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1

【摘 要】文中,笔者首先对需要加强电子商务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接着提出若干培养原则,最后对电子商务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 电子商务;职业素质;培养途径;培养原则

由于高职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使得高职电子商务学生的职业素质大幅度下降。当下,文化教育普及,国内的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已经基本完成,大众化的高职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收益,所以高等教育再也不是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的专利。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生源的素质随着全国大范围的扩招而大幅度下降,加上部分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数量,忽视质量,学生极度缺乏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的学习精神,导致电子商务的学生素质与以往相比,相去甚远。

一、需要加强电子商务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因

1.知识经济对电子商务学生职业素质发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现如今知识经济时期,社会经济急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对于电子商务的毕业生素质,处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诸多用人单位更是相当重视。所以,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开拓创新,思想道德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团队合作精神,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中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等。

2.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文化知识较为薄弱,其智力因素,心理品质的修养以及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本科生相比,均稍处于劣势,较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和思想,以至于引发一些不良行为。以上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高职电子商务学生不思进取,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就业前途黯淡,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导致学习不求上进,及格即可,技术掌握也是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在毕业后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便会难以适应。

二、电子商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原则

1.方向性

基于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出发,作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发展衡量的标准,以及评价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依据,电子商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需要得到相当的重视,以各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调查研究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高职电子商务学生的职业素质。

2.动态性

素质具有差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电子商务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处在动态发展中,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电子商务学生的素质要求,并鼓励其努力迎合和适应现实对其的要求,敢于追求进取,并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3.系统性

高职电子商务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由一个部门是难以胜任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的,它要求全体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周密妥帖的组织安排下,全方位、循序渐进地开展高职电子商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工作。

4.阶段性

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素质培养要求和身心特点,可将素质教育划分为逐步培养、全面提升、准备就业三个阶段,分层次地在不同年级实施,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三、高职电子商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1.建立素质全面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设计和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建设一批适应职业素质教育与提高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教师本身应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无论课内课外,在每一个教学的环节,应注意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增强自身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自觉性。另外,学校应努力致力加强电子商务教师的师德师品建设,加强其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电子商务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能力。

2.使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现代化素养

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基础上,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和载体,长此以往,可让学生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现代化素养,为学生的信息化素质打下基础。此外,还应加强电子商务课程学习内容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直接应用到现实生产管理、服务等其他行业,实现技术的服务价值。

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电子商务学生的职业素质

电子商务职业素质培养同其他专业一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历练和验证。要求教师务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珍惜社会实践机会,培养自身职业情感,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电子商务,熟悉相关职业,用心体验实践过程,从而树立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正义感、义务感和热爱情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先组织电子商务职场模拟,并引导学生参与,让其扮演职场各种不同的角色,以此获取丰富的职位体验。还可利用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训课时,改进内容,训练职业技能。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市场,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职业,尽可能多方面接触社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高职院校扩招,生源素质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变化万千的社会经济对电子商务的毕业生要求日益严格。对高职电子商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值得重视的问题。全体教职员工、家庭和社会应联合起来,在相应政策方针和教育方法的倡导组织下全面开展工作,努力致力于提高职电子商务学生职业素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做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何丰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2]刘杰,张蓉.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联合学报,2012(4).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2

以职业特质为导向就是寻找与学生的职业兴趣相符合的职业岗位,当一个人的职业特质与职业方向相符合时,他会对职业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组建以职业特质为导向的企业专班需完成两项工作:1.开展职业特质测评。学校和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开发职业特质测评表,在一年级结束前两周用职业特质测评表对学生进行测评,通过比较分析测评结果,初步判断一个学生适合的职业岗位。2.组建电子商务企业专班。企业专班组建于第三学期初,企业专班的组建一定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专门化方向群为前提的,每个专门化方向至少组建一个专班,并邀请一家与本专门化方向对接的岗位群相近的企业冠名。专班学生的选拔主要考虑4个要素:第一、学生本人真实意愿,权重30%;第二、职业特质测评结果,权重30%;第三、第一学年学生的学业成绩,权重20%;第四、任课教师的推荐意见,权重20%。综合上述4个要素,计算总分,按分数重新分班。

(二)构建“平台+方向+模块”的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是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应用层岗位要求所必备的公共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选定专门化方向做准备的课程。“方向”课程,是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操作层岗位要求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应相应的专门化方向,对接操作层具体岗位。“模块”课程,是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管理层岗位要求掌握的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体现专门化方向特色及岗位特定技术能力的课程,也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融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和电子商务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内部联系,我们构建了电子商务专业群“横向层次、纵向链路”的纵横结合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计目标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将实际工作场景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实战”,即以企业实际业务为切入点,体现“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的实战教学理念。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时,也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考虑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兼顾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目标是理解和掌握网络客服、网店运营、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2.课程体系横向层次结构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横向层次结构是指在课程设置时依据职业岗位群对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分层次递进展开。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横向层次结构分别体现在专业技术能力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中,如图1所示。(1)专业技术能力课程专业技术能力课程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完成电子商务岗位具体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课程的核心是专业技术能力。其结构依层次分为应用层岗位技能课程、操作层岗位技能课程和管理层岗位技能课程。专业技术能力课程参见表2。“平台”课程是面向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应用层岗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企业低级人才范畴,如前台接待员、办公室文员等。“平台”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各专门化方向通用课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务模式,为后续“方向”课程和“模块”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入二年级选定专门化方向提供参考。“方向”课程是指面向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操作层岗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企业中级人才范畴,如网络客服专员、网店运营专员、网络营销专员、网站开发员等。“方向”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各专门化方向核心岗位技术课程,以专门化方向技能实训为核心,为保障电子商务企业流畅运转。“模块”课程是指面向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中管理层岗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企业高级人才范畴,如网络客服主管、网店运营主管、网络营销主管、项目经理等。“模块”课程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的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领导职能部门发挥其在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角色。(2)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职业素养课程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之外的综合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职业素养能力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包括执行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职业素养能力从两方面获得,一是在专业技术能力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能力;二是单独开设职业素养训练课。

3.课程体系纵向链路结构纵向链路结构课程体系针对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中的操作层岗位技能课程,是针对职业核心岗位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集合。专门化方向群中不同专门化方向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选择相近或密切相关的若干个技术领域作为专门化方向的职业特定技术,并以链路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电子商务专业各专门化方向链路课程分为核心技能课程实训、岗前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3个阶段,各阶段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知识链接为辅。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体现“做中学”;教师在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术指导,体现“做中教”。核心技能课程实训阶段强调对专门技能进行一定时间和强度的训练,一般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岗前综合实训阶段注重让学生在职业情景中对已掌握的几项技能进行综合应用,体现“实战”教学,该阶段可以在校内实战性实训室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最后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教学目标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衔接。“教、学、做”一体化纵向链路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或企业实战经验。我们根据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企业实践经验等将专业教师细分为“平台”教师和“专门化方向”教师。“平台”教师主要负责“平台”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指导,教师需了解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中各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各专门化方向课程。“专门化方向”教师主要负责本专门化方向核心技能课程和拓展技能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指导,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电子商务企业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电子商务技能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请进来”主要通过聘请电子商务企业专家来校兼职授课;邀请电子商务企业主管或电子商务培训机构高级讲师进校培训专业教师;引进电子商务企业项目或业务,吸收专业教师参与项目运作,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战经验和技能水平。“送出去”主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如淘宝大学)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选派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学习;抽调教师进入企业工作,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四)构建共享共用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一、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1.6亿人,年增长48.6%,网络购物使用率目前达到 35.1%。以上数据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高,也预示着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这种升级即包含了人才需求数量上的不断扩容,也包含了人才需求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显然,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具有应用面极为广泛的基本特点。而恰恰是其发展速度和应用广度成为了相关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也为教师在该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摸索和创新提出了内在要求。

二、计算机应用人才以“应用”作为其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始终围绕“应用”二字。如何才能做到“应用”目标不偏离,我所在的大连市计算机学校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工作程序:

正是基于上述工作程序,我们才能对相关应用方向的人才市场需求予以准确把握。以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为例,在对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电子商务应用目前所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包括:网络营销岗、客户服务岗、信息处理岗、网站维护岗。针对上述岗位群在对其技能点进行梳理整合之后,我们开始进行课程方面的建设。比如我们发现技能点中的一些知识技能在各类岗位中间具有基础性和共同性,因而将其加以整合构成《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的目标保证正确的结果。只有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和分析,才能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始终不偏离正确方向。

三、应用型人才课堂教学以“应用”为主线。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辅之以应用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以《电子商务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我们认为本课程应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上主要应突出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以实训为主导,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同时穿插必要的知识要点(穿插方式以“知识补充”和“知识链接”两种形式出现),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第二、实训全部基于INTERNET互联网平台,帮助学生建立真实又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训体验,实训内容涵盖电子商务基础应用的主要方面,力求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第三、在授课过程中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融入其中,在任务设计中,每一项实训任务都分为初、中、高三级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级别。正确的方法确保正确的结果。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应用”型的方式开展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广度与深度

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计算机应用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这意味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即要重视“广度”(技多不压身),又要重视深度(某一核心应用能力不断加深加强)。显然,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兴趣倾向和能力优势,因而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解决这一问题。在我所在的大连市计算机学校中,我们采用了名为“鲁班项目活动”的第二课堂方式,建立了30多个不同应用类型的项目小组,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项目活动,很好地解决了针对学生特点兼顾广度与深度培养的问题。

比如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我们开设了名为“网商孵化中心”的鲁班项目小组。该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搭建综合性电子商务应用实战平台,对校内外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如网络导购、网络金融服务、网店运作等),从而帮助学生在多方面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获得深入的经验积累,为成为“网商”奠定坚实基础。

五、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发展型”的应用人才。

实践证明:学生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之后决定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忠诚度的核心因素往往是其职业素养的高低,这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校开展了“职业素养进课堂”的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培养“发展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比如,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实训任务中我们设计了专门的案例分析环节,包括引导案例、实训案例、扩展案例三种形式。

综上所述,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换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摸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式中,我们以“应用”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以“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应有广度与深度,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努力打造“发展型”应用人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对这一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正充实以满足教学需求。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1年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双载体

一、背景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为66%,广东省网民规模达到7000万人,2014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2.63万亿元,来源于广东省的网络购物订单量突破8亿单,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省市。全国范围来看,广东已成为中国电商发展的桥头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4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升温,未来5年,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以上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250万人。电商行业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快步发展,尤其是大量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更是引起人才的争夺。电子商务属新型产业,人才存量不足,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输出不足,此矛盾形成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明明有较大的市场缺口,而拥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相比之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却不高,分析其根本原因包括:高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缺欠,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却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双载体”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课程体系改革,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就是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进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所谓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教学实践证明: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开发要以就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具有工学融合特色的、基于“双载体”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见图1),召集行业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开展企业及毕业生访谈,确定电子商务常规职业岗位和网络创业岗位及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通过专家研讨,重新梳理了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见表1),以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表1 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一览表

从职业岗位出发,梳理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2),从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表2 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通过《思想和理论概论》、《思法基础与廉洁修身》、《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本素质类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与岗位认知》、《经济学基础》、《网络消费心理分析》、《会计基础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对知识、能力进行重新序化,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网站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营销与安全》、《网站建设与运营》、《网商创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6门课程。以教学企业内的真实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并在教学企业内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学生的常规就业和网络创业“双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见图2:

图2 基于“双载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备注:为核心课程

(二)校企共同打造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加强“课证融通”,课程考核与电子商务认证相结合,以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代替课程考核,如网络营销与安全、网商创业等课程对应阿里巴巴商务专员资格认证;网络组建及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对应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网站图像图像处理》课程对应助理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对应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以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促教学,以教学促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0%,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特色教材建设。通过与企业及省内同类专业相关院校合作,围绕“双载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共同建设基于“网商创业中心”教学企业的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编写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先试用1-2年,再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订完善并正式出版。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引入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资料,参照国家专业资源库标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共享核心课程资源库,提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企业培训、教师在线咨询指导、资料下载等服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发挥建设成果的共享、辐射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0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某一领域专业技能并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而在个人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是基础和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平台、资源更加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赛项方式及特点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是全国性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赛,以四人为团体,主要考察选手关键任务的完成质量以及选手职业素养。大赛能够锻炼学生创新、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热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通过团队形式竞赛,既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也鼓励学生个人风采的展示,致力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等人文素质。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体现了最新的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技能大赛为载体的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

对学生而言,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不仅能够帮助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还能够锻炼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素质。对教师而言,通过直接参与和指导大赛,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用人单位技能型人才需求及素质要求,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可以形成良性的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

(一)对学生而言,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能锻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技能大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技能大赛不仅仅是考察一个人的素质,而是考察参赛团体的综合素质,可谓是一次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从个体到集体、从教的过程到学的过程的全方位检阅。每个学生在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上各有所长,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空间,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平台,还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其次,技能大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参赛成功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专业技能,一是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某种意义上讲大赛既是锻炼技能的舞台,也是难得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机会,通过大赛学生除了提升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收获亦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技能大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通过大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意义深远。同时学生在大赛中良好的个人风采展现,也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通过赛前大量的实际训练,高强度、严要求的比赛程序可以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有利于形成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

(二)对教师而言,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能够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能够重新审视电商领域知识,加强专业技能提升,精准定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很好地促进“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此外,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激发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的实践平台。

三、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电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途径

技能大赛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其关键点就是将在技能大赛训练中所积累的经验合理地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形成一套“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日常教学环节和技能大赛的评价和考核环节有效地结合,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分项目和模块组织教学,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设置成相对应的技能竞赛项目,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使技能竞赛与教学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中学,学中赛”的良好效果。

(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有效开展技能大赛的基础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首先,使领导认识到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制定完善缜密的竞赛措施和方案;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师带徒”竞赛体系。围绕这一体系,遴选参赛选手,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加强选手的日常训练,加强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大实训室的投入,加大对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

(二)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过程的结合是关键

围绕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开设一系列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比如,通过开设图像处理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商品拍摄技能,熟练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色彩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再比如,通过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通过组队完成一系列电子商务实训项目,既能锻炼应变能力、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等,还能增加对商业机会的敏感度。

(三)围绕技能大赛开设多种常规化比赛项目是保障

首先,技能大赛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能成为精英竞赛。加强竞赛机制建设,从机制上保障人人参赛、逐级竞赛。其次,结合职业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综合分析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精心设置一些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比赛项目。第三,丰富技能大赛过程中有关人文素质的考核方法,避免一刀切现象。总而言之,将技能大赛作为常规化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使技能大赛常态化、普及化。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要鼓励自主创业”是总理在十一届四种全会政府工作中提出的教育指示,作为一种小型就业方式,其影响力不会减缓高职 院校学生就业压力,还会扭转国家的就业困境,为就业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操作优势、实践能力优势, 可以精准的把握住电子商务市场的变化,从而成功创业,获得社会认 可。

一、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呈井喷式发 展,在条件限制、学历限制的就业市场中,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学生并

不具备就业优势和招聘优势。为此,培养创业型人才依然成为高职学校 的一颗“救命稻草”,它能使学生在侵占较小社会资源的同时,利用政 策鼓励和优惠,充分发挥创业能力,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多元发展。

创业发展成为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这点在电子商务专业上尤 为突出。因为电子商务带有时代标志,对现代学生的诱惑力很强,可以 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二、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多元:因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广泛,岗位职业多给 学生提供了诸多就业选择。但是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却给学校带来了 很大的选择。这样一来,电子商务教学会失去体系格局,在结构 上呈现诸多漏洞,无法与实践环节有效连接。

(二)师资储备不足:无论是电子管理,还是信息技术整合,电子 商务教材的来源侧重于理论,教学知识的实践效果并不好。同时,专业老师的能力有限,一般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究”教师,他们的理 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填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空缺。因 此,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培训能力落后,会直接干扰学生的创新性 思维,进而造成创业能力短板。

(三)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的发展矛盾:以实践为目的开展教学

工作,是高职院校特有的一大教学亮点。但是引入创业型人才培养战 略,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计划和方案都需要相应调整。因为人才培养面对的是就业市场,专业教学面对的电子商务技术,二者的主体 对象本身就存在发展矛盾,如一味模拟演练,硬性连接融合,势必会使 它们之间的发展矛盾加剧。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统计,2012年全国各省近93.34%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且侧重点各不相同,或以信息技术为主、或以商务运作管理为主。

(一)创建创业型人才培养理论和认知体系

理论知识的教学丰富度最高,因为知识的能动性最好,所以知识可 以将人、财、物三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和变化。所以培养战略应致力于知识和素质教育培养,通过各种测

试、激发学生认知知识、引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应在人才培养模式 中引入认知体系,让学生正确认识风险、诚信、等创业要素,使学生 能在创业之初便了解创业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依靠原则优势,获得成 功。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应将课程设置为以人文素养培训、知识传授、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人格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进行统一优化,让 他们学会懂得利用人文知识、专业知识,把握创业项目。引入《礼仪教

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等辅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综 合创业能力,精准的把握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开设竞赛活动,如创业 构想比拼、经验交流、实战演练、企业运作构思等,利用实践操作,让 学生深入到创业工作中,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找寻机遇。

(三)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首先,转变电子商务专业性教材,丰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符 合职业需求、技能操作需求的教学项目的能动性更强;其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省市开办的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增强自身教学素养,提 升指导能力,也可以聘用职场精英、资深电子商务行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传输最前沿、最有效的市场信息;最后,老师需结合专业知 识、自身经验、实践学习等内容,将电子商务市场、创业方法、创业环 境评估等人才培养项目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学习过 程中提前进入创业模式,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理论、实践 培训相结合的发展方案,具有很强的培养价值。

[1]陈玉兰,张学兵.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 术教育,2009,11(08):43-44

[2]金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2,10 (03):75-77

[3]李冰.北京地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 业学院学报,2013,29(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