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1

摘要:社会工作介入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分析预估”。文章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要从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中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案主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社会工作;分析预估;人类学;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1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这是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工作推进。但由于社会工作舶来于国外,该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吸收,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似乎还有些“水土不服”,导致一些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效果不佳。[1]一些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对案主介入的过程中也面临操作误差的问题,引起案主的不适,以至于中断了后续实务服务。从宏观方面讲,这是社会工作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如果我们从微观来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常常面临问题,譬如,介入的效果不佳、采取的方式不合理、对案主的需求了解不多等,不一而足,所产生的问题令案主产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错觉,常常难以收获比较好的效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些问题呢?职是之故,笔者跟进众多社会工作介入项目,发现其中介入环节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由背景介绍、分析预估、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实施过程、总结评估、专业反思等六个部分组成。我们认为,在这六个部分中,前期对案主问题的掌握程度是最为关键的,不仅仅涉及到后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更重要的它影响甚至决定了社工服务的成败。因此,本文将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分析研究,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提升提供一种借鉴和启发。

二、“分析预估”的跨学科分析

诚然,在整个服务的计划安排中,背景介绍和分析预估两个阶段是开展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介入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案主的问题症结所在,切不可草草地预判评估,单纯地走程式化的过程,敷衍了事。事实上,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长期的心理问题,常常使问题的展现曲折,令社会工作人员产生迷惑和误判。因此,要把握案主的真实需求并非那么容易。以目前社会工作教科书上提供的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案主的背景、需求做深入全面的掌控。

在文化人类学中,研究者一直秉承整体观,即将社会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把握其中某个文化现象和人物行为,常常结合所在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文化体系等去分析定位。[2]因为人类学强调任何的人和事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整体下展演的,任何一个文化现象都不能从整个系统中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理解。同样,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若不能对案主的情况有所理解,而匆匆对其进行开展服务介入实施方案,是一种草率和渎职的表现。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必须对案主的生活背景、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理解案主当下的问题症结和未来的需求。

当然,要把握问题和理解需求,社会工作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就目前而言,在社会工作学科教育中,对调研方法的强调还处在初级阶段,以至于学生在了解案主需求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案主的症结在哪里,需求是什么。因此,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而言,这种做法应该加以纠正。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即马林诺夫斯基创导的“田野调查”,强调调查者必须跟被调查的对象有长时间的接触,深入访谈,并且提倡在所处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以此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对当地人的所思所想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3]同样,在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我们不应该急于实施计划方案,而应该对案主及其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细致地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达到真正为案主服务的目的。

然而,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的案主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经历过异样的生活经历,具有多样的文化逻辑,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还需要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才能在社会工作领域游刃有余。事实上,人类的文化行为有其特殊性,但更多的又具备一定的普遍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在人类学中,比较研究亦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人类学强调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发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最终总结出某种规律或通则。[4]由此可见,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亦是社会工作需要借鉴的,某种规律或通则常常能指导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采取一贯的介入手段,能够形成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分析预估”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

以上提及的整体性、深入性和比较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中获得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创新应该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分析预估”能力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1.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目前学科所开设的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针对社会学的调查,没有专门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工作专业实施的,由此产生的社会工作可接入与实际的调查方法脱节,造成对案主的问题症结和实际需求理解不够,最终导致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中断或失败。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学科组在安排{查方法课程时,应尽量将方法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理解调查与接入服务的相辅相成关系。

2.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该严格分析学生所制定出来的介入实施方案,对其可行性、实用性和预期效果进行推演分析。对于单纯照搬照抄的实施方案应予以否决,对确实可行的介入方案进行总结和经验推广。因此,只有达到要求的计划方案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实施的方案还需进行收效的评估和专业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以便为以后项目的实施提供启发。

3.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在平时的教育培养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对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予以灌输和教育。社会科学跟人文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科学强调科学地调查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实证精神,而实证精神的特点之一是对调查的重视和运用。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教育培养为契机,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实证精神,认真指导学生以敬业、勤勉、实用的工匠态度对待每一个实施项目。

四、小结

社会工作介入的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分析预估”。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人类学中的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思路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情况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事实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育培养阶段教习、领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卫小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J].学习与实践,2012,(5).

[2]张佩国.作为整体社会科学的历史人类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3]中根千枝,麻国庆.田野工作的意义[J].思想战线,2001,(1).

[4]何勇,王海龙.文化发生终极原因溯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与社区治理秩序协同构建研究”(编号:14YJA840007);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2

关键词:网络教育;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制度建设,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成为职业社会工作者;同时许多非专业背景的现有社会人员通过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进入到专业社会工作的行列,转化为职业社会工作者。这些为数不少的非专业背景社会工作者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他们再次进入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也十分微小。面对有待提升的能力素质,面对不尽合理的队伍结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利用互联网探索出一条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之路。

一、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社工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

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将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当中。2009年9月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通知》,正式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时间及教育机构的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2012年4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其中提出“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约20万人,全国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万人。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将很难实现人才培养任务,所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将会有力地加快和推动从业者的继续教育。利用互联网来开展职业群体的继续教育有诸多优势:

(一)打破时空限制,让学习更加便利,并能降低学习成本

通过互联网方式来传输学习资源和提供学习服务,能使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并通过教育的规模效益,使学习成本趋于下降。

(二)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更加广泛和平等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

(三)高效跟踪和管理学习者的学习档案,提供持续的学习服务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特征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

(四)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模式,给学习者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

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和生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使交流和分享更加平等和广泛。

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构建社会工作者终身学习社区

(一)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社会工作专业有着鲜明的专业特点——实用性。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以下简称网上人大)在社会工作专业设计上大胆创新,充分考虑了专业性和职业性,并进行有机整合。从2010年开始,学院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收集各个领域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对知识补充的实际要求,与民政部直属高职院校合作,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培养方案设计。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论证,网上人大完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既保持了高等教育中学科的系统性,又突出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用性;兼顾社会工作者专业化(高校课程体系)和职业化(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的双重需求。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化、实用型人才,让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更容易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面向终身学习的网上学习社区

为了给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网上人大搭建了社会工作者网上学习社区——社工学习网,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尝试新型沟通方式,促进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2011年底,网上人大与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设计社工学习网的信息架构,于2012年3月完成了社工学习网第一阶段学习资源建设,2012年4月网站上线运行。社工学习网主要提供以下学习资源:

1.学历教育

面向有学历需求的社会工作者,或想从事社会工作领域工作的人员,开设社会工作专、本科学历教育。在社工学习网上提供了网络学历教育的报名、选课、学习平台。

2.短期非学历培训

对于有短期学习需求的从业人员,开设了网上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进修、单门课程进修、社会工作师取证后继续教育等培训形式。

3.职业资格考试辅导

为有意报考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从业者,开通了免费的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

4.名师开放课

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为网民带来一股视频课程学习热潮。网上人大在社工学习网上专门设计了“视频公开课”栏目,开放了社会工作专业名师课程视频,让每个社工都有机会学习聆听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

5.社工文化知识

对于社会工作从业者了解社工文化、发展、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社工学习网专门开设了“社工政策”、“社工文化”栏目,旨在让社会工作者和大众了解社工、传播社工。

6.社工交流社区

为社会工作从业者提供网上交流平台,把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从业者聚集起来,通过互动和交流,共建和共享知识,推进新的继续教育形式的发展。

社工学习网的建设是网上人大对社会工作者终身学习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衔接的探索。

(三)整合和建设优质资源

虽然各地高校和社会工作者协会也开展了多年的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但成效有限,一是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模式仍以传统的面授形式为主,教学形式单一。二是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各地大部分的继续教育都是依托本地院校或是一些职业培训中心、社会工作者协会进行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优质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和共享。而网络教育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教育更加广泛和平等。

网上人大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师资的调研、选聘伊始,就确定了网聚优质资源,广选名师的策略,对北京及部分外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和专家进行调研和考察,以确保选用最优质、最符合培养目标需要的师资。值得欣慰的是,在师资聘请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的鼎力支持。最终选定的20门专业课程老师均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他们来自多所部属、市属高校,既有社会工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也有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领域的教学名师。

在课程教学策略的设计方面,各门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思路,避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形式,通过设计动画、人机交互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均以“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不同策略的学习内容—测试与互动—辅导答疑”的学习路径组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目前,网上人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全部课程已经投入教学使用。

(四)高效运行的在线学习支撑环境

网上人大依托自身在远程教育领域10余年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为从业者开发了一站式网络学习系统,该系统为学习者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一站式地解决个人学习需要。其智能数据分析功能能为学习者推荐最新的或者最迫切需要的学习内容,最新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信息。让学习者与计算机的对话更加自然,将学习融入生活中,让学习者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智能化学习服务。

三、按需培养,壮大社工队伍

2012年4月,网上人大社会工作专业面向全社会开始招生,截止到2013年3月,共有400余名学生参加该专业学习。

2012年4月9日,社工学习网上线,上线一年的浏览量近6万人,受到了广大社工的关注。

2012年7月,成都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先后与网上人大合作开展社会工作者学历教育项目,为各级社会工作者的学历和职业能力提升开辟新的求学渠道。

2012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北京市民政局在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同时举行2012社会工作专业学历班开学典礼,北京民政系统100人参加网上人大社会工作专业学习。

2013年4月,网上人大与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开展战略合作,将在社会工作学历教育、社会工作师考试辅导、社会工作师持证人员继续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四、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运用现代化手段促进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面向职业需求,专业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网上人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高校专业性和职业教育技能性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双证(学历教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方案,受到了各级单位部门的欢迎,也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化理念,创立了一站式学历和非学历学习支持的终身学习服务模式

迄今为止不论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领域,绝大部分依然还在关注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很少有教育服务机构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服务模式和策略将终身学习理念贯彻到学习服务之中。网上人大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的翘楚,探索出了基于网络开展的贯通学历和非学历学习支持的终身学习服务模式,不仅仅面向独立的学习者,同时也面向企事业单位等学习型组织,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远程教育领域和继续教育领域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创新。

网上人大在帮助学习者实现其短期学习目标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一个社会化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习者参与贡献、保持互动、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网上人大的社工学习网就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化理念的体现。

(三)紧跟先进网络技术,实现了学习个性化,管理自动化和服务智能化

智能化的网络学习平台为每一位学员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以及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让学习者感觉到学习的网络环境与自己紧密相关。学习内容划分为细小、独立的知识点,运用先进的搜索引擎,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能够查阅到需要的知识,同时辅助专业的咨询服务人员,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为学习者解决学习问题,提高了咨询服务的效率。系统中的智能数据分析功能能为学习者推荐最新的或者最迫切需要的学习内容、最新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信息。让学习者与计算机的对话更加自然,将学习融入生活中,让学习者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智能化学习服务。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上人大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社会工作者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是对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对社会工作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加快了专业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速度,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开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以职业为导向、为行业发展服务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探索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沟通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示范性成果,扩大了继续教育的实践和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罗竖元,李萍.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3).

[2]周勇.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江海学刊,2010,(4).

[3]李萍.和谐社会视阈下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4]沈荣华.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3

【关键词】厌学现状;原因;社区工作;解决策略

一、高校学生厌学的基本现状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弥漫着一股“厌学风”,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在高校中弥散发展。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实施,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资料显示,高等院校中学生的厌学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厌学情绪弥漫乃至严重的厌学症”。有资料显示,目前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有厌学情绪的,在各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平均约占20%。

根据研究者对所在高校本科生的调研,也可以发现,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学习没有热情,学习动力也不足,感到生活比较空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在这些同学中,有77.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感到不满意。76.7%的被调研者表示自己曾有过旷课、逃学的行为;91.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即使去上课,也有不想看书、不想听课的感觉存在;44%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课余时间每周会上几次自习,21.3%的同学表示自己很少上自习只有考前才会去。60.4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我校本科生中普遍存在旷课、逃学、不想看书、不想听课、考试作弊以及不及格等厌学现象普遍存在,自己周围就有这种同学。也有26.1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现象,自己也有过厌学情绪。本科生的厌学现象在我校的存在比较普遍,同学普遍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感到不满意,认为学习没有热情,生活空虚、迷茫,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大部分同学认为考试只要突击即可,不用上自习,不用认真听讲。而没有挂科也从侧面助长了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厚的现状。由此可见,本科生的厌学现象普遍存在,这也验证了我们的普遍感觉。同时,结合其他高等院校学者的相关调研,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

二、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本科生厌学

(一)“发展取向”的社会工作理念

在对本科生厌学相关文献的检索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作者将厌学的本科生视作“问题学生”,甚至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害群之马”,认为正是厌学学生的存在导致了不良学风,影响学生的成长学习。在对待这一部分学生上,存在明显的不客观与“标签化”。作为一门助人的科学,社会工作的宗旨在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公正,强调对案主的接纳和周边关系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前提在于,社会工作相信每一位案主都有发展的潜质,尊重人、关心人。既强调对案主的全心全意服务,同时也注重尽量满足案主对自身发展、自我实现所提出的要求。

因此,在社会工作看来,厌学的本科生并不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也不能在提起他们时就嗤之以鼻,这有悖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社会工作理论认为,这部分学生只是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产生了不适应,不能单纯因一方面的薄弱就对其进行标签式的对待,而是要分析他们产生厌学的综合原因,看到他们的发展潜质,引导他们努力战胜自我,从而拥有改变的力量。

(二)系统理论下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

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之一,认为人与社会环境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这种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系统。这一理论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之所以会产生一些问题行为,究其原因,是由个体所处的个人系统、环境系统、朋辈系统等原因综合而来的。对学生厌学的分析,不能将学生厌学行为或是厌学情绪的产生简单的归结于学生个人学习动机或是个人理想层面出现懈怠,更应该从整体着眼,运用系统理论,考虑分析学生所处的环境氛围是否对学生厌学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

结合研究者对所在高校进行的调研,可以发现导致高校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社会风气来看,“就业难”等社会发展形势的存在导致“学习无用论”的盛行,加之高校周边环境的商业化、多元化等给学生带来形形的诱惑。从学生个体来说,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方法不当、自我管理能力欠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从学校环境来看,尤其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制度环境存在不科学之处,不能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这也导致了高校学生厌学风气的盛行。具体说来,导致高校学生厌学盛行的社区因素有:

1. 专业设置不合理,难以充分满足就业需求

通过调研发现,两成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此并不想去上课,甚至经常逃课。近4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目前所学专业难以满足就业需求,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厌学逃学变成了平常事。

2. 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达57%的被调查者表示现有课时设置不合理,有些课程课时过长,使自己的学习兴趣降低,有些课程的课时较短,使自己的困惑又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导致学习热情冷却。

同时,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的比重太大,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比重小。在同一所高校中,文理科等综合知识的渗透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

3. 课程考核内容简单,方式单一

目前高等教育中,绝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种简单的课程考核方式,再加上简单的考核内容,让学生养成了“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 的陋习。这种无风险、无成本的课程考核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厌学行为,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4. 教学方法传统,师生互动缺乏

纵观目前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等传统授课方法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授课方式也导致学生缺乏与教师的互动交流,疑难困惑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社区工作视角下厌学的解决策略探究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工作方法,认为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在于个人,而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以及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社区工作反对将问题个人化,强调从结构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在介入的焦点上,主张不应只要求个人改变来适应环境,同时也强调改变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及政策。

从社区工作的角度来看,在高校学生问题的解决上可以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学生在社区里参与服务社区活动,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当然,这里的社区特指高校学生社区。另一方面,从高校角度而言,学校也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有必要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觉地为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当前高等院校未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的现状下,本文尝试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建议。为此,笔者着重从高校社区环境的视角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调研。主要涉及的变量为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规定,可以分为专业设置、课时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考核、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层面。

结合高校社区工作的相关理论与视角,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厌学风”,不仅需要学生主体提升学习动力、改变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管理,从自身层面更加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同时有必要对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高校社区进行介入,改变社区不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学生权利维护者的角色,协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主体性,增强其自主性和自决性。根据笔者的调研,认为从高校社区来讲,为改善本科生厌学现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对高校相关制度的宣传,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培养方案等相关制度并不熟悉,对挂科与学位证挂钩的规定也比较模糊。很多同学表示,并不清楚挂科的严重后果,认为挂科过后只需重修,重修不过也只是在毕业前进行清考就可,他们表示学校不会不让毕业。事实上,学校近年来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在执行规定时也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二)调整专业设置,适应时代需求

调查中很多同学表示并不喜欢所学专业,很大的原因在于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要大力完善转专业制度。现行的转专业制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学生有转专业的机会,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得不到这种机会。但是,事实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并不需要转专业的机会,而成绩不好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使成绩低下。因此,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转专业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者,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专业内容陈旧,与社会脱节,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调整专业设置,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也是双方共同成长的必要保证。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上完课匆匆就走,很多同学也没有机会与教师交流。这也就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同时,学生在课程学习上也有一定的不自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选择、课时安排等方面缺乏自主性。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师生交流机制,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时间给学生交流,学生也要把握机会积极与教师交流互动。学校也应该放宽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开设公选课时要多听学生的呼唤与需求,对一些公共基础课要适当减少,多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在课时设置上也要多听学生的意见,争取做到课时灵活,课程多样。

(四)改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考核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语言传递之外,还应增加一些实地感知、情景学习等教学方法。针对一些老旧,不适应时代的教学内容,要加强更新与改进,结合时代与学生就业需求,进行内容的更新。同时,要改变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增加考核难度,对学生厌学进行制约,让学生明白平时不认真,考试就会很难的道理。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在解决本科生厌学行为中有着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策略。不论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社区中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经验的欠缺,对此问题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希望研究者的这一分析可以为高校厌学现象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宋义霞.大学生厌学问题成因及应对方略探讨[J].科技与教育,2011(8).

[2] [美]奥林奇著,吴海玲译: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

[3] 李晓凤著.学校社会工作[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 周艳华.社会工作视阈下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5).

[5] 魏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空间略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6] 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社会工作;灾后重建;服务框架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122-07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社会都逃避不了各种各样灾害的侵袭——无论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1〕最近几年中国较大的灾难就有: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8·8”风灾、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2013年“4·20”四川芦山大地震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尤其震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着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地震不仅破坏了灾区人民生活的物理空间,导致灾区大量人员伤亡,也使受灾地区本来脆弱的公共服务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对灾区现有社会关系网络和灾区人民内在心理空间造成强烈冲击和破坏。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伦理秩序、心灵秩序等非物质层面的重建。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经验,社会工作是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专业服务机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主旨的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而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五年来,灾区老百姓在社区层面面临的生计问题、生态问题、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关乎社区社会根基重生的议题,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都显得非常薄弱。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笔者及所带领的团队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作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员,笔者所带领的社会工作团队现在仍然在汶川地震灾区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把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经验进行一些梳理,以期望能快速运用到芦山地震灾区及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害管理中,使得社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作为专业的助人职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有长期参与应对灾害的经验,灾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实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积极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事务,国外对美国“9·11”恐怖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害等重大突发灾害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研究也比较多,已经逐渐形成灾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分支学科。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灾害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对专业性社会工作认知的偏差和实践中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没能有效理顺,社会工作还难以发挥其独具特色的功能。但由于灾害多发,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区恢复重建,其参与社会重建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社会工作者自身不断反思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现有背景下,探讨社会工作在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介入空间、服务框架及其发展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考察

(一)从主体角度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但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往往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这就要求在社会内部寻找其他力量作为中间过渡的环节,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毋庸置疑成为其最佳的协作力量和恢复重建的理所当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政府的合理定位和功能的界定,灾后恢复重建才内含着对社会工作广泛而迫切的需求。

(二)从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难发生之后,灾区人民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关系均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濒于瓦解,亟需合适而有效的救援和重建机制来加以恢复。而社会工作功能与作用契合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可以推动灾区社会和社区救助水平的提升,提供多种资源帮助和心灵安慰,促进灾区社会关系重建和家园重建。正是灾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和社会工作担负的责任、功能与作用的相互契合,才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从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和专业理论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体系的支持合作,促进社会福利和公正,其服务所蕴含的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的目标、助人自助的理念、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特有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和方法,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也是回应和缓解灾区民生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专业基础。社会工作对灾区生产生活重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获得灾后重建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具体情况,包括灾区人口类型分布、灾区人民主要需求、灾区家庭结构变化、灾区社会网络状况等。在了解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尽快找到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方法,并持续性地根据需求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上述诸多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均提到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对象、角色与功能、方法和模式,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的实践经验,尝试架构一个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一)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亦即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2〕准确界定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是社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条件,有助于将社会工作领域相对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从文献研究和实践观察而言,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的介入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领域展开:

1.救灾领域。为弥补政府救灾物资发放机制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救灾物资合理发放,满足灾区人民对救灾物资的特殊需求,社会组织可以参与救灾物资需求评估和资源链接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一是介入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震后灾区社会救助政策进行细致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相关政策法规更适合灾区弱势群体诉求;二是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对灾区家庭经济进行调查,获取灾区人民需求的真实信息,使灾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理性和恰当;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灾区自强自立、缓解其对救助依赖方面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灾区民众做到经济自立。

2.教育领域。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家长、教师、学生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以及学校重建复课后面临的诸多困难,社会工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矛盾协调、资源链接、个案辅导、成长小组、生命教育等多样化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派出驻校社会工作者,将成长小组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开进学校课堂,帮助学生改变人际关系,促进沟通互动,学习适应社会技巧,如通过对北川任家坪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工作站通过小组形式学到了知识,同时认识了新朋友,增加了对团队活动的认识,较大程度改变了他们消极、沮丧、厌学等问题。

3.就业促进领域。台湾“9·21”灾后失业率大幅提升,其就业促进措施包括三个部分。就业服务:组织灾区民众以工代赈,加速灾区清理。雇佣奖励津贴,政府给七日内登记为获得就业推荐或职业培训的灾区民众发放就业券,凡雇主雇佣持有就业券的灾区民众,政府给予雇佣奖励津贴。失业给付:给非自愿失业的灾区民众发放失业金。职业训练:愿意参与职业培训的灾区人员,政府给予随到随训政策;参与全日制的就业培训,政府给予职业训练券以补贴培训费用。在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工作在就业领域广泛借鉴了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就业援助方面探索了一些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路径,如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把灾区人民生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组建妇女手工艺小组,将心理辅导与物质帮助结合在一起;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借助社会机构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开展就业辅导,等等。

4.心理重建领域。汶川大地震之后,绝大多数灾区人民均有较强的无力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对生活感到迷茫,社会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地震伤亡家庭社会心理服务过程的跟踪、效果评估以及专业反思,总结和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即“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支持网络”的社会心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是由社会工作者衔接,在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个体、服务对象小组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并依托于外部生态系统——社区支持网络,由此促进社会工作介入灾区人民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的形成。

5.社区重建领域。社区重建是灾后恢复的关键环节。“5·12”地震灾区民众传统上处于村落以及血缘的联系之中,社区意识恰好能够在灾难之后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社区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纽带并非来自村落或血缘,而是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居住环境,为更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社区重建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重建。在物质层面,包括建筑物、环境设施、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恢复等。在精神层面,包括形成新的社区文化、社区制度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恢复等。前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划,后者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长期介入和关怀,因为精神层面的家园重建,远远复杂于物质层面的恢复。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象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根据专业使命选择并确定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汶川大地震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社会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四类群体:

1.丧亲群体。汶川大地震使近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丧亲群体成为地震灾区受到伤害最深的一个群体,面对自己挚爱的亲人死亡会产生安全感的丧失,难以理解一个意外或失去控制的事件所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及死亡,往往会经历思维上的困难,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感到困扰和迷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产生焦虑。丧亲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帮助生者恢复生存的意志和信心至关重要。日本大地震后有许多人在未来的数年间,始终无法摆脱丧亲的阴影,因而寻求自杀解脱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对丧亲群体进行哀伤处理,帮助他们减缓精神压力,重振生活信心。

2.儿童青少年群体。儿童作为地震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和最不能表达诉求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在自然灾害面前最容易受到伤害。汶川大地震以后,一些儿童因父母伤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孤儿或无人陪护的儿童,父母健全的家庭也因忙于灾后自救和重建而常常忽视对儿童的关怀。同时,在地震中学龄儿童失去同学、玩伴、学校及可以玩耍的场地,社会、学校、家庭及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也遭到破坏。此外,地震本身也对儿童产生较多不利影响,包括恐惧、厌学、自闭等。

青少年则处在人生的多变期,其生理和心理处在不断的变化成长中,他们需要有发展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青少年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他们在受到创伤的同时,又不得不承担责任。地震给他们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焦虑、迷茫、抑郁,可能会导致他们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如或者在家混日子,或者长时间呆在网吧等。

3.老年人群体。由于老年人在社会处境上的特殊情况,在经历汶川大地震之后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多特殊的反应,往往会引发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回忆,尤其是对自己以往坎坷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因缺少亲人的陪伴而感到抑郁、焦虑。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也给其生活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老年人是地震灾后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应成为社会工作组织援助灾区的工作重点。

4.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是地震灾后需要关注的一个特殊困难群体。汶川大地震尽管没有夺走残疾人的生命,但却严重损伤了其生理功能。由于自己的特殊情况,残疾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比较消极,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愿出去和人交往,但他们需要有沟通的平台,他们也想有所发展,却不知从何做起。因此,这一群体长期处于情绪悲观、受人歧视、生活不能自理、生计难以维持的状态,亟需社会工作组织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在涉及灾区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服务,扮演服务提供、资源动员及协调、服务的个案管理、方案设计、重建项目推展等多种角色,对灾区社会重建发挥积极作用。面对不同的灾区人口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深入持久,对案主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缺点是耗时、耗力,且需要掌握高度技巧的心理咨询师才能胜任此工作。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灾难中受影响较严重的个体。目前,在该领域,叙事治疗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工作方式倍受推崇。在个案辅导中,咨询师应帮助案主重新定义灾难带来的影响,抛弃旧有的消极框架,重建案主的积极框架,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改写命运。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常用方法。小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营造安全、接纳的小型“社会环境”,即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这种具有安全感和接纳氛围中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在小组工作中,团体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者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出强烈的团体动力,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进入到小组中,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地震中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小组,组内成员彼此倾诉,彼此理解,成为个体疗愈的主要因子。较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特点在于受惠人群广,团体动力足,组内成员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有助于成员重新恢复积极的生活状态。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相对于上述两种主要方法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社区是联系受灾民众的中间单元,有着人员分布广泛、需求复杂的特点,社区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的长期和持续介入,以便了解社区受灾人员的具体需求,发动和组织需要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同时将社区需要的资源有效地跟社区进行链接,促进社区的动态进步和发展。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居民重建家园的动力,培育主动积极地维持社区安定团结的意识。社区这一中间单元好比社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拥有活力,整个社会才会更焕发光彩。

(四)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介入灾区恢复重建的进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介入前期。社会工作介入前期通常处于紧急救助阶段,基于社区处境的差异性和社工专业的独特性,社工扮演社会资源链接者和社会心理陪伴者的角色。该阶段社工可以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重点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动员。地震灾害属突发性、偶然性的自然灾害,灾后急需外部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因此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应广泛组织和动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开展灾区人民的心理抚慰与康复工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二是评估灾区人民需求。准确评估灾区人民需求是开展社会工作有效介入灾区服务的基础条件。汶川大地震之后,社会工作组织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家庭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识别出服务对象所面临困境的影响因素和服务需求,包括对问题的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利用的资源等,为服务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社会工作者应主动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方案的制定,共同应对和澄清问题。深入翔实的需求调研为社会工作介入时机、内容、步骤、广度与深度提供了前提和依据。三是组建队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厅和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和服务组织、高等院校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灾区实际需求,及时组建了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队。因此,在灾区进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非常多,据估计有三百多家。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建立,有效弥补了灾区社会服务力量的不足。

2.介入中期。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准确定位,即明确社会工作服务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领域广,必须从自身实际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连结点出发,找到真正需要自己又适合自己的介入位置,以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见成效。在介入领域上,主要选择具有自身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领域。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择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选择了学校社会工作领域,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选择了社区重建领域,“鹤童”选择了老人社会工作领域。在服务内容上,着眼于灾区需要开展服务,如针对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针对受惊吓儿童的心理抚慰,针对残疾人员的康复护理,针对贫困对象的生计援助,针对临时安置点居民关系重建等等。二是搭建工作平台。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普遍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作为其开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三是构架制度。规章制度是社会工作服务得以持续的保证,主要包括人员轮换制度、督导培训制度和评估制度等。

3.介入后期。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持服务的可持续性。围绕这一任务,社会工作应该在社区重建阶段,在社区社会根基的重生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应加强引导社会工作服务实现本地化,开展灾区本地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育工作。

四、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策略和路径

(一)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角色重塑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角色的重塑。汶川大地震中服务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有的是高校办的非法人临时机构,有的是具有政府背景的临时机构,真正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较少,能够得到资源长期坚守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时性特征,导致社工服务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很难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成本较高。因此,创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重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民办非营利组织,以重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角色,改革社会工作组织的运作模式非常必要。这一角色的重塑,对于解决社工服务的长期性、可持续性,解决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本土化以及推进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问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社会工作者角色的重塑。区别于一般环境下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地震灾区社工服务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随灾难救援的步骤和时间变化而调整自身角色认知的能力,即要明确灾害管理各个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等,才能有效开展实际的社会工作服务。许多临时性社工服务机构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功能与作用发挥欠缺,就与其对自身角色认知和定位产生偏差有很大的关系。从汶川地震灾后社会工作参与社会重建的实践来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依次为服务者、使能者(增能者或赋权者)、资源链接者、支持者、咨询者、社区组织者、倡导者、个案管理者、教育者、行政者、政策影响者,其中教育者、行政者和政策影响者的认同程度最低,而服务者、使能者及资源链接者是社会工作者自我认知中最受认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扮演就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中国文化和体制的框架内,领悟角色系统的一体多面性。从整体看,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从微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对传统社会工作微观角色的强化和完善,比如,协调干群冲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关照个别案主的权益与需求。从中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如何从社会制度与观念层面对受灾群众进行调适,使其真正适应灾后的生活。从宏观层面看,如何作为政策影响者,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力求推进有利于灾区重建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1.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

在社会工作介入前有必要对灾区存在的问题、灾区需求和已实施的救援工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研判,以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介入更有针对性,避免服务资源使用的低效率。

一是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在厘清灾区特点及灾区问题特殊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并对这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进行分类,选定社会工作介入的领域与层面。

二是对灾区前期救援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研判,这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具效率。同时,还要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进行研判,要清楚社会工作组织能提供哪些介入、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哪些问题、介入的期限、介入的资源支持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其他救援、重建机制配合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包括介入目标、介入重点、介入对象、范围以及介入方式等。

三是对灾区人口类型及其特殊需求进行分类和研判,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有针对性。一方面对灾区人口进行分类,以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另一方面灾区不同群体之间对于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性,要判断灾区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住房重建、生产恢复、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节、人际交往,等等。

2.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和改善灾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目标:

第一,对接灾区特质的专业价值和服务理念目标。“助人自助”是灾害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理念,要让受灾群众明白处于非常态的社会特质只是暂时现象,鼓励和帮助他们自救和自助,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终极发展目标。

第二,回应服务对象多样诉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指需要回应不同特质灾区人民的服务诉求。包括照料、维权和增能等,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通过实现灾区人民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诉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有效对接,有效保证灾区经济恢复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嵌入灾后恢复重建路径的技术目标。针对不同特质灾区人口的当前及长远生活开展科学评估,以增强灾区人民的复原力为出发点,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传统经典工作方法为介质,协助个体及家庭重新自立,并实现各种社区服务组织重组。

最后,重塑社会工作角色和功能的目标。在我国“政府为主、社工协助、群众参与、义工服务”的灾害救助格局下,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灾区人民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社会工作要实现由直接服务者向间接服务者、支持者和咨询者转化,开展对灾区本地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与督导、项目扶持以及机构的培育等方面工作。

(三)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与策略

1.探索政府组织、社会工作组织的公私协力平台机制。“公私协力机制”是一种“复合型”灾区社会工作模式,是指通过建立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联系,形成协力机制(如政府主导机制、互信机制、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等),发挥整合性力量,为灾区提供全方位与专业的社会重建服务。

2.探索多元主体与社会工作组织的经济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组织在灾区社会重建中的作用,必须探索政府、企业、基金会等资助方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破解社工组织开展服务的资金瓶颈。将社会工作服务所需经费纳入中央、省市及对口援建单位等各级组织的救灾资金和灾害重建资金的预算,同时,建立社会公益发展基金,引导具有资金和筹款优势的企业和基金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提供支持,使社会工作服务在资金上有保障。

3.探索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组织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机制。为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化的运作水平,以提高社工组织的公信力和社会服务功能,要加大对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对在灾区工作的一线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的、持续的督导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灾区新进的工作人员、初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等,增进其专业技巧,使灾区接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4.探索法律规范、制度监管、自律他律、改革创新的社会工作发展机制。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明确社会工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治理结构、问责机制、独立评估审计机制等,规范社会工作组织的行为、机构、治理和管理体制;加快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综合监管格局,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自律机制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及自我监督制度,用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保证社会工作组织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建立包括组织监督、审计监督、捐赠人监督、公众监督在内的他律机制和监督形式,重点建设好社会工作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社会工作组织持续地改革创新,创造优质的“公共价值”,保持和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发展持续性。

5.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的引领作用,促进“社工与义工(志愿者)”的联动,推进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6.探索建立灾后社区载体的赋能增权机制。灾区人民社会关系重建、社会心理重建的核心是重新建立社区归属感、社区发展意识、社区凝聚力。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培育社区居民组织,提升社区居民协作能力。社区的问题虽然只有社区居民才真正清楚,但很多时候需要社会工作者去帮助社区居民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二是精心组织社区活动,建构灾区人民社会关系网络,重塑灾区人民的信心,推进社区建设和灾区人民参与性发展,特别是在扎根社区与民同行的过程中,可以将社区经济(生计)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满足民众生计需求的同时,整体推动社区公共参与、社会互助、生态恢复,逐步迈向天人合一、永续发展的生态社区。三是社会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社区及社区居民与外部资源链接的能力,通过社区平台,将外部资源与灾区发展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5

一、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为背景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代产业浪潮。世界各国通过大数据存储和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它不仅以全新的理念和架构重组了人类在各个领域里的实践活动,更推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样催化中国社会工作领域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为新业态的出现,更表现为以往被视为自然科学研究工具的统计学和数学算法、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将应用到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领域。作为拓展社会工作新动能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专门化、多元化、精细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在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任务。从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到专业人才和组织平台的培育建设都有了全面的提升,拓宽了社会工作的维度,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给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和社会工作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各类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工作机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服务体系,从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社会工作实务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以年增长10%-15%的速度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56.2万个,比上年增长6.8%,职工总数1197.6万人,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206183人。其中,社会工作师和助理工作师206183人,比2014年增长29.8%;全国全年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达388321人,比2014年增加41.5%;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全国有321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招收本科学生,70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104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万人;各地社会工作资金投入26.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6%;全国成就社工岗位181273个,比上年增长了59.1%;全国社会工作机构达到4686家,比2014年增长33%;全国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455家,比2014年增长了57.4%。现阶段,我国己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了层次不同、区域有别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格局,其在参与环境保护、扶持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创办民办教育、进行慈善捐助、便民利民服务、促进行业自律等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增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激增,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信息科技手段为支撑,通过大数据重塑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模式,成为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民政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路径的探索,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国外鉴于国情差别,可借鉴的东西也不多见。所有这些为我们放下包袱,积极研究探索留下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嵌入社会工作,依此实现社会工作理念、方式上的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创新的优先选项。

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发展部门信息化的同时,要切实发挥主管部门优势和政策引领作用,在已经建成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以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契机,积极与其他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创立的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实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集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组织,发挥社会共建优势,为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云平台,推进社会工作信息化发挥政策指导和部门引领的作用。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大庆市进行了有益探索。

“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始建于2014年,现在正在应用中逐步完善。从宏观体系来看,该平台是大庆市民政局立足现有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和资源,在大数据环境下,以开放的建设模式研发建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该平台属于“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设的子平台,内部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管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门户网站群、民政各个业务分平台、移动APP与便民终端及各类服务整合接入应用平台,与服务对象在云端交互,实现信息有效对称,完成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管理社会、管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这三个互通共享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与民政横向相关业务系统、本市自建系统(运营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信息平台)及本市其他相关社会工作业务系统(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协会)通过云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全市内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资源共享和服务管理全覆盖,优质完成平台涵盖的所有业务协同服务任务。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共享功能。从目前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情况看,服务与管理的覆盖度广、针对性强、解决问题效率高,其自身服务内容包括6大类23项业务:为生活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三无”老人开展的为老服务类项目: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就餐配送服务项目、病中护理服务项目、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意外保险服务项目、心理干预服务项目、社会参与服务项目、身体康复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助老服务等其他项目(困难老人拨打政府发给的移动式呼叫器“96700”号码,即可得到多种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服务项目:如生活扶助服务、就业援助服务、生计发展服务、权益维护服务、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为特殊群体服务项目:如纠正行为偏差服务、缓解生活困难服务、疏导心理情绪服务、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服务、就业援助服务;为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开展的社工专业服务项目:如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社工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如对专业社工人员进行培训服务、专业社工人员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的社工服务;社工服务项目评估中心服务项目:譬如中心属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人员由专业社工人才组成,中心组建专家库,受民政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对设计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遴选,并对社工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效果进行评估、论证,对完成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评定等。

该平台拓展到云端的服务则涵盖范围更广,几乎涵盖了社会、公众全方位、多维度的需求。包括为各类用户提供专网登录、VPN远程登录、无线登录、手机WAP登录等多种方式,覆盖了大庆市委、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200度家单位,共计400多用户;接入了财政局收费系统、会计证发放系统、劳动局“五险合一系统”、房产局房产证审批发放系统、质量技术监督局法人代码证审批系统等7个应用系统;进驻了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四个中心、45个单位及250个服务窗口,实现了市政府及市政府各委办局面向企业和市民的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开放式、交互式、一站式、一表式”的审批服务系统;通过光纤上网和“宽带大庆”,全市县(区)农委(农林局)、62个乡(镇、场)有112个村(连队)可以上网;全市共有农信通用户7730户,农信通覆盖率达91%,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新闻、各类技术、各类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存储、政策统一口径、业务统一操作。个人账户查询系统通过政府网站直接面向个人。缴交职工实现了通存、通取、通贷;联通了数字城管系统,在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地区设置了监控点,实现了对地上的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桥梁、路灯监控、物业小区等城市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以GIS的强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作为支持,以用户的选择和要求为标准,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共享和房产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以社区居民信息为基础、集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提供给各级、各部门浏览、查询、统计社区基础信息,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和民生论坛,向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工作系列化服务;以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手段,以网络化管理平台为支撑,采用出租车双频复合电子标签和自动识别的出租汽车自动监检管理系统通过云端可查,可监管追踪,实现对“黑出租汽车”和“问题出租汽车”的辅助稽查;关联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市辖各县区合管办及定点机构的网络连接及信息共享;基于大庆市政府网络,关联了信息化协同工作体系和数据共享体系,各业务应用基于上述数据标准、数据中心和协同工作平台来实现。

三、社会工作语境下由大数据、“互联网+”构筑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透过宏观,我们再入微观。以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推出的“双社结合”、“双工联动”,打造“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为例,从中可以领悟到社会工作语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助推养老事业的力度。

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架构中,依托政府云和大数据,把社区的各类信息统一归属到民政开发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下,推出了“双社结合、双工联动、“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所谓“双社结合”就是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结合协作;“双工联动”就是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联合行动;“3+1”居家养老助老模式就是以居委会社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区社工带动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以社工带动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服务+以社工带动社区居民和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组成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邻里守望等服务。从实践来看,这种养老模式切合当地实际。社区党工委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整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的服务方式互补互助。目前,“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模式已在庆新社区全面推开,服务效果明显,社会反响良好。这种体贴式、个性化助老服务做法,得到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 、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普遍认可和赞许。

社会工作项目调研方案范文6

二、进一步加强收入组织协调工作,督促市及区县组织收入各部门强化税收与非税收入征管,力争完成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0亿元的奋斗目标。

三、切实加强支出管理,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加快支出进度,特别是专项资金的支出进度,力争提前完成省财政厅规定的年度项目支出进度要求。

对今年以来未完成及四季度确定的采购项目,各处室要督促相关单位于12月15日前办结采购手续。

建立各项加强支出管理的办法,制订并推行《市级部门财政收支通报制度》、《区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考核试行办法》、《局支出处室支出管理考核试行办法》等。

完成财政专户清理工作。

四、谋划研究20*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整体思路和财政改革、发展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五、做好20*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工作。

制定和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

安排布置20*年全市财政决算工作。

六、认真做好省审计厅审计市财政的接待、配合工作。

七、加快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金财工程建设方面:

1、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及契税管理系统软件的安装运行并正式启动。

2、完成20*年拟实施的19项金财工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3、完成交警罚款征收系统建设、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预算指标系统的数据接口等工作。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继续做好扩面和推进区县改革试点准备工作;制订推行公务卡制度以及扩大直接支付范围等项工作的意见。

制定政府采购网上申报、审核实施方案(试行);推进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方式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面:继续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完成市本级524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批复工作;指导区县完成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

绩效评价改革方面,做好所确定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的审核认定工作,重视其评价结果的运用。

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做好阎良区试点经验的总结工作。

八、完成下半年各项财政调研课题。

九、参与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重点做好企业改制政策的完善和中、省下划企业的政策性破产与资产重组工作,特别是抓好唐华集团及所属5户企业下划破产费用争取工作。参与做好省属、市属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参与做好西安市商业银行改革与财务重组、西国投增资扩股与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做好全民创业财政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12月底)(企业处、科教文处)

十、安排并落实好年底前市委、市政府在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切实为民办实事、好事。

十一、完成局各处室职能交叉梳理调整工作。

十二、继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按照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完成全年财政专项检查任务。

继续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法》执法检查。

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对市级有关部门的票据使用及收费情况进行检查。