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语文素养
素养,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 繁荣积累和提高。2001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 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笔者通读了整个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素养这个概念 有些宽泛
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 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 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 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 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这些目标要素间 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素养的限定[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宽泛的语文素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限定。首先是其对象的限定。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特别是广大的初、高中学生,因此它有别于一般 的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一个作家的,他的语文素养可能是多方面的,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大的阅读量、比较丰 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容量会越来越大;而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只是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就算已经达到了要 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特性,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培养,它有一个“变通域”,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这样势必导致其内涵丰富,概念宽泛以至模糊化,为此,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即“量 化”。所谓“量化 ”,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 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等,只有规定了这样一个最低标准,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加容易和现实。
三、学生原有素养、现有素养和将来素养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 生原有的素养也是呈现千差万别的姿态。学生原有的语文素养与其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调研,具体了解学生的不同秉性,以此作为原始的教 学资料,努力创设教 学赖以进行的良好环境。对于学生原有的素养,教师要予以正视,不能存有任何的偏见。在实施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因“生”而异:对于一个缺乏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应从多鼓励其发言、多用语言表扬开始,逐渐让其认识自己并相 信自己,从而发挥出他的前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学习;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丢三拉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锻炼其耐性和沉稳性开始,逐渐培养其稳重心细的个性品质。另外,还应该注意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激发、充实、丰富和调整学生的原有素养,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儿童现有的和借助他人启发达到的水平, 教师应该 在尊重学生原有素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最后,学生的未来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关系到人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教育家说“是教育挫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句话有一定的 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各种积极要求,并给予适宜懂得引导,充分发展学生的可能性,当然,这有别于“自然主义”的放任发展观,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是有步骤、有指导的发展。[来源:学,科,网]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语文素养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实现,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1、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养成,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
2、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 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
3、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2
一、语文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素养
在课程建设中,“语文素养”出现于2000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文中着重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在课标下文对语文素养做出相应的阐释:“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词汇,它包括语文听、说、读、写、思在内的综合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情怀、语文思维、健全人格等在内的综合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中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语文课程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一系列的问题依然需要我们去思考。
2.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素养,这些所习得的素养能够在未来生活中融入生活,是个人与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将语文核心素养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为理念;以加强学生倾听、表达、阅读、书写能力为目标;培养语感;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合作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大框架中,通过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等三个维度的构建,分别逐步促生学生三个阶段的对应素质:第一阶段,识生字生词,做优美句段篇;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第三阶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语文情怀,健全学生人格。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1.综合性与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内容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第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言文字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核心素养所指明的跨学科能力在语文学科上有着极强的体现。例如,学习其他学科需要先学好语文,能正确的识字写字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
第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学习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能力有解读文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感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等。
第三,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素养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教育须当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健全学生人格,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之心。其综合性是指语文学科培养出来的人具有综合的素质,同时,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实践的,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使人的个体良好发展统一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2.动态性与终身性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动态性特征。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必当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特征制定相应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终身性特征。一方面,语文的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基础上逐渐生成、培养、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的,它体现了对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145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来说,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所以从小学到大学,语文学科都是承担着重要的学科角色,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语文学科是一门主要课程,在大学阶段,语文学科虽然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公共课程,但是依旧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一名高校语文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高校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一、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解析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公共课程,特别是针对理工科类学科来说,语文教学最为基本的就是围绕语文教材进行教学。在高职阶段,有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较为重要的课程,而对于语文学科这类公共课程不加以重视,其实是个误区。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高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都是比较经典的名家名篇,细细品味这些名家名篇,其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解析人文精神。在教材阅读中,文言文、诗歌这类文体是语文阅读中的难点。在文言作品和诗歌作品中,要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文言文、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比如对于语言晦涩的文言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意向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更为理性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今后在品读其他文学类作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品读和提升,在阅读过程中时间久了,就能找到规律、形成积累。
二、走出教材,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
除了依托教材以外,高职语文教学还要积极走出教材,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每天接收大量的外界信息,现在又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高职学生走出教材,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新闻、一些事件,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关注社会,可以结合高职语文教学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进行适度的改革,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事,会利用语文课的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等,通过这类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激活思维活力,提升语文素养,拥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比如我曾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为引子,引导学生参与辩论,最终学生得出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提倡。当然,有了这样执着的精神,我们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三、延伸教材,引导学生在总结经验中提升人格修养
作为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延伸,当下我们主张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这种延伸就是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意在引导学生在总结经验中提升人格修养。所以在教学中,结合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对教材进行适度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进行课外阅读的辐射。在高职阶段,有不少学生自己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只是因为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不是文学方向,但是这样的学生内心有一颗文学的种子,在语文教材延伸的过程中,我结合高职语文教材的相关文章,进行了课外阅读的延伸,例如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之外,进行课外阅读的辐射和延伸,将相关的名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适度延伸。通过这种辐射和延伸,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针对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了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驿站,更有一些学生开始“混日子”,对语文这类公共课更是消遣、打发。结合这样的现状,我首先以趣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来吸引高职学生,再结合趣味的课堂来渗透“劝学”的道理。
四、走近心灵,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呈现人文精神
作文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学经验表明,作文是学生普遍感觉头疼的一项难题。我认为高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呈现人文精神,将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基于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和困惑,我鼓励这些学生,只要我们做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出来,只要我们在写作中弘扬社会正能量,就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而作品语言是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平日的阅读、习作等进行慢慢积累的。高职语文课堂的写作教学,我尝试走近学生心灵,作文主题的设置,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心境等作为切入点,全面激发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成效和方法。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素养、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提升学习的内蕴。
参考文献:
[1]徐智.践行绿色课堂提升语文素养[J].职教通讯,2014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4
语文教学的载体本身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实践的标尺,更是传播的源泉。语文学科的特性注定了其素养要求的独特个性,并且凸显了其在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培育中的特殊地位。语文思想素养的特质是熏陶,思维素养的特质是形象、想象与联想,思绪素养的特质是斑斓与色彩,创新与灵动。语文素养的整体特质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的综合素养。
一、 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在于实现人的价值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基本的物质和生理需求之上,还有发展性和创造性需求。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文明、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和未来,创造价值和展现自我需求与力量的价值也正在形成和扩张。从这个意义上看,语文素养的培育正好顺应了这样的价值趋向。
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培育学生创造性的摄入和表达,而决不是对已有的语言现象的复制与反复。人们吸收社会信息,如果用惯常的方式与方法,即使是在十分活跃的文本之中,得到的也是机械的和呆板的信息。在表达和使用过程中,我们也会因为吸收的范围限制和资源的不足,而失却创造的内容与形式。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缺少个性的、缺少创造和趣味的表达。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语言资料,其表达是很有限的,但积累了相当的语言资料,却没有掌握必要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的创新性思维,其表达也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没有生机与活力的表达,直接影响了思维的培育与发展。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更是创新性的基础学科。从思维的角度看,也是十分贴切的。语文培育的思维品质主要是创新性思维,语文素养的特质就是创新,至少是激活思维的创造和创新潜质。人们常说,形象思维是叫人求新,逻辑思维是叫人求真,道理也就在于此。一个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人,往往呈现出来的思维形态是敏锐的、活跃的、激情的、丰富的,在行为表现上也是富有活力与创造,富有想象力与进取心。从现代人与未来人的培养模式上看,语文素养正是创造性需求的核心成分和基础成分,现实价值十分突出。
二、 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在于实现社会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形态。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有文明与野蛮之别。经济发展了,文化不一定进步。有了良好的文化传统,也不一定有着良好的延续与继承。语文素养在原来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文化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学现实意义的重要方面。
语文教学的文本主体是文化形态的提炼与提升,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承载形式与内容。人类优秀的文化基本上是凝练在文本之中的,而语文是把优秀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研读中,养成优良的文化品质,简单点说,就是形成优良的文化素养。因此,语文学科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体现这样的精神与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的观念,教材编写者也要充分吸收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课堂教学要把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与指标,学习者更要把铺垫自己的文化台阶作为核心的追求目标和方向。
三、 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语文教学的直接成果,不仅仅是试卷的分数,更是直接体现在现实的行为和活动中。语文素养从现实的角度上讲,还体现在行为素养上。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阅读表达、行为处世,最直接和最明显地表现了语文素养。因为语文学科作为母语课程,实用价值是它的责任,也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地位。
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我们可以看报,可以读书,可以知道道路的标牌,懂得文化文明的标识。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的语言修养,那他就会选择合理、得体与科学的表达。一个人有了一定的语文修养和文学修养,他就可以欣赏高质量和高品位的作品。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个人又懂得了多样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他就可以进行创造和创作。可以写好文章,可以写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示品行的优良与优雅。
四、 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在于它的品位与对品质的要求
人除了思维、思想品质外,还应该有思绪品质。思绪就是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思绪追求的是心理的光亮和充满色彩的感悟。落实语文素养,主要就是通过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而塑造一个人的良好心境、心态和心灵。语文素养培育的载体,是蕴涵光亮思绪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人类灵魂的闪光,是塑造人的思绪和情感的基本要素。语文素养的形成,当然需要理解和吸收作品中的优秀成分,并且有可能保持和作品相应水平的层次与品位。
语文素养的另一个现实性意义,就是要回归思绪品质的培育,形成良好的心境,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培育出健全的人格。良好思绪的形成,主要靠情感的投入和润和。语文教学如果缺少人文思想,缺少情感关注,就背弃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与宗旨,就失去了语文教学应有的素养优势。
五、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在于它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审美心理和目标
语言是艺术,文学是艺术,文章是艺术。艺术是美的聚焦,是审美的天堂。语言美、情感美、表达美,语文教学中充满审美的资源。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这不仅是文本本身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挖掘生活中无限的审美潜力。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5
一、充分认识“语文素养”内涵的复合性及整体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解释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特点、健全人格、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它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突破了以往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孤立认识,强调各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此,语文素养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表达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正是凸显了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语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与生存价值。可见,语文素养与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人的本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在此意义上,语文素养关注人的整体发展,这种整体的发展不仅包括人生存于世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更包括其获得幸福、尊严和价值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完整性文化建构
分析语文素养的内涵,培养学生相关素养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能力,从而体现了语文教育终极目标。
简而言之,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以人为对象,对人进行完整性文化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语文这一文化载体,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
三、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纵观语文素养的内涵,纳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原了语文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在现代社会中,语文之于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更在于它在人生命历程中显现出来的理想主义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我们在这个信息泛滥、新技术层出不穷,而精神和心灵面临挑战的时代,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语文教育和学习的过程确实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类学科。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知识外,大量的是人文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语文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过程。在这种沟通和对话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被学生吸收、内化,上升为自己的精神感悟。
语文教育除语言教育的功能外,更是一种爱的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的教育。语文教学以教材为载体,我们从中挖掘出其精神内涵,内化为完美人格,接受优秀人格的熏陶,追求高尚、正直与完美,从而让心理变得健全,让情感日益丰富,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种对美好与正直的向往和追求的感性需求。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做人的精神底子。这种“精神底子”,唯有语文课程的潜移默化才能让学生打下基础,有待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去加深体验和感悟。
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志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国家和民族如此,对于个人更是如此。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生命活力的生动体现。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其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培养语文素养,除了学习语文知识,重视培养独立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日常需要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更看重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当前语文学科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应用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则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不断地积累知识,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努力探求新事物,在这个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去实践。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6
这样说的理由,在于我们至今还不明白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性质,据说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帅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其实,语文单独设科之初,语文学科的性质,并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在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时,尽管存在多种主张,但都同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同时兼顾开发智慧、培养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等。解放之后,有“文”“道”之争,以及“工具性”与“思想性”的论辩。1963年,“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写进了大纲。1986年至1992年的九义语文大纲基本沿用了1963年的说法: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199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出现了二元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0年的义务大纲(试用修订本)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则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人认为我们对语文性质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入,我倒认为正好相反,是越来越模糊。最初没有追究语文的性质,语文应该干什么倒是明确的。后来定位于工具性,其实是把语文学科上位概念的性质视为语文的性质,事实上“工具性”最初是数学的专利。到了“人文性”,连上位概念也不是了,勉强可算是上上位概念的性质。这两者无论怎样“统一”,对于语文而言,恐怕都是一顶大得有点离谱的帽子。语文的性质如此模糊,又如何确定语文的核心价值呢?
在我看来,语文本来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它是一道拼盘,是杂糅了多个内容的综合课程。文字有文字的性质,语言有语言的性质,逻辑有逻辑的性质,语法有语法的性质,文学有文学的性质……当我们要追究其统一的性质的时候,难免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其实,对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各国的认识也很不一致。一般来说,实行分科教育的国家,争议很少,如前苏联语文学科分俄语和文学,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非常清楚。在语文属于综合学科的国家,争论就比较大,如英国、法国等。20世纪90年代,英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权威性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导报告,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便列举了各种观点。这些观点有:1.“个人发展”观,着眼于语文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学科交叉”观,强调语文课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3.“成人需要”观,着眼于学校之外的交际,强调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的需要。4.“文化遗产”观,即语文课有责任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5.“文化分析”观,认为语文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来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英国人的聪明劲儿,在于他们没有采用追究“××性”的简单化的做法,更没有讲究定位的唯一性。借鉴英国人的做法,我们的“统一”论,也不能说没有存在的价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专家学者在苦苦追寻语文的核心价值。现在依据袁健先生的梳理,列出以下四种:
“我们需要寻找能够来统帅整个语文课堂诸多目标的核心价值。人格教育,就是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之一。”
“‘自主意识’应该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所谓自主意识,主要体现为主体地位上的自立、主体权力上的自决、主体精神行为上的自由。”
“语文的核心价值应是三个词:理解、判断、表达。语文,明确地说,应该是一种关于培养理解、判断、表达能力的学科。”
“于漪老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曾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袁健自己的看法是,“语文的核心价值应该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的核心价值不能离开语文的情、语文的思、语文的美、语文的趣的支撑”。
以上五种意见中,程红兵等比较谨慎,其理论意义也就有限。李研游离于语文之外,显得过分宽泛。四毛缺少概括性,即便是简单列举,也不全面。于漪还停留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阐释,并未明确语文的核心价值。袁健的看法比较机智,基本上能够涵盖多家的意见,不失为一种颇有理论价值的表述;不过,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新造的概念,虽然已被普遍接受,但其内涵与外延都还不是很确定,如果涵盖语文涉及的一切,恐怕难免全而空的嫌疑。在目前的背景下,欲追寻语文的核心价值,委实有点强人所难,令人尴尬,其结果不会比语文性质的讨论好到哪里去。我的意见,如果一定要追问语文的核心价值,不妨以法定文献新课标对语文的定义为基础,分两步进行考察。
首先是语文的人文性。无论语文的性质是不是人文性,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是无可置疑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以为语文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传承文化,而传承文化的凭借便是王荣生先生所界定的定篇,也就是经典文本。倪文锦教授指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其次是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曾遭到广泛的质疑,最后竟然还是被“统一”到了语文的性质里,必然有其非如此不可的理由。从工具性出发,我以为语文的核心价值应是培养语感。
但语感是一种直觉,是一种近似自动化的心理活动,就表达而言,“主要表现为语言使用者能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中驾驭语言的各种要素”;就理解而言,“主要表现为对话语中各种微妙复杂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的领悟”。毫无疑问,语感属于语言无意识,“无法概念化规则化体系化,无法用明晰的语言展开教学活动,无法设定阶段目标明确的学习环节以对教学进行整体控制。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学习者也很难对自己的进步进行总结评价,因为学习并不会给他留下什么可明确把握住的东西,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可以说语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既无法传授,也无从考查,可以培养的应是对语言自觉关注的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本质上是对于语言文本的审美意识。一般地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语文意识审美的对象,既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也包括思想情感,语言风格。这是一种有意注意,须经过主体的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发生,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即对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之间的关系的知识操作。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意识关注的是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从训练语感的角度看,这种对语言的有意注意,正是通向对语言的无意注意——语感的阶梯。自然,语感是有层次之分的。对于任何一位学生,语感都有一个趋向更高层次的问题。当一个人一旦遇有自己的语感不能“处理”的言语对象时,必然要借助于语文意识去推敲琢磨。因而语文意识这一通向语感的阶梯,永远也不会因语感能力的增强而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