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1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在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为主,注重检测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确立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而且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比如程序设计课,可以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2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弹性教学模式 路由机制
1 引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照本宣科”模式大行其道,这有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性强的特点。因缺乏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必然是概念堆砌,缺少主线,不成体系,加之实践环节薄弱,考核方式传统,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从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展开论证,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即授课方式、实践方式及考核方式所存在的弹性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证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给出了教学效果的例证。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制定
2.1 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
任课教师首先应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宽广性。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是时代应用需求驱动的产物,这又决定了其知识体系局部的时效性,加之新型通信技术深层次的不断融合(如IP网和3G的结合)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的不断深化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执众多技术发展之牛耳,这导致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化,其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是其应用技术弹性的自然“镜像”,并非故弄玄虚。
该课程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的独特性,即采用弹性的教学模式。
2.2“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授课方式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授课方式始于弹性授课计划的制定,落实于弹性的课堂教学形式。
2.2.1弹性的授课计划
弹性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要明显区别于本专业其他课程,授课时应围绕当今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的宽广视角而展开,即当今Internet物理上由具有独立网络技术的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骨干网组成,Internet域内路由(如OSPF),域间路由(BGP)是其主线。这种授课内容的布局模式应该适合于任何种类和层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对象,差别仅是内容讲解深浅程度的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现实特点要充分(且必须)反映到授课计划中来。即授课计划不能写死,而要有核心且有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或自适应性。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永远遵循着“无止境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目标,这导致新技术实现的“不择手段”性,意味着大量新网络基础理论“背叛”性(即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涌现出来,要多选择这样的实例使学生体会这一规律。例如,当网络层的传统路由协议(尤其是BGP)对在路由失效时因收敛时间过长而导致传输延迟的增加表现的无能为力之时(当然设法缩短收敛时间是自然的必然的研究方向,也正在进行),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打破常规提出了覆盖路由体系结构(Overlay Routing Architecture),即在原有路由层之上构建了弹性覆盖网(Resilient Overlay Network),从应用层完成端到端(End-to-End)的路由选择,从而大大缩短了路由的收敛时间。目前该覆盖网络路由理论和传统网络路由理论的应用并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覆盖网体系结构BSMON及多播服务模式,从根本上弥补了网络层多播的先天不足,使世界范围内的多播成为可能。需总结强调的是,覆盖网的出现有悖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初设计理念,即“层次间功能不重叠“的设计思想(但应用效果是原方案所不及的),这一直被称为其特色的设计却成了新理论产生的羁绊和禁锢。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深入追踪思考类似的现象,不仅不能对新的网络应用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反而会前后矛盾!这里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大量计算机网络新理论的出现,而在于一些新理论和原有理论的“背道而驰”。对待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怎样的交代?方法只有一个,即“留有空间”!切忌将课本中的定义规则,尤其是算法当作真理而采取“封顶”式讲解、记忆和考核,这里建议采用“解释理论产生的技术背景―解释理论本身―探讨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背景―勾画新理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勾画新理论”就是“留有空间”的具体表现,这种引导学生“勾画新理论”的能力应该做为一个优秀计算机网络教师的重要标志。
弹性的授课计划要靠弹性的课堂教学落实。
2.2.2 弹性的课堂教学
弹性的课堂教学是弹性授课计划的实施过程。需学生和授课教师共同合作完成。
这里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必须进行课程预习,了解本次课程和已讲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带着对问题的初步思考走进课堂。第一节课由教师讲授,第二节课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将授课计划中的“留有空间”、“勾画新理论”的理念在第二节课中应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在“留有空间”中“行走”需要教师高质量的引导,教师对讲授的知识“留有空间”越大,带领学生“行走”越合理,越接近知识内核。
弹性的授课方式还需弹性的实践环节对课堂知识给予拉动和提升。
2.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实践方式
弹性的实践方式指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及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2.3.1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
这里建议认识实习在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一学期进行,认识实习要求任课教师和实习基地的网络工程师共同切磋制定好实习计划,并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网络工程师来校讲解该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重点在于对本单位的应用需求、网络拓扑结构和关键网络设备设置、各种服务器及防火墙等内容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安排现场参观及网络工程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感性认识,为下学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良好的基础。
但认识实习的缺陷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受条件所限未能得到锻炼,校内网络实验室的开放实验项目便可做到很好的补充。
2.3.2 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提升课堂知识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设了专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档次、种类及数量都达到或超过了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但经调研发现许多高校的网络实验老师对实验内容没有足够的把握,实验题目多年不变。这里建议选择引入国内CCNA,CCNP网络工程师教材中的一些可操作的实验项目,在满足配置要求时学生可以自带题目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实验,从而提高实验内容的弹性。
实验教师的素质应通过外出培训、自修和部门内交流等方式予以提升,考核学生先考核实验教师,摆脱实验教师仅是实验设备和上机学生管理员的次要角色。
2.3.3 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本着“念书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创出新知识新体系的手段”(扬振宁教授语)的原则,课堂上的“勾画新理论”在课程设计阶段得到了落实。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网络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但对设计题目的选定工作量投入不够。大多是要求学生用WinSocket 实现课本中如 :FTP、TCP、TELENET等传统协议的功能。原因主要是好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论的内容整理成题目并建议老师量学生之力,从所从事的网络纵向或横向课题中精心抽取出一些“片段”,做为设计的题目,使课程设计成为“留有空间”的大胆尝试环节,哪怕是失败或得不出结论。好题目需要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多年的沉淀,故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
以上三个实践环节是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逐步提升的自然与强行的过程。
授课和实践的效果都需科学合理的量化评定,故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给予特殊的考虑。
2.4“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的考核方式
弹性的考核方式体现在总成绩的构成及其权重。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弹性的考核方式能从根本上打破学生应付考试的心态,使考试成为一次特殊形式的学习。
2.4.1常规成绩评定
经调研发现,常规成绩评定法非常不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
常规成绩评定法是:总成绩 = 平时成绩(20% 或30% )+ 笔试成绩(80% 或70% ), 其中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课堂提问+实验成绩。因该课程一般为合班(4-6个班)上课且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点名和课堂提问只能是随机几次或没有,加之学生缺乏预习准备,回答问题质量都不会很理想。实验成绩一般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因对实验过程缺乏监控,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实际成绩很难采集,成绩失去了意义。
2.4.2弹性成绩评定
弹性成绩评定反映在对实践成绩的灵活掌握。
这里建议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10%)+实践成绩(50%),实践成绩=实习成绩(10%)+实验成绩(10%)+课程设计成绩(30%)。
课堂讨论成绩是一弹性考核点,因授课计划中的预先合理安排,效果有底线保证。实践成绩中的实习成绩为一弹性考核点,其成绩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而定,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结论。实践成绩中的实验成绩采用准备充足的实验项目,对所做实验项目采用抽签选取的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可一定程度借鉴CCNA,CCNP网络工程师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现场给分,保证了实验成绩的真实性。课程设计成绩为原有考核点,因题目选定的原则区别于以往(如2.3.3所述),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可根据题目设定的合理性,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度而定(如果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该考核点可设置为计算机网络成绩的全部)。同学们普遍反映,一个好的课程设计题目能够使学生将其他各个环节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迅速整合和升华。
2.5 弹性教学模式的效果例证
该弹性教学模式在东北大学总校和秦皇岛分校及燕山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近几年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学生,其知识的宽厚程度和强动手能力都受到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普遍认可,从而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模式为剖析对象,给出了制定该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实施方案。弹性和原则并不矛盾,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任课教师可遵循该思想来制定出符合自己校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杰民.基于路由机制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集.
[2] Liu Jiemin, Zhao Yuhui, et al. A QoS-Satisfied Interdomain Overlay Multicast Algorithm for Live Media Service Grid, GCC 2005, LNCS 3795, pp.13-24, 200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3
一、 我来东莞这边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已经有一个月了,这是一家外资企业总公司在台湾,这家电子厂主要是生产中小型液晶显示器lcd,像手机之类的显示屏。刚开始是跟一个师傅(虽是师傅,还是比我小几个月的一个女孩呢!)学一个叫dms测试软件,即显示测试软件,对样品进行测试。 对样品的光电特性,开关特性,视角特性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报告打印出来。刚开始几天是看一些操作说明书和看师傅的操作,后来师傅让我边学边动手,首先我们要把样品进行安装点亮并调节,然后在系统里对一些参数进行设置,并对每项测试调出最佳波形并打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这边搞错就是那边忘了,都是师傅帮我纠正。由于后来心态的调整和熟练了,慢慢地学得差不多了,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由于原来只有我师傅一个人上白班忙不过来,就把我安排在夜班,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中间有停下来吃夜宵,哦不叫夜宵叫午饭了,这里可是24小时全天工作的哦!刚开始真有点受不了,把我的生物钟都给搞乱了,我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黑白颠倒了,真累啊!没办法,只能撑着。整天穿着无尘衣在生产线上的无尘室里上班,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有样品送过来就测没有就闲着,忙的时候一直忙,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没事就对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看着手表倒计时,好无聊啊!真留恋学校生活啊!自由啊!
来这边虽然才短短一个月,收获挺多的,由对lcd一窍不通到现在对它的原理和生产流程都有所了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dms 测试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些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是只要我们的安装不正确和操作的疏忽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不符,由于有些正因为这一点误差而导致样品的不符合标准而返工或符合的变符合了,出货给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有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把每一步都做好。不好意思说的是有一次由于我的一次失误而导致机器出现异常,后来技术人员了才搞定,这可是上来源于 shixi.exam8/百万的机器哦!搞得我在主管面前没face.这 次就写到这吧!
二、 刚刚出校门找实习单位的时候总有这种或那种的想法,要找什么样什么样的单位,结果到头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直到3月20号,我妈妈介绍我去她已前同事开的一家电脑公司实习,老总跟我谈的一些话让我感触深刻,他说当今社会你想干的轮不到你干,你不想干的偏要你干,像我这种文聘不高的人,心态一定要放正,知道自已在什么位置上。在公司的时候先全面发展,等过段再看看自已精于哪个方面,然后向那个方向努力发展。就这样我进入了三明联创电脑公司技术部,实习软件维护。刚开始觉的软件维护很简单,跟同事出去维护过几次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它这里主要是做财会软件维护的,出去首先要跟其它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交流,像我这种学计算机过来了,哪会什么财会知识,只好乖乖在公司先学学财会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4
实习目的:
1、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自我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2、实习实训是学院规定的一种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校内教学的。
3、使自己可以早日踏入社会,品味社会人生,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营造美好未来打好基础。
实习内容:
我的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是20xx年11月28日至20xx1月28日,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阶段;第二是20xx年3月3日至今,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阶段。
实习经历:
20xx年11月28日,我按照学院的安排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批同学一同坐上离校前往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的参加实习实训的车。这我同学们第一次离开学校去异地参加实习工作,心情很激动!很开心!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快要结束了。学院和系里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在图书馆门前开了很隆重的欢送仪式,古院长和束主任都做了深情的。上午10段多钟从学校出发,大约下午5点钟到苏州。当晚连夜给我们安排了宿舍,我和其他6位同学分在一个宿舍。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去做了简单的培训,然后同学们就分到了不同的岗位。我是被分在一期的生产键盘流水线上,我主要负责印刷计算机键盘的符号键,称作小键盘。由于是生产型企业,追求效率是非常迫不及待的,机器是每天不停的运作的,公司是分为白班和夜班。我很不幸刚到就被分成了夜班,每天别人睡觉的时候我在上班,别人上班的时候我在睡觉。上班时间为20:00—08:00,中间23:30—00:30为"午餐时间"。每天我18:00就起床洗刷、吃饭、并整理内务,19:10分左右在公寓门口做班车,路上时间大约25分钟,到工厂里还要换上上班专业的鞋子和帽子。19:45分钟左右开个小例会,领班安排一下今天的主要任务。20:00准时上岗,夜班真的很难熬的,在那快速的流水线上时刻都得保持精神紧张状态,保重产品的质量还要保重自己的安全。当前面一站的面板留到我的面前我就必须很快的把它拾起,放在我面前的机器上印,要放稳还要确定网板的清晰程度。每印刷3快面板要用无尘布擦拭一下网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印刷完了后要把面板放在UV机里烘干后流入下一站。一段时间的夜班后,我明显感觉自己的头上开始有了皱纹,脸庞和身体也都有感觉瘦了一圈。在这里我记得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是关于我自己的。有一天早晨下班我在公司门前排队等车到8:45才坐上班车,夜班早使我精疲力竭了,做在车上我就合上了我那双逞强的眼睛。不知道多久后,当我被车身剧烈的振动而晃醒了后,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我满眼充满着陌生感,立马回过神来喊住司机,才知道我已经超过我宿舍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了距离的地方了。说来蛮丢人的,想想挺有意味的。我这件事会是达方给我最深刻的记忆。20XX年1月26日递交了辞职申请并于28日正式辞职。
我有这样的理解: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有效率而且又不出错地做好每一件事,真的并非容易的事。在这里实习,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还有点惧怕,还曾退缩过,是老师的鼓励给了我信心,使我明白:有勇气退缩为何不勇敢地面对,况且,实习的时间并不长,还是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学多一点,努力一点,因为学到的知识永远属于自己,这样一来,我不再退缩,重新又回到了实习单位,继续工作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5
【关键词】实习基地 质量管理 管理指导平台 师资队伍
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操作,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传统的封闭性,向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管理,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习基地教学的现状分析
很多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到校办企业或商业企业等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商贸实务活动的基本程序与过程,在商务实践活动中摸索市场营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顶岗操作经验后,通过毕业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设计一定的评价体系,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该模式易操作,比较实用,又可以进行效果检验,所以在很多高职院校被普遍采用。
但是,在实际的实习工作中,传统的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欠缺。尽管普及率较高,但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实习的目的要求很难明确,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习基地的分散性,造成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畅,给校外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诸多不便;师资力量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差距,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就很少,在指导中与预期效果差距明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虽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如学生的实习考核、指导教师的考核等,这些不足也给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实施高职院校实习基地教学管理对策
1.构建实习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编写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的具体化,是以文件的形式对质量体系进行详细的描述。实习基地教学保障体系文件一般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文件,即实习教学质量手册,用以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第二层次是程序文件,对实习质量手册的内容进一步展开,主要是一些工作流程图,如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一半流程等。第三层次是操作文件,即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如实习指导教师岗位工作考核办法、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等。第四层次是记录性文件,是对体系运行的记载,如学生及教师的意见或建议调查表。上述文件都是实习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依据。 转贴于
(2)质量体系的实施和控制
①实习基地教学管理的质量监控
实习基地教学管理主要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思想,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实施教学管理的质量监控,首先,必须重视教学管理在整个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其次,要加强对实习基地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推动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要把各教学环节细化成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从而为各种制度的顺利贯彻提供切实保证。
②实习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控
实施实习基地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控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现场听课与评课。主要针对年轻教师和新招聘的实习教师。二是教学督导。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督导组,深入到实习现场,检查教师的实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三是质量检查。根据检查条目逐项检查,并写出检查结果和书面总结。四是学生反馈。以问卷或座谈的形式由学生对教师测评,反馈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
2.构建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指导平台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指导平台,使学校与学生和企业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息沟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辅导,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监督和管理,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指导平台的工作模式
目前,现代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学校与企业间、指导教师与学生间并没有形成面对面的沟通。例如:一个学生遇到某一个问题时,他只能与指导教师逐个进行沟通;而其他同学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指导教师仍然要做出同样的回答。这不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和指导教师间的通讯费用。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管理指导平台,即短信平台、电话平台及网络平台来增进学校、学生与企业间的了解,使学生能同时得到多个指导教师甚至是同学的帮助,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2)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指导平台的作用
①能实现校企联合的校外实习管理
通过本平台,指导教师可以与企业的指导师傅、实习学生及时沟通,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指导师傅共同确定,从而实现校企联合的校外实习管理,就能避免以往仅依据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给出成绩的不合理性。
②能提高校外实习指导的工作效率
本平台通过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实习学生遇到的技术、生活和思想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校内指导教师的解答和帮助,而且可以得到众多企业技术人员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具备上网条件的企业,学生可以上网提出技术问题,在技术论坛中通过搜索很快得到答案,从而有效提高校外实习指导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6
关键词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026-02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科研基础和提高学生实践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档案管理则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档案,是正确全面地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发展历史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过程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判断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依据[1-2]。因此,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对学校建设、管理、教学、科研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范畴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提出具体方法。
1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1实验室实施管理、决策的依据
完善的实验室档案准确地反映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等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可以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1.2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室愈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规模、数量、水平和层次也必须快速发展。实验室档案是反映实验室工作、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真实记录,对于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3]。
1.3 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
对实验项目、实验方法、手段、实验考试办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档案,都有助于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4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
科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离不开实验,实验为科研提供财、物、场所的保障。
1.5实验室仪器设备合理配置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参考
实验室档案可以提供实验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用途、价格、质量、使用说明及仪器使用记录,可真实反映仪器的性能状况、使用效率、商家售后服务、实验科研对仪器的综合评价等,可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仪器设备选择、使用、维护、保养、开发及仪器的合理整合等提供参考资料。
1.6实验室及教学评估材料的有效积累
实验室档案的真实记录是对该实验室的客观、正确、全面地反映,所提供的可靠文字、图表和数据等,保证实验室评估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实验资料的长期保存。
1.7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实验室档案建立的过程,也是实验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实验教师通过对实验室档案进行比较、鉴别、研讨等方式,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其他教师从事实验提供学习的机会。
1.8考核实验室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凭证
实验室档案记录着实验人员的基本材料,包括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职称、学历、简历、资格、科研论著、表彰获奖等)以及个人工作日志,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专、兼职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的在职、流动、职务职称变动、业务考核、进修培训、奖惩情况,实验室主任任命文件等,这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德、勤、能、绩客观评价的主要依据。
2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范畴
2.1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类
包括实验室的建立、整合、转型、搬迁的记录和文件,实验室平面分布、空间布置和实验室建设规划,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所承担的学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情况等文件。
2.2实验室管理类
一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档案。如实验室建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文件,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年度计划、年度工作总结,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实验室环境管理档案,如实验室平面图,水、电线路图,实验室使用面积,学生人均使用面积,实验室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检查措施和检查记录,三废处理措施和记录等。
2.2.1岗位职责。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员、实验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实习报告等。
2.2.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实验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赔偿管理制度,仪器调剂报废制度,仪器设备采购领导机构,购置计划、论证报告、维修和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总值、明细表、配套率、更新率等资料。
2.2.3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领用、发放记录,药品招标采购情况记录,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物品保管制度。
2.2.4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包括实验室建筑环境,室内水、电安装布线情况,防火、防盗措施,三废处理措施及安全、卫生检查记录等。
2.3实验教学档案
一是实验教学文件及资料,如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实验指导书、有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要求的各种文件。二是学生实验考核办法、实验考试成绩。
2.4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购置的领导机构及工作人员分工,申购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申购报告的各级审批文件;仪器设备购置招标记录,供货合同或协议书,招、投标的中标文件;安装调试及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学校审计、监察结论;设备购置材料、使用说明书及维修卡、使用维修登记册、赔偿记录等。
2.5实验室资金投入档案
其主要包括实验用房、配套设备设施的投资情况;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及维修、改造投资情况;实验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日常实验经费开支情况。
3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主管领导重视不够
主管实验室的领导缺乏对实验室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对建档工作支持不够。
3.2实验室工作人员建档意识较差
实验室工作人员建档意识淡薄,平时不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往往记录不全或者零乱,建档不规范,导致有价值的资料流失而不能及时服务于实验教学。
3.3档案建设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同时年终目标考核没有对实验档案评价的内容。
3.4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未经过档案管理知识培训,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懂档案的归类、整理及收集,即使积累了一些实验资料,在查找、调阅、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
3.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当今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的载体形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档,还包括大量的电子文档,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实验室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及科学的管理系统,实施电子档案的网络检索,优化电子档案的利用服务。
3.6档案工作环境和设施缺乏
档案管理需要必要的硬件设施,这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高校实验室应设有专门的档案室,设立专门的防潮、防腐、防火、防盗设备。只有在档案管理用房、设备上配置完备,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有序,真正做到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正规化。
3.7实验室档案信息开放力度不够
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类、归纳、研究和开发使用体系,采取封闭管理方式,查阅利用范围小,利用率过低。
4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主管领导要充分认识实验室档案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实验室档案在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实验室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职责范围,加大领导对实验室档案工作的支持;将其列入高校档案工作和实验室工作计划;详细规定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类型和统计、保管、使用制度等[4]。
4.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如《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实验设备采购制度》《实验物品领取制度》等。对实验室档案组织机构、职责权利、利用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使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4.3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关键,领导对技术人员要不断地进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实验室档案管理研讨和开发工作,加强交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4.4改善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和设施
硬件设施是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学校经费许可的前提下,要有计划地为实验室档案管理投入一定的资金,创造必需的设施保障。
4.5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手段
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意味着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向科学管理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档案管理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5]。利用电子文件、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档案管理已势在必行。因此,要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规范的命名规则,逐步将手工操作的纸质文件分批向计算机操作的电子文件转化,并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网络扩大信息量和服务范围。
4.6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效率
开展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实验室档案信息资源,因此,档案是一种信息,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源。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片、录像带,实验方法的研究,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扩展与整合等资料,都会为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但不能将这项工作简单化,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利用效率,使其真正的为教学、科研服务[6]。
4.7加大实验室档案的开放力度
服务地方经济,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历来是高校的重要办学理念。因此,实验室档案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要充分加大与兄弟院校、生产厂家的合作与交流,为其他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5参考文献
[1] 马斌强,袁超,李聪,等.高等农业院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