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1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84-02
一、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 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 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2]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3]。有的学者提出“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 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4]。有学者认为, “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5]有学者指出, “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6]。还有的学者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7]。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阐述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在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价值沦丧、过度消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以一种合理、合法、合乎道德规范的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被忽视了”。[8]物质生活富裕的另一面是享乐主义;市场竞争的另一面是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崇尚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另一面是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以及对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忽视与贬斥。现代社会正在呼唤仁爱、和谐、诚信、节俭、协作等传统美德。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都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道德观教育迫在眉睫。
2. “”的阴影并未消失,传统文化复兴难度较大
“”十年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摧残,对腐朽思想的强化,以及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对西方理性主义、人本精神的盲目崇拜,一味凸显主体地位,致使人们把追逐个人眼前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诉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
3. “大众文化”悄然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作为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通过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混乱的人生观价值观、哗众取宠的低俗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道德观为突破口,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整合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我们进行道德观整合迫在眉睫是由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道德基础,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道德观的支撑,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等原因。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因此,从道德观教育入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1. 为道德立法
一方面,要定义我们的道德标准,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它。道德观体系主要包括伦理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9]
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强制道德标准的执行和统一。如新加坡的“鞭刑”,随地吐痰不仅要罚款,而且还要让你受皮肉之苦,还要让你在众人面前丧失尊严。没有人不愿意做一名道德修养水平高的公民,但是法律可以让这成为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在法律的高压下,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当高水平的道德标准成为大家的习惯时,道德标准内化到公民内心,法律也就成了象征,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重视家庭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10]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但在目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使传统的家族本位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市场经济使伦理经济时代的人伦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理性主义作为中西方文化撞击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结构”[11]。家庭结构的变更和西方理性主义的侵入正威胁着中国人的精神命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用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来教育和要求下一代。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人人都应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彼此关心体贴,男女老幼都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力。另外,在家庭伦理道德中遵守性道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家长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使家庭和睦幸福。
“国民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审美意识、理想信仰等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所呈现出的整体性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是反映国民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标志。”[12]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国民精神教育对公民素养、公民道德等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
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给予足够重视,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第二,适时革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三、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长规律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逐步培育学生的国民精神认知能力和践履能力。第四,重视对逆向精神行为的有效纠偏。第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4. 加强媒介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
在这里将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偏向于‘传者’的权力,”而“网络媒介则强调传授之间的互动”。[13]
传统媒介(电视、报纸、广播等)的公信度是长期实践在受种中积累起来的,权威性是其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塑造和树立道德模范,并强势推出,对国民造成正面的影响;也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展开对突发道德事件的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国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网络媒介就是指借助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的平台。我们利用网络媒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播时应该广泛涉及各种技术组合,如网站、电子邮件、FTP、聊天室与BBS、ICQ、博客等,采取游击战术,同时又必须集中在各种组合中较有影响力的据点进行持久战。我们的传播者要在宏观上把握,及时发掘新事件的道德传播价值,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要始终如一、无处不在的进行。
四、结语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突破口。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我们最终要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道德价值观实现整合的目的,从而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 2007- 02- 13.
[2][7][9] 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 张维迎.和谐社会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企业家,创刊 20 周年特刊.
[4] 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4).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6]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04-11.
[8] 徐嘉.市场经济与传统伦理的创造性重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0] 许敏.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源始性地位[J].学术论坛,2005(3).
[1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2
关键词:凉山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组建,按章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经济组织。从外延上来看,它是当前我国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等组织的总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截至2010年底,凉山州共有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838个,成员11.2万人,带动农户45.3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
一、凉山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从凉山州的实际情况看,不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存在生产经营规模过小、产值小、会员少、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就合作经济组织在凉山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中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蔬菜和林果等产业,而粮食、油料等产业就很少,总体上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也说明某些产业的初级产品市场需求已趋饱和,而本地精深加工发展十分薄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运营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分松散,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很不完善。一是章程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规范性差,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甚至连章程都没有;二是制度不健全。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方面缺少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得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组织成员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不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停留在单纯的提供市场信息、推广技术、代购某些生产资料等中介或科技服务的状态,与合作经济组织成员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在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方面则是更加缺乏。
3.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一些地方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关心、支持缺乏力度,出台的某些扶持办法缺少可操作性。二是部门服务不到位。在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上,存在着诸如多头管理、登记程序繁冗、收费标准不一等问题。三是氛围不够浓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宣传教育不够,导致很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清,心存疑虑,甚至有不少错误的看法。
4.组织成员合作意识差,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长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和部分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错误认识导致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较为注重眼前利益的实现,缺乏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长远眼光,缺乏长期互助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合作意识较差。同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大量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专业人才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直接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二、加快凉山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通俗易懂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农民组织化,充分认识到分散无序的农户没有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正确把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地位和作用,增强农民群众的合作意识。其次,要抓好典型示范。各县市要选择1-2个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组织有活力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典型,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第三,要注重培训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合作组织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管理人才,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间造就一批熟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知识的骨干。
2.科学推进,因地制宜
由于各县市现实条件存在差异,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要结合本地农村发展的实际和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发展与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相结合”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紧紧依托和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导向,从农民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体现主导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
3.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要坚持“办一个、成一个”的建设理念,加强对现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合作组织自我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营销功能,发展对外经营,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形成产权明晰、服务优质、制度健全、利益联结稳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对较为成熟的新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积极引导它们向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形式发展。积极探索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再联合,使合作组织成员数量、带动户数、空间跨度、合作领域能够得到较大发展。
4.优化环境,多方扶持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是资金扶持。政府财政应当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等。财政支农要向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倾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二是税收优惠。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合作组织销售的自产农产品或简单加工农产品,以及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业务等方面,给予少征或免征各种税费。三是服务到位。各涉农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认真执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
5.创新服务,健全法规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3
秘书工作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秘书工作带来哪些影响,秘书工作怎样努力适应并积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我们秘书工作者,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应该从思想理论上深刻认识和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秘书工作有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秘书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如何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二是如何抓紧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二、秘书工作要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利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要为这个决策服务。还要为胜利实施这个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秘书工作到底是怎样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好服务呢?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秘书工作要进行自我改革。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改革,必将引起人们也包括秘书人员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是非标准、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
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还必须给秘书工作部门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思维方式等方面注入新的内容。
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思想观念中,同其他党政部门一样,秘书部门还要特别注意破除"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
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要求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秘书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督促。今后,党政部门的秘书工作基本也应从这些方面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核心问题是提高服务质量。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秘书工作怎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把对服务的要求与市场机制作用密切联系起来。应该承认,在以往经济体制下的秘书工作,为领导服务的质量还是很高的。但是应该看到,保证和维持那种水平的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主要依靠人们的政治自觉性和责任感,并辅之以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不可能重视市场机制对秘书人员行动的激励和制约作用。相反,许多应该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往往被所谓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替代了。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单靠人的自觉性和一般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要求人们做好秘书工作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是难以持续地、全面地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把提高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落到实处,除了高度重视人员素质、培养热爱本职的精神外,还要从注入市场机制方面多做文章。
五、秘书工作在注入市场机制中,要十分重视自身职业道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生活中,将通行商品交换、等量交换、市场竞争原则。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4
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这一基本规律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抓住这个“牛鼻子”,有利于集中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按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切实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把握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党的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改革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改革配合和支撑,没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改革协同跟进,经济体制改革也很难深入,甚至会阻碍和延缓经济体制改革,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步消长的关系更加明显更为紧密。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道,协同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践行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改革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5
秘书工作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秘书工作带来哪些影响,秘书工作怎样努力适应并积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我们秘书工作者,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应该从思想理论上深刻认识和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秘书工作有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秘书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如何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二是如何抓紧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二、秘书工作要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利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要为这个决策服务。还要为胜利实施这个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秘书工作到底是怎样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好服务呢?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秘书工作要进行自我改革。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改革,必将引起人们也包括秘书人员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是非标准、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
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还必须给秘书工作部门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思维方式等方面注入新的内容。版权所有
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思想观念中,同其他党政部门一样,秘书部门还要特别注意破除"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
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要求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秘书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督促。今后,党政部门的秘书工作基本也应从这些方面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核心问题是提高服务质量。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秘书工作怎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把对服务的要求与市场机制作用密切联系起来。应该承认,在以往经济体制下的秘书工作,为领导服务的质量还是很高的。但是应该看到,保证和维持那种水平的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主要依靠人们的政治自觉性和责任感,并辅之以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不可能重视市场机制对秘书人员行动的激励和制约作用。相反,许多应该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往往被所谓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替代了。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单靠人的自觉性和一般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要求人们做好秘书工作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是难以持续地、全面地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把提高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落到实处,除了高度重视人员素质、培养热爱本职的精神外,还要从注入市场机制方面多做文章。
五、秘书工作在注入市场机制中,要十分重视自身职业道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生活中,将通行商品交换、等量交换、市场竞争原则。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6
[关键词]政府;市场;房地产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0163
1 引 言
我们对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而不断深化。继续遵循计划经济路线,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十二大主张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仍然强调国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国家,推行计划经济,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忽略市场的作用,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寻租和腐败盛行,与经济发达国家差距加大。另外一些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代表的国家主张自由化、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实施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停滞不前。只有以韩国为代表的少数经济体,既强调市场主导作用,又发挥政府调节作用,成功地由低收入进入高收入国家。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基础
自从1776年《国富论》问世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因为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而区分开来。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个体(消费者和厂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使社会福利提高,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通过价格调节资源配置,是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不能干预市场。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证明市场存在局限性,有时会失灵。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问世,标志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产生。他们认为,政府应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干预市场运行,以便纠正市场失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竞相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学派。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产生了滞胀,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新古典主义重新回归,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肯定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同时把政府活动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吸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发展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非完全排斥,而是有机补充,相互协调。当经济萧条衰退时,政府应当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当经济繁荣稳定时,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以市场设计理论(Market Design)为代表的当代最前沿经济理论主张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认为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建立充满活力和有序的经济形态。
3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连同上下游几十个产业一起主导中国经济发展。但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住房价格涨幅过快,甚至高于同期的国民收入增长幅度。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翻倍增长。
自2010年起,政府几乎每年都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收效甚微。上述调控政策,分别针对当时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短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中长期并没有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房地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房价快速上涨,是供求严重失衡造成的。显然,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我们应该重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这个指导性原则,尊重市场规律,改变过度依赖行政性手段的宏观调控。
影响我国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从1978―2012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 5倍,年均实际增长7 4%;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 8倍,年均实际增长7 5%。另外,大量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未被统计。高、中、低收入家庭分别趋向于投资性、改善性和刚性需求。其次,城镇化进程。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指出,中国2014年城镇化率到55%,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水平。国家统计局《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人数逐步增加,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比上年增加983万,增长3 9%。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2014年将达到727万。半数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未来都将在城市就业,会产生巨大的刚性住房需求。最后,货币超发。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 74万亿元,约为当年GDP的两倍。由于国内缺少投资渠道,国外投资又受到限制,大量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快速上涨。
从住房供给角度讲,住房价格决定于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35%~55%(杨波、杨亚西,2005)。影响我国土地价格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土地财政。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指出,土地出让金从2005年的0 6万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3 3万亿元,累计增长5 7倍,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例从不及40%上升到60%以上。在客观上,地方政府受益于高房价,因为高房价不仅带来较高的财政收入,还能够推动当地GDP的增长。
市场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的作用是为市场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政府应当推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房制度,保护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进行房地产税制改革,抑制投资性需求。总之,政府不要频繁使用宏观调控手段,而应进行制度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4 结 论
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经济体制,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如果能这样做,中国经济还可以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到2020年左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成为中高收入经济体。
参考文献:
[1]廖英敏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20)
[2]林毅夫 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3]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杨瑞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