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1

开学初,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颠末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肯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步伐,明确建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运动和教授教化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导理论,进步教师的理论素质。

(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授教化根基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增强教授教化老例(备课、上课、作业、指点、测试)的治理,进步讲堂教授教化效率。

(3)积极开展教授教化科研,用教导科学指导教授教化。

(4)组织公开教授教化,开展听课和评课运动。

(5)关切培养青年教师,使之早日成为教授教化主干。初一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抓好“平几”根基教授教化,培养数学素质;初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进步数学解题才能。环抱目标,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积极展开工作。

二、本组各年级教师工作环境:

我们初中数学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朝上提高,有民主、竞争、连合、高效的组风。如初一的教师为了抓好起始年级学生的思想品质,进步数学造诣,培养优越习惯,他们新能结对,集体备课,老教师无私奉献,新教师客气勤学,集思广益,共同尽力。初一的教师对“有理数乘法”的教授教化内容进行反思,全体教师讨论激烈并都能当好参谋,提出建议;初二年级课程难,他们指点学生异常耐心,遇到问题总是配合探讨,常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掘客非智力因素,尽力缩小后进面,教授教化后果较好;初三卒业班的教师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他们常常一起研究进步数学温习课教授教化质量的措施和步伐,交流早年带班的经验。初中数学组形成了一个连合勤奋,刻意朝上提高的战斗集体,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三、参加教研运动环境:

我们组的教研运动每两周开展一次,霉畚教研运动事先都颠末精心筹备,定内容、准光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导理论和本学科的教授教化经验,充足教师的今世教导理论和学科知识,王育才主任,符强,陈元圣先生每人都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教师常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研氛围浓厚,增强随堂听课,听课都在15节以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导教授教化运动。

四、积极组织课外运动: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2

关键词:试卷讲评有效性数学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学生进入初三复习阶段,每周都有一次以上的中考模拟试题训练或考试,试卷评讲便是家常便饭,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上讲评课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大收获呢?什么样的讲评课才是高效而务实的呢?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总结了几点讲评试卷的经验:

一、明确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标

概括起来,试卷讲评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1.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2.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

3.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认识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4.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5.总结方法――总结解题中的有效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途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是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做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教师要提前做好试卷分析

教师必须提前做到对试题的知识点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试题的难易度;分析试题的命题的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2、教师要具体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①统计了考试成绩。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一个近乎正态分布反应了学生实际水平和试题本身难易情况;

②统计得分率。每一道试题均有得分率,并与我事先估计的情况相比较,以此反映我对学生是否了解;

③统计了试题答案的错误情况。这是直接掌握学生知识、思维和教学状况的必要手段;

④统计有创见的解法及相应的学生。从而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考试情况。

三、在评讲数学试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师要精心准备

试卷讲评课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既要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又要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做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将试卷内容进行归类讲解

如果老师不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答题方法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重复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将试卷中相同或相关内容的题目和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相同的题目,进行归类讲解,使学生对试卷上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

3、讲评要在普遍性中突出重点

试卷的编排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多是重点突出的、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试卷有绝大部分都是基本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也不同;不同的题型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不同题型的试题所描述的数学过程简繁程度不同,分析难度也不同。因此,在评讲试卷时,教师不能一概而论,模糊地带过,要有重点地进行仔细解剖,让学生真正的弄明白。

4、针对特殊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在对学生试卷评改时,总会发现有些学生错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内课外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真正的弄懂题意,以及解题方法。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教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使他们真正的学会解题。

5、指导学生进行矫正补偿和检测

在试卷讲评完后,可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反思、归纳、总结,抓住试卷中的难题、关键题、易混淆题,把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用网络化的图表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试卷讲评要重视技巧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注意分析归类,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重视启发学生

讲评课教师应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或引导学生回忆题目设计的相关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或探寻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的数学模型,建立方程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数学情景,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悟深、悟透。

4、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3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此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数学测试卷的讲评 王道勇《中小学数学》2008年3月;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3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3)圆的性质;(4)直线与圆;(5)圆与圆;(6)角与圆;(7)三角形与圆;(8)四边形与圆。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4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实际现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它是将纷繁复杂的实际事物进行一种数学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之间的数学联系。数学建模的过程包括这样几个环节:从分析实际问题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果,再把结果带入实际问题检验,用实际数据检验模型的合理性。若符合实际情况则可作为结论使用,若不符合实际情况则对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或干脆建立新的模型,直到最后将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教学建模的类型

主要有数学概念模式、数学原理教学模式、数学习题教学题模式、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数学讲评课模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等十一类。本文主要就前二种模式作一些自我的看法。

数学概念模式分“讨论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启发讨论式”将教师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导”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指导、辅导等方式与讲授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尝试、提问、讨论、反馈、练习等,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教学与学法能够较好的相融相进,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经历,可以使他们在后继的学习中,逐渐理解能力,掌握教学思维方法、学会数学思维。“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通过系统的自学,彼此交流、合作、研讨,掌握概念、获取新知。同时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作用过程之中,数学知识不是简单机械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而是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建构的,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为建构新的认识结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有什么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很显然,数学建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载体。同一个实际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去思考或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会得到不尽相同的数学模型,这就是数学建模具有创新性的一面。

发现问题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要在现实中提取数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确定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有一眼抓住要点的洞察能力,有善于从实际问题的原型中发现其数学本质的能力,有通过现象除去非本质的因素,发现本质因素的能力。也要求我们平时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一双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建模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以后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学生要解决数学建模问题必须要深刻地了解问题背景,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要做实际调查,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数学建模教学由于要由学生自己动手,熟悉问题,构造模型,推理结果,所以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必须要由多人共同协作。这样学生之间就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意见的争论中综合出最好方案来。

四、初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依靠“纲”“本”,打好基础

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为了构建数学模型,要求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充分理解。这就要求教者必须依靠教学大纲,抓住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基本技能,灌输基本思想方法。

(二)在教学中渗透思想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很早就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渗透。

(三)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5

关键词:试卷评讲课; 课前准备; 试卷评讲; 课后反思

考试后的试卷评讲是教师和学生教学反馈和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它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在复习阶段,做好试卷讲评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数学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存在着从试卷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的现象,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的评卷方式。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试卷评讲课的重要前提,没有课前准备,试卷评讲课就无的放矢,取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课前准备要做那些工作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分析试卷。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知识点的覆盖、各个题目考察的目的和解题方法,试题的难易情况和甄别度,以及试卷布局合理与否等。

2.分析考试情况。在试卷评讲前教师要做好测试情况的统计,如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分布等;要分析各层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和解题能力差异;找出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错误;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及防止今后解题错误的措施;努力寻找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的方法。

3.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教师要总结归纳出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特别对一题多解的题目要认真分析。以此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对重要的、典型的题目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变式,并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4.准备好试卷评讲课后的作业。试卷评讲课后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订正错误的外,还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错误,再设计一些相应的、逆反思路的或变式的题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

5.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考试情况分析后,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错误,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近期的教学方法,发现不足,设法弥补。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的方式方法,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课我认为大致可分三步,即“评”、“讲”、“练”。

首先是“评”。即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在教师试卷评讲课前通过自评的方法先自己对考试中的得失作全面的评估,力求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题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讲评试卷开始时,可以对试卷的整体难度、试卷知识的覆盖面、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总体考试情况向学生说明,让每个学生大体知道近期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

其次是“讲”。教师讲试卷时不能只按题目顺序讲,教师在试卷评讲评要照顾一般,突出重点。为了在试卷评讲要照顾一般,突出重点,我认为讲试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有针对性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要按学生错误原因、错误类型为主线,选择典型错误题目和学生错误最多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评,讲清楚错误的原因。讲析试题要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比如讲选择题时,可按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归纳讲评:即按特殊值法、筛选法、直接法等方法归类讲评;讲解答题时可按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类讨论和待定系数等数学思想讲解。2、注意延伸性。讲评试卷时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一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以将从以下方面发散引导:(1)“一题多解”。 对于大部分学生已经做对的某些题目,同样有必要在讲评时进行讨论。这是由于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只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套用数学公式、数学定理,而不善于寻找简捷解法。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认识,多方面去联想同一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和提高解题技巧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评讲时应注意既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寻求最佳解题方法的能力。前者有助于开拓思维的创造性和收敛性,后者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应通过讲评予以展示不同的解法,总结不同的特点,从中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题方法。(2)“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促成再一次飞跃。一份好的试卷所提供的题目,一般都经过优选,往往存在适于开展 “一题多变”的好题。评讲时,以某一题为基点,让学生的思维在 “一题多变”中向各个可能方向拓展、发散,能够大大提高思维的广阔性,促成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再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在问题的变通过程中,既可以把学生思维由浅显引向更深,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又可以把相关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当然,“变通”要掌握好深度和难度,不可牵强附会,过于繁杂。同时,由于评讲课改变学生了的做题过程,由原来的学生一人独做变成师生多人齐做。学生在做答卷时都经过一番思考,无论结果是否正确,对题目已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并形成深刻印象。在这个基础上稍加点拨,学生容易实现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多题一解”。总结出解题思路,归纳试题中多题一解的题目,并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练”。即讲究巩固性。试卷讲评,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订正自己的错误,还要有意识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设计一些小题目进行巩固性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再设计一些相应的逆思路或变式题目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益。

三、试卷讲评后的反思

试卷评讲不能以试卷上的题目讲完即告结束。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以便获得更高的效果。所以,教师除了自我反思“教”之外,还应注意帮助学生做好试卷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教师的试卷讲评是针对全体同学的,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试卷讲评后,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借此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错某些题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类似错误一犯再犯。反思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分析过程,从解题方法中再思考。通过回顾,使学生体会某些分析方法的普遍应用性,促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进行再认识,并将对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或许还会发生质的变化。

2.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最后结果,从最后结果的适用范围进行再思考。

3.对某些试题进行数学情景和数量的改造,要求学生再思考。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适当换上“新衣”,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常用途径,将试卷上的某些试题改造后留下给学生再思考,可进一步扩大讲评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试卷讲评课过程中要抓住初中数学的特点,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同时还要做到学生练以后再讲,至少要思考后再讲,对错题的讲解也要在表扬后再讲。如此方能取得最大化效益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以它特有的教学情景,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及时把握这一良机,充分发挥试卷“余热”,提高考试后的试卷评讲课的效益,对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一切都有待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

初中数学评课要点范文6

一、文科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高中数学教材难度大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且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是一次飞跃。高中教材抽象,理论性强,对逻辑推理、形象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更高。进入高中,学生就马上遇到理论性很强的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学习,其中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简易逻辑四种命题,命题真假的判定,充分必要条件等,立即让一些学生晕头转向。还有映射与函数概念,要求学生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还有很多知识点,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方程实根分布,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方程和性质,立体几何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的关系,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应用题,概率,等等,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由于一时不能适应高中教材,很多学生一跟头就栽在数学上。

2.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缺陷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工夫,要多思考、多研究。而文科学生由于长期受课程设置局限性的影响,数学学习中思维活动水平的层次不高,多数文科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呈孤立、间断状态,知识零乱,缺乏系统。第二,不能正确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遇到问题时只看到一些零散的、无关紧要的材料,在推理时常常顾此失彼,造成多步综合推理的困难。第三,思考问题不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思维方向单一,思维惰性明显,表现在注意不到数学问题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意义及关系,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第四,对概念、公式、法则和定理片面理解,习惯死记硬背,对概念、定理、公理的本质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如学习函数时,概念难以理解,抽象不出函数的本质,数与形对不上号;学习立体几何时,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关系难以想象和分辨,在头脑中构不成完整的图形,对于空间图形提供的信息处理困难。

3.文科学生学习数学存在心理偏差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而一些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明确。文科学生容易产生数学“无用论”的潜在错误意识,他们觉得今后大学的学习不再涉及数学,只是因为高考要考数学而硬着头皮去学,因而学习缺乏主动性。其实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方面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在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时,有些学生扬长避短,把数学当做“短”来避。再者是压力过大、自卑、缺乏自信,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在广度和难度上有很大区别,有些学生在初中时随便听听课、做做题,数学成绩就顶呱呱,可是一进入高中,因无法适应高中较重的学习任务,无法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绩迅速下滑,多数文科学生带着失败的心理来学习数学,这些不利因素加重了他们焦虑和厌学的心理情绪。另外,文科班一般女生较多,她们性格较为文静、情感细腻但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几次考试分数下来,他们便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产生了怀疑,自卑的心理越来越重,恐惧数学,甚至怕数学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沮丧、失去信心时,它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的活动,破坏学习的动力,当然也就谈不上高效的学习效率了。

4.文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是文科学生受文科思维的影响,习惯于机械记忆。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就行了,很少能跟着教师去剖析概念的内涵,去分析重点、难点,去领悟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些学生从教师开始上课起就埋头记笔记,完全忽视课堂上的思维活动,被动接受知识,课后又没有充分消化,结果对问题常常是一知半解。二是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满足于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自己动手演算、推理,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解题方向不明,就是算法不合理、计算失误,导致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题目。三是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较差,他们往往只是单纯地模仿,按部就班地套题解题,缺乏灵活性,而且也只喜欢做基础题,不愿做综合题,更少有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性练习,导致思维训练跟不上,思维通常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

二、改进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些做法

1.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应通过正面引导,让文科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文科学生学好数学可以提高数学素养,而不仅仅是高考的一块敲门砖。当然,数学在高考中也是文科学生最能拉开差距的学科,文科学生“成也数学、败也数学”已是社会共识,文科学生数学会学了,学习负担自然就轻了。另外,作为文科数学教师,自身也要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形象,这将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学生,去点亮学生智慧的心灯。爱心、耐心、责任心是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的三颗心,对于文科数学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消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多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让他们意识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接受知识快与慢的差异,没有好与差的区别,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数学,一旦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教师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共鸣,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我历届所任教的班级,许多学生都能从“恨数学、怕数学”到“爱数学”,他们愿意相信自己也可以学好数学,每天课间时间成了我最忙的时刻,学生喜欢围住我,找我问数学问题,找我谈心里的疙瘩……学生从内心里升腾起对教师的信赖,他们的成绩也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也不断得到加强。

2.抓教与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对于文科学生,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让学生先预习,引导他们试着做课本练习和习题,对自己预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做到在上课时有的放矢,重点去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预习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上课时,规范课堂听课习惯,教师督促学生学会做要点式的笔记(避免满堂抄,什么也没听到、听懂),课堂上,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积极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鉴于文科学生接受数学知识较慢的特点,应该多引导学生亲自动笔推算或推理,书写解题过程,以帮助自己的思维。教师讲课应“浅、慢、少”,即课本内容不急于挖得太深,进度不宜太快,切实落实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注意设计更切合文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文科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行模仿性的练习,熟练后再进一步提高。例如,我曾采用的一个课堂流程是,基础知识的记忆思维方式的模仿知识的迁移方法的变通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文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上练习课,设计三种层次题型:“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使学生日后能“温故知新,灵活运用”,这也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解题能力。试卷讲评课,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拿到题目时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如何把关键的条件挑出来?怎样把条件进行转化和重组?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感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布置作业的难度要适中,先让学生品尝一点“甜头”,感受一点成功的愉悦,然后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另外,要多回头做重点、热点题目,多做前面易错的题,要求学生养成作业自觉改错的习惯,每次作业前先订正前一次的错误。有时,我还利用每周一次晚自习的时间,对学生作业当面批改,让学生更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