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网络广告 网络营销 广告策略 互联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也已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大媒体。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广告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膨胀也得以迅速发展,网络广告的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以美国为例,美国行业组织交互式广告局(IAB)报告称,2006年美国网络广告市场收入创下近三年来的新记录,销售总额为16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4%,超越了户外广告和商业类杂志广告,与广播媒体并肩而立。网络广告已作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方式为各界人士所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网络广告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对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

1、从市场规模和销售额来看

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诞生于1997年,至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中国的网络广告经历了坎坷的发展之路,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增长时期。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达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50.91%。如果加上搜索引擎广告(15.7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额将达到65.5亿元人民币。报告预计,2007年、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依然分别保持51.8%和55.6%的增长,到2007、2008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5.6亿元人民币和117.63亿元人民币。

但从中国网络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的比重来看,根据i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额占整体广告市场的比重由2001年的0.6%迅速攀升至2006年的3.8%。但这个比例与电视媒体、杂志和报纸三大主流媒体相比还是相差很远。尼尔森媒介研究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三大主流媒体的广告收入较2005年增长22%,达到人民币3866亿元。其中,与杂志、报纸相比,电视媒体占据的份额达到81%。

网络广告在中国正高速增长,但在整个广告市场所占比例还很低。因此,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挑战。

2、从媒体受众来看

任何媒体上的广告必须是以该媒体受众为基础。媒体和广告公司向广告主卖的其实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媒体后面的受众。一个媒体的广告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该媒体受众的数量和媒体受众的质量。

首先,从媒体受众的数量上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2006年上半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3 700万人、5 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4%和20.0%。如此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为网络广告与其他广告媒体抗衡提供了基本力量。

其次,从媒体受众的质量来看。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还指出,在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途径中,网络独占鳌头,所占比例达47.4%;电视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30.6%;接下来是报纸,所占比例为15.7%;其他媒体所占比例都非常低。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之中。从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来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7%的网民非常信任,32.3%的网民比较信任,54.6%的网民感觉一般,5.7%的网民不太信任,1.7%的网民很不信任。总体而言,对互联网持信任态度的网民要远多于不信任的网民,这表明了中国网络广告拥有较高质量的媒体受众。

二、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

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络环境将是网络广告存在并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指出,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如下:

■ 网络病毒 28.7%

■ 网络入侵/攻击(包括木马) 16.7%

■ 弹出式广告/窗口 14.3%

■ 垃圾邮件 7.8%

■ 网上虚假信息 7.4%

■ 诱骗/欺诈/网络钓鱼 6.9%

■ 网上收费陷阱 6.9%

■ 网上不良信息 5.7%

■ 隐私泄漏 4.9%

■ 其他 0.7%

其中,弹出式广告/窗体排名第三,占14.3%,与广告相关的还有垃圾邮件(占7.8%)和网上虚假信息(占7.4%)。这些数据表明了网络广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简述如下。

1、网络广告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无论是对于传统媒体广告还是网络广告,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销售或建立品牌资产。简单地说,不管你的广告是在直接进行卖点诉求还是在树立品牌形象,最终广告的意义就在于广告信息传播后对销售状况的改变。但目前大部分的网站的网络广告经营是依据广告的点击率来收费的。但实际上,网民经常处于一种被动浏览的状态,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广告的营销目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统计,网民浏览网络广告的心态:

■ 主动浏览 21.1%

■ 被动浏览 26.3%

■ 二者都有52.6%

网民主动浏览广告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说明我国的网络广告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2004年一次关于网络广告的市场调查中,在问及网络广告该如何改进时,有超过40%的人认为网络广告应该加强其针对性。如果广告与自己无关,人们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关注广告活动。因此,对潜在顾客群的了解十分有必要。

2、网络技术落后,网络广告的表现力还不够丰富

中国网络广告的形式比较缺乏创新与想象力,在中国的网络媒体中,各种各样的网幅广告(Banner)铺天盖地,但极少有作品体现创新,所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网幅广告最初是供广告商们充分展示信息以便引导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方法,但这并不等同于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行为。许多网幅广告内容烦人,而且没有利用网页特有的技术来启发潜在消费者点击广告的欲望。相反,弹出式的广告窗体或移动式的广告窗体反而引起顾客的反感和厌恶。

3、虚假和欺诈网络广告的存在

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质,互联网上存在许多虚假和欺诈网络广告,而这些虚假信息直接阻碍了网络广告的发展,导致受众对网络广告持怀疑态度。如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Google 2006年6月28日由于登载法国名牌路易威登皮包假冒品的广告被法国一家法院罚款30万欧元。

4、互联网普及程度有待提高,潜在的媒体受众有待开发

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网民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明显落后,尤其是在农村以及中小城市,网络媒体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相对较弱。再加上无线上网在大部分地区还未普及,不便随时上网,与报纸、杂志可以随身携带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网络广告在广告中占比例较低,也极大地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三、网络广告的发展对策

1、通过定向传播和精准营销提升广告有效性

在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这一调查项,网民的答案从“收发邮件(56.1%)、浏览新闻(53.5%)”到“征婚、交友、社区俱乐部(6.4%)”和“其他(6.4%)”,多达26项。而且与上年相比,网民在这26项网络服务和功能上的使用比率更加均匀化了。这说明网民需求的日益细分,这同时需要网络媒体提供更细分更专业信息的。相对于电视传播的漫天撒网,网络传播更应着力于定向传播,通过精准营销来提升广告的有效性。网络广告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定向:一种是用户身份识别(即找到目标客户),常用的方法有地域定向、大学定向、操作系统定向、浏览器定向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定向后,筛选出一些用户进行针对性的投放。另一种方式是内容定向(即找出其潜在的关联),就是说要注重把广告本身内容与传播广告平台上的内容相关联,以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因为同一用户在浏览网页时收到广告和在看电影时收到广告,效果肯定不一样。比如说,当用户正在浏览NBA新闻时,推送一个NIKE篮球鞋的广告,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2、运用新技术,制作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广告吸引媒体受众

随便打开一个网站,各种网幅广告、弹出式广告随处可见,但却只有小部分有创意的、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才能激起受众的购买欲望。互动网络广告就是其一,互动网络广告与传统网幅广告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引人注目的、有趣味性的和娱乐性的东西来吸引浏览者,并让受众参与到广告中来。如富媒体广告(Rich Media)就是典型的互动网络广告,富媒体广告采用2D及3D的Video、 Audio、HTML、Flash及JAVA等高新技术,能够提高广告的互动性,提供更广泛的创意空间。最新的网络媒体技术,甚至允许用户在广告界面上直接留下数据,从而有效促进了用户与广告的交互。

3、改善政策与法律环境,加大网络广告监管力度,提高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

在我国,网络广告的管理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法律与法规及各种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当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网络广告管理办法,对申请开展广告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广告经营许可证》,可进行广告经营;其次,建立一个由政府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方支撑的科学管理体系,将网络广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加快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网络广告的范围

加大互联网的普及和保障网络通讯的质量,将给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带来大的飞跃,尤其有利于高新技术下的新一代网络广告媒体的发展和推广。政府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传输网和推进基本电信普遍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当代最新通信与信息技术成果,加速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大容量、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

综上所述,中国的网络广告虽然遇到了诸多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宽带网络和各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广告作为IT行业的衍生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企业广告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毕竟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还是存在不同之处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网络广告决策时,应从受众的特点出发定向传播,进行精准营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2] 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7(1)。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 移动学习;手机;农村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124-03

Mobile Learning base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o Explore Rural//Zhang Haibo1, Chen Wentao1,2, Li Jianpeng3

Abstract In the analysis stage, the status of rur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wor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demand for mobile learning in rural educ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explored, and made thinking of building rural mobile learning system.

Key words mobile learning; mobile phone;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Author’s address

1 Distance Education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00

2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Propagation Colleg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3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China

721007

1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自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推广,现在已经形成以电信模式、卫星模式和广电模式为依托,综合应运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格局。但就某一地区而言,受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是以3种模式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为主导,辅以其他模式。如贵州省主要采用的是卫星模式,浙江省主要采用的是电信模式和广电模式。

卫星网络模式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免于建设省市平台,节省了中间环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信息传输双向不对称,交互性不强,建设成本较高。采用电信宽带网络模式或有线电视网络模式可实现“一点落地,全省接收”,同时这两种模式支持本地特色教育节目插入,更符合当地学习需要,并能进行交互学习[1]。在此基础上免了避雷系统的建设,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相比之下,电信宽带网络模式还有投资少、建设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不过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广、普及率高,使该模式便于推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3种传输模式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量大、信息时效性高等特点。广大农村学习者希望可以随时随地、及时有效地进行学习。

2 移动网络运用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具有 的优势

截至2009年,中国农村手机百户拥有率达到80.3%。手机作为一种新的移动媒体,具有移动性强、传播快捷、易普及等优点。随着农民群众收入的提高,移动网络覆盖率的上升,使用资费的下降以及3G业务的开展,把移动网络整合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使其成为一种新的传输模式成为可能。移动模式辅助广电模式、电信模式和卫星模式,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传输系统,不留死角,为广大农村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及时有效的学习环境。

2.1 农民手机拥有量的提升,奠定移动学习模式的基础

根据《2008-2009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统计,2008年全国移动电话数量达到64 123.0万户。在手机日益普及的条件下,手机数据业务和手机上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手机上网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率高于城镇。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1.2亿,农村手机上网用户4 010万,占农村总网民的47.4%。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及学习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民迫切希望能够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疑惑,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更多“学得进,用得上”的农业技能、政策法规。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将满足广大农村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的要求。可以说,手机和手机上网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加速了农村教育信息化与移动学习的结合。

2.2 移动学习的特点能满足农村学习者的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情况

移动学习一般都借助一定的移动通信设备来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服务,它具有学习时空的随时随地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按照学习者个人特殊学习需求进行学习的特点等。

1)移动的学习形式满足农村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在移动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中,农村学习者不再受时空和固定场所的限制,可以自由、方便、迅捷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支持者和学习者都是不固定的[2]。农村教育信息化中一个普遍的难题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大部分教育信息的传播无法让广大的农村学习者获得,而是仅仅传播到乡镇这个层面。这种新型的移动学习模式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村学习者及时的学习需求。

2)互动的学习过程可以满足农村学习者随时交流的愿望。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数字化学习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传输都可以利用这些移动传播技术实现双向交流,学习者和教学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方便快捷地沟通农村学习者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答学习过程的疑惑,同时学习者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移动通讯技术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大多以多媒体的方式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彻底改变传统学校教育中只依靠教师言传身教的枯燥教学形式,实现移动学习的寓教于乐。例如针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考虑开发以声音、动画为主的学习资源;针对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考虑开发以文字理论、科学技术普及、农业技术普及为主的学习资源[3]。

3 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移动学习的运用方式

移动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得农村学习者不再受学习场所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教学信息或者定制接收短信息。移动学习模式所具有的这种随时随地性、及时有效性,使得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居住地点分散、道路偏远的农村地区具有比其他教育模式更优秀的表现。

3.1 基于互动短信的学习方式

农村学习者通过定制短信可以得到各种政策信息、实用技术介绍等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基于互动短信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基于互动短信的学习一般可以实现问答学习、活动通知、文件传达等,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2 基于WAP网站的学习方式

基于WAP网站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WAP移动通信协议浏览、查询访问学习资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通信的速度将大大提高,基于WAP网站的学习方式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学习者的使用。基于WAP网站的学习方式具有浏览方便快速、随时随地浏览学习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方便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及时有效地查看教育信息资源[4]。

3.3 基于农村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

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学习者对科技文化知识、经济文体等信息内容需求的不同,基于农村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可由地方农村信息化中心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推出,可以借助移动通讯设备,实现各类教育信息进村到户,让广大农村学习者实现足不出户的学习梦想,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移动学习 系统

设计开发农村教育信息化移动学习系统不仅有利于帮助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学习者各类教育信息的传播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移动学习模式的推广和创新。

移动学习系统是借助手机等手持通讯信息接受设备,通过短信、语音通讯、WAP网络浏览等方式,满足农村学习者教育培训、自我学习,各类政策信息、农产品的产供销信息的接受等信息化需求。通过农村移动学习系统可以帮助农村学习者方便快捷地接受各类致富信息,方便农村各级管理者快速方便地了解各类民生信息、各类民情,从而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信息鸿沟”,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信息化快速发展[5]。

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路:1)通过手机短信息服务、通话语音服务、网站浏览服务、农村各类信息接受设备等多种方式选择为信息传播的方式;2)整合覆盖城乡广大农村的各类移动网络、数据网络和互联网等资源,作为信息传播的硬件支持;3)将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涉农企业、信息服务站提供的党的政策法规、科技知识以及农业信息作为信息资源;4)将这几项信息、信息传播、信息接受的各类设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创建符合农村移动学习的管理系统。移动学习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农村的各类硬件系统,有机地将各类管理机制融合,使得各类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及科技信息有统一的信息传播平台及时传达给农村学习者。农村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联合各类涉农需求部门,提供劳动力、务工等相关信息供用户查询、点播和定制[6],以及对农民进行一对一信息查询和专家咨询服务,满足广大城乡农村学习者的各种需求。

5 结语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服务资费的不断降低,农村手机用户不断扩充,移动学习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事业中,可以将各类有用信息方便、迅捷地传播给农村学习者。移动学习也只是农村教育信息化事业实践中一种方便有效的方式,本文只是在此进行初步的探索。只有将各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方式和途径有效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保证农村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姚红静,于忠,周亮,段渭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77-79,46.

[2]孙怡夏.移动学习系统建构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R].2009.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2009.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3

调查结果及分析

1.职校生在互联网运用的内容上以“娱乐性”为主

“你上网都做什么?”这是一条多选题,选择玩网络游戏的占24.1%、选择听音乐和看电影的占40.7%、选择交友聊天的占24.1%、选择无聊解闷打发时间的占19.1%、选择看书与查资料的仅占13.2%。其中,男生选择最多的前三项是:网络游戏占37.8%、听音乐和看电影占35.1%、交友聊天占25.8%;女生选择最多的前三项是:听音乐和看电影占47.7%、交友聊天占21.8%、无聊解闷打发时间占21.6%。男、女生各年级组在“上网都做什么?”问题调查中选择的前三项与选择“看书、查资料”的比较如表2、表3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运用于帮助学习目的的上网所占比例偏小,“娱乐性”运用偏多,运用的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权威机构和教育界、学界还没有对运用于学习和娱乐各占多少才算合理做出界定,但可以与2010年2月的《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作比较,该报告称,中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功能是“查阅资料”(32.3%)、“聊天”(31.0%)、“下载音乐和图片”(29.4%)、“网络游戏”(19.8%)、“通过网络解闷”(18.7%)。并非说上述报告公布的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结构就是属于合理的、理想的结构,只是说明职校生的互联网运用结构尤为不合理。可以看出,职校生在网络游戏和网络音、视频运用(音乐、电影等)方面都远高于中学生的平均值,而用于帮助学习目的的运用却远低于中学生的平均值,在“通过网络解闷”方面两个群体具有相似的百分比,这可能是青少年的共同诉求。从表2、表3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互联网的运用都是以娱乐性为主,说明完全杜绝娱乐性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正常的娱乐性活动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键是要有适当的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则会导致未成年学生现实交往减少,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功能被削弱,影响未成年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健康成长。

2.职校生“娱乐性”上网频率偏高,且随年级增高而增加

调查显示,职校生“作娱乐用途”的上网频率偏高,有48.2%的学生每星期至少上网“娱乐”一次,其中男生占49.9%,女生占46.1%;男生每次上网花1~3小时的占49.4%,花3小时以上的占21.0%;女生每次上网花1~3小时的占53.7%,花3小时以上的占11.8%。有近二成的学生承认每天都上网(19.6%),具体统计如表4所示。表4统计结果反映出两个事实:一是职校生上网频率偏高。每天上网比例显著高于《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每天上网占12.0%”这一数据。二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上网频率也进一步增加。主要由于一年级才入校,多数学生还保持着初中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到了二年级虽不是新生,但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仍能继续保持,且二年级阶段基础课已经结束而专业课全面开始,学习任务较重致使较多的学生不能每天上网,到了三、四年级专业课对他们来讲已经不再陌生,由以课堂学习为主转入以技能学习为主,因而较多的学生有空余时间和精力能每天上网。

3.网络成瘾男生高于女生

在“如果非常想上网时不能上会有什么感觉”一题中,有8.1%的男生和4.2%女生选择了“很难受,什么也做不了,想尽办法用尽一切手段上网”;在“如果觉得自己有了网瘾问题会想办法克制吗”一题中,有9.7%的男生和4.8%的女生选了“不会”。选择“很难受,想尽办法用尽一切手段上网”的比例与选择“不会克制”的比例基本吻合,这说明由于对网络“娱乐性运用”上的过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使部分职校生呈现出了“网瘾”或称“病理性上网”的特征。男生中的8.1%和女生中的4.2%可以认为是有网瘾表现的学生,男生约是女生的两倍。他们不会克制,也克制不了这种网瘾,调查中发现每个班级都有几个网络成瘾的学生,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4.网吧是造成职校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场所

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职校生上网的首选也是家庭电脑上网(51.8%)。在农村家庭电脑上网是一个很大的开支,因受经济条件限制,职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因而网吧和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就成了他们重要的上网途径。男生上网以玩网络游戏的居多,因而选择网吧的较多,占27.9%,女生很少上网吧,仅有5.8%;但选择手机上网的男生有22.8%,而女生却有46.1%。网吧上网进行网络游戏及其他不健康网络活动更刺激,更易成瘾,对未成年人危害更大,因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在2011年3月份笔者做调查时二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均未满18岁,本次调查显示,未满18岁而经常进入网吧上网的职校生占职校学生总数的19.8%,在这较庞大的未成年职校生群体中一定存在为数不少的网络成瘾者,因此,应加强网吧的有效管理,规范该类场所,防止职校生网络成瘾。

5.与人沟通不畅是造成职校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成因

职校男生是网瘾危害的重灾区,19.5%的男生承认“曾因为上网耽误了学习”,而女生仅有7.0%表示曾因为上网而耽误了学习。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流与沟通。“在遇到难题时你倾向于向谁寻求帮助?”这一问题中,男生有35.9%向父母双方、5.7%向父亲、10.3%向母亲、26.5%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有22.9%不求任何人,有13.4%声称没有朋友;而女生有35.3%向父母双方、5.4%向父亲、18.4%向母亲、32.5%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有10.8%不求任何人,有6.4%声称没有朋友。与人沟通,特别是与亲人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而与母亲的沟通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女生与母亲的沟通远高于男生,男生遇事不求人的比例约是女生的两倍,男生声称没有朋友的比例同样约是女生的两倍,男生遇事不愿意求人与我国社会的性别角色有关,男性要依靠自己,而女性则较多的依靠家庭、依靠亲人。遇事不求人和声称没有朋友的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偏差,网络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与人沟通不畅是职校生沉湎于网络,受网瘾危害的重要成因。另外,职业学校来自于农村的留守学生较多,在家缺少与父母交流,在校又没有朋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学生群体也是网络运用不当问题的高发群体。

6.缺少爱好、生活单调和父母监管缺失是职校生沉湎网络的重要诱因

在“除了上网你是否有其他兴趣爱好?”一题中,有7.4%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其中男生有9.4%,女生有5.0%。可以看出,网络运用不当、沉湎于网络主要与缺少其他的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关,有少部分学生将网络作为唯一的兴趣爱好。16~17岁正是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且勇于探索和求解的年龄,职业学校的技能学习并不需要占用课外时间,职校学生的业余生活需要自己打理,没有兴趣爱好课后就无事可做,加之职校教师的粗放式管理或疏漏,从而使部分学生的业余生活处于真空状态,致使沉湎网络成了这部分学生的必然选择。调查显示,在“父母对你因娱乐目的上网的态度”问题上,持“反对,因此我有控制的上网”的占48.8%,持“反对,但他们现在管不着”的占4.3%,持“无所谓”的占36.8%,持“支持”的占9.7%。可见父母反对并能有效监管的不到一半,而持“无所谓”和“支持”态度的所占比例较大,虽然这里的“无所谓”和“支持”是从学生的口中说出与父母的真实态度有一定误差,但如此大比例已经反映出部分职校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这和职校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有较大的关系,职校生大多来自于农村且家庭经济较困难,父母的主要精力放在忙于生计上,因而有部分家长在孩子的互联网运用上缺少监管或疏于管理。

对策建议

1.政府和社会方面

一是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制定严密、完善的互联网监管体制,从源头上扼制住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二是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教育机构都应针对未成年人和各类未成年人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开办公益性的专门网站,这些针对未成年学生的专门网站应不插入任何广告。以期通过这些网站对各类学校的未成年学生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进行全面而专门的辅导和帮助。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4

1网络信息自身因素

网络信息的价值的大小、保密程度和语言表达方式都会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1.1网络信息的价值大小

信息的价值在于将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信息传递给需要者,从而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定的信息对特定需要的用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信息价值的有效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升值期、峰值期、减值期和负值期,不同的周期呈现不同的价值。信息的价值不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就不同,传播信息的热情也不一样,用户传播的自由度就不同。有些信息,由于已经严重老化,失去了任何价值,或处于减值期和负值期,用户需求不高,他们不愿传播此类信息,即使传播了也不会带来多少明显的传播效果,因此传播自由度就小,但时效性强、处于升值期或峰值期的信息,用户需求高,并会争相传播,积极反应,因此,传播自由度就大。

1.2网络信息的保密程度

信息的保密程度也影响着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自由度,保密信息由于受到法律法规及特定技术的保护,人们不能随心所欲进行传播,否则就是违背了法律,要受到惩罚,因此,普通用户对这种信息的传播自由度较小,但是传播权限范围内的特定用户,其传播自由度是很高的。如涉及国家安全的政府信息,只有极少数能在法定范围内传播;关乎企业或团队生死存亡的潜藏性信息,只有企业内部少数人能自由传播,企业外部的用户传播自由度是非常小的。

1.3网络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它的传播自由度。众所周知,大家都习惯于用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信息,以母语传播信息是最为方便自由的,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不同外语应用熟练程度不一,因此,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网络传播的自由度。《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报道,在因特网上,英语内容大约占90%。而有资料表明“63.5%的互联网用户的母语并不是英语,43%的互联网用户从不讲英语”,“不讲英语者构成了66%多的世界经济。因此,对不懂英语或英语水平一般的人来说,传播用英文表达的信息自由度是很低的。相同情况也出现于用其它表达的信息传播活动中。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信息传播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导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大多数的信息传播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是传播者和受众传递信息的外部条件。影响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社会政治因素

社会政治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形式和方针政策等。社会政治因素主要影响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数量。网络信息用户也离不开社会,他们生活和工作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的信息需求总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的。在某一时期内,由于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影响,大多数用户要么对信息的需求不大,要么集中需要某一类型的信息。因此,对需求量大的信息,国家或个人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传播开启方便之门,传播的自由度会提高;但是对需求量不大,或者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信息,国家会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引导和宏观调控,因此,让人们自觉地放弃对此种信息的传播,传播的自由度低。

2.2经济发达程度

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电子数据传递系统,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需要高投入才能获得高产出。一般欠发达国家和在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低层和边缘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对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无力问津的,只有那些经济发展领先、技术手段完备、资金雄厚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具备不断更新因特网设施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经济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影响着不同国家、地区对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构建。如上表所示,在世界范围内,网民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在中国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城市。CNNIC2000年初关于中国网民的调查报告也表明,我国网民基本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分别占总用户的21.24%,12.94%,11.21%);、青海、宁夏等边远地区的用户所占比例很少(分别占0.03%,0.08%,0.16%)。由此可见,网络传播的发展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网络传播所需要的购置电脑、安装电话和不菲的上网费用(2000年中国电信的ChinaNet价格为每小时4元),不是中西部地区的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的普通农民承受得起的。1999年3月13,日,香港电信开通的VOD(“视频点播系统”),由于费用高昂,目前用户只限于年薪24000美元以上的高级白领阶层”。所以,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用户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2.3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及其新颖程度,也决定着对信道的优化程度。畅通无阻的信息高速公路自比尔.盖茨提出后就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梦想,因此,高科技打造的网络信道为自由传播网络信息提供了保障。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都是一致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传播的内容也有差异;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用户的信息传播自由度也不一样。由于计算机技术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与英语语境以及西方文化血脉相通。迄今为止,网络社会中英语的统治地位依然巩固,美国推出的软件虽然出于市场的考虑进行语言转化,但不管转化成什么语言,都是英语的翻译版本,原始系统的“英语性”使得“X化”版本必须根据原版源码才能进行变化。

2.4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授知识的社会活动,传授知识离不开信息。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高,参与教学过程的师生人数就多,信息用户及其需求的数量增加,从而刺激信息的传播。据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网络传播对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要求。那些经济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根本无法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接触,又从何而来信息的自由传播?

2.5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与文化传统。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网络信息意识、所需信息内容和查找利用信息的习惯。有些国家重视知识和情报,注重知识生产和情报资源开发,公民都有自觉学习知识、传播情报的良好风尚,有些国家则不然。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用户,首先需要且需求量最大的是用本民族语言传播的网络信息。

3信息传播方的因素

由于信息传播方的差异,信息传播自由度也不一样。通过对CNNIC第十二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传播方的性质、传播目的,信息传播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年龄和性别、爱好、专长及信息素质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3.1信息传播方的职业

虽然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用户基本遍及社会各个行业,但是信息传播者的职业性质仍然影响着他们跟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接触的亲密程度,从而影响他们驾驭这种媒体传播信息的熟练程度。根据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0.1%,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l5.9%,排在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比例为9.l%)和办事员等协助人员(比例为9%)。农林牧渔工作人员和军人所占比例最少,分别只有不到l%。学生所占比例仍然高居榜首并且稳步增长。与半年前相比,学生在比例上又增加了2.1%,绝对数量增加了392万,增长显著。

3.2信息传播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

第十二次CNNIC关于网民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博士占0.5%,硕士占2.1%,本科占25.5%,大专占27.1%,高中(中专)占30.9%,高中(中专)以下占13.9%。从以上可知,我国网民有86.1%都具有高中(中专)或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总体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网民以高中——本科学历为主,占总数的83.5%。因此,用户的文化程度影响着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只有13.9%的高中以下学历的用户构成了我国网民群体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另外86.1%的高中以下学历人员自动放弃了使用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而选用其他媒介传播信息,他们的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几乎为零。

3.3信息传播者的年龄

第十二次CNNIC关于网民年龄的调查显示:18岁以下占17.1%,18~24岁占39.1%,25~30岁占17.2%,31~35岁占10.3%,36~40岁占7.4%,41~50岁占6.0%,51~60岁占2.1%,60岁以上占0.8%。信息传播者的年龄影响着他们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也决定着他们是否愿意采用网络这一媒体来传播信息。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其次是25~30岁(比例为17.2%)和18岁以下(比例为17.1%)。30岁以上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相应减少:31~35岁的网民占到10.3%,36~40岁的占到7.4%,41~50岁的为6%,只有2.9%的网民在50岁以上。35岁以下的网民占83.7%,35岁以上的网民占16.3%,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而且,美国加州一家市场调查公司2001年的统计也验证了这一结果。在美国,6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只有20%拥有电脑。由此可见,年龄的确是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调查发现,由于获得信息的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许多老年人还是喜欢借助于纸质载体传播信息,因此,老年人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自由度也不高,大大低于年轻人的水平。

3.4信息传播者的性别

性别成为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因素之一,是因为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对于技术的亲和性天然大于女性。网络的第一身份是技术,而后才是文化,而且,传统社会角色观和社会分工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关注,纷烦的家庭事务限制了女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虽然,网络服务商们意识到了性别对网络服务的制约,专门成立了“女人”的专门版块、出现了女性视角等专门讨论区,但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女性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网民占60.1%,女性网民占39.9%,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我国男性网民4087万,比半年前增加了582万,增长率为16.6%;女性网民2713万,比半年前增加308万,增长率12.8%。女性网民这半年内增长比较缓慢。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网民占我国男性总人口的6.2%,女性网民占女性总人口的4.4%,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性。

3.5信息传播者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解决“信息烟雾”(informationsmog)的重要方法。信息素质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法律、信息能力等组成。其中,信息意识是传播信息的动力源泉。只有对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利用信息的主动性,才能产生信息需求意识进而产生传播信息意识;有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者能在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的基础上检索、使用和传播信息;而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则为传播者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环境中,在遵守一切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具备信息意识,无相关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自由传播信息也犹如纸上谈兵。正如上文提到的,“不懂电脑/网络”是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比例值为33.5%。一个不懂电脑网络的人去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简直就成了天方夜谭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能力是传播信息的最核心问题。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和谐社会  电信业  普遍服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电信业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电信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缩小这个差异,电信业必须依靠电信普遍服务,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1]

1、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世界电信发展报告(1998)》中提出实施普遍服务的三条标准。而这三条标准即可将普遍服务的内涵概括出来。

1.1 可接入性

可接入性指的是有覆盖全国的电信网络,用户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需要电信服务,都可以接入电信网络。

1.2 非歧视性

非歧视性指的是各类用户应当受到相同的对待,就价格、服务内容和质量而言,不论地理位置或者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如何,应当没有歧视。

1.3 可承受性

可承受性指的是电信服务的价格应定位在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的水平上。我国根据自身经济、电信业发展状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延伸丰富。到2007年底,我国普遍接入的目标己基本上实现,我国农村地区行政村的通电话率已达99.2%。今后我国普遍服务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即在已通电话的乡镇,还提供农村互联网接入平台,对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2、电信普遍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

作为最能体现现代化科技生产力的电信业,已经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电信业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依靠推动电信普遍服务。

2.1 社会层面

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为只有农村发展起来了,使农民们安居乐业,城乡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乡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就需要依靠推进普遍服务不断扩大农村信息消费需求,拉动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大发展。

2.1.2 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收入、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差距。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导致城乡居民在社会中面临贫富分化、机遇不均等问题。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消除数字鸿沟。据《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1.6%,城乡“数字鸿沟”差距达4倍。

由以上数据,可发现我国数字鸿沟还是较深的,如何填平这就需要普遍服务。在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同时,为广大的农村提供INTERNET”服务,让广大的农民能够用上互联网、掌握信息。

2.2 电信业层面

电信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依靠普遍服务,谋求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电信产业有如下特点:一是自然垄断性:进入、立足电信业都需要高额的固定资本投资;二是规模经济性:电信需求量增加的越多,每一单位电信需求量分担的固定成本降的越来越少;因此,网络的效用和成本与用户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不断地扩大市场抢夺用户,谋求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现有7.45亿总人口,手机甚至固定电话的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而城市里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因此,农村电信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现在,各大运营商在城市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了,应避开这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运用蓝海战略到未知的市场空间发展,把目标投向农村,使农村市场成为电信运营商新增用户的源泉。因此,运营商在承担普遍服务,承担义务的同时,将又获得了用户数及收入的迅速增长,可谓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之事。

2.3 用户层面

我国电信业在城乡间的发展及为不平衡,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3]

推进普遍服务,使广大的农村和西部落后地区享受到电信基本服务,这不仅不会到损害城市居民的效益和福利,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效益和福利,因为电信业有网络正外部性:当消费同样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时,某使用者在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也将增加。因此,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使广大农民享受到通讯的权利,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效益和福利;同时也会增加城市和东部地区人们的效益和福利。 

3、电信普遍服务中不和谐现象及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电信基本服务的均等化,使每个人能够均等的消费起电信业务、享有到通信权。但为只有几户人家的偏远山区用上电话,投资几十万元建设备,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收益。因此,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政府指导原则“分片包干”失效

我国普遍服务采用的是“分片包干”原则。将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视为31个普遍服务地区,根据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进行义务分摊,任务的分配依据是对每个省的实施难度进行打分,再乘以任务系数,计算出每个省的电信普遍服务任务量。这种原则好像体现了公平,但实事上不然,而且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3.1.1 难以真正公平

一是难度系数和任务系数确定过程中指标的选取,非常复杂,难以做到真正地公平。二是任务分到各运营商的总公司,执行者却是其各省公司,忽略了不同地点的成本差异,导致了西部省份难度普遍比东部大。因此,很多运营商的省公司有抵触情绪。

3.1.2 没有约束作用

这是“分片包干”致命的缺陷,因没有规定对未完成任务运营商的具体处罚措施,实际上是个软约束。运营商想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导致很多边远山区的普遍服务实施不到位。

农村网络普及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