子视力下降,无法及时发现孩子近视问题,孩子们往往盲目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为了方便省事,选择眼镜店插片验光确定度数,未到正规医院散瞳验光配镜。未经散瞳验光的结果屈光度误差较大,不合适的屈光度反而加重孩子的近视发展。另外,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时期微量元素的缺乏等,也是导致了留守儿童近视的原因[7]。在本次调查中,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在饮食营养、学习习惯等方面也不如非留守儿童组。

3.3 留守儿童近视戴镜矫正率低的原因分析

佩戴合适的眼镜是有效矫正近视的最为安全的方法。在本次的调查中,非留守儿童组戴镜矫正率为38.10%。留守儿童组的戴镜矫正率为11.84%。两组学生的近视戴镜矫正率均低,而留守儿童戴镜矫正率明显低于非留守组。分析原因为:本次抽查的南充市高坪区经济比较落后,多为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佳;父母及照顾者在视力保健方面的知识缺乏,对视力不良的认识不够,在民间也存在学生不宜过早戴眼镜的说法,认为眼睛越戴越近视[8]。另外,小学生天性好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近视度数不高,没有养成戴镜的习惯,并且轻度视力不良不会对学习生活造成不便[9]。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即使父母有眼保健方面的意识,也鞭长莫及,不能及时给近视的孩子配镜矫正。但是一旦视力下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因此应建立眼部健康档案,定期对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压等检查,每3个月检查并记录[10]。

总之,通过对南充市高坪区部分小学生的视力筛查发现我市小学生视力健康现况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视力现状令人担忧。应该呼吁学校和社会、家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视力。政府部门制定人性化的政策,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提供方便。同时,积极进行眼保健知识的教育。对视力不良者,要及早干预,到正规医院验光配镜,改善学校环境,合理营养,定期体育锻炼。只有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留守儿童视力不良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18-620.

[2]刘丽霞,郑卫国,刘兴红,等.湖南邵阳市青少年近视患病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4):615-616.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35.

[4]赵顺子.延边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情绪稳定状况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61-63.

[5]谢红莉,谢作楷,周芬,等.我国五个地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3):999-1002.

[6]李森燕.邢台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3,5(25):734-736.

[7]苏鸣,任生刚,张保利,等.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03-3404.

[8]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83.

[9]石一宁,伊思晖.西安市城区2002-2004年度7-18岁重点中小学生动态眼屈光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2):203-207.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5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B844.1,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819-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14

Effect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Left behindin Rural Areas

LAN Yan-Ling1@,YOU Hui-Xiang2,CAIJing-Zhi2, LI Yan1,TANG Xiu-Juan3,

ZHOU-Yun4,QIN Yie-Ning1,ZHANG Yan-Yan1

1Nanning No.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Methods:Totally 222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epted 8 tim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PHCSS)were used in both group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t baseline,the end of the 7th intervention,and 6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got low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in EPQ-N [(8.2±5.8)vs.(10.2±6.1),P

【Key words】 grouppsychologicalservice;children left behindinrural areas;mentality;comparativeobservation

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已有研究显示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人格发展偏差、孤独、抑郁等方面[2-3],但有关其心理干预的报道少见。刘中华报道采用绘画艺术治疗能促进留守儿童社交功能的好转,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人格的构建[4]。团体心理干预由于充分重视和利用人类的乐群性本质及其经济有效的特点[5],越来越多应用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领域,如广泛性发育障碍、青少年幻听、适应障碍、行为问题[6-9]等,而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未见报道。本文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10月,在广西马山县城北小学和合作初中开展问卷调查,选取小学一年级至初三,每个年级方便抽取2个班学生参加,共发出家庭情况调查表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9份(98.2%)。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超过半年以上定为留守儿童,共270人。按机械随机抽样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单数班级为干预组,双数班级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141人,对照组129人。研究期间儿童的家庭状况改变、父母回乡或转学者、资料不完整者剔出研究。干预组出组7人,余134人。对照组出组41人(多为资料不完整),余88人。干预组中男69人,女65人,初中生32人,小学生102人;对照组男50人,女38人,初中生34人,小学生54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家庭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按自然班划分小组,每个小组15~20人,由2位课题组成员领导,共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两组学生分别在干预前、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进行心理测验,3次测验的测验时间均为1.5 h~2 h,在心理辅导室进行,由班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念题,课题组成员负责解答。3次测验时间、地点、组织人员一致,并与各班班主任进行开放性访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及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均接受过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培训。对照组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次。

1.3工具

1.3.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10]

根据量表手册计算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L)量表分。内外向(E)分数越高提示个性越外向,通常标准分61.5表示典型外向,38.5表示典型内向。精神质(P)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精神质。神经质(N)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神经质。

1.3.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 ,PHCSS)[11]

共80题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粗分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分或某一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识越强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12]

共20题目,主要评价当前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抑郁出现频度越高,CES-DC≥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13]。

1.3.4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14]

共26题目,分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A行为(违纪行为)两大类。问卷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根据儿童半年的情况填写,总分超过9分被认为有行为问题。班主任需担任3个月以上。

1.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团体吸取温暖和力量,促进人格构建。

团体方案:①开始阶段(第1~2单元):建立团体,制定团体协议与规则。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感。②工作阶段(第3~6单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与父母的情感联结。③巩固与终结阶段(第7~8单元):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处理分离情绪(表1)。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和自身对照t检验 、非参数u检验。

2 结 果

2.1 3个时段2组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第1次复查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表2)。

干预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显示: CES-DS第1次复查得分高于干预前(t=1.99 ,P0.05),第2次复查得分低于干预前(t=2.80,P0.01)。干预前后EPQ各分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初中生、小学生复查结果比较

第1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焦虑分、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N、A行为分均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低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N行为分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及N行为分低于对照组(表3)。

2.3访谈结果

团体辅导后,85%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较前好管理,情绪较前开朗,小学教师反应较强烈。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以前常与老师对立,违反纪律,经心理辅导后行为明显改变。课题组就此与班主任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提高其自信自尊水平是改善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3 讨 论

国外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5],本文显示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亦有良好效果,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抑郁的个体来说,团体是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儿童从同伴交往中吸取温暖,摆脱消极情绪。但在第7个单元儿童得知活动很快就要结束时,对课题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复查抑郁量表分数较高,经处理分离和以后的保持联系,半年后复查情况好转,提示对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如何把握干预结束的时机,处理好分离情绪,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儿童的生活环境无大的变动,心理干预后其神经质分曾出现下降,提示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重塑可能有一定作用,半年后神经质分有升高趋势,显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艰巨性。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化中形成的,正常家庭环境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个性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显然,相对于长期的亲子分离来说,两个月的干预时间是不足的,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资料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16]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或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不甚明显,在焦虑水平,智力和学校生活、幸福与满足感方面则有所改善,尤其小学生较突出,可能与和父母分开的时间不如初中生长、年龄较小自卑心理相对易矫正有关。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在本研究中,小学生干预后神经症有所改善,中学生的改变不尽如人意,提示接受心理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也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特征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短,未能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目标性不同的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及监护人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17-919.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4]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5]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9.

[6]Tvminski RF,Moore PJ.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08,58(3):363-379.

[7]Newton E,Larkin M,Melhuish R,et al.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talk: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Pt 1):127-149.

[8]Kim S,Kverno K,Lee EM,et al.Development of a music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Korean adolescent girls[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2006,19(3):103-111.

[9]王秀珍,郑直,陈国锋,等.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7,6(6):538-540.

[10]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11]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12]刘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7-31.

[14]王玉凤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6-59.

[15]Siskind D, Baingana F,Kim J.Cost-effectivenessof group psychotherapyfor depressionin Uganda[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8,11(3):127-133

留守儿童调研方案范文6

【项目名称】

救护知识下乡进校园——关注乡村儿童健康

【执行机构】

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

【项目背景】

根据2011年联合国统计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超20万14岁以下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即每三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名是因意外伤害致死。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这是当下一个普遍社会问题的写照,即国人逃生和急救能力的相对缺乏。尤其在农村地处偏远,因医疗救护水平差,以及救护能力有限等等也使得青少年安全问题更为凸显。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2%,甚至很多人连120急救电话都不懂正确使用;相比之下,美国每4个人中便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新加坡每8人中有1人接受过专门培训。

在少年儿童中,因急救知识和能力缺乏造成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将急救和安全知识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更是十分必要。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从小就打下的基础是最为牢靠的,且急救知识一旦作为必修课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就意味着它需要通过考核,来保证孩子们学会,而非走马观花,应付差事。如此,一来可以使少年儿童的意外伤害事件大大减少,二来,也能从根本上提升国人的安全意识和救助能力。

【项目实施地】

合肥农村(留守儿童)各中小学(10所)

【项目服务人群】

农村青少年儿童(留守儿童)

【项目目标】

1. 减少合肥地区青少年的意外伤害,增强自救和救人能力;

2. 解决农村地区(留守家庭)健康教育水平差的问题

2. 农村孩子中多是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保护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医疗救护意识,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项目计划解决的问题】

1.帮助青少年儿童以及留守儿童家庭解决家庭健康知识缺失问题;

2.做好项目执行团队志愿者自身医疗知识的培训工作;

3.做好项目实施地的中小学及乡村小学的宣传和开展工作;

4.做好孩子家长或老师的沟通工作。

【项目周期】

从2013年6到2013年10月

【项目产出】

1.关于医疗知识下乡活动的宣传视频(微电影)一部。

2.市县级以上媒体报道4篇以上,省级2篇以上。

3.活动涉及学校有1000名青少年儿童救护能力达到合格。

4.从培养的小学员中评选出10名优秀救护员就行表彰,并授予证书。

5.通过腾讯微博宣传活动进行和开展情况,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

6.培养和锻炼项目执行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7.每名志愿者撰写一份活动报告,制定活动方案及总结报告,为后续活动开展留下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8.在大学新生中做此次活动的公益宣讲会,将此活动的影响力深化下去。

【项目进程】

日期

活动/工作

备注

前期调研阶段

1.与合肥学院团委沟通活动的具体事宜得到院团委的支持;

2.面向全社团内部选拔有爱心、有能力志愿者20名,为其购买活动期间的意外保险

3.与合肥市教育局取得联系,获取合肥农村地区中小学其是留守儿童中小学的信息,并进行实地的调查走访

4.确定活动面向的10所中小学;

2013年6月14日

成立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医疗救护下乡进校园——关注乡村儿童健康》项目组和动员大会,选拔相关小组领导团队;

2013年6月21日-2013年6月22日

与合肥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提高执行团队的志愿者培训专业的医疗救护知识和能力,取得安徽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护合格证

2013年6月28日-2013年6月29日

1.购买和制作活动所需全部用品以及相关用品的准备(医疗救护人模型,队旗,队服,横幅,材料打印等)

2.在次与此前达成协议的10所中小学沟通,确保不出现变故。并安排好志愿者住宿问题

2013年7月6日

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合肥学院团委统一进行

2013年7月9日

1.抵达第一个活动地点(中小学)

2.团队负责人与当地学校和当地教育局相关领导做好沟通和活动的对接

2013年7月10日-2013年7月20日

调研A组前往10 中小学进行教学之前的医疗救护知识和能力调查

2013年7月10日-2013年7月20日

教学组给10所中小学学员进行授课和考核

2013年7月10日-2013年7月20日

调研B组前往10 中小学进行教学之后的医疗救护知识和能力调查

2013年7月21日

针对所有学员组织医疗救护知识和技能大赛

2013年7月22日

返回学校

2013年7月22日-2012年8月1日

1.撰写活动实施前后数据分析报告,检查教学成果;

2.每名志愿者撰写一份活动报告,及总结报告。

2013年10月4日

校园宣讲会,介绍和宣传此次活动的成果

合肥学院进行

【财政预算】

活动/工作

经费科目

金 额

备 注

前期调研

路费

200元

10名志愿者,路费20元/人

餐饮费

100元

10名志愿者,10元/人

材料打印费

10元

保险费

280元

20*14元/人=280元

志愿者培训

培训费

100元

安徽省红十字会救护合格证工本费5元/人

医疗救护知识教学中

救护人模型

0元

从合肥市红十字会借

队旗

100元

队服

400元

20套,20元/套

材料打印费

240元

1600页*0.15元/页=240元

横幅

200元

10所学校,5*(8*5元/m)=200元

路费

400元

餐饮费

865元

荣誉证书

50元

奖励10名优秀学员

宣讲会

横幅

40元

矿泉水

15元

嘉宾专用

经费合计

3000元

【目成员简介及过往项目经验优势】

杜佳佳:女,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负责人,主管社团对内,大三学生,合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在校期间负责组织社团多个大型项目,项目活动操作经验丰富,口才很好,曾获得安徽省挑战杯创业大赛银奖等等省内外奖项,已经取得了《安徽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护培训合格证》,曾受到安徽省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主持人培训班并顺利结业。

袁映凯:男,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负责人,主管社团对外发展,合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大二学生,负责社团度外交流,在合肥地区公益组织发展较为了解,代表社团多次出席对外交流工作。为人勤恳,有思想。已获得《安徽省红十字医疗救护合格证》

汤金鹏:男,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组织部负责人,合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大二学生,合肥学院医疗救护服务队负责人,在策划组织方面能力突出,对待事情较为负责,认真,已获得《安徽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护合格证》

【如果您后续可获得20-100万的持续资助,项目的规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