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1
为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等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0]30号),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示范与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富民、惠民”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等工程为突破口,从村、乡镇、县市区三个层次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农村的科技典型。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重点培育3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15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3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使示范(试点)区域内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增长率等有较大幅度提高,科技型涉农工业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建设与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努力成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
三、基本原则
(一)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围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等十大特色产业,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为重要内容,推进优势主导产品和特色企业向示范(试点)区域集中,建立企业研发机构,聚集高新技术,培育特色优势名牌产品,形成产业群(链)。
(二)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与科技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示范(试点)的格局。
(三)政产学研金民结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政策性引导。优化农村科技创新环境,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到示范(试点)一线创新创业。明确示范(试点)的技术依托单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产学研结合,为示范(试点)服务。利用农业科技贷款,吸纳民间资本,推动示范(试点)工作。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科技能人”,带着农民干。立足农民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协作程度,激发农民对科技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农民使用技术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富民、惠民成果。
四、重点任务和示范内容
(一)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重点推进七项任务。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载体,实施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一特色”为重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建设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政产学研金民”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开发综合效益。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围绕农村社区化目标与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饮用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农林生态和农民生活环境整治、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低成本卫生设备和药物特别是中医药、低成本文化设施和民俗文化保全、社区规划建设和村镇优化布局、社区和村镇动态监测和功能提升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设施相对优良、环境相对优美的现代农村社区。
3、开展重大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围绕农村、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应用技术问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示范(试点)单位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解决良种、良法、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建材、节能型建筑、循环生产、农业节本技术、健康种养殖技术、土地修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应用技术问题,获得一批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推广。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设市级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推广粮食丰产技术及操作规程,辐射面积100万亩。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构建科技知识进村入户的实时服务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数字化乡镇科技示范(试点),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技术、社会事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农民生活信息化。优化信息服务质量,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5、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星火培训基地(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对示范(试点)单位开展农业科技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面向农村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能手、经营能人、技术“二传手”等“科技能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和影响,使周围的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术,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6、构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引导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博览交易会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7、大力发展涉农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拉动农业为目标,鼓励非农企业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培育大宗农产品用户企业,进而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在涉农企业中建立省级研发中心,培育成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示范内容
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分别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科技示范村(试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或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条件的地方,集成相关技术,发展村级社区。
2、科技示范乡镇(试点)。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乡(镇)一基地”,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乡(镇)一服务站”,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模式或平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一乡(镇)一课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技术的集成支持,发展生活功能较好的乡镇中心社区。
3、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形成示范样板;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建成市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县);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社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五、申报条件与组织管理
(一)申报条件
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需求,提出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发展优先顺序、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2.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围绕当地资源的加工利用确定了明确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代表性和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在其所代表的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
3.科技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科技工作特色明显,科技环境优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以上。
4.农民科技意识较强,科学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原则上要具有“科技能人”或科技型企业带头人。
5.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和政策措施有保障,出台了贯彻落实政办发[2006]114号、政办发〔2007〕30号文件的政策性文件,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导、科技主管部门具体协调和推动的工作机制。
6.制定了示范(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并配备开展示范(试点)所必须的经费和相应的促进措施,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依托单位优先),方案切实可行,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7.示范(试点)要首先列入本地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范围;示范县市区(试点)的选择要与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结合考虑。
8.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中央有关土地和环保的要求。
同时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还应当具备以下指标条件:
1、示范县市区(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县级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县域gdp达到100亿元以上,县域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20%以上。
2、示范乡镇(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乡镇gdp达到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同级经济总量的50%以上。
3、示范村(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村级经济总量的80%以上。
(二)组织管理
1、申报单位
示范(试点)的建设单位分别为村民委员会、乡镇或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并编制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申报单位为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各建设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填写审核意见,择优推荐申报市级示范(试点)。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论证,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或县市区(试点)”,并择优推荐上报省科技厅。对已列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或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等优先考虑。
2、支持方式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将以项目为载体,各地根据实施方案选择新农村建设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为2-3年,项目承担单位应以技术依托单位和示范(试点)相关单位联合为主。市科技局拿出专项资金,将视组织实施和投入情况,择优支持。
3、实施的评估和验收
1)市科技局对我市的示范(试点)进行宏观指导、动态评估和监督,并统一部署验收。
2)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区域示范(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配套支持经费,对示范(试点)进行年度评价,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确保示范(试点)目标的完成。
3)年度评价和动态评估的重点是任务落实、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市科技局将每年公布评价或评估情况。评价或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相关涉农科技计划对有关市下一年度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六、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07]30号),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规划及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七大科技支撑工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和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示范(试点)的突破,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
2、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涉农部门以及农业科技园区、涉农大企业制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农企业进入涉农工业领域,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为示范(试点)工作注入活力。
3、设立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专项,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示范(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贷款,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市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优先支持示范(试点)工作。开展示范工作的各县市区、乡镇及村要提供充足的匹配经费,保障任务完成。
4、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开展县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村试点,设立专项,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涉农资金支持。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2
一、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效
我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小型水利建设、农村沼气、基本农田、农村住宅改造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是以农产品生产、养殖业发展、市场建设及企业培育等为主的产业开发建设。截止2005年底,全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共完成投资4.26 亿元,其中整合各类政府支农投资1亿元。建成小型水利工程652处,农村道路556公里,建设和改造基本农田4.2万亩,造林4.07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7634户,建设农村沼气6262户,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新建和整修农村住宅6036户,建设学校30所,村委会及文化室35处,卫生所28处。建设养畜暖棚2575座,蔬菜温室大棚1287座,种植各类经济林果6105亩,养牛8654头,养羊43197只,兴办企业57个,市场10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工程的建设,使小康村成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用能循环化、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看病教育就地化、电视电话入户化、村民言行文明化、村内管理民主化的“十化村庄”。在推进示范村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发展主导产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村民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
二、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各县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将小康示范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建设愿望、政府扶持方向等结合起来,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完成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村社道路、小康住宅、暖棚养畜、农村沼气、水利设施、农田林网、自来水工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详细规划。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项目,逐年组织实施。规划突出小康示范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业产业开发两部分内容,使小康示范村既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又能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二)整合项目,加大投入
为保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县编制完成建设规划之后,提出实施方案上报我委。按照“以县为主,以项目为支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尽其用、各记其功”的整合投资思路,我委会同财政、国土、建设、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扶贫等省直厅局共同审定批复。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中,按照各部门资金使用方向,将土地整理、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安全饮水、产业开发、农村道路、卫生教育、易地搬迁、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起来,完善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一经批复,各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项目。资金整合使各类支农资金能够形成合力,突出综合效益。
(三)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省、县各级着力把政府职能转向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搞好配套服务上来。创新机制,坚持把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前提。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庭院经济、住宅改造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等入手,让广大农民感受到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把坚持群众自愿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的办法,在整村推进的选点中,确定了“三个优先”和“两个不搞”的原则,即:农户申报率高的村优先,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村优先;群众没有积极性的不强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不强搞。
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客观条件与建设目标的关系。既要做好规划,向农民群众勾画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和形象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关键,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首先从通水、通路、通电,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入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有能力进行村容整治和住房条件的改善。
二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以有序推进。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生产发展条件来确定建设方向。对农民收入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把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经营,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在村庄规划指导下推进农居建设工程;对收入较低、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精深加工业、现代营销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在继续挖掘现有耕地增值潜力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尽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对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改善生存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实施整村推进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建设新社区。切实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免费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救济和救助,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3
一、农村宅基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旧村改造特别是"空心村"改造难度较大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农村规划滞后,村庄布局杂乱,出现了许多"空心村",造成大量土地浪费。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进行旧村改造,对"空心村"进行整治。但要彻底整治"空心村",却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是"空心村"的形成时间较长。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村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一座座新楼房并未衍生一个个新农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法律规范的滞后,导致了"空心村"的形成;执法管理的不严,加大了"空心村"的规模;传统观念的影响,稳固了"空心村"的地位。
二是"空心村"改造不能一蹴而就。"空心村"现象是伴随着新房子数量的渐增而形成的,新房子的增加又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来。改造"空心村",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出发,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需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性进步。从"空心村"的出现到"空心村"的改造,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发展阶段,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实施。
三是"空心村"改造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联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高度来认识,改造"空心村"仅仅是一个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的。我们不仅要敢于改造"空心村",而且还要善于建设新农村,要把改造"空心村"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坚持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使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2、中心村布局建设操作难度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并在城里购房置业,造成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房屋和土地大量闲置,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撤并行政村,建设中心村,真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无论从改变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远大目标出发,还是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现实要求出发,在宅基地整治过程中,中心村的布局规划必须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目前中心村的布局和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布局规划问题。近年来在制定宅基地整治专项规划时,对中心村的布局,虽早在设想,但始终没有确定。到底哪些村为中心村,哪些为一般村,哪些为撤并村,中心村如何规划发展等问题始终没有确定的方案。
二是工作重心问题。市一级工作的重点在市区,乡镇工作则侧重于中心镇建设,各级政府的精力都还难以投入到中心村的布局上,而中心村布局不可能由现在的行政村来考虑实施。
三是资金扶持问题。在撤并行政村、建设中心村进程中,农民和政府双方的资金困难仍是突出问题。市乡两级财政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扶持中心村建设。
四是思想观念问题。最现实的问题是承包土地的置换和调整,直接影响到安置用地的落实,安置用地落实难主要是利益关系难处理。一方面接受安置的村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给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不大的外来村民;另一方面移民也有故土情结,在不能接受过高安置地价的同时,还有就业出路和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
3、示范村建设任重道远
示范村建设对于宅基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真正发挥示范村的示范导向作用,操作起来却十分繁杂,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远非想象的那样简单。一是规划导向作用。宅基地整治、示范村建设,都要投入相当的财力。从示范效应的要求出发,示范村应是统一布局的中心村,这就提出了规划必须先行的问题。在中心村布局规划未确定之前,示范村选点务必慎重。规划的起点要高,从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要求出发,结合退宅还耕,统一规划中心村,做好中心村的村庄规划。二是布局导向作用。中心村、示范村的布局导向,要贯穿现代文明的生态理念,在适当兼顾市域范围均衡性的同时,着重反映区域特色,努力体现文化内涵,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三是政策导向作用。示范村不应该是人为地塑造,而是经济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前进的必然。在示范村建设中,要防止可能出现示范村建设资金靠政府的误导,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以集体、农民自筹为主体,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界支持的多渠道雉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四是质量导向作用。示范村必须严格按标准建设,不能人为地降低标准,在验收时不能硬件不硬、软件更软。要坚持宁少不滥的质量导向,真正发挥示范村的示范作用。
二、推进宅基地整治的对策建议
1、科学制定宅基地整治专项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行政村撤并和中心村布局方案,认真编制本辖区宅基地整治专项整治规划。专项规划必须围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宅基地整治按规划有序推进。要划定只拆不建的控制区和建新规划区,解决无序建房的问题,未编制村镇建设规划的区域应暂停农民建房的审批。新村选址要尽量利用原宅基地和近年新建房屋及基础设施,减少房屋拆迁和复垦投资;村民建房要有序安排在拆旧建新规划区,避免出现新的"空心村"。由于整治宅基地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破百年旧习、享现代文明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规划制订时既要体现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不能违背主客观条件而急于求成。要运用近远期结合的工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改造"空心村",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2、抓紧研究中心村布局模式
中心村布局模式的探讨研究比"空心村"改造更为繁杂,实施的工程量更大,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都非常大。
行政村撤并滞后,影响到宅基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在拟撤村拆旧建新,必然会出现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因此,行政村撤并必须尽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与中心村布局、新农村建设规划一起研究。中心村布局模式的定位,可考虑三种类型。一是功能辐射型。如集镇功能、中心市场、产地市场、商贸集散地。二是文化旅游型。如名人故居、古建筑文化群、古村落群体、古树名木地、山水胜景等。三是产业发展型。如农业产业带、特色经济作物区、名优农产品基地、加工业区块和各种特色村。在确定上述类型中心村的基础上,再以方便生产、生活为原则,合理布局一定量的行政村。首批中心村建设可考虑四种对象:一是城镇规划区的新村建设。选址尽量向城镇靠扰,主动接受城镇功能辐射。建设档次适度超前,实行集中化、多层化,随着城市扩容,使中心村自然融入城乡一体化。二是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原乡镇政府所在地。这些地方基础设施较好,人口集中,建设中心村只需稍加改造,投资少、见效快。三是已经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组织体系,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条件比较充分。四是建设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农民新村,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中心村建设筹措资金。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4
一、任务完成情况
——乡村清洁工程。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乡村清洁工程责任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乡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全县各乡镇和示范村按照“五有”、“五无”的要求,在拆、清、建、定、设、改等方面开展了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示范村以及国省道两旁和集贸市场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全县确定保洁人员59人,设立垃圾箱110个,垃圾中转站8个,垃圾填埋场18个,建设公厕7座。
——新村示范工作。
生产发展。目标任务是各示范村要新发展种、养基地和二、三产业项目各一个。全县各示范村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建设。如开云龙泉、新桥永济、东湖永明、萱洲天水、贺家乡贺家等村的种殖养殖业,长江柘塘的竹木制品加工业等具有典型特色。
三清五改。目标任务是每村新增三清五改配套的农户35户。我县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农民也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三清五改工作中。如店门白泥、福田中塘、白云、长江柘塘、贺家乡贺家村等村三清五改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民主管理。全县各示范村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务公开,倡导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各村支两委换届前,村民对各村级财务管理满意度均达95%以上。
饮水安全。今年计划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7处,已开工建设17处,完成9处,可以解决5600多人的饮水安全。
——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任务是发展10个专业合作组织。到6月底止,全县已新建专业合作组织6个,分别是店门生猪养殖合作社、贯塘密竹茶叶合作社、新桥生猪养殖合作社、岭坡竹木加工合作社、望峰黑山羊养殖合作社、萱洲沿江茶油加工合作社。
——通畅工程。全年计划任务140公里,已经启动57.7公里,完成36.2公里。
——农村能源建设。到6月底止,全县已建成沼气池75口,为市下达全年任务的100%。
——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全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县“两免一补”资金计划136万元,已到位68万元,为计划任务的50%。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正在准备阶段,即将实施。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认真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主力是党和国家既定的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广大人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面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紧张、任务艰巨的情况,我县深入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激发其参与热情。利用各种会议侧重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受益的关系进行讲解宣传,制定措施,明确任务,号召投资投劳,有利促进新农村相关项目建设的推进。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今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充实加强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力量,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有关部门把新农村建设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力量,合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3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县委常委王新国在会上就去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月24日,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副县长阳建中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作了重要讲话。5月21日和6月10日,县新村办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全面了解全县新农村建设进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7月初,新村办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以促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5
一、基本情况
省办批复我县有示范村建设点10个231户1039人,目前10个点都已动工兴建,全县建好二层楼的有48户、5840平方米,建好一层的有49户、3920平方米,一层以下的110户,建筑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拆除危旧房9000多平方米。拆除危旧房,建设新家园,成为库区移民议论的主要话题,移民参与示范村组建设热情高涨,作为移民办也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了县、乡两级党政组织的重视和密切配合,全县移民危房改造工作稳步进行。
二、主要做法
1、组建工作机构。从省办召开会议确定“四个一”工程作为05年工作重点后,我们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县政府成立了上犹县××库区危房改造示范村组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移民办、县交通局、县供电局、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建设局、县扶贫办、县发展计划委等为成员单位,县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各有关乡镇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宣传上级有关移民危旧服房改造的政策,帮助和指导移民搞好规划设计,协调有关纠纷。
2、成立理事会。理事会的作用在于体现移民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调解纠纷,体现以移民为主、政府为辅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要求每个示范村建设点成立一个5—7人,由移民投票选举产生组成的示范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协调有关纠纷,代表移民参与项目规划设计、预算、监督项目的实施、资金的使用。同时,我们提供规划方案让移民参考,提供房屋建设图案让移民选择,配套建设的项目让移民决定。在这次示范村建设中,事理会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通过宗族或长辈的作用很好地得到解决。如在建房过程中有一户已建新房户已离开旧房,在这次旧房改造中要拆除他3间住房,由于他提出的补偿标准过高,该移民户无法接受,镇、村多次做工作,问题未得到解决,政府又不能强迫拆除,直接影响整个示范村的进程。这时,理事会与该族长辈三次亲自到该移民户家做工作,矛盾得到化解,起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3、填写申请书。在示范村组建设中我们充分尊重移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移民必须自愿向当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批准后,报县移民办审核备案。旧危房改造必须达到25户以上方可确认为示范村建设点,充分体现移民自愿、政府协调和适当扶持的原则。
4、签订建房协议。示范村组建设点移民户与当地乡(镇)政府签订旧危房改造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让移民吃下放心丸。协议的作用主要在于补助标准明确,每户补助4000元,分三批,第一批基础补1000元,第二批建好一层补2000元,第三批按要求建设完工后补助1000元,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配套优惠政策
示范村组建设是我县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县政府整合各种农业专项资金、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重点扶持移民示范村组改水、改厕、改路、移民知识化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据统计,目前其它部门优惠政策折合资金72万元。
1、建房占用老宅基地(含余坪)、空闲地、拆旧建新的只收取工本费5元/户。
2、建房占用菜地、水塘的收取开发基金12元/m2,工本费5元/户。
3、建房占用林地的,免收林木补偿费、林地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需砍伐自留山场林木用于建房的,由农民申请,经当地乡(镇)同意,每户免费审批5m3木材。
4、提供形式多样的住房建筑方案图案让移民建房选择,免收规划编制费、设计费。
5、建房所需砂石,免收河道采砂管理费。
6、新房安装电表开户,收取材料费146.98元/户,电表新装、移装费30元/户,免收内线工程安装调试费。
7、新安装固定电话,初装费优惠30%,电话移迁免收移机费,只按市场价收取材料费。
8、有限电视入户初装费,属县网络公司经营的,只收120元/户,免收其他费用。
9、办理房产证收取工本费5元/户,免收房产登记、测丈费。
10、新建文体和公共卫生设施,免收规费,只收办证成本费。
11、凡因规划和建设涉及到杆线、设施迁移等情况,采取“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迁移。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补助标准低。××库区移民搬迁至今已50多年,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移民已建新房离开了老移民房,剩下的都是一些生活困难、经济能力十分差的困难移民户,有些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现在要进行危旧房改造,自身没有能力,困难还很大。
2、资金到位晚。建房最好季节是7月至第二年的1月,根据这几年的情况我们项目年底才能批复下来,春季雨水多,不利于项目实施。
五、下一步打算
示范村组建设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省移民办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让移民直接得到实惠的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县库区的实际情况,在建设库区新农村、培育新产业、培养新移民上做好文章。1、在建设库区新农村方面。一要加强库区规划,我们要根据库区的自然村庄,在充分尊重移民意见的情况下,每个村做好一个新农村规划图,让移民按照规划建设;二要对整个库区移民住房情况进一步调查,然后根据任务集中情况做好年度改建计划安排表,做到事前让移民清楚;三要指导好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在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房进度。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范文6
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点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因地制宜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作物”农业生态模式,积极推广“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地解决农民能源紧缺问题,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我县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任务。年度,11个行政村的2个沼气国债项目村和所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成沼气池100个,并确保在年11月底以前完成民生工程中的70个沼气池(详见附件)。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申报户为单位的沼气池覆盖面达50%以上。
(三)基本要求。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单位,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1、沼气池:每只建设容积8立方米以上,配备自动或半自动的出料装置。
2、改圈:圈舍与沼气池相连,水泥地面混凝土预制板圈顶。
3、改厕:厕所与圈舍一体建设,与沼气池相连。
4、改厨:厨房内的沼气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安装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厨房内炉灶、厨柜等布局合理。
实施原则
1、坚持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原则。家居清洁卫生,用能廉价优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沼气建设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框架实施,与住房、畜禽舍的建、改结合起来。
2、坚持沼气建设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户制宜,合理确定建池规格类型,推广“猪—沼—菜(稻草、菜、茶等)”沼气生态模式,利用沼渣沼液部分替代农药化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3、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原则。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前提下,各村要加强引导,充分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高质量的建池和管理,高效益的综合利用,让农民尝到甜头,看到实惠,调动群众积极性,使沼气池也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对于要求兴建沼气池而又因原料不足的,鼓励采用稻草产沼气技术。
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曾莹担任,副组长由李根、陈斌全担任,成员由杨杏荣、张海英、林初、黄俊初、李石云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张海英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和有关部门要制定过硬措施,实行目标管理,真正使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任务完成利用效果好。
2、明确责任。我镇农村沼气国债工程建设职权和责任明确如下:
(1)镇沼气建设办公室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协调关系以及督查、考评的组织实施。
(2)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要亲自负责沼气工作。
(3)沼气办为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培训骨干,提供信息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发放物资,调度资金,统计报表,工程决算以及资料收集整理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