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1

关键词:艺术生态;艺术区;传统艺术;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艺术生态现状

“艺术生态”指的是艺术的生态环境,主要研究影响艺术生态的各种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艺术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严格意义上说,“艺术生态”属于“文化生态”范畴,是构建生态的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艺术之于社会文化的“湿地”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艺术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中国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纯净、高尚、愉悦的艺术生态环境,自古便有利用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化社会的成功经验,而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艺术在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不再,艺术之于社会的作用不再,因此研究艺术生态对现实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文化思想波动较大,艺术领域的变化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1.艺术形式“西化”倾向明显

中国传统艺术以“琴、棋、书、画”或“诗、书、琴、画”为主要格局,成为古人修身养性之道,并倾其一生以学习和实践。受西方现代艺术和文化理念冲击,艺术由国人的修身养性之道转变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传统艺术的格局被颠覆,中国现、当代艺术形式的“西化”倾向极为明显。固然,艺术形式的丰富对艺术生态多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一味以升学、就业为出发点推崇西方艺术形式,而忽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则是对中国本土艺术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2.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

眼下,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于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艺术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无法逃离其影响。一方面,艺术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消费品,价格成为市场对艺术的主要衡量标准,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为艺术行为带来功利性的倾向;另一方面,消费主义价值观直接影响了艺术从业者的人生观,有为数不少的艺术从业者将自己的艺术行为作为追名逐利的唯一手段。艺术从业者和艺术行为的功利性无法满足中国社会急需提升民众整体艺术审美修养的迫切要求,甚至对民众审美还会造成一定的误导作用,缺乏良好的民众整体艺术修养的社会如何能够致力发展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

3.艺术从业者国学修为不足

时下,艺术早已从需要倾尽一生去研习的修身养性之道转变为急功近利的文化快餐,研习艺术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应试、升学的捷径和追名逐利的手段,缺乏国学修为的艺术从业者如何能在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下,把握自身的艺术立场,弘扬中国传统艺术?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艺术领域的普遍问题,从这一角度去分析,上述艺术形式“西化”倾向明显和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二、艺术生态与艺术区之关系

艺术区大多位于经济、文化水平较好的城市,是现代艺术从业者自发或在政府引导下形成的聚集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地区艺术发展的水平与状态。现代艺术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纽约的艺术家自发聚集形成的“苏荷区”(SOHO),社会艺术生态环境与艺术区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从艺术区的发展情况不难管窥到艺术生态环境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城市艺术区的发展之于艺术生态,又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从正面影响看,城市艺术区聚集了大量各种艺术门类的从业者,其中更包含了不少业内精英,他们将成为推动城市、地区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聚集带动了交流,将有力推动艺术形式和理念的发展与革新。各艺术门类(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自身的不断革新将为中国艺术领域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艺术生态环境必将朝着生机勃发的健康方向发展。

从负面影响看,一方面从世界各地艺术区的发展规律来看,“以艺术为开端以商业为结局”的商业化发展规律是不争的事实,纽约的苏荷、中国的798无一不是艺术家最终为商业让步的结局。商业化的发展规律对已经成形并有着良好发展态势的区内艺术精神和艺术氛围无疑是巨大的内伤,也必然会对社会整体艺术生态环境造成一次次的污染和破坏。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城市艺术区已经从早期的自发状态逐渐过渡为政府引导或商业机构组织状态,从建设和发展上有着速度更快、规模更大的优势,但政府或商业机构的介入,往往为艺术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功利色彩,许多的新生派和激进派在进入艺术区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艺术区的氛围容易为政治和商业利益所左右,对艺术的自由发展显然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艺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人为的破坏。

三、中国艺术区发展现状及对艺术生态之影响

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艺术区作为现代城市特有的艺术文化模式,在中国正方兴未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2

关键词:古城保护; 商业建筑; 文化传承; 新地域主义;

今天,商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一个发展领域。商业固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科学的规律却不可避免的穿着地域特色的外衣。一个地方的商业行为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精神,甚至代表了一个地域的生活哲学。在街头,安逸的成都和紧张的上海,体现出来的绝对是两种城市文化。

这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传承绝不是几座古建筑就能够承担下来的。保护历史,尤其是保护历史名城,绝不是保护几个摇摇欲坠的朽木或者是吱呀作响的窗扇那样简单。保护城市,保护的是城市的生活和城市的记忆,这样的历史才是鲜活的历史,这样的古城才是有生命力的古城。

1、西安城市形象与城市肌理传承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个名为“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被业内提出。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许多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城用地,缩短了交通距离。由于商业综合体用地的高度集约性,使得其必将大量出现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担负着激活地块的重任。

2、我国古代坊市

不论我国古代的坊市制还是街巷制,商业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并且在老百姓和府衙的管理下逐渐发展出一套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在城内专门划定的市坊内设有东、西二市, 各占两坊之地,东西对称, 极为规整。东市位于皇城东南角, 西市位于皇城西南角。从平面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看, 东、西两市都为方形, 四周筑有坊墙, 内有有井字形的街巷, 联通四周的八个门,市便呈现出九宫格形。市的四周靠墙壁有街, 建立有许多用作行栈的邸店。市坊内用街道分割成若干地段, 以安置市廊摊位。两市内百业兴旺, 经营商品种类繁多, 东市集中了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各种商业,西市多为外国商人的店铺,颇有国际贸易中心的规模。

3、在创新的现代商业综合体

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支撑下,一个有着地域文化人文气质的现代商业建筑,完全有能力胜任延续传统的责任。可以想象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外形方正,符合城市交通流线走向,内部穿插着仿古商业步行街的大型商业建筑,由于具有了地域文化气质,它的建成,对地区,城市,乃至地域的激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1道路(吉隆坡中心广场)

比如“井”字形的道路。由于西安常年主导风是东北风,其次是西南风,所以东西走向的道路应当适当加宽,呈S形或弧形并且有一定的角度偏向,以呼应主导风向,以求建筑进风量大,而且风速缓。南北走向的两条道路也呈S形或弧形并且与东西向道路相配合,这样在道路交叉处能够分流部分风量,不仅得到自然通风,而且能够将东西向道路的风速降得更加缓慢,使人舒适。东西向道路可以适当加宽,作为允许消防车通过的消防通道。此外建筑单元之间也可以设置通道连接主干道,已达到方便交通的目的。

3.2驻留空间

由于道路的便宜性,畅游期间的消费者首先得到的是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其次,弯弯曲曲的道路加上适当的配景,使得购物过程充满了趣味,甚至得到一步一景趋于完美的艺术空间。在紧邻城市主干道设置主入口,适当加大开口空间,做成小体量的入口小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自身的文化品位,还能够跟城市环境紧密契合,还能够以一个谦逊的姿态承担一定的城市责任。在建筑内部的道路交叉口处也可以设置一些主题广场,配以喷泉流水等小品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购物者的疲劳,更关键的是在交通节点处设置的广场等驻留空间能够改善内部的气候环境。

3.3建筑

建筑已经成为屋中屋的建筑,这就使得这些建筑的外表面既不同于完全的外部建筑外表皮,也不同于室内环境的表皮,而应当是兼顾了这两种形式的第三类外表面。比如用原色的木材仿制一些传统建筑构件做装饰,或者是直接模仿建筑外边面的形式。这样木材的柔性能够削弱外立面形式的坚硬性,使得游逛其间的人得到不同于传统商业街的亲切感。此外,建筑的层高也不宜过高,层数也不宜过多,二层可以设置供人休憩的仿古长廊或者是长窗,则是现代咖啡茶秀和古典建筑形式完美结合的理想空间。或者由二层空间朝上可以层层向外倾斜,并设面向底层的橱窗。类似于阿尔托在1938年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芬兰馆,便于消费者在仰视中充分看到展品,并且墙面倾斜角度迎合参观者仰视时的视线。大尺度充满灵性透明的落地窗户加上柔软的木色装饰,使得人在购物的同时融入温馨的环境中。

3.4交通

在与城市主干道直接相连的支路上设置地下停车库的入口。此外由于占地庞大,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不影响城市主干道交通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并且设置与地上建筑相联系的疏散通道。

4、小结

今天商业建筑的建设已经不仅仅是独立的商业行为,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已经超越了其自己本身,成为地域的名片与地域的繁荣休戚与共。更成为城市传统保护和城市精神传承的先锋。

柯里亚说过“……形式的界域不仅暗示建筑当前的含义,还预示它在时间中可能的转变。”所以不论城市如何变迁,古建筑的保护值得尊敬,但是古城的保护如果仅仅停留在古建筑的保护上,就使得鲜活的城市有如实验室里的标本飘满了福尔马林药水一样的味道,再鲜活的城市也将没落。

对于文化传统的继承,是其形式背后的诸多因素,比如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等。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化的地域差别,而这些差别最先变现在建筑形式上,这也是建筑地域性的标志,但是如果忽视了这些形式背后隐藏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必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失却了自身的独立性,进而湮没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这不仅是文化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遗憾。

参考文献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沈伊瓦.原型_象征_创新_斋浦尔博物馆和孔子研究院比较.《南方建筑》.2002 年01期

[4]徐华.山根格(日).历史文脉和现代城市广场的结合——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概念方案设计.《建筑学报》.2005年07期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3

关键词:自然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

一、全球自然环境的自然变化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数十亿年。全球变化按照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无生物的太古代到有原始生物的元古代,再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遵循着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也即沿着渐变与突变相互交替变化发展着。[1]地质科学证明,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地球经历了三次气候变冷的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因为人类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由类人猿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中,逐步学会制造工具与使用工具而转变为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的,所以第四纪大冰期的全球变化研究对人类便显得更为重要。[2]加之人类从自然中诞生以后,在利用自然过程中便对自然加以干扰,甚至破坏,全球变化也就更加复杂化了。

二、人类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干扰

生产力的步步提高,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加大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尤其是世界人口已猛增到58亿,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原过量被放牧,沙漠化日益在扩大,动植物种类在灭绝,优美的环境遭破坏,地球上的灾害愈来愈多,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狂风暴雨、水旱灾害……在地球上各个地方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使全人类不得不共同发起“国际减灾年”来对付,这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1.全球重负人“祸”为首问题

地球面临的所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不足和人炸五大挑战,核心是人口问题。人口猛增必然造成生物圈负荷的加重,引发生态危机。地球承载人口必有一个最佳限度,而且人的个体消费指数愈高,人口总量的极限就会愈少,人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必然得到自然惩罚,但在时间因素链上具有滞后性,往往是父辈作孽,子孙遭殃。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增大,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打破了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生态系统就丧失了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能力,必然产生全球性负向变化,增多了全球自然灾害的机会。增大了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压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愈来愈拥挤。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不利于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全球变化,既有天灾,人“祸”为首。

2.完整的臭氧层产生空洞问题

位于大气圈中平流层里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有害生命机体的紫外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然而,近几十年来,在平流层中飞行的超音速喷气式巨型飞机数量大增,它们排出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同臭氧化合,消耗了大气中含量不多的臭氧。加之,还有各类化合物产生的氟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释放物,被紫外线照射变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已使完整的臭氧层遭到了破坏,产生空洞。有的科学家估计,人类释放的上述物质,已使臭氧减少了3%,长此以往,预计到2050年,可能导致臭氧减少10%。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则将产生危及全球的人类和生物界的重大问题。

3.大面积酸雨沉降问题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元凶。它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生成硫酸或硫酸盐的微粒,飘荡在空中,遇到风雨下降,就被冲洗下来,形成酸雨雪。加之,氮氧化合物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硝酸和碳酸盐,同样会使雨雪变酸,它们的生成都与燃烧石油、煤炭矿物等燃料有关,是当前的一种严重污染物,已几乎为害整个地球。

4.生态系统失调的问题

全球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生物圈产生着很大影响。例如,自从消灭害虫十分有效的有机氯类杀虫剂使用以来,这种不易分解的农药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积累,使人和其他一些生物受害。如此下去,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环。另外,地球上辐射能量的增加,也会对生物界造成巨大的危害,可使人类遗传功能受到无法恢复的损伤,也使生物遗传发生突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

5.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对流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大气起保温作用。所以,大气周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大气圈的能量平衡过程。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的数量急剧增加,进入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随之剧增,这势必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变化。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比较脆弱,气温只要有少许改变,尤其是位于沿海之滨的大城市如上海、伦敦等其损失更将惨重,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广植森林,保持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是一个全球环境的重大问题,非一国一邦所能办到的,这仍是一个人为全球变化问题,已到了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的时候了。

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与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通过自己的劳动变为财富,供自己享用。但由于早期人类认识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好在那时人口尚少,生产力水平尚低,造成的破坏还是局部的,尚未达到全球性的规模。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尤其是到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使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事件不断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财富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产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资源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到了人所共识的非联合治理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了,到了共同提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时候了。

四、可持续和谐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丰收不忘歉收,勤俭治国,细水长流。绝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但作为当代明确提出的科学术语,是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WCS),其目的在于把资源保护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再是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稍后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经过对世界各地的广泛调查与有关人士讨论,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的共同未来”(OurCommandFuture)的报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报告之中。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我们现在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草原的退化对我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再一次明确“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这一报告成为联合国及全世界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带有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所通过的世界《21世纪议程》,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地球承载力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人类必须生活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否则,便要发生天灾人祸,减去超承载力的那一部分。人们常说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所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总量。人口学家估计,21世纪内世界人口可能增加到150亿,如此下去,势必超过地球承载力,人祸当前,可持续发展者必须严肃考虑,认真对待。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求必须对资源综合利用。[3]再其次,多样性是建立稳定持续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多样性与稳定性呈正相关。生物种类成分愈多,愈趋稳定。因此多样性增大了它的稳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系统论方法思维看,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地区,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键,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人与资源矛盾的产生与实质,是由人和这一复杂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因而在解决资源的战略时,要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21世纪也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乃立国之本、强国之策、富民之术,教育为基础,百年树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首当其冲。21世纪的人类将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共生地理环境,共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界的新的联盟”,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愿望。人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489-689.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4

环境经营(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组织对环境问题所实施的管理运营,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战略的概念(葛建华,2011)。环境经营的实施是企业经营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相互融合的过程;环境经营的目的是获得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是基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它体现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共同依存关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1924年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Management”中提出的。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过程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社会回应(Ackerman,1976)、公共责任(Preston,1975)、企业社会绩效(Sethi,1975)、商业伦理(Carroll,1994)、利益相关者理论(Freeman,1984)、企业公民(Matten,2003),以及社会责任投资等,它代表了不同时期CSR问题的研究重点。普遍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

现阶段,人们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作为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民营企业而言,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往往给民营企业一种需要“付出一定额外成本”的表象,这一部分成本经常被民营企业视为非相关成本。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变为一种自身的主动选择,需要突破传统路径,寻求符合当前民营企业经营现状的最佳方式和途径。环境经营作为一种正在不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经营模式,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路径的变迁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实行环境经营,不仅提高了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促使企业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和开拓新的事业领域,回避环境风险,确立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博得社会的积极评价;更重要的是,实行环境经营,也为民营企业赢得了可观的利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民营企业环境经营的特征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环境的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时,需要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即将环境成本控制在环境的自净化能力之内(冯巧根,2010)。从生产活动的角度讲,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借助于生产流程优化、技术水平提升,以及高效的监管手段等来控制环境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达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组织效益并重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民营企业环境经营的总体特征。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民营企业有着多种形式,主要有私人独资企业、私人合伙或股份制企业、私人控股企业、个体工商户、家族企业等。以1978年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民营经济已走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3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黄孟复2011年7月介绍,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一些沿海地区,如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地,民营经济更是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更高。据2011年上海(沪)、江苏(苏)、安徽(皖)和浙江(浙)等省市“两会”提供的资料统计,截止2010年,沪苏皖浙四省市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达到643.41万户,总注册资本2.31万亿元,占全国个体私营经济的34%。2010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来自沪苏皖浙四省市的占66%。以江苏省为例,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0516万亿,位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448元,名列全国第二。江苏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在江苏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占据重要地位,民营经济对经济的贡献率60%以上,对税收的贡献60%,对社会就业贡献90%。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前20强中,江苏占有6席,占30%,其中江苏沙钢集团、苏宁电器集团分别以1786.24亿元和1562.23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名、第三名。雨润控股集团、三胞集团、江苏新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等均进入前20强。在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江苏入选企业112家,分别占所有入选企业22.4%。可见,民营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民营企业的发展倾注了民营企业家们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同时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模式,他们的追求和目标也迥然不同。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如下一些特点:

(1)经营方式简单,企业规模偏小。我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大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起步较晚,发展初期实行的主要是粗放式经营方式。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民营企业发展缓慢,规模以中小型居多。

(2)经营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也有少量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早已为广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挤占甚至垄断,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是这些非传统行业的国家政策、资金、规模、技术等进入壁垒较低,且竞争环境相对较为宽松。

(3)管理模式陈旧。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家长制管理模式,实行的是高度集权化的管理。不论是家族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由强势人物(同时也是企业的主要投资者和创办者)作为统帅,以家长的身份带领几名亲信,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企业的所有权、管理决策权等大多掌握在强势人物手中,可以凭借其经验和高度责任心,通过快捷的经验决策,把握市场机遇,并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减少经营风险。

(4)企业经营灵活。民营企业较多集中于竞争性行业,其接受的竞争意识早,思想观念较国有企业更接近于市场经济,经营灵活,且拥有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缺少政府各方面支持的民营企业就更需要在观念上具有超前意识,这样才有可能在严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5)创新意识强。民营企业的成功,有赖于业主的创业精神,他们既勤奋努力,又勇于抓住机遇。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完善,沉重的管理压力已使民营企业家面临发展的瓶颈,谋求创新,寻求突围是民营企业的强烈愿望。

(6)营销力度大。民营企业在推出一个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同时,往往会借助广告宣传,制造消费浪潮,以提升知名度,利用庞大严密的营销网络占据市场,通过高度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从而再次投入市场推广,以此周而复始的运转,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多数知名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共同模式。

(7)“老板文化”突出。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十分明确,从大的决策到日常的管理,都听从“老板”的主意,服从老板的决定。虽然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也会尽心尽力地积极献计献策、提供咨询参谋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但从根本上说,服从老板意志的决定,是每一位员工心中都十分明确的。

2.民营企业环境经营的具体特征。近年来,随着环境认知的培育及环境行为的调整,民营企业的组织习惯、工作流程与经济生活等均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企业员工对环境经营的态度得以改善,并自觉地将其体现在工作与生活之中。民营企业环境经营的具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环境经营由被动转向主动。以往,民营企业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合不得投入,仅仅依靠落后的技术和陈旧的设备开展经营,造成大量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企业员工对环境经营的意识也表现出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对于贫困地区的企业员工而言多赚钱少污染自然最好,但环境经营的重要程度可能要略低于发达地区企业员工的意识。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有意放松监管,也在客观上助长了民营企业对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的忽视。近年来,随着环境经营的深入,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以及市场竞争的残酷现实教育,加之政府监管与环保资助的双管齐下,民营企业环境经营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2)环境经营从局部、眼前利益向全局、长远利益转变。以往,各地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盲目引进外来项目(包括内资与外资),即只顾自己的局部与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所在地环境的整体及长远效益。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主流的竞争思想是低成本战略,产品经营与环境经营的融合度不够深入。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营需要在企业文化、环境管理、组织建设、成本管理等方面实施创新,并据此带动管理模式从注重局部、眼前向全局、长远的发展战略转变。

(3)环境经营方法由单一向多元并重的方向转变。过去,企业立足内部控制来防范诸如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效果并不显著;通过环境经营的嵌入,企业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而是将自身利益与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甚至整个社会利益融为一体,此时,企业的环境等风险从单一的风险转变为系统风险,反过来增强了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提高了环境等资源的生产效率。

(4)环境经营监督从行政的强制性向市场的自由配置性方向转变。以往在环境管理上,行政监管的手段不仅多样,且政出多门。表面上看监管很全面,而实际上却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根本上讲,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各地方、部门缺少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环境责任上“投机”的结果。当前,企业的环境压力与日俱增,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生态系统恶化带来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还因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日益增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用“无形”的手去引导民营企业的环境经营,奖优罚劣。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作用。

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路径博弈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履行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企业利润?如何看待民营企业行为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机制怎样,等等,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路径的研究,引导民营企业重视利益相关者的索求,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1.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例如在社会责任概念刚刚进入我国实践时,就是以进口企业对我国沿海出口加工企业提出遵守SA8000的要求为标志的,当时的民营企业对于进口方要求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得雇佣童工等要求十分惊讶,认为比我国政府的管理还要严格,甚至有人将其看作是西方对我国提出的新的贸易壁垒。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了解逐步加深,企业行动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许多企业主动接受相关认证,遵守相关守则的要求,甚至积极采取有助于社会责任实现的生产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顾及到所处的社会环境,一个完全违背环境要求、不能够和环境建立起良性互动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

与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的关注程度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仍有待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总体不强、企业发展现实的制约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等因素共同交织,使得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社会各界的预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当前社会责任受到普遍重视的时代,民营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重视和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寻求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履行路径。

2.路径依赖与过程管理。在语言学中,“路径”一词是指物像相对于场景进行运动时所经由的路线,共包括三种成分,即矢量(vector)、同构(conformation)、指向(deictic)。在词汇化模式中,物像运动的路径是指一个事件得以完成的核心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路径”一词解释为“道路(指如何达到目的地说)”。Talmy(2000)曾针对运动事件的路径含义的语言结构和概念表征,提出了路径复合体(Path Complex)这一概念。制度经济学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力,以解释制度变迁具有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事实上,路径依赖有不同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某种初始制度选定后,其报酬递增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向同样的方向配合,形成合力,导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制度变迁,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路径依赖。另一种情况是某种制度演变的轨迹形成后,初始制度的报酬递增消退,开始阻碍生产活动,与此制度相关的既得利益者则尽力维护,从而使社会陷入制度的无效性,进入“锁定”状态,这是恶性的路径依赖。良性的路径依赖与恶性的路径依赖之间存在着多种均衡,制度演进的轨迹不是唯一的,人们可以创造一些制度安排,以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避免进入“锁定”状态[徐大同,2003]。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路径依赖”,克服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局部观,通过环境经营的价值观引导民营企业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早期的民营企业为了盈利,其经营活动往往从“打球”、“活用政策”到“创造性地对策”来维护其利润为核心的经济目标,随着民营企业自身的强大及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促进环境经营的优化,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开始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对此,我们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要注意使用管理过程工具来进行社会责任的管理。动态管理理论与管理过程论是避免民营企业进入路径“锁定”状态的重要手段。动态管理是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以预测和分析内外部信息数据为基础、对企业的各种经营生产政策、管理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补充的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要积极、快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管理主要是用管理学上的一组技术、工具和方法来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计划、控制和改进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输入-调整-输出的过程,对于动态管理而言,就是信息-响应-行为的过程。

3.组织保障与制度建设。民营企业在具体的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应根据环境经营的内在要求,通过组织保障的方式,如设立相关的环保专职部门等,负责收集信息和执行环保标准,组织职工开展环保活动,增强环境经营信念;同时,制定并落实企业的环境目标和计划,包括单位产成品所产生的废料、废物再循环率、环境保护投资状况等具体的可计量的指标数值;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一基本方针,采取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如污染综合防治、环境技术开发等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组织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而拓展为社会贡献的领域。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路径的选择,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在订单等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博弈。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响到进入欧美公司供应链的中国企业,2000年以后,几乎所有的欧美企业都要求对其全球供应商和承包商实施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唯此才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贸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跨国公司应用SA8000等标准,通过订单来约束中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自身在中国经营过程中也往往在环境、质量等方面达不到我国的标准,如前些年发生的SK-Ⅱ化妆品的质量缺陷问题等,未能真实地履行社会责任。这表明,跨国公司与SA8000之间也存在一种博弈关系。我国已进入了WTO后过渡期,而民营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中往往处于最低端,利微、技术也不够先进,在交易的制度博弈中,民营企业一般处于劣势。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按是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AS8000)认证作为选择代工企业的标准,对于已经通过认证的代工企业,也要时常进行监督与检查,一旦发现代工企业有弄虚作假和严重侵犯劳工利益的情况发生,跨国企业就会采用减少甚至取消代工企业的订单。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存在一个权益的博弈,一方面,若不按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去做就得不到足够的订单,企业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短期内,企业的利润肯定要受到损失。如何实现博变的均衡需要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

二是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政府与民营企业(经济人)在面对社会责任方面均可能存在自利行为。正如有人所说的“恶政府、恶经济人”现象(吴敬链,2003),即政府的行为和经济人的行为本质上都是机会主义的。如果没有某种约束,政府的行为会是恶行为(如过重的税负,以及要求民营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同样经济人的行为也会是恶行为(一味降低成本,在环境、员工工资等方面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设计出一种具有动力机制的路径,使得政府行为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达成一种博弈均衡。政府应进一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舆论宣传,继续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环境,推进全方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三是民营企业与产业集群区域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博弈。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是民营企业大量聚集而形成特色区域的块状经济,目前浙江省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就有500多个,绍兴纺织、海宁皮革、乐清电器、嵊州领带、诸暨袜子等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200多个,区块经济总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50%;一大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第一,成为单打冠军。然而,民营企业家对社区以及集群区域的环境考虑则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就业状况也不如从前,“民工荒”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同样地,大学生当保姆等现象也不一定是好事,若一味抢民工的饭碗,民工就要失业,社会就会变得不稳定。中国需要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民营经济中的一些富豪进行慈善事业的启蒙教育,让他们回馈社会,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在内心里得到满足。尽管理论界有证明说,从长远角度看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利益是呈正相关的,而实际上盲目要求民营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提高劳工标准,则会导致这些企业缺乏竞争能力,无法保持原有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上,在一些劳动密集的产业集群区域,民工们每天没有白天黑夜的劳作(工作十多个小时),却只有不到20元人民币的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对于广大的民营企业来讲,还是一种长远的期望。对此,民营企业当务之急是要树立企业公民的观念,并形成相应的新形象。“企业公民”强调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非“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其意义是“要把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变为企业的制度行为”,企业公民建设,就是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唯一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补充社会需要的自然与平衡。我国的《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经典文献中,存在许多有关企业公民思想的阐述。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在古代思想上,充分借鉴儒家和道家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以此来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商业伦理(Carroll,1994)一派,这种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不谋而合。儒家思想对于政府或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引导是有积极意义的,譬如孔子所在的鲁国的统治者,曾经以各种棘手的内政问题请教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时他们问:国内盗贼太多,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如果你们这些国家治理者不要有太多贪欲,人民就不会去做盗贼。有时他们问:年景不好,税收不能支持国家的财政怎么办?孔子的弟子有若回答说:应该减少国家开支,少收税,让人民能有足够的生活物资(两段对话均见《伦语·颜渊》)。总之,“以人为本”,加强以环境经营为主的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一种重要路径选择。

四、基于环境经营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路径突破:成本创新

环境经营的实施是企业经营活动与社会责任行为从相互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环境经营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基础,其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组织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的综合价值,体现出的是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共同依存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开始积极地引导企业在实践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并在民营企业中推行“有效益的环境成本管理(简称‘EoCM’)”。成本创新目前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路径。

1.路径突破的基础:EoCM理论。“EoCM”最早是由中德政府间以协作项目的方式引入中国的。该方法的基础是德国费合尔(Fischer)开发的一套环境成本管理方案。EoCM的理论框架由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体系等构成。EoCM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与环境经营的思想一脉相承,通过EoCM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加强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有效的环境保护;其研究目标是最终实现企业的“三赢”,即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组织效益,其中“经济效益”的具体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环境效益”的具体目标是减少废物、废水、废热和大气污染物的毒性和数量,“组织效益”的具体目标是有效实施改进,提高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方法体系是通过EoCM循环(外循环与内循环),寻求企业的非产品产出(Non-Product Output,简称NPO)。非产品产出(NPO)是EoCM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那些用于生产过程却未形成最终产品的原材料、能源和水。通过对NPO的计算,找出NPO中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改进措施,以此提高企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经验表明,NPO成本占企业生产总成本的10-30%。浙江省2006年以来实施的经验表明,对于一些特色行业如制革行业的企业,NPO成本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EoCM循环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方法,它是充分利用企业已有资源并发挥企业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模式,包括外部循环和内部循环。

EoCM的外部循环分三步六环节:第一步是进行诊断,目的是确认NPO在何处产生(物料流分析——环节1);相关成本如何(成本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环节2)和为何产生NPO(原因分析——环节3);第二步利用企业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减少NPO(措施制定——环节4)和怎样实施选出的方案(措施实施——环节5)。最后一步是检查和检验措施的效果及效果的可持续性如何(融入企业机制——环节6)。EoCM的内部循环主要包括现场调查、达成共识、调动力量、行动、改进与评估等具体环节。EoCM理论是一种全面的环境成本管理思想,较好地体现了环境经营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理念,对于指导民营企业进行社会责任路径突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路径突破的观念:动态思维。以EoCM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行环境经营的技术与方法,通过生产设计的改进,以及技术的革新来提升环境生产的效率,其结果会实现回报的递增。实践证明,“回报递增”已成为企业环境经营的一种发展规律。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升环境经营效率,往往在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上下功夫,通过“腾笼换鸟”等措施强化企业集群的培育,增强财政的扶持和激励力度。这是因为,相比小规模的资源节约活动,大规模节源的成本更低。为了提高企业资源的整体效率,可以积极探索新技术,以替代原有的环保技术。譬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以下一些新技术将会带来“回报递增”的效果,主要包括:一是采用先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是碳纤维)来制造汽车,这样能够在确保防撞性能的同时使车身重量减轻三分之二。二是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并使用性能更好的轮胎,这样能使空气阻力减少70%,滚动阻力则最高可减少80%。这些创新可节约近2/3的燃料消耗。三是采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使余下三分之一的燃料再节约30%到50%。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中,车轮由电机驱动,而电机的动力则来自车载小型发动机或涡轮机,甚至是更高的燃料电池。四是以电子系统替代多数传统硬件,包括从变速器和差速器到仪表和悬挂系统的某些部件。而电子系统则由高度集成的,可定制的、可升级的软件进行控制。有了这些新技术,人们可以制造出零排放、高性能的各类汽车,并且不会影响汽车的质量或功能。

3.路径突破的手段:成本管理。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社会责任路径,往往通过如下的成本创新来加以体现:一是生产流程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民营企业通过引入企业管理顾问,或派员工到其他企业或单位学习等形式,将不同的成本理念与方法带入企业,并结合企业社会责任路径创新的具体目标进行改造与应用,使生产环节与采购供应、市场销售等环节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污染的源头上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具体包括实施更有效的方式优化特定的投入要素,并获得更高的产量以及创造更出色的产品。换言之,当用成本更低的材料替代现有材料,或者对现有材料更好地加以利用时,资源利用率会得到提高。同样的,在生产流程方面为了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进行的变革,通常也能使产量提高。这种生产流程与成本控制结合的方式,在现阶段的成本管理工具上,已有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与资源消耗成本会计。今后,随着此方式的进一步推进,成本创新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涌现。

二是技术进步与成本管理相融合的方式。目前,在环境经营中较为受关注的环境技术是企业在污染发生后能够把污染处理费用降到最低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方法的关键,是从污染物中提取有用的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如何将有用的东西,科学地加以利用(回收废料等),以及如何改进次优化处理来实现创新,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技术进步与成本创新的融合,从环境成本角度来讲,就是要对环境设备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比较,开展环境设备投资,并分析环境改善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程度。譬如,受US EPA的委托,托拉斯研究所(Tellus Institute)开发出了P2/FINANCE。这是一种从财务上评价防止污染的设备投资计划程序。一输入必要的数据,投资后发生的成本及收益的现值,可以按投资后的5年,10年、15年的收益状况自动予以运算。同时,它也可以和备选方案开展比较探讨。此外,受美国能源部的委托还开展了E2/FINANCE计划,这个计划是节省能源投资等的经济性评价程序。与P2/FINANCE相比,扩充了认识资源成本的功能。

三是组织改造与成本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组织改造与成本优化结合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是将组织行为与IT技术紧密结合。对此,注重环境经营的信息化手段,优化成本管理工具等至关重要。虽然,IT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成本创新提供技术保证;但是创新的真正实现,企业必须从价值核算走向价值增值,这也正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我们应当从机制上、观念上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价值创新在直接层面上讲,就是企业或企业领导者有没有价值运筹的智慧。有时候这个智慧简单到把牛肉放到网络游戏当中去,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高科技,但是它充满了商业的智慧。杭州一家民营企业巧妙地将牛肉干与文化相联系,创造性地将牛肉干卖进互联网游戏之中,实现了价值的创新。最初,这种设想仅局限于个别企业的联合,随着环境经营价值体系的形成,这种合作转变成为一个全球传媒资源的共享平台——共合网。在这个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R&V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非商业竞争的合作模式,具有“高收益、零成本、内嵌入、稳定性、共享性、平等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巨大优势,使得合作企业间可以整合不同资源,充分发掘这些资源中闲置的资源效能。凭借创新的理念和模式,这种环境经营已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注意。这种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成本创新思路,不仅丰富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典范,值得我们去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提炼。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