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宣传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1
二、活动主题:消费与服务
三、组织领导:
成立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系列宣传活动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县、区政府、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具体名单附后)。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消协,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组织工作。
四、活动安排、活动内容。
从1月12日至3月28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组织筹划阶段(1月12日至2月12日)拟定活动方案,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召开政府消费维权工作组委会暨市消协常务理事会,研究确定系列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并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任务。
第二阶段为活动实施阶段(2月23日至3月20日)
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组织消费者代表参与有关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超市的检查。
2、开展“诚信承诺企业”入盟和“一会两站”发展工作。
3、召开“3?15”新闻会,披露十大消费投诉案例。
4、市领导发表署名纪念文章。
5、编印维权知识宣传册。
6、召开年主题宣传活动座谈会。
7、开展“移动杯”我的维权故事评奖活动。
8、召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
9、举办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及广场演出,维权知识有奖竞答。
10、各有关单位自行组织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11、建议市人大开展对公用企业落实《消法》、《条例》情况进行视察。
12、开展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质量、邮政服务质量调查活动,并提交调查报告。
13、办好投诉聚焦、《生活“3?15”》栏目,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3月23日—3月26日)
各单位要对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如实填报统计表,并于3月26日前书面报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五、具体要求:
1、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宣传活动。按照活动安排表组织、落实各项活动。
2、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活动安排表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参加各项活动。
3、各级消协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好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与新闻媒体配合,保证宣传的广泛性、实效性。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2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认真做好面具阳戏项目的收尾工作。面具阳戏是年市民宗委确定由县民委实施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切实做好面具阳戏的迎检工作,我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小河桃坡村,现场观看阳戏表演,搜集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初步验收阳戏项目。与此同时,邀邀阳戏班主到研究院现场讲录阳戏唱词,对阳戏唱词进行了重点收集整理。目前正在对面具阳戏资料汇编成册。
2.切实推进三棒鼓项目。三棒鼓作为今年市上重点考核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做好该项目的迎检工作,研究院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同时与偏柏乡政府衔接,摸清了三棒鼓的基本情况及表演人员,收集了一部分图片及音像资料,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3.抢救性挖掘整理民间绝技。为把周县长交办的任务落到实处,研究院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征求广大民俗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工作课件下载方案,走村入户对踩铧、卡子水、上刀山、下油锅、划字符剂疮、开血关、烧鸡蛋、立筷子、舔火钳、提米缸等濒危民间绝技进行了采访调查,搜集了详细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
4.对神话故事及传说进行了搜集整理。按照“重点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原则,采取现场访谈、征集等方式,已经收集《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故事》等资料。
5.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研究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网活动。我院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非遗法条例、展板展示等方式,给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教育课,让广大群众对该部法律有了更加直观认识,他们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其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收集民族文化书籍。根据县领导的指示精神及工作需要,我院积极主动与周边地区民宗委、相关民族院校联系、协商,广泛收集民族文化类书籍,现已收集到50余本,下一步将采取赠阅、购买等形式加大收集力度,收集更多民族文化方面的书籍资料。
7.民族文化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为大力宣传、推介,让文化和旅游飞出大山、走向全国,结合市民宗委考核条例,我院把民族文化宣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激励政策,培养宣传力量,在《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特产报》、《人民政协报》、《农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政协报》、《武陵都市报》、校花网《报》、人民网重庆视窗、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重庆新闻网等报刊网站发表宣传文章200余件,《一片缠绵摆手歌》在《光明日报》14版头条刊登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摆手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机构建设滞后。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已理顺了人员、经费、编制、规格等问题,但诸如岗位设置、人员任用、职称结构比例等仍有不足,从而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研究院的岗位设置一直未获人社局批文;二是研究院设有三个科室,但三网科室的人员任用组织部未下文明确;三是研究院是属于文化研究类机构,建议对中级职称名额给予倾斜。
2.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缺乏实为民族文化工作的一大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专业人才紧缺。因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操作性、专业性很强,而研究院目前人员结构中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引进一名专业人才。
4.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因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田野调查是民族文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田野调查,坐在校花网办公室只能闭门造车,一切皆为空谈。因此,研究院亟需一辆越野车,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的东风,奔赴各乡镇对全县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捍卫土苗儿女即将消失的精神家园。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积极探索管理及运作模式,着力建设一个奋发有为、务实高效、团结和谐的研究院。
2.切实做好面具阳戏、三棒鼓等民族文化类项目的迎检工作。
3.认真落实民宗委办[2011]18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八个一”工程,圆满完成市民宗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多样性,这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保护“非遗”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同时更是对“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艺术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着继承和保护“非遗”的天赋职责,同时,从社会服务职能方面来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使得“非遗”传承之路不够畅通,其中主要包括:
1.少数民族传承人得不到保护且缺乏接班人
由于传承体系不够科学,又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非遗的传承方式得不到科学的保障和体系的支撑。例如,政府制定了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但是如何延续这些传承人却没有标准的模式可供参考。
2.商业化和政绩化导致“非遗”内部发展不均衡
在众多“非遗”类别中,有些地区政府只注重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类目。例如手艺、民族服装、表演等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带动旅游业发展。而民间传说、口头文学等则被完全忽视。另外,过多的商业行为导致一些传承人注重眼前利益,从而丧失对技艺的追求。
3.“非遗”创新缺乏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非遗”传承人多数以民间传承方式得到技艺,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指导,因此无法与当代学术界进行对接和交流。一些传统技法的由于其自身生存所决定的垄断性和私密性,因过于老套而早已与当代社会隔裂,因此变得落后,几乎没有市场。
比较与分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艺术院校通过探索“校政行企”四方联合,将传承和保护“非遗”难点陆续攻破,更开辟了一条“四赢”的畅通道路。
2011年,学院与贵州雷山县合作成立了“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打造了一个由地方与高校共同建立的文化产业链,使苗族“非遗”向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将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政府参与
当前许多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缺乏政府资金投入、组织引导以及考核评估的“校企合作”是无法彻底立足的。“校政合作”将以政策引导“非遗”保护和传承。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最终在“非遗”传承和保护问题上开启了新的篇章。一方面,在解决少数民族传承人得不到保护的问题上,由雷山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出面并出资召集当地“非遗”传承人组织前往参加学院本部接受系统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定向招生,改变了传统了技艺传承模式,也同时加速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2.跨界教学
由于许多地方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趋同趋热的专业较多,其中艺术类专业较为典型,专业不强不特,毕业生就业率不高,被称为“鸡肋”专业。在对待“非遗”创新方面来讲,急需一些专业能力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专业艺术院校来完成使命。
学院有意识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在与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学院根据合作项目要求,采用项目导入法,把“雷山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跨界课程,以项目+主题教学形式,深化创作主题,尤其强化苗族银饰和苗族服装设计、制作和旅游品研发。
这项举措使得一些陈旧的技艺在研发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特有的文化元素也不再与当代社会脱节,而是被全新的创意设计所提炼,变得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因此,教师、学生通过跨界课程向全社会证明了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意义。
3.行业助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产业化”这一问题,“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华老字号竟品博览会”给出的回答是非遗产业化不是采用现代化大生产来替代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是“搭建非遗生产性保护平台。
学院通过两项工作引导整个行业关注并参与到搭建“非遗”保护平台的工作中去。一是学院于2012年在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举办了2012年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年会暨江苏省艺术设计职教集团工作会议。二是雷山县政府特在学院本部举办了“苗年鼓藏节”旅游推介会。两次活动都旨在通过行业来推动“非遗”的发展。
4.社会宣传
一些被市场所忽视的“非遗”不仅需要得到传承和保留,还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努力探索,为记录和保存雷山特色文化的传统技法,学院以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多种保存形式进行记录。例如,学院与雷山县政府共同出资合作出版《苗疆圣地 和美雷山》宣传画册并配有CD光盘,之后还以雷山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刺绣、银器、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资源为蓝本,制作了影像宣传片《中国雷山》。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4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主要聚集地和发源地,记录着城市的过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无论是体现物质空间环境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蕴含原住居民身口相传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城市特色、活力、内涵、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由于快速的城市发展和新城建设,历史街区却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自身的老旧建筑、较差的环境质量以及落后的配套设施逐渐使其变成城市杂乱和落后的代名词,存在其中的社会文明和文化遗产也渐渐消失。
博览建筑作为展示和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广泛存在于各大传统历史街区中。通过大体量的博览建筑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传统、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生存环境的相关物品进行集中传播和展览,引发人们对传统街区的兴趣,提升古城区的活力。而存在于历史街区的大型博览建筑的现代化表达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能延续文脉的传承。
1项目概述
国家非物质文化博览园位于北京前门地区,一期用地范围:北至前门大街月亮湾,南至珠市口大街,东到前门东路,西到粮食店街;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2.4万m2(图1,2)。而本方案涉及的B4、C2、C4地块属于非遗博览园一期工程,其东侧为前门东路,西侧与前门大街相望,南侧可达鲜鱼口街,用地东北部有地铁口。总用地面积为15 986.102m2,其中C2北侧文保建筑占地278.79m2;C4北侧文保建筑占地496.964m2。方案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9 133m2,总建筑面积为58 047m2(图3)。
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如何体现非遗博览园的文化特征;2)在传统的历史街区――前门地区建造大型的博览建筑,建筑的大体量与极具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中的小体量建筑如何协调;3)新建建筑与所在地块中的文保建筑如何相处融洽。
2文化理念的创新
根据“以前门大街以东地区为载体,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聚街为园,规划城市文化会客厅、高端文化商业示范区,打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规划目标,本方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要素,最终发掘出“折纸”和“剪纸”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抽象和简化,作为文化意义的表达和设计灵感的来源。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作为非遗的一种,契合非遗博览园的主题,能够提升大家对非遗的认知。同时,建筑运用“折纸”的方式,以最纯粹的几何形体与周围建筑环境相融合,依靠折纸本身象征的创造力引起大家的兴趣。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民间剪纸的创造者把剪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古图腾的崇拜。把剪纸这门艺术引入到建筑中,寓意喜庆美满,吉祥如意。
折纸和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形式,将其意向赋予到非遗博览建筑中,十分契合建筑的主题;将折纸的折叠与剪纸的镂空形式,自然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力求呈现出建筑的折叠与窗洞的镂空(图4~7)。
3集约化、整体化的设计策略
对于地处城市核心――前门地区的非遗博览园,寸土寸金的地块条件让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显得尤为突出。C2、C4地块规划为非遗博览馆,B4地块规划为相关商业,需要在老城区用地紧张的条件下规划出集博览、商业、会议三大功能于一体面积超过5万m2的建筑群,难度可见一斑。在设计中,采取减法的空间设计策略、统一的形体生成逻辑、统一的屋顶形式和相同的建筑语言,使位于三个地块的建筑体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建筑的标志性和辨识度,达成形象鲜明、协调统一的效果(图8~12)。
4历史街区建筑要素的再塑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又名群体记忆、社会记忆、族群记忆,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他的著作《论集体记忆》中提出,他认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它不是某种神秘的群体思想,而是一群人对于过去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直接回忆事件,而是通过阅读、听人讲述或在纪念活动等场合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回忆长期分离的群体成员的事迹和成就时,这种记忆才能被间接激发出来。
老城区里的建筑往往是集体记忆的一种载体,随着在老城区的不断改扩建,人们对老城区的集体记忆也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前门地区建筑风貌多为清末民初的风格――青砖墙面和坡屋顶,建筑显得较为零碎,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该园区保留了老北京的街巷胡同,为了与周围建筑融合,通过传统建筑构件的再塑,以现代化的方式来表达前门地区过去和现代的价值,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空间形式来表达非遗博览园的文化理念,积极探寻与传统文脉的呼应关系,唤起人们对老城区的集体记忆。
4.1坡屋顶
前门园区的建筑屋顶形式为传统的坡屋顶。通过运用折纸的形式将屋顶进行折叠、伸展,形成高低不同的坡面,笔走龙蛇、极富动感,呈现出具有现代气质、生动活泼又不失传统风格的屋顶形式。B4地块建筑屋顶经折叠后在西南角形成一个观景平台,显示出新建筑谦虚的姿态,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老建筑的敬仰。
4.2墙体
传统四合院因其表达“对内开放,对外封闭”的建筑特征,其外墙往往比较厚实,这种厚实的墙体在新建筑中也得到了重生。一段段经过折叠的墙体露着折痕,仿佛历史的年轮留下了痕迹。由于考虑到博览建筑的特殊建筑特征,开窗较少,与传统四合院极为厚实封闭的外墙形式一脉相承。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品牌化
1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自身条件
1.1 邳州非遗文化自身的价值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具有文教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邳州每一项非遗技艺都经历了历史沉淀,无形中已经化为邳州丰厚的文教资产,另一方面,文教资产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又衍生经济价值,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邳州的文教价值。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
1.2 邳州非遗开发的法律支持、政策扶持
非遗产业化一直是广受争议的焦点,因此在邳州非遗产业化措施实施之前,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权威性的制度保护措施,以保证非遗产业化中生产、销售过程的通畅化,让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1.3 邳州非遗的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运作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最K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的相关群体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要达到这样的成果,一方面要抓住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非遗传承人,让社会和政府同时对传承人进行辅佐保护,使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邳州应加快非遗产业链的建设,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模仿高校非遗“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传承人、非遗生产基地、市场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邳州非遗产业化的独特体系。
2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难言之隐
2.1 传承人的局限
时代在飞速发展,众多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他们未来得及与时代共进退,只单单用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面对产业化的冲击,他们没有积极应对,而采取一种偏激的保守措施,不肯接受非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存在自我封闭的局限。
若想打破该局限,最为关键的是让传人主动迎合社会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使其手艺能够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为时代所接受。在守护中求发展,才是民俗文化正确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处在较低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的传承行为,阻碍了邳州非遗的多元发展。
2.2 非遗文化背后的利益纷争
目前,邳州部分非遗工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非遗发展背后的利益纠纷仍不容乐观。部分非遗技艺者为争得传承人的头衔而费心思,只为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资金,非遗技艺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盗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赚取金钱,不理会传承人的权益,不给予传承人补偿,忽视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进度缓慢。
2.3 传统思想与产业化根深蒂固的矛盾
产业化是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先进的工艺完全服务于资本。老手艺人坚守的是原始而纯粹的手艺,是最根本的文化内涵。面对机器,面对产业化,手艺人选择大都是拒之门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脆弱、非物质形态流变或无形、表现形式个性独特、传播扩散呈现民族地域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不能完全像工业化产品一样无限制地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而更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进行产业化,即使对其产业化也会前景暗淡、步履维艰且负面效果较大。
3 邳州非遗产业化品牌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邳州非遗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劣势,邳州非遗的产业化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别具特色的邳州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和传承邳州非遗,成为邳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1 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大对邳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媒体的消息传播成为主力,借助媒体宣传邳州非遗产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起集文化与技术于一体的邳州非遗宣传方案,将邳州非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集中体现,打造邳州非遗文化的特有品牌,营造邳州的非遗文化发展氛围,实现非遗发展与宣传的一体化效果。
3.2 深入对邳州非遗历史背景的挖掘,创作“新非遗”,培养“新传人”
每一项邳州非遗工艺都是历史积淀而来,它们发展至今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故事。我们将这些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创作最具邳州非遗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邳州的非遗品牌类型,提高邳州非遗的含金量,将邳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好做强,让非遗文化保持活态传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作为邳州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将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创作邳州“新非遗”。
3.3 建设及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筛选邳州适合开发的非遗项目
邳州非遗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的同时,还应设立非遗产业化所需的督查小组、审核部门,确保邳州非遗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合理有序。另一方面,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也亟待解决,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应在三方利益协调合理化的情况下,再进行市场的发展,以免日后的冲突加剧。
市场化的发展要选取邳州合适的非遗工艺,不能一概而论,囫囵吞枣,降低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效率,破坏邳州非遗工艺的本土化发展。
3.4 重视非遗传承人
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非遗文化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参加活动的经费也大相庭径,这对有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来说,成了最实际的困难。邳州想要将非遗工艺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拨发专款,解决传承人面临的现实“危机”。另外,在获知相关活动开办时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有更多机会对外交流,丰富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将传承人引入邳州高校,并颁发相关职位证书,让传承人进校园,把非遗文化带给高校学子,培养传承新生源,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针对邳州思想保守的非遗传承人,应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劝解,解放思想,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传承人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理解非遗产业化的原因,积极投身到邳州的文化建设中。
4 结语
邳州传统民俗文化不胜枚举、形色多样,许多传统手艺人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举步维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变得显而易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适当改变以寻求突破,将邳州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创新,不但可以促进邳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然新机,协同好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再启蒙: 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光明日报》[N],2011.
[2]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1期.
[3]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N].新华每日讯,2013-06-21.
[4]鲍展斌;黄亚男.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问题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01):100-105。
[5]闫玮.洛阳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及开发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市场,2014,124(07):17-18.
作者简介
非遗宣传方案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19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新媒体时代,民族博物馆的功能、价值、服务范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延续传统的陈列、展示、收藏功能,对民族博物馆而言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借助新技术,创新思路,丰富途径,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然是当前民族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必要选择。
1 突出展示功能,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和陈列,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展出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物件、资料等,能够使广大群众接触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部分民族文化具备无形文化属性,因此在展示活动中不应仅展出作品、成果等,而是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像、图片、场景的全面展示,使传统艺术、手工艺等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参观者的眼前。另外,还可定期举办专题表演活动,将每个民族所独有的非遗文化,以民俗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直接、生动的非遗文化展示,以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2 善用官方网站,培育文化自信
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支持,目前,许多民族博物馆已具备相当数量的信息化馆藏资源,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官方“网上博物馆”网上博物馆,其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通过网络可以为不能到现场参观的人们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扩大受众范围,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浏览民族文化信息,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实效性。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将铜鼓的制作过程、侗族芦笙舞蹈的表演等上传到网上博物馆,利用网络向广大群众传播民族文化,借此增进群众对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借鉴此类做法,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文化传播活动,进而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并吸引不同地域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注意力。
3 关注移动互联,丰富服务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全面兴起,人们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善于运用微信、QQ、微博等APP进行娱乐、交流,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无疑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途径的必然趋势。利用多种常用APP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宣传活动,能够使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交流、传播、创新活动中。对此,民族博物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推送民族文化常识、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弘扬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民族博物馆还可通过社交软件、官方微博等推送民族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如:民族文化夏令营、主体民族文化展览、民族艺术表演活动等,以提升各年龄、各阶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4 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地域文脉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碰撞和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靠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不断被淡忘乃至遗失,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使不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绝迹的危险,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民族博物馆,更是被赋予了明确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和展示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地域文化,完善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对此,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承办、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联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等,积极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使非遗保护得到学术层面的支持,并组织专家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制订科学的指导计划和方案。此外,民族博物馆可向非遗产业方向拓展业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承、弘扬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研发中,应有意识地突显非遗文化魅力,遵循民族文化传统,以提升利益参与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适应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5 结 语
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公共文化领域,在大众文化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应审时度势,借助新技术创新文化服务途径、服务方式,拓展文化服务内容,以真正承担起现代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沫华,陈大元.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15(2).
[2]周婷婷.民族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功能之辨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