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 英语教学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21-02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并了解外国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真正意图,他们把通过考试当做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为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考试的主要对象是根据教育大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1987年正式实施,至今已经进行了四十多次,而题型也出现多样化趋势。从2006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将统一采用新题型。
目前,我校学生的英语四级过级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英语水平并未有明显提高,同时存在大量问题:一、对四级考试不了解。学生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为了过四级而学英语,单纯为了考试而复习,忽略了四级考试只是为了促进英语学习的一种方式。二、对考试准备不充分。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死记单词和做一些模拟试题,认为背单词就能通过考试和提高英语水平。三、对四级改革后的题型不熟悉。学生对于改革后的四级题型分为哪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分值是多少,每个题型规定的时间都不清楚,更不要说分析每种题型的考查知识点和对应的解析方法,以进行对应的知识点学习。四、学习英语的心态不正确。在校的大学生都死从初中开始学英语,每个人学英语都不少于六年,可是直到大学一二年级还不清楚英语的学习策略,没有自己的一套学习英语的方法,在考试中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从没有想过怎样去改正这写错误,以提高学习效率。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笔者欲探索大学英语四级题型改革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的有效途径:本文数据源于学生模拟考试,访谈,获取了一手资料,以此探索出以下有效途径:(1)计划学习。为了学好英语,每个学生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学习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周期,内容和计划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旦计划列出就必须按照计划实行。(2)奖惩分明的学习。对于在英语学习中坚持学习,具有创新精神,能为大家提出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在学习中不能坚持,不认真的学生,给以相应惩罚。(3)团队学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并派任一名组长,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相互监督,组长负责监督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并定期进行讨论总结。(4)问题学习法。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教师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或课余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及时扫除障碍。
(5)多途径学习。教师在网络上建立于学生沟通的学习平台,用以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进行学习心得、方法的交流。(6)与时俱进
2 四级题型改革后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2.1四级题型改革
表一 旧四级考试试题组成部分
表二 新四级考试试题组成部分
从上表可见新的四级考试对考试程序进行了调整。旧四级考试程序是:听力――阅读――词汇与结构(或完型或翻译或简答)――写作,新的四级考试程序有了变化:写作――快速阅读――听力――仔细阅读(包括阅读和选词填空)――完型填空和改错二选一――翻译和简答二选一。可见四级考试中挺听力的比例提高了,阅读的比重下降了,以前的语法题也取消,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增加了主管测试比重更切实地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仅仅当英语是一门学科,这就给一向以考试为目的而学习英语的学生们提出了难题。。
2.2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为了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复习四级考试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才是四级考试所要达到的目的。四级题型改革后,最重要的首先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资料搜集,(1)单词问题。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单词记不住,但同时又反映自己并没有背单词的习惯,更不用说重复记忆单词。(2)听力问题。听力部分是学生在四级考试中得分最低的部分,上课时教师就算用英语讲课也必须边讲边翻译,要么就必须讲汉语,否则学生听不懂。而问学生是否有练习听力和每天朗读英语的习惯,答案是没有。发音不准确,当然听不懂。(3)语法问题。许多学生认为不懂语法是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却从不检讨自己课前从不预习,课后从不复习,遇到生单词从不查字典,从不读英语也不做题巩固所学内容。(4)写作问题。学生认为写作的两大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构思和想写的句子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表达。然而自己却从不背短语,从不阅读英语方面的书籍,脑子里根本没有材料。每次到四级考试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无结构。另一种是一直在脑子里构思,不知如何下笔。结果都是写不出结构完整,构思清晰,文笔优美的好文章,有的甚至没有写完。(5)哑巴英语。这是长时间以来都未能解决的问题。随让学生都知道英语要多说多读,但都不去做,就把原因归结为没有语言环境,不知道自己要下去读和背才能练就一口好的英语。
(6)观念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写作,阅读和口语是分开的,却不知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它的各个方面是相通的。练口语可以促进听力的提高,练阅读可以为写作增添材料,这几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
3 英语教与学策略探讨
Bailey,K.M在1996年撰写的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一文中指出测试会影响学习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和态度,而这中理解和态度又会反过来影响学习者得学习过程和成效。这叫做反拨效应。作为一种教学水平考试四级考试在学校和社会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影响,那么它对英语的教与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
四级题型改革后,英语教学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样学习策略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不能让学生再依靠死记硬背学习英语,教与学应该更有效地结合起来,确切地说,学习策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则是辅助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更加具有学习英语的能力和主动性,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具体做法如下:
3.1纠正学习观念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面对四级题型改革后更具实用性的英语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使用现在的英语学习,既然改革,不仅是四级题型,教学法和学习方法也应有相应的改变。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英语水平。
3.2充分了解改革后的四级题型
中国有句老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充分了解四级题型,对四级考查方向能较好的把握,才能正确把握英语学习的动向。当然这并不是让学生为了考四级学习英语,而是利用四级作为英语学习的风向标。
3.3具体做法
3.3.1听力部分
四级听力部分的三种题型分别针对提高学生的语音音准,对英语句子的熟悉程度,以及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那么要去学生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水平为目的进行练习,具体练习方法即每天坚持读定量的英语文章,每周达到规定量的英语听力练习,必须有计划地进行。
3.3.2阅读部分
此部分分为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选词填空。快速阅读考查学生短时间内筛选信息的能力,而深度阅读旨在考查学生对词义的分析和语义的辨析能力,能根据上下文把握文章大意,选词填空考查词汇掌握和分析。练习方法为:每天完成规定的阅读量,两种题型都要练习,并挑出其中的精读文章写出文章摘要。不懂的生词要在做完练习后查字典,并掌握生词的语义,搭配。
3.3.3综合部分
包括完型填空和翻译。完型填空考查学生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翻译部分则是考查短语和句子结构的掌握。三者有相同之处,但又各有特点,具体做法是,挑选每天所练习的文章中的短语进行记忆(此文章可以是每天练习的精读文章),词语的搭配择需要每天练习完型填空题型。
3.3.4写作
此部分考查学生句子组织能力和文章构思。具体方法是,用“头脑风暴法”练习构思,即写出一个话题,用联想的方法迅速写出相关词汇,然后根据相出的词汇写出作文提纲。句子的组织则需要每天阅读定量文章,并大量背诵短语。
3.4注意事项
(1)以上各个部分的练习都必须按照事先拟订的学习计划,计划必须合理安排,必须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拟订计划,不要贪图量,要保证质。(2)以每个周每两个周为一个学习周期,每个学习周期结束时候教师要用各种测试方法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达到计划所要求效果的,继续按计划进行,对于没有达到计划效果的,及时分析问题并改进计划。(3)在每个学习周期结束时,要对本周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记忆。(4)教师帮助学生在按计划学习锅中遇到的所有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改革后,在对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并得出其学习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新的英语四级题型改革后,增强英语学习的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英语学习策略。并提出了“学为主,教为辅”的理念。在英语教育不断改进的当今社会,四级考试只是一种测试手段,如何让学生更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进行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才是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相对应的英语学习策略,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在此学习策略中的分工,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冬梅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改革对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及时反拨效应――个案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8).
[2]文兰芳.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 (03).
[3]金双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
应――基于川北医学院医学生大学英语新旧四级成绩的对比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阐释了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并指出了其在迎接大学英语四、六机考到来的优势, 最后提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前言
2004年初,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其目的是把教学目标从阅读教学转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上来,并强调必须“增强学生自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提出了挑战,对于从事大学英语的教师而言,在转变教学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根本的改革,使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对学习而言,《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要求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在目前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大学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媒体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帮助,较快提高英语综合运用水平,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本着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理解, 本文阐释了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教学模式下在迎合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的优势。
1.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趋势
《教学要求》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重要依据和目标。《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适应这一教学目标的需要,四、六级考试改革于2005年启动,到2007年已完成新旧题型的转换,全部进入新题型。新题型加大了听力方面的考查。《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正是应对这一教学模式,2007年,四、六级网考项目被列入国家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四、六级网考立项;2008年12月21日,全国50个网考试点学校的5000名考生第一批尝试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大学英语四级网考重在检测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听、说带动写、读。其中听力理解占25%,听力综合占45%,阅读占30%。听力材料多为原始语料,语速为正常英语发音语速,因此它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是顺应四、六考试改革这一趋势。
2.多媒体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1 理论基础
2.1.1 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
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自主建构”意识,重视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强调将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为“自主建构”学习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支持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既有利于知识技能训练,又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1.2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学习观——认为认识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
强调成人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教学的实质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即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提倡创造“真实”、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使学生对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1.3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认识重构——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出发,现代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非常强调“意义认知”为先导、以“学习”为中心,认为外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结构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知识,培养运用外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师生及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就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应更注重学习过程。即:教学应是一个由学生对主题意义认知为引导,由内容认知、文化习得、有声模仿、形式记忆、社会交际运用等学习活动组成的反复循环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充分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个性化广泛的语言拓展体验活动。它强调从学懂向学会转变,从“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到“可理解的输入”与“可理解的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并轨的转变。强调语言技能之间的转换,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学会,强调听说。
2.2 多媒体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和保障,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建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取课堂面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平台学习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立体化,即教学过程的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发展,就必须分别实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及方法的立体化,从而真正实现课内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2.2.1 教学理念的立体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罗杰斯(C. R. Rogers)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行为之能力以及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以学生为主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引发了一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变革。外语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学生训练密度与某种能力的提高是成正比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应是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围绕这一目的,从各个层面极大地拓展了英语学习的时空,学习者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成了现代人英语学习的时代特征。
2.2.2 教学目标的立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标准,对整个教学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多媒体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从这层意义上讲,大学英语教学的“立体化”就更加明显了。
这就要求教师从单一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指导者转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策略、方法和主体意识。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语言交际环境的营造者、语言学习的指导者和语言学习潜能的挖掘者,更重要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者。
2.2.3 教学内容立体化
教学内容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学要求》指出,教学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这种能力应包括:(1)比较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构词知识、语法知识等;(2)比较全面的语言使用技能,如听、说、读、写、译;(3)相关的文化知识,包括本族语以及目的语的文化、历史、社会等;(4)相关策略,包括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教学应以传授语言知识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教师的中心任务除语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基本的语言知识融入语言交际之中,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教学内容立体化是指:第一,知识性强。既要突出语言教学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又要强调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第二,思想性强。大学生要真正走向成熟,需要有正确思想的引导,而大学英语课又肩负着人文思想教育的重任,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工具性强。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还是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知识基础,掌握较高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较强的工具性,做到语言知识的输入和交际能力的强化相结合,使得学习者能学有所用。
2.2.4 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多媒体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电子时代的到来对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培养适用于时代要求的英语人才,我们应该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立体化,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既有较强信息能力又有扎实外语基本功的高层次人才。
教学手段立体化还包括使用体现现代教育学理论为思想指导的全新版教材和最新真实语言材料。新版教材要不同于以往注重单一知识积累的传统教材,要能融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和创造性特点,有利于真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
2.2.5 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倡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的中心任务除语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基本的语言知识融入语言交际之中,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束缚,营造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电脑、光盘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2.6 教学过程的立体化
课前自主学习-课前,由学生自己确定时间到自主学习中心登陆计算机局域网进入课程系统进行视听说自主学习。在该课程系统中,学生自主完成与精听语篇相关的理解性或产出性主、客观题,根据要求模仿录音、复述部分内容,在完成预设教学环节之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课堂视听说-改革了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实施大学英语视、听、说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选择合适教材和相关音像材料是实施本教学模式的基础。具体步骤如下:
(1)口语先行。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围绕本单元相关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口语活动;也可安排学生进行时事报道、讲英文故事等方式进行口语训练。
(2)听说结合。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听力课堂时间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锻炼口语的机会,将听力教学与口语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边听边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简要复述等方式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
(3)边看边听,视听说相结合。教学中选用大量的视频材料,学生通过先看视频、听音频材料,然后通过模仿、复述、角色扮演等各种方式将视听说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课后自主视听说-通过电子阅览室、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以及学校调频广播,为学生提供课外自主学习平台。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网络平台 隐性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English
Hidden Curriculum in Network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ZHOU Jingdan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 empirical study, the experiment of which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second year students of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selected from computer science majors and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The experiment focuses on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makes use of three CET tes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as well as the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onlin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group.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ternet-based hidden curriculum exploration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and contribute a lot in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good studying habits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online platform; hidden curriculum;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仍然偏重于显现课程,而隐性课程由于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和不易觉察性而常被忽视。然而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新、传播的速度空前,新的词汇、语言表达习惯也层出不穷,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英语学习的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大学英语新课改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有效的第二课堂已经成为很多英语教师的共识。
1 隐性课程的概念及英语隐性课程的意义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被学者称为“自发课程”、“非正规课程”或“无形课程”。它由美国教育学家P.W.Jackson(1968)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先提出。不过隐性课程并非是全新事物,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经验与教育》中,也涉及了“隐性课程”的相关问题。他认为,伴随具体内容学习而形成的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杜威把这种学习称为“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这被人们认为是隐性课程研究的起源。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目前我国学界对隐性课程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二、学生在学校教学情景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三、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四、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知识。外语教学中 Krashen(2003)在“二语习得”理论里强调了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而习得的,并强调了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些都是英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我国英语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模式进行,教师和书本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我国大多数学习者是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这一现实,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发英语隐性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单纯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理念有所改变,但英语课程设置中构成隐性课程的组成部分还不清晰,隐性课程的实施还处于无目的、无计划的初始阶段。所以,对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也愈发显得必要。
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隐性课程开发实施途径
2.1 建立网络化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课堂听力教学无论在时间和教学形式上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大学生听力水平提出的要求。尽管现代课堂已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然而在定量的教学时间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之下,多媒体设备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往往被当作升级版的录音机。很多听力教材的听力训练形式单一,且课后补充练习不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筛选有针对性的学习软件及英语学习论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途径,将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结合起来。在显性课堂教师以引导,示范和提供学习方法为主,缩减课堂听力的操练时间,将大部分的耗时的听力实践内容留给学生在隐性课堂完成。
2.2 将隐性课程纳入英语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英语隐性课程由于无法量化其教学效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很多学生在课下也会自主学习,但基本处于一种盲目无计划的状态,因而自主学习效率低下。这种现状的改变既有赖于师生对英语隐性课程重要性的共识,也需要在学习制度上给予隐性课程实施的保障。教师可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表现纳入期末学习成绩的整体评价体系,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学习制度的方式保证隐性课程的顺利实施。而现代的信息技术已完全满足教师利用互联网监控学生的课下学习状态,包括做题数量,答题的正确率,以及网络学习的时间。
3 网络化英语听力隐性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本节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武汉东湖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结果为分析对象,研究大学英语听力隐性课程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工具为听力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题三套及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3.1 实验模型设计
为了体现区别,我们在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4个班中挑选了120名学生分为2组,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实验组采用网络模式的隐性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隐性课程教学。本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两个月。第一阶段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拆分为监管组和无监管组各30人。第二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下的原监管组转变为无监管组,如图1所示。
3.2 实验过程
步骤一:参加实验的120名学生统一接受201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120名学生按照成绩高低均衡分为四组,如图1所示。
图1 两阶段实验分组模式
步骤二:实验组以互联网为平台安排隐性课程教学。本实验以国内某知名英语学习网的在线学习的词汇、听力软件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论坛”为基础进行;对照组以传统纸质版学习材料《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词汇手册》及《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的课后练习、学校英语角活动为依托安排隐性课程教学。本实验对无监管组只提出课下每周的参考学习时间(每周720分钟左右),和总体学习内容的要求;对实验监管组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并要求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用户名、密码以检查其学习进程;对对照监管组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要求学生提交纸质版作业。
步骤三:参加实验的120名学生接受2011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测试。其中,无监管组的60名学生填写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步骤四:原监管组转变为无监管组继续步骤二中的实验,为期两个月。
步骤五:参加实验的120名学生接受201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测试。其中,原监管组的60名学生填写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汇总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每周自主学习时间调查
表2 每周学习时间分布调查
3.3 网络化隐性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两个阶段实验,获得考试成绩数据如表3所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阶段,隐性课程实施2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都较第一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2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幅度最大且方差值减幅最为明显,接下来依次为对照组2,实验组1,对照组1。第二阶段,隐性课程实施4个月后,实验组1的学生平均成绩较第二次考试成绩略有提高,成绩方差值相应减小;实验组2的学生平均成绩有较大提高,成绩方差值的减幅依然最为明显;对照组1的学生成绩略有下滑,对照组2的学生成绩基本在原地徘徊且两组学生的成绩方差值均未出现明显变化。
根据表3统计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隐性课程实施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较之分组实验之前都有相应的提高。
表3 分阶段听力成绩分析试表
在隐性课程实施初期,不论是网络模式还是传统模式,教师监管作用显著,实验组2和对照组2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且成绩分化优于实验组1和对照组1的学生。隐性课程实施第二阶段,网络学习平台优势逐步显现,实验组2的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管的情况下,平均成绩依然一路领先且成绩分化继续减小;实验组1的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平均成绩反超第一阶段表现较好的对照组2的学生且成绩分布也较之更为均衡。
从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表1来看,在隐性课程实施第一阶段,实验组学生在无监管状态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学习时间分配随意;对照组学生在无监管状态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时间分配趋同。在隐性课程实施第二阶段,实验监管组在转为无监管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超过了监管阶段的要求,学习时间分配合理,基本延续监管期教师制定的计划;对照监管组在转为无监管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幅下滑,大部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远远低于监管阶段的要求,学习时间分配随意。
综合上述,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实施成效最为显著的是实验组2。由此可见,网络模式在英语隐性课程开发中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学习软件的强大功能及网络学习论坛(虚拟社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都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粘连力,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而传统模式下,隐性课程的实施很难持续有效地进行。由于缺乏互动性,很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监管,就回到了以前无计划,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状态,自主学习效率低下。然而,在隐性课程开发的初期,即使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引导和监管作用仍然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信息量极大,大多数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鉴别有针对性的学习软件,和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论坛,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引导,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学生都存在一定的惰性,很多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安排缺乏规划,这就要求教师在隐性课程实施初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干预,实行有效监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隐性课程开发,配合初期有效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英语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中,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既是对显性课程补充,也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挑战。本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在听力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做出了详细分析,并论证了网络环境下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该研究也会受到某些可变因素,例如教师的信息素养,学生的配合程度以及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一些偏差。但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英语教育工作者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英语隐性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也对英语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D.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M].Portsmouth, NH:Heinemann,2003.
[2]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3] 陈坚林,史光孝.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再思考――以DDL为例[J].外语教学,2009.
[4] 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4
大学英语考试(CET)是一项全国性的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是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CET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在教学总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态度上,这种反拨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外,CE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可以体现在CET数据的利用上。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教师都知道或得到并懂得利用这些数据指导教学的。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提高教师对考试情况的了解,利用考试促进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标准。
一、CET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教育界把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称为反拨效应(backwash or washback)。首次将反拨效应引用到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是英国语言学家,他们更侧重于外语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并着重分析这一影响造成的结果。Prodromous提出了“显性一隐性反拨效应”概念,经过研究后,他指出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有直接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的显性反拨效应表现,我们可以理解为大量的模拟真题训练;而且有对教学的深层次的、不易察觉影响的隐性反拨效应。为了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与学习,对于反拨测试的正面效应应当大力研究和利用。
二、某高校学生CET考试情况分析
2005级是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后,经历新的四级考试最早并且最完整的一个年级。从2005级的学生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考试(2006年6月)到其毕业最后一次参加大学英语考试(2009年6月)可视为一个考试周期,选择2005级学生的考试情况做统计分析,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四级考试改革后的情况。
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总体分析
大学英语考试2005年改革到现在也历经了多年,以下按照2005级学生历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26分的人数的情况做了一个统计表,统计情况如下。
表格1统计的数据表明,从2005级大学期间7次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情况看,大学期间前几次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达到426分的成绩的同学比较多,后两次参加考试达到426分的成绩的人数很少。产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前面学期的考试往往受到重视程度更高,报考面和备考情况都比较好。其次,前面几次考试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过程中或课程学习刚刚结束的学期的考试,大学入学后的前期阶段,受高考期间对英语课程的强化训练影响,加上大学英语教学的扩充,能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较快,容易达到大学英语要求的水平。最后,后面两次考试达到426分的人数少,主要原因同样是参加考试的总体人数少了,且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其中最后一次考试往往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的学生多数因为要毕业实习,找工作,即使报考了考试,备考的时间也较少,加上英语学习是个连续的过程,很多学生结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后自己不再坚持英语学习,所以造成考试成绩欠佳的结果。
2.2005级学生四级考试成绩按专业对比分析
将2005级学生历次参加四级考试分数达426分人数的情况按专业进行统计,对比各专业的426分人数。
表2的统计数据结合2005级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分析,表明2005级各类专业的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相差较大,特别是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跟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的学生差距很大。
3.2005级男女生的四级成绩达到426分人数对比分析
从2005级四级考试成绩看,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注意,这就是男、女生的成绩差异,具体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达到426分的人数不如女生多,累计达到426分的女生人数超出男生365人,男生为222人,女生为587人。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人认为,在语言学习上,男生的语言表达和听觉感受能力上不如女生的优势明显。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女生的学习动机明显比男生要强。男生在学习态度上不如女生端正,在学习努力程度上差女生较远,更重要的是男生上课注意力较容易分散,与女生相差较远,女生在课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等等。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策略
1.学习策略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目前,对于我国外语学习者而言,没有现成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地方性的教学规律,构建各自不同的教学模式”[3]。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对考试数据分析进行分析。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重点培养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抓住了‘学’,也就抓住了关键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4]。根据表1的统计情况,提出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的习惯。具体措施为开设专题入门培训,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介绍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学习策略。当今时代终身学习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生时代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完成的学校教育后能继续有效学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高科技社会的需求显得非常必要。这种持续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样应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2.教的策略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材质量至关重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用不同起点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学。在分级教学的前提下,考虑更细化的分专业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作文和翻译的不同强弱项中加强对应的连续及训练,有效地提高专项成绩,分级分专业教学,争取做到既使后进生补上基础,又使优生得到充分发展,即抓两头,促中间。另外在方法手段上,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行多管齐下全面改进的教学策略。
表3表明,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男女生学习上的不同,在女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后,给她们适当地增加一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作业等,进一步提高她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男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配合学生所在学院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对于成绩比较差的男生,要更加关心并给予耐心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尽快赶上来,而对于学习不认真、经常逃课、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一定要会同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共同努力,督促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不为班级拖后腿。
3.管理策略
学校教学和考试管理部门应该规范化管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确保考试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考试环境,积极动员学生报名考试,督促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结束后考试成绩未达到426分的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继续报考,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改进考试报名方式,为毕业班学生提供人性化报考,如一些在外实习的学生,能够通过手机或网络报名,确保考生能参加考试,提供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强化训练,方便考生随时随地学习备考。提供全方位的考试服务保障,通过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英语应试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lderson,J.C.,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2:115-129.
[2]杨惠中.第三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成立大会发言[J].大学外语教学通讯,2004,(3/4).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5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5岁(1986年1月1日)
居住地:西安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公 司:XX大学
行 业:教育/培训/院校
职 位:对外汉语教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 校:陕西师范大学
自我评价
对教育事业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已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十多载,长久的积累和锻炼,培养子自己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独特的亲和力。在文学、中外历史、政治、艺术审美等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播汉语文化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目标地点: 西安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对外汉语教师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大学[ 2年 ]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师
1、负责教授国外学生汉语,帮助他们提高汉语的听力、写作和口语能力;
2、负责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课程进度,对于难点进行细致讲解;
3、负责与其他汉语老师进行配合和协调,保证课程进度的统一;
4、负责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强化汉语能力;
5、负责为学生制定一对一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汉语。
---------------------------------------------------------------------
2008/7--2010 /7:XX大学 [ 2年]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外语部 对外汉语教师
1、负责在***国家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教授多年级课程;
2、负责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负责组织各种与汉语相关的活动,例如诗歌朗诵等,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以及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
4、负责批改学生作业,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考察学生对于汉语的掌握程度;
5、负责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他们提供汉语学习方面的帮助。
教育经历
2004 /9--2008 /7 陕西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计划范文6
您好!
我是09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自江西省吉安市。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上进,时刻保持乐观态度,认真工作和学习,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现将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老师的评审参考 。
一、思想、学习上积极进取
1) 我在思想上努力进取,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大一就向党提出了入党申请。
2) 我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积极主动预习并快速掌握所学课程。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完善自己,并且一次性通过了英语三级a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继续攻克国家英语六级和江西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
3)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争取在两年以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
4) 品学兼优,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学习平均分83.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
二、作为学生干部在学院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风建设
1) 作为自律委员会的成员,为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2) 班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班上我积极配合班主任和班干部工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旷课。上课的出勤率和自习出勤率均为100%,也无欠交学费等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不良现象;课下业余时间,积极帮助同学辅导功课。为班级树立良好的学风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生活朴素,作风优良 全面发展、爱好众多
1)在生活中,我朴素节俭、性格开朗。善于和同学沟通交流,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困难也愿意来寻求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