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1

(一)编制目的及任务

建立健全应对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运行机制,指导全镇各单位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确保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轻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省、市、县有关救灾工作政策、方针和会议精神,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镇行政区域内符合本预案分级标准的地质灾害引发的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村委会为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启动条件

某一村委会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5.省、市、县人民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三、地质灾害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各村委会设立防灾领导小组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救助和抗灾防灾工作。

(一)应急组织机构

镇政府设立镇防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小组组长,镇政府副镇长、武装部长任小组副组长,镇防汛干事、镇安监干事、办公室主任、镇党委秘书、镇纪检专干和为成员。

镇防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综合办公室,由副镇长兼任防灾办公室主任。

镇防灾办公室下设综合组、紧急救助组、灾害信息组、救灾捐赠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工作组,各组人员从镇政府干部中抽调人员组成。

(二)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制定镇政府防灾工作规划与方案;协调开展重大防灾活动,组织、协调村委会开展抗灾救灾防灾工作。

2.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担镇政府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协调听取受灾地区的灾情与向上级部门汇报的工作;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将灾情报告县民政部门,并向县防灾领导小组汇报;落实对灾区的支持和帮助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赴灾区联合工作组,协助、指导各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3.应急工作组

综合组:督促防灾领导小组成员检查各村委会开展抗灾救灾的工作;综合汇总灾害、救灾及捐赠情况,同时向县政府、县民政局及相关部门报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拟定相关应急措施,协调解决救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紧急救助组:负责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和各项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拨付救灾应急资金,调配救灾储备物资,发放捐赠救灾款物,指导紧急救援救助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抗灾救灾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准备

(一)人力资源准备

1.加强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办公室、以及各村委会应配备专职灾害管理人员,各村委会要明确2名及以上信息联络员。

2.建立与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3.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社会动员准备

1.建立和完善镇政府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地质灾害社会捐助工作。

2.完善民政救灾捐赠工作应急方案,规范救灾捐增的款物接收和发放,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3.开展社区防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灾害应急法规和预案,主要包括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等常识,增强居民群众的防灾意识。

4.将中川小学、塘坊小学和村委会确定为紧急避难场所。

5.镇政府每年组织1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五、预警预防与信息管理

(一)灾害监测与报告

1.各村委会的救灾负责人应及时向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和汛情信息的相关数据,并按有关规定向村民预警信息。

2.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群众做出灾害预警,并及时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根据灾情预警,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镇政府和有关村委会应做好应急准备或措施。

(二)灾害信息传递

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及时向镇政府和各村委会通报。

(三)灾情信息管理

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倒塌房屋数量、损坏房屋及直接经济损失。

因灾需救助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已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灾情初报。各村委会对于行政区域内突发的地质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报告初步情况,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汇总灾情数据,向县上相关部门报告。

灾情核报。各村委会在灾情稳定后,应在12小时内向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等相关部门报告详细情况。

3.灾情核定

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镇民政办公室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四)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4小时内,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分析灾害范围和评估灾害程度,提出相应的应急建议,制定对策,并报告上级救灾部门防灾领导小组负责人。

突发灾害为大型时,由本级防灾领导小组负责响应处置,必要时请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突发灾害为特大型及以上时,由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及镇政府报请上级机构,由上级防灾领导小组启动高级别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及救助工作,镇政府同时启动本预案,配合开展应急处置。

(五)响应措施

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抗灾救灾工作。

1.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镇政府相关领导,同时报请县上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2.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召开办公室会议,决定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启动各应急工作组,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3.灾情发生,镇政府领导及时率领有关人员赶赴灾区,了解抗灾救灾工作情况,慰问灾民,核查灾情,现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

4.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下设各村办公室通报灾害信息,各村办公室每日12:00前向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现场灾害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镇政府民政办公室确保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与受灾现场联络24小时畅通,每1小时与受灾防灾负责人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

5.灾害发生后,镇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信息报送相关领导和民政办公室,并及时向县上有关部门报送相关灾情信息。

(六)有关要求

1.镇政府工作人员务必熟悉本预案,牢记职责,要以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坚守岗位的刚性制度。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2

一、主要任务

在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前期排查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强降水导致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全县范围开展一次系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重点排查丘陵山区人员聚集场所、重要工程设施及建设工地等重点区段的地质灾害隐患,并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完善各项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组织方式

本次再排查行动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协调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排查行动,对各部门、各乡镇的排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排查,并接受群众报灾和咨询,对重要隐患点进行核查。

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场、企业集团)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做好主管范围的排查: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再排查工作的具体协调、指导和资料汇总,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台帐;县建设、教育、交通运输、水利、旅游、安监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影响城镇、学校、公路、水利设施、风景区(点)和重点设施、在建工程等隐患排查。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认真做好隐患再排查工作。

二、排查范围和内容

排查范围:包括全县范围内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做到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排点是城镇、乡村、中小学校、医院、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丘陵山区农村切坡建房地段,以及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水坝、尾矿坝、灰渣坝等重要工程设施及建设活动区等。

排查内容:包括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潜在规模、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威胁范围、威胁对象及危害程度等。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落实监测方法、预警方式、撤离路线、应急处置等防灾措施,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以便于统筹规划。

三、工作步骤

再排查行动从7月上旬开始,到8月上旬结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7月1—5日)。各地编制、印发再排查行动实施方案,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全面排查阶段(7月6—15日)。各地全面开展再排查行动,7月14日前,将地质灾害隐患点汇总和再排查行动总结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

(三)核查检查阶段(7月16—31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核查,检查、督促防灾责任落实。

(四)总结阶段(8月1—10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县排查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场、企业集团)是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的领导,落实一名领导具体负责这次再排查工作,落实防灾职责,并安排必须的经费,把排查行动落到实处。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强上、下及相关部门联络,及时沟通排查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巡查工作组,对排查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和检查。

(三)落实防灾措施。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明白卡”,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好监测预警及应急避险准备。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3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处置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快速、及时、妥善防治地质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在处置地质灾害中首先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和威胁。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认真按照预案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3、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各村(居)、各部门要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有效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效率。

4、分类负责、协调配合。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7]99号)确定的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三)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并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四)现状

我镇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7处。属Ⅰ类搬迁避让点2处共计威胁群众2户9人;Ⅱ类治理工程点4处;Ⅲ类监测预警点1处。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其中滑坡4处,危岩1处,不稳定斜坡2处。由于地质灾害本身所具有特殊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镇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险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及时掌握全镇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2、负责协调指挥部门间的工作。

3、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时,组长宣布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指挥相关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划定危险区域,参与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三)、部门职责

1、国土所、城建办:负责农房质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防治。

(1)做好全镇地质灾害的排查及年度地质灾害预案,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向镇政府及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中心汇报。

(2)对审批农房及其它建筑工程做好预防工作,把好选址和质检,对已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2、安监办:负责全镇煤矿企业、非煤矿企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加强煤矿企业、采石厂、砖厂等矿山企业管理,防人为地质灾害。

(2)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检查,看安全设施是否完善;

(3)加强矿井采空区的回填管理,防止地表塌陷。

3、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塘、堰、库、堤坝地质灾害的防治,组织专人开展汛期地质排查。

4、交通办:负责做好公路、桥梁等地质灾害的检查,特别是沿山一带公路的检查。

5、民政办:负责发生地质灾害后的调查核实灾情,组织救灾物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并报告灾情。

6、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区治安防范,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7、民兵应急分队:负责发生地质灾害进的抢险工作,组织人员车辆,以最短时间内进行抢险。

8、财政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及时调度救灾资金,确保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9、镇卫生院: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人员抢救,灾区消毒等工作。

10、村社职责:各村社行政负责人,主要对辖区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常年监测,实行零报告制度,一有情况及时汇报,并组织村民撤离危险地带并及时开展抢救工作。

三、预测预警

(一)监测: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及时向临江镇政府和临江国土所报告,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标牌。

(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四、应急行动

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由组长李凯同志宣布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党政办负责通知应急抢险的成员单位进入战备状态。派出所和交通办立即组织警力和工作人员维护交通秩序;抢险队和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卫生院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灾害现场进行医疗救助;派出所负责人员疏散和治安保卫工作。及时将地质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和调查处置结果不间断地向上级汇报。依靠临江镇应急力量无法处置的地质灾害,由镇政府向区政府请求支援。

五、应急保障

1、物资保障:由领导小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备或紧急调运必要的应急救援和工程抢险物资。

2、队伍保障:镇、村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完善联系方式,并保持手机畅通。

3、交通保障

领导小组必须保证一台车辆负责前线指挥,镇政府党政办负责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4、医疗保障

卫生院负责医疗保障工作,医疗应急小分队及时到达受灾点,帮助、指导灾区防疫消毒和救治伤员。保证绿色生命的畅通和医疗物资的储备。

5、治安保障

派出所负责道路通畅和治安保障工作,负责指挥地质灾害现场警戒、道路交通控制、维护地质灾害现场的治安和组织人员疏散;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4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救灾;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组织机构设置

为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成立局防灾救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防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挥调度。

三、灾害等级

根据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划分为四个灾害等级。

(一)一次性灾害造成以下后果的为特别重大灾害(ⅰ级):

1、洪涝、风雹灾害:因灾死亡人数达10人以上;倒塌房屋达3000间以上;农作物绝收面积在3000亩及其以上;被困人口在100人以上;需紧急安置人数达500人以上;无家可归人数达300人以上。

2、干旱:农区连续50天、牧区连续60天降水少于常年70%以上,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25%以上;因灾造成5000人以上人数、30000头以上牲畜饮水困难。

3、地震:发生7.0级以上地震,死亡人数达10人以上;倒塌房屋达3000间以上;牧区大牲畜死亡在20%及其以上。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达500人以上,无家可归人数达300人以上。

4、滑坡、泥石流:死亡人数达10人以上;倒塌房屋达3000间以上;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达500人以上,无家可归人数达300人以上。

5、病虫灾害:受灾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6、雪灾、低温冷冻灾:牧区大牲畜死亡在20%及其以上。

7、灾区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万元及其以上。

(二)一次性灾害造成以下后果的为重大灾害(ⅱ级):

1、洪涝、风雹灾害:因灾死亡人数5—9人;倒塌房屋达1000间;被困人口达50-100人;农作物绝收面积在1500亩及其以上;需紧急安置人数达200-500人以下;无家可归人数达150-300人。

2、干旱:农区连续50天,牧区连续60天降水少于常年50-70%,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15-25%;因灾造成2000-5000人,10000-30000头牲畜饮水困难。

3、地震:发生6.0级-6.9级地震,死亡人数达5-9人;倒塌房屋达1000间;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达200-500人;无家可归人数达100-300人。

4、滑坡、泥石流:死亡人数达5-9人;倒塌房屋达1000间;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达200-500人;无家可归人数达100-300人。

5、病虫灾害:受灾面积在100公顷及其以上,1000公顷以下。

6、雪灾、低温冷冻灾:牧区大牲畜死亡在15%及其以上,20%以下。

7、灾区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万元及其以上,3000万元以下。

(三)一次性灾害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较大灾害(ⅲ级):

1、洪涝、风雹灾害:因灾死亡人数在3-4人;倒塌房屋在500间及其以上,1000间谍以下;被困人数在50人以上;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在100人及其以上,200人以下;无家可归人数在150人以上。

2、干旱:农区连续50天,牧区连续60天降水少于常年50%以下;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15%以下;因灾造成2000人以上、10000头以上牲畜饮水困难。

3、地震:发生5级以下地震,死亡人数在3-4人;倒塌房屋500间及其以上,1000间谍以下;需转移安置人数100-200人;无家可归人数100人以上。

4、滑坡、泥石流:死亡人数在3-4人以上;倒塌房屋500-1000间;需转移安置人数100-200人;无家可归人数100人以上。

5、病虫灾害:受灾面积在1公顷及其以上,100公顷以下。

6、雪灾、低温冷冻灾:牲畜死亡数在7%及其以上,15%以下。

7、灾区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2000万元以下。

(四)未达到较大灾害(ⅲ级)划分标准的均为一般(ⅳ级)。

四、应急响应等级及行动

(一)应急响应等级

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相应设定4个响应等级,即ⅰ级响应至ⅳ级响应。灾情损失达到设定响应标准,即启动相应响应程序。局防灾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得知灾情后,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负责部署、协调和督促检查救灾工作中相关事宜,全局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二)应急响应行动:

(1)灾情监测、收集、报告与评估。对灾害损失及其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紧急救援和转移灾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急保障:保障救灾应急所需资金;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

(4)视情况组织救灾捐赠;

(5)恢复重建因灾毁损的居民住房。

五、灾情报告程序

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

(一)灾情初报

凡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应在灾害发生2小时内对灾情进行初步汇总、核实,报县民政局,县民政局按规定程序上报县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

(二)灾情续报

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实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于每日9时前将前一日灾情情况报县民政局,由县民政局进行汇总,并经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于每日10时前向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

(三)灾情核报

在灾情稳定后的3个工作日内,县民政局审核、汇总全县灾情数据,并经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向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

六、应急准备

(一)资金准备

1、确保救灾经费投入,将救灾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视灾情轻重及时调整,同时安排好本级救灾业务工作经费。按《财政局民政局关于将救灾物资应急储备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通知》精神,县财政应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30万元的救灾专项经费。

2、实行救灾资金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保证救灾资金快速拨付。

(二)物资准备

1、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储备救灾应急物资,包括灾民生活所必需的救灾帐篷、衣被等物资。目前我局救灾物资仓库中救灾大帐篷190顶、小帐篷31顶、棉被2052床、毛毯182床、藏毯49床。

2、救灾粮食储备。与县粮油供销公司商定,储备足够的救灾粮,一旦发生灾情,保证灾区粮食供应。

3、如发生重大灾害我局救灾物资仓库储备物资不足时,可在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救灾物质。

七、应急响应工作小组

为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成立协调调度组、救灾核灾组、后勤保障组3个应急响应工作小组。职责如下:

协调调度组:及时与灾区及有关部门联系,调度情况,沟通灾情信息;做好上传下达及信息联络工作;按程序迅速向区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协调组织其他小组做好对灾区抢险救灾工作支持。

救灾核灾组:接到命令后,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实施抢险、排险和紧急救援,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认真做好灾情核查,了解灾区的现有救助能力和救灾需求,迅速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并及时汇报进展情况。

后勤保障组:协调各组及有关部门做好防灾救灾物资的筹备、调拨、运送、分发工作,为各组开展抢险救灾提供车辆、工具等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

八、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灾情一旦发生,要根据《方案》及岗位职责要求立即赶赴工作岗位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以赴、协调合作、奋力抢险救灾。首要任务是抢救转移受灾群众,保护国家机关和重要器材物资,组织就近、就地自救互救。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5

一、全区地质灾害种类及重点防汛期

(一)地质灾害主要灾种。我区地质灾害以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即6到9月。

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及区域

(一)省级地质灾害隐患3处。分别为:

1.门楼镇上许家村泥石流;

2.门楼镇姜家夼村泥石流;

3.高疃镇王家庄村西北采空塌陷、地裂缝。

(二)区级地质灾害隐患4处。分别为:

1.杜家崖金矿(采空塌陷、崩塌);

2.门楼马山火山灰采矿场(崩塌);

3.福新黄家采石场(崩塌);

4.高疃老官庄采石场(崩塌)。

三、地质灾害隐患防范措施

(一)门楼镇上许家村泥石流。上许家位于山洪沟汇流处下游,地势较低,山坡较陡,流域面积达3000多亩。同时,流经上许家村的河道偏窄,生活垃圾较多,且存在一段河道,在遇强降雨时,河道排泄难度增加,对附近居民构成较大威胁。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疏浚桥上河道60米,桥上30米处河东侧浆砌河坝,坝后填土压实。

2.当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时,要启动防灾应急预案,及时将村东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3.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保证汛期水流通畅。

4.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如遇雨,要及时启动防治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要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和及时汇报制度。

5.在河道险要位置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

(二)门楼镇姜家夼村泥石流。姜家夼村南面地形地质条件与上许家村相似,汇水面积较大,水库位于村南1.5公里处。存在的隐患主要为水库旁溢洪道较窄且堵塞,河道流经村庄部分生活垃圾较多、水流不畅。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宽水库溢洪道,两侧砌坝,乱石护底,溢洪道建生产桥一座,建泄洪闸一处,保证汛期排洪顺畅。

2.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疏通清理,保证汛期河道通畅。

3.在河道险要位置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

4.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时,对水库坝体稳定性进行全面巡查,出现险情及时将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王家庄铜矿历史采区采空塌陷、地裂缝。王家庄铜矿现有三处采空塌陷,面积达1706平方米。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

2.在险情影响范围周围设立警示牌(3—5处)。

3.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一支监测督察队伍,对各种不稳定现象进行定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组织人员疏散,紧急避险。

4.尽快委托资质部门对居民区范围内进行全面勘查,查明采空区分布、规模、特征、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治方案,及时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四)区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上述四个区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埋设警示标志,加强动态巡查,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将责任落实到村、人,严防地质灾害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力度。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国土分局。各镇街也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针对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和防治重点,制定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和应急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资金,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汛期巡查,扎实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各镇街、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的巡查,特别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要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积极向灾害隐患区(点)所在单位介绍防灾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培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对重大隐患点、危险点要责成防灾责任单位提出防治和应急抢险预案,落实灾害点监测、预警、应急防御措施以及预定避灾地点、撤离路线等。要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的填制、发放工作,将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每个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并组织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防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力度。各镇街要结合实际,明确责任,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门楼镇上许家村泥石流、姜家夼村泥石流要于2011年底前完成治理,王家庄铜矿采区采空塌陷于2011年底前查明采空区分布,摸清地下地质情况,提出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6

夏季防汛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切实做好20**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灾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今年我局有关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进入汛期以来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吉林省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20**年全区地质灾害灾情预测情况、重点预防区域、防治措施、巡回检查计划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等相关事宜。

二、20**年汛期我区总的天气气候趋势是气温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区域性暴雨,多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局地洪涝、雷击、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抢险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9第394号、《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9第14号、《吉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管委会辖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实际,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到当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和应急处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告。

三、为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落实到实处,我局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赵喜亮局长任组长,耿永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矿产科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我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4小时开机,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进行汛期“三查”(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各区国土资源分局上报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统一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四、长白山地区特别是长白山景区内地势险峻,地质结构复杂,岩体破碎,地质环境质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实责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突发事件。6月底我局分别对池北、池西、池南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地质灾害汛前检查,并形成地质灾害检查记录,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我局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建筑物、交通线路、取土区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隐患部位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我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个,并组织实施重点监测,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16张和避险卡1张,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争取最大限度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7号)及省厅《关于开展2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9号)的相关精神,我局于7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此次自查工作不仅给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提供了有理数据,也为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省气象局8月7日发布重要气象信息,受台风“梅花”减弱后低气压影响,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区域有一场明显的降雨过程,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防范九号台风“梅花”影响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国土资源分局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明确值班值宿责任人,出现险情和

灾情时,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并立即组成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险情和灾情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八、20**年8月10日早6点3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四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封锁通往瀑布道路,以确保观光游客的财产和生命安全。20**年8月16日7时1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三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疏散和撤离提前进入景点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员全天监测,封闭通往瀑布道路,雨停两小时后无灾害迹象,开放。20**年我区域内共发生两起地质灾害,由于现场监测人员的高度警惕,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将情况报告我局,我局能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未发生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按照省厅和管委会的总体部署,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全力防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人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夏季防汛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不受影响,现将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防汛安全的宣传工作

1、成立防汛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会议进行安全宣传。,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防汛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组织防汛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专门的防汛知识讲座,开办专栏,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安全知识,增强了消防防汛安全意识。学校还对全校师生进行防汛自救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师生防汛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防汛教育工作。

3、教师坚持每天上午放学前几分钟宣传防汛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进防汛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防讯地段,明确重点防讯地段负责人。

2、加大检查力度。

3、游泳必须有家长陪伴。

4、假期学生远离沟渠、水库等深水水源,坚持每天学生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班主任汇报。

三、警钟常鸣,把工作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