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学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1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教师的变化
1.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有绝对的“话语权”,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写。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指挥者、引导者,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随之转变了。
2.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单一而繁重,多讲、多写就是我们的课堂任务,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要在备课前想尽各种办法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每个程度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的孩子不但上课有事干,还要将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牢固掌握,这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共同合作的学习模式以及积极活跃的评价体系不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工作热情。
4.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与传统课堂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似乎工作量减小了,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而不是减小了。工作量的加大一是在课前备课上,二是在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上,三是在课后反馈上。课中每环节实施的成与败、优与劣,教师都要做记录,以便课后做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与改进。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变化
1.学生的自信心加强
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大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讲究的是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要完成的任务和他们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不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学习程度较弱、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他们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学会自己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即便是有难度,也会有本组的其他同学来帮助他们,避免了课堂整体教学模式中这些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盲区、跟不上、课堂上没学会又没机会问等等问题。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评价体系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整体评价,这就使得每个孩子都要动起来,为本组赢得好评而出力。我校初一新生由于家庭、小学学习状况等原因,自信心普遍不足。不自信表现在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不敢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叫起来发言,声音也小得只有自己能听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培养和锻炼,他们敢于与同组其他同学进行激烈的争论来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是正确的,他们开始敢于质疑别人的结论,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敢于承担自己的学习结论了。所以,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中,学生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自信心加强。
2.学生的爱心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特质使得每个小组中的五六个学生成为一个紧密相联的集体,谁也不能被落下,因此,我们几乎节节课会看到各组帮扶较差同学学习的情景,帮助的同学反复、细致、耐心地教着,被教者认真地学着……同学间的互助友爱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加深了。
3.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
以自我为中心是当代学生的一个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紧紧捆绑在一起,使他们不得不互相合作,只有积极主动地合作,组内所有同学都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算全组完成任务。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初期学生是被迫进行小组合作的话,那么,等到一学期将尽,他们的合作意识就完全形成了,经过无数次的磨合,相互间的合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4.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的,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最终也是要计入小组整体成绩之中,所以,作为小组成员的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会影响小组的成绩。小组各成员会互相帮助和督促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努力。集体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并逐渐得到加强。
5.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实施的初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也就促进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刚进校时,学习能力较弱,基本还停留在等老师教的学习状态。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就促使学生要自己动起来。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行动,在这种人人都有任务和责任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2
该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呢?我对我们班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孩子现在处于四年级,部分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比如课前学生都能主动准备好学习用品;我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能抓紧时间完成;完成学习任务后能自己合理安排空余时间,用来读课外书;课上发言还算比较积极。但是我们班孩子课堂上的纪律性有些散漫,发言的时候也是只顾自己,不能做到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边听边思考,及时做出质疑和补充。所以,我决定本学期就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积极思考,及时质疑和补充。”这样的学习习惯。
习惯培养的目标有了,具体该如何进行培养呢?我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首先,我利用班会时间告诉了学生认真倾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其次,我对学生在课堂上该如何听别人发言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课堂上有人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必须用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
2.能大概重复出发言同学所说的话。
3.在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不许插嘴打断别人。
4.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能对别人发言进行补充和质疑的,给予奖励。
我为这些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和学校的争章活动挂钩。
然后,我注重教会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最后,把听和说结合起来。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对于差生来讲,更是要让他多说,刚开始可以是重复别人的回答,慢慢地可以让他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是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地去诱导他们,可以先示范,或和他们一起把答案说完整,再让他们说一遍,多鼓励、多些机会让他们发言。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3
一、 一锤定音――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在整堂课上看似不起眼,所以很多老师对其忽略不计,即使是精彩的公开课,上到最后几分钟时也有人并未对整堂课做个明确的总结。课堂小结在大家眼里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其实不然,课堂小结就像一节课的“回眸一笑”,有这一笑,百媚皆生,没这一笑,黯然失色。
1. 课堂小结形成系统。每节课的课堂容量很大,学习过程也很紧张,零零碎碎的知识点都需罗列出来。老师忙着教,学生也忙着学,老师的问题一个套一个,学生本已应接不暇,哪里还有梳理知识形成系统的时间!而每节课的最后5~10分钟,学生的学习已过了,正是回顾课堂的时候,老师适时点拨,系统归纳,让知识有条理,使学生更易接受,从而形成能力。所谓“收之以知,形成以能”,就是课堂教学小结的最大作用。
2. 课堂小结画龙点睛。每节课都会有次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而且知识点都是前后联系呈辐射状,那么何为本节课的重点呢?言简意赅的课堂小结就能够让学生明晰。所以最后的课堂小结,可以为本节课画龙点睛,让学生筛选出重点,再次强化,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 课堂小结深化思维。知识形成能力,重在打开心智。课文的学习仅是一个例子,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思考,所以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运用检测训练的方式进行能力迁移,这种方式的课堂小结体现的是“学以致用,深化思维”。在课堂即将结束的几分钟,老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需要或强化背诵或提问思考或创设情境渲染情感,所谓“收之以智,生成以情”,让学生的思维在小结中升华。
二、 匠心独运――课堂小结的设计方法
课堂小结所占的时间不能多,但作用非常大,只有精心设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魅力,达到教学的目的。一些老师根本不在意最后的几分钟,往往是随口一说,其实课堂小结也有方法可循,根据具体的课堂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总结。
1. 归纳总结式。归纳总结式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课堂小结的方式。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删繁就简,用简洁的语言把本节课所学的重点概括出来。或者是回顾目标,一一对应,归纳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身来,站在一定高度上把所学的新知识整理归纳,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编码”,像“沙场点兵”一样,把零碎的知识点归属在一起。
2. 启迪思维式。知识的学习都是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的。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之前之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小结不是彻底结束,而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所以课堂小结如果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那才是成功的。
比如课外延伸的方式,像《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本来这一课就是要教育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发现与常规不同的新现象。课堂小结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学生:“切苹果”都能切出与众不同,以后我们在思考其他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换个角度就可以“柳暗花明”呢?课下同学们可以动手实践一下,苹果怎样切五角星才最好看,在吃其他的水果时,会不会有新发现?在习作的时候也用上“逆向思维”会有什么效果?在老师的设疑总结后,学生的小脑袋瓜里肯定会有异于平常的想法。
3. 板书图表式。板书图表式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总结方式。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好了板书,一边上课一边列出,在最后总结的时候,用几条线就把文章的内在结构连起来,直观形象。图表式小结使文章具体化,使知识点更明晰,耳目并用,印象更深刻。
4. 师生互动式。课堂小结时,老师问学生答,师生共同做总结,效果会更好。学生主动思考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老师来补充,可以用1、2、3、4……的形式概括出来。这种形式比较民主,学生在总结的时候有主动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积极总结的同时,可以交流体验,沟通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反馈自评式。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最后小结时可以用检测反馈的方式。比如学习的生字词,可以默写一遍;学习的古诗,可以检查背诵;还可以设计几分钟的小练笔等。检测之后要及时评价,以自评方式为主,让学生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并阐明原因,这样有利于以后的进步。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4
将微课作用于课前预习环节,由于其制作的精良、以及内置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会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进行预习时,产生更加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在预习、记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样会促使学生将预习阶段变成可以直接与后续课堂教学进行高效对接的“前期学习”阶段,收获更好的预习效果。
本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是一次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尝试,其主张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放置课堂之外,而课堂中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全面吸收。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想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纳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无奈对于课下学习环节始终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很显然,微课支撑下的预习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达成课下学习的目的与效果。同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着对新知识的接受畏惧心,也容易在课堂上陷入精力不集中、进入状态慢的特点,而课下的预习则可以有效避免这样一种状况,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缓冲和知识学习的高效过渡。比如在进行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当中例举这样几个例子:let-let-let,beat-beat-beaten,hurt-hurt-hurt,find-found-found和drink-drank-drunk,同时在微课视频当中为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任务:
尝试总结出动词在进行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之间转换的规律,并根据自己尝试总结出的规律对本堂课当中所涉及到的单词进行分类总结和记忆。
这样的预习方式其实也是教师通过视频与学生之间进行课下互动的有效方式,犹如学生身处课堂当中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一般,但是却不会给学生造成思想和心理的负担,学生不必在乎课堂上其他同学的目光,也不必担心尝试总结出的规律和内容因为错误而被鄙夷,学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态来完成学习和微课视频的互动过程,提高课前的预习效果。
二、微课引导,增强学习互动性
微课支撑下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环节,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即在学生通过预习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与手段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接收,然后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采取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学习系动词am、is、are三种各自的用法时,可以在微课预习视频当中置入具体的应用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着以口诀或者灵活的方式予以记忆。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关于三种系动词使用方法的记忆策略,比如从人称代词的角度来说与你、我、他相对应的是are、am、is,与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使用对应的是is和are,疑问句系动词要提前,否定句be后not一定不能忽视。那么教师可以基于此,从四个角度帮助学生以口诀或儿歌的方式记忆系动词的关键性用法。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对微课的使用和把握应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进行:
首先,利用微课导入教学情境。初中英语教材每一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尝试着从这一教学主题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通过广泛地收集,将多样化的网络视频资源整合成服务于本堂课教学主题的小视频,并将教学中所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在情境视频中提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奠定必要的学习基调。
其次,利用微课进行课堂互动。互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师生双方共同的能力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互动的方式来汲取知识并作用于实践,间接形成有益于良好学习动机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尝试着在微课播放以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观看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微课,而在正式播放微课视频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快速记录视频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并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总结与解答。同时在播放微课视频时,教师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表情,一旦发现学生面现困惑,就要立刻将视频暂停,以提问或者问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有效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知识的归纳和提升。在完成课堂对新知识的教学环节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发学生的反思与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微课视频的选择既可以是单纯的、对课堂知识的模块式总结,也可以是反馈本堂课教学主题的具有一定励志性、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地域和视野的衍生内容,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亦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微课探究,增强学习开放性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探究,有助于增强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让整个学习过程生成更多的价值与意义。现阶段微课支撑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对于探究式教学策略的采用主要包括这样三种形式:
第一,基于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这种探究过程一般发生在每堂课即将结束的时间短,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可以以单独对话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探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思维空间的拓展。
第二,以团队写作的方式来进行微课探究学习,以期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团队协作的方式可以汲取小组合作的广泛力量,并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探索与吸收,实现对课堂所学的进一步巩固与内化。比如在总结动词原形以及过去式、过去分词的相互转换规律和使用原则时,鉴于单词表本身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同时学生本身总结能力极容易造成缺失和遗漏、不准确的状况,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负责一种类别的归纳与总结,待整理完毕后,由小组成员进行交换和互相检查,并就其总结和归纳的心得进行分享与讨论,提高共性的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5
一、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交流方式。大部分教师都在数学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时常倾听学生的想法与交流,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被局限在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大部分情况下,课堂小结依然是以教师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的,这就让很多初中生认为课堂小结与他们无关。但实际上,课堂小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进步,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评价对象,整个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小结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小结之中,这能让初中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继续学习。
在“全等三角形”一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参与了课堂小结,他们需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在全体学生的说明与补充下,学生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性质进行了全面总结。然后,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有的学生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全等形,只是我们总说这两个图形是一样的,从来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来想过这??问题。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的学生说:“全等三角形就是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图形,他们能够完全重合。”学生的总结结束之后,我先提出几个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观看了三组图形,一组是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一组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一组是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学生对这三组图形的判断正误,便可以直接反央出他们对本课新知的掌握程度。然后,我再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总结,着重表扬了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鼓励参与度较小的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使用正确的教学语言,即含有一定激励性。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结
课堂学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课程内容;小组合作;先学后教;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
在2014年学校给了我很多学习机会,有幸考察了众多地区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似有更加前位的感悟: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其次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设置适切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对数学各块内容的学教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外出学习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合理利用学教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
(一) 概念、规则、解决问题学习以及练习课、复习课――先学后教
其中,新授课中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型,适合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基本结构如下:
新授课
概念学习自主先学交流反馈重点展开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规则学习自主推导反馈总结形成技巧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解决问题自主猜想交流验证推广应用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练习课自评预练错例辨析巩固基础纳入结构回顾总结
复习课自理选练平息梳理辨析纠错练习反馈总结反思
下面,以概念新授课的先学后教为例进行说明。
1、自主先学:“自主先学”就是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先学单进行自己尝试着去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导学单。
2、反馈交流: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导学单进行批改,从中整理出学生先学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基本了解学生在“自主先学”时对数学概念的哪些方面已经基本掌握,或者有多种理解,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等等。
3、重点展开:重点展开的是根据“导学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出现的多种理解,教师要把学生出现最多的问题和理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反馈等活动,从中逐步的理解概念的本质。
4、课堂检测:课堂上有了学生的预学做为基础,使得课堂教学由教师主观上的教学转变成学生有根据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分层次的练习检测,并且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出条件让生提出问题来解决,就不需要教师设计好所有的题目,这样课堂就以学生为主体,对概念也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5、回顾总结:“先学后教”学习下的回顾总结,除了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外,更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总结,如请学生回想在先学时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哪位同学的想法对自己帮助很大,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等等。通过老师和自己的总结,慢慢的改进预习方法。
(二) 规律发现、公式学习――问题引领下探究性学习
新授课
规律学习提出问题探索研究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实践应用
公式学习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谈论交流得出公式实践应用
下面,以规律新授课的探究性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条件。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或者由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巧妙创设好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今天学习的数学难点,进而提出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2、探索研究:探索环节既可以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研究,也可以是个体的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猜测。从不同的角度、用多样的方式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是探索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放手去,给学生实践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去完成探究。
3、谈论交流:讨论是“探讨研究,议论得失”。讨论交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4、发现规律:因为小学生学习水平有局限性,尽管在自主探究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交流,但是他们还是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都存在思维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指导他们寻找大家的相同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教师此时需要将学习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
5、实践应用:教师要对课堂练习精心设计,练习必须突出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练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学习需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度量、计量单位、图形展开与折叠――基于做中学体验式学习
新授课
度量,度量单位初步感知活动体验内化提升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常见的量计量单位初步感知活动体验精讲点拨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图形展开与折叠初步感知活动体验内化提升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下面,以度量新授课的中学体验式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1、初步感知:教师要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都能了如指掌,教学情境要以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设计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体验式学习情境。
2、活动体验: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新知,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提出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3、内化提升:即归纳提升、点评指导、拓展升华阶段。
4、体验强化:在练习的设计上应该多设计体验式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
5、总结延伸: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总结要归纳重点,也可提出新问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服务于生活。课后的练习应该让学生实践到生活中去。如学了圆角分,让学生跟着父母去超市购物等等。
社会变化的脚步正迫使我们成更智慧的人类,我们不可能静待美好未来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已经孕育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之中,主动创新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我们做为数学教师必须去面对的现实,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江.《“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实践指南》
[2]邵汉民.基于“预学后教”策略的课堂教学转型.《小学数学教师》.2014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