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2

劳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它与其他生产实践形式相比,生产劳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首先,生产劳动使人类维护生存的方式对于外部世界而言是能动的,决不像其他生物那样“顺其自然”。这种能动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不仅使人认识到自身与其他生物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差异,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正是人认识自身与认识自我的起点,而且为人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奠定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客观基础。价值观念来源于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存体验的结果,这为建构人的道德基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正因为有了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生活,才能实现对生活的体验,也才能经常遇到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感叹。这些大量没有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生活品味慢慢融合成人的生活价值元素,成为自然自我的价值标准,为他今后为人处世确立了基本范式。其次,生产劳动成为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基本通道。生产劳动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性劳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突破了单个自然人在特定有限的境域中,对美好生活无限追求所形成的诸多矛盾,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在一定社会场域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准则产生重要影响。道德的本质就是人们在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一套评价体系,它与法律一道作为稳定和发展社会关系的两大支柱。凡被认为是道德的,它会以社会的各种方式进行褒扬,激励人们沿着特定的方向去生活;凡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社会的谴责中受到抑制和制裁。于是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生活价值,并建构起一定的道德准则。同时,生产劳动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根本动力,也是人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形成德性的关键。所以人以生产劳动的方式融入社会便成为生活德育的基点,而决不是来源于脱离生产劳动的道德灌输。所以,生活德育是关注生活的教育,是指引人建构生活德性的实践性教育。人正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中,确立了自我价值的方向,在竞争共存的社会规则中做出“适”与“不适”的反应,从而将人对他所生活的社会产生道德认同感,因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人的生活是有层次的,其层次结构与人类的需求层次结构大体上是对应的。生活的基础是生存,它保障了人的生命的延续,满足了人的“衣、食、住、行”的生理上的需要。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从生存向生活的跨越。这不仅实现了生活对生存的超越,而且为人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心智基础。从生活德育的观点看,对生存的超越练就人的勤劳、节俭、忠厚的道德品质,使人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质,这也是成人的基础。因而维持生存不仅是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生活超越生存的动力源。一方面只有人能存活下来,他才能以现实的存活状态为参照,去构想更加美好的生活远景。也不管最终能否跨越这关键一步,但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对生存维护的历程却改造了人的自身。虽然其他生物同样具有维护生存的本能,但由于它们不能通过想象并凭借生产劳动对生存的维护和超越,所以无论如何达不到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对生存的超越,才能激发人们去努力找寻成人之道的斗志和热情。或许充满许多曲折与坎坷,但正是在愈挫愈勇中实现了人的跨越,也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区别开来。人也正是在满足一定的生活层次并不断提升生活层次的循环进化中关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从而确立和建构一定时代背景下的道德素质。

我国生活德育的虚化

(一)生产劳动的弱化对生活德育的影响道德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社会的,道德的价值在于为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一个自然人的生存可能无需道德的存在,但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道德的作用便立即凸现出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需要道德加以调整和规范,以此保证自我与他人的各种利益得以实现。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强,人们之间的矛盾就越发错综复杂,因而社会对道德的诉求更加强烈。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对道德的效度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大量参与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那么他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这正是生产劳动对人的德育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以集体生产劳动为方式的生产关系逐步被分散式、自主式的生产形式所取代,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正日益被众多分散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所分割。每个人在无形地从社会性较强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游离出来,导致现代人的社会性在不断弱化。人们在以自我为主导的分散式的生活中,开始对道德和伦理疏远,从而使人的德性基础受到全面的冲击。我们关注到“80后”、“90后”的问题,他们普遍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张扬性就是社会性弱化的必然结果,鲜明地嵌入了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烙印。值得关注的是,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断弱化的社会问题不仅发生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而且也广泛地发生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广大农村。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使广大农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生产劳动主力军的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不仅使农村人口密度的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使农村生产劳动的社会性的弱化与日俱增。驻守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基本上是劳动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生产劳动的虚化与社会性的弱化,使农村青少年长期处在自主分散的生存境域中,再加上留守儿童急剧增多,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封闭、落后和无助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人格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德育的影响人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指向表现不一,有的人从低一级的生活层次向高一级的层次跃迁后,生产劳动在他生活的构建中或许变得没有原先那么重要了,为了贪图生活的安逸,回避和远离以生产劳动为灵魂的社会性生活,其道德水准可能就维持不变甚至倒退。人唯有不断地通过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不断地反思自我,那么他的道德素养才能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不光只是解决知识学习的问题,同样对于人的德性的维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有不少人刚开始的时候人品不错,可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却干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而缺少生产劳动的再教育往往成为其中的主因。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而且加剧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各阶层分布失衡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原本由每个人事必亲为的生产劳动方式开始以货币交换的方式转嫁给其他人,使一部分人的生活中严重缺乏“成人”所需的生产劳动。这不仅影响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参与生产劳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人的道德结构的全面优化。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劳动外包的倾向十分明显:衣服破旧了,只要有钱到了商场就能购买新的;家里没有大米,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招待客人无需在家庭的劳动协作中实现,只要付费完全可以坐进酒店享受全程的“周到服务”;等等。这些变化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的确变得方便快捷,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现代人的生产劳动在急剧分化中变得弱化和失衡。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角看,养尊处优的生存方式,反复地强化生存的实然结果而又不断地掩盖超越生存的艰辛历程。原本由生产劳动奠基的生活系统被“外包”式的优越条件切割成生活的碎片,将原本通过生产劳动而构筑的人的社会性被先进的科学工具分割成缺少协作包容的自然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基于现实的社会性正在被虚拟的电子社会在不同程度地替代,因而当代青年人在生产劳动严重不足的社会背景下,其精神世界正让位于虚拟的电子世界,于是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人在以更强的能力和手段改造着外部世界的同时,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加剧了人性的虚无。这不仅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同样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与人类的进步和谐共进。(三)功利性的学校智育对生活德育的影响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存在的意义,并寻求适合于自身的“人的活法”,从而去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德育就是要面对那些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去引导他们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自身存在的现况,去超越自身探寻生活的价值。因此,生活德育是以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为前提的。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将生活德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完全剥夺。首先,智育模式的严重仿生倾向使学生逐渐失去自我。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实施的是模塑式教育,即仿生教育。一种模拟生命,而实际上是否定生命自主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所主导的教育。它把对学习者生命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转化为控制性的指导思想或技术规范,并加以实施的教育。从操作层面上看,仿生教育的本质是用生理的强化去代替生命的领悟,是强化教育者“教”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从而以学生在大量的局部、机械和物理的观察、分析和模仿中去代替生命价值的重构。让学生在预设的机械模仿中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大量预定的作业中实现“量到质的转变”,这些都是仿生教育的细节所为。只要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变,仿生教育就不会停止。基础教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视为“致胜法宝”的“题海战役”也逐年升级。铺天盖地的试卷作业,从课堂做到课外,从学校练到家庭,从平时学到周末,试问哪里还有学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自我主张的机会呢?仿生倾向将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参加生产劳动的基本权利透支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德育的“自我空间”呢?其次,智育边界的无限扩张,让学生在知识增容中不能自拔。基础教育一直默认并强化一种观念,那就是唯有知识的增量才是生命活动的不竭之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拼命地尝试着拔苗式的超前教育,大学的内容下移到高中,高中的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内容下移到小学,小学的知识向幼儿园渗透。于是基础教育的“地盘”做大了,教学节奏加快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实践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压缩了。正常的周末打了折扣,法定假日成了奢望,更长一点的寒暑假期变得遥不可及。学生每天在不停地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运转,僵化地关注着作业、考试和分数,缺乏生产实践,缺少生活内涵。学生的身心不堪重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滋生。其结果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知识如浩瀚的海洋,永无止境。当一个人因为生命价值所需而具备了持续学习的动机与能力,那将成为畅游学海乐学终生的永恒追求。反而言之,倘若学生因为迫于各种压力勉强地学习,那么今天所进行的一切智育活动将因他们离开学校后而变得毫无意义。教育原本是让生命个体获得幸福,可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他的快乐就无形地被我们的智育所剥夺。试问,教育的幸福观从何而来?道德教育生活德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学技术也便步入了巅峰。与之同行的智育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超越于德育而成为教育的核心。更为糟糕的是,在加强智育而推动的教学改革中,由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德育的内在机制与内在要求,将德育实践智育化,结果是原本以实践为主导的道德教育类课程被人为地抽象成教条式的文本,严重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从而全面冲击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3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也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力最强,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在其他四育之中,从而使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以美辅德。

美育可以促进人的道德的形成,达到美与善的结合,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美的教育与美的影响,可以使个体的道德习惯和信念理想构成个体的心理动力,继而转化道德行为,让审美与道德浑然一体。如:通过对自然美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油然而生,进而激励自己为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通过对社会美的鉴赏,感受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从这些美的典型身上,看到真善美必将战胜假丑恶,激励自己更加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义。这是以美辅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二)以美益智。

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能力,达到美与真的结合,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和艺术宝库中去,促进其掌握知识,把理性内化与自我感知结合起来,把群体的合力结构转化为个体的自由直观,开启和疏通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思维通道。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运用“美学的、直观的”方法研究相对论;麦克斯韦运用对称形式的美的欣赏观纠正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等。同时,通过美育,在形象生动的直现的感知下,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稳定,而且能更主动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增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推动他们去进行科学研究。

(三)以美健体。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促进体态、体能的协调发展,达到美与健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体态健美的发展。一方面,体魄的健美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运动,人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在形体的敏捷与力度、灵活与协调中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人体特有的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具有特殊的魅力,透出独有的审美体验。

(四)以美炼人。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劳动的审美态度,培养把劳动作为体力与智力游戏来享受的情趣,从而使劳动变成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美。”[1]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表现。可以说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美丽的外表形象,也不会产生诸如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世界名画,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通过劳动,提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也就提高了对审美的认识。而从深层意义上讲,劳动锻炼了人的体魄,美化了人的外表形象,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美化了人的心灵世界。

二、促进人的和谐

和谐之人是一个多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其中,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审美素质是关键。因此,审美教育实现与否,关系到和谐之人的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具体来说,审美教育所构成的审美素质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

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特殊的功效,表现为以美储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这是由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决定的,人的任何道德行为,都受内心指令的控制,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自己的内在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自觉地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二)文化素质。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作为社会有用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美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以美启真。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情感,开发人们的智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美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人一旦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会有着不懈地追求,因而引发出种种想像、联想、幻想和创造的欲望。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简称,身体素质强调健康的体魄,心理素质注重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美育可以促进这一内在一致性的提升,达到以美促体,以美养心。在美育活动中,人们会因欣赏美、感受美而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种心意状态会使人血脉顺畅、经络通达,从而有助于身体康健,体质增强,人们的性格、气质等也会得到塑造,达到身心和谐的美的境界。如:欣赏自然美,大自然胸怀的博大宽广,会强烈地感染于人的内心,使人更加热爱生命,同时让人感到世俗名利的渺小,从而使人摆脱烦恼,心灵净化,趋于高尚。同时,在美育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形体美观念,也将使人们对自身的体能有所认识和感悟,这将有助于体能的开发和形体美的创造,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形体矫健,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三、促进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和”,“和”则为美,其直接表征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和谐统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通过审美教育,特别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以和谐发展的态度、亲和的态度去对待自身、他人、自然与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一)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身心关系。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较少地关心自身,极少地关心自身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导致精神危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疾患。“如果人类再不更多地关爱自身,特别是关爱自身心理与人格的健康,人类的焦虑症、忧郁症的蔓延将远远超过癌症与艾滋病的危害。”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而心理与人格和谐协调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的内在情感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五种品格的塑造:一是善 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二是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三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是谦虚,虚怀若谷,言行谨慎;五是淡泊,要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的协调统一,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状态,这也是实现幸福而完善的人生的必要前提。

(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

美育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关爱、宽容和诚信,社会充满冷漠、冲突,甚至仇恨和暴力,那么即便是繁华的都市,也会显得“花无香,鸟无情”,人就如同置身于感情的沙漠之中。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从而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建立起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这种人道主义理解就是一种审美(同情)的精神,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

(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天人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自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并没有把握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由恐惧、征服到掠夺、破坏。只是到了新世纪初,人类才逐渐认识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关系。而这一认识的最大体现就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因为自然是孕育人类之母,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与其祖先、子孙后代共有的家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对立走向和谐,由敌对走向审美,从而实现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欣赏绮丽美妙的自然美。美育就是这样以它的特殊“教材”――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诱导人自然而然地获得优雅的审美态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4

关键词: 互联网+ 育德 学生发展

W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秉承“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以“和谐课堂、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阵地,致力于“微心”德育尝试。“微心”德育一是见微知著,谋事在先,依纲施教,以确保德育的针对性;二是以微育人,精细管理,小事入手,努力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结构要素与生成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三是以心育心,知情意行,及时引领,促进学生身心智的协调统一。推进“微心”德育,遵循道德品质的生成规律、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文化引领的育人规律,强化课程育人与实践育德,从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起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以心育心、以情激情,挖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发展、思与行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品德成长和学业全面进步

一、见微知著,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

1.关注学情就是注重学生道德成长。

“微心”德育的含义之一,即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核心素养中,师德师能是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一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固然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的学生需要关爱”、“在什么时候需要”、“应该怎样关爱”等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是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育过程言传身教最好的范例。学生课堂困惑少,勤学乐学的热情就高;教师花时间想办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学困生、问题生就少了。教师一方面熟悉学生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其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学校利用课改契机,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备学生、备学情,转变教学模式,激情引趣;科任老师开设微信公共账号,每天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到该账号中,利用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微课作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疑难的“点睛之笔”,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帮助学优生进行知识的提升与迁移,对学困生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大大降低问题学生的比例。

2.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孩画的这些公仔还能获奖上教育网。”,家长会后,一位成绩平平但酷爱漫画学生的家长对班主任说。课堂归课堂,活动归活动,在校就是搞好数理化等文化课的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有文化课之外的爱好,便被看做是不爱学习的问题生。这也许就是传统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指出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始终是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德性养成的主阵地。初、高中学生在知识、情感上需要什么?个人品格和能力方面应该着重发展什么?这是课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尤其注重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心育课程、青春期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和其他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人尽其才,发挥特长优势,实现课堂内外知识有机衔接,既锻炼思维、增长见识,又丰富阅历、提高实践能力。对新入学新生,开设军事训练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选修课程;对初、高中低年级开设三防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开设系列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励志教育课程。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等德育课程则贯穿于全校三个年级每个时段。

二、以“微”育人,精细管理,促进学生思与行的和谐。

1.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

粗放、层级多是传统管理低效的根源,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一级抓一级,但部门多,指令在传输过程中经历环节复杂,导致内耗增加,传输信号失真。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分部管理,学校按年级分为四个工作部,每一个部各配备一位副校长和德育、教学行政,设置两名年级主任,五个人组成部委领导本部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副校长为部负责人。分部管理是学校扁平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形成简政放权、各负其责,工作上又相互良性竞争的一种工作格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特长的发挥更直接恰当;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的把握更精准到位,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推进“微”德育。

三国刘备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入手”,以身边小事教育学生,促成学生展开思考和行为纠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从大处着眼,就要明确一个目标:实现学生思与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有认识、有行动、有提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一个理念,即良好的品德养成从细微处做起。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遵循三种策略:一是“微而精”的策略,取材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小而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教育意义;二是“微而实”的策略,篇幅小而完整,适合学生年龄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是“微而活”的策略,小而新颖,有创新性,不枯燥乏味,对学生有吸引力。在实施的途径上,注重坚守五个节点:课堂、操场、食堂、课间和家庭。校园内以学生干部队伍为主力,在学校、管理部和班级三个层面加强人力管理的同时,分门别类地制作大批德育微视频、微课,利用班会、级会、校会、家长会开展教育。这些教育素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维度展开,促进学生“学、问、思、辨、行”。

三、以心育心,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促进身心智的和谐。

1.加强心育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配备了两位专职心理专业教师;所有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了心理教师C证培训,30%的在职教师参加了A、B证的培训课程;有三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在编撰心育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心理n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更大的心育课堂。在全区中小学中首先配置了专业心理分析软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网络测试,收集学生数据,为每一名入学新生建立追踪性心理档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心理理念,为学生舒缓青春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学习和家长期盼等方面导致的压力;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QQ群、微信群等途径,将心育课堂延伸到家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做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问题全覆盖,从源头上杜绝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2.整合资源着力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通过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学校持续推进心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不但借力于市教体局、卫计局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巡回沙龙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消除亚健康心理状态,而且发挥区“心理医生进校园”、家庭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等专项活动效能,在教师中定期开展团康拓展训练,开设十几个教师社团,活跃教师身心,使教师心理发展力不断增强。同时学校通过家委会、社区等途径,积极引进社会公益机构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团康活动,帮助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家庭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保障师生身心发展的和谐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以文化育人,构建育德多维网络,促进育德环境的和谐。

文化,是一种内心认同,是心灵深处的感触、思考,然后外显于行的过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沃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心育的过程。

小丽是个娇小秀丽的初二女孩,最近在学生中十分活跃,不但生活用品成人化,还经常呼朋唤友地开Party,很舍得花钱。但是她的课堂表现却令班主任担心,经常打瞌睡,学习每况愈下。更糟糕的是,有一天学校德育处老师接到一个邻近城市中学生打来的电话,向学校投诉小丽网络欺骗,网购一件化妆品收了钱没发货。经过了解,小丽的父亲说小丽假期与表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回来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了一个淘宝账号,自己做起了“网商”,在网上推销化妆品之类的日常用品,能赚点钱零花。这次被人投诉是汇了钱去上家,但对方迟迟未能发货,导致不能如期交货给买家。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遍性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商业性、便利性等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和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甚至家长不甚了然,在学生使用网络从事不该做的事情时,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要提防学生网络运用不当形成网络污染,严重陷入网络欺诈乃至犯罪等消极因素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发挥各级关工委、社工机构和心理辅导机构作用,关爱特殊家庭学生和学困生、贫困生;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建构和谐班级,开辟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心育德,则心通、理顺、行端、学成。“微心德育”,使德育工作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传统德育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杜时忠,著.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1995年,该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在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笔者基于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论文统计分析

发文的数量分布2006年12月5日,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大学生”和“创业教育”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从得到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1~2006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共计144篇(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统的时效性,2006年的论文统计可能不够全面),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呈现出递增趋势和阶段特征:(1)2001年为研究的初始阶段,国内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发文仅3篇,占2.08%,说明虽然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但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2000~200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此阶段研究论文以年均7.5篇的速度增长,说明国内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3)激增阶段(2004~2006年),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激增,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12篇,2005和2006年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18篇、28篇。三年的论文数量占总发文数的77.77%,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发文的主要内容分布以篇名为路径检索到的144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中,有42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占总数的29.17%;有24篇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模式的,占总数的16.67%;有24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总数的16.67%;另有18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的,17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的,分别占总数的12.50%、11.81%。其他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内涵、评价体系等内容。

发文的期刊种类与期刊分布以篇名途径检索到的144篇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主要发表在7类期刊上,其中64篇发表于大学学报,占44.44%,位列第一;38篇发表于教育学期刊,占26.39%,位列第二;16篇发表于科技类期刊,占11.11%,位列第三。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其中发文最多的期刊为《科技创业月刊》,共发文8篇;《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各发表6篇,并列第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高教》、《当代教育论坛》各发文3篇,名列第三;发文2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共18种,具体见下表。

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通过对144篇论文作者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论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其中在高校教学部门的作者共97位,占全部作者的67.36%,位列第一;在高校管理部门的作者共39位,占全部作者的27.08%,位列第二;其他作者共5位,占全部作者的3.47%,位列第三。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概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利用时机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1]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与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综合能力、创业知识结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2]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时机能力的培养,提出时机能力培养是关键,并概括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利用时机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即时机意识、认识时机能力、抓住时机能力与寻找制造时机能力四个组成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利用时机的能力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时机意识;二是认识时机意识,具体包括认识时机的本质、激发学生成功欲、把握时代特点能力等三方面;三是抓住时机能力;四是寻找与制造时机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培养大学生主动开放的心态、冒险与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3]研究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剖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思想改革,应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应设置理想理念教育、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三是教学过程、环节、方式、组织、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与环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既有模拟也有实战;在方式上,应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4]剖析了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两方面着手,具体地说: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认知能力、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坚定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果断、勇敢、敏捷的行动等几个方面;二是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包括多种能力、敏捷的气质、乐观的性格的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与高雅的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最后还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5]概括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应编写涵盖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能力、创业理论、创业指导、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并应以创业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与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政策与法律法规。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6]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还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转变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2)打造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适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4)创新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潜能挖掘的大学生管理体制;(5)创造创业实践的有效环境,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7]分析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通过探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课内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给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与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8]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定位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学科内容、实施规程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一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二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要推进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将创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四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演习场所;五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认证制度,完善学生自主创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六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与设计大赛,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高校的认识、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体系、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9]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得出我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在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1)认识方面的问题,高校师生存在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2)师资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3)课程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0]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热”与“冷”(火爆的创业报告与冷清的创业教学,热闹的创业竞赛与尴尬的创业实践)两个方面的对比,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缺乏利益、教师没有动力、缺乏资金支持与实践场地等问题。

参考文献[11]从高校教育主体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2)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教育意识淡薄;(3)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2]通过对零陵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指出零陵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单一、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要求相差较远、措施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教育模式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零陵学院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四)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13]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可使大学生转变“就业靠国家、靠父母、靠关系”的旧观念,树立就业靠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创业观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14]分析了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高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15]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界定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统称,涉及多种课程,可以界定为: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险精神、冒险精神等精神与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以开发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

(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16]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应通过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检验,应主要从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17]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设计了质量控制系统结构,主要由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的集中,94.44%的作者来自高校的教学与管理部门;二是发文期刊类别的集中,97.22%的文章发表在大学学报、教育与科技类期刊上;三是发文的年代集中,77.77%的文章发表于2004~2006年;四是发文的内容集中,75.01%的论文内容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分布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途径、教育模式、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系,而且还涉及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完全相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研究创业教育,并探析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教学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体系等角度着手研究;统计学领域的论文作者则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虽然各类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但也存在交叉,体现出各自的部门职责与专业特色。

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调查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

发展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紧贴时代,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一般的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而是更注重采用实证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时代背景等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较窄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服务系统、支持系统、政策、成本收益等问题则很少有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过于笼统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教育模式的构建上,而对运行机制、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很少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问题进行研究。

(二)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

一是必须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应对社会上关于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借鉴,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素质、投资收益、资金获取、服务系统以及对就业的促进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尤其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予以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的关键。

三是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的研究。应积极探讨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金筹集模式,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探索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资金保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2]于源溟,明辉.试论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利用时机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黄挚雄,罗安,杨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1).

[4]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求索,2004,(1).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6]刘彩生,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8]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9]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10]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科技,2005,(10).

[11]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12]古月明.零陵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5).

[1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月上).

[14]袁美学.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9月下).

[15]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