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 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的建立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要求护士的言行必须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1]。做好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的基础,是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其转化为护士的内在品质,不断增强她们的道德意识,提高她们的道德修养,使她们自觉将道德责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全面提高护理水平。可见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很重要,也很必要。

在学校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入学阶段抓“立志教育”,学习阶段抓“渗透教育”,实习前期阶段抓“准备教育”。入学阶段邀请“十佳护士”到校做专题报告,并举行隆重的授帽仪式。通过榜样效力,寻找专业的闪光点,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启发她们热爱护理专业,献身护理事业。实习前期阶段通过召开优秀实习生典型事例报告会和岗前培训激发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和愿望,巩固专业思想,增强荣誉感,加强工作责任心,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进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2]。这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阶段性的,对学生认识护理专业、顺利进入到实习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使护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生涯中真正成为白衣天使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校整个学习期间时时刻刻地将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临床护理教学之中。即在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的同时,培养护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现以内科护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在内科护理理论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师,应时刻把知识传授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肺脓肿患者咳大量带有臭味的脓痰护理时,强调应随时倾倒痰液、清洗痰杯以减少室内异味,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还要采取拍背、引流等措施协助排痰。这时发现学生有的用手掩鼻、有的面露恶心表情,就适时举身边医护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事迹和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术不过硬而引起的严重医疗事故的事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给学生以启迪,帮助她们克服怕困难、怕脏、懒惰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讲到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时,需要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连续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尿量和意识等情况,还要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并及时判断心力衰竭的发生。这些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术,更需要护士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也说明不仅需要具有勤奋刻苦学习精神,还需具有耐心细致、为病人的健康奉献一切的工作精神。使学生明白护理知识和技能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前提,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3]。同时教师应做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以模范的行为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同样,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更要加强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内科护理实训中心完全模拟医院病房和护士工作,以增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在各项专科护理操作练习中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并让护生在模拟病房中轮流扮演护士与病人的角色,在老师的演示、指导下,反复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护生提高操作技能,还让她真正了解病人、体贴病人,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总之,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疾病的治愈。“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护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使护患、医护关系更加和谐,使我国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民.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46~147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2

【摘要】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涉外实用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只有通过英语教学改革及管理的不断明确细化, 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护理人才。

【关键词】涉外;实用护理人才;英语教学改革及管理

目前各大医学院校、高职高专都有护理专业(含英语、日语等语种方向), 培养了大量的护理专业人员。纵观欧美各国对海外护士的要求虽不尽相同, 但基本要求却是一致的: 首先是入门的门槛要具备3年的护士学历、较高外语水平, 其次, 还要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因此, 强化外语,尤其是英语成为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很多英语教师的确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使学生逐渐克服胆怯, 学会沟通, 勇于展示自我,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高职高专的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方面, 由于没有把握护理全球化的趋势, 导致护理专业的护理英语教学不够重视, 投入不足,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安排等与国际标准衔接不够, 直接造成护理人才在英语能力培养上的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另一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对护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兴趣不浓, 护理英语教学中普遍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英语综合能力不强。因此,各个护理学校结合教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切实关注并解决涉外实用护理人才培养与护理英语教学改革与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一 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是前提。

护理英语在医学英语范畴仍属语言课,设置这门课的最终意义还是在于将语言与专业知识完美结合,更好地服务病人,因此无论是理解还是运用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要紧紧围绕“护理”这一主题。因此,要求从事护生教学的英语教师既要了解基础护理知识,又要提高涉外护理英语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为从事双语教学的护理专业教师强化英语能力,以复合型教师培养复合型的涉外护士。

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和尝试:通过英语培训、出国培训,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到省外、国外进行必要的专题考察、学习,聘请国内外高级护理教师讲学、开展专题报告,使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这门课,为教学奠定基础。还可以广开校门,向社会招聘人才,招聘在护理英语教学岗位上工作优秀的教师,以经验丰富者优先。也可以从ESP 专业[2]中吸取优异的毕业生。此外,也必要尝试性的开展全国性质的护理英语培训和考试,使教师有方向、有目的、有重点地去上课。

二 与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紧密衔接是关键。

涉外护理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巩固和发展学生基础英语技能的基础上, 使学生逐渐从学习性的基础英语学习转入护理应用性技能培训,熟悉医学术语,学习并掌握英语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掌握各种医学文献的语言风格,为英语语言听、说技能应用和获取专业知识铺平道路。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多面的教学策略。比如:课堂设计模拟英语工作环境高年级的护生已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引导和辅助作用, 一方面通过对一些疑难问题分析、解释,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表达及构词规律、文体结构等进行总结,要求学生重点练习、重点掌握,并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此外,根据护士需要与病人频繁交流的工作特点,以临床实习为基础,在课前假设case情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语言优势,角色扮演在课堂中进行情景演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讲授一些公共服务口译、病例探讨分析的技巧,为学生就业需要切实做好专业储备。

三 程设计系统合理是必需。

涉外实用型护理人才需具备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和公共英语知识,因此,按照考试课标准制定学时学分时,要考虑到课程课程衔接的两个阶段。第一段为医学名词的学习,相当于美国医学生学习专业课前必修的Medical Terminology,主要内容为系统地讲解医学名词的构成,发音和记忆的技巧等。第二阶段为护理知识阶段,其中按疾病分类编入一些贴近实践、实战练习的护理知识。因此,护理英语教材的选用要根据医学英语语言特点,以疾病分类作为章节主题编写教案。每一章所涉及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好都来自欧美科技原文读物,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与需要进行修改,在词汇方面频繁应用医学英语的共核词,突出医学词汇外来词多、词形长、结构复杂等特点,总结医学词汇的构词及语音规律;在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应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各类医学文献语言风格、文体结构、含有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英语习惯表达以及长句子、倒装结构、结构分隔现象等的文章, 并尽量采用原文。每个阅读主题设计相应的场景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跟护理交流实战有关的书籍和有关口译技巧的文章, 在课堂上播放欧美护理实景录像和与医疗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片断, 并在他们的课堂情景演练中考察学生的应用情况。

四 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助力。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真正能实现国际化就业渠道的畅通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涉外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多种生活方式、多种为人处世方式和多种思维方式的冲击。要积极应对这种冲击就要大力开展跨文化护理教育。首先,要树立跨文化护理理念,加大对跨文化护理教育的重视和发展,积极开展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要加大教材改革力度,尽快编写跨文化护理专用教材。

另外,进行涉外护理教育,明确专业方向和办学目的,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后能胜任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学校还应设立专门机构,积极争取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开通多种就业渠道,确保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较理想的就业去向。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专科护理; 发展策略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护理专家就已经意识到发展专科护理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医院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以专家带动专科,以做强一个或多个专科来发展医院,跟进世界医学发展脚步成为共同法宝。改革和发展使医疗分科不断细化和专科专病诊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每个三级甲等医院都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重点专科和专病治疗中心,各专科、中心或拥有国内多项先进医疗技术,或拥有多项甚至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等,对专科护理提出挑战。如何发展专科护理以适应时代需求,已成为我国护理人员面临的迫切解决的新课题。

1 我国发展专科护理的难点

我国专科护理水平相对落后,表现在护理教育阶段理论架构上的不完整,造成护士专科知识不系统;医生有太多的机会到国内外访问、学习和参加学术研讨会,及时地学到医疗领域的新技术和获得学科前沿信息,而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较少,到省外访问学习难,到国外学习就更难;对专科护士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不够,缺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之人才;专科护理发展未引起医院领导足够的重视,他们对护理的偏见还存在;护理管理者缺乏发展专科护理的紧迫意识和具体办法,对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存在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方面的明显不足。

2 发展专科护理的可行性策略

2.1 发展专科护理,教育先行在不断要求提高临床专科护理质量和护士专科技术能力的形势驱动下,美国20世纪初开始实行培养硕士以上水平的专科护士教育,并扩展到临床许多专业,包括ICU护理 、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癌症护理、临终护理、感染控制等各领域,目的是提高临床专科护理实践水平。1954年以Rutgers大学设计第一套专门培养临床护理专家(ONS)的硕士课程,用于培养精神学方面的护理专家成为CNS培养体制正式建立的标志[1]。由此可见,教育先行是发展专科护理的科学方法。如果不在学校阶段做专业基础教育建设工作,单从临床继续教育着手,就会有事倍功半之感。所以,一方面呼吁我国教育部门和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联手,借鉴国外经验,在提高护士的学历教育的同时,科学设计融有专科知识的护理理论教育课程体系,让护士在专业理论学习阶段接受专科理论的学习和专科思想的培养,是发展专科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

2.2 开辟科学培养临床阶段专科护理人才的途径在美国已经在200多个专科护理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荷兰、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制度。近年来,临床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开始实施,并且在ICU护理、糖尿病护理、感染管理、癌症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等13个护理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目前日本有40名临床护理专家和1 256名专科护士。在国内,浙江邵逸夫医院借鉴美国罗马琳达医学中心的管理经验于2000年率先在国内设立了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advanced praotice nurse ,APN)。北京、江苏等地已经开始在ICU护理、糖尿病护理等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例如,由香港大学、香港造口治疗师协会和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开办的造口治疗师培训认证[3]。这些仅能证明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护理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与世界先进国家专科护理相比差距悬殊。因此,我国医院管理部门有必要尽快地为发展专科护理做更多的工作,如要求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在哪些专科培养专科护士,并且成立相应专家组,制定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办培训班,对参加培训班的人员规定资质条件,臂如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并且有3年以上专科护理经验等,有条件的培养专科护士或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合格给予资质认可,期待她们在护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专科业务指导作用,促进专科护理的建设。

2.3 医院要加大培养专科护士、发展专科护理的力度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和专科护理建设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靠学校教育和培训班形式培养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还远远不够,医院领导应十分重视,一方面,院领导在护理管理岗位上要重用真正懂得现代护理业务的管理人才,因为她们懂得如何去管理和指导专科护理的发展;另一方面,院长要在培养资金和学习机会等方面给予护理部门大力支持,加大年培养资金的额度,为专科护理骨干的培养,专科护理的发展创造条件。

转贴于

2.4 医院护理部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的做法

2.4.1 护理部力争院领导支持护理部常有较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但往往苦于缺乏资金来源不能达到目的。护理部主任要善于与院领导沟通,宣传护理发展现状和迫切性,尽可能多的争取专科护理人才培养资金,为护士争取较多的外出访问和学习机会。

2.4.2 专科护士培养对象的选择选择大专(或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专科工作3年以上、有专业发展潜力、品质优秀的护士作为专科护士培养对象。护理部门有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保证她们专科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2.4.3 积极外送学习和培训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ICU、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资源,积极选派相应专科的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护士参加学习培训。

2.4.4 护理部为发展专科护理建立护理专家组根据本院重点专科发展情况,借鉴国际上相应专科护理发展经验,如癌症护理、精神护理、社区护理、小儿护理、老年护理和产妇护理等专科方面,开展专科护士培养的前期准备及专科护理发展的基础工作。针对专科护理的实践、交流、咨询、指导、管理、教育的职能,对重点发展的专科进行护理知识的系统科学架构、制定各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根据香港护理界和白求恩医院发展专科护理的经验,制定有关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对专科护士的培养、专科护士对下级护士的指导、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十分必要,也是发展专科护理的有效途径,要求专科护士的培养对象在专科知识方面学习,并按专科工作标准工作。在一定时期内专家组及科室对她们进行分阶段考核,要求达到基本掌握的水平。

2.4.5 重视培养专家式的专科护士长护士长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质量的管理者,所以护士长首先应该是专科护士的培养对象,最好是专科护士,并应该吸收成为护理部专家组成员,否则专科护理的发展工作将面临重重困难。

2.4.6 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有计划培养和考核,争取尽早获得资质认可对每个重点专科要求制定发展目标,按目标制定出专科护士培养对象阶段性培养计划。每年对培养对象进行能力和职能考核,包括掌握本专科护理发展动态情况、每年完成本专科学术论文1~2篇、为本专科制定新的有价值的护理服务技能标准、定期撰写主攻领域的综述文章、主持本专科危重病人护理讨论和护理查房、定期做专题报告会、每年作出专科护理工作总结报告(包括所在专科当年的工作进步情况和下一年的发展方向)等。当资质认可机会到来,护理部积极帮助培养对象取得资质,以推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3 小结

如果说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在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专业范围的拓展,那么不断提高护理的专科化程度即发展专科护理则是护理学在专业深度意义上的发展。世界专科护理的发展和我国医疗的专科化进程迫切要求迅速发展我国的专科护理工作,因此,探讨发展专科护理的可行性策略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要任。

参考文献

[1]宋丽华,王永梅,周银铃,等.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及发展近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42.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4

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宁 272031

[摘要] 该文概述了传染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和思想现状,以及对他们进行护理培训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护理培训后的效果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护理培训;传染科 低年资护士;价值观及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45-02

[作者简介] 李(1967-),女,山东曲阜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传染病防控和救治体系加大了投入,肺结核、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等发病率的上升,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是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传染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1],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根据岗位工作需要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实施本医院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2],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及专业技术水平,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使她们以自身能力赢得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从而实现在工作中的期望[3] 。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进行重新认识定位和规划,增加职业自豪感。

1 研究目标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传染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如受感染的危险、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局限、病人的误解和责难、大强度的劳动量、从业待遇的低下以及专业的关注程度较低等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对低年资传染科护士都是严峻的考验。虽然低年资护士初步具有了自己的护理职业价值观,然而现实工作中,专业和组织方面因素不断地影响着她们的价值观。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护理培训,使她们以自身能力赢得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从而实现在工作中的期望。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染病发病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增加,政府对传染病防控和救治体系的投入不断加大,加入传染科护理队伍的护理人员逐年增多,她们刚步入社会,满怀对理想和职业的向往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来自病人、工作等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各种诱惑,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和化解,容易产生抵触、倦怠,对前途感到迷茫。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产生厌倦、放弃或者重新选择职业的念头。甚至她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和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怀疑。

通过多种形式的护理培训,帮助年轻护理人员适应角色,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弥补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3 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为参加工作1~5年的传染科护士81名。文化程度:中专8名,专科 67名,本科 6名,其中女77名,男4名。年龄19~29岁。

3.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同时采取张爱卿编制的职业价值观测试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利他主义、审美主义、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权力控制、经济报酬、社会定位、安全稳定、轻松舒适、人际关系、追求新意13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条目,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从5(非常重要)至1(很不重要)5分计分。根据调查问卷整理结果,了解低年资传染科护士的价值观和职业规划,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确立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3.2.1培训原则 注重临床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4]。

3.2.2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为参加工作1~5年的传染科护士。同时对工作1~2年的护士采用科室之间轮转,每个科室3个月,出科室时书写小结,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签字,培训时间为6个月。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采取边考试边培训的方式。即将第1、2周培训内容,第3周进行考试,以此类推,最后考全部培训内容。护理质量检查时还要实地查看操作并进行提问(培训内容)。培训6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一次,通过归纳整理问卷信息,将护理培训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3.2.3培训内容 护士行为规范及护理礼仪、护士素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应急预案、高年资优秀护士长的专题报告、外出学习见闻、隔离防护及医院感染知识、各岗位工作职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急救器械的保养与使用、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将题目分到每个科室,由护士长和高年资的护师进行培训,科室内和护理部考试)。

3.2.4 培训要求及培训效果跟踪调查 集中培训时,每个科室除留下值班人员之外,其余人员均要参加。培训老师认真备课,将课件上传到院内网站,方便大家学习。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采取闭卷考试、抽查和临床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跟踪调查。

3.2.5 计划进度 院方为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长共同参与培训内容、培训项目及培训工作程序的制订,解决了科室之间协调配合及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培训场地、培训内容、师资力量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本课题具备人员、技术方面的优势,不需要刻意准备物品设施,需要的条件少,投入少,见效快,产效比高,便于实施操作。

①2013年8月,筹备计划阶段;②2013年9月,发放问卷,整理归纳,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实施时间和方法步骤;③2013年10月—2014年3月,培训考试;④2014年4月,第二次发放问卷,整理归纳;⑤2014年5月,进行数据统计,总结。

4 讨论

2012年1月6日,卫生部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其中明确提出:“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到‘十二五’末,建立和完善护士队伍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5]。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曾代表中国医院协会发出倡议:护士要加强学习,不断扩大专科领域的培训,适应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的发展。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加大护理资金投入,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设计,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6]。

4.1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

低年资护士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强,但自我约束能力差,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想不稳定。她们还要面对传染科护士受歧视,工作强度大,待遇低下,同时还有被感染的危险,传染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受关注程度低、以及重医轻护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她们感到职业前景渺茫、缺乏专业自豪感。通过开展护理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

4.2提高了社会效益

4.2.1增强了科室协作 对低年资护士实施全面培训,进行职业规划,我院从主要领导到护理部主任都高度重视这项研究工作,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积极配合,很好的完成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4.2.2低年资护士观念转变 现代护理要求护士对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的双重护理,护理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从病人入院的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制定护理计划,到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及出院指导等等整个护理程序,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并能将其很好地运用于护理实践之中。

4.2.3收集反馈信息,保证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有效实施,提高病陪人满意率 低年资护士培训作为该次研究项目,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各大医院经验结合我院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挖掘潜力增加每个低年资护士的信心和勇气,向社会显示护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表现出护理专业水平。大家通过制定有关措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及规范,同时收集医生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反馈信息对日常工作不断改进。近年来,病人的满意率达95%以上。

4.2.4提高医院知名度,加强院校合作 通过近两年对低年资护士的塑造,医院服务水平及整体工作大幅度提升,许多病人慕名而来,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很多医学院校争相与医院合作,把当年的优秀毕业生送到医院参与工作应聘。

4.3 提高了经济效益

低年资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应带动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案实施后,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护理管理的细化和优化,病人医疗费用也有下降。并且,降低了陪护率,增加了出勤率,减少了对日常护理工作的影响。减轻或避免了病人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强了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

根据以上讨论,护理培训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为她们提高自身价值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探索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式积累宝贵的经验。这种方式无疑是现阶段投资少,见效快的一项方便可行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张荣清.影响护士职业心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3):66.

[2]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

[3] 张爱卿.人才测评(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01印制,职业价值观测试问卷.

[4] 程良,安凤荣.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13.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5

坐落在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坝陵南街的太原市中医医院,紧邻山西省儿童医院,往南不足200m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两所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项目、设备、药品三方面都拼不过西医的医疗市场情况下,太原市中医医院如何走中医药特色之路求生存、求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焦国梅任院长以来,每天门诊量由原来的几十人到现在的300多人,高时近500人,从这组数据便可看出,太原市中医院在焦院长的带领下正在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已路。近日,该院院长焦国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2009年10月19日是星期六,早上8点多记者便来到太原市中医医院,一楼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前来就医的患者已经站满走廊。走廊两侧,各种中医药养生保健小知识和古代中医文化、中医名家的介绍吸引着不少患者顿足观看。

找准定位,中医院就应该姓“中”

见到焦院长,这位省城中医院唯一的一位女院长做起事情来还是那么雷厉风行。近一段时间,因为过度劳累,颈椎病折磨着她,本来准备去检查一下,听说记者采访便推掉了诊查。交谈中得知,焦国梅院长多年从事西医临床工作,曾在一家企业医院做院长10余年,此番在西医基础上搞中医,她的审视角度有何不同,她对中医又有何见解呢?

焦国梅告诉记者,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中医院与其他医院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医院有着深厚的中医内涵和鲜明的中医特色,这是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的具体展现。为此,中医院定好位是首要条件。

中医姓“中”,是中医界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中医药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医院姓“中”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医院发展的最基本定位,尽管中医院姓“中”并不容易。

但中医院只有保持发扬好“中”味,只有踏踏实实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创新,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市场需求,进而不断赢得和开拓自己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强大的与两医一争长短的优势。

为此,太原市中医医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每年有计划地加强对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培训。由于护理人员多为护校毕业,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药基础知识,因此,该院每年组织开展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2008年内科护理站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同时开展中两互学,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开具中药处方、应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心脑科、肿瘤科就是两医学习应用中医的一个很好例子,这些科主任们都是西医出身,但她们深深为中医药的魅力所折服,积极学习中医药知识、应用适宜技术。目前开展了穴位贴敷、腹针、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足浴、药枕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

从2004年以来,太原市中医医院将发展重点放在“中”、“特”二字上,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病、方有专效的发展思路,专科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已显现出来,据统计,年门急诊量年递增15%,业务收入以每年26%速度递增。

选名树专,打造中医院优势品牌

焦院长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太原市中医医院业务突飞猛进,主要是得益于名医、名科建设,并通过专病专利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名医带动专科,专科群打造出医院品牌,名医战略成为中医院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突出名医的带动作用,太原市中医院从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具何浓厚中医特色的专业开始,选出有特长、有知名度的老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当重点特色专科的负责人,搭建出适合他们充分发挥出作用的舞台,对于这些特色专科,重点扶持,在人财物方面均给予倾斜。

在专科建设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文化精髓,打造医院的特色品牌。从人才的选育、培养、引导,到设施、设备的配备,形成中医院自己的“套路”。由于医院在2007年住院病种分析时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占全院住院病人的11%,居第三位,并且有专门人员从事该病诊疗的研究。因此,2008年6月,医院决定筹建糖尿病科,由山两中医学院早期毕业、从事糖尿病诊疗研究的一名主任中医师担任科室主任。该科组建后,研制出“胰复散”、“肾康散”、“脂消散”、“红花四藤散”等超微粉系列方,并结合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埋线等外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目前,该科床位已从原来的10张扩展成20张,依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专科特色突显之后,医院又根据情况扩大病区规模,拓宽诊疗项目,力求把特色科室做精、做细、做实,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如,从综合内科分离出的呼吸专科、糖尿病专科、中风专科、肿瘤专科;从针灸科分离出来的特色针灸腹针室、疼痛病科等。焦院长介绍,这些科室自成立后,名医效益凸显,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专科专病门诊效益日显增长的同时,医院注重坚持简便廉验,专家看病,平民收费。据统计,2008年医院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54元。

目前医院已有3个省级名医工作室、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研究室、特色门诊专病30多个,名医31位。这些名医名家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深受群众欢迎。作为山西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太原市中医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医院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相继举办了多次适宜技术培训班进行中医文化交流。2008年,医院经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批准,成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基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地),被省卫生厅遴选为山西省健康教育促进会教育基地。

仁和精诚,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医乃仁术、济人为本’、‘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等传统医德都是古代人们对悬壶济世的医生崇高敬仰的表述,也是当代医务人员所应崇尚和奉行的道理准则。”焦院长告诉记者,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太原市中医医院在注重加强建章立制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对职工道德理想教育的培训。医院把“大医精诚”作为医德建设的主导思想,作为医务人员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医院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当代医学楷模先进事迹、邀请本院名老中医专题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文化精髓。

“仁”,即“仁心”,就是要求医者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样对待病人,只有“本为”才能“道生”,才能以医术救死扶伤。开展了以“人文关怀和仁慈、仁爱”为

核心的中医特色护理和“星级护理服务”,医院内科的中医特色护理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授予“全国中医特色护理先进单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和”,是“和谐、协和、致中和”,人体内外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人体才能健康;医患之间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医院才能生存和发展。医院在患者入院时,就由护理人员详细介绍入院的注意事项,并由院长签署“致病友的一封信”交到患者手中。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院领导都会给患者送饺子、月饼等,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和行风座谈会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融洽了医患关系。

“精”,即“精湛”,就是要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在治学中强调“重经典、重临床、重师承、重流派、重亲求、重博采、重悟性”,开展了中医诊疗常规、中医经典、中医药相关知识等一系列活动,完善院内的医疗质量考核,使医疗技术和水平有了稳步提高。

“诚”,即“诚实、诚信”,要求医务人员提供诚信友善的服务。认真落实诊疗告知、价格公示等制度,强化对窗口科室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医德医风教育,使职工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统筹规划,体现中医院特色文化

医院环境形象是医院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太原市中医医院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和漂亮的外观,但注重在院内装饰上充分展示和体现出中医文化内涵。具体做法是:将“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摘录制作成大型版面,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并通过悬挂中医历史人物画像、建立中医养生书画廊来展示祖国传统中医的辉煌,全院形成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和经过的人群都不禁驻足观看,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医院还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院内就诊布局不断进行调整。为了便于群众就医,满足患者对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自2005年开始,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业务用房进行及时的调整,把行政办公楼1~3层腾出来全部作为诊疗室,行政后勤部门采取集中办公形式,不断增加业务用房,拓展了中医院的服务功能;同时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安排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窗口部门的规划布置,尽量方便患者,解决病人排长队候诊问题;本着方便患者原则,专门购置自动煎药机,为住院和门诊患者提供煎煮中药服务;在每个住院病区均配置冰箱、微波炉免费供患者使用,为医护人员安装热水,处处体现了太原市中医医院的人文关怀。

今年,医院还与同仁堂合作兴建了标准化大药房,大药房内装饰风格古朴庄重,体现出传统中医药特色,内部墙面有中医药基础知识、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知识介绍,大药房外装饰拟设计成悬挂有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文化墙。大药房的新建搬迁还为儿科提供出更加整齐规范的门诊就诊区,以满足越来越多儿童患儿就诊的需要。

与此同时,为把中医药文化与教育传承相结合,医院还开展了师承教育,实行“名老中医专家带徒战略”。曾隆重举行“拜师会”,当年拜师的12名弟子如今已成为医院中坚力量。自2005年开始,全院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个人”为主题的继承教育活动,包括中西互学和中医学经典等内容;建立了科教专项经费用于科室继教等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等给予经费支持,对突出的中医药优秀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勋。

中医院的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客观地说,在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上,在管理、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借助两医及西医院的知识、方法和现代化手段,扬长避短,对中医及中医院在各个方面更进一步提高,绝对是一件好事。

护理技术专题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一、职业精神的时代内涵

职业精神指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动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现代职业精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是对职业道德内涵的升华。它不仅反映社会精神和职业要求,而且反映特定职业的具体性征和具体要求,即它不是在普遍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代职业精神强调具体职业的特征,表现为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职业道德的不断认同,并用坚定的信念履行该职业义务。职业精神是指同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且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具有该职业自身特征的精神,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其核心是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与职业良心。职业精神的本质特点有多种理解和认知:它鲜明地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认同以及较为稳定的职业素养,它与人们的具体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精神表象,它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基本要素组成,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精神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理论体系既具有共性化特征,又愈发彰显各种专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职业精神在职业发展、职业成就与个人职业幸福感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在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中更加明显。社会的发展对护理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护理教育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护理技巧、技能,更需提升他们的职业文化修养和职业精神修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技术人才。下文将对高职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析。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护理院校普遍存在轻视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护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比较大,而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内容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六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章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选修课程,并没有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高职护理专业普遍重视对学生护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护理院校职业精神教育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护理职业精神教育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只为考试过关,并未从思想上接受职业精神教育,也很难真正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职业精神的真正内涵。

(三)学生自身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

就业率现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学校轻视职业精神教育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要,且职业精神教育不同于职业技能教育,没有证书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证明职业精神培养的成果,导致学生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轻视职业精神的养成,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不足,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缺乏行业针对性

职业精神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一般性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这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没有针对性,虽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护理伦理学等课程,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体系。

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理念的偏差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在操作技能性比较强的护理专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高职护理专业重技能轻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考体制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仍以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考核。

2.就业体制的负面影响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体制已经终结,学生毕业后完全被推向市场,自主择业。由于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为满足就业的需要,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从而忽略了职业精神的培养。

3.用人标准的负面影响

由于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没有标准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成绩与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增加就业的成功率,学校为提高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会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教育,忽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4.职业能力为评价导向的偏差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骤增,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护理技能成为择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加之护理技能可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职业精神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所难免。

(二)学生自身对护理职业精神认识的偏差

除了高职院校与社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不够重视这一因素以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也存在不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现象。笔者通过对100名在不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调查发现,22%的学生认为“大众对护理职业持尊重态度”,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得不到尊重;只有5%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说明学生整体的职业价值取向已经偏离了职业本身的意涵。在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中,71%的父母认为护理职业很好,支持子女从事这个职业;另有26%的父母认为有个工作就行,从事护理职业与从事其他职业一样,显示了这些家长对护理职业认识上的不足。对于学生不喜欢护理职业的原因调查发现,59%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很累,收入低,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37%的学生则认为护理职业是个受歧视的职业。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存在护理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同时说明了加强护理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三)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与影响

现代化伴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和各个职业都形成了某种程序的冲击,例如视金钱为圭臬的货币哲学使一些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急功近利,缺乏敬业、奉献、合作的职业精神,缺乏理想,不愿奉献,没有担当责任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择业时,家长和学生考虑最多是找一个薪资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的体面工作,把薪酬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导致一些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频繁跳槽,以致于对自己、就业单位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缺乏职业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高职护理院校中,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思想品德教师多是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他们给学生讲解的知识是一般的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并不能真正理解并向学生阐明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具有护理专业知识,但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能力尚有欠缺,因此也不能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良好效果。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在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但是他们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障。这三类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方面都有局限性,达不到职业精神教育的预期效果。

(五)职业精神培育缺乏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职业精神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明确的导向。由于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且护理工作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重视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是应该且必要的。

四、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配备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

高职护理院校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护理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较少,职业精神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职护理院校应设置职业精神培育专职教师以改变这种状况。专职教师研究的内容、课题和讲授的课程完全以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为主,涉及护理专业知识,以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在选聘专职教师时,应选聘责任心强且有志于从事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研究的教师。

(二)完善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监督与评价体系

通过考察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前后行为的变化可以测试教育效果。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是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精神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护理职业精神内涵,依据护理职业精神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参数指标;其次,对条目细则进行行为标准上的详细描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设计明确具体的评价量表,根据此评价量表考核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状况。要使培育有好的效果,还要结合具体的激励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护理职业精神培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对护理学生作出评价,奖励得到较高评价的学生,激励护理学生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保障高职护理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效果。

(三)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1.在理论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内容

在高职护理院校教学中,专业理论课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学生在校就读的重要课程。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要融入职业精神的教育,使职业精神的培养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推动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本行业的发展历史、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职业形象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处理问题,例如当病人与护士发生冲突时,护士该怎么办等,让学生通过处理这些问题培育自己的职业精神。

2.在实习实践教学中培养职业精神

实习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实习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能够使学生了解行业规律,遵守职业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培养。首先要加强实习实践前的职业精神教育。通过召开实习实践学生全体大会或各种形式的班会,向学生渗透实习的重要意义,进行责任和权力教育、安全教育和文化教育等,使学生知道在实习期间应如何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在实习实训期间,严格规范纪律,实行严格的考勤和管理,从各方面按照医院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养成遵守劳动纪律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最后,对学生实施动态考核。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团队精神和创新举措等,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职业精神。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护理专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诊实践活动和护理知识竞赛、辩论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3.营建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

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引导。组织学生到医院感受他们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护理人员的角色,了解行业情况以及未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以唤起其职业兴趣。营造班级职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促进班级职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职业文化学习活动强化班级职业文化意识,也可以在教室、宿舍、实验室、楼道等位置张贴护理名人名言与先进事迹的介绍等,宣传职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的方式灵活多样。如通过鼓励学生撰写职业论文、开展职业实验、鼓励各类护理用品的发明创造等,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此外,还可邀请护理行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做专题报告,以他们的成就与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这是培养学生护理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总之,职业精神培育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与家长、医院以及社会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司志敏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